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20篇文章
< 1 2 18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府动员型环境政策及其地方实践——关于内蒙古S旗生态移民的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199
1
作者 荀丽丽 包智明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4-128,共15页
在我国西部生态脆弱地区得到广泛实践的生态移民政策,延续了中国长期形成的政府动员型环境政策"危机应对"和"政府直控"的特点。通过对内蒙古S旗的实地研究,我们发现生态移民政策的实践过程是一个由中央政府、地方... 在我国西部生态脆弱地区得到广泛实践的生态移民政策,延续了中国长期形成的政府动员型环境政策"危机应对"和"政府直控"的特点。通过对内蒙古S旗的实地研究,我们发现生态移民政策的实践过程是一个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市场精英、农牧民等多元社会行动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过程。在复杂互动关系的背后是由政府力量、市场力量以及地方民众所形成的权力和利益网络。自上而下的生态治理脉络中,地方政府处于各种关系的连接点上,其集"代理型政权经营者"与"谋利型政权经营者"于一身的"双重角色",使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充满了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动员型环境政策 生态移民 地方政府 双重角色
原文传递
布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对文化变迁研究的意义——以旅游开发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变迁研究为例 被引量:131
2
作者 宗晓莲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2-25,共4页
布迪厄用“实践”调和了传统人类学有关结构与行为、文化与人之间的二元对立观。以实践理论考察社会文化现象 ,布迪厄提出了“文化再生产”理论 ,认为文化处于一个不断的生产、再生产过程中 ,并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变迁。用布迪厄的文化再... 布迪厄用“实践”调和了传统人类学有关结构与行为、文化与人之间的二元对立观。以实践理论考察社会文化现象 ,布迪厄提出了“文化再生产”理论 ,认为文化处于一个不断的生产、再生产过程中 ,并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变迁。用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分析旅游开发背景下的文化变迁现象 ,可以使我们得到许多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 旅游资源开发 文化再生产 文化变迁 习惯 布迪厄
下载PDF
关于生态移民的定义、分类及若干问题 被引量:127
3
作者 包智明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7-31,共5页
生态移民是因为生态环境恶化或为了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所发生的迁移活动,以及由此活动而产生的人口迁移。它可分为自发性生态移民与政府主导生态移民、自愿生态移民与非自愿生态移民、整体迁移生态移民与部分迁移生态移民,等等。确定迁... 生态移民是因为生态环境恶化或为了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所发生的迁移活动,以及由此活动而产生的人口迁移。它可分为自发性生态移民与政府主导生态移民、自愿生态移民与非自愿生态移民、整体迁移生态移民与部分迁移生态移民,等等。确定迁出地与迁入地是移民工程成败的关键。我们的基本原则应该是既要考虑保护和恢复迁出地恶化的生态环境,也要考虑不会对迁入地造成新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对移民的经济补偿方面,在做到补偿充足的前提下,配以相应的政策措施。在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时,一定要让移民自身参与政策和计划的制定,以避免外力强制作用下的文化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 移民 经济补偿 政策
下载PDF
存续“活态传承”是衡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合理性的基本准则 被引量:126
4
作者 祁庆富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共4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目的在于存续"活态传承",这是衡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合理性的基本准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不同,保护其活态传承的方式也不一样。不是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可以"生产"、"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目的在于存续"活态传承",这是衡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合理性的基本准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不同,保护其活态传承的方式也不一样。不是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可以"生产"、"表演"。打着文化遗产"原生态"旗号进行商业性炒作是个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活态传承 保护方式 合理性
下载PDF
记忆的多层性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 被引量:126
5
作者 麻国庆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7-57,共11页
近代以来,中国各民族在逐步卷入现代化和全球化过程的同时,围绕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形成了现代中国社会不同层次的记忆,奠定了今日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基础。本文以记忆的多层性研究及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重新认识我国民族研究中的... 近代以来,中国各民族在逐步卷入现代化和全球化过程的同时,围绕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形成了现代中国社会不同层次的记忆,奠定了今日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基础。本文以记忆的多层性研究及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重新认识我国民族研究中的民族走廊和环南中国海通道,延伸了费孝通先生的民族走廊学说和全球社会理念,既关注不同区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共同记忆整合出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又深入分析跨境、跨海民族的集体记忆与中华文化认同的关系,进而揭示多层性的共同记忆对于全球化视角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 中华民族共同体 民族走廊 环南中国海通道
原文传递
健康不平等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18
6
作者 焦开山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4-46,241-242,共23页
本研究利用全国性数据集,借助多层回归模型,考察了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群体在身体功能、抑郁症状以及自评健康上的不平等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群体在身体功能状况上的差异不断扩大,在抑郁症状上的差异... 本研究利用全国性数据集,借助多层回归模型,考察了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群体在身体功能、抑郁症状以及自评健康上的不平等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群体在身体功能状况上的差异不断扩大,在抑郁症状上的差异没有显著变化,而在自评健康上的差异不能笼统地说扩大还是缩小。在较富裕的地区,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群体在所有三个健康指标上的差异是缩小的,而在较贫困的地区则是扩大的。最后,本研究提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要考虑生活在贫困地区并且处于较低社会经济地位的老年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地位 健康不平等 缩小 扩大
原文传递
扶贫开发与少数民族文化——以少数民族主体性讨论为核心 被引量:98
7
作者 王建民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6-54,108,共9页
少数民族扶贫、减贫方略及效果与如何认识少数民族及其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将少数民族扶贫、减贫工作与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利用联系起来,利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摆脱贫困局面,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因对少数民族在扶贫和文化发展中... 少数民族扶贫、减贫方略及效果与如何认识少数民族及其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将少数民族扶贫、减贫工作与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利用联系起来,利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摆脱贫困局面,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因对少数民族在扶贫和文化发展中的主体性认识不足,导致所谓的"文化扶贫"在一定程度上陷入僵局。本文力求对中国贫困研究的现有认识和话语进行富有挑战性的理论辨析,突显少数民族主体性的重要性,并对相关实践原则进行探索,以有助于在反思中明确思路,应对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贫开发 贫困文化 少数民族文化 主体性
原文传递
生态移民研究综述 被引量:71
8
作者 孟琳琳 包智明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8-52,共5页
 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国西部地区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移民现象,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广泛研究,这些研究主要从经济的角度考察了我国生态移民的现状,提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由于生态移民不仅仅是...  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国西部地区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移民现象,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广泛研究,这些研究主要从经济的角度考察了我国生态移民的现状,提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由于生态移民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更触动了民族生活方式的改变等重大问题,今后的研究有必要侧重于移民社会的文化变迁及文化适应等人类学与社会学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移民 经济行为 文化变迁
下载PDF
论族群与族群认同理论 被引量:56
9
作者 兰林友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31,共6页
无论在国家、区域之内,还是在国际事务中,族群认同、族群关系、族群冲突以及移民等越来越成为重要因素。因此,对于族群、族性概念以及族群认同理论的探讨,已经成为人类学研究的最重要议题之一。
关键词 族群 族性 族群认同 原生论 场景论
下载PDF
论民族社会工作的基本意涵、价值理念和实务体系 被引量:79
10
作者 任国英 焦开山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16,107,共9页
近年来,我国社会工作发展迅速。作为一个具有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与方法的助人专业,社会工作在预防和解决个人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日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在解决民族问题方面,社会工作方法也具有很多的优势。在新的形势下,以往... 近年来,我国社会工作发展迅速。作为一个具有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与方法的助人专业,社会工作在预防和解决个人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日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在解决民族问题方面,社会工作方法也具有很多的优势。在新的形势下,以往的民族工作理念、内容、方式、方法都受到了很大的挑战,需要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本文是在社会工作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指导下,结合中国的国情和民族问题的具体情况,在总结传统民族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民族社会工作的基本意涵、价值理念、实务体系等基本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社会工作 基本意涵 价值理念 实务体系
原文传递
“族群”及其相关概念在西方的流变 被引量:53
11
作者 潘蛟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3-61,共9页
对族群以及与它相关的一些概念在西方的变化作了一个简要追溯。通过追溯和考察 ,得出的认识是 :(1 )族群这个概念的兴起是与民族的普遍疆域制度化 ,种族、部落等“东方学”概念的衰退相连带的。 (2 )族群与民族的区别主要在于政治诉求... 对族群以及与它相关的一些概念在西方的变化作了一个简要追溯。通过追溯和考察 ,得出的认识是 :(1 )族群这个概念的兴起是与民族的普遍疆域制度化 ,种族、部落等“东方学”概念的衰退相连带的。 (2 )族群与民族的区别主要在于政治诉求和政治承认上。 (3)我国的 55个少数民族拥有区域自治权利 ,因而不应该轻易把他们改称为族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 民族 种族 部落 阶级
下载PDF
一个回族农村副业变迁的个案考察 被引量:68
12
作者 马海云 《西北民族研究》 2000年第1期103-108,共6页
措隆村的农业生态环境、历史沿革、文化传统等,决定了当地回族必然实行运盐、淘金、挖草药、扫菜籽等户外副业生产模式。这些副业劳动分工产生的差异性的有机整合同样能增强民族凝聚力。
关键词 回族 农村经济 副业 个案考察 生产模式 农业生态环境 文化传统 上措隆村 社会生态环境
全文增补中
公共记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 被引量:66
13
作者 麻国庆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14,共10页
中华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的公共记忆,是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重要基础。文章通过分析相关个案,阐述了从个体记忆到各民族集体记忆与各民族共同体认同,再到现代中国社会的公共记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 中华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的公共记忆,是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重要基础。文章通过分析相关个案,阐述了从个体记忆到各民族集体记忆与各民族共同体认同,再到现代中国社会的公共记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路径与机制。从公共记忆的视角出发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形成过程与机制,可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和中国的民族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记忆 中华民族共同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原文传递
费孝通民族研究理论与“合之又合”的中华民族共同性 被引量:60
14
作者 麻国庆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23,共11页
本文立足对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性等概念梳理的基础上,把费孝通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置于中国文明历史进程的大脉络中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凸显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费孝通民族研究理论的... 本文立足对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性等概念梳理的基础上,把费孝通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置于中国文明历史进程的大脉络中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凸显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费孝通民族研究理论的回顾与反思,阐述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内在运行机制和特点及其对新时代民族研究的重要启示。文中强调历史上各民族历经"合之又合"的内在运行机制,是在交往交流交融基础上的内在统一。费孝通的研究超越了传统的单一民族研究的限制,从区域和网络来研究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是方法论上的拓展。不同的历史文化区域是在各民族文化交流、经济往来、社会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共同区域文化,进而互相汲取人文发展、共同发展的历史经验。通过对费孝通民族研究理论的思考,对于新时代的民族研究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乃至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孝通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性 合之又合
原文传递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民族院校思政课程建设研究 被引量:59
15
作者 吴月刚 张红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47,共7页
民族院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重要主体,民族院校思政课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培养民族院校大学生“五个认同”、宣传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民族院校思政课建设面临课程建设目标尚... 民族院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重要主体,民族院校思政课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培养民族院校大学生“五个认同”、宣传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民族院校思政课建设面临课程建设目标尚未完全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设计尚未形成系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授课对象具有民族文化多样性特点、授课环境受到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冲击等问题。结合我国民族院校思政课程建设的实际,提出在课程建设目标方面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课程内容设计方面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在授课方式方面坚持思政课授课方式的守正创新,在授课教师方面将民族院校的实际情况融入“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积极营造良好的授课环境,充分发挥思政课育人功能,更好地铸牢民族院校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原文传递
中国民族社会工作发展路径:“边界跨越”与“文化敏感” 被引量:59
16
作者 王旭辉 柴玲 包智明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7-25,107-108,共9页
我国民族社会工作发展的关键问题,一是扩展专业民族社会工作,二是强化民族社会工作的文化适应性;我国民族社会工作学科的整体路径,应在借鉴西方民族社会工作方法及经验基础之上、结合我国既有民族工作方法和制度框架而建立。基于上述,... 我国民族社会工作发展的关键问题,一是扩展专业民族社会工作,二是强化民族社会工作的文化适应性;我国民族社会工作学科的整体路径,应在借鉴西方民族社会工作方法及经验基础之上、结合我国既有民族工作方法和制度框架而建立。基于上述,本文提出推进我国民族社会工作学科及实务发展的一种整体路径,即"边界跨越"和"文化敏感",并对"边界跨越"与"文化敏感"的实践策略、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社会工作 发展路径 边界跨越 文化敏感
原文传递
乡村振兴中文化主体性的多重面向 被引量:57
17
作者 麻国庆 《求索》 CSSCI 2019年第2期4-12,共9页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主体性。文化遗产和文化景观构成其显性记忆与符号表达,而社会结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其隐性基础与活力象征,综合而成文化生态区。保护和振兴文化主体性,需基于文化自觉,处理好"保人"与"保文化"...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主体性。文化遗产和文化景观构成其显性记忆与符号表达,而社会结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其隐性基础与活力象征,综合而成文化生态区。保护和振兴文化主体性,需基于文化自觉,处理好"保人"与"保文化"的关系,避免"见物不见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文化主体性 文化自觉
原文传递
家庭策略研究与社会转型 被引量:57
18
作者 麻国庆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共6页
家庭是中国社会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家的观念与家族结构的分析是社会学、人类学用来理解中国社会结构的必要途径。如采用家庭策略的分析视角,可将宏观的社会变迁过程与微观的家庭成员的行为及方式联系起来,考量家庭对社会转型的能动反... 家庭是中国社会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家的观念与家族结构的分析是社会学、人类学用来理解中国社会结构的必要途径。如采用家庭策略的分析视角,可将宏观的社会变迁过程与微观的家庭成员的行为及方式联系起来,考量家庭对社会转型的能动反映。如从社会、文化、民族、全球的视角,可以重新审视家庭、家族、亲属网络在快速变迁的当代社会中所呈现的特征,并可以将家庭策略为核心的主题,置于区域研究与全球社会、多元文化与民族发展等框架中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策略 社会转型 跨区域比较
下载PDF
进京农民工的语言能力与城市融入——基于适应性区群抽样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56
19
作者 秦广强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28,共9页
结合北京市城八区农民工适应性区群抽样数据,本文分析了作为一项人力资本和一种意义符号的语言能力(普通话水平)分别对农民工经济收入和社会交往的影响效应及可能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普通话熟练的农民工能够获得高于不熟练者21~4... 结合北京市城八区农民工适应性区群抽样数据,本文分析了作为一项人力资本和一种意义符号的语言能力(普通话水平)分别对农民工经济收入和社会交往的影响效应及可能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普通话熟练的农民工能够获得高于不熟练者21~40%的月收入,即使控制了教育、工作经验等其他人力资本变量,语言能力的影响依然显著。普通话熟练者在工作培训、职业技能、自我价值意识、工作适应等方面有更好的表现,这可能是他们能够获得更高收入回报的中间路径。与此不同的是,普通话熟练并未对农民工社会交际网络和生活空间的拓展带来显著影响。语言在农民工城市融入过程中的作用值得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普通话水平 经济收入 社会交往 适应性区群抽样
下载PDF
空间理论视角下老年流动人口的社会适应 被引量:55
20
作者 杨菊华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0-203,229-230,共26页
本文从社会学空间理论出发,突出"流动""老年"的交叠属性,检视老年流动人口的社会适应。数据分析结果发现,该群体的社会适应呈现"高心理—中行为—低文化"模式:对流入地的认同与归属感强,但行为适应不足,... 本文从社会学空间理论出发,突出"流动""老年"的交叠属性,检视老年流动人口的社会适应。数据分析结果发现,该群体的社会适应呈现"高心理—中行为—低文化"模式:对流入地的认同与归属感强,但行为适应不足,文化适应更难。尽管老年人的地域流动打破了物理边界,但制度边界与社会边界却未得到重构,故而造成其适应理念与客观现实之间存在巨大张力。模糊制度和社会边界、增强心理和精神空间的可达性是有效推动老年流动人口社会适应的重要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流动人口 物理空间 社会空间 精神空间 社会适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8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