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连作及其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36
1
作者 时鹏 高强 +1 位作者 王淑平 张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6173-6182,共10页
采用Biolog技术,借助吉林农业大学1984年建立的长期定位试验,以撂荒和非玉米连作(当季作物为芸豆)为对照,研究玉米连作及其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反映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呈现出以下变... 采用Biolog技术,借助吉林农业大学1984年建立的长期定位试验,以撂荒和非玉米连作(当季作物为芸豆)为对照,研究玉米连作及其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反映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呈现出以下变化规律:撂荒(UC)>非玉米连作(NCC)>玉米连作不施肥(CK);玉米连作配施秸秆(S、SN、SNPK)>玉米连作配施NPK(NPK)>玉米连作不施肥(CK)>玉米连作单施N(N)。微生物培养72h活性旺盛,各处理AWCD在0.395—0.732之间,其中撂荒AWCD显著高于非玉米连作和玉米连作不施肥(P<0.05);玉米连作配施秸秆明显提高微生物活性,玉米连作配施秸秆(S、SN、SNPK)AWCD是玉米连作不施肥和单施化肥(N、NPK)的1.26—1.62倍。玉米连作不施肥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H、E、S)低于撂荒处理,但高于非玉米连作处理,非玉米连作提高了土壤微生物优势度指数。玉米连作配施秸秆土壤微生物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高于玉米连作不施肥和玉米连作施化肥,玉米连作单施氮肥优势度指数较高,其它多样性指数降低。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出现分异:撂荒和玉米连作配施秸秆处理集中在第1主成分正方向,得分系数在2.39—4.17之间,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相似;玉米连作不施肥、玉米连作单施化肥和非玉米连作处理分布在第1主成分负方向,得分系数在-5.43—-1.59之间。土壤微生物利用的碳源主要是糖类、羧酸类、氨基酸和聚合物。玉米连作配施秸秆和撂荒有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玉米连作单施化肥尤其单施氮肥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功能多样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连作 秸秆还田 施肥 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BIOLOG
下载PDF
生态学中的尺度问题:内涵与分析方法 被引量:111
2
作者 张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340-2355,共16页
尺度问题已成为现代生态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尺度问题主要涉及3个方面:尺度概念、尺度分析和尺度推绎。主要评述前两个方面。生态学尺度有三重概念:维数、种类和组分,其中每重概念又包含了多个定义,有必要进行澄清、分类和统一。尺度分... 尺度问题已成为现代生态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尺度问题主要涉及3个方面:尺度概念、尺度分析和尺度推绎。主要评述前两个方面。生态学尺度有三重概念:维数、种类和组分,其中每重概念又包含了多个定义,有必要进行澄清、分类和统一。尺度分析涉及尺度效应分析和多尺度空间格局分析。格局、过程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某些景观特性均表现出尺度效应,因此多尺度研究非常必要和重要。多尺度空间格局分析(尤其是特征尺度的识别)是进行尺度效应分析和跨尺度推绎的基础。多尺度分析需要特定的方法,景观指数法是最常用和最简单的方法,但也常产生误导;空间统计学方法(如半方差分析法、尺度方差分析法、空隙度指数法和小波分析法等)和分维分析法在最近十几年发展起来,并逐渐应用于生态学,在尺度分析上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各种方法在尺度分析上各有优势和不足,有必要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进行比较和评估。总之,有关尺度分析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从而为下一步的尺度推绎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尺度概念 尺度分析 尺度效应 特征尺度 多尺度
下载PDF
中国对外贸易产生的CO_2排放区位转移分析 被引量:82
3
作者 张晓平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4-242,共9页
减缓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所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为国际社会所瞩目。目前有关的国际协定主要以国家本土温室气体排放为基准核算国家的碳排放责任和减排成效,忽略了国际商品贸易流引起的排放区位与产品消费区位的空间分离。... 减缓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所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为国际社会所瞩目。目前有关的国际协定主要以国家本土温室气体排放为基准核算国家的碳排放责任和减排成效,忽略了国际商品贸易流引起的排放区位与产品消费区位的空间分离。本文利用2000~2006年中国海关货物进出口商品分类数据,采用投入产出法,分析了中国货物进出口贸易产生的CO2排放区位向中国的转移效应。结果表明,中国出口商品内涵的CO2排放量从2000年的9.6亿t增加到2006年的19.1亿t,每年占全国总排放的比重基本在30%-35%。扣除进口商品使我国避免在本土排放的CO2,货物进出口贸易使净转移到我国的CO2排放量至少从2.3亿t增加到7.2亿t,中美贸易顺差、中国与欧盟贸易顺差是产生净转移的主要原因。结论主张相关国际协定从排放区位与消费区位相结合的角度制定温室气体减排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贸易 CO2排放 内涵能源 投入产出分析 中国
下载PDF
土壤中镉的生物可给性及其对人体的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76
4
作者 崔岩山 陈晓晨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03-408,共6页
为了研究土壤中镉生物可给性与土壤属性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体无意摄入土壤镉的风险,采集我国一些地区的16个土壤样品,利用invitro方法研究了这些土壤中镉的生物可给性及其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有11个土壤样品中镉的含量高... 为了研究土壤中镉生物可给性与土壤属性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体无意摄入土壤镉的风险,采集我国一些地区的16个土壤样品,利用invitro方法研究了这些土壤中镉的生物可给性及其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有11个土壤样品中镉的含量高过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三级标准;土壤中镉的溶解态浓度及其生物可给性变化很大,模拟胃和小肠液中镉的溶解态含量分别为0.05~20.71mg·kg^-1和0.03~11.99mg·kg^-1,平均值分别为1.81mg·kg^-1和1.06mg·kg^-1;模拟胃和小肠液中镉的生物可给性分别为6.37%-69.43%和3.19%~36.91%,平均值分别为25.34%和14.84%.模拟胃液中镉的溶解态含量与土壤pH有显著的相关性.如以胃阶段为判断,无意摄人土壤中镉对儿童的PTWI贡献率除广西南宁的土壤为26.90%外,其它有11个土壤样品低于1.00%.如以小肠阶段为判断,无意摄人土壤中镉对儿童的PTWI贡献率最高为广西南宁的土壤达15.57%,另有4个土壤样品高于1.00%,其它都低于1.00%.可见,对于本研究中大多数土壤,通过13部无意摄入土壤中镉的对人体并没有很高的风险.但当土壤中镉含量较高,同时其具有很高的生物可给性,就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很大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生物可给性 口部摄入 健康风险
原文传递
土壤重金属生物毒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5
5
作者 孙晋伟 黄益宗 +5 位作者 石孟春 崔岩山 李小方 招礼军 杜心 高卫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861-2869,共9页
世界范围内土壤重金属污染不断加重,由污染所带来的问题以及如何治理污染已经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土壤重金属将对土壤生物产生影响,而土壤生物在重金属的胁迫下也会产生不同的响应。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土壤重金属生物毒性的研究进... 世界范围内土壤重金属污染不断加重,由污染所带来的问题以及如何治理污染已经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土壤重金属将对土壤生物产生影响,而土壤生物在重金属的胁迫下也会产生不同的响应。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土壤重金属生物毒性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土壤重金属污染对陆地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土壤重金属生物毒性的影响因素;土壤重金属生物毒性的研究方法;土壤重金属生物毒性的预测模型,最后提出了问题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生物毒性 土壤 生物配体模型
下载PDF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程的“减源-拦截-修复”(3R)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60
6
作者 吴永红 胡正义 杨林章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共6页
在点源污染逐步得到控制后,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国生态环境健康、良性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30多年的面源污染控制经验,剖析了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总体形势,并从农业... 在点源污染逐步得到控制后,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国生态环境健康、良性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30多年的面源污染控制经验,剖析了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总体形势,并从农业面源污染产生、发展和发生的特征上,基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策略性理论——"减源-拦截-修复"理论。在阐述了该理论后,从太湖流域和滇池流域典型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实践案例进行验证。期望"减源-拦截-修复"理论的建立,能从根本上扭转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程至今无策略性指导理论的局面,为中国乃至世界类似经济发展模式的地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提供有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控制 农业 环境保护 “减源-拦截-修复”理论 面源污染
下载PDF
轮作对设施蔬菜大棚中次生盐渍化土壤盐分离子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57
7
作者 施毅超 胡正义 +4 位作者 龙为国 夏旭 朱春游 巴玉鑫 赵言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48-553,共6页
2007年8月在江苏省宜兴市采集10个典型大棚土壤及其邻近露地蔬菜地土壤调查其离子组成和电导率,并选择2个土壤具有次生盐渍化特征的大棚研究轮作(蓖麻-白菜-蓖麻、辣椒-白菜-辣椒)对土壤电导率(EC)和离子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棚蔬菜... 2007年8月在江苏省宜兴市采集10个典型大棚土壤及其邻近露地蔬菜地土壤调查其离子组成和电导率,并选择2个土壤具有次生盐渍化特征的大棚研究轮作(蓖麻-白菜-蓖麻、辣椒-白菜-辣椒)对土壤电导率(EC)和离子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棚蔬菜地土壤EC显著高于露地蔬菜地土壤,20%的大棚土壤已发生次生盐渍化(EC>500μS.cm-1);大棚土壤的SO42-、NO3-离子浓度显著高于露地蔬菜土壤,说明SO42-、NO3-是影响大棚次生盐渍化的主要离子。2年3茬大棚蔬菜地轮作试验结果表明,蓖麻-白菜-蓖麻轮作导致土壤EC下降5%,辣椒-白菜-辣椒轮作使土壤EC下降33%,表明后者对土壤次生盐渍化改良效果优于前者。两轮作系统盐分离子累积差异主要在于SO42-,辣椒-白菜-辣椒轮作能降低土壤SO42-的累积,而蓖麻-白菜-蓖麻轮作则不然。建议根据次生盐渍化土壤主控盐分离子以及不同作物对盐分离子吸收累积偏向性选择合适的轮作系统,实现轮作改良次生盐渍化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 次生盐渍化 设施土壤 盐分离子 土壤电导率
下载PDF
中国能源消费强度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2
8
作者 张晓平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83-889,共7页
能源消费强度反映国民经济发展中对能源的利用效率,其变动方向及影响因素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但研究中大多以我国总体能源消费强度的变化为对象,对地域差异关注不足。本文选取多项指标,构建能源消费规模份额指数、能耗强度指数、增长... 能源消费强度反映国民经济发展中对能源的利用效率,其变动方向及影响因素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但研究中大多以我国总体能源消费强度的变化为对象,对地域差异关注不足。本文选取多项指标,构建能源消费规模份额指数、能耗强度指数、增长速度指数、综合消费指数,从不同角度刻画中国能源消费的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利用回归分析法,定量研究了地区能源消费强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地区间能源消费强度的差异与地区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工业化程度、地区经济重型化程度存在直接关系,尤其是地区经济重型化程度的提高将会显著增加地区经济能耗强度。现阶段,控制高耗能重化工业的重复建设与盲目投资,对于减小能源消耗强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的地域差异性,要求我国能源战略的推进与实施必须制定相应的地区政策才能确保国家宏观战略的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强度 区域差异 工业化 经济重型化
下载PDF
污染土壤中铅、砷的生物可给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1
9
作者 崔岩山 陈晓晨 付瑾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80-486,共7页
土壤铅、砷污染已成为重要的环境问题,并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对食物链途径的有效控制使得从口部无意摄入的土壤铅、砷对人体,特别是对儿童铅、砷摄入总量的贡献率越来越大,甚至成为主要来源。土壤中铅、砷直接进入人体的消化系... 土壤铅、砷污染已成为重要的环境问题,并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对食物链途径的有效控制使得从口部无意摄入的土壤铅、砷对人体,特别是对儿童铅、砷摄入总量的贡献率越来越大,甚至成为主要来源。土壤中铅、砷直接进入人体的消化系统并可被人体胃肠道溶解出的部分称为其生物可给性。有效、准确地判定土壤中铅、砷的生物可给性已经成为解决儿童铅、砷中毒的关键科学问题。因此,有关土壤中铅、砷的生物可给性及其在人体健康风险评价中的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综述了污染土壤中铅、砷生物可给性的研究方法及各方法的优缺点,并从土壤性质、模拟胃肠条件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土壤中铅、砷生物可给性的主要因素和存在的问题,还进一步论述了土壤中铅、砷生物可给性在人体健康风险评价中的应用。最后,提出了今后该领域应重点加强土壤铅、砷生物可给性的标准参考物、模拟胃肠条件的优化以及土壤铅、砷生物可给性在人体健康风险评价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以期充分发挥铅、砷等环境污染物的生物可给性研究方法的潜力,更好地为控制土壤污染、保护人类健康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给性 健康风险 污染土壤
下载PDF
若尔盖高原湿地甲烷排放的时空异质性 被引量:35
10
作者 陈槐 高永恒 +4 位作者 姚守平 吴宁 王艳芬 罗鹏 田建卿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425-3437,共13页
集中于北美落基山高山湿地甲烷排放的零星报道远不能解析全球高山湿地甲烷源强。因此,世界范围内其他区域高山湿地甲烷排放的研究对于合理估计全球高山湿地甲烷源强,意义重大。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基于3种典型湿地类型的甲烷排放数据... 集中于北美落基山高山湿地甲烷排放的零星报道远不能解析全球高山湿地甲烷源强。因此,世界范围内其他区域高山湿地甲烷排放的研究对于合理估计全球高山湿地甲烷源强,意义重大。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基于3种典型湿地类型的甲烷排放数据,认为若尔盖高原湿地生长季甲烷的平均排放量为4.69mgCH4m-2h-1。同时根据2a数据,初步分析了甲烷通量及其对环境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甲烷排放昼夜变化具有双峰模式(主峰出现在15:00,次峰出现在06:00),可由土壤温度以及植物气孔开启来解释。(2)若尔盖湿地甲烷排放季节动态较为典型,即在7月份或8月份出现排放高峰,冬季甲烷排放较少。生长季,对3类群落类型,表面温度与甲烷排放显著相关(r2=0.55,P<0.05,n=30),地表水位和植物群落高度与甲烷排放相关性更为显著(r2=0.32,0.61,P<0.01,n=30)。分析认为该季节节律是由温度以及植物生长状况直接影响的,而水位则是使该节律发生波动的原因(高原气候)。(3)群落尺度下,物候学上相当重要的两个时期,甲烷排放通量均有较高的空间变异(植物生长高峰变异系数为38%,积雪融化高峰为61%)。通过逐步回归线性分析,发现植物生长高峰期,地表水位和群落高度是影响甲烷排放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r2=0.43,0.59,P<0.01,n=30)。(4)景观尺度下,生长季,景观尺度下甲烷排放有较大的空间变异,湖滨湿地甲烷平排放量最高为11.95mgCH4m-2h-1,其次为宽谷湿地,其排放量为2.12mgCH4m-2h-1,河岸湿地表现为甲烷吸收,其吸收量为0.007mgCH4m-2h-1。地表水位、植物地上生物量以及植物高度能够很好地解释甲烷排放的景观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温室气体通量 景观 时间动态 空间动态 地表水位 植物高度
下载PDF
叶际微生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1
作者 潘建刚 呼庆 +3 位作者 齐鸿雁 张洪勋 庄国强 白志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83-592,共10页
植物的叶际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微生物的生存环境条件严苛。其可被利用的营养成分较少,温湿度波动大。此外,较强的紫外线辐射对于叶际微生物的生存也有很大影响。但是植物叶际却有着丰富的微生物多样性,其中还有许多有益细菌和真菌。... 植物的叶际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微生物的生存环境条件严苛。其可被利用的营养成分较少,温湿度波动大。此外,较强的紫外线辐射对于叶际微生物的生存也有很大影响。但是植物叶际却有着丰富的微生物多样性,其中还有许多有益细菌和真菌。它们通过和植物寄主的互作,改善着叶际微生物的栖居环境;其对植物病原体的拮抗亦可提高植物的抗病性。植物叶际的微生物还可以产生激素以促进植物生长,还有一些微生物可以利用农药等污染有机物作为营养物质,在污染物的环境生物修复方面显示巨大的潜力。此外,叶际微生物作为一种生态学指标在生态稳定与环境安全评价中开始发挥显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际 微生物多样性 16S RRNA 微生物生态 叶际生物修复
下载PDF
生态学中的尺度问题——尺度上推 被引量:30
12
作者 张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4252-4266,共15页
尺度推绎是生态学理论和应用的核心。如何在一个异质景观中进行尺度推绎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科学难题,是对当今生态学家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研究环境问题的重大挑战。就目前的研究,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尺度推绎途径:空间分析法(如分维分析法... 尺度推绎是生态学理论和应用的核心。如何在一个异质景观中进行尺度推绎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科学难题,是对当今生态学家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研究环境问题的重大挑战。就目前的研究,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尺度推绎途径:空间分析法(如分维分析法和小波分析法)、基于相似性的尺度上推方法、基于局域动态模型的尺度上推方法、随机(模型)法。基于相似性的尺度上推方法来源于生物学上的异量关联,可将其思想延伸至空间上,研究物种丰富度、自然河网、地形特征、生态学格局或过程变量和景观指数等。基于局域动态模型的尺度上推方法需要首先确定是否进行跨尺度推绎,以及是否考虑空间单元之间的水平相互作用和反馈,然后再应用具体的方法或途径,如简单聚合法、有效值外推法、直接外推法、期望值外推、显式积分法和空间相互作用模拟法等。随机(模型)法以其它尺度上推方法为基础,根据研究的是单个景观,还是多个景观,采用不同的途径。理解、定量和降低尺度推绎结果的不确定性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但相关研究仍然极少。以上所有有关尺度推绎的方法、途径和结果分析共同构成了尺度推绎的概念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尺度推绎 尺度上推 分维分析 小波分析 基于相似性的尺度上推方法 基于局域动态模型的尺度上推方法 随机(模型)法
下载PDF
畜禽排泄物中抗生素残留与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13
作者 王惠惠 王淑平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50-256,共7页
畜禽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大量的兽用抗生素类药物应用于养殖业中并逐年增加。抗生素在有机体内积累量很低,机体吸收后少部分经过羟基化、裂解和葡萄糖苷酸化等代谢反应生成无活性的产物,约60%~90%以原形通过粪便和尿液排出体外,... 畜禽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大量的兽用抗生素类药物应用于养殖业中并逐年增加。抗生素在有机体内积累量很低,机体吸收后少部分经过羟基化、裂解和葡萄糖苷酸化等代谢反应生成无活性的产物,约60%~90%以原形通过粪便和尿液排出体外,畜禽排泄物无疑成为抗生素污染环境的主要来源之一。据估算,到2010年我国畜禽粪便的排放量将达4.50×109t,由此带来的抗生素污染风险不容忽视。根据近几年已发表的研究结果,介绍了畜禽养殖中抗生素在世界范围内的使用情况及粪便中的残留水平,并围绕国内外土壤和水中的残留情况进行阐述,综合分析排泄物中抗生素的归趋和环境风险,针对粪肥和养殖污水中的抗生素分别提出适于广泛应用的污染控制措施,最后对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排泄物 抗生素残留 环境风险 控制措施
原文传递
北京制造业空间布局演化及重心变动分解分析 被引量:33
14
作者 孙磊 张晓平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1-497,共7页
21世纪之初,北京正由一个工业城市逐步向适合首都特点的新经济型城市转变,其都市国际化、经济服务化、区域一体化和产业轻型化的四化经济发展战略都将对北京制造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以空间布局为着眼点,分别运用功能分区的圈... 21世纪之初,北京正由一个工业城市逐步向适合首都特点的新经济型城市转变,其都市国际化、经济服务化、区域一体化和产业轻型化的四化经济发展战略都将对北京制造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以空间布局为着眼点,分别运用功能分区的圈层划分方法和基于邮区尺度的重心计算方法,对近10年北京制造业的空间布局演化过程进行刻画,并且利用重心变动的分解分析对影响制造业布局的动力因素进行定量描述。研究表明,研究期内北京制造业的布局正在经历由城市功能拓展区向城市发展新区调整的过渡阶段;近10年间北京制造业的就业和企业分布重心都出现了向东偏移的趋势,但是南北方向有所不同:前者向东北偏移,后者向东南偏移。对北京制造业的就业重心变动进行分解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效应和空间效应对就业重心偏移的贡献同样显著,推动就业重心向东北偏移。北京应继续深化劳动和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工业的结构调整,优先发展适合首都特点的都市型工业和高新技术工业;要继续引导产业转移,推动制造业"东移南扩"的布局调整,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大都市区产业空间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分布 重心 分解 北京
原文传递
基于遗传BP神经网络的主被动遥感协同反演土壤水分 被引量:33
15
作者 余凡 赵英时 李海涛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3-288,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算法的主被动遥感协同反演地表土壤水分的方法.首先,建立一个BP神经网络,并采用遗传算法对BP网络的节点权值进行了优化.然后分别将TM数据(TM3,TM4,TM6)、不同极化和极化比的(VV,VH,VH/VV)ASAR数据作为神经网... 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算法的主被动遥感协同反演地表土壤水分的方法.首先,建立一个BP神经网络,并采用遗传算法对BP网络的节点权值进行了优化.然后分别将TM数据(TM3,TM4,TM6)、不同极化和极化比的(VV,VH,VH/VV)ASAR数据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土壤水分含量作为网络的输出,用部分实测数据对网络进行训练并反演得到研究区土壤水分布图.最后,利用地面实测数据分别对遗传神经网络优化算法的有效性和主被动遥感协同反演的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新优化算法是有效可行的,且TM和ASAR协同反演的结果比两者单独反演的结果明显要好,体现了主被动遥感协同反演土壤水分的优势与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被动遥感 GA-BP神经网络 土壤水分 反演
下载PDF
中国工业能源消费强度变化的分解分析 被引量:26
16
作者 张晓平 孙磊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85-1691,共7页
工业是中国能源消费的主体,对工业内部各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和结构变化的深入剖析有助于决策者制定有针对性的具体政策措施。基于改进的差值分解法,本文把1997年-2007年中国工业能源消费强度变化分解为结构效应和效率效应。结果表明,过去1... 工业是中国能源消费的主体,对工业内部各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和结构变化的深入剖析有助于决策者制定有针对性的具体政策措施。基于改进的差值分解法,本文把1997年-2007年中国工业能源消费强度变化分解为结构效应和效率效应。结果表明,过去10年间中国工业能源消费强度的下降基本上归因于效率效应,其总体贡献率达90.48%。对工业内部36个部门的能源消费强度变化的分解结果显示,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工业等部门的效率效应对降低全国工业能源消费强度的贡献最大,但同期高耗能冶金工业规模扩张产生的结构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效率效应。未来中国工业节能降耗的政策设计应重点关注高耗能重化工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并适度控制这些部门在工业中所占的比重,避免产能过度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 能源消费强度 分解 中国
原文传递
环丙沙星在潮土中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28
17
作者 崔皓 王淑平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895-2900,共6页
为了探明环丙沙星在潮土中的吸附特性,采用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了环丙沙星在潮土中的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特性以及pH值对其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环丙沙星在潮土中的吸附过程可分为快速吸附和慢速平衡2个阶段.整个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反... 为了探明环丙沙星在潮土中的吸附特性,采用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了环丙沙星在潮土中的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特性以及pH值对其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环丙沙星在潮土中的吸附过程可分为快速吸附和慢速平衡2个阶段.整个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吸附常数为1.138×10-3~2.849×10-2kg.(min.mg)-1.环丙沙星的吸附等温线能够较好地符合Freundlich方程和Langmuir方程,其中Freundlich方程的拟合效果更佳,吸附容量(lgKf)为2.725.研究发现,在pH值为4~9条件下,环丙沙星的吸附参数对数值lgKd呈随pH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pH值为5时,潮土对环丙沙星的吸附效果最好,lgKd为3.11,强酸性和碱性条件均不利于潮土对环丙沙星的吸附.由此推断阳离子吸附可能是潮土对环丙沙星吸附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丙沙星 潮土 吸附 动力学 PH
原文传递
大都市区工业重心时空变动轨迹分析:以天津市为例 被引量:28
18
作者 黄娉婷 张晓平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9-95,共7页
区域重心模型能够直观地衡量经济属性的动态演变过程以及区域差异,反映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研究采用1989—2009年天津市人口与工业总产值数据,引入重心测度模型,以人口重心为参照,对天津市工业重心在时空上的动态演变轨迹进行实证研究... 区域重心模型能够直观地衡量经济属性的动态演变过程以及区域差异,反映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研究采用1989—2009年天津市人口与工业总产值数据,引入重心测度模型,以人口重心为参照,对天津市工业重心在时空上的动态演变轨迹进行实证研究;结合各区县工业差异变动规律,对重心迁移的影响因素进行探析。结果表明:与人口重心在北辰区内缓慢移动不同,21年来天津市工业重心向东南方向迁移,由市中心移动到市区外围,且在东西方向的不均衡性显著大于南北方向。区位条件、政府政策、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会对工业布局产生影响,引起工业重心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心模型 工业重心 动态演变 天津市
原文传递
北京转河河岸带生态修复对河流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26
19
作者 李婉 张娜 吴芳芳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0-87,共8页
以北京转河为例,探讨一系列河岸带生态修复措施(尤其是河漫地和护岸的改造)对河流水质的影响.于2009年7~9月进行实地调查,沿河岸选取13个采样点,并定期采集水样,测定其中营养物质和溶解氧(DO)等的浓度.结果表明,转河氨氮(NH 4+-N)、硝... 以北京转河为例,探讨一系列河岸带生态修复措施(尤其是河漫地和护岸的改造)对河流水质的影响.于2009年7~9月进行实地调查,沿河岸选取13个采样点,并定期采集水样,测定其中营养物质和溶解氧(DO)等的浓度.结果表明,转河氨氮(NH 4+-N)、硝氮(NO 3--N)、总磷(TP)和DO的浓度均有非常明显的季节变化.在居民用水量较大的7月中下旬和8月上旬,河流中NH 4+-N和TP浓度有较大增加.NO 3--N浓度主要受降雨和地表径流量季节变化的控制.在降雨量较高的季节,NO 3--N浓度主要决定于采样前2次降雨的间隔时间;在降雨量较低的季节,其浓度决定于距上次降雨时间或采样前2次降雨的间隔时间.DO浓度决定于光合放氧和分解耗氧之间的关系,主要受水生植物的生长节律控制,其浓度季节变化对NO 3--N和NH 4+-N的消长关系进行着微调.总体上,转河没有形成富营养化的状况,但降低8月上旬的NH 4+-N浓度和丰水期的NO 3--N浓度仍是防控重点.在水生植物相对较多的河岸带处,河流中NO 3--N和NH 4+-N的浓度较低.在生长旺季,水生植物生长越密集,覆盖度越大,河流中TP浓度越低,DO浓度越高;而在生长末期,枯落物越多,河流中TP浓度越高,DO浓度越低.其中,菖蒲比水葱的影响更大.直立水泥护岸的NH 4+-N、NO3--N和TP的浓度普遍比石块+泥土护岸高.弯曲的河岸可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河流DO的浓度,而降低NH 4+-N和NO 3--N的浓度.另外,河流周边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河流水质也有较大影响.总之,除人类活动之外,水生植物的有无、类型、多度和生物量,护岸材料,河岸的曲直均对转河水质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流 河岸带结构 氨氮浓度 硝氮浓度 溶解氧浓度 总磷浓度
原文传递
控制非点源污染的政策情景模拟:以太湖流域的平湖市为例 被引量:19
20
作者 张蔚文 石敏俊 黄祖辉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47,共8页
本文以太湖流域的平湖市为例,构建了一个线性规划模型来模拟控制氮流失的四种政策情景的效力。模型的运行结果显示,包括氮肥税、禁令、自愿方法和补贴在内的所有备选政策都有一定效果,分别减少氮流失9.81%、26.80%、14.40%和79.9... 本文以太湖流域的平湖市为例,构建了一个线性规划模型来模拟控制氮流失的四种政策情景的效力。模型的运行结果显示,包括氮肥税、禁令、自愿方法和补贴在内的所有备选政策都有一定效果,分别减少氮流失9.81%、26.80%、14.40%和79.95%。本研究对太湖流域乃至全国的非点源污染控制具有以下三点政策启示:研究和开发(R&D)要先行;保障生产者利益是根本;宣传和教育是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政策 非点源污染 氮流失 线性规划模型 情景模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