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79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及其动力因子分析 被引量:975
1
作者 陈明星 陆大道 张华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7-398,共12页
从城市化内涵的人口、经济、社会、土地四个方面,构建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对1981-2006年的中国城市化进行综合测度,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化综合水平持续提高,以经济增长和地域景观的快速演进为主要特征,其次是人... 从城市化内涵的人口、经济、社会、土地四个方面,构建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对1981-2006年的中国城市化进行综合测度,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化综合水平持续提高,以经济增长和地域景观的快速演进为主要特征,其次是人口城市化,最后是社会城市化中的医疗水平,其中各子系统有不同的演变特点。多元回归模型分析表明,城市化动力因子呈现多元化特征,市场力是最主要的驱动力,后面依次是内源力、行政力和外向力。从城市化发展阶段上看,市场力、外向力和行政力对城市化综合水平的影响呈上升趋势,而内源力呈明显下降趋势。本文认为,中国城市化主要是内生过程,应强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统筹城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综合测度 动力因子 熵值法 中国
下载PDF
中国食用菌名录 被引量:775
2
作者 戴玉成 周丽伟 +3 位作者 杨祝良 文华安 图力古尔 李泰辉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1,共21页
作者系统地考证了我国食用菌的名称,排除了过去报道中的187个名称,同时新增了82个名称,本文共收录中国食用菌966个分类单元,包括936种、23变种、3亚种和4变型。对每个名称按新近的研究成果和最新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进行了订正,将曾报... 作者系统地考证了我国食用菌的名称,排除了过去报道中的187个名称,同时新增了82个名称,本文共收录中国食用菌966个分类单元,包括936种、23变种、3亚种和4变型。对每个名称按新近的研究成果和最新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进行了订正,将曾报道的、但应作为其他种的同物异名者列在其正名之后,所有名称定名人的缩写全部按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的要求加以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真菌 拉丁名称 命名法规
原文传递
机会网络 被引量:324
3
作者 熊永平 孙利民 +1 位作者 牛建伟 刘燕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4-137,共14页
大量具备短距离通信能力的智能设备的出现推动了无线自组网应用的迅速发展.但在许多实际应用环境中,节点移动、网络稀疏或信号衰减等各种原因通常导致形成的网络大部分时间不连通.传统的移动自组织网络传输模式要求通信源和目标节点之... 大量具备短距离通信能力的智能设备的出现推动了无线自组网应用的迅速发展.但在许多实际应用环境中,节点移动、网络稀疏或信号衰减等各种原因通常导致形成的网络大部分时间不连通.传统的移动自组织网络传输模式要求通信源和目标节点之间存在至少一条完整的路径,因而无法在这类环境中运行.机会网络利用节点移动形成的通信机会逐跳传输消息,以"存储-携带-转发"的路由模式实现节点间通信,这种完全不同于传统网络通信模式的新兴组网方式引起了研究界极大的兴趣.首先介绍机会网络的概念和理论基础,并给出了当前机会网络的一些典型应用,然后详细阐述了机会网络研究的热点问题,包括机会转发机制、移动模型和基于机会通信的数据分发和检索等,并简要叙述了机会网络的通信中间件、协作和安全机制以及机会网络新的应用等其他研究问题,最后进行总结并展望了机会网络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会路由 机会网络 延迟容忍网络 自组织
下载PDF
中国地表潜在蒸散发敏感性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05
4
作者 刘昌明 张丹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79-588,共10页
潜在蒸散发是农田灌溉管理、作物需水量估算、稀缺资料地区水量平衡等研究中的重要参量,分析其对气象因子的敏感性有助于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研究。根据中国1960-2007年的653个气象台站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采用... 潜在蒸散发是农田灌溉管理、作物需水量估算、稀缺资料地区水量平衡等研究中的重要参量,分析其对气象因子的敏感性有助于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研究。根据中国1960-2007年的653个气象台站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采用优化太阳辐射计算的Penman-Monteith潜在蒸散发计算方法,分析了中国10大流域片区的潜在蒸散发对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风速、太阳辐射、水汽压的敏感性及其区域分异。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优化后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的潜在蒸散发与蒸发皿蒸发量的复相关系数从0.61提高到了0.75;计算得出的潜在蒸散发在8个流域片区呈下降趋势,从流域尺度上揭示了"蒸发悖论"在中国的普遍存在。(2)空间上,海河流域片区、黄河流域片区、淮河流域片区、长江流域片区、珠江流域片区、东南诸河的潜在蒸散发对最高气温最为敏感,松花江流域片区、辽河流域片区和西北诸河对水汽压最为敏感,西南诸河则对太阳辐射最为敏感。全国范围内,潜在蒸散发对气象因子的敏感性为:水汽压>最高气温>太阳辐射>风速>最低气温;且各敏感系数与海拔有一定的线性相关性。(3)时间尺度上,潜在蒸散发对最高气温和太阳辐射最为敏感的月份是7月,而对最低气温、风速和水汽压最为敏感的月份是1月。1960-2007年之间,潜在蒸散发对最高气温的敏感性呈下降趋势,而对最低气温、风速、太阳辐射和水汽压的敏感性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man-Monteith潜在蒸散发 气象因子 敏感性 中国 流域片区
原文传递
中国城市群紧凑度的综合测度分析 被引量:156
5
作者 方创琳 祁巍锋 宋吉涛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11-1021,共11页
城市群紧凑度是指在城市群形成与发育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城市(城镇)、产业、资源、资金、交通、技术、人才等物质实体按照一定的经济技术联系在空间上的集中程度,包括城市群产业紧凑度、城市群空间紧凑度和城市群交通紧凑度等类型。适度... 城市群紧凑度是指在城市群形成与发育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城市(城镇)、产业、资源、资金、交通、技术、人才等物质实体按照一定的经济技术联系在空间上的集中程度,包括城市群产业紧凑度、城市群空间紧凑度和城市群交通紧凑度等类型。适度的紧凑度是城市群综合效益最大化的集中体现,城市群紧凑度过高、过低都不利于城市群的健康发展。从产业、空间和交通三大视角入手,通过构建城市群紧凑度的综合测度模型,对选取的23个城市群紧凑程度进行分析后认为,中国城市群紧凑度总体不高,且空间差异性大,根据这种差异,采用聚类分析法可将中国城市群综合紧凑度划分为高度紧凑、紧凑、中度紧凑、低度紧凑和不紧凑(分散)5个等级。城市群综合紧凑度呈现出由东向西、由南向北逐渐降低的分异态势。城市群综合紧凑度与城市群发育程度呈现出高度的正相关性。如何科学调控城市群紧凑程度,紧凑程度达到一种什么样的标准才是最佳选择,这是本文研究中试图回答的问题。该研究为我国城市群的形成与发育,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群、环境友好型城市群、生态型城市群和高效型城市群提供定量的决策依据,为推动我国城市群的适度集聚和健康发展奠定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紧凑度 综合测度模型 空间分异 中国
下载PDF
地震叠前逆时偏移高阶有限差分算法及GPU实现 被引量:139
6
作者 刘红伟 李博 +2 位作者 刘洪 佟小龙 刘钦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25-1733,共9页
叠前逆时偏移技术是解决地震成像问题的有力工具,但由于计算量大、成像噪音以及存储量大等原因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给出了逆时偏移的实现过程,分析了高阶有限差分格式的稳定性与频散关系.针对叠前逆时偏移计算量大的问题,使用图形... 叠前逆时偏移技术是解决地震成像问题的有力工具,但由于计算量大、成像噪音以及存储量大等原因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给出了逆时偏移的实现过程,分析了高阶有限差分格式的稳定性与频散关系.针对叠前逆时偏移计算量大的问题,使用图形处理器(Graphic Processing Unit,简称GPU)实现算法加速,比传统的CPU计算速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文中对理论模型进行了计算,并与单程波偏移方法做比较,结果表明:叠前逆时偏移有效突破了成像倾角限制,对垂直断层、盐丘空腔内幕等特殊构造成像效果均有显著提高.本文尚未涉及成像噪音去除以及存储量等问题,笔者将另文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 频散关系 叠前逆时偏移 GPU加速
下载PDF
青海三江源地区近50年来的气温变化 被引量:136
7
作者 易湘生 尹衍雨 +1 位作者 李国胜 彭景涛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51-1465,共15页
利用青海三江源地区12个气象站1961-2010年月气温资料及滑动平均、线性倾向估计、样条函数插值、Mann-Kendal检验等方法对气温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1)青海三江源地区及3个源区年、四季平均气温出现多次冷暖波动过程,但在统计意义上均呈... 利用青海三江源地区12个气象站1961-2010年月气温资料及滑动平均、线性倾向估计、样条函数插值、Mann-Kendal检验等方法对气温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1)青海三江源地区及3个源区年、四季平均气温出现多次冷暖波动过程,但在统计意义上均呈显著增温趋势,2001年以后增温明显。其中,春、夏、秋季和全年平均气温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增温显著,而冬季在进入21世纪后增温极为显著。除春季外,青海三江源地区及3个源区年、四季气温标准值逐渐增加,并以冬季气温标准值增加最为显著;(2)青海三江源地区年平均气温倾向率为0.36oC10a-1,澜沧江源区与黄河源区增温幅度相同(0.37oC10a-1),而长江源区增温幅度相对较小(0.34oC10a-1),整个青海三江源地区显著增温区域出现在玉树南部及囊谦北部,并且冬季和秋季增温幅度要大于春季和夏季;(3)青海三江源地区、澜沧江源区和长江源区的年、夏、秋、冬季以及黄河源区夏、秋季平均气温均发生了突变。其中,年、夏季平均气温突变主要发生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秋季平均气温主要在90年代前期,而冬季平均气温主要发生21世纪初;(4)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不同地区海拔高度和下垫面的差异是导致青海三江源地区增温幅度较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变化 区域差异 突变分析 三江源地区
原文传递
城市能源消费碳排放核算方法 被引量:119
8
作者 刘竹 耿涌 +2 位作者 薛冰 郗凤明 焦江波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25-1330,共6页
城市能源消费碳排放核算方法的选择对核算结果具有一定影响。本研究参照IPCC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方法,根据中国能源统计现状,利用能源表观消费量数据和现行的能源消费碳排放核算方法,将能源消费碳排放核算方法分为3种核算方式:①基于... 城市能源消费碳排放核算方法的选择对核算结果具有一定影响。本研究参照IPCC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方法,根据中国能源统计现状,利用能源表观消费量数据和现行的能源消费碳排放核算方法,将能源消费碳排放核算方法分为3种核算方式:①基于能源平衡表的能源消费碳排放核算;②基于一次能源消费量的能源消费碳排放核算;③基于终端能源消费量的能源消费碳排放核算,并分别根据3种能源消费核算方法构建城市能源消费碳排放核算体系;以北京市为案例对比3种方法的能源消费碳排放核算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能源消费碳排放核算方法的选择对核算结果有很大影响,通过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认为排放因子、碳氧化水平及加工转换过程是产生不确定性的3个主要原因。基于能源平衡表的修正后的能源消费碳排放核算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在能源加工转换过程中的二次能源消费遗漏及重复计算,然而,由于当前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尚不能满足能源消费碳排放计算的需要,需要尽快建立更为细致的统计核算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核算方法 能源消费 中国能源统计
原文传递
土地空间多功能利用:理论框架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115
9
作者 甄霖 曹淑艳 +3 位作者 魏云洁 谢高地 李芬 杨莉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44-551,共8页
土地利用功能(LUFs)指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土地多功能利用指一个区域土地利用功能及其环境、经济和社会功能的状态和表现,是评价土地利用变化对其功能可持续性影响的重要理论和方法体系,相关研究对我国土地利用研究... 土地利用功能(LUFs)指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土地多功能利用指一个区域土地利用功能及其环境、经济和社会功能的状态和表现,是评价土地利用变化对其功能可持续性影响的重要理论和方法体系,相关研究对我国土地利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界定了土地多功能利用的理论,构建了分析框架,并以我国1985年至2005年土地利用为例,实证了该框架应用的步骤:以可持续性三维度为基础,选取与土地利用密切相关的指标体系;界定多功能性,建立指标与多功能性之间多维度关联矩阵;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评估土地功能。实证研究揭示:中国土地利用总功能在1985年~2005年实现了倍增发展,确定的10项功能中,就业支持功能下降了1/3强;生态过程维持功能被超强度利用;降低污染排放功能发生恶性退化;其他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健康保障与人工化土地生产功能提高幅度最为显著,均实现3倍增长。期间总功能的实现率提高了1倍,达到0.37,其中资源维持与供给功能实现率已经达到0.83,但各环境功能实现率尚处于负值状态。建议在土地利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其功能的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功能 概念框架 指标 可持续性 中国
原文传递
计算机取证的相关法律技术问题研究 被引量:84
10
作者 丁丽萍 王永吉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0-275,共16页
法律界研究计算机证据的有关法律特性及其认定,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则从技术的角度研究计据的技术特征及其获取技术.由于这一学科是建立在法学和计算机科学之上的交叉学科,必须从这两个学科及其派生学科上体现出的特殊性的角度... 法律界研究计算机证据的有关法律特性及其认定,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则从技术的角度研究计据的技术特征及其获取技术.由于这一学科是建立在法学和计算机科学之上的交叉学科,必须从这两个学科及其派生学科上体现出的特殊性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在这一领域把法律和技术分离的做法会导致法律认定上的错误和技术上的无序性.通过将法律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对计算机取证进行了研究.阐明了计算机取证的相关法律问题,重点研究了计算机取证的技术方法和工具,并给出了一个计算机取证实验的技术过程.提出了目前计算机取证相关法律法规和计算机取证技术的不足,指出了今后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健全、计算机取证工作的规范化和计算机取证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 法律 证据 计算机证据 计算机取证学 计算机取证工具
下载PDF
青藏高原草地植物群落冠层叶片氮磷化学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105
11
作者 杨阔 黄建辉 +2 位作者 董丹 马文红 贺金生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22,共6页
叶片氮(N)和磷(P)的化学计量学研究涉及到植物生态学的众多领域与多个尺度,然而各个尺度上的化学计量学研究并未同步展开。通过对青藏高原47个草地样地连续3年的调查,分析了当地群落水平上的植物叶片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学特征,并结合... 叶片氮(N)和磷(P)的化学计量学研究涉及到植物生态学的众多领域与多个尺度,然而各个尺度上的化学计量学研究并未同步展开。通过对青藏高原47个草地样地连续3年的调查,分析了当地群落水平上的植物叶片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学特征,并结合温度和降水气候数据研究了N、P含量及N:P比值与这两个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青藏高原草地群落水平的叶片N含量变化范围为14.8–36.7mg·g–1,平均为23.2mg·g–1;P含量变化范围为0.8–2.8mg·g–1,平均为1.7mg·g–1;N:P比值变化范围为6.8–25.6,平均为13.5。群落叶片N含量与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叶片的N:P比值与P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N:P比值的变化主要由P含量变化决定。另外发现:群落水平叶片N、P含量及N:P比值存在着显著的年际变化,叶片的N、P含量及N:P比值与年平均气温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关系。通过该研究结果推测:P含量较高的变异系数及其与环境因子表现出的显著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植物群落对当地气候条件的一种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群落 叶片N、P含量 N:P比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内蒙古太平川铜钼矿成矿斑岩时代、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99
12
作者 陈志广 张连昌 +4 位作者 卢百志 李占龙 吴华英 相鹏 黄世武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37-1449,共13页
内蒙古太平川Cu-Mo矿床位于得尔布干成矿带北段额尔古纳地区,为新近发现的斑岩型矿床。矿区内发育环带状热液蚀变,由内向外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和泥化。热液蚀变围绕花岗闪长斑岩分布,Cu-Mo矿化主要受控于硅化-绢云母化蚀变,主要分布在... 内蒙古太平川Cu-Mo矿床位于得尔布干成矿带北段额尔古纳地区,为新近发现的斑岩型矿床。矿区内发育环带状热液蚀变,由内向外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和泥化。热液蚀变围绕花岗闪长斑岩分布,Cu-Mo矿化主要受控于硅化-绢云母化蚀变,主要分布在花岗闪长斑岩中。本文获得成矿斑岩岩浆锆石U-Pb谐和年龄为202±5.7Ma,指示该矿床可能形成于晚三叠世。同时在样品中也发现继承锆石(784Ma),表明该地区可能存在晚元古基底。成矿斑岩的元素地球化学数据表明,主量元素SiO2(65.86%~68.84%)>56%、Al2O3(15.18%~16.28%)>15%、MgO(0.84%~1.06%)<3%、Na2O/K2O>1;微量元素亏损重稀土,Sr(471×10-6~513×10-6)>400×10-6、Y(15.0×10-6~17.9×10-6)<18×10-6、Yb(1.27×10-6~1.81×10-6)<1.9×10-6,表明该花岗闪长斑岩具有明显的埃达克质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同时成矿斑岩具有相对高的SiO2、Yb含量和Th/Nb、Ce/Nb比值,而相对低的Al2O3、TiO2、MgO、Sr、Th含量和Th/Ce比值,这些特征与源于俯冲板片的埃达克岩相似。然而成矿斑岩(87Sr/86Sr)i(0.70943~0.71019)较大,εNd(t)为-3.4~-3.9,我们推测额尔古纳地块在岩浆上升过程中贡献了部分物质。结合区域构造演化,我们认为该矿区成矿斑岩岩浆形成于俯冲洋壳的部分熔融,矿床形成背景为早中生代蒙古-鄂霍茨克洋向额尔古纳地块俯冲的陆缘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得尔布干成矿带 斑岩Cu-Mo矿床 锆石U-Pb年代学 地球化学 埃达克岩 陆缘弧环境 蒙古-鄂霍茨克洋
下载PDF
中国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动态的区域分析 被引量:100
13
作者 甄霖 魏云洁 +5 位作者 谢高地 HELMING Katharina 曹淑艳 杨莉 潘影 KOENIG Hannes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6749-6761,共13页
当前,国际学术界针对土地利用的研究正由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向土地空间多功能变化及其可持续性的方向发展,其宗旨是确定和度量土地多元化利用所提供的产品、服务和功能,及其带来的环境和社会经济效应,实现对土地利用的科学管理。基于可持... 当前,国际学术界针对土地利用的研究正由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向土地空间多功能变化及其可持续性的方向发展,其宗旨是确定和度量土地多元化利用所提供的产品、服务和功能,及其带来的环境和社会经济效应,实现对土地利用的科学管理。基于可持续发展三维度的理念及其指标体系,界定并定量评价了我国区域土地利用的10项功能,深入研究了在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相随的过去20a间,各项功能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表明,我国土地多功能性的10项功能中,就业支持功能表现出区域增减不一的特点,生态过程维持功能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健康保障、交通功能、居住家园、生物性土地生产、人工化土地生产、资源供给与维持、污染接收器、景观与文化支持功能在各个区域得到了不断改善与提高,但各个功能变化的强势区和弱势区在时空分布上表现出了很强的区域性特点。区域自然条件禀赋、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土地利用政策在功能变化中起着关键作用。研究结果揭出中国区域土地多功能性尚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土地政策应具有系统性、功能针对性和时空针对性,并应关注土地利用功能变化的链发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空间利用 土地多功能性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时空尺度 中国
下载PDF
海河流域潜在蒸散发的气候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95
14
作者 刘小莽 郑红星 +1 位作者 刘昌明 曹英杰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470-1476,共7页
蒸散发是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分析潜在蒸散发对气候因子的敏感性有助于深入理解气候变化对水文循环的影响。本文基于Penman-Monteith公式,分析了海河流域潜在蒸散发对气温、风速、水汽压和太阳辐射的敏感性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 蒸散发是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分析潜在蒸散发对气候因子的敏感性有助于深入理解气候变化对水文循环的影响。本文基于Penman-Monteith公式,分析了海河流域潜在蒸散发对气温、风速、水汽压和太阳辐射的敏感性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在年尺度上潜在蒸散发对水汽压最为敏感,其次是温度和太阳辐射;在季节尺度上,春夏两季潜在蒸散发对温度最为敏感,对风速最不敏感;秋冬两季潜在蒸散发对水汽压最为敏感,对太阳辐射最不敏感;②从空间分布上看,潜在蒸散发对温度和水汽压的敏感系数以海河流域南部和冀东沿海的低海拔地区为最高,流域北部的燕山和太行山高海拔地区为最小;③潜在蒸散发对太阳辐射变化的敏感性表现出从南到北递减的趋势,对风速变化的敏感性则表现出由南往北递增的趋势;④趋势分析表明,海河流域1957~2008年间,潜在蒸散发对风速、太阳辐射和温度的敏感程度都呈增大趋势,其中对温度的敏感程度增大趋势最为明显,对水汽压的敏感程度有减弱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蒸散发 PENMAN-MONTEITH公式 敏感系数 海河流域
原文传递
就医空间可达性分析的两步移动搜索法——以江苏省东海县为例 被引量:90
15
作者 胡瑞山 董锁成 胡浩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00-1607,共8页
精确评价医疗设施可达性的空间分异样状况是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的前提。本文在回顾国内外关于医疗空间可达性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两步移动搜索法,以江苏省贫困县——东海县为案例,以行政村和医院为分析单元,基于迪卡斯特拉算法计算出各村到... 精确评价医疗设施可达性的空间分异样状况是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的前提。本文在回顾国内外关于医疗空间可达性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两步移动搜索法,以江苏省贫困县——东海县为案例,以行政村和医院为分析单元,基于迪卡斯特拉算法计算出各村到医院(卫生院)的最短通行时间,进而分析各村医疗空间可达性分异情况。采用不用服务时间阈值范围进行空间敏感性分析,综合研判缺医地区分布特点。与传统的医卫人员和人口比值的方法相比,两步移动搜索法能有效显示县域范围内医疗可达性的空间分异情况。采用较大的时间阈值,医疗空间可达性分异较为平滑,采用较小服务阈值则空间分异显著,缺医范围也较大。东海县医疗空间可达性整体呈单核结构,并沿主要交通线延伸,缺医地区多分布于边缘乡镇。提高边缘乡镇的行政村的甲级卫生院等级和乡村道路等级将会改善边缘乡镇的就医可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步移动搜索法 就医空间可达性 江苏省东海县
原文传递
中国耕地变化驱动力分区研究 被引量:78
16
作者 刘旭华 王劲峰 +1 位作者 刘明亮 孟斌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87-1095,共9页
耕地变化机制是土地利用/土地覆盖(LUCC)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文中依据1980年代末和2000年两期土地利用遥感调查数据,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对全国近期耕地变化与自然、社会经济状况进行综合分区研究.研究发现,各地区耕地减少... 耕地变化机制是土地利用/土地覆盖(LUCC)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文中依据1980年代末和2000年两期土地利用遥感调查数据,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对全国近期耕地变化与自然、社会经济状况进行综合分区研究.研究发现,各地区耕地减少和增加是在地理背景制约下,气候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变化共同驱动下发生的.但引起耕地变化的驱动机制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在中西部地区自然条件的制约和推动起主导作用,而在东部较发达地区,社会经济、政策的驱动起主要作用.耕地面积减少状况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其主导因素包括: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政策背景下的开发区建设、城市化导致的产业结构变化和城镇扩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的就业观念的改变、气候变化导致的耕种收益的下降、交通条件的改善等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导致了中国近年来耕地大量减少的局面.耕地增加则主要由于农民集体或个人为增加收入,并在气候条件允许下,开垦林地、草地或未利用地.对LUCC驱动机制的研究建立在耕地变化综合分区的基础上,不仅考虑区域内部的自然与人文因素,而且还充分考虑了区域外部自然与人文因素的影响作用,并以定量化的指标反应了各种不同因素对耕地变化的影响作用水平,本研究可以为综合地理分区与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研究领域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耕地资源 变化机制 土地覆盖 驱动力 概念性机理模型
原文传递
甲壳素及壳聚糖在农业领域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82
17
作者 蒋小姝 莫海涛 +1 位作者 苏海佳 张小勇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6期170-174,共5页
甲壳素来源广泛,资源丰富,是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高分子化合物。为此简述了甲壳素的衍生物壳聚糖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官能团性、安全无毒性和广谱抗菌特性等多种功能,回顾了其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可被用作土壤改良剂、植物病害抑制剂、... 甲壳素来源广泛,资源丰富,是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高分子化合物。为此简述了甲壳素的衍生物壳聚糖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官能团性、安全无毒性和广谱抗菌特性等多种功能,回顾了其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可被用作土壤改良剂、植物病害抑制剂、种衣剂、饲料添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抗寒剂以及农药载体,而且已经在农作物和畜牧水产养殖等方面得到了验证。主要分析介绍甲壳素及壳聚糖在农业方面的各种作用的作用机理以及前人已经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重点总结甲壳素及壳聚糖作为种衣剂在农业上的应用以及其作用机理,指出壳聚糖对不同作物种子进行包衣或浸种处理能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分析表明甲壳素及壳聚糖处理对作物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广泛的应用于作物生产中,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壳素 壳聚糖 应用机理 抗病诱导 种衣剂
下载PDF
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现状与演变趋势 被引量:82
18
作者 阎百兴 杨育红 +5 位作者 刘兴土 张树文 刘宝元 沈波 王玉玺 郑国相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6-30,共5页
通过分析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侵蚀沟的数量和密度、黑土层厚度和有机质含量以及河流输沙量和含沙量的变化,对黑土区土壤侵蚀的现状和发展演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结果显示,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仍在发展之中,侵蚀面积不断扩... 通过分析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侵蚀沟的数量和密度、黑土层厚度和有机质含量以及河流输沙量和含沙量的变化,对黑土区土壤侵蚀的现状和发展演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结果显示,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仍在发展之中,侵蚀面积不断扩大,但增加速度减缓,侵蚀强度在增加,黑土层不断变薄,以面蚀为主;侵蚀沟的数量在增加,沟道继续扩展,向大沟方向发展;土壤养分下降;河流泥沙缓慢增加。协调粮食生产与水土保持的关系是今后防治黑土区土壤侵蚀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水土保持 现状 趋势 东北黑土区
下载PDF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白洋淀上游水源区径流的影响 被引量:79
19
作者 胡珊珊 郑红星 +2 位作者 刘昌明 于静洁 王中根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2-70,共9页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湖泊湿地,对维持华北平原生态平衡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白洋淀流域水源减少已经引起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本文以唐河上游流域为例,根据流域内1960-2008年水文气象数据,采用气候弹性系数和水文模拟方法,...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湖泊湿地,对维持华北平原生态平衡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白洋淀流域水源减少已经引起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本文以唐河上游流域为例,根据流域内1960-2008年水文气象数据,采用气候弹性系数和水文模拟方法,研究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白洋淀上游水源区径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年径流下降趋势显著,下降速率为1.7mm/a,且径流在1980年前后发生了突变;气候变化对唐河上游流域径流减少的贡献率为38%-40%,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减少起主导作用,为60%-62%。为维持白洋淀的生态功能,必须保证一定的最小生态需水量,开展湿地生态用水调度与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弹性系数 水文模型 白洋淀流域 唐河
原文传递
华南五峰组—龙马溪组与华北下马岭组的钾质斑脱岩及黑色岩系——两个地史转折期板块构造运动的沉积响应 被引量:78
20
作者 苏文博 李志明 +9 位作者 史晓颖 周洪瑞 黄思骥 刘晓茗 陈晓雨 张继恩 杨红梅 贾柳静 W.D.HUFF F.R.ETTENSOHN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2-95,共14页
华南奥陶—志留纪之交的五峰组—龙马溪组及华北新元古界下马岭组发现的钾质斑脱岩,都产自类似的黑色硅质-碳质页岩/板岩岩系。这两套黑色岩系与上、下地层的接触关系、岩性组成以及垂向序列所揭示的地质过程,具有良好的可对比性,都符合... 华南奥陶—志留纪之交的五峰组—龙马溪组及华北新元古界下马岭组发现的钾质斑脱岩,都产自类似的黑色硅质-碳质页岩/板岩岩系。这两套黑色岩系与上、下地层的接触关系、岩性组成以及垂向序列所揭示的地质过程,具有良好的可对比性,都符合Ettensohn总结的黑色页岩与板块构造运动之间的成因关系模式。岩石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这两组不同时代的钾质斑脱岩具有相似的源岩岩浆背景,为中酸性的粗安岩-英安岩-流纹岩系列,源于同碰撞岛弧(synCOL-VA)背景的火山喷发活动,与板块边缘的俯冲碰撞密切相关。由于华南五峰组—龙马溪组内斑脱岩及黑色页岩沉积的形成与此间华夏地块与扬子地块的汇聚相关,华北下马岭组的黑色岩系与钾质斑脱岩的形成可能也和华北地块与相邻地块的碰撞相关。推测后者很可能为Rodinia超大陆或Pangea850Ma汇聚时的沉积-地层学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质斑脱岩 黑/暗色岩系 板块汇聚 早古生代 新元古代 华南和华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