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草酸对芍药苷大鼠肠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娜 陈西敬 +3 位作者 吴磊 卢杨 何焱 苏云明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908-2909,共2页
目的研究甘草酸对芍药苷大鼠肠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肠外翻模型研究芍药苷的肠吸收,并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肠黏膜内外两侧的芍药苷浓度。结果芍药苷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均有吸收,甘草酸几乎抑制芍药苷在各个... 目的研究甘草酸对芍药苷大鼠肠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肠外翻模型研究芍药苷的肠吸收,并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肠黏膜内外两侧的芍药苷浓度。结果芍药苷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均有吸收,甘草酸几乎抑制芍药苷在各个肠段的吸收。结论甘草酸能减少大鼠肠吸收,机理可能是促进了芍药苷的外排或者促进了芍药苷在大鼠体内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苷 甘草酸 肠外翻模型
下载PDF
LC-MS/MS法测定对氨基水杨酸浓度及在大鼠组织分布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袁雅文 李岩 杨劲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3期272-280,共9页
目的:开发HPLC-ESI-MS/MS方法测定大鼠组织对氨基水杨酸浓度以改善以往方法的复杂前处理过程及低灵敏度的问题,并应用于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分布。方法:采用一步蛋白沉淀的前处理,选择菲诺门Synergi 4u Polar-RP 80A(150 mm×4.6 mm;... 目的:开发HPLC-ESI-MS/MS方法测定大鼠组织对氨基水杨酸浓度以改善以往方法的复杂前处理过程及低灵敏度的问题,并应用于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分布。方法:采用一步蛋白沉淀的前处理,选择菲诺门Synergi 4u Polar-RP 80A(150 mm×4.6 mm;4μm)色谱柱以及梯度法进行色谱分离。内标为氯唑沙宗。采用API4000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扫描方式采用多重反应监测(MRM),负离子模式。对氨基水杨酸及内标(氯唑沙宗)监测离子对为m/z152.0→108.1,m/z 167.9→131.9。结果:总分析运行时间为6.5 min。对氨基水杨酸在0.05~50μg/m L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低至0.05μg/m L。本实验方法学所有验证结果都符合FDA生物样品分析指导原则要求。结论:本分析方法准确可靠,并成功应用于临床前组织分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对氨基水杨酸 HPLC-ESI-MS/MS 组织分布
下载PDF
SLC13A5作为代谢性疾病潜在药物作用靶点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牛群 孙秋爽 +1 位作者 邱志霞 黄芳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07-613,共7页
溶质载体超家族(solute carrier,SLC)由400多个转运蛋白组成,它们介导离子、核苷酸、糖以及其他外源和内源性物质跨生物膜的流入和流出。现已有研究证实超过80种SLC载体蛋白与人类某些疾病有关,且有超过30种SLC载体蛋白被作为潜在的药... 溶质载体超家族(solute carrier,SLC)由400多个转运蛋白组成,它们介导离子、核苷酸、糖以及其他外源和内源性物质跨生物膜的流入和流出。现已有研究证实超过80种SLC载体蛋白与人类某些疾病有关,且有超过30种SLC载体蛋白被作为潜在的药物靶点。SLC13A5介导柠檬酸等物质的跨膜转运,后者与脂质从头合成(de novo lipid synthesis,DNL)相关。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SLC13A5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等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目前,针对脂质代谢紊乱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尤其是NAFLD尚无临床治疗特效药。SLC13A5作为一个具有极大开发潜力的靶点,研究其参与代谢性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分子机制以及进行药物设计与开发意义重大。因此,将SLC13A5对代谢调节的影响以及其作为治疗代谢性疾病潜在靶点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旨在为代谢性疾病相关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必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C13A5 柠檬酸 肥胖 非酒精性脂肪肝 胰岛素抵抗 代谢性疾病
下载PDF
LC-MS/MS法检测大鼠血浆中的白藜芦醇二聚体及其药动学 被引量:2
4
作者 丁茹 胡林 +3 位作者 张婷 曹青青 吴延庆 杨劲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87-1392,共6页
目的:建立白藜芦醇二聚体(transδ-veniferin,TVN)LC-MS/MS检测方法,并应用于评价TVN的药动学行为。方法:大鼠血浆按1∶3的比例加入乙腈沉淀、离心,取上清液进行LC-MS/MS分析。使用Phenomenex Synergi Polar-RP 80色谱柱(150 mm×... 目的:建立白藜芦醇二聚体(transδ-veniferin,TVN)LC-MS/MS检测方法,并应用于评价TVN的药动学行为。方法:大鼠血浆按1∶3的比例加入乙腈沉淀、离心,取上清液进行LC-MS/MS分析。使用Phenomenex Synergi Polar-RP 80色谱柱(150 mm×4.6 mm,4μm),梯度洗脱,流速为1 m L·min^(-1),流动相分别为2 mmol·L^(-1)乙酸铵-水及乙腈,梯度洗脱程序为:0~1.0 min,B 40%;1.0~1.5 min,B 40%~80%;1.5~4.5 min,B 80%;4.5~5.0 min,B 80%~40%;5.0~6.5 min,B 40%。质谱采用负离子模式下的多反应检测,TVN及内标(氯唑沙宗)的定量离子对分别为m/z 452.9→410.9及168.1→131.7。结果:该分析方法特异性好,定量范围为5~1 000 ng·m L^(-1),准确度在85%~115%,质控样品在多种条件下放置后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nce,CV%)均小于(±15)%,3个浓度水平的质控样品的基质效应及提取回收率RSD均在15%以内。结论:本方法简单可靠重现性好,能够准确定量大鼠血浆中白藜芦醇二聚体的浓度,并成功应用于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二聚体 液相-质谱/质谱 血药浓度 药动学
原文传递
药物致心律失常风险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曹青青 杨劲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225-2231,共7页
药物致心律失常风险是影响药物开发和使用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新药研发与评价中占据重要地位。自2005年起,国际上新药心律失常风险评价基本参照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Harmonization of Technical Requirem... 药物致心律失常风险是影响药物开发和使用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新药研发与评价中占据重要地位。自2005年起,国际上新药心律失常风险评价基本参照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Harmonization of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Registration of Pharmaceuticals for Human Use,ICH) S7B和E14指导原则进行,但是上述指导原则存在一定局限性。最新研究证据对浓度-QT分析价值的肯定和心律失常体外综合评价方法(Comprehensive in vitro Proarrhythmia Assay,Ci PA)项目的推进,带来了心律失常评价体系构建新的思考。本文对目前主要临床前和临床评价方法进行综述,并从成本、技术门槛、准确性和效率层面进行系统比较,探索建立适合中国研发现状的心脏毒性评价体系,科学地评价和监管药物致心律失常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风险评价 ICH 心律失常体外综合评价方法
原文传递
盐酸雷尼替丁微丸胶囊在健康志愿者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磊 杨劲 +2 位作者 周梅 于锋 王广基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7期771-775,共5页
目的:研究盐酸雷尼替丁微丸胶囊和善胃得(盐酸雷尼替丁片,葛兰素史克)的人体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志愿者按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口服受试制剂盐酸雷尼替丁微丸胶囊和参比制剂盐酸雷尼替丁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 目的:研究盐酸雷尼替丁微丸胶囊和善胃得(盐酸雷尼替丁片,葛兰素史克)的人体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志愿者按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口服受试制剂盐酸雷尼替丁微丸胶囊和参比制剂盐酸雷尼替丁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血浆中雷尼替丁的浓度。结果:单剂量口服盐酸雷尼替丁微丸胶囊和盐酸雷尼替丁片后Cmax分别为1.62±0.56和1.78±0.69μg.ml-1,tmax分别为2.8±1.1和2.6±0.8 h,AUC0-τ分别为6.69±1.46和6.67±1.86μg.h.ml-1,AUC0-∞分别为7.06±1.56和7.06±1.86μg.h.ml-1。受试制剂盐酸雷尼替丁微丸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3.8%±19.1%。结论:盐酸雷尼替丁微丸胶囊和善胃得两种制剂生物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雷尼替丁 HPLC 药代动力学 平均等效性 群体等效性 微丸胶囊
下载PDF
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物代谢研究进展 被引量:53
7
作者 何佳珂 于洋 +4 位作者 陈西敬 孙伟 方芳 李宁 郑剑恒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789-2794,共6页
黄酮类化合物是食物和传统中药中所含的一类重要的天然植物成分。大多数黄酮具有很强的还原活性故在体内易被氧化代谢,该过程通常由CYP1A酶家族参与。此外,某些甲氧基黄酮在体内还可进行脱甲基代谢;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中往往含有1... 黄酮类化合物是食物和传统中药中所含的一类重要的天然植物成分。大多数黄酮具有很强的还原活性故在体内易被氧化代谢,该过程通常由CYP1A酶家族参与。此外,某些甲氧基黄酮在体内还可进行脱甲基代谢;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中往往含有1个或多个酚羟基,易和葡萄糖醛酸、硫酸或谷胱甘肽等结合,生成水溶性较大的化合物排出体外;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多以苷类形式存在,口服后易被肠道菌群产生的水解酶代谢为苷元再吸收入血。不少黄酮类化合物对CYP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该作用是某些黄酮类化合物预防和抑制肿瘤的重要机制之一。该文总结了黄酮类化合物药物代谢的特点,并对黄酮类化合物和CYP酶的代谢相互作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物 药物代谢 药物代谢酶 药物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板蓝根不同提取物中抗病毒成分表告依春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46
8
作者 黄芳 熊雅婷 +1 位作者 徐丽华 刘晓东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19-522,共4页
目的:比较板蓝根水煎液、板蓝根总生物碱及表告依春单体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方法:大鼠口服板蓝根不同提取物后,在不同时间点取血,采用HPLC法测定表告依春在体内的血药浓度,计算相应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大鼠灌服3种提取液后,... 目的:比较板蓝根水煎液、板蓝根总生物碱及表告依春单体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方法:大鼠口服板蓝根不同提取物后,在不同时间点取血,采用HPLC法测定表告依春在体内的血药浓度,计算相应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大鼠灌服3种提取液后,表告依春的t1/2分别为(11.88±5.73),(5.64±1.39)和(5.80±0.67)h,AUC0-15分别为(41.31±5.08),(41.59±7.16)和(91.91±8.13)μg.h/mL,cmax分别为(3.95±0.48),(5.61±0.47)和(12.54±0.69)μg/mL,tmax分别为(2.75±1.39),(0.83±0.20)和(0.83±0.20)h。结论:板蓝根水提液、总生物碱及表告依春单体在大鼠体内的t1/2、AUC、cmax和tmax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 表告依春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开发生物利用度研究的数据处理通用程序 被引量:38
9
作者 杨劲 王广基 +1 位作者 柳晓泉 刘晓东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生物利用度研究的数据处理通用程序(BAPP2.0)主要用于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数据处理,在Excel环境中采用VBA编程,功能主要包括:数据全程处理、自定义药代动力学函数、自动批量作图、体内外相关性、等效性检验、权重直线回归、药代动力学数... 生物利用度研究的数据处理通用程序(BAPP2.0)主要用于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数据处理,在Excel环境中采用VBA编程,功能主要包括:数据全程处理、自定义药代动力学函数、自动批量作图、体内外相关性、等效性检验、权重直线回归、药代动力学数据拟合等。本程序已通过省级鉴定,其中全程处理功能经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 生物利用度 研究 数据处理 通用程序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浆代谢组学研究及人参总皂苷作用机制初探 被引量:28
10
作者 陆益红 王广基 +3 位作者 黄青 阿基业 郝海平 郝琨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43-447,共5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正常大鼠(WKY)血浆代谢组差异,确证高血压模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人参总皂苷对SHR血压及代谢组的影响。方法:15只12周龄的雄性SHR和15只同龄WKY大鼠经2周适应性饲养后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SBP)、舒张压(D...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正常大鼠(WKY)血浆代谢组差异,确证高血压模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人参总皂苷对SHR血压及代谢组的影响。方法:15只12周龄的雄性SHR和15只同龄WKY大鼠经2周适应性饲养后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同时收集血浆应用GC/MS测定内源性代谢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方判别分析(PLS-DA)分析两组动物的代谢谱及引起高血压的生物标记物。将SHR随机分成3组,人参总皂苷组:100mg.kg.d-1;卡托普利组:100mg.kg.d-1;SHR模型组:等量0.5%CMC-Na及WKY组等量0.5%CMC-Na,连续灌胃4周,SHR模型组和人参总皂苷组继续给药至8周后,测量大鼠尾动脉SBP、DBP及血浆内源性代谢物。结果:与WKY组相比,SHR组的SBP、DBP及血浆代谢组均有显著差异,SHR组内源性代谢物中十六酸、吡喃半乳糖、十八碳二烯酸、羟基丁酸等化合物的浓度显著增高。给药后,卡托普利组能显著降低SBP(P<0.01)和SBP(P<0.01);尽管人参总皂苷组对血压的作用不如卡托普利组明显,但前者的代谢谱较后者向正常组代谢谱靠近的趋势更加明显。结论:SHR组和WKY组血浆代谢组有显著差异,这将为进一步探讨高血压病相关的致病基因提供物质基础。长期应用人参治疗,能改善血浆代谢组,使机体的功能趋于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代谢组学 GC/MS 模式识别 人参总皂苷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对离体大鼠心肌能量代谢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8
11
作者 马晨 张善飞 +3 位作者 曹彦光 张琳 汤依群 柳晓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7-151,共5页
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对大鼠离体心脏能量代谢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大鼠离体心脏灌流技术,测定在添加或不添加脂肪酸的情况下,大鼠心脏中乙酰辅酶A(AcCoA)、辅酶A(CoA)、高能磷酸化合物、乳酸的含量,并观察给予丹参注射液和阳性药肝乐(D... 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对大鼠离体心脏能量代谢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大鼠离体心脏灌流技术,测定在添加或不添加脂肪酸的情况下,大鼠心脏中乙酰辅酶A(AcCoA)、辅酶A(CoA)、高能磷酸化合物、乳酸的含量,并观察给予丹参注射液和阳性药肝乐(DCA)干预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在不含脂肪酸的情况下,DCA和丹参注射液均显著提高大鼠心肌组织中AcCoA/CoA值;在含有脂肪酸的情况下,DCA对AcCoA/CoA值没有显著影响,而丹参注射液显著降低了AcCoA/CoA值;在含有脂肪酸的情况下,加入丹参注射液会导致DCA组大鼠心肌组织中AcCoA/CoA值降低。丹参注射液可使离体大鼠心脏中ATP含量升高,能荷值升高,乳酸含量降低。结论:丹参注射液抑制离体大鼠心脏中脂肪酸的氧化,提高心肌能量代谢的效率,起到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注射液 心肌能量代谢 离体心脏灌流
下载PDF
丹参素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8
12
作者 张琳 常勃勃 +3 位作者 曹婉雯 曹媛 杨文亮 柳晓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8-282,共5页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灌流组和缺血再灌注组,对大鼠离体心脏进行Langendorff灌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心肌组织中辅酶A、乙酰辅酶A及高能磷酸化合物含量,心肌组织中乳酸含量和灌流液中脂肪酸的含量采用试剂盒测定,观察给予丹参素...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灌流组和缺血再灌注组,对大鼠离体心脏进行Langendorff灌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心肌组织中辅酶A、乙酰辅酶A及高能磷酸化合物含量,心肌组织中乳酸含量和灌流液中脂肪酸的含量采用试剂盒测定,观察给予丹参素和阳性药雷诺嗪后上述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雷诺嗪能够增加心肌ATP储备,升高腺苷酸能荷值,降低心肌组织乳酸含量及含脂肪酸组乙酰CoA/CoA比值,抑制脂肪酸的氧化从而优化心肌能量代谢。丹参素可以使大鼠离体心脏ATP含量及腺苷酸能荷值升高,乳酸含量降低,对正常灌流组心肌组织乙酰CoA/CoA比值无明显影响,但可以降低添加脂肪酸的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组织乙酰CoA/CoA比值,提示丹参素对病理状态下心肌脂肪酸的氧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优化病理状态下的心肌能量代谢,发挥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素 缺血再灌注 心肌能量代谢 离体心脏灌流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3
作者 张经纬 王广基 孙建国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3-288,共6页
以人参皂苷Rg1为代表,综述了近几年来Rg1在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免疫系统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探讨了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及应用前景。此外,还对Rg1的吸收和代谢等药代动力学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将药... 以人参皂苷Rg1为代表,综述了近几年来Rg1在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免疫系统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探讨了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及应用前景。此外,还对Rg1的吸收和代谢等药代动力学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将药效学特征与药代动力学行为进行了比较与联系,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人参皂苷类药物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药效学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药动学-药效学结合模型的研究进展及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4
作者 柳晓泉 陈渊成 +2 位作者 郝琨 曹彦光 余丹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81-488,共8页
药动学-药效学(PK-PD)结合模型是综合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过程与其药效消长之间关系的一种有力工具,它借助数学方法定量表述浓度(或剂量)、时间和效应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药物的研究开发及合理使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PK-PD模... 药动学-药效学(PK-PD)结合模型是综合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过程与其药效消长之间关系的一种有力工具,它借助数学方法定量表述浓度(或剂量)、时间和效应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药物的研究开发及合理使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PK-PD模型可按药动学与药效学联结方式的不同分成4种基本类型。近年来,神经网络技术、最优设计理论推动了具有多成分多靶点作用特征的PK-PD模型的发展。本文最后重点介绍了PK-PD模型在新药研发的临床前和临床阶段的应用以及当前研究热点,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动学 药效学 模型 药物研发
下载PDF
小檗碱对黄芩苷在大鼠中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9
15
作者 刘李 邓远雄 +3 位作者 张冬梅 庞晓雁 谢林 刘晓东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37-141,共5页
目的:研究小檗碱影响黄芩苷药代动力学行为的机制。方法:三组大鼠分别ig黄芩苷、黄芩苷与小檗碱的混合物以及先小檗碱、2h后再黄芩苷。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的黄芩苷浓度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采用肠外翻实验研究测定黄芩苷在十二指肠... 目的:研究小檗碱影响黄芩苷药代动力学行为的机制。方法:三组大鼠分别ig黄芩苷、黄芩苷与小檗碱的混合物以及先小檗碱、2h后再黄芩苷。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的黄芩苷浓度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采用肠外翻实验研究测定黄芩苷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段的吸收情况。测定黄芩苷在给小檗碱处理大鼠和正常大鼠粪便中的分解曲线。结果:体内实验中,同时给药组中黄芩苷的血药浓度和AUC与单用组相比显著降低,分开给药组情况有所改善。体外实验中,黄芩苷在肠中吸收存在区域性:回肠>十二指肠>空肠。黄芩苷在ig小檗碱后的粪便混悬液中的降解要比在ig小檗碱前的粪便混悬液中的降解慢。结论:小檗碱显著降低口服黄芩苷的AUC,小檗碱可能通过与黄芩苷生成共沉淀和抑制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进而减少黄芩苷转化成黄芩素影响黄芩苷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小檗碱 药物相互作用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中丹酚酸B对丹参素药代动力学影响 被引量:19
16
作者 余丹 柴建国 +2 位作者 曹彦光 陈渊成 柳晓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8-262,共5页
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中丹酚酸B对丹参素药动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大鼠分别静脉注射丹参注射液以及丹参注射液外加丹酚酸B,血浆药动学研究中另外增加了丹参素组及丹参素外加丹酚酸B组,用LC/MS法测定血浆和心、肝、肾、肺等各组织以及尿液... 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中丹酚酸B对丹参素药动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大鼠分别静脉注射丹参注射液以及丹参注射液外加丹酚酸B,血浆药动学研究中另外增加了丹参素组及丹参素外加丹酚酸B组,用LC/MS法测定血浆和心、肝、肾、肺等各组织以及尿液中丹参素的浓度。结果:在丹参注射液中外加丹酚酸B能显著增加丹参素在大鼠血浆中的暴露程度,而在丹参素中外加丹酚酸B对丹参素的药动学行为却无显著影响,与丹参注射液组相比,大鼠给予丹参注射液外加丹酚酸B单体后,丹参素在肾脏的分布下降,在尿中排泄的减少,这可能是引起血浆药动学变化的原因之一。结论:丹参注射液复杂体系存在的情况下,丹酚酸B对丹参素药动学行为产生显著影响,提示中药复杂成分间药动学相互作用与中药复杂体系整体性存在与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注射液 丹参素 丹酚酸B 药动学 整体性
下载PDF
甘草酸、甘草次酸及苦参碱等对实验性胆汁淤积大鼠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18
17
作者 赵营 张玉林 +2 位作者 徐林刚 陈西敬 俞巧玲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6-260,共5页
目的:观察甘草酸(GL)、甘草次酸(GA)、苦参碱(MT)、氧化苦参碱(OMT)、丹参酚酸B(SAB)、水飞蓟素(SI)和地塞米松(DEX)对异硫氰酸-1-萘酯(ANIT)致急性肝内胆汁淤积的作用。方法:应用灌胃ANIT(50 mg/kg)建立大鼠急性肝内胆汁淤积病理模型,... 目的:观察甘草酸(GL)、甘草次酸(GA)、苦参碱(MT)、氧化苦参碱(OMT)、丹参酚酸B(SAB)、水飞蓟素(SI)和地塞米松(DEX)对异硫氰酸-1-萘酯(ANIT)致急性肝内胆汁淤积的作用。方法:应用灌胃ANIT(50 mg/kg)建立大鼠急性肝内胆汁淤积病理模型,观察上述药物对大鼠肝功能各项生化指标、肝组织病理改变、2 h胆汁流量和酮洛酚葡萄糖醛酸结合物(KPG)的累计胆排泄率的影响。结果:GL、GA和MT均能明显减轻ANIT导致的胆管损伤、胆汁淤积和肝细胞损伤。DEX减轻胆管损伤,对肝细胞损伤无保护作用。OMT、SAB和SI不能减轻ANIT的肝脏毒性。结论:GL、GA、MT和DEX对ANIT诱导的急性肝内胆汁淤积型肝炎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而且GL、GA和MT的保护作用优于DE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 甘草次酸 苦参碱 地塞米松 胆汁淤积 异硫氰酸-1-萘酯
下载PDF
藤黄酸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18
18
作者 郝琨 柳晓泉 王广基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8-341,共4页
目的:研究藤黄酸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大鼠静注单剂量藤黄酸后,采用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组织、粪便、胆汁及尿液中的藤黄酸。结果:藤黄酸在大鼠体内的平均消除半衰期仅为15 min。AUC与剂量呈现良好的线性相关性,提示藤黄酸在... 目的:研究藤黄酸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大鼠静注单剂量藤黄酸后,采用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组织、粪便、胆汁及尿液中的藤黄酸。结果:藤黄酸在大鼠体内的平均消除半衰期仅为15 min。AUC与剂量呈现良好的线性相关性,提示藤黄酸在大鼠体内的处置属于线性动力学。静注给药后藤黄酸主要分布于肝、肺、脾、肾、胃、肠和心脏。静注给药后藤黄酸主要通过胆汁排泄,给药后16 h内藤黄酸在胆汁中的平均累积排泄百分率为36.5%;粪便中仅有少量的藤黄酸排出,其平均累积排泄百分率为1.04%;尿液中未检测到藤黄酸。在大鼠的胆汁中检测到藤黄酸的4个代谢物。藤黄酸平均血浆蛋白结合率为31.1%。结论:静注给药后,藤黄酸迅速从大鼠体内消除,并可在体内广泛分布和代谢,主要以原型和代谢物的形式从胆汁排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黄酸 HPLC法 大鼠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地西泮的大鼠在体肠吸收机理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朱玲玲 李娟 王广基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07-511,共5页
目的:研究地西泮的在体肠吸收机理。方法:通过大鼠在体肠灌流和单向灌流模型,采用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药物浓度和油水分配系数,研究3种吸收促进剂Labrasol、Tween-80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对地西泮肠吸收和转运的影响。结果:地西泮肠吸收速率... 目的:研究地西泮的在体肠吸收机理。方法:通过大鼠在体肠灌流和单向灌流模型,采用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药物浓度和油水分配系数,研究3种吸收促进剂Labrasol、Tween-80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对地西泮肠吸收和转运的影响。结果:地西泮肠吸收速率与灌流液的pH值和肠段部位有关,地西泮为全肠段吸收,其中十二指肠和空肠的吸收速率较大,分别为(0.186±0.006)h-1和(0.170±0.011)h-1;回肠和结肠段吸收速率依次减小,分别为(0.086±0.023)h-1和(0.059±0.012)h-1。Labrasol和Tween-80可明显增加地西泮在小肠段的吸收速率。结论:地西泮的肠吸收机理为被动扩散,其吸收动力学符合一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泮 在体肠灌流 单向灌流法 吸收促进剂 吸收动力学 油水分配系数
下载PDF
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甘草次酸长循环脂质体的处方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李娟 陆洋 王广基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0-124,共5页
目的:优化甘草次酸长循环脂质体处方。方法:采用薄膜水合法制备长循环脂质体,以包封率、粒径、释放率及总评优化值作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设计法筛选长循环脂质体的最佳处方,用Design-Expert 7.0.3软件(试用版)进行数据拟... 目的:优化甘草次酸长循环脂质体处方。方法:采用薄膜水合法制备长循环脂质体,以包封率、粒径、释放率及总评优化值作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设计法筛选长循环脂质体的最佳处方,用Design-Expert 7.0.3软件(试用版)进行数据拟合与实际结果相比较。结果:长循环脂质体的包封率为(92.67±0.88)%;粒径为(248.8±20.3)nm;8 h体外释放率为(42.24±3.35)%,与理论值偏差均小于10%。结论:经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选的甘草次酸长循环脂质体,其体外理化性质稳定,各项指标与理论值均能较好地吻合,模型选用合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次酸 长循环脂质体 处方优化 Box—Behnken 效应面法 PLA—mPEG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