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锂霞石负膨胀微晶玻璃的制备技术及结构特征 被引量:21
1
作者 康利军 刘彤 +4 位作者 苏志梅 李同海 孔玉娥 王丽莉 赵京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25-827,共3页
研究了β锂霞石微晶玻璃的制备技术、结构特征及其负膨胀特征。首先采用玻璃结晶法制备β锂霞石负膨胀微晶玻璃材料,然后通过XRD、SEM等测试手段,表征了β锂霞石微晶玻璃材料的结构特征。并讨论β锂霞石负膨胀微晶玻璃的膨胀系数及其与... 研究了β锂霞石微晶玻璃的制备技术、结构特征及其负膨胀特征。首先采用玻璃结晶法制备β锂霞石负膨胀微晶玻璃材料,然后通过XRD、SEM等测试手段,表征了β锂霞石微晶玻璃材料的结构特征。并讨论β锂霞石负膨胀微晶玻璃的膨胀系数及其与晶相组成和晶化温度及时间的依从关系,使其负膨胀系数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可调。研究并制备出热膨胀系数可达到为-1.037×10-5/℃的β锂霞石微晶玻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锂霞石 微晶玻璃 负膨胀系数
下载PDF
Eu^(3+)配合物掺杂聚合物的制备与光谱性能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孙婷 王耀祥 +6 位作者 黄昌清 田维坚 章兴龙 刘广文 赵保平 黄琨 于惠霞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721-1724,共4页
以噻吩甲酰三氟丙酮(2-thenoyltrifluoroacetone,TTFA),六氟乙酰丙酮(hexafluoro-acetylacetone,HFA)和甲基联苯甲酰(dibenzoylmethide,DBM)分别为配体合成了Eu3+的三种β-二酮类配合物Eu(TTFA)3、Eu(HFA)3和Eu(DBM)3,以及掺杂这三种配... 以噻吩甲酰三氟丙酮(2-thenoyltrifluoroacetone,TTFA),六氟乙酰丙酮(hexafluoro-acetylacetone,HFA)和甲基联苯甲酰(dibenzoylmethide,DBM)分别为配体合成了Eu3+的三种β-二酮类配合物Eu(TTFA)3、Eu(HFA)3和Eu(DBM)3,以及掺杂这三种配合物的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并用分光光度计对它们的荧光光谱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种配合物中Eu(TTFA)3荧光强度最强,并分析了其原因,发现能级匹配、配体取代基、配体结构对称性等均对配合物发光效率有重要的影响.通过比对,证明了TTFA是Eu3+发红色荧光的优良配体.进一步研究还发现,Eu(TTFA)3掺杂PMMA中稀土离子的荧光强度和荧光寿命均随掺杂浓度(质量分数为0.08~0.5)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配合物 Eu(TTFA)3 荧光强度 荧光寿命 PMMA 光谱特性
下载PDF
Eu(TTFA)_3掺杂SiO_2胶体球的制备与荧光光谱特性 被引量:8
3
作者 黄昌清 孙婷 +2 位作者 赵保平 田维坚 王耀祥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7-380,共4页
制得了稀土配合物Eu(TTFA)3掺杂的SiO2胶体球,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其形貌和荧光光谱特性进行了详细地研究。TEM形貌分析表明,掺杂SiO2胶体颗粒具有球状的外形和光滑的表面,平均直径约为300nm。荧光光谱分... 制得了稀土配合物Eu(TTFA)3掺杂的SiO2胶体球,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其形貌和荧光光谱特性进行了详细地研究。TEM形貌分析表明,掺杂SiO2胶体颗粒具有球状的外形和光滑的表面,平均直径约为300nm。荧光光谱分析表明,该稀土配合物掺杂胶体颗粒具有Eu^3+离子典型的荧光光谱特性,荧光寿命约为290μs。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在Eu(TTFA)3掺杂浓度为质量分数0.5~1.5的范围内,荧光强度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荧光寿命几乎不随掺杂浓度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胶体球 稀土配合物 Eu(TTFA)3 碱催化法 单分散性
下载PDF
光纤旋转连接器的最新发展及其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贺正权 李育林 +3 位作者 胡宝文 张敏睿 屈恩世 郭小艺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7-71,共5页
光纤旋转连接器经过近30年的发展,技术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趋于成熟。对光纤旋转连接器的主要功能及其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道威棱镜式、波分复用式和反射镜式3类多通道光纤连接器的原理、技术和特点,对3类系统进行了比较,... 光纤旋转连接器经过近30年的发展,技术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趋于成熟。对光纤旋转连接器的主要功能及其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道威棱镜式、波分复用式和反射镜式3类多通道光纤连接器的原理、技术和特点,对3类系统进行了比较,列出各类连接器的优缺点。最后对光纤旋转连接器适用场合进行了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器件 光纤旋转连接器 道威棱镜 波分复用器 消旋 K镜
原文传递
超低损耗低非线性平坦色散光子晶体光纤优化设计 被引量:6
5
作者 薛璐 张亚妮 +4 位作者 朱雨雨 郗亚茹 许强 梅森 孔德鹏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0-38,共9页
以二氧化硅为基材,优化设计了一种圆空气孔六角点阵光子晶体光纤,通过减小纤芯内层6个小空气孔以增加模场面积,降低非线性系数.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结合完美匹配层吸收边界条件,对该光纤色散、非线性、约束损耗和基模模场与光纤结构参数... 以二氧化硅为基材,优化设计了一种圆空气孔六角点阵光子晶体光纤,通过减小纤芯内层6个小空气孔以增加模场面积,降低非线性系数.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结合完美匹配层吸收边界条件,对该光纤色散、非线性、约束损耗和基模模场与光纤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该光纤呈现一定的超低损耗低非线性色散平坦特性,其在最优结构参数下通信波长处的约束损耗小于10-7 dB·km^(-1),在波长1.55μm和1.31μm处约束损耗分别为2.93×10-8 dB·km^(-1)和7.33×10^(-1)0dB·km^(-1),且波长从1.05μm到1.65μm色散值大约为0±1.7ps·km^(-1)·nm^(-1),呈现双零色散点和较长波长范围的色散平坦特性.在低损耗通信波长1.55μm附近非线性系数约为4.88km^(-1) W^(-1).该光纤呈现的超低损耗低非线性平坦色散能力,可用于长距离大容量高速光通信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波与光纤光学 光子晶体光纤 时域有限差分法 低非线性 低损耗 平坦色散
下载PDF
基于二氧化钛-介孔硅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毒气过滤器 被引量:3
6
作者 苗竟 曾凡哲 +5 位作者 管磊 吴春晓 韩莎莎 贺正权 孔德鹏 王丽莉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4-100,共7页
介绍了一种介孔硅与纳米二氧化钛的复合方法,制备了兼具高吸附性与高光催化活性的纳米二氧化钛-介孔硅复合材料.在此基础上,以365nm波长的紫外LED为光源、特制的半泄露聚合物光纤为导光介质制造了一种新型的光催化毒气过滤器.实验结果表... 介绍了一种介孔硅与纳米二氧化钛的复合方法,制备了兼具高吸附性与高光催化活性的纳米二氧化钛-介孔硅复合材料.在此基础上,以365nm波长的紫外LED为光源、特制的半泄露聚合物光纤为导光介质制造了一种新型的光催化毒气过滤器.实验结果表明:当LED光功率为540mW,复合材料装填量为350g时,该过滤器对甲醛气体的吸附量大于3mg;当过滤器达吸附饱和后,输入甲醛气流量为2L/min、浓度为0.7mg/m^3,实时分解甲醛的速率达72μg/h,输出气体中甲醛浓度降至0.09mg/m^3,低于国家卫生标准中的室内甲醛浓度的安全阈值.纳米二氧化钛-介孔硅复合光催化剂的吸附特性为光催化分解提供了充分的反应时间,有利于提高光催化分解效率,可以长时间循环工作,有望用于家庭空气净化,甚至取代现有的活性炭过滤器,用在长效的防毒面具等装置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二氧化钛 空气净化 光催化过滤器 甲醛
下载PDF
Eu(TTFA)_3掺杂SiO_2杂化胶体球的合成及特性 被引量:2
7
作者 黄昌清 田维坚 +1 位作者 冯桂兰 陈慧芳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02-806,共5页
采用改进的碱催化法和种子法分别制得了稀土配合物Eu(TTFA)3掺杂的SiO2杂化胶体球,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其显微形貌和荧光光谱特性进行了详细地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可以获得单分散性的、稀土配合物掺杂SiO2杂化胶... 采用改进的碱催化法和种子法分别制得了稀土配合物Eu(TTFA)3掺杂的SiO2杂化胶体球,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其显微形貌和荧光光谱特性进行了详细地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可以获得单分散性的、稀土配合物掺杂SiO2杂化胶体球,且都具有Eu3+离子典型的荧光光谱特性.Eu(TTFA)3掺杂入SiO2胶体球中后,有机配体TTFA在短波长处的吸收明显增强了,最大的吸收峰位也向短波长方向移动大约20~30nm,Eu3+离子5D0→7F2发射跃迁仍然具有良好的窄线发光特征,同时荧光峰值的形态和位置受SiO2基体的影响发生轻微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杂化胶体球 Eu(TTFA)3 碱催化法 种子法 光谱特性
下载PDF
二氧化硅胶体球自组装光子晶体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昌清 田维坚 +2 位作者 孙婷 王耀祥 董发昕 《光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6-208,共3页
光子晶体由于具有光子带隙和光子局域等一系列优异的光学特性而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由于采用胶体颗粒自组装法制备光子晶体制备工艺简单,所需要的费用也较低,因此已成为制备可见光至红外波段三维光子晶体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采用... 光子晶体由于具有光子带隙和光子局域等一系列优异的光学特性而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由于采用胶体颗粒自组装法制备光子晶体制备工艺简单,所需要的费用也较低,因此已成为制备可见光至红外波段三维光子晶体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采用垂直沉积法制得了三维光子晶体薄膜,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对其显微结构和光学特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自组装薄膜在三维方向上都具有有序结构,其密排面平行于载波片的表面。制备的光子晶体薄膜具有明显的光子带隙特性,带隙中心波长为956nm。研究了带隙中心波长同入射线与密排面法线夹角之间的变化关系,其结果与理论值吻合得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 光子带隙 自组装 垂直沉积法
原文传递
Eu^(3+)/Sm^(3+)共掺聚合物PMMA中敏化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孙婷 王耀祥 +5 位作者 黄昌清 田维坚 葛文萍 章兴龙 黄琨 于惠霞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614-1617,共4页
研究了Eu3 +/Sm3 +共掺聚合物PMMA中Sm3 +对Eu3 +发光的敏化效应,实验采用改进的本体聚合法制备得到了Eu3 +/Sm3 +共掺聚合物PMMA,并对其荧光光谱和荧光寿命进行了分析.荧光光谱分析发现,Sm(TTFA)3的加入大大增强了Eu3 +的特征发光,表明... 研究了Eu3 +/Sm3 +共掺聚合物PMMA中Sm3 +对Eu3 +发光的敏化效应,实验采用改进的本体聚合法制备得到了Eu3 +/Sm3 +共掺聚合物PMMA,并对其荧光光谱和荧光寿命进行了分析.荧光光谱分析发现,Sm(TTFA)3的加入大大增强了Eu3 +的特征发光,表明Sm3 +对Eu3 +的荧光有很强的敏化效应,文中对其敏化过程进行了探讨与分析,提出了两种可能的敏化机理.荧光寿命分析表明,在共掺情况下,掺杂浓度对荧光寿命没有明显的影响,寿命范围在300 ~400μs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 敏化机理 Eu^3+/Sm^3+共掺 荧光强度 荧光寿命 PMMA
下载PDF
偏振光学成像去雾技术综述 被引量:39
10
作者 梁健 巨海娟 +2 位作者 张文飞 任立勇 屈恩世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3,共13页
偏振光学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光学成像技术。通过对光波偏振特性的探测,可以获得其他成像技术难以获得的独特信息,有效地增加信息探测维度。近年来,偏振光学成像技术被证明了可应用于雾霾或其他散射介质中的去雾清晰成像中。随后,偏振... 偏振光学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光学成像技术。通过对光波偏振特性的探测,可以获得其他成像技术难以获得的独特信息,有效地增加信息探测维度。近年来,偏振光学成像技术被证明了可应用于雾霾或其他散射介质中的去雾清晰成像中。随后,偏振光学成像去雾技术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分支发展起来,并取得了很多优秀的研究成果。主要介绍了偏振光学成像去雾技术的基本原理、实现途径与算法、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发展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系统 偏振成像 图像增强 散射介质成像
原文传递
基于非偏振光照明的水下偏振成像目标增强技术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杨力铭 梁健 +4 位作者 张文飞 巨海娟 任立勇 韩军 屈恩世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4-159,共6页
分析水中粒子对光的吸收及后向散射造成的图像退化的物理模型,提出一种基于非偏振光照明的水下偏振成像目标增强技术。该技术的优势在于非偏振光照明确保了目标反射光与杂散光始终存在偏振态差异;采用偏振角特征参量确保了杂散光光强估... 分析水中粒子对光的吸收及后向散射造成的图像退化的物理模型,提出一种基于非偏振光照明的水下偏振成像目标增强技术。该技术的优势在于非偏振光照明确保了目标反射光与杂散光始终存在偏振态差异;采用偏振角特征参量确保了杂散光光强估算的精确性。与基于线偏振光照明的水下偏振成像技术相比,其适用范围更广,图像恢复精度更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水下图像的能见度与对比度,对比度至少提升100%,适用于不同材质目标、不同成像距离以及不同杂质、不同浑浊程度的水体环境,在水下成像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偏振成像 图像增强 散射介质成像
原文传递
稀土离子(Sm^(3+))有机配合物的合成及光谱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孙婷 王耀祥 +5 位作者 田维坚 章兴龙 于惠霞 王丽莉 黄昌清 景敏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654-1657,共4页
本文合成了稀土离子(Sm3+)的三种β二酮类二元有机配合物Sm(HFA)3,Sm(TTA)3和Sm(DBM)3.对配体HFA,HTTA和DBM及配合物Sm(HFA)3,Sm(TTA)3和Sm(DBM)3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发现Sm(HFA)3和Sm(TTA)3在645nm处(对应Sm3+的4G5/... 本文合成了稀土离子(Sm3+)的三种β二酮类二元有机配合物Sm(HFA)3,Sm(TTA)3和Sm(DBM)3.对配体HFA,HTTA和DBM及配合物Sm(HFA)3,Sm(TTA)3和Sm(DBM)3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发现Sm(HFA)3和Sm(TTA)3在645nm处(对应Sm3+的4G5/2→6H9/2跃迁)有很强的荧光峰,可以观察到明显的红色荧光.并且分析了配合物和配体的能级结构、配体的取代基、配体结构对称性以及CH键含量对配合物光谱性能的影响,证明了HTTA是Sm3+发红色荧光的优良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离子 有机配合物 发光性能 能级匹配
下载PDF
显微成像光谱仪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苏星 田维坚 张淳民 《光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20-823,共4页
显微成像光谱仪技术是一种生物组织检测方法,目前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检测和疑难病症分析,已成为组织检测领域的研究热点。论述了显微成像光谱仪各结构功能模块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并对其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目前的发展现状,... 显微成像光谱仪技术是一种生物组织检测方法,目前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检测和疑难病症分析,已成为组织检测领域的研究热点。论述了显微成像光谱仪各结构功能模块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并对其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目前的发展现状,并对所出现的多种显微成像光谱仪的技术方案及特点做了详细的总结。研究结果表明,显微成像光谱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必将在临床医学、生物学、材料学以及分析化学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测景 显微 显微成像光谱仪 成像光谱仪 空间分辨率 光谱分辨率
原文传递
全偏振态同时探测实时彩色偏振成像技术 被引量:7
14
作者 巨海娟 梁健 +3 位作者 张文飞 白兆峰 任立勇 屈恩世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44-748,共5页
偏振光学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光学成像技术,通过对光波偏振特性的探测,增加了信息的探测维度,有利于全面、准确地获取目标的信息.文中阐述了偏振成像的探测方法,典型偏振成像系统的分类;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Stokes矢量方法的分孔径全... 偏振光学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光学成像技术,通过对光波偏振特性的探测,增加了信息的探测维度,有利于全面、准确地获取目标的信息.文中阐述了偏振成像的探测方法,典型偏振成像系统的分类;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Stokes矢量方法的分孔径全偏振态同时探测的实时彩色偏振成像相机;利用该相机进行了全偏振度成像实验和偏振去雾成像实验.实验表明全偏振态同时探测偏振成像技术在提高成像探测距离、目标细节获取及恢复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能够为现代光学成像探测系统提供重要的技术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成像 全偏振态 同时探测 分孔径
下载PDF
一种基于DMD二值振幅调制的多模光纤出射光斑聚焦扫描技术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广智 耿燚 +5 位作者 陈慧 许程访 庄斌 贺正权 胡宝文 任立勇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9-166,共8页
受限于空间光调制器(SLM)有限的刷新速率,现有的基于SLM的多模光纤(MMF)成像方法并不能满足对活体生物组织内窥成像的需求。考虑到数字微镜器件(DMD)的刷新速率比SLM高两个数量级,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DMD二值振幅调制的MMF出射光斑聚焦... 受限于空间光调制器(SLM)有限的刷新速率,现有的基于SLM的多模光纤(MMF)成像方法并不能满足对活体生物组织内窥成像的需求。考虑到数字微镜器件(DMD)的刷新速率比SLM高两个数量级,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DMD二值振幅调制的MMF出射光斑聚焦扫描技术。理论分析表明,MMF出射端任意聚焦区域内的总光强与DMD子区域的振幅调制系数之间存在二次函数关系,因此,通过DMD对MMF入射波前进行二值振幅调制,可实现对MMF出射光斑的聚焦和扫描。对于给定数目的可调制子区域,该二值振幅调制算法的调制次数是基于纯相位迭代优化算法的1/256,是基于三步移相最优相位算法的1/3。基于该技术实现了对长度为5 m、直径为105μm的MMF出射光斑在三维空间上的聚焦和扫描。研究表明,该技术具有调制速度快、算法可靠性高、聚焦点均匀性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系统 多模光纤内窥成像 聚焦扫描 二值振幅调制 数字微镜器件 全局最优解
原文传递
基于荧光强度比值法可用于现场测量的低成本聚合物光纤温度传感器(英文) 被引量:3
16
作者 杜新超 贺正权 +7 位作者 林霄 周利斌 胡宝文 罗宝科 郭小艺 孔德鹏 任立勇 李育林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6-122,共7页
基于荧光强度比值法,设计了一种使用两种荧光染料的光纤温度传感器.实验中,罗丹明B和罗丹明110分别为对温度敏感和对温度不敏感的荧光传感物质,利用聚合物光纤来传导激发光及接收荧光.由于两种染料的荧光谱峰相距60nm,因此容易将二者对... 基于荧光强度比值法,设计了一种使用两种荧光染料的光纤温度传感器.实验中,罗丹明B和罗丹明110分别为对温度敏感和对温度不敏感的荧光传感物质,利用聚合物光纤来传导激发光及接收荧光.由于两种染料的荧光谱峰相距60nm,因此容易将二者对应的荧光谱分开.通过确定能代表两种染料的最优荧光光谱范围,获得具有良好线性度的温度-荧光强度标定曲线.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荧光染料对标定曲线的影响,当染料浓度为0.3g/L时,可获得0.28℃的最小均方误差及0.0128/℃的灵敏度.此外,该传感器还具备一定的抗光源扰动和抗荧光染料漂白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强度比值 聚合物光纤 双荧光 温度传感器 荧光基团浓度
下载PDF
液体可变焦折衍混合光学系统 被引量:3
17
作者 鲍赘 田维坚 张薇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146-148,共3页
提出了一种液体可变焦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该系统将传统的折射透镜的其中一面设计成二元面,通过改变折射系统的曲率半径来实现对整个光学系统的焦距的调节.这种液体可变焦折衍混合光学系统的主要优点是能够消除色差.经实验证明该光学系统... 提出了一种液体可变焦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该系统将传统的折射透镜的其中一面设计成二元面,通过改变折射系统的曲率半径来实现对整个光学系统的焦距的调节.这种液体可变焦折衍混合光学系统的主要优点是能够消除色差.经实验证明该光学系统焦距和折射系统的曲率半径呈线性变化关系并且在变焦的同时很好的解决了色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光学 折衍混合系统 液体透镜 可变焦 色差
下载PDF
新型显微成像光谱仪系统中线阵针孔离焦研究
18
作者 苏星 田维坚 张淳民 《光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29-731,734,共4页
显微成像光谱仪技术是最近新兴的一种生物组织检测方法,它可以广泛应用在生物医学检测,疑难病症分析、预防、诊断中,已经成为当今生物组织检测领域研究的热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线阵针孔阵列的激光扫描共焦显微成像光谱仪系统LP-LSC... 显微成像光谱仪技术是最近新兴的一种生物组织检测方法,它可以广泛应用在生物医学检测,疑难病症分析、预防、诊断中,已经成为当今生物组织检测领域研究的热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线阵针孔阵列的激光扫描共焦显微成像光谱仪系统LP-LSCMIS方案,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及优点,讨论了该装置中线阵针孔阵列离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离焦对生物组织荧光图像的光谱分辨和自体荧光光谱的调制深度的影响。推导出了光谱分辨和调制深度与离焦量的关系式。结果表明,离焦对仪器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装置装调时要求有更高精度的调整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测量 离焦 显微成像光谱仪 共焦 调制深度
原文传递
单光纤成像技术 被引量:5
19
作者 贺正权 任立勇 +2 位作者 庄斌 许程访 周利斌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41,共9页
综述了单光纤成像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动态。单光纤成像技术采用单根多模光纤进行成像,光纤既是成像器件又是传像器件,无需增加扫描器件和成像透镜便可将光纤一端视场范围内的场景一次性传输到另一端,因此又称为宽场光纤成像技术。该技术... 综述了单光纤成像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动态。单光纤成像技术采用单根多模光纤进行成像,光纤既是成像器件又是传像器件,无需增加扫描器件和成像透镜便可将光纤一端视场范围内的场景一次性传输到另一端,因此又称为宽场光纤成像技术。该技术可减小成像光纤探头的直径,实现超细内窥成像。单光纤成像技术是一种计算成像方法,是在全息光学和傅里叶光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包括传输矩阵法和相位补偿法两种成像方法。对于多模光纤,如果可以预先得到频域(或空间域)的传输矩阵,则可以从光纤输出端光场中恢复目标图像,也可以预先测量光束通过光纤后的波前畸变。在成像系统中增加该波前畸变的共轭相位场,可以消除相应的波前畸变,从而在输出端获得不失真的目标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内窥镜 全息 相位共轭 传输矩阵 显微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