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资金流动性与银行风险承担——来自中国银行业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37
1
作者 马勇 李振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7-81,共15页
流动性风险对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均具有重要影响,其中资金的流动性风险在历次的银行危机中均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使用2002-2016年中国338家商业银行数据,分析资金流动性与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结果发现:(1)具有较低... 流动性风险对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均具有重要影响,其中资金的流动性风险在历次的银行危机中均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使用2002-2016年中国338家商业银行数据,分析资金流动性与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结果发现:(1)具有较低资金流动性风险的银行会承担更大的总体风险,这被更低的Z值和资本充足率,以及更高的风险加权资产比例和流动性创造所证明;(2)资金流动性对银行风险的构成因素产生影响,较低的资金流动性风险会提高银行盈利能力并降低资本水平;(3)资金流动性风险通过银行贷款的中介效应影响银行风险承担行为;(4)在资金流动性风险较低时,较大资产规模、较高杠杆率会抑制银行承担更大风险,在国际金融危机或经济高风险时期银行风险承担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金流动性 存款 银行风险 中介效应 异质性
原文传递
双边货币互换能够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吗——兼论汇率市场化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宋科 朱斯迪 夏乐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5-43,共19页
在“十四五”期间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充分发挥双边货币互换作用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利用人民币全球跨境支付的真实交易数据研究了双边货币互换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双边货币互换可以通过提供人民币流动性、提升外界... 在“十四五”期间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充分发挥双边货币互换作用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利用人民币全球跨境支付的真实交易数据研究了双边货币互换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双边货币互换可以通过提供人民币流动性、提升外界对人民币的信心以及增强人民币网络外部性等渠道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中国贸易往来密切的国家而言,双边货币互换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效果更强。从货币职能角度看,双边货币互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交易媒介和计价单位职能上,而对价值贮藏职能没有显著影响。这符合通过构建双边货币互换网络推动人民币在国际贸易投资方面广泛使用,进而提升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承担交易媒介和计价单位职能的基本政策逻辑。价值贮藏作为更高层次职能,双边货币互换安排的签订尚无法显著提升其职能发挥。进一步地,本文发现,汇率市场化可以通过“信号效应”增强双边货币互换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作用。本文拓展和丰富了关于双边货币互换的研究,为在新一轮高水平开放进程中协调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汇率市场化和资本账户开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与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边货币互换 人民币国际化 货币职能 汇率市场化
原文传递
投资者情绪如何影响公司股价? 被引量:14
3
作者 马勇 杨雯葳 姜伊晴 《金融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7-67,共11页
本文通过构建投资者情绪指数,研究投资者情绪变化对公司股价变化的影响。基于2003-2017年中国A股月度数据的实证结果显示,投资者情绪因子的加入可以进一步提升定价模型的有效性,这说明中国股票市场的定价并不完全由公司基本面决定,而是... 本文通过构建投资者情绪指数,研究投资者情绪变化对公司股价变化的影响。基于2003-2017年中国A股月度数据的实证结果显示,投资者情绪因子的加入可以进一步提升定价模型的有效性,这说明中国股票市场的定价并不完全由公司基本面决定,而是存在较为明显的情绪推动因素。进一步的分行业回归结果显示,投资者情绪的存在进一步强化周期性行业公司股价的顺周期性表现,并与非周期性行业公司股价的表现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跷跷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者情绪 资产定价 公司股价 股票收益率 因子模型
原文传递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金融风险传导机制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宋科 孟源祎 尹李峰 《经济学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8-57,共10页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持续累积可能会引发债务危机,并在很大程度上会向金融体系传导,引发金融风险。本文基于2012—2018年中国268个地级市的数据,分析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对金融风险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积累能够显著...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持续累积可能会引发债务危机,并在很大程度上会向金融体系传导,引发金融风险。本文基于2012—2018年中国268个地级市的数据,分析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对金融风险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积累能够显著地传导并引发金融风险。在经济增速较慢、财政分权程度更高的地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对金融风险的影响更为显著。机制分析发现,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会通过银行业金融机构行为与地方政府行为渠道影响金融风险。本文将土地制度、财政制度与金融制度等纳入统一分析框架,所得结论对于深化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管理,并以此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证据与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隐性债务 金融风险 传导机制
原文传递
“双支柱”调控的研究进展:综述与评介 被引量:7
5
作者 马勇 姜伊晴 《金融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4,120,共15页
建立和健全“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的“双支柱”调控框架,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金融改革发展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中国提出的“双支柱”调控框架,其核心是要将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同时纳入政策框架,通过强化二者之间的协调配... 建立和健全“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的“双支柱”调控框架,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金融改革发展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中国提出的“双支柱”调控框架,其核心是要将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同时纳入政策框架,通过强化二者之间的协调配合,更好地实现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共同稳定。本文对最近十年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已有文献尚未解决的问题以及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本文的综述和评介有助于从理论上深化对“双支柱”调控的认识,也有助于在实践中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政策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支柱 货币政策 宏观审慎政策 文献综述
原文传递
区域创新、制度环境与银行稳定 被引量:5
6
作者 宋科 李振 赵琼薇 《金融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6-69,124,共25页
区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技术进步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本文选取2004-2016年中国139个城市的235家地方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研究区域创新能力与地方银行稳定的关系。实征结果显示区域创新能力的增加显著增强地方银行稳... 区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技术进步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本文选取2004-2016年中国139个城市的235家地方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研究区域创新能力与地方银行稳定的关系。实征结果显示区域创新能力的增加显著增强地方银行稳定,即区域创新能力每提高1个单位,地方银行稳定性增强约10%;在产权制度和契约制度较强地区的地方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区域创新能力增加会更加显著地增强地方银行稳定;区域创新能力通过提高存款增速、降低收入多元化和非利息收入对地方银行稳定产生影响。本文丰富了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研究,为区域创新对微观经济主体影响提供重要补充,也为不同制度环境的作用提供微观层面的新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 市场环境 银行稳定 银行风险承担
原文传递
货币周期与资产定价: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马勇 何顺 《金融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4,123,共25页
本文通过构造货币状况指数,对货币周期和资产定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行业的资产定价对货币周期的敏感性问题。实证结果表明:(1)货币周期因子对股票收益率具有显著影响,且引入货币周期因子后的扩展Fama-Fre... 本文通过构造货币状况指数,对货币周期和资产定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行业的资产定价对货币周期的敏感性问题。实证结果表明:(1)货币周期因子对股票收益率具有显著影响,且引入货币周期因子后的扩展Fama-French模型具有更强的解释力,表明货币周期确实对资产定价具有重要影响;(2)货币周期对股票收益率具有“顺周期性”的影响,即股票组合的超额收益率随着货币周期的扩张而上升,随着货币周期的紧缩而下降,且这种影响在“流动性过剩”和“流动性不足”的时期更加明显;(3)货币周期与Fama-French传统三因子之间存在着普遍的交互效应。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宏观货币周期的变化会显著影响资产定价,这也为关注货币周期和股票市场稳定的政策实践提供了部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周期 资产定价 因子模型
原文传递
外生冲击下双支柱调控框架的稳定效应——理论建模及基于全球样本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
8
作者 马勇 姚驰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32,共19页
本文研究事前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在应对外生冲击时的宏观经济金融稳定效应。理论分析表明:事前的宽松货币政策放大了外生冲击下银行部门的风险上升程度,而宏观审慎政策的收紧则能够增强银行部门的稳健性;同时,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 本文研究事前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在应对外生冲击时的宏观经济金融稳定效应。理论分析表明:事前的宽松货币政策放大了外生冲击下银行部门的风险上升程度,而宏观审慎政策的收紧则能够增强银行部门的稳健性;同时,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在双支柱调控框架下存在相互作用,表现为宏观审慎政策能够部分抑制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的银行过度风险承担,由此减弱由事前宽松货币政策所引起的银行部门风险上升,进而起到对货币政策风险外溢效应的缓冲作用。在经济稳定效应方面,长期的低利率政策会加重经济遭受外生冲击时的产出下降,而逆周期调节的宏观审慎政策则可以通过抑制银行信贷和投资的顺周期性,减轻经济系统所遭受的冲击。此外,宏观审慎监管削弱了货币政策与外生冲击下产出下降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而且这一作用在宽松货币政策下更为明显。基于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这一独特的研究窗口,实证分析显示:事前宽松的货币政策确实放大了外生冲击下银行部门风险的上升程度和经济产出的下降幅度,而事前收紧的宏观审慎政策则增强了银行部门在面对外生冲击时抵御风险的能力,从而减缓了外生冲击所导致的产出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支柱调控框架 货币政策 宏观审慎政策 稳定效应
原文传递
市场竞争与银行流动性创造——基于分支机构的银行竞争指标构建 被引量:16
9
作者 宋科 李振 尹李峰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7-100,共14页
市场竞争对于金融稳定是一把"双刃剑",监管部门为维持银行业稳定需要考虑竞争政策的平衡性问题。充足的流动性创造有助于为经济活动提供资金,促进经济主体之间的交易,而过剩或缺乏流动性均会迫使银行业陷入困境甚至引发流动... 市场竞争对于金融稳定是一把"双刃剑",监管部门为维持银行业稳定需要考虑竞争政策的平衡性问题。充足的流动性创造有助于为经济活动提供资金,促进经济主体之间的交易,而过剩或缺乏流动性均会迫使银行业陷入困境甚至引发流动性危机。本文使用2003—2017年我国176家商业银行数据,构建了一种新的基于分支机构和引力模型的银行竞争指标,来识别市场竞争与银行流动性创造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市场竞争对银行流动性创造具有促进作用,其中对银行资产端流动性创造的正向影响较大,对负债端流动性创造的影响较小,对资产负债表表外流动性创造没有影响。同时,受到正向影响的主体是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地方性银行和外资银行,对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等全国性银行则没有影响或具有负向影响。上市银行、系统重要性银行和处在危机时期、经济繁荣时期或货币政策宽松时期的银行,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均会创造更多流动性。中介效应分析发现,市场竞争通过刺激金融创新、提高经营效率和扩大流动性信贷等中介机制促进了银行流动性创造。本文不仅丰富了银行竞争策略的经济效果分析,也为银行流动性创造研究提供了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竞争 银行流动性创造 商业银行 金融稳定
下载PDF
金融压力指数及其政策应用: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马勇 黄科 《金融监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7,共17页
宏观审慎政策对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方法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从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和银行部门选取了10个代表性指标,结合CDF转换、等权重、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构建了我国的金融压力指数,并通过事件识别和金... 宏观审慎政策对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方法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从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和银行部门选取了10个代表性指标,结合CDF转换、等权重、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构建了我国的金融压力指数,并通过事件识别和金融压力识别指数检验了其识别作用。通过将金融压力指数引入扩展的产出和通胀方程,本文进一步分析了金融压力指数对经济周期的预测能力。相关结果表明,金融压力指数对宏观经济周期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本文的分析结论为加强金融压力的动态监测和通过构建金融压力指数作为宏观审慎政策的“关注目标”提供了初步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风险 金融压力指数 宏观经济周期
下载PDF
中国金融形势的动态特征与演变机理分析:1996-2016 被引量:8
11
作者 罗煜 甘静芸 何青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1-38,共18页
本文分析了1996-2016年中国金融形势的变化趋势及影响金融形势的主导变量的动态特征,探究不同金融市场发展状况对中国金融整体形势及金融风险的影响力变迁.我们首次运用动态模型选择的时变因子增广向量自回归模型(DMS-TVP-FAVAR)测算了... 本文分析了1996-2016年中国金融形势的变化趋势及影响金融形势的主导变量的动态特征,探究不同金融市场发展状况对中国金融整体形势及金融风险的影响力变迁.我们首次运用动态模型选择的时变因子增广向量自回归模型(DMS-TVP-FAVAR)测算了中国月度金融形势指数,考察了货币政策、外汇市场和资本流动、货币市场、银行业、股票市场、债券市场、非传统金融市场和国外金融市场对中国金融形势的差别化影响.研究发现,样本期内货币供应量一直是影响中国金融形势最主要的因素,非传统金融市场、外汇市场的影响程度日益加深;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国外金融市场对中国金融形势表现出主导性的影响.总的来看,对中国金融形势的动态特征与演变机理分析有助于及时识别潜在金融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形势 DMS-TVP-FAVAR 动态特征
原文传递
金融科技时代银行的功能演变 被引量:3
12
作者 罗煜 《中国金融》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64-65,共2页
近年来,金融科技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引发了人们对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生存发展的思虑。事实上,无论从统计数据还是银行家的切身感受来看,银行业确实受到金融科技残酷的冲击,然而这并非故事的全部。全球相当数量的银行没... 近年来,金融科技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引发了人们对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生存发展的思虑。事实上,无论从统计数据还是银行家的切身感受来看,银行业确实受到金融科技残酷的冲击,然而这并非故事的全部。全球相当数量的银行没有坐以待毙,它们冷静观察金融科技的发展,吸收对自己有用的创新,努力适应甚至引领新开启的金融科技时代。金融市场微观层面的行业格局洗牌和个体内部的变革,在宏观上表现出传统金融中介功能的演变—银行业在金融科技的塑造下,可能将从一个人们司空见惯的存在形式,转变为一个似曾相识却又面目全非的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格局 传统金融机构 金融市场 商业银行 统计数据 科技时代 全球范围 功能演变
原文传递
发挥自贸区“双循环”纽带作用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煜 陈艺仁 于家梁 《国际金融》 2021年第8期25-30,共6页
近年来,以自贸区的设立为代表,我国贸易创新发展迅速,自贸区日渐发挥出"双循环"纽带的作用,促进了高水平开放,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自贸区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促进对外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一是通过扩大金融机构功能和区域空... 近年来,以自贸区的设立为代表,我国贸易创新发展迅速,自贸区日渐发挥出"双循环"纽带的作用,促进了高水平开放,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自贸区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促进对外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一是通过扩大金融机构功能和区域空间来强化离岸金融中心建设,二是通过扩大资本账户开放、提升利率和汇率自由浮动空间来加强人民币市场化体系的构建。自贸区的发展也面临着外部风险日趋多样和复杂、金融开放不均衡、不同地区自贸区建设协同效应不明显等挑战。未来,可从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助推金融机构"走出去"、简政放权、提高政策落地成效等方面采取进一步措施加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贸区 高水平开放 “双循环” 人民币国际化
原文传递
股价范式转变、宏观经济动态与货币政策反应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勇 张书华 董怡辰 《金融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9,121,共20页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范式转变的DSGE模型,对股价增速的结构性变化及其宏观经济效应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货币政策是否应该对股价波动做出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当政策当局发出一个关于股价调控的信号时,如果市场预期该信号可信,那...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范式转变的DSGE模型,对股价增速的结构性变化及其宏观经济效应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货币政策是否应该对股价波动做出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当政策当局发出一个关于股价调控的信号时,如果市场预期该信号可信,那么各主要的经济和金融变量都会在目标期内顺利达到均衡水平,反之,如果市场预期政策当局所发出的信号不可信,那么各主要经济和金融变量将长期偏离均衡水平。此外,本文还发现,在股价增速发生范式转变的过程中,货币政策对股价波动做出适度的反应能有效降低经济和金融波动,从而降低社会福利损失;但如果反应力度过大,则会破坏经济和金融稳定,同时导致社会福利损失大幅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式转变 DSGE模型 结构性变化 货币政策
原文传递
新冠肺炎疫情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基础问题和基本原则
15
作者 罗煜 徐中豪 《经济研究参考》 2020年第13期20-28,43,共10页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使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在未来可能面临的一些问题在短期内集中暴露,应借此契机思考如何以长期战略定力看待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问题。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必须回答好四个基础性问题,即制度差异问题,经济基础问...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使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在未来可能面临的一些问题在短期内集中暴露,应借此契机思考如何以长期战略定力看待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问题。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必须回答好四个基础性问题,即制度差异问题,经济基础问题,开放程度问题和功能定位问题。应坚持四个基本原则,即金融中心建设必须首先服务于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和相对快速增长,把提升中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定价权作为主要任务,市场驱动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加快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上海 国际金融中心
下载PDF
货币价值的“双重结构”与金融不稳定的内生性——兼评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假说”
16
作者 张杰 《中国金融学》 2018年第1期120-133,共14页
在货币理论史上,主流文献对货币价值的基本结构有所忽视。本文打算对此问题进行初步梳理。本文发现,货币价值的结构问题发端于蒋硕杰对货币供给'合成谬误'现象的讨论,随后在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假说'框架中得到深化。... 在货币理论史上,主流文献对货币价值的基本结构有所忽视。本文打算对此问题进行初步梳理。本文发现,货币价值的结构问题发端于蒋硕杰对货币供给'合成谬误'现象的讨论,随后在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假说'框架中得到深化。基于货币价值的宏微观矛盾,明斯基系统阐释了金融理性走向金融非理性的内在机理与必然逻辑,其中特别点明了银行体系'金融承诺'的特殊关键作用,认为这种承诺是几乎所有类型金融危机的启动装置。本文的推论是,货币价值的特殊结构以及由此导致的金融不稳定的内生性质,决定了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有效边界。据此,在现实的金融改革进程中,需要慎重把握金融市场化的节奏。特别是,鉴于银行体系在金融非理性生成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应当对其施行更加严格的准入与监管而不是更为积极的市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价值结构 货币的双重价值 金融不稳定假说 金融制度
原文传递
宏观审慎政策、经济周期与银行风险承担 被引量:41
17
作者 宋科 李振 赵宣凯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3-58,共16页
本文基于中国227家商业银行2005-2016年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中国宏观审慎政策实施对于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表明:宏观审慎政策增强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银行风险承担,而且这种显著的负向关系并不随着银行风险代理变量、经营辐射... 本文基于中国227家商业银行2005-2016年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中国宏观审慎政策实施对于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表明:宏观审慎政策增强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银行风险承担,而且这种显著的负向关系并不随着银行风险代理变量、经营辐射范围以及是否有外资入股等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经济周期会对宏观审慎政策的有效性产生非对称性影响,即相比在经济上行时期,在经济下行时期的宏观审慎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抑制作用更强且更为显著。就可能的影响机制而言,本文发现宏观审慎政策通过提高银行盈利能力,从而降低银行风险承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审慎政策 银行风险 经济周期 影响机制
下载PDF
银行业开放、外资持股与银行风险承担 被引量:21
18
作者 李振 宋科 杨家文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6-110,共15页
银行业开放是一把“双刃剑”,在提升银行风险控制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金融风险防范的复杂性,因此,正确认识和理解开放与风险的关系对于扩大开放至关重要。本文使用2002—2017年160家中资银行非平衡面板数据,分析外资持股与银行风险承担... 银行业开放是一把“双刃剑”,在提升银行风险控制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金融风险防范的复杂性,因此,正确认识和理解开放与风险的关系对于扩大开放至关重要。本文使用2002—2017年160家中资银行非平衡面板数据,分析外资持股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所得结果更全面地支持“开放稳定”观点——由于知识溢出效应和外部监督效应的共同作用,外资持股会降低中资银行风险承担,这被更低的总体违约风险、资本短缺风险、资产风险和金融中介风险证明。这一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分析后仍然成立。外资股东向中资银行委派董事或高管能够降低银行风险承担,不同类型的外资降低银行风险承担的情况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更进一步的分析,外资持股通过提高资本缓冲、降低杠杆率减少银行风险承担,这主要受到外部监督效应的影响。在外资持股中资银行后,关系贷款银行、上市融资银行均面临较高的风险,处在宏观经济风险时期或制度环境较好地区的银行均面临较低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业开放 外资持股 银行风险 中介效应
原文传递
社会自律文化、银行发展与金融监管 被引量:7
19
作者 马勇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2,124,共12页
社会自律文化对经济、金融发展具有显见的重要作用,但如何对此进行实证评价一直是个难题。文章以银行发展和金融监管为切入点,通过跨国实证分析基本确认了社会自律文化在金融发展和金融制度选择方面的重要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与较高的... 社会自律文化对经济、金融发展具有显见的重要作用,但如何对此进行实证评价一直是个难题。文章以银行发展和金融监管为切入点,通过跨国实证分析基本确认了社会自律文化在金融发展和金融制度选择方面的重要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与较高的社会自律文化对应的是较高的银行绩效、较低的银行腐败、较高的监管效率、更加综合的业务经营方式以及更加独立和一体化的金融监管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自律文化 银行发展 金融监管
下载PDF
高水平对外开放下的外资持股与银行流动性创造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振 宋科 徐蕾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5-98,共14页
本文利用2007年第一季度-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36家A股上市银行数据,考察外资持股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外资持股增加会降低银行总体流动性创造,主要表现在对银行资产端和负债权益端流动性创造的抑制作用,以及对银行表... 本文利用2007年第一季度-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36家A股上市银行数据,考察外资持股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外资持股增加会降低银行总体流动性创造,主要表现在对银行资产端和负债权益端流动性创造的抑制作用,以及对银行表外流动性创造的促进作用。第二,外资持股增加通过补充资本的“资金”渠道,改善内部治理的“治理”渠道,提高金融创新的“知识”渠道,以及增强数字化水平的“技术”渠道,对银行流动性创造产生抑制作用。第三,随着外资持股增加,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均会提高流动性创造,城市商业银行则会降低流动性创造,农村商业银行对流动性创造不产生显著影响。第四,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时期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时期,外资持股增加会促进银行流动性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开放 外资持股 流动性创造 上市银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