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工程医疗产品的安全性评价和标准化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奚廷斐 冯晓明 《中国创伤骨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4期280-283,共4页
组织工程(Tissue Engineering,TE)是生物、化学、材料工程、临床等领域科学家共同用细胞和生物材料来制造功能性组织的新兴边缘学科。在1988年首次组织工程国际会议将组织工程定义为“应用工程学和生命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基本阐明在哺乳... 组织工程(Tissue Engineering,TE)是生物、化学、材料工程、临床等领域科学家共同用细胞和生物材料来制造功能性组织的新兴边缘学科。在1988年首次组织工程国际会议将组织工程定义为“应用工程学和生命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基本阐明在哺乳类动物正常(?)理组织中结构——功能的相互关系,以便发展重(?)、保持或改善组织功能的生物学替代物”。 近年来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在其标准“组织工程医疗产品分类原则”(F04.40.02)中提出“组织工程医疗产品”名词 (Tissue Engineering Medical Products TEMP),并将其定义为“应用活体细胞,并结合天然或合成的细胞外间质组成,以发展可重建或替代功能的可植入的组织或器官”。组织工程医疗产品开发的基本过程是:取少量自体组织或分化的某种细胞,在体外培养、扩增后,将其接种到天然或合成的支架材料上生长,再将此细胞-支架复合物植人体内,种植的细胞继续增殖,形成新的组织或器官,达到重建或修复缺损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医疗产品 安全性 标准化
下载PDF
海藻酸钠微囊制备方法及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孙雪 奚廷斐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5年第6期369-376,384,共9页
经过研究者们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海藻酸钠微囊化免疫隔离技术已日臻完善。大量研究已经证实了微囊的免疫隔离作用,用它包被组织细胞进行移植可以减少或消除移植中的免疫排斥反应,避免使用副作用大的免疫抑制药物,并且扩大了组织细胞移植... 经过研究者们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海藻酸钠微囊化免疫隔离技术已日臻完善。大量研究已经证实了微囊的免疫隔离作用,用它包被组织细胞进行移植可以减少或消除移植中的免疫排斥反应,避免使用副作用大的免疫抑制药物,并且扩大了组织细胞移植来源的种属范围。近些年来,微囊化免疫隔离技术在治疗多种疾病的过程中获得了突破性进展,但若想将其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尚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免疫隔离 微囊 移植
下载PDF
论组织工程产品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奚廷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61-263,共3页
关键词 组织工程产品 安全性评价 临床前评价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用于替代皮肤刺激试验的组织工程表皮模型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中良 伍津津 +3 位作者 杨桂红 奚廷斐 王春仁 陈亮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人表皮细胞与聚碳酸脂膜构建组织工程表皮模型的方法,建立可用于皮肤刺激试验的组织工程表皮模型。方法应用组织工程方法,以聚碳酸脂膜为支架,以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为细胞来源,构建组织工程表皮模型。气液面培养13 d,通过HE染... 目的探讨人表皮细胞与聚碳酸脂膜构建组织工程表皮模型的方法,建立可用于皮肤刺激试验的组织工程表皮模型。方法应用组织工程方法,以聚碳酸脂膜为支架,以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为细胞来源,构建组织工程表皮模型。气液面培养13 d,通过HE染色、角蛋白10(keratin 10,K10)和K13抗体、K14抗体、层粘连蛋白抗体、角化细胞交联外膜蛋白抗体、中间丝相关蛋白抗体免疫荧光染色、透射电镜观察组织工程表皮模型组织结构。采用快速渗透试验方法,SDS分别作用于培养基中添加脂质物(实验组)和未添加脂质物(对照组)的组织工程表皮模型18 h,测定组织活性减小50%所需化学物质的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of a substance,IC50)值。结果 HE染色、免疫荧光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显示,构建的组织工程表皮模型分化良好,具有与正常表皮相似的结构:基底膜、棘层、颗粒层和角化层。实验组和对照组组织工程表皮模型的IC50值分别为0.183%(6.00 mmol/L)和0.072%(2.36 mmol/L)。结论在聚碳酸酯膜上构建的组织工程表皮模型具有与正常表皮相似的组织结构,并且具有一定的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表皮 皮肤刺激试验 替代试验 屏障功能 免疫荧光染色
原文传递
医用敷料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59
5
作者 柯林楠 冯晓明 王春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21-524,共4页
背景:医用敷料作为伤口处的覆盖物,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可以替代受损的皮肤起到暂时性屏障作用,避免或控制伤口感染,提供有利于创面愈合的环境。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慢性溃疡性伤口的增多,医用敷料的市场价值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目的:论述... 背景:医用敷料作为伤口处的覆盖物,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可以替代受损的皮肤起到暂时性屏障作用,避免或控制伤口感染,提供有利于创面愈合的环境。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慢性溃疡性伤口的增多,医用敷料的市场价值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目的:论述医用敷料现状及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探索其进一步的发展方向。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Elsevier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1980-01/2009-01关于医用敷料方面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医用敷料,胶原蛋白,壳聚糖,水凝胶"或"medical dressing,chitosan"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医用敷料种类、特点、临床应用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根据纳入标准选择35篇文献用于进行综述。结论和结论:就目前临床使用及研究的医用敷料,根据其所用的材料将其分成了天然高分子,合成高分子,无机材料和复合材料,分别对它们的性能和临床应用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并对敷料类产品质量控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展望了敷料类产品的未来发展方向。文章可为医用敷料类产品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制造商在质量控制、标准建立以及政府监管部门对该类产品的监督监管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敷料 伤口愈合 天然高分子 合成高分子 无机材料 复合材料
下载PDF
生物材料和再生医学的进展 被引量:29
6
作者 孙雪 奚廷斐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9-193,共5页
目的综述生物材料和再生医学的研究与进展情况。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有关生物材料及再生医学的文献,总结生物材料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发展方向。结果生物材料经历了从第一、二代到第三代的发展过程。再生医学是利用人类的自然治愈能力,使受... 目的综述生物材料和再生医学的研究与进展情况。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有关生物材料及再生医学的文献,总结生物材料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发展方向。结果生物材料经历了从第一、二代到第三代的发展过程。再生医学是利用人类的自然治愈能力,使受到巨大创伤的机体组织或器官获得自己再生能力为目的的医学,主要包括干细胞与克隆技术、组织工程、组织器官代用品、异种器官移植。结论第三代生物材料具有生物活性和降解两种性能,在植入体内后可促进机体的再生能力,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组织工程学提出了复制“组织”、“器官”的思想,为再生医学的崛起开辟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再生医学 组织工程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增塑聚氯乙烯医疗器械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8
7
作者 奚廷斐 王春仁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5年第2期27-30,共4页
本文总结了采用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EHP)增塑聚氯乙烯(PVC)生产的医疗器械的安全性评价结果。在大多数临床使用情况下从PVC医疗器械中释放出DEHP的量不会产生不良反应,但是根据研究资料表明对特殊人群主要是男性胎儿、男性新生儿和青... 本文总结了采用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EHP)增塑聚氯乙烯(PVC)生产的医疗器械的安全性评价结果。在大多数临床使用情况下从PVC医疗器械中释放出DEHP的量不会产生不良反应,但是根据研究资料表明对特殊人群主要是男性胎儿、男性新生儿和青春发育期的男性有潜在的高危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 聚氯乙烯 安全性评价 辛酯 PVC医疗器械 临床使用情况 青春发育期 男性新生儿 评价结果 不良反应 DEHP 男性胎儿 特殊人群 研究资料
下载PDF
疯牛病病原体研究及动物源性医疗器械产品安全性思考 被引量:25
8
作者 史新立 谭芳奕 +4 位作者 王召旭 奚廷斐 解慧琪 杨志明 戴建武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38-1144,共7页
目的介绍关于疯牛病的基本知识,并对哺乳动物源性医疗器械的安全性评价作简要介绍。方法查阅近年来对疯牛病、新克雅氏病、朊病毒的研究概况、检测方法、灭活方法,欧美等国对牛羊源性相关材料的控制措施以及国内对相关产品的管理方法相... 目的介绍关于疯牛病的基本知识,并对哺乳动物源性医疗器械的安全性评价作简要介绍。方法查阅近年来对疯牛病、新克雅氏病、朊病毒的研究概况、检测方法、灭活方法,欧美等国对牛羊源性相关材料的控制措施以及国内对相关产品的管理方法相关的文献,综合分析。结果疯牛病,又称牛海绵状脑病(bovinespongiformencephacitis,BSE)。该病与羊瘙痒病具有同源性,它们与人类克-雅氏病(Creutzfeldt-Jakobdisease,CJD)均是海绵状脑组织病变,由Prion蛋白引起。疯牛病主要以缓慢破坏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为特征。结论由于动物源性医疗器械产品在原材料方面存在疯牛病等人畜共患疾病的风险,同时Prion蛋白对传统的杀灭方法有较强抵抗性,因此,加强对这类产品的源头控制及灭活工艺等生产质量体系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从而保证动物源性医疗器械产品的使用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疯牛病 Prion蛋白 克-雅氏病 医疗器械 疯牛病病原体灭活
下载PDF
第三代生物医学材料与再生医学 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与发展 被引量:15
9
作者 孙雪 奚廷斐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6期105-110,共6页
○总结了生物材料发展历程,提出了生物材料的发展方向。○认为第三代生物材料应兼具生物活性和降解两种性能,在植入体内后可促进机体的再生能力,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组织工程学提出了复制“组织”、“器官”的思想,为再生医学的崛起开... ○总结了生物材料发展历程,提出了生物材料的发展方向。○认为第三代生物材料应兼具生物活性和降解两种性能,在植入体内后可促进机体的再生能力,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组织工程学提出了复制“组织”、“器官”的思想,为再生医学的崛起开辟了道路,也为生物材料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拓展了更广大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再生医学 组织工程
下载PDF
纳米银生物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汤京龙 奚廷斐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58-961,共4页
近年来纳米银已在医学生物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对它的生物安全性研究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对纳米银生物安全性研究的现状,认为虽然根据ISO10993系列标准进行试验的结果也显示纳米羟基磷灰石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 近年来纳米银已在医学生物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对它的生物安全性研究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对纳米银生物安全性研究的现状,认为虽然根据ISO10993系列标准进行试验的结果也显示纳米羟基磷灰石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是从对其它含银医用产品的研究总结可以发现银能够以银离子(Ag+)形式进入血液循环,并在全身其它的组织和器官中蓄积,当达到一定的剂量后,会对人体产生肝毒性、肾毒性、神经毒性等毒性反应,严重时甚至可以导致死亡发生。纳米银的尺寸仅比银离子大1~2个数量级,而且已有报告显示纳米银可以在体内迁移,因此有理由怀疑纳米银是否会和银离子一样产生毒性。另外,已有一些体外试验显示纳米银有一定的细胞毒性,但人们还不了解纳米银是通过其自身释放的银离子还是纳米银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后与其它亚细胞器反应而产生的毒性。所以,纳米银的生物安全性研究还存在隐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生物安全性
下载PDF
血袋中DEHP实时释放量的检测 被引量:13
11
作者 冯晓明 奚廷斐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5年第2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DEHP 血袋 释放量 邻苯二甲酸 检测 实时 血液透析管路 医疗器械 同分异构体 静脉注射 力学强度 增塑剂 PVC 营养袋 透析袋 产品 柔韧性 常温下
下载PDF
透明质酸钠交联凝胶的制备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乐军 白硕佳 +1 位作者 曹红英 奚廷斐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02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 :制备透明质酸钠凝胶。方法 :使用二乙烯基砜为交联剂 (DVS)交联透明质酸钠。结果 :测定了反应体系参数和溶胀率的关系、制备了高膨胀系数的透明质酸钠凝胶。结论
关键词 透明质酸钠交联凝胶 制备 二乙烯基砜 反应体系参数 溶胀率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生物安全性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汤京龙 奚廷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36-939,943,共5页
目的:总结国内外对纳米羟基磷灰石生物安全性研究的现状。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79-01/2005-12及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相关纳米羟基磷灰石的文献,检索词有“hydroxyapatite(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apatite(纳米羟基磷灰石),h... 目的:总结国内外对纳米羟基磷灰石生物安全性研究的现状。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79-01/2005-12及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相关纳米羟基磷灰石的文献,检索词有“hydroxyapatite(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apatite(纳米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 toxicity(羟基磷灰石毒性)”等。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选,选择纳米羟基磷灰石生物学评价、体内毒性和细胞毒性方面的文献。纳入标准:①纳米羟基磷灰石生物安全性评价。②羟基磷灰石稳定性研究。③纳米羟基磷灰石生物体内迁移特性的研究。④纳米羟基磷灰石抗癌活性的研究。资料提炼:粗选有几百篇关于纳米羟基磷灰石方面的文章,根据纳入标准,精选62篇文献,最后纳入分析39篇文献。资料综合:纳米羟基磷灰石虽然具有良好的骨相容性,并且根据ISO10993系列标准进行试验的结果也显示纳米羟基磷灰石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是已有报告显示纳米羟基磷灰石可以在体内迁移,并且目前人们还不了解纳米羟基磷灰石可以杀死癌细胞的机制。结论:虽然纳米羟基磷灰石已在医学生物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对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生物安全性研究还存在隐忧,需要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羟基磷灰石 生物安全性
下载PDF
纳米银的抗菌特性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周亮 汤京龙 +1 位作者 陈艳梅 奚廷斐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11年第2期205-209,共5页
纳米银是利用现代纳米技术制造的新一代抗菌材料,因其具有优异的抗菌杀菌活性及在伤口修复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医学生物学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目前已有一些纳米银产品应用于临床,如纳米银抗菌凝胶、纳米银敷料、纳米银心血管支架、纳米... 纳米银是利用现代纳米技术制造的新一代抗菌材料,因其具有优异的抗菌杀菌活性及在伤口修复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医学生物学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目前已有一些纳米银产品应用于临床,如纳米银抗菌凝胶、纳米银敷料、纳米银心血管支架、纳米银导管、纳米银骨水泥等。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纳米银的长效、广谱、强效的抗菌活性源于其对微生物复杂而特异的抗菌机制。尽管纳米银不会使病菌产生耐药性,是人们期望中的理想抗菌材料,但研究人员对其毒性机制依然不甚了解。本文就纳米银的合成、抗菌机制、毒性及在医学中的应用做了简要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合成 抗菌特性 毒性 应用现状
下载PDF
2003年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奚廷斐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3年第6期28-29,共2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ISO/TC194年度工作会议的新动向,并对2003年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的一些新进展加以说明。
关键词 2003年 医疗器械 生物学 基因突变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及其降解物的细胞相容性评价 被引量:8
16
作者 郑琪 奚廷斐 +3 位作者 陈艳梅 王召旭 万怡灶 高川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5-409,共5页
背景:新型复合材料纳米羟基磷灰石/细菌纤维素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骨组织工程材料,而骨组织工程材料要求其本身及其降解产物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实验在传统的MTT法评价细胞相容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应用流式细胞术的方法从DAN合成周期... 背景:新型复合材料纳米羟基磷灰石/细菌纤维素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骨组织工程材料,而骨组织工程材料要求其本身及其降解产物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实验在传统的MTT法评价细胞相容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应用流式细胞术的方法从DAN合成周期的角度进行评价。目的:评价新型纳米复合材料纳米羟基磷灰石/细菌纤维素及其酶降解产物的细胞相容性。方法: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法,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及其降解物对成骨细胞形态学的影响,同时采用MTT比色法评价纳米羟基磷灰石/细菌纤维素及其降解物对成骨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并尝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材料作用于细胞后细胞周期时相的变化,从而在分子水平上评价材料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与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及其降解物对成骨细胞的形态无明显影响,对细胞生长和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MTT细胞毒性试验显示原材料及其降解物的细胞增殖率均在80%以上,细胞毒性均为1级,材料对培养细胞无明显细胞毒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材料与细胞接触后能降低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S,G2/M期细胞比例,能增加成骨细胞DNA的合成,促进成骨细胞生长和组织修复。提示纳米羟基磷灰石/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细胞相容性良好,是一种安全的、很有应用前景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羟基磷灰石 纳米复合材料 细胞毒性 细胞周期 相容性 成骨细胞
下载PDF
含纳米银医疗器械的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被引量:7
17
作者 付海洋 许建霞 +2 位作者 徐丽明 陈丹丹 奚廷斐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54-1356,共3页
目的:评价含纳米银医疗器械的体外细胞毒性并且分析其产生细胞毒性的原因。方法:本实验选取了3种剂型的9个含纳米银样品,用MTT法进行细胞毒性检测。结果:9个成品样品的细胞毒性均为3到4级,不含纳米银的凝胶和敷料半成品的细胞毒性均为1... 目的:评价含纳米银医疗器械的体外细胞毒性并且分析其产生细胞毒性的原因。方法:本实验选取了3种剂型的9个含纳米银样品,用MTT法进行细胞毒性检测。结果:9个成品样品的细胞毒性均为3到4级,不含纳米银的凝胶和敷料半成品的细胞毒性均为1级,而不含纳米银的贴剂的细胞毒性为4级,去除胶黏剂的不含纳米银的贴剂细胞毒性为1级。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达到抗菌效果的纳米银浓度具有中到重度细胞毒性;不含纳米银的凝胶基质和敷料基质有轻微细胞毒性或没有细胞毒性;贴剂基质有重度细胞毒性,其细胞毒性来源主要是其中的胶黏剂。纳米银和贴剂基质所引起的重度细胞毒性是否会引起持续的细胞损伤以及其引起细胞毒性的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细胞毒性 MTT试验
原文传递
基于雅可比-傅里叶矩的细胞模式识别 被引量:4
18
作者 任海萍 平子良 +1 位作者 博午日亘 盛云龙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31-534,545,共5页
细胞学检查自动化是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的重要课题。文中介绍了雅可比-傅里叶矩,它具有多畸不变性。多种临床细胞涂片模式识别表明,该矩不但是一种高度浓缩的图像特征,还有较好的抗畸变、抗噪声性能,可用于快速准确的细胞学自动化识别。
关键词 模式识别 细胞学
下载PDF
骨组织工程纳米复合支架及其生物学评价 被引量:4
19
作者 郑琪 奚廷斐 +1 位作者 陈艳梅 王召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2期8319-8324,共6页
目的:综述骨组织工程常用支架材料的种类及其性能,同时,简介一种新型的,可降解的,具有三维空间网络结构的纳米支架材料——细菌纤维素/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并探讨纳米生物材料的安全性评价。资料来源:检索人为第一作者,检索文献时限为19... 目的:综述骨组织工程常用支架材料的种类及其性能,同时,简介一种新型的,可降解的,具有三维空间网络结构的纳米支架材料——细菌纤维素/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并探讨纳米生物材料的安全性评价。资料来源:检索人为第一作者,检索文献时限为1979-01/2009-06,检索数据库为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及CNKI数据库(www.cnki.net/index.htm)。中文检索词"骨组织工程,细菌纤维素,安全性评价";英文检索词为"bone tissue engineering,Bacterial cellulose,safety evaluation"。资料选择:①文章所述内容与骨组织工程密切相关。②有关于纳米材料安全性评价的文章。结局评价指标:骨组织工程材料的种类及性能,纳米材料的安全性。结果:常用的3种支架材料有天然生物材料,人工合成高分子生物材料及陶瓷材料。单一材料难以满足组织工程所需的机械强度和生物相容性,而生理状态的磷灰石是纳米级,纳米级复合材料更符合仿生的原则。细菌纤维素与具有极好生物活性、骨传导作用和骨结合能力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制成纤维状复合支架材料,不仅具有足够的强度,还具有骨传导功能,以满足骨细胞在支架上的黏附和繁殖,成为一种很有前途的骨组织工程纳米支架材料。对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的研究与评价,不仅要从整体水平去观察材料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从细胞水平去观察材料对细胞的数量、形态及分化的影响,还要深入到分子水平去观察材料对细胞DNA、mRNA以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论:由于细菌纤维素/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材料结合细菌纤维素和羟基磷灰石两种材料的优点,其复合产物的性能将优于传统的骨组织工程产品。对其完成一系列生物相容性评价后,新一代骨组织工程三维纳米纤维仿生支架材料便可安全的投入到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工程 支架材料 纳米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纳米银诱导细胞凋亡的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周国凤 汤京龙 +1 位作者 奚廷斐 万子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2期8314-8318,共5页
目的:总结国内外纳米银诱导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英文)1972-08/2009-09的相关文章,检索词"silvernanoparticles,apoptosis,silver nanoparticles toxicit... 目的:总结国内外纳米银诱导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英文)1972-08/2009-09的相关文章,检索词"silvernanoparticles,apoptosis,silver nanoparticles toxicity",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中国知网(www.cnki.net/index.htm,中文)1972-08/2009-09的相关文章,检索词"纳米银,凋亡,纳米银毒性",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纳入具有原创性的研究论文,其研究材料或方法具有代表性。排除重复性研究及与课题相关性较弱的文献。结局评价指标:纳米银的毒性作用及纳米银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结果:目前较关注纳米银的临床运用,但是,有一些报道证实纳米银对细胞产生毒性,使细胞发生凋亡。纳米银颗粒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引起细胞凋亡,而具体是哪种途径为主,则受到纳米银颗粒的粒径、粒径分布、形状、表面性质等众多因素的影响。结论:目前人们还不了解纳米银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对纳米银颗粒引起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有利于人们改进纳米银颗粒的制造工艺或表面结构,从而减小其对细胞的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凋亡 纳米银毒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