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岗匹配程度对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工作满意度的中介和组织支持感知的调节 被引量:26
1
作者 孙晓露 周春燕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2-53,共12页
为探讨幼儿园教师人岗匹配程度与职业倦怠的关系,以及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支持感知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本研究选取中部某省会城市1292名幼儿园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岗匹配问卷、工作满意度问卷、组织支持感知问卷和职业倦怠问卷进行测量,... 为探讨幼儿园教师人岗匹配程度与职业倦怠的关系,以及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支持感知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本研究选取中部某省会城市1292名幼儿园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岗匹配问卷、工作满意度问卷、组织支持感知问卷和职业倦怠问卷进行测量,结果发现幼儿园教师自我评价的人岗匹配程度和职业倦怠水平在教龄、学历、日工作时长、园所性质等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6耀10年教龄、大专及以下学历、日工作时长不超过10小时、私立园所的教师自我评价的人岗匹配程度显著较高,而职业倦怠水平显著较低;人岗匹配程度对职业倦怠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工作满意度在二者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人岗匹配程度对职业倦怠的影响受组织支持感知的调节,与低组织支持感知相比,高组织支持感知可以加强人岗匹配程度对职业倦怠的负向预测作用。幼儿园在教师招聘与管理工作中应考察其人岗匹配程度,关注其在人岗匹配程度上的变化,并加强对教师的组织支持,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进而避免或降低教师的职业倦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岗匹配 职业倦怠 工作满意度 组织支持感知
下载PDF
大学生神经质人格与手机依赖的关系:主观幸福感和认知失败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1
2
作者 张亚梅 黄海 +2 位作者 胡梦岩 周春燕 李林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59-363,共5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认知失败在神经质与手机依赖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以1953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版、总体主观幸福感量表、认知失败问卷、手机依赖指数量表进行测试。结果:①神经质与主观幸福感显著负相关(r=... 目的: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认知失败在神经质与手机依赖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以1953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版、总体主观幸福感量表、认知失败问卷、手机依赖指数量表进行测试。结果:①神经质与主观幸福感显著负相关(r=-0.70,P<0.001),与认知失败和手机依赖显著正相关(r=0.62,P<0.001;r=0.54,P<0.001);主观幸福感与认知失败和手机依赖均显著负相关(r=-0.57,P<0.001;r=-0.46,P<0.001);认知失败与手机依赖显著正相关(r=0.54,P<0.001);②主观幸福感在神经质与手机依赖间具有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07,占总效应的11.86%;③认知失败在神经质与手机依赖间具有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15,占总效应的25.42%;④主观幸福感与认知失败在神经质与手机依赖间具有链式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09,占总效应的15.25%。结论:神经质不仅可以直接影响手机依赖,也可以通过主观幸福感和认知失败间接作用于手机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质 主观幸福感 认知失败 手机依赖
原文传递
新冠肺炎流行期心理热线求助者特点及有关因素 被引量:8
3
作者 李闻天 杨光远 +3 位作者 童俊 李毅 刘连忠 刘陈陵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73-877,共5页
目的:对"心心语"心理热线来电资料进行分析,探究新冠肺炎流行期求助者特点及有关因素。方法:热线志愿者依据求助者的来电状况完成咨询登记问卷,采用χ^2检验和回归分析对6680份问卷进行分析。结果:随着时间推移,来电者容易出... 目的:对"心心语"心理热线来电资料进行分析,探究新冠肺炎流行期求助者特点及有关因素。方法:热线志愿者依据求助者的来电状况完成咨询登记问卷,采用χ^2检验和回归分析对6680份问卷进行分析。结果:随着时间推移,来电者容易出现抑郁症状,不易出现躯体化症状(OR=1.10、0.95);年龄较大者不易出现抑郁症状,更易出现睡眠问题(OR=0.74、1.51);女性更易出现焦虑症状表现、抑郁症状表现、睡眠问题及危机状况(OR=1.24、1.71、1.29、1.97);所在地为武汉市者(OR=1.40、0.68)更易出现躯体化症状,不易出现危机状况;已婚者不易出现睡眠问题及危机状况(OR=0.60、0.29)。随着时间推移,咨询新冠肺炎预防知识、心理困扰、现实问题减少(OR=0.74、0.89、0.84)。结论:求助者的情绪、来电目的、危机状况特点受时间、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及所在地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心理热线 求助者
下载PDF
建设性还是破坏性?羞愧的双路径模型 被引量:8
4
作者 王煜 李梦菊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25-1336,共12页
羞愧是一种典型的自我意识情绪,在个体行为以及心理发展结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羞愧同时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道德情绪,被认为是中国人自我反省的重要途径。但当前关于羞愧的导向性存在两个截然相反的观点:羞愧导向建设性还... 羞愧是一种典型的自我意识情绪,在个体行为以及心理发展结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羞愧同时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道德情绪,被认为是中国人自我反省的重要途径。但当前关于羞愧的导向性存在两个截然相反的观点:羞愧导向建设性还是破坏性?理论模型包括:其一,羞愧导向破坏性,相应的理论解释有社会威胁防御模型、羞愧调节模型等,其二,羞愧导向建设性,相应的理论解释有进化心理学视角及功能主义视角等。这两种观点均得到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为了合理解释这一分歧,系统理解羞愧促发的行动机制,本文提出羞愧的双路径结构模型,突出社会自我威胁评估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未来研究需要开发出更客观全面的羞愧测量方法,基于文化差异关注社会自我修复的影响因素,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社会对羞愧的诠释,从而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干预方法,以促进个体羞愧可能的破坏性结果向建设性方向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羞愧 社会威胁 功能性
下载PDF
课程教学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素养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孙斌 侯金波 刘陈陵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87-592,共6页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探查课程教学作为提高心理健康素养主渠道的有效性与可持续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国民心理健康素养问卷》和《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对武汉某高校2878名新生进行调查...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探查课程教学作为提高心理健康素养主渠道的有效性与可持续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国民心理健康素养问卷》和《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对武汉某高校2878名新生进行调查,并将心理健康素养作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评估指标,通过前测、后测及10个月后追踪探查课程干预效果。结果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素养总体得分(40.12±6.5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5.81±8.06);心理健康素养存在性别和城乡差异;无心理问题新生的心理健康素养总分高于有心理问题新生(F=28.25,P<0.01)。课程教学显著提升了新生的心理健康素养,10个月后追踪发现效果依然显著(F=374.80,P<0.01)。结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素养总体较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高了心理健康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精神卫生 问卷调查 学生 干预性研究
原文传递
虚拟现实环境中存在感的产生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7
6
作者 朱艺璇 李林 +2 位作者 宋静静 周春燕 侯金波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年第9期557-566,共10页
虚拟现实环境中的存在感指个人感觉与虚拟刺激环境有关或参与的程度,它是虚拟现实技术有效性的关键影响因素,包括空间存在感、参与和真实性三个维度。具身存在和情感归因两类理论,以认知、情感为不同侧重点,解释了存在感的产生机制。存... 虚拟现实环境中的存在感指个人感觉与虚拟刺激环境有关或参与的程度,它是虚拟现实技术有效性的关键影响因素,包括空间存在感、参与和真实性三个维度。具身存在和情感归因两类理论,以认知、情感为不同侧重点,解释了存在感的产生机制。存在感通过自陈问卷并辅以电生理指标进行评估;受使用者个体特征、情绪状态以及虚拟现实系统特征等因素影响;它是决定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的重要因素。未来研究需完善存在感的客观评价指标,明确情绪与存在感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对比其在普通被试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被试中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存在感 具身存在理论 情绪 沉浸感
下载PDF
社交网站自我呈现对社会幸福感的影响: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凯丽 黄海 万清祥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0年第5期771-776,共6页
目的:探讨社交网站自我呈现、社会支持、孤独感和社会幸福感的关系,了解社会幸福感形成的内在机制。方法:采用社交网站自我呈现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孤独感量表、社会幸福感量表对50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社交网站积极自我呈现、... 目的:探讨社交网站自我呈现、社会支持、孤独感和社会幸福感的关系,了解社会幸福感形成的内在机制。方法:采用社交网站自我呈现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孤独感量表、社会幸福感量表对50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社交网站积极自我呈现、社会支持和社会幸福感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0.108,0.391,0.433;P<0.05),社交网站真实自我呈现、社会支持和社会幸福感两两之间也呈显著正相关(r=0.226,0.371,0.433;P<0.05),而社会支持、社会幸福感和孤独感显著负相关(r=-0.407,-0.381;P<0.01);②社交网站积极自我呈现和真实自我呈现均可以直接影响社会幸福感(β=0.92,1.18;P<0.001),还可以通过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以及社会支持和孤独感的链式中介作用两条间接路径对社会幸福感产生影响,且社交网站真实自我呈现还可通过第三条间接路径即孤独感的独立中介作用对社会幸福感产生影响(β=0.17;P<0.05)。结论:社交网站自我呈现对社会幸福感有重要影响,社会支持和孤独感在两者之间起独立中介作用和链式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自我呈现 真实自我呈现 社会幸福感 社会支持 孤独感
下载PDF
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中的困境与对策——基于湖北省的实地调研 被引量:6
8
作者 周春燕 候金波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2-131,共10页
本文从儿童福利保障中的争议和问题出发,以《关于进一步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在湖北省多个县市的实施状况调研为基础,结合案例分析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困境,发现: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中需要协调政府责任与家庭责任之间的... 本文从儿童福利保障中的争议和问题出发,以《关于进一步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在湖北省多个县市的实施状况调研为基础,结合案例分析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困境,发现: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中需要协调政府责任与家庭责任之间的关系,解决儿童利益最大化与道德风险防范的矛盾,厘清儿童权益保障与残疾人权益保障之间的交叠,化解儿童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监督权的冲突。未来还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完善政策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健全法律制度;精准识别,分群分类分级保障;加强评估体系、服务体系和保护体系建设;强化政策督导和调研,解决保障中的重难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实无人抚养儿童 儿童福利 儿童权益 道德风险
下载PDF
教育价值观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成绩的影响:自我控制和学校归属感的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宋炜玲 刘玉林 周春燕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5-281,共7页
目的:探讨教育价值观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成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教育价值观问卷、自我控制双系统量表、学校归属感问卷和学业成就问卷对中部某省570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测量与分析。结果:①教育价值观不仅对学业成绩有显著的直... 目的:探讨教育价值观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成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教育价值观问卷、自我控制双系统量表、学校归属感问卷和学业成就问卷对中部某省570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测量与分析。结果:①教育价值观不仅对学业成绩有显著的直接预测作用(β=0.15,P<0.001),还通过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学业成绩(β=0.04,P<0.001);②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受到学校归属感的调节(β=-0.07,t=-2.09,P<0.05):当留守儿童的学校归属感较高时,自我控制对学业成绩的影响相对较弱(β=0.08,t=1.74,P<0.05)。结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价值观通过自我控制影响学业成绩,学校归属感缓冲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成绩带来的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教育价值观 有调节的中介 学业成绩 自我控制 学校归属感
下载PDF
武汉“心心语”心理热线2020年2月4日-2月24日来电趋势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闻天 杨光远 +3 位作者 童俊 李毅 刘连忠 刘陈陵 《心理学通讯》 2020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通过对2020年2月4日到2月24日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心心语”心理热线来电咨询的数据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群众的心理变化特点。方法:通过咨询信息登记表收集数据,采用量化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2653份... 目的:通过对2020年2月4日到2月24日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心心语”心理热线来电咨询的数据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群众的心理变化特点。方法:通过咨询信息登记表收集数据,采用量化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2653份资料进行分析。来电者中焦虑症状占33.5%,抑郁症状占10.9%;担心被感染的54.3%;咨询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产生的心理危机占24.3%,咨询精神科药物购买途径的占32.5%。随着时间变化,具有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的人数下降,担心被感染的人数也有下降趋势,咨询肺炎预防知识及由疫情产生心理危机的人数也逐渐减少,而询问精神药物取药途径的人数逐渐增加,疫情期间解决现实问题的需求逐渐增加。心理危机状况随时间推移的变化不明显。结论:疫情期间民众的心理状况及关注的焦点有其特点,并随着时间推移有所变化,值得重视。心理干预措施亦应相应调整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热线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心理状况
下载PDF
童年期心理虐待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脆弱性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梦菊 杨琴 +1 位作者 王煜 周春燕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64-1068,共5页
目的:探讨童年期心理虐待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脆弱性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儿童心理虐待量表、大学生羞耻感量表、自我同情量表与心理危机脆弱性量表对725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①童年期心理虐待与羞耻感、心理危机脆弱性均... 目的:探讨童年期心理虐待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脆弱性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儿童心理虐待量表、大学生羞耻感量表、自我同情量表与心理危机脆弱性量表对725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①童年期心理虐待与羞耻感、心理危机脆弱性均呈显著正相关,自我同情与童年期心理虐待、羞耻感、心理危机脆弱性均呈显著负相关。②童年期心理虐待不仅能够直接正向预测大学生心理危机脆弱性,而且能够通过羞耻感的中介作用进行正向预测。③童年期心理虐待对羞耻感的影响受到自我同情的调节。结论:童年期心理虐待可以直接或通过羞耻感间接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危机脆弱性水平。而自我同情训练可以有效降低由童年期心理虐待引发的羞耻感水平,从而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虐待 羞耻感 自我同情 心理危机脆弱性
原文传递
强迫症的功能脑网络机制研究进展
12
作者 刘想 龙镜亦 李毅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6期358-361,共4页
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是一种以强迫思维、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见精神疾病。近年来,许多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影像学研究关注到强迫症状与大尺度脑网络之间的关联,现就OCD病理生理过程中涉及的默认网络、突... 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是一种以强迫思维、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见精神疾病。近年来,许多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影像学研究关注到强迫症状与大尺度脑网络之间的关联,现就OCD病理生理过程中涉及的默认网络、突显网络及额顶网络的功能异常,结合三网络模型假说,对强迫症状所对应的脑网络机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OCD的早期识别及干预提供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脑网络 三网络模型
下载PDF
虚拟现实暴露疗法治疗特殊恐惧障碍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5
13
作者 叶孟姚 李毅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8-52,共5页
以虚拟现实暴露疗法治疗特殊恐惧障碍的应用现状为切入点,在分析其相较于传统暴露疗法所具有的独特优势的基础上,系统性地对其在特殊恐惧障碍治疗中面临的挑战,如虚拟现实设备及保养费用昂贵、虚拟场景的开发难度、个体的多样性所带来... 以虚拟现实暴露疗法治疗特殊恐惧障碍的应用现状为切入点,在分析其相较于传统暴露疗法所具有的独特优势的基础上,系统性地对其在特殊恐惧障碍治疗中面临的挑战,如虚拟现实设备及保养费用昂贵、虚拟场景的开发难度、个体的多样性所带来的挑战以及虚拟现实治疗的副反应等,进行了重点研究,并对此提出了探讨虚拟现实暴露疗法治疗特殊恐惧障碍的作用机制、注重虚拟现实技术的提升、与其他技术合并应用以及提高系统的普适性和特异性等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暴露疗法 特殊恐惧障碍 虚拟现实
下载PDF
依恋回避对特质抑郁的影响:情感性触摸的调节效应
14
作者 刘紫萱 李毅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3期141-145,169,共6页
目的:修订情感性触摸量表,检验其在中国居民中的信度和效度,考察以依恋回避和触摸体验对特质抑郁的影响,并探讨其内在机制。方法:研究1使用触摸体验和态度问卷(Touch Experiences and Attitudes Questionnaire,TEAQ)、成人依恋量表(Adul... 目的:修订情感性触摸量表,检验其在中国居民中的信度和效度,考察以依恋回避和触摸体验对特质抑郁的影响,并探讨其内在机制。方法:研究1使用触摸体验和态度问卷(Touch Experiences and Attitudes Questionnaire,TEAQ)、成人依恋量表(Adult Attachment Scale,AAS)和人际触摸诊断量表对1 061例被试施测,修订情感性触摸量表。研究2在研究1的基础上,使用情感性触摸量表、AAS和特质抑郁量表(Trait Depression Scale,T-DEP)对1 077例被试施测。结果:情感性触摸量表包含表达亲密的触摸、表达友好的触摸、表达安慰的触摸、童年时期的触摸4个维度,共27道题。总量表以及各个维度的α系数在0.831~0.941之间,重测信度0.782~0.902;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4因子模型和数据的拟合度较为理想,量表总分与各效标得分均显著相关(P<0.001)。情感性触摸在依恋回避和特质抑郁关系之间的调节效应显著(β=0.01,r=5.90,P<0.001)。结论:情感性触摸量表符合测量学指标,可用于测量中国居民的触摸体验和态度。情感性触摸在依恋回避和特质抑郁关系之间起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恋风格 特质抑郁 情感性触摸
下载PDF
基于语音的抑郁检测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振焘 向春妮 +5 位作者 刘陈陵 钟宝亮 黄海 彭志昆 吕筑 丁钟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16-631,共16页
抑郁症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是生命安全,对抑郁症及抑郁情绪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抑郁检测的常用模态包括脑电、图像、文本和语音等,其中语音信号具有易获取和使用限制少的优势,基于语音的抑郁检测研... 抑郁症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是生命安全,对抑郁症及抑郁情绪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抑郁检测的常用模态包括脑电、图像、文本和语音等,其中语音信号具有易获取和使用限制少的优势,基于语音的抑郁检测研究也因此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对近几年基于语音的抑郁检测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首先介绍了目前研究中所常用的抑郁语音数据集,对其中数据不平衡问题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概括分析。然后对抑郁检测中常用的韵律特征、音质特征、基于谱的特征等语音特征进行了概述,并对特征的特点展开分析。另一方面,针对抑郁检测研究中所遇到的数据量少的问题,从数据增强、度量学习、元学习和迁移学习四个方面,简述了目前主流的小样本学习方法。考虑到抑郁语音数据的隐私性问题,介绍了基于联邦学习的语音抑郁检测研究,从数据安全性和边缘设备部署两方面做了具体陈述。最后,针对基于语音的抑郁检测研究现状和难点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检测 语音 语音特征 小样本学习 联邦学习
下载PDF
幸存者内疚及其心理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厉舒晴 孙洁 吴和鸣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9-54,80,共7页
从精神动力学视角探讨幸存者内疚的研究范畴和心理机制。四个研究范畴为幻想与现实、丧亲与创伤、内因与外因、道德与行为。幸存者内疚发生的心理机制有俄狄浦斯情结的内疚、对攻击者的认同、压抑的攻击冲动和防御无力感的全能幻想等。... 从精神动力学视角探讨幸存者内疚的研究范畴和心理机制。四个研究范畴为幻想与现实、丧亲与创伤、内因与外因、道德与行为。幸存者内疚发生的心理机制有俄狄浦斯情结的内疚、对攻击者的认同、压抑的攻击冲动和防御无力感的全能幻想等。结论为:幸存者内疚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概念,涉及情境与对象、愤怒与内疚、防御、客体关系与自恋、罪疚与羞愧等面向。未来研究应优先针对重点幸存者亚群体展开研究,以获得幸存者内疚的清晰的内涵和外延,以及东方集体无意识下的幸存者内疚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存者内疚 创伤 丧亲 心理机制 精神动力学
下载PDF
网络欺凌旁观者行为量表中文版测评大学生的效度和信度
17
作者 袁彩红 贾亚菲 +3 位作者 刘琼乡 周文琪 周春燕 刘陈陵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03-1008,共6页
目的:在大学生群体中检验网络欺凌旁观者量表(CBS)中文版的效度和信度。方法:选取722名大学生,将其随机分为样本1(n=356)和样本2(n=366),样本1用于条目分析与探索性因子分析,样本2用于验证性因子分析及效标关联效度、内部一致性信度检... 目的:在大学生群体中检验网络欺凌旁观者量表(CBS)中文版的效度和信度。方法:选取722名大学生,将其随机分为样本1(n=356)和样本2(n=366),样本1用于条目分析与探索性因子分析,样本2用于验证性因子分析及效标关联效度、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以道德推脱问卷(MDS)为效标工具在样本2中方便选取37人间隔2周重测。结果:CBS中文版共40个条目,包括线上消极、线上保护、线上强化、线下消极、线下保护、线下强化6个维度;6因子模型的拟合指标良好(χ^(2)/df=2.83,CFI=0.90,TLI=0.89,RMSEA=0.07,SRMR=0.06)CBS中文版线上消极、线上强化、线下消极、线下强化得分与MDS得分呈低度正相关(ICC=0.11~0.28,均P<0.05);CBS中文版6个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在0.89~0.96之间,重测信度(ICC)在0.75~0.89之间。结论:网络欺凌旁观者行为量表中文版测评大学生显示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欺凌旁观者 大学生 效度 信度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岗护理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8
作者 唐晴 李赋 +1 位作者 冯丽 钟宝亮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3年第2期84-88,共5页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在岗的护理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现状,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2020年5月至6月,使用自设的一般人口资料问卷、PTSD量表-民用版(PCL-C)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岗的3762名护理人员进行统计调查,...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在岗的护理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现状,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2020年5月至6月,使用自设的一般人口资料问卷、PTSD量表-民用版(PCL-C)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岗的3762名护理人员进行统计调查,并对一线与非一线护理人员占比差异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被调查的3762名护理人员中,PCL-C总得分均分(42.18±16.85)分,PTSD筛查阳性率达53.8%。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TSD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行政职称、无职务、工作年限较低、月收入低、有子女、非一线护理人员。对照研究发现,月收入越高、月夜班数超过2天、在三级医院工作、以前参与过灾害救援的护理人员中一线工作者占比更高。结论:疫情期间在岗护理人员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PTSD,相关部门管理者应充分给予重视,及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护理人员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下载PDF
创伤后应激障碍音乐治疗的范围综述
19
作者 马依鸣 张洪光 +1 位作者 袁梦迪 钟宝亮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4期230-234,共5页
目的:从干预措施分类和组成部分的角度描述音乐治疗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干预方法,并从临床应用角度分析其发展,为未来该领域研究提供新的见解。方法:以Arksey和O’Malley研究的范围综述指南为方法... 目的:从干预措施分类和组成部分的角度描述音乐治疗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干预方法,并从临床应用角度分析其发展,为未来该领域研究提供新的见解。方法:以Arksey和O’Malley研究的范围综述指南为方法学框架,系统检索了主要中英文电子数据库(中国知网、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Medline)中音乐治疗对PTSD干预措施的相关文献,提取音乐治疗措施和疗效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共纳入18篇研究。纳入研究的对象包括经历因战争、躯体残疾、暴力虐待、恐怖事件等而PTSD的患者;音乐干预主要以团体形式、接受式聆听方式为主,音乐没有作为单独的干预手段,通常与药物治疗联合;多数研究显示,与常规治疗组相比,音乐治疗组有效改善了PTSD患者的核心症状和伴随症状。结论:现有研究采取了多种音乐干预措施来减轻PTSD患者的回避、再体验、睡眠、焦虑、抑郁等症状,但尚无统一技术标准或指南以指导音乐干预措施的制定。PTSD患者的临床异质性表明了只有多样化和个性化音乐治疗方案才能有效的满足患者群体的需求。整体而言,该领域研究尚存在许多不足,发展标准化的音乐治疗技术指南是当前的紧迫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治疗 创伤后应激障碍 范围综述
下载PDF
大学生家庭资源对智能手机成瘾影响的链式中介效应分析
20
作者 徐楚楚 胡梦岩 +2 位作者 张淑芳 黄海 宋静静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09,共4页
目的 探讨分离体验和内化问题是否在家庭资源与手机成瘾间存在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家庭资源量表、分离体验量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和手机成瘾问卷对湖北省四所高校1053名在校大学生生进行调查。结果 家庭资源、分离体验、内... 目的 探讨分离体验和内化问题是否在家庭资源与手机成瘾间存在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家庭资源量表、分离体验量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和手机成瘾问卷对湖北省四所高校1053名在校大学生生进行调查。结果 家庭资源、分离体验、内化问题与手机成瘾四个因素之间两两相关;家庭资源对手机成瘾的直接效应显著。分离体验和内化问题均在家庭资源和手机成瘾之间有中介作用。大学生家庭资源可以通过分离体验和内化问题的链式中介效应预测其手机成瘾。结论 家庭资源一方面直接影响手机成瘾,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分离体验和内化问题的链式中介效应影响手机成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成瘾 分离体验 内化问题 家庭资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