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芎嗪体内抗血栓活性及机制探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杨文辉 龚国清 +2 位作者 周怡 张志仙 李洁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41-245,共5页
目的:研究川芎嗪抗血栓作用及机制。方法:观察大鼠灌胃给予川芎嗪(20、40和80mg/kg)后对下腔静脉结扎和电刺激致血栓形成的影响,同时测定家兔灌胃给予的川芎嗪(10、20和40mg/kg)后对凝血酶、二磷酸腺苷(ADP)、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 目的:研究川芎嗪抗血栓作用及机制。方法:观察大鼠灌胃给予川芎嗪(20、40和80mg/kg)后对下腔静脉结扎和电刺激致血栓形成的影响,同时测定家兔灌胃给予的川芎嗪(10、20和40mg/kg)后对凝血酶、二磷酸腺苷(ADP)、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非闭塞性静脉血栓形成、凝血酶抑制率和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影响。结果:川芎嗪对凝血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有抑制作用,但对胶原诱导的抑制能力较弱。川芎嗪有效地减少实验动物动静脉血栓的形成,在体内与凝血酶也有一定的亲和力,且能较好地延长PT。结论:川芎嗪具有一定的抗血栓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保护内皮与抑制血小板聚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血栓 血小板聚集 凝血酶
下载PDF
山羊角提取物中氨基酸的种类研究与含量测定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绍勇 薛东升 +3 位作者 李江海 王伯初 张振华 缪明星 《中南药学》 CAS 2014年第3期271-274,共4页
目的 研究山羊角提取物中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为建立山羊角提取物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子排阻色谱法检测山羊角提取物中物质的分子量范围。利用稳定同位素iTRAQ标记/液质联用法对山羊角提取物进行42种全谱氨基酸检测。结果 山... 目的 研究山羊角提取物中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为建立山羊角提取物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子排阻色谱法检测山羊角提取物中物质的分子量范围。利用稳定同位素iTRAQ标记/液质联用法对山羊角提取物进行42种全谱氨基酸检测。结果 山羊角提取物中物质的分子量范围在50~389 Da。090903批、090904批、091001批山羊角提取物中分别包含34种氨基酸(蛋白质氨基酸19种、非蛋白氨基酸15种),31种氨基酸(蛋白质氨基酸19种、非蛋白氨基酸12种)、33种氨基酸(蛋白质氨基酸19种、非蛋白氨基酸14种),山羊角提取物中未检出多肽及大分子物质。天门冬氨酸及谷氨酸加热易破坏,故在提取物制备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干燥时间和温度。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快速、稳定检测山羊角提取物中42种全谱氨基酸种类及含量的方法,为建立山羊角提取物质量检测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角提取物 全谱氨基酸 分子排阻色谱法 同位素标记 液质联用
下载PDF
IKK/NF-κB通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作用及相关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陈思颖 龚国清 《药学研究》 CAS 2016年第6期357-360,共4页
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理过程中,炎症反应扮演着关键性角色。IKK/NF-κB作为炎症中一个至关重要的信号通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展过程。本文综述了IKK/NF-κB通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作用,机制和相关药物的研究。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IKK/NF-κB信号通路 炎症
下载PDF
高葡萄糖和高胰岛素对葡萄糖转运子4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聂娟 丁启龙 《医学综述》 2007年第11期826-828,共3页
胰岛素刺激引起的葡萄糖转运主要由葡萄糖转运子(GLUT)4介导。GLUT4的亚细胞分布、基因表达量以及功能活性,都将直接降影响胰岛素作用下葡萄糖的跨膜转运。高葡萄糖和高胰岛素可加强己糖胺途径来抑制GLUT4转位过程、下调胰胰岛素受体底... 胰岛素刺激引起的葡萄糖转运主要由葡萄糖转运子(GLUT)4介导。GLUT4的亚细胞分布、基因表达量以及功能活性,都将直接降影响胰岛素作用下葡萄糖的跨膜转运。高葡萄糖和高胰岛素可加强己糖胺途径来抑制GLUT4转位过程、下调胰胰岛素受体底物的蛋白水平和酪氨酸磷酸化、从转录和转录后水平抑制GLUT4的基因表达、直接降低GLUT4内在活性,继而使胰岛素通过GLUT4介导的糖转运下降,引起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高葡萄糖 高胰岛素 葡萄糖转运体4
下载PDF
大黄素对K562/ADM细胞阿霉素耐药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朱雅琪 严方 +3 位作者 狄斌 严佳 李佳常 李运曼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2-468,共7页
探讨大黄素抑制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耐阿霉素变异株K562/ADM的药效学及作用机制。以维拉帕米为阳性药,阿霉素为工具药,采用MTT法测定大黄素与阿霉素合用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使用流式细胞仪考察了大黄素对于阿霉素诱导K562/ADM细胞... 探讨大黄素抑制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耐阿霉素变异株K562/ADM的药效学及作用机制。以维拉帕米为阳性药,阿霉素为工具药,采用MTT法测定大黄素与阿霉素合用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使用流式细胞仪考察了大黄素对于阿霉素诱导K562/ADM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的促进作用;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了大黄素对P-gp、Bcr-Abl和STAT5蛋白表达的影响;进一步通过P-gp单克隆藻红蛋白键合UIC2抗体结合实验探讨了大黄素是否是P-gp的底物。实验结果显示,大黄素与阿霉素合用可显著抑制K562/ADM的增殖,并呈量效关系;可促进阿霉素诱导的K562/ADM细胞G2/M期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不同剂量的大黄素可有效抑制P-gp、Bcr-Abl、STAT5蛋白表达及磷酸化;UIC2抗体结合实验结果则表明大黄素可能不是P-gp的底物。因此,大黄素能够在体外有效抑制K562/ADM阿霉素耐药,其机制可能不是通过底物竞争性抑制作用,而是与大黄素直接降低P-gp、Bcr-Abl及STAT5蛋白表达和磷酸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K562 ADM 耐药抑制 P-gp BCR-ABL STAT5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比格犬血浆中的芍药苷浓度及其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欣 缪明星 黄莉莉 《中南药学》 CAS 2014年第11期1096-1099,共4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比格犬血浆中芍药苷的含量,并用于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方法血浆样品采用乙酸乙酯处理,以栀子苷作为内标,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C1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水(含5 mmol·L^-1醋酸铵和0...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比格犬血浆中芍药苷的含量,并用于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方法血浆样品采用乙酸乙酯处理,以栀子苷作为内标,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C1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水(含5 mmol·L^-1醋酸铵和0.05%H3PO4)-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232 nm。比格犬单剂量静脉注射3、6和12 mg·kg^-1的芍药苷,HPLC-UV法测定芍药苷的血药浓度,并采用DAS 2.0软件计算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结果结果表明内源性杂质不干扰芍药苷和内标的测定,线性范围0.125-16.0μg·m L^-1,定量限为0.125μg·m L^-1。方法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和回收率均符合生物样品测定的要求,适合比格犬血浆中芍药苷浓度的测定,可以应用该方法进行芍药苷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比格犬单剂量静脉注射3、6和12 mg·kg^-1芍药苷后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τ)分别为(225.17±49.86)、(484.66±125.63)、(1 042.35±164.69)μg·min·mL^-1,不同剂量下AUC0-τ比为1:2.2:4.6,与剂量比1:2:4近似成比例,说明在研究剂量范围内,芍药苷在Beagle犬体内的消除过程是线性的。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灵敏、专属性强,方法学考证符合生物样品测定的要求并成功用于芍药苷在比格犬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物代谢动力学
下载PDF
新三类抗心律失常药物CPUY11018的潜在致心律失常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汤依群 尹月淼 +5 位作者 徐静 卢迪 李国君 牛津 沙明泉 周芷若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381-1385,共5页
目的:考察化合物CPUY11018对心电复极的影响,评估其潜在致心律失常作用。方法:观察CPUY11018和阿奇利特对正常豚鼠心率(HR)、QT间期、校正QT间期(QTc)及校正QT间期离散度(QTcd,QTcmax~QTcm in)的影响;正常家兔连续给予异丙肾上腺素(5 m... 目的:考察化合物CPUY11018对心电复极的影响,评估其潜在致心律失常作用。方法:观察CPUY11018和阿奇利特对正常豚鼠心率(HR)、QT间期、校正QT间期(QTc)及校正QT间期离散度(QTcd,QTcmax~QTcm in)的影响;正常家兔连续给予异丙肾上腺素(5 mg.kg-1.d-1,sc)7 d,诱发心肌缺血性肥厚,甲氧胺法观察CPUY11018对肥厚心肌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的诱发作用。结果:小剂量CPUY11018可浓度依赖性延长QT间期,药物剂量为0.203 mg.kg-1时,其对豚鼠心电图的影响达到平台,加大给药剂量,心电图并无明显改变,显示出明显的"自限"特征;甲氧胺法诱发家兔TdP模型中CPUY11018(0.15和0.3 mg.kg-1.m in-1)无诱发TdP心律失常作用。结论:CPUY11018对QT间期有限延长,诱发心肌病变家兔TdP上作用弱。此作用可能与化合物兼具钙通道阻断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UY11018 多非替利 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
原文传递
新型抗炎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洁 龚国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年第26期106-107,共2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为特征的呼吸系统疾患,与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如吸烟)引起的肺部异常炎性反应有关.目前COPD是全球第4大致死原因,预计到202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为特征的呼吸系统疾患,与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如吸烟)引起的肺部异常炎性反应有关.目前COPD是全球第4大致死原因,预计到2020年,将上升为第3位.抗炎治疗在COPD中具有重要作用,而现有的COPD抗炎药物不能有效阻止病情的进展,因此急需寻找新的抗炎治疗药物.随着对COPD病理机制的深入了解,已有一些新靶点的抗炎制剂开始进入COPD的治疗研究中.本文将对这些新型抗炎药物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抗炎药物 治疗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清中视黄醇和视黄酸
9
作者 金荣生 苏红彬 +1 位作者 李佳常 缪明星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6期599-602,共4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清中视黄醇和视黄酸浓度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C18柱(150mm×4.6mm,5um);流动相为甲醇-10mmol/L乙酸铵缓冲盐(90:10,乙酸调整水相pH值至4);体积流量为1.0mL/min;检...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清中视黄醇和视黄酸浓度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C18柱(150mm×4.6mm,5um);流动相为甲醇-10mmol/L乙酸铵缓冲盐(90:10,乙酸调整水相pH值至4);体积流量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40nm;柱温为40℃;进样量为20uL。结果大鼠血清样品中视黄醇和视黄酸均分离良好,视黄醇和视黄酸质量浓度在31.25~1000ng/mL(r=0.9999)与峰面积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大于90%,RSD值均小于10%。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准确、灵敏、专属性强,为建立无干扰的测定大鼠血清中视黄醇和视黄酸的方法及其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黄醇 视黄酸 大鼠血清 高效液相色谱
原文传递
多糖对抗肿瘤药物的增效减毒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梁思雯 陈真 《安徽医药》 CAS 2009年第5期465-467,共3页
多糖是一类低毒、具有免疫调节和抗肿瘤活性潜力的天然聚合物。目前对多糖的抗肿瘤活性是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综述了多糖与多种化疗药物合用的增效减毒作用及其主要机制。
关键词 多糖 化学治疗 增效减毒
下载PDF
SD大鼠房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2
11
作者 陈春林 巩甜甜 +4 位作者 汤依群 寇莹莹 于鹏 邵容 张长风 《实验动物科学》 2009年第3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一种发病机制,病理改变与临床接近且造模周期较短的大鼠房颤模型制备方法与技术。方法大鼠连续给药,经尾静脉注射乙酰胆碱-氯化钙混合液,每次给药后记录房颤持续时间。寻找能诱发稳定房颤的给药剂量和给药时间。电生理学方法观... 目的研究一种发病机制,病理改变与临床接近且造模周期较短的大鼠房颤模型制备方法与技术。方法大鼠连续给药,经尾静脉注射乙酰胆碱-氯化钙混合液,每次给药后记录房颤持续时间。寻找能诱发稳定房颤的给药剂量和给药时间。电生理学方法观察正常和模型大鼠心房不应期的变化。结果CaCl210 mg/mL,乙酰胆碱66μg/mL模型大鼠从第4 d起房颤时间缓慢增长,7 d后趋于稳定。与正常组相比,模型大鼠心房肌ERP显著缩短(59.3 ms±5.8 ms)。结论CaCl210 mg/mL+乙酰胆碱66μg/mL混合液连续给予7 d诱导产生的大鼠房颤模型,其电生理学的病理变化与临床房颤相似,适用于化合物抗房颤活性筛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有效不应期 大鼠
下载PDF
巨噬细胞极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2
作者 陆二梅 李益星 +2 位作者 白杨 杨勇 陈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32期6397-6400,共4页
巨噬细胞是一群表型和功能均具有高度异质性的免疫细胞。巨噬细胞通过清除并修复受损的细胞和基质来维护组织完整性。巨噬细胞在不同的组织微环境、不同病理条件下,可极化成不同的表型即M1型巨噬细胞(经典活化的巨噬细胞)和M2型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是一群表型和功能均具有高度异质性的免疫细胞。巨噬细胞通过清除并修复受损的细胞和基质来维护组织完整性。巨噬细胞在不同的组织微环境、不同病理条件下,可极化成不同的表型即M1型巨噬细胞(经典活化的巨噬细胞)和M2型巨噬细胞(替代活化的巨噬细胞)。本文将对不同巨噬细胞亚群在抗细菌感染、抗寄生虫感染、哮喘、动脉粥样硬化和肿瘤产生中起到的的保护或致病作用,以及调控巨噬细胞极化的机制进行综述。掌握巨噬细胞极化在不同疾病中的作用以及调控巨噬细胞极化的具体机制,将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及药物研发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极化 M1型巨噬细胞 M2型巨噬细胞 疾病
原文传递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动物模型评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春雨 陈真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2年第1期60-63,共4页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是泌尿科的常见疾病之一,症状复杂,病程迁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发病机制目前尚不确定,制备理想的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动物模型对研究其发病机制和治疗药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是泌尿科的常见疾病之一,症状复杂,病程迁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发病机制目前尚不确定,制备理想的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动物模型对研究其发病机制和治疗药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动物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并对各种模型的特点进行评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动物模型 炎症
下载PDF
氧化应激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杨文娟 洪泽 +1 位作者 严思敏 丁启龙 《药学研究》 CAS 2015年第12期726-730,共5页
高血压是全球最普遍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也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风险因素之一。因而,找到诱发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并加以控制及治疗刻不容缓。正常情况下血管内皮通过释放内皮源性舒张因子和内皮源性收缩因子来维持血管正常生理功能。越来越... 高血压是全球最普遍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也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风险因素之一。因而,找到诱发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并加以控制及治疗刻不容缓。正常情况下血管内皮通过释放内皮源性舒张因子和内皮源性收缩因子来维持血管正常生理功能。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氧化应激在高血压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氧化应激可以通过影响血管活性物质的合成来影响血管舒张与收缩。本文主要阐述了氧化应激通过对一氧化氮、前列环素、内皮素-1及血栓素A2的作用来影响内皮正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 一氧化氮 前列环素 内皮素-1 血栓素A2
下载PDF
PDGF及TGF信号转导通路与肝星状细胞活化增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慧 陈真 《安徽医药》 CAS 2011年第7期799-801,共3页
肝纤维化(HF)是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于肝细胞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后的共同病理基础,肝纤维化是肝硬化形成的早期阶段和必经阶段,是一可逆过程,但若病因持续存在发展为肝硬化则为不可逆的。其本质是细胞外基质(ECM)在肝脏过度沉积,而肝星状细... 肝纤维化(HF)是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于肝细胞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后的共同病理基础,肝纤维化是肝硬化形成的早期阶段和必经阶段,是一可逆过程,但若病因持续存在发展为肝硬化则为不可逆的。其本质是细胞外基质(ECM)在肝脏过度沉积,而肝星状细胞(HSC)是大多数ECM的细胞来源,因此该文对与HSC活化增殖密切相关的TGF及PDGF的信号转导通路进行阐述,期望对肝纤维化的防治起到一定帮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星状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信号转导
下载PDF
CYP2E1在酒精性肝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韩露 陈真 《安徽医药》 CAS 2014年第6期997-1001,共5页
酒精性肝病(ALD)是一种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慢性肝脏疾病。乙醇经肝脏代谢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和活性氧。氧化应激在乙醇引起肝损伤的机制发挥关键作用。在肝脏,细胞色素P450 2E1(CYP2E1)可被乙醇诱导并参与乙醇代谢,CYP2E1是一种有效的活... 酒精性肝病(ALD)是一种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慢性肝脏疾病。乙醇经肝脏代谢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和活性氧。氧化应激在乙醇引起肝损伤的机制发挥关键作用。在肝脏,细胞色素P450 2E1(CYP2E1)可被乙醇诱导并参与乙醇代谢,CYP2E1是一种有效的活性氧产生酶,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过氧化氢,铁催化剂的存在下,产生羟基自由基。该文主要总结了CYP2E1在AL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为ALD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细胞色素P450 2E1 氧化应激 肿瘤坏死因子-Α 自噬
下载PDF
前列腺素的血管活性及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10
17
作者 戴媛媛 陈雪茁 +1 位作者 崔亚娇 丁启龙 《药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期40-43,47,共5页
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理活性的内源性化合物,哺乳动物许多组织、细胞都能合成前列腺素。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血管释放内皮依赖的血管收缩物质和内皮依赖的血管舒张物质,如:前列环素(PGI2)和血栓素A2(TXA2),它们共... 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理活性的内源性化合物,哺乳动物许多组织、细胞都能合成前列腺素。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血管释放内皮依赖的血管收缩物质和内皮依赖的血管舒张物质,如:前列环素(PGI2)和血栓素A2(TXA2),它们共同维持着血管张力的平衡。体内产生的前列腺素不仅对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功能产生作用,而且前列腺素产生异常与某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亦有关。本文主要总结前列腺素所产生的血管效应,并简要阐述心血管疾病中前列腺素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H2 前列腺素D2 前列腺素E2 前列腺素F2Α 前列腺素I2 血栓素A2
下载PDF
脓毒症的发病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益星 陆二梅 +1 位作者 杨勇 陈真 《药学研究》 CAS 2016年第5期290-294,共5页
脓毒症是病人对严重感染的反应,死亡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理想状态下,病原体第一次进入体内,炎症系统就会清除该病原体,使宿主恢复稳态。但脓毒症患者机体的调节机制失常,中性粒细胞、单核/单核巨噬细胞等的持续激活,淋巴细胞... 脓毒症是病人对严重感染的反应,死亡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理想状态下,病原体第一次进入体内,炎症系统就会清除该病原体,使宿主恢复稳态。但脓毒症患者机体的调节机制失常,中性粒细胞、单核/单核巨噬细胞等的持续激活,淋巴细胞凋亡增加,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延迟、细胞/组织等坏死的增加,影响了免疫功能和凝血功能,都会影响脓毒症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炎性细胞 细胞因子 凋亡 坏死
下载PDF
Th17/Treg失衡在肝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佳乐 陈真 《安徽医药》 CAS 2015年第7期1225-1228,共4页
肝纤维化是一种机体的慢性炎症反应,其特征是细胞外基质(ECM)合成与降解的失衡,从而造成肝内ECM的病理性沉积,导致肝功能紊乱,最终发展为肝硬化,甚至是肝癌。肝纤维化的发病机理目前尚未清楚。随着免疫学的发展,T细胞在肝纤维化的发病... 肝纤维化是一种机体的慢性炎症反应,其特征是细胞外基质(ECM)合成与降解的失衡,从而造成肝内ECM的病理性沉积,导致肝功能紊乱,最终发展为肝硬化,甚至是肝癌。肝纤维化的发病机理目前尚未清楚。随着免疫学的发展,T细胞在肝纤维化的发病过程中的作用逐步得到认识,Th17细胞与Treg细胞这两种T细胞亚型在肝纤维化的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已逐渐被认可。因此,该文就这两种细胞以及这两种细胞的相互作用在肝纤维化过程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辅助性T细胞 调节性T细胞
下载PDF
甲状腺激素在胰岛素抵抗形成与发展中对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明月 丁启龙 +3 位作者 王冰 蒋励 贺碧霞 邱红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26-1030,共5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激素(TH)在胰岛素抵抗发生、发展过程中对大鼠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探讨胰岛素抵抗大鼠血清TH水平的变化与胰岛素抵抗大鼠肝脏脂质代谢的相关性。方法 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9组:正常对照组(A组)、高脂高糖(HFS)饲养模... 目的分析甲状腺激素(TH)在胰岛素抵抗发生、发展过程中对大鼠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探讨胰岛素抵抗大鼠血清TH水平的变化与胰岛素抵抗大鼠肝脏脂质代谢的相关性。方法 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9组:正常对照组(A组)、高脂高糖(HFS)饲养模型组(B组)、HFS+吡格列酮组(C组,吡格列酮3 mg/kg)、HFS+丙硫氧嘧啶(PTU)低剂量组(D组,PTU 5 mg/kg)、HFS+PTU高剂量组(E组,PTU 10 mg/kg)、HFS+左旋甲状腺素钠(L-T4)低剂量组(F组,L-T450μg/kg)、HFS+L-T4高剂量组(G组,L-T4500μg/kg)、正常饲料+L-T4高剂量组(H组,L-T4500μg/kg)、正常饲料+PTU高剂量组(I组,PTU 10 mg/kg)。各给药组均于实验第1天即灌胃给药,A、B组给予等体积的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8周后取血,对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血胰岛素(FINS)、血清和肝脏脂质含量及氧化还原指标进行测定。结果 HFS饮食饲养8周可诱导大鼠出现胰岛素抵抗(IR)并伴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脂质代谢紊乱和氧化还原失衡。与B组大鼠比较,F、G组大鼠脂质分解增加,血清和肝脏中游离脂肪酸(FFA)水平显著升高(P<0.01);肝脏中丙二醛(MDA)含量增加(P<0.05),过氧化氢酶(CAT)减少(P<0.05);高、低剂量的L-T4均明显降低HFS喂养大鼠腹脂指数(AI)(P<0.01),对肝指数(LI)无明显影响。给予PTU后,HFS喂养大鼠总体呈现相反的结果。结论 TH促进HFS诱导的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形成与发展,促进胰岛素抵抗中肝脏脂质分解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激素 胰岛素抵抗 肝脂代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