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凝所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功能改变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张欣 于强 +3 位作者 余敏忠 柳青 欧杰雄 陈景荣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81-183,共3页
目的 探讨视网膜光凝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功能的早期影响。 方法 应用多焦视觉诱发反应图象系统 (visual evoked response image system,VERIS)对 2 1例 30只眼 ~ 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光凝术前、术后第 3d和术后第 7... 目的 探讨视网膜光凝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功能的早期影响。 方法 应用多焦视觉诱发反应图象系统 (visual evoked response image system,VERIS)对 2 1例 30只眼 ~ 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光凝术前、术后第 3d和术后第 7d的多焦视网膜电图 (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s,MERG)进行了定量研究。 结果 与术前比较 ,光凝术后第 3d黄斑中央 5°区域和鼻上象限 N1波潜伏期显著延长 ,MERG各波反应密度均较术前显著降低。与接受光凝部位相应的视野鼻下象限 N1波和 P1波反应密度变化值大于其余三个象限 ,但仅在鼻下象限与颞上象限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黄斑中央 5°区域MERG各波反应密度下降幅度最大 ,黄斑中央 10°区域次之 ,均大于各象限。术后第 3d术眼视力的变化值与黄斑区各波反应密度的变化值呈显著的正相关。术后第 7d,MERG各波反应密度有所恢复 ,但 N1波和P1波反应密度仍较术前降低。 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光凝术后早期视网膜功能显著下降 ,光凝间接引起的黄斑区视网膜功能损害是术后早期部分患者中心视力下降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电描记术 激光凝固术 视网膜功能
原文传递
达纳康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视网膜光凝术所致眼前段早期改变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5
2
作者 于强 张欣 +2 位作者 柳青 陈秀琦 钟晓菁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87-189,共3页
目的 探讨达纳康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DR)视网膜光凝术后眼前段改变的干预效果。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将 72例 DR患者的 72只视网膜光凝治疗眼 (DR ~ 期 )分为达纳康干预组和对照组。应用超声生物显... 目的 探讨达纳康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DR)视网膜光凝术后眼前段改变的干预效果。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将 72例 DR患者的 72只视网膜光凝治疗眼 (DR ~ 期 )分为达纳康干预组和对照组。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 (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观察和定量分析两组患者视网膜光凝术前、术后第 3、7d前房深度、前房角、睫状体和前段脉络膜的改变。 结果 术后第 3d,对照组视网膜光凝术眼眼压升高 ,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t=- 2 .82 1,P<0 .0 1) ;除鼻侧前房角外其余象限前房角较术前变窄 (t=2 .0 33~ 3.15 0 ,P<0 .0 1)。药物干预组视网膜光凝术眼眼压和各象限前房角均无显著改变。药物干预组睫状体脱离、前段脉络膜脱离的发生率分别为 11.11%、5 .5 6 % ,对照组分别为86 .11%、88.89%。药物干预组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的高度亦显著低于对照组。 结论 达纳康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视网膜光凝术所致的睫状体脉络膜脱离和眼压升高、前房角变窄等眼前段并发症的发生率 ,减轻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激光凝固术 银杏科 药物作用 萜类 达纳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