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击语言——《讲话》前延安小说的语言风貌 被引量:8
1
作者 李洁非 杨劼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1-55,共5页
语言问题,是延安文艺整风所欲改善的有实践意义的主要方面之一,也是文艺整风的一个起因。从语言细节入手,考察《讲话》前延安小说的风貌,可以具体、感性地了解“脱离工农兵”“洋八股”这类批评的现实性。最常见的情形是,将缺乏原创性... 语言问题,是延安文艺整风所欲改善的有实践意义的主要方面之一,也是文艺整风的一个起因。从语言细节入手,考察《讲话》前延安小说的风貌,可以具体、感性地了解“脱离工农兵”“洋八股”这类批评的现实性。最常见的情形是,将缺乏原创性和本土性的翻译化话语,径施于对边区风土人情———主要是农民和多数出身于农民的士兵———的书写,而造成令人啼笑皆非的效果。这种不协调的状况,突显了文学语言转型的必要,“五四”以来的欧化风格于是终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小说 语言 欧化 本地化 人民群众
原文传递
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精神的融合——毛泽东论“吸收借鉴”、“洋为中用”
2
作者 涂途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41-46,共6页
毛泽东文艺思想中关于吸收借鉴、洋为中用原则,充分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结合的精神。它对于发展和繁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文学艺术,具有长远的。
关键词 吸收借鉴 洋为中用 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
下载PDF
文艺认识论是科学的理论
3
作者 涂途 《湖湘论坛》 1997年第4期46-48,共3页
80年代以来,在我国文坛上风云变幻、某些大小"权威"纷纷宣判和宣称认识论早已被抛弃有如敝屐而不屑一顾之际,朱日复同志偏偏要逆水行舟、顶风而上,默默地花了七、八年的业余时间,撰写了《文艺认识论——从认识论视角探讨文学... 80年代以来,在我国文坛上风云变幻、某些大小"权威"纷纷宣判和宣称认识论早已被抛弃有如敝屐而不屑一顾之际,朱日复同志偏偏要逆水行舟、顶风而上,默默地花了七、八年的业余时间,撰写了《文艺认识论——从认识论视角探讨文学艺术的本质》,用攻坚战的毅力、魄力和胆力,来探讨和研究认识论与文学艺术的关系这一课题,这种精神便不能不令人感动和钦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认识论 文学艺术 创作实践 非意识形态性 社会意识形态 实践客体 意识形态论 创造性 作者 认识本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