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半纤维素膜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于庆雪 王海松 +4 位作者 褚夫强 刘晔菲 于光 李滨 陈树法 《造纸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0-33,50,共5页
以半纤维素抽提液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玉米淀粉、CMC、PVA等不同的增强剂,制备出半纤维素膜材料,探讨了不同增强剂对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PVA为优选的膜增强剂;并研究了PVA的添加量对半纤维素膜的力学性能影响,确定最佳的PVA添加量为3... 以半纤维素抽提液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玉米淀粉、CMC、PVA等不同的增强剂,制备出半纤维素膜材料,探讨了不同增强剂对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PVA为优选的膜增强剂;并研究了PVA的添加量对半纤维素膜的力学性能影响,确定最佳的PVA添加量为30%(相对于溶液中所含半纤维素的质量比);最后对制得的膜初步进行了SEM形态表征及FT-IR表征,结果表明膜材料表面光滑、结构致密,且各成分间主要为物理结合,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纤维素 增强剂 膜材料 性能
下载PDF
Ru/ZSM-5催化葡萄糖选择性加氢制备山梨醇(英) 被引量:6
2
作者 郭星翠 王喜成 +4 位作者 关静 陈秀芳 秦张峰 牟新东 咸漠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33-740,共8页
采用无有机模板剂一步法制备了Ru/ZSM-5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N_2吸附-脱附、NH_3-程序升温脱附和CO_2-程序升温脱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反应温度、钌负载量和催化剂重复利用等因素对Ru/ZSM-5上葡萄... 采用无有机模板剂一步法制备了Ru/ZSM-5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N_2吸附-脱附、NH_3-程序升温脱附和CO_2-程序升温脱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反应温度、钌负载量和催化剂重复利用等因素对Ru/ZSM-5上葡萄糖加氢反应性能的影响,并与浸渍法制备的Ru/ZSM-5催化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与传统浸渍法相比,一步法制备的Ru/ZSM-5催化剂钌粒子具有更高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在120℃和4 MPa的温和反应条件下,葡萄糖接近完全转化,山梨醇选择性高达99.2%,催化剂可重复利用5次,仍保持较高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 葡萄糖 山梨醇 ZSM-5 ZSM-5
下载PDF
纤维素甲酸酯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曹宇翔 吴美燕 +1 位作者 刘莹莹 李滨 《天津造纸》 2024年第2期1-12,共12页
纤维素酯是一类重要的纤维素衍生物,在纺织、食品、包装、电子、医药、化工和军工等领域应用广泛。甲酸可以与纤维素表面的羟基发生酯化反应,在纤维素表面引入酯基,生成纤维素甲酸酯。本文综述了纤维素甲酸酯的制备工艺及其在聚合物加... 纤维素酯是一类重要的纤维素衍生物,在纺织、食品、包装、电子、医药、化工和军工等领域应用广泛。甲酸可以与纤维素表面的羟基发生酯化反应,在纤维素表面引入酯基,生成纤维素甲酸酯。本文综述了纤维素甲酸酯的制备工艺及其在聚合物加填、皮克林乳液、功能性薄膜、丝线等领域的应用,以期为纤维素甲酸酯未来的规模化制备和应用提供借鉴。纤维素甲酸酯的制备将朝着绿色、低能耗的方向发展;其应用将更加多元化,特别是在开发高质量、可持续材料以及利用其进一步衍生化制备功能性材料方面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酯 纤维素甲酸酯 取代度(DS) 聚合度(DP)
下载PDF
纳豆激酶分批补料发酵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吴燕 梁向峰 +2 位作者 刘会洲 李英波 肖建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6-132,共7页
在摇瓶和发酵罐上研究了分批补料发酵对枯草芽孢杆菌LSSE-22发酵生产纳豆激酶的影响。通过摇瓶分批发酵,确定最优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大豆蛋白胨。在优化初始葡萄糖和大豆蛋白胨浓度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补料底物、补料方式和补... 在摇瓶和发酵罐上研究了分批补料发酵对枯草芽孢杆菌LSSE-22发酵生产纳豆激酶的影响。通过摇瓶分批发酵,确定最优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大豆蛋白胨。在优化初始葡萄糖和大豆蛋白胨浓度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补料底物、补料方式和补料时间对产酶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分批补糖发酵工艺,纳豆激酶产量可达到1 437.34 IU/m L,比分批培养提高了21.38%。在7.5 L发酵罐上进行分批补料发酵放大实验,纳豆激酶产量可达2 046.47 IU/m L,明显优于分批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豆激酶 枯草芽孢杆菌 分批补料发酵 分批发酵
下载PDF
纳豆激酶液态发酵生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吴燕 李英波 +2 位作者 梁向峰 刘会洲 肖建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56-262,共7页
纳豆激酶(EC 3.4.21.62)是一种具有强大溶栓活性的丝氨酸蛋白酶。与临床一线溶栓药物(尿激酶和链激酶)相比,纳豆激酶具有安全性好、成本低、半衰期长和可口服等优点,作为溶栓药物或保健食品备受关注。纳豆激酶主要通过固态和液态发酵生... 纳豆激酶(EC 3.4.21.62)是一种具有强大溶栓活性的丝氨酸蛋白酶。与临床一线溶栓药物(尿激酶和链激酶)相比,纳豆激酶具有安全性好、成本低、半衰期长和可口服等优点,作为溶栓药物或保健食品备受关注。纳豆激酶主要通过固态和液态发酵生产来制备,但现有生产能力偏低,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文中从高产纳豆激酶的菌株选育、培养基优化、发酵条件优化和培养方式等4个方面对近年来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纳豆激酶的生产和应用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豆激酶 微生物 液态发酵 溶栓药物
下载PDF
乙酰辅酶A合成酶的酶学性质及其在甲羟戊酸合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胡红 张汝兵 +1 位作者 秦杰明 咸漠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7-362,共6页
乙酰辅酶A合成酶(ACS)在微生物体内可直接将乙酸转化为乙酰辅酶A,乙酰辅酶A再进入微生物的碳代谢循环过程.为提高乙酸的利用效率,筛选催化活性较高的乙酰辅酶A合成酶,从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K-12)和巴氏醋酸杆菌(Acetobacter past... 乙酰辅酶A合成酶(ACS)在微生物体内可直接将乙酸转化为乙酰辅酶A,乙酰辅酶A再进入微生物的碳代谢循环过程.为提高乙酸的利用效率,筛选催化活性较高的乙酰辅酶A合成酶,从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K-12)和巴氏醋酸杆菌(Acetobacter pasteurianus ATCC 33445)中扩增得到3个不同的乙酰辅酶A合成酶基因,将这3个基因分别连接到p ET-28a(+)载体上,Western Blot分析表明,3个基因均在E.coli BL21(DE3)中成功表达.对3个不同来源的乙酰辅酶A合成酶的酶活性进行比较,发现来自于巴氏醋酸杆菌的乙酰辅酶A合成酶(ACS2)具有较高的催化活力;其最适温度37℃,最适pH在7-8之间;在最适反应条件下,K_m为1.16 mmol/L,最大反应速度(V_(max))为20.45 mmol L^(-1) min^(-1).将ACS2应用到以乙酸为底物生物合成甲羟戊酸过程中,当过表达ACS2时,单批补料发酵条件下,甲羟戊酸产量达到6.59g/L.本研究筛选到1种催化活性较高的乙酰辅酶A合成酶,显著提高了甲羟戊酸的生物合成,可为乙酰辅酶A合成酶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图8表1参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辅酶合成酶 巴氏醋酸杆菌 酶学性质 乙酸 甲羟戊酸
原文传递
产香叶醇重组大肠杆菌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被引量:5
7
作者 田宁 咸漠 +1 位作者 胡仰栋 刘炜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1-137,共7页
利用Plackett-Burman实验、最陡爬坡实验和中心组合设计对产香叶醇重组大肠杆菌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首先运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7种培养基组分进行了筛选;然后运用最陡爬坡法使关键因素的浓度接近最佳响应区域;最后通过中心组... 利用Plackett-Burman实验、最陡爬坡实验和中心组合设计对产香叶醇重组大肠杆菌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首先运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7种培养基组分进行了筛选;然后运用最陡爬坡法使关键因素的浓度接近最佳响应区域;最后通过中心组合设计确定了关键因素的最佳浓度及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柠檬酸铁铵、硫酸镁和微量元素混合液为影响香叶醇产量的关键因素,其最佳浓度分别为0.13 g/L,2.12 g/L和16.7 m L/L,在此条件下香叶醇的产量可达223.24 mg/L,是优化前香叶醇产量(68.5 mg/L)的3.2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叶醇 培养基优化 响应面 重组大肠杆菌
下载PDF
DNA自组装制备CuO/Al纳米复合含能材料 被引量:4
8
作者 吴喜娜 咸漠 +1 位作者 陈夫山 晋苗苗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38-1043,共6页
为了制备结构均匀且热性能优异的纳米复合含能材料,采用脱氧核糖核酸(DNA)自组装法在室温和水相中制备了CuO/Al纳米复合含能材料。采用红外光谱(FT?IR)、动态光散射(DLS)、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以及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表征了... 为了制备结构均匀且热性能优异的纳米复合含能材料,采用脱氧核糖核酸(DNA)自组装法在室温和水相中制备了CuO/Al纳米复合含能材料。采用红外光谱(FT?IR)、动态光散射(DLS)、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以及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表征了纳米复合含能材料的结构及热反应性能。结果表明,通过DNA自组装法成功制备了一种微观结构更均匀的CuO/Al纳米复合含能材料;DNA自组装样品与同配比物理共混样品相比具有更高的反应热,且当φ=1.6时,自组装样品反应热达到1520 J?g^(-1),比同配比物理共混样品(999 J?g^(-1))提高52.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核糖核酸(DNA)链 自组装 CuO/Al纳米复合含能材料 热性能
下载PDF
MgO负载金属双功能催化剂用于生物基山梨醇氢解制丙二醇、乙二醇和甘油(英文)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喜成 刘晓然 +3 位作者 徐悦 彭功名 曹泉 牟新东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14-1622,共9页
甘油、丙二醇和乙二醇是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合成聚酯类、聚醚类树脂的单体,也可作为功能化合物直接应用于化妆品、食品及制冷等领域.随着生物炼制行业的发展,其作为生物基平台化合物在未来可以获得更为广泛的应用.从富含氧原子的纤维... 甘油、丙二醇和乙二醇是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合成聚酯类、聚醚类树脂的单体,也可作为功能化合物直接应用于化妆品、食品及制冷等领域.随着生物炼制行业的发展,其作为生物基平台化合物在未来可以获得更为广泛的应用.从富含氧原子的纤维素出发制备甘油和二元醇,符合绿色化学化工的原子经济性、工艺经济性和生产过程清洁等原则,也是生物质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因此,近年来以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糖和糖醇为原料,通过氢解反应制备甘油和二元醇的研究在国外已广泛开展.在目前已报道的氢解糖和糖醇研究中,几乎均采用包含金属催化剂和液体碱助剂的耦合催化体系,所用液体碱为NaO H,KOH和Ca(OH)2等,使用量很大.这些碱性助剂可以提高金属催化剂对糖醇加氢和氢解反应的催化活性,促进底物转化,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加剧了二醇产物进一步氢解和自身缩合反应,使产物选择性降低.在产物分离和提纯过程中,过高的碱浓度也会诱导甘油和二醇产品自身缩合,使分离困难,提高了分离成本.反应液的强碱性还增加了生产过程的设备成本.本文以固体碱MgO为载体,分别负载Ni,Co和Cu等金属制备出Ni-MgO,Co-MgO和Cu-MgO等双功能催化剂,应用于糖醇氢解反应,从而减少或避免使用液体碱添加剂.木质纤维素降解得到的单糖中含量最大的是六碳糖,本文以六碳糖加氢衍生物山梨醇为模型底物,考察了所制MgO负载金属双功能催化剂催化糖醇氢解制甘油和二元醇的活性和选择性,研究了反应条件对山梨醇氢解生成二醇和甘油的影响.山梨醇氢解反应在不锈钢反应釜中进行.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氢解产物进行定性分析,采用气相色谱和离子色谱分别对反应中低沸点和高沸点产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Ni-MgO,Co-MgO和Cu-MgO(其中活性金属和载体MgO的比例为1:3)三种催化剂上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氢解 山梨醇 氧化镁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 双功能催化剂
下载PDF
大相比鼓泡油膜萃取氰化废水中的低浓度金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杰 黄焜 +1 位作者 吴怀之 刘会洲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9-204,共6页
提出一种大相比鼓泡油膜萃取新方法,从氰化提金废水中萃取回收极低浓度金。考察季铵盐N263萃取体系大相比鼓泡油膜萃取过程的水相流量、油相流量、有机相负载量、有机相再生等因素对极低浓度金萃取回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相比鼓泡油膜... 提出一种大相比鼓泡油膜萃取新方法,从氰化提金废水中萃取回收极低浓度金。考察季铵盐N263萃取体系大相比鼓泡油膜萃取过程的水相流量、油相流量、有机相负载量、有机相再生等因素对极低浓度金萃取回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相比鼓泡油膜萃取可高效、经济地回收氰化提金废水中的极低浓度金。萃余液中金浓度可降至0.01 mg/L以下,金萃取回收率达99%以上。低浓度金的萃取速率取决于水相流量、气泡表面包覆的有机萃取剂油膜层厚度、以及有机油膜层中的金属离子负载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大相比 油膜 氰化 低浓度
下载PDF
基于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ReO_x在ReO_x-Rh/ZrO_2和ReO_x-Ir/ZrO_2催化的甘油氢解反应中的作用机制(英文) 被引量:3
11
作者 关静 陈秀芳 +4 位作者 彭功名 王喜成 曹泉 兰峥岗 牟新东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656-1666,共11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ZrO2负载的Ru基、Rh基以及Re改性的Rh基、Ir基催化剂上甘油氢解生成1,2-丙二醇和1,3-丙二醇的热力学过程, 重点考察了ReOx调变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作用机制. 结果表明, Ru/ZrO2和Rh/ZrO2催化剂上甘油分解经由脱...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ZrO2负载的Ru基、Rh基以及Re改性的Rh基、Ir基催化剂上甘油氢解生成1,2-丙二醇和1,3-丙二醇的热力学过程, 重点考察了ReOx调变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作用机制. 结果表明, Ru/ZrO2和Rh/ZrO2催化剂上甘油分解经由脱水-加氢反应途径, 1,2-丙二醇的生成是热力学有利过程, 其中Ru基催化剂活性更高. 在Re修饰的Rh基和Ir基催化剂上, 反应遵循直接氢解机理, 其中金属表面解离的氢原子进攻ReOx团簇上与醇盐紧邻的C-O键是催化甘油转化为丙二醇最核心的步骤. Re-Ox-Rh/ZrO2催化剂上1,2-丙二醇为主要产物, 并伴随1,3-丙二醇的生成, ReOx的修饰则显著提高了Ir/ZrO2催化剂上1,3-丙二醇选择性. 与单金属催化剂上发生的间接氢解机理相比, 修饰催化剂上1,3-丙二醇选择性的提高可主要归因于Rh(Ir)-Re协同催化的直接氢解反应过程, 其中羟基化铼官能团有利于末端醇盐中间体的生成. ReOx-Ir/ZrO2催化剂上较大的Ir-Re团簇使得末端金属醇盐的立体优选性比次级醇盐更为突出, 从而具有最高的1,3-丙二醇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甘油氢解 丙二醇 铼修饰 金属催化剂 热力学
下载PDF
壳聚糖水热炭低浓度KOH活化制备多孔炭材料及其CO_(2)吸附性能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静 陈双 +3 位作者 徐嘉宇 刘立成 周继承 蔡进军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81-1093,共13页
水热炭化是一种类似煤矿化过程将生物质低能耗转化为炭材料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得到的水热炭比表面积较低,限制了其直接作为吸附剂在CO_(2)捕集方面的应用。本文以壳聚糖为前体通过水热炭化联合低浓度KOH活化,制备出高比表面积氮掺杂多孔... 水热炭化是一种类似煤矿化过程将生物质低能耗转化为炭材料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得到的水热炭比表面积较低,限制了其直接作为吸附剂在CO_(2)捕集方面的应用。本文以壳聚糖为前体通过水热炭化联合低浓度KOH活化,制备出高比表面积氮掺杂多孔炭材料,采用氮气物理吸附仪、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水热炭化过程中熔融盐和活化温度对多孔炭材料孔结构及其CO_(2)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升高活化温度能够有效增加孔隙率。水热过程中存在的熔融盐在600和700°C活化时会引起比表面积适度降低,这是由于存在的盐可能在水热炭中引入部分介孔结构。低温活化时水热反应中盐的存在可以增加多孔炭材料CO_(2)吸附量。例如700°C活化水热炭化过程中不含盐样品AC-0-700和含盐样品AC-5-700在常温常压下的CO_(2)吸附量分别为2.97和3.45 mmol/g,这一结论证实比表面积并非影响常压下多孔炭材料中CO_(2)吸附量的唯一因素。水热反应中盐的存在能够有效固定水热炭中的氮元素减少其活化时的挥发程度。另外,虽然600°C活化样品AC-5-600的比表面积仅为1249 m^(2)/g,但其常温常压下的CO_(2)吸附量高达4.41 mmol/g,主要归因于高微孔率和适度氮掺杂的联合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多孔炭材料 水热炭化 KOH活化 二氧化碳吸附
下载PDF
化学动力学中的非绝热过程及其理论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德平 谢宇 +3 位作者 黄静 杜利凯 郑杰 兰峥岗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77-799,共23页
伴随着原子核的运动出现的电子态之间的跃迁,被称为非绝热过程.近年来,实验结果表明,非绝热过程广泛存在于多种化学体系中.从理论上理解这一过程极具挑战性,因为该过程中电子和原子核的运动耦合在一起,量子化学的基本假设"波恩-奥... 伴随着原子核的运动出现的电子态之间的跃迁,被称为非绝热过程.近年来,实验结果表明,非绝热过程广泛存在于多种化学体系中.从理论上理解这一过程极具挑战性,因为该过程中电子和原子核的运动耦合在一起,量子化学的基本假设"波恩-奥本海默近似"被打破.本文介绍通过理论化学方法模拟非绝热过程的现状,讨论所涉及的非绝热动力学(量子和半经典动力学)和量子化学计算方法(高精度电子相关方法、半经验方法和TDDFT方法),同时也介绍一些典型的非绝热过程(生物分子的光稳定性、光异构化、自旋翻转、激发态电子和能量转移).尽管目前非绝热动力学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处理复杂体系仍然面临诸多挑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动力学理论、量子化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绝热过程 势能面交叉 光化学与光物理 激发态
原文传递
酿酒酵母全蛋白的提取 被引量:3
14
作者 方芳 赵华 +1 位作者 咸漠 刘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80-184,共5页
酿酒酵母全蛋白制备方法多样,破碎细胞和制备温度等操作条件差异很大,有必要进行综合比较和量化分析,从而有利于选择适于双向电泳的最优制备方法。文中以蛋白释放率、全蛋白浓度为指标,对制备酿酒酵母全蛋白的常用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 酿酒酵母全蛋白制备方法多样,破碎细胞和制备温度等操作条件差异很大,有必要进行综合比较和量化分析,从而有利于选择适于双向电泳的最优制备方法。文中以蛋白释放率、全蛋白浓度为指标,对制备酿酒酵母全蛋白的常用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文献报道的玻璃珠破碎制备全蛋白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对破碎次数、玻璃珠用量、装液比等进行了优化,得到了制备酿酒酵母提取全蛋白的最佳条件,蛋白释放率达到了9.23%,蛋白质量浓度为1.21 g/L,较优化前的方法分别提高了0.46倍和0.32倍。通过蛋白质双向电泳进行验证,优化后的电泳图像低丰度蛋白分辨率高,总蛋白点个数由124个增加到181个,35 kDa以下的低丰度蛋白的数量提高了1倍。结果表明,该制备方法可以很好地满足酿酒酵母蛋白质组学研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破碎 全蛋白 双向电泳
下载PDF
鼓泡油膜萃取法处理氰化提金废水的新工艺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杰 吴晓红 +3 位作者 黄焜 徐忠敏 郁丰善 刘会洲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75-886,共12页
介绍一种鼓泡油膜萃取法处理氰化提金废水的新方法。结果表明:鼓泡油膜萃取法不仅可回收废水中高浓度的铜,还可经济回收极低浓度的金。废水中铜的脱除率达99%,金的萃取率达99%,氰根脱除率达91.9%。萃余液可返回选矿工艺重复利用,实现含... 介绍一种鼓泡油膜萃取法处理氰化提金废水的新方法。结果表明:鼓泡油膜萃取法不仅可回收废水中高浓度的铜,还可经济回收极低浓度的金。废水中铜的脱除率达99%,金的萃取率达99%,氰根脱除率达91.9%。萃余液可返回选矿工艺重复利用,实现含氰废水的零排放。负载有机相经酸性硫脲反萃后可循环使用。采用锌粉置换法回收硫脲反萃余液中的金和铜。锌粉置换渣采用稀酸溶解法可实现金和铜的分离。金的总回收率达98.06%,铜的总回收率达94.74%。锌粉置换后液可制备硫化锌产品,锌回收率达96%。该工艺成本低,绿色环保,具有潜在的应用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萃取 鼓泡 有机液膜 氰化提金废水
下载PDF
生物法合成3-羟基丙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冯新军 咸漠 +1 位作者 刘会洲 赵广 《生物产业技术》 2017年第6期30-44,共15页
3-羟基丙酸是一种重要的平台化合物,应用广泛。生物法是实现高效合成3-羟基丙酸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发展迅速。针对3-羟基丙酸的天然合成途径、工程合成途径,特别是利用葡萄糖、甘油等廉价底物合成3-羟基丙酸的代谢工程进展进行了综述和... 3-羟基丙酸是一种重要的平台化合物,应用广泛。生物法是实现高效合成3-羟基丙酸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发展迅速。针对3-羟基丙酸的天然合成途径、工程合成途径,特别是利用葡萄糖、甘油等廉价底物合成3-羟基丙酸的代谢工程进展进行了综述和比较。同时,对生物法合成3-羟基丙酸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建议。另外,根据现阶段的研究进展,对3-羟基丙酸的产业化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羟基丙酸 微生物发酵 葡萄糖 甘油 丙二酸单酰辅酶A
下载PDF
聚3-羟基丙酸及其共聚物的生物合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鹏 王琦 +2 位作者 咸漠 薛永常 赵广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2137-2144,共8页
3-羟基丙酸是重要的平台化合物,其聚合物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可生物降解塑料,而且3-羟基丙酸与其他羟基脂肪酸形成共聚物时,可提高材料的延展性和生物降解能力.由于已知的生物都不能天然合成聚3-羟基丙酸,所以早期研究中聚3-羟基丙酸及... 3-羟基丙酸是重要的平台化合物,其聚合物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可生物降解塑料,而且3-羟基丙酸与其他羟基脂肪酸形成共聚物时,可提高材料的延展性和生物降解能力.由于已知的生物都不能天然合成聚3-羟基丙酸,所以早期研究中聚3-羟基丙酸及含3-羟基丙酸单体的共聚物的生物合成都依赖于3-羟基丙酸或其结构相关前体,如丙烯酸、1,3-丙二醇等.这些价格昂贵的前体物质的使用,增加了聚3-羟基丙酸的生产成本.近年来,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已有两条人工代谢途径可利用廉价碳源(如葡萄糖、甘油等)合成聚3-羟基丙酸,而且结构和单体比例可控的系列3-羟基丙酸共聚物也已成功合成.与使用结构相关前体相比,聚3-羟基丙酸及其共聚物的生产成本已大大降低,但仍然高于石化基塑料.目前,聚3-羟基丙酸合成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进一步提高聚3-羟基丙酸及其共聚物的合成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羟基脂肪酸酯 聚3-羟基丙酸 生物合成 结构相关前体 廉价碳源
原文传递
采用Y型微通道反应器强化萃取水相中的铒 被引量:2
18
作者 黎署阳 刘杰 +6 位作者 李金成 吴晓红 李晓丽 孙梦宪 张璐雯 王彪 黄焜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3-60,共8页
采用Y型微通道萃取技术萃取水溶液中的稀土铒,考察了Y型微通道尺寸、有机相浓度、皂化度、有机相中铒预负载量、水相初始pH值和水相初始铒浓度等因素对稀土铒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通道尺寸对铒萃取率有重要影响,管径越长,萃取率越... 采用Y型微通道萃取技术萃取水溶液中的稀土铒,考察了Y型微通道尺寸、有机相浓度、皂化度、有机相中铒预负载量、水相初始pH值和水相初始铒浓度等因素对稀土铒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通道尺寸对铒萃取率有重要影响,管径越长,萃取率越高;管径越小,萃取率越高。微通道长度50 cm、直径0.6 mm、停留时间为2.12 s时,铒萃取率高达99.39%。随着有机相中P507浓度的增加,水相中铒萃取率增加。随着有机相中铒负载量的增加,水相中铒萃取率降低。随着有机相中P507皂化度的增加,铒萃取率先增加后降低,皂化度为5%时,萃取率最大。原因是皂化度大于5%时,有机相理化性质的变化会导致有机薄膜失稳乳化,降低了萃取效率。随水相初始pH值和初始铒浓度的增加,铒的萃取率均减小。研究结果可为Y型微通道萃取技术在低浓度重稀土萃取上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型微通道反应器 稀土 萃取
下载PDF
产α-蒎烯重组大肠杆菌发酵培养基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任萌 高国富 +1 位作者 咸漠 杨建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1-155,162,共6页
为了提高α-蒎烯的产量,对YJM28菌株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响应面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出了适合发酵α-蒎烯的最佳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蛋白胨。利用Design-Expert软件设计Plackett-Burman实验方案筛选出了影响α-蒎烯产量的3个重... 为了提高α-蒎烯的产量,对YJM28菌株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响应面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出了适合发酵α-蒎烯的最佳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蛋白胨。利用Design-Expert软件设计Plackett-Burman实验方案筛选出了影响α-蒎烯产量的3个重要因子;通过中心组和实验及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3个因子的最佳浓度:微量元素溶液63.78μL/100m L,蛋白胨9g/L,葡萄糖2.77g/L。用优化后的培养基发酵产α-蒎烯,48h后的α-蒎烯产量达33.26mg/L,比优化前提高了6.7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蒎烯 培养基优化 响应面 重组大肠杆菌
下载PDF
Au/CeO2-cube催化1,3-丙二醇氧化酯化反应性能
20
作者 赵广震 赵国明 +4 位作者 咸漠 党明岩 梁俊杰 陈维民 田原宇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9-48,共10页
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高活性的Au/CeO2-cube 催化剂,并对催化剂进行了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透射电镜、X 射线衍射和X 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将制得的催化剂用于1,3-丙二醇选择性氧化酯化反应,考察了沉淀剂尿素的用量、CeO2-cube ... 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高活性的Au/CeO2-cube 催化剂,并对催化剂进行了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透射电镜、X 射线衍射和X 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将制得的催化剂用于1,3-丙二醇选择性氧化酯化反应,考察了沉淀剂尿素的用量、CeO2-cube 载体焙烧温度、催化剂焙烧温度、Au 负载量和沉积温度对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和CeO2-cube 的质量比为6、沉积温度80 ℃、CeO2-cube 焙烧温度400 ℃、催化剂焙烧温度200 ℃制备的1.5%Au/CeO2-cube,具有最优的催化活性。在100 ℃、O2 分压2 MPa、1,3-丙二醇和Au的物质的量比为75.5 的条件下反应4 h,1,3-丙二醇的转化率达到97.5%,3-羟基丙酸甲酯和丙二酸二甲酯的选择性分别达到90.1%和6.1%。将用过的催化剂在200 ℃焙烧2 h 烧掉表面的中毒物质后循环使用4 次,催化性能略有降低,性能下降主要是由催化反应过程中Au 颗粒粒径的长大造成的;催化剂上2.0~4.0 nm 左右的具有少量Auδ+的负载纳米Au 单质颗粒有助于醇的氧化酯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二氧化铈立方体 1 3-丙二醇 3-羟基丙酸甲酯氧化酯化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