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是怎样出席苏霍姆林斯基葬礼的——“抽象的人道主义者”即便在坟墓中也仍然十分危险 被引量:4
1
作者 A.彼得洛夫斯基(著) 吴盘生(译) 《江苏教育研究》 2011年第5期61-64,共4页
举世闻名的优秀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壮年猝故,苏联教育界十分震惊。如何安排葬礼?派谁出席?出席者怎么发言评价故人?这就难住了苏联教育科学院的领导们。27年后,出席此葬礼的代表揭秘当时的过程和原因。原来,苏霍姆林斯基在苏联教育界高... 举世闻名的优秀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壮年猝故,苏联教育界十分震惊。如何安排葬礼?派谁出席?出席者怎么发言评价故人?这就难住了苏联教育科学院的领导们。27年后,出席此葬礼的代表揭秘当时的过程和原因。原来,苏霍姆林斯基在苏联教育界高举起人道主义教育的大旗,已被当局视为异己,视为危险分子。他身临逆境,被口珠笔浅,以致心力交瘁而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霍姆林斯基 葬礼 人道主义
下载PDF
苏霍姆林斯基对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的批评——解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要文《前进》 被引量:1
2
作者 吴盘生 《教育家》 2011年第7期20-25,共6页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和马卡连柯(1888—1939)都是苏联教育史上享有世界声誉的教育家,他们都出生于乌克兰,先后同在乌克兰波尔塔瓦师范学院毕业.都因在教育实践和理论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令世界瞩目,至今,人们都在怀念...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和马卡连柯(1888—1939)都是苏联教育史上享有世界声誉的教育家,他们都出生于乌克兰,先后同在乌克兰波尔塔瓦师范学院毕业.都因在教育实践和理论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令世界瞩目,至今,人们都在怀念他们的贡献,学习他们的著作,继承和发展他们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霍姆林斯基 马卡连柯 《前进》 教育思想 解读 批评 教育实践 师范学院
下载PDF
沿着苏霍姆林斯基的足迹与时代同行——乌克兰名校长德尔卡契和哈依鲁莲娜访谈录
3
作者 吴盘生 《江苏教育研究》 2012年第2期3-8,共6页
近三十多年,我国教育界热心于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研究的同行们,常常关注如下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是如何成长为伟大的教育家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中最为关键的要点是什么?乌克兰在当前是如何继承和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笔者就... 近三十多年,我国教育界热心于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研究的同行们,常常关注如下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是如何成长为伟大的教育家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中最为关键的要点是什么?乌克兰在当前是如何继承和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笔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乌克兰帕夫雷什中学校长瓦·德尔卡契女士和基辅市苏霍姆林斯基实验中学校长瓦·哈依鲁莲娜(通讯)院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霍姆林斯基 帕夫雷什中学 苏霍姆林斯基实验中学
下载PDF
苏霍姆林斯基背后的伟大女性——祭扫苏霍姆林斯基灰其夫人之墓的随想 被引量:1
4
作者 吴盘生 《教育家》 2012年第7期62-64,共3页
2010年的金秋十月,我陪同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的两位老领导,前往著名的乌克兰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故乡及他创办的教育典范一一帕夫雷什中学参观访问。10月11日,到达帕夫雷什中学当天,校长瓦·德尔卡契女士初步... 2010年的金秋十月,我陪同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的两位老领导,前往著名的乌克兰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故乡及他创办的教育典范一一帕夫雷什中学参观访问。10月11日,到达帕夫雷什中学当天,校长瓦·德尔卡契女士初步介绍了学校近况后,就按惯例安排我们去祭扫苏霍姆林斯基之墓。时值中午,雨过天晴。我们一行四人手持鲜花出发,出校门向左顺公路直行,步行七至八分钟,就见公路左侧的高岗上座落着一处公墓。公墓入口处的最前方便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墓地。墓前,庄严地竖立着一块黑色大理石墓碑,高约2米,上方端放着苏霍姆林斯基的胸像,他凝视远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霍姆林斯基 帕夫雷什中学 教育研究所 随想 女性 科学研究院 参观访问 江苏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