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商代豕磬相关问题探讨
1
作者 袁鑫 尹衡炎 《天工》 2024年第31期12-14,共3页
铜磬是商代打击乐器的一种,主要集中出现在长江流域,从已发现的商代豕形铜磬来看,其遵循了石磬的形制和音乐性能设计,有着越文物的典型特点,器身上的乳钉纹饰非单纯记音符号,器身整体造型与纹饰反映了商周时期南方地区人们的图腾崇拜。... 铜磬是商代打击乐器的一种,主要集中出现在长江流域,从已发现的商代豕形铜磬来看,其遵循了石磬的形制和音乐性能设计,有着越文物的典型特点,器身上的乳钉纹饰非单纯记音符号,器身整体造型与纹饰反映了商周时期南方地区人们的图腾崇拜。铜磬是适应南方环境而生,跟南方大铙一样,有着祭祀娱神功能,充实了南方音乐文物发展脉络,而因自身局限,最终消失在向乐器发展的道路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文物 娱神礼器 图腾崇拜 豕磬 音乐性能
下载PDF
谈乐籍制度对中国音乐文化研究的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秦晓妍 《歌海》 2012年第1期51-53,共3页
乐籍制度是北魏时期正式形成,清朝雍正元年正式废除,由官方制定的以"贱民"为主体的专业乐人制度。从项阳《山西乐户研究》中提出的乐籍制度视角切入,将国家仪式用乐与当下民间仪式用乐接通,可以解析乐籍制度之于中国音乐文化... 乐籍制度是北魏时期正式形成,清朝雍正元年正式废除,由官方制定的以"贱民"为主体的专业乐人制度。从项阳《山西乐户研究》中提出的乐籍制度视角切入,将国家仪式用乐与当下民间仪式用乐接通,可以解析乐籍制度之于中国音乐文化研究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 乐籍制度 接通 中国音乐文化
下载PDF
鼓吹乐系的历史民族音乐学探究——景蔚岗《中国传统笙管乐申论》一书读后感
3
作者 李约翰 《戏剧之家》 2022年第1期69-70,共2页
历史民族音乐学是将历史学与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的综合研究方法,对于音乐史学和传统音乐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不能仅仅以当下的存在样态来认知把握,既然是传统,就应当在历史中生成,积淀在当下。... 历史民族音乐学是将历史学与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的综合研究方法,对于音乐史学和传统音乐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不能仅仅以当下的存在样态来认知把握,既然是传统,就应当在历史中生成,积淀在当下。不去把握历史,就必然会产生缺失。《中国传统笙管乐申论》是景蔚岗先生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集成工作之中,实地感受到中国传统音乐的真实面貌,以实地的田野考察和案头的文献梳理所完成的一部专著。从此书展开论证鼓吹乐系的历史民族音乐学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笙管乐申论》 乐籍 鼓吹乐系 历史民族音乐学
下载PDF
论进一步研究《论诸民族的音阶》一文的必要性
4
作者 梁郑光 《戏剧丛刊》 2012年第6期96-97,共2页
从目前国内大多数民族音乐学家对《论诸民族的音阶》引用的现状来看,几乎都是引自转译本,鲜见有直接引自英文。更少见对于埃氏本身的研究。对埃氏其他著作的翻译,也是比较缺乏。在《论诸民族的音阶》这篇论文中,从现在的学科划分来看,... 从目前国内大多数民族音乐学家对《论诸民族的音阶》引用的现状来看,几乎都是引自转译本,鲜见有直接引自英文。更少见对于埃氏本身的研究。对埃氏其他著作的翻译,也是比较缺乏。在《论诸民族的音阶》这篇论文中,从现在的学科划分来看,涉及到了民族音乐学、乐器学、数学、律学、声学、音乐形态学、历史音乐学等多学科的相关理论。在上世纪80、90年代,基于转译的这个版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音乐学家 音阶 音乐形态学 90年代 多学科 乐器学
下载PDF
音乐理论的两个世界——柏拉图哲学思想对早期西方音乐理论发展的影响
5
作者 何兴华 《北方音乐》 2015年第1期35-,共1页
本文以西方音乐理论发展的早期历程为研究对象,着重讨论了在柏拉图分离学说影响下形成的早期西方音乐理论知识结构规划的不同变体,并深入讨论了这些模型所体现出的早期西方音乐理论的研究范式。
关键词 音乐理论 柏拉图 音乐实践 音乐思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