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小拨大:行为决策助推社会发展 被引量:82
1
作者 何贵兵 李纾 梁竹苑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03-813,共11页
作为《心理学报》"以小拨大:行为决策助推社会发展"专栏的开篇,本文尝试简要介绍助推含义和发展历程,分析助推的必要性,小结助推的主要方法和应用领域,评述助推研究在提升民众的健康、财富、幸福等方面"以小拨大"... 作为《心理学报》"以小拨大:行为决策助推社会发展"专栏的开篇,本文尝试简要介绍助推含义和发展历程,分析助推的必要性,小结助推的主要方法和应用领域,评述助推研究在提升民众的健康、财富、幸福等方面"以小拨大"的作用,澄清关于助推的若干争议,并对研究者开展助推研究提出了若干建议。在文章的最后,我们简要勾勒了本专栏论文的主要内容,讨论了助推研究在国内起步发展的方向,冀望更多的心理学工作者加入到"助推研究"的行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推 行为科学 行为决策 公共政策 促进社会发展
下载PDF
“涟漪效应”与“心理台风眼效应”:不同程度COVID-19疫情地区民众风险认知与焦虑的双视角检验 被引量:57
2
作者 温芳芳 马书瀚 +2 位作者 叶含雪 齐玥 佐斌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87-1104,共18页
在因防控COVID-19疫情武汉“封城”后的一个半月内,对全国34个省(区市)4833名民众的风险认知与焦虑进行了当事人视角和旁观者视角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当事人视角时,不同程度疫情地区民众的风险认知和焦虑存在类似“涟漪效应”... 在因防控COVID-19疫情武汉“封城”后的一个半月内,对全国34个省(区市)4833名民众的风险认知与焦虑进行了当事人视角和旁观者视角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当事人视角时,不同程度疫情地区民众的风险认知和焦虑存在类似“涟漪效应”的趋势,疫情严重地区大于其他地区;(2)基于旁观者视角,民众对武汉居民的焦虑和对所需心理咨询工作者和医生数量的评估存在“心理台风眼效应”;(3)基于旁观者视角,在风险认知上,低风险地区民众对武汉居民的评估显著低于高、中高及中风险地区的评估,部分支持“涟漪效应”;研究还发现了“边缘带效应”和“心理可控阈限”的存在。本研究一方面为“心理台风眼效应”研究的“当事人与旁观者”视角知觉差异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直接证据,另一方面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心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风险认知 焦虑 心理台风眼效应 涟漪效应 边缘带效应
下载PDF
以小拨大:默认选项和反应模式效应助推中国器官捐献登记 被引量:24
3
作者 黄元娜 宋星云 +2 位作者 邵洋 李纾 梁竹苑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68-879,共12页
器官短缺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难题,中国器官短缺形势尤为严重。为填补中国器官供需不平衡导致的严重缺口,本研究试图借鉴行为经济学手段中的默认选项、选项架构等心理学效应,兼顾总体器官捐献率和捐献器官的数量,探索提高中国器官捐献水... 器官短缺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难题,中国器官短缺形势尤为严重。为填补中国器官供需不平衡导致的严重缺口,本研究试图借鉴行为经济学手段中的默认选项、选项架构等心理学效应,兼顾总体器官捐献率和捐献器官的数量,探索提高中国器官捐献水平的可能方法。本研究以中国在校大学生为样本,通过3个调查研究考察了器官捐献制度和器官捐献登记表设计对我国民众器官捐献登记的影响。研究1在器官捐献制度层面上,发现在中国文化背景中,"决定退出"制度比"决定参加"制度下的器官捐献登记率更高。研究2在器官捐献登记表设计层面上,比较采用不同捐献制度的国家/地区的捐献登记表形式对器官捐献登记率的影响,发现在决定退出制度中的器官捐献率高于决定参加制度,且前者内各种形式间无明显优劣之分;但在决定参加制度中,采用拒绝反应模式登记表形式的器官捐献率最高,甚至与决定退出制度下的各登记表形式相比不相上下。研究3在具有潜在器官捐献意愿人群中,探索提高捐献者愿意捐献器官数量的可能途径,发现使用拒绝反应模式的捐献登记表能够增加捐献登记的器官数量;且低影响外观器官的捐献率在拒绝反应模式下以升序排列时最高。这些结果说明,决定退出制度和反应模式等行为经济学手段可以有效助推中国器官捐献行为。鉴此,政府和相关机构可考虑采取如下措施提高中国的志愿器官捐献水平:或改现行的"决定参加"为"决定退出"的器官捐献制度;或在现行的"决定参加"器官捐献制度下,在器官捐献登记表中采用拒绝反应模式,并按对外观影响大小升序排列捐献器官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捐献 助推 默认选项 反应模式 顺序效应
下载PDF
超常儿童鉴别的实践与展望 被引量:20
4
作者 王寅枚 刁雅欣 张兴利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1-96,共6页
超常儿童鉴别是超常儿童教育的基本前提。随着超常儿童定义及理论的发展与演变,鉴别内容、工具和方法、鉴别程序均表现出多元化、动态化趋势:鉴别内容从仅关注智力或认知能力,到综合考量多领域才能;鉴别工具从采用智力测验或认知能力测... 超常儿童鉴别是超常儿童教育的基本前提。随着超常儿童定义及理论的发展与演变,鉴别内容、工具和方法、鉴别程序均表现出多元化、动态化趋势:鉴别内容从仅关注智力或认知能力,到综合考量多领域才能;鉴别工具从采用智力测验或认知能力测试工具为主,到灵活使用多种测试工具;鉴别方法从客观、静态测试手段为主,到主客结合、动静结合;鉴别程序从单次测试变为贯穿全程的多次追踪测试。建议优化组合鉴别内容、提高鉴别工具和方法的有效性、持续完善鉴别程序、扩大鉴别对象范围、扩展鉴别主体、构建鉴别效果评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 超常儿童 鉴别 才能 实践
原文传递
风险决策和跨期决策的过程比较:以确定效应和即刻效应为例 被引量:20
5
作者 周蕾 李爱梅 +2 位作者 张磊 李纾 梁竹苑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7-352,共16页
风险决策和跨期决策与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且两类决策在理论发展、行为效应及神经基础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为检验二者是否具有共同过程机制,本研究以风险决策中的确定效应和跨期决策中的即刻效应为例,采用眼动追踪技术比较了它们的局... 风险决策和跨期决策与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且两类决策在理论发展、行为效应及神经基础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为检验二者是否具有共同过程机制,本研究以风险决策中的确定效应和跨期决策中的即刻效应为例,采用眼动追踪技术比较了它们的局部、整体过程及模型拟合。辅以贝叶斯因子分析实验数据表明:二者的主要过程特征均相似,且更符合非折扣模型假设;二者在加工复杂程度等少数特征上有所不同;确定和即刻信息在加工方向等特征上存在特异性。这表明二者可能具有共同的核心决策规则:两类决策更可能遵循非折扣模型预期的简捷、启发式规则,而不是折扣模型所假设的补偿性、基于选项规则。本研究为建立两类决策的共同解释框架做出了有益尝试,并为决策比较研究方法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决策 跨期决策 眼动追踪 分层贝叶斯模型 确定效应 即刻效应
下载PDF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0
6
作者 沈倩如 李岩梅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42-1046,共5页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并考察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全球责任感量表、对他人责任感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等工具,通过两个研究,对某高校的67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并考察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全球责任感量表、对他人责任感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等工具,通过两个研究,对某高校的67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父母拒绝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母亲情感温暖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②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在父母拒绝/母亲情感温暖与社会责任感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结论:父母教养方式通过影响自我效能感塑造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教养方式 自我效能感 社会责任感 全球责任感
原文传递
共患难,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被引量:17
7
作者 苗晓燕 孙欣 +1 位作者 匡仪 汪祚军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1-94,共14页
4项实验探讨了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相比单独经历负性情绪事件,是否以及如何促进了个体间的合作。实验1~3分别采用抽奖任务和瑞文推理测验任务操纵负性情绪事件,采用公共物品博弈任务测量合作行为,结果表明,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 4项实验探讨了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相比单独经历负性情绪事件,是否以及如何促进了个体间的合作。实验1~3分别采用抽奖任务和瑞文推理测验任务操纵负性情绪事件,采用公共物品博弈任务测量合作行为,结果表明,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相比单独经历负性情绪事件,促进了个体间的合作行为。实验2通过测量归属需要、社会联结和内群体认同,实验3通过操纵归属需要,来考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的潜在机制,结果表明,共同经历者之间的合作行为受归属需要的驱动,而社会联结和内群体认同不足以对该现象进行解释。实验4通过操纵个体共同经历“相同”和“不同”的负性情绪事件,进一步厘清了,促进个体间的合作是由于“共同经历相同的负性情绪事件”而非“共同经历负性情绪”造成的。研究结果有利于解释小群体的形成,对群体和社会管理亦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经历 负性情绪事件 合作 归属需要
下载PDF
基础社会动机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被引量:15
8
作者 陈雪峰 滕迪晴 +1 位作者 陈晶 李岩梅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21,共9页
基础社会动机体系,是人类为实现生存繁衍的终极目标,管理社会生活中的威胁、挑战与机会,形成的一套激发、调控行为的内在动力,从进化心理的角度提出了人们社会生活中的核心需求与动机。众多研究显示,它不仅对社会行为有广泛影响,而且当... 基础社会动机体系,是人类为实现生存繁衍的终极目标,管理社会生活中的威胁、挑战与机会,形成的一套激发、调控行为的内在动力,从进化心理的角度提出了人们社会生活中的核心需求与动机。众多研究显示,它不仅对社会行为有广泛影响,而且当激活条件持续存在时,会持续影响个体及一定区域人群的心理和行为。因此,基础社会动机可以成为评估社会经济秩序稳定性及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心理指标。目前国内有关研究尚少。未来研究应以基础社会动机为切入点,探索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心理需求指标体系,探寻我国文化背景下基础社会动机与社会经济行为、社会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为社会治理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心理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社会动机 社会行为 社会治理
下载PDF
健康领域的跨期决策与健康行为 被引量:15
9
作者 吴小菊 陈俊芳 +2 位作者 符佳慧 李纾 梁竹苑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26-1938,共13页
健康领域的跨期决策关系着个体和国民的健康和福祉。目前学界对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参考传统金钱领域的相关理论模型和方法的阶段,但健康跨期决策具有领域特异性,沿袭金钱领域理论模型和方法,导致该领域在研究方法和结果上存在较大... 健康领域的跨期决策关系着个体和国民的健康和福祉。目前学界对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参考传统金钱领域的相关理论模型和方法的阶段,但健康跨期决策具有领域特异性,沿袭金钱领域理论模型和方法,导致该领域在研究方法和结果上存在较大的不一致性。健康跨期决策的行为后果是该领域关注重点,多数研究均报告个体的低时间折扣率、高未来时间取向与其健康保护行为正相关,与健康风险行为呈负相关。该领域也关注健康跨期决策的影响机制,如决策对象和决策主体的核心特征等因素。未来研究亟需发展适用于健康领域的跨期决策模型和研究范式,明确健康行为与跨期决策偏好的关系,深入探讨健康跨期决策的内在选择机制,并在健康行为干预和医疗卫生政策应用方面进行更多的尝试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期决策 健康行为 领域特异性 时间取向
下载PDF
中国社会中“内卷”现象的个体心理内涵及其特征维度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雯 潘超 +5 位作者 姚诗铭 朱佳佳 凌东 杨涵淳 徐静莎 穆妍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23,共17页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内卷”引发了全民关注与讨论,但研究者对内卷的心理内涵、特征维度及其测量工具仍在探索中。本研究首次以文化心理学作为研究视角,提出中国社会的内卷极具新时代意义,是与中国社会文化紧密相连的多维心理概念。研...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内卷”引发了全民关注与讨论,但研究者对内卷的心理内涵、特征维度及其测量工具仍在探索中。本研究首次以文化心理学作为研究视角,提出中国社会的内卷极具新时代意义,是与中国社会文化紧密相连的多维心理概念。研究1采用访谈法,通过分析在校学生与在岗社会人员对内卷看法的一手资料,结合扎根理论初步提出内卷的心理内涵及其特征维度,即资源稀缺、社会规范、心理压力、竞争行为。研究2在访谈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内卷感知测量问卷,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包含18个条目的四维度问卷。研究3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和效标效度检验,在跨人群样本中验证了内卷的4个特征维度。研究4采用内卷情境任务发现,在高校情境和组织情境中,内卷感知更高的个体均更易表现出内卷行为倾向。综上,本研究首次明晰中国社会中内卷的心理内涵及其特征维度,并提供了测量个体感知内卷的有效工具,有助于未来探究内卷对个体心理以及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卷 竞争 社会规范 文化心理学 中国社会
下载PDF
隐藏情绪分析与识别方法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甦菁 邹博超 +4 位作者 刘瑞 李振 赵国朕 刘烨 傅小兰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26-1436,共11页
隐藏情绪识别对公共安全防范与预警具有重要的意义。微表情是揭示隐藏情绪的一条重要通道。但目前隐藏情绪研究较少且微表情因其细微幅度与快速出现等特性难以识别,其研究尚未在实际中广泛应用。因为,隐藏情绪的认知与表达机理亟需系统... 隐藏情绪识别对公共安全防范与预警具有重要的意义。微表情是揭示隐藏情绪的一条重要通道。但目前隐藏情绪研究较少且微表情因其细微幅度与快速出现等特性难以识别,其研究尚未在实际中广泛应用。因为,隐藏情绪的认知与表达机理亟需系统的研究,采集实际场景中的微表情数据,并以脑电信号辅助微表情的精确标注是提高微表情标注效率的有效途径。深入研究微表情识别方法,并辅以人脸颜色、注视估计和非接触生理信号等多通道数据,以检测与识别隐藏情绪。社会公共安全是隐藏情绪分析和识别的典型场景。面向精神疾病患者两害行为(即危害自身或他人的危险行为)风险评估和服刑人员会见场景隐藏情绪检测,可以有效地对相应系统和方法进行验证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识别 微表情检测和识别 隐藏情绪 深度学习 颜色空间
下载PDF
员工“薪酬感知域差”与离职决策研究——基于“齐当别”决策模型视角 被引量:13
12
作者 熊冠星 李爱梅 +2 位作者 王笑天 蔡晓红 魏子晗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93-204,共12页
薪酬差距与离职是管理者、管理学者与心理学者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传统离职研究以组织的视角关注内部薪酬差距对离职的"推动"作用,新时代无边界职涯背景要求离职研究以个体决策者为中心,聚焦外部薪酬差距对离职的"拉动&... 薪酬差距与离职是管理者、管理学者与心理学者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传统离职研究以组织的视角关注内部薪酬差距对离职的"推动"作用,新时代无边界职涯背景要求离职研究以个体决策者为中心,聚焦外部薪酬差距对离职的"拉动"作用。本研究基于"齐当别"决策模型的视角,运用行为决策的研究范式,探讨了外部工作机会薪酬比较的"薪酬感知域差"对离职决策的拉动影响机制。文章包括两项调查研究与一项实验研究:(1)针对160名企业员工,研究1a运用薪酬数值法与现状薪酬锚定法同时测量"薪酬感知域差",探索了"薪酬感知域差"与离职倾向的关系,并检验了职位等级在其中的调节效应;(2)为排除个体主观比例尺的可能影响,研究1b,针对242名企业员工,以增加比例尺赋值的现状薪酬锚定任务对"薪酬感知域差"进行了测量,再次对"薪酬感知域差"、离职倾向与职位等级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3)在两项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研究2在实验室设计离职情境,操纵"薪酬感知域差",探索其对离职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薪酬感知域差"正向预测离职倾向,职位等级在其中起增强的调节作用。本文完善了薪酬差距的指标体系,推动了离职搜寻过程中不确定性离职决策机制的探索,并为个体感知的外界薪酬如何"拉动"个体离职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当别”模型 薪酬感知域差 离职倾向 无边界职业生涯
原文传递
自尊的认知神经机制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杨紫嫣 罗宇 +2 位作者 古若雷 刘云芝 蔡华俭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88-798,共11页
自尊是个体对自己总体的情感性评价。自尊有助于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帮助个体应对威胁,具有重要的适应价值。近年来随着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关于自尊的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日益增多,主要涉及三个方面:1)自尊与大脑的结构(如海马体积... 自尊是个体对自己总体的情感性评价。自尊有助于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帮助个体应对威胁,具有重要的适应价值。近年来随着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关于自尊的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日益增多,主要涉及三个方面:1)自尊与大脑的结构(如海马体积、前扣带回等区域的灰质体积)和功能(静息态下的默认网络活动以及脑区之间的功能联结性)存在一定的关联;2)自尊调节大脑对威胁的反应,与高自尊个体相比,低自尊个体面对威胁时产生更强的防御性反应,自尊通过影响个体面对威胁时的大脑活动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威胁;3)自我评价过程涉及大脑前额叶、眶额叶、扣带回等多个脑区,自尊调节个体在自我评价过程中的大脑活动。总之,自尊作为个体重要的人格特质,与大脑的结构、功能以及活动状态等都具有一定的关系;这些发现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自尊的神经机制,加深了对自尊及其功能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尊 自我评价 威胁 内侧前额叶 前扣带回
下载PDF
共情与反共情的整合机制 被引量:11
14
作者 付迪 戚艳艳 +1 位作者 伍海燕 刘勋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2500-2508,共9页
反共情一般指对他人的不幸感到快乐,而对他人的正性情绪产生负性体验,是一种个体与观察对象情绪效价相反的情绪反应.相比探讨共情研究,对反共情的现象、影响因素、心理机制和理论建构等相对较少.本文从情绪的效价维度出发,提出了基于观... 反共情一般指对他人的不幸感到快乐,而对他人的正性情绪产生负性体验,是一种个体与观察对象情绪效价相反的情绪反应.相比探讨共情研究,对反共情的现象、影响因素、心理机制和理论建构等相对较少.本文从情绪的效价维度出发,提出了基于观察者和他人情绪效价理解共情与反共情的整合理论框架,简要总结了对二者认知加工及其脑电指标与脑网络激活的研究.基于整合机制的框架,预期正负效价相关的脑电成分与脑网络激活在共情和反共情情境下发生反转.今后研究需要深入探析二者间的认知反转调节机制,并扩展对正性情绪的共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情 反共情 情绪效价 妒忌 幸灾乐祸 羡慕
原文传递
眼动技术在个体认知能力差异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陆润豪 张兴利 施建农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52-558,共7页
本文从可能性和可行性两方面介绍和论述了眼动技术在个体认知能力差异研究中的应用。在可能性方面,个体眼动特征具有的良好的重测信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在可行性方面,已有研究利用注视和眼跳相关指标、眼动轨迹和瞳孔直径这三类指标对... 本文从可能性和可行性两方面介绍和论述了眼动技术在个体认知能力差异研究中的应用。在可能性方面,个体眼动特征具有的良好的重测信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在可行性方面,已有研究利用注视和眼跳相关指标、眼动轨迹和瞳孔直径这三类指标对该问题进行探索,结果均发现这些眼动特征与认知能力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今后研究应继续深入探索两者关系的内在认知和神经机制,并尝试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开发高信效度的眼动认知测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动 眼动特征 认知能力 个体差异 眼动轨迹 瞳孔直径
下载PDF
空间导航的测量及其在认知老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家鑫 海拉干 李会杰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019-2033,共15页
空间导航是日常生活所必需的高级认知功能,参与空间导航的海马及内嗅皮层等脑区易受到老化的影响并导致结构萎缩或功能紊乱。早期研究多利用动物实验、纸笔测验、现实环境等实验范式考察老年人的空间导航老化特点。由于具有与现实环境... 空间导航是日常生活所必需的高级认知功能,参与空间导航的海马及内嗅皮层等脑区易受到老化的影响并导致结构萎缩或功能紊乱。早期研究多利用动物实验、纸笔测验、现实环境等实验范式考察老年人的空间导航老化特点。由于具有与现实环境相似的场景、兼容磁共振成像扫描以及导航者可以与场景交互等优点,虚拟现实技术被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空间导航的老化研究中,并进一步揭示了海马等内侧颞叶脑区在空间导航老化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导航 老化 虚拟现实 海马 神经机制
下载PDF
大学生“双创”项目成功者的决策偏好探索 被引量:9
17
作者 沈丝楚 许明星 +4 位作者 张迅捷 郁林瀚 郑蕊 陈熹 李纾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8-107,共10页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旨在培养国家建设需要的创业型人才。"表现出什么样的决策偏好可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成功者?"之问,考问着各高校的该计划组织者和创业教育的研究者。为探索该问题的答案,我们将大学生创...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旨在培养国家建设需要的创业型人才。"表现出什么样的决策偏好可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成功者?"之问,考问着各高校的该计划组织者和创业教育的研究者。为探索该问题的答案,我们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获奖者作为创业成功的效标人群,以风险、跨期、社会、环保、可持续等决策偏好为预测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只有偏好可持续,而非冒险、偏好将来、公平/合作、关心环保等决策偏好,才可以有效预测大学生创业项目的获奖表现。本研究从理论上提示并明确了可持续决策偏好是预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成功者的有效指标,实践上可以为大学生创业者的选拔和培训提供了简洁有效的测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行为 可持续偏好 风险偏好 跨期偏好 社会偏好
下载PDF
安全变革型领导、安全效能感与安全绩效的关系——基于焦化企业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锋 韩明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21-1027,共7页
为了提高焦化企业员工的安全绩效,探讨了安全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安全绩效的影响机制。基于文献分析和社会认知理论,引入安全效能感作为安全变革型领导行为与安全绩效间关系的中介变量,构建安全变革型领导、安全效能感与安全绩效的假设模... 为了提高焦化企业员工的安全绩效,探讨了安全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安全绩效的影响机制。基于文献分析和社会认知理论,引入安全效能感作为安全变革型领导行为与安全绩效间关系的中介变量,构建安全变革型领导、安全效能感与安全绩效的假设模型。以焦化企业一线员工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运用Mplus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数据、验证假设。结果表明,安全变革型领导行为显著正向影响安全效能感、安全遵守和安全参与,且安全效能感在安全变革型领导与安全遵守、安全参与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结果验证了安全变革型领导行为的有效性,并进一步揭示了安全生产工作中安全聚焦的领导行为影响安全绩效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工程 安全绩效 安全变革型领导 安全效能感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创新行为量表的汉化及在护理人群中的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9
19
作者 黄鹂鸣 陈毅文 +1 位作者 王洁 张玉婷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1-84,共4页
目的汉化创新行为量表,并检验中文版量表在中国护士群体中的适用性及信效度。方法通过翻译、回译和文化调适,形成中文版创新行为量表。使用中文版量表对4所医院447名护士进行测试。将数据分成两部分分别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因子和验... 目的汉化创新行为量表,并检验中文版量表在中国护士群体中的适用性及信效度。方法通过翻译、回译和文化调适,形成中文版创新行为量表。使用中文版量表对4所医院447名护士进行测试。将数据分成两部分分别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因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检测结构拟合度,通过计算Cronbach′sα系数和重测系数,检验问卷的内在一致性信度。结果中文版量表共删减3个条目,确认为20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出5个维度,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3.576%。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修正后的模型各项指标均达到标准,模型拟合度良好。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23,重测信度为0.952。该量表各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00~1.000,总量表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32。结论中文版创新行为量表(IBI)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测量护士人群创新行为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行为 护士 创新能力 中文版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视觉词汇识别中的字符位置编码 被引量:8
20
作者 滑慧敏 顾俊娟 +1 位作者 林楠 李兴珊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32-1138,共7页
在阅读中,为了进行视觉词汇的识别,需要对字符(字母或汉字)的顺序进行编码(位置信息编码)。本文介绍了拼音文字中的字母位置编码模型,包括开放双字母组模型、空间编码模型和重叠模型,综述了拼音文字和中文词汇识别中字符位置信息编码的... 在阅读中,为了进行视觉词汇的识别,需要对字符(字母或汉字)的顺序进行编码(位置信息编码)。本文介绍了拼音文字中的字母位置编码模型,包括开放双字母组模型、空间编码模型和重叠模型,综述了拼音文字和中文词汇识别中字符位置信息编码的研究成果,并对汉字位置信息编码研究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 词汇识别 字符位置编码 转置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