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2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赤潮的发生趋势和研究进展 被引量:308
1
作者 周名江 朱明远 张经 《生命科学》 CSCD 2001年第2期54-59,53,共7页
通过对中国沿海赤潮发生历史的回顾以及主要赤潮事件的分析,阐明了中国沿海赤潮发生所呈现的趋势,即频率增加、规模扩大、新的赤潮藻种不断出现、有毒赤潮种比例上升,以及有害赤潮危害程度日益增加,且初步分析了赤潮频发的内因和外... 通过对中国沿海赤潮发生历史的回顾以及主要赤潮事件的分析,阐明了中国沿海赤潮发生所呈现的趋势,即频率增加、规模扩大、新的赤潮藻种不断出现、有毒赤潮种比例上升,以及有害赤潮危害程度日益增加,且初步分析了赤潮频发的内因和外因。综述了我国科学家在赤潮生消过程监测、赤潮藻的培养生物学和分类学、赤潮藻类的营养动力学及生理生态学特性、赤潮藻类的生活史、赤潮藻类毒素、赤潮的模型和赤潮防治及国际合作等方面工作的进展,指出了研究还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赤潮研究和管理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 发生趋势 研究进展 中国
下载PDF
深水区——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勘探新领域 被引量:266
2
作者 张功成 米立军 +3 位作者 吴时国 陶维祥 何仕斌 吕建军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21,共7页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经历了前裂谷期、裂谷期、热沉降期和新构造期4大构造演化阶段,形成了多个新生代盆地。在深水区(水深大于300m)裂谷期(古近纪)伸展断裂活动强烈,形成凸凹相间的构造格局,凹陷中沉积了厚度为3 000-6 000m的古近系;热沉降...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经历了前裂谷期、裂谷期、热沉降期和新构造期4大构造演化阶段,形成了多个新生代盆地。在深水区(水深大于300m)裂谷期(古近纪)伸展断裂活动强烈,形成凸凹相间的构造格局,凹陷中沉积了厚度为3 000-6 000m的古近系;热沉降期(早—中中新世)发生了区域性拗陷作用,形成了隆坳相间格局,沉积厚度小于2 000m;新构造期(晚中新世—第四纪)沉降幅度加大,并沉积了巨厚的地层,断裂活动东强西弱。上述3期构造演化均形成了沉积厚度很大的叠加伸展盆地。深水区生烃凹陷是裂谷期的断陷,已经证实的主力烃源岩是渐新统下部中深湖相泥岩、海陆过渡相泥岩、海相泥岩与煤系地层,可能的烃源岩是始新统中深湖相泥岩,潜在的烃源岩是渐新统上部和中新统海相泥岩,生、排烃产物主要是天然气。深水区至少有3套储层,即渐新统海陆过渡相砂岩、新近系海相砂岩及生物礁、始新统陆相砂岩。盖层发育广泛,区域性盖层是新近系海相泥岩和渐新统泥岩。圈闭数量较多,其类型主要有披覆背斜、断层圈闭和深水扇体等。油气运移方式随时间和空间的不同变化很大,受新构造期断裂活动控制,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以侧向运移为主;白云凹陷早期以侧向运移为主,晚期以垂向运移或断坡-断坪运移为主。深水区成藏单元有凸起、凹中次凸、断裂带和深水扇等。深水区油气勘探的策略是优先勘探凹陷内部及其周边正向构造上的构造圈闭,然后逐渐向凹陷内的非构造圈闭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深水区 构造演化 生烃凹陷 烃源岩 储层 油气运移 勘探领域
下载PDF
栉孔扇贝壳尺寸性状对活体重的影响效果分析 被引量:243
3
作者 刘小林 常亚青 +2 位作者 相建海 宋坚 丁君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73-678,共6页
选取 65只 2岁龄栉孔扇贝 ,测定其壳长、壳厚、壳高、活体重、肉重、熟肉重 ,计算相关系数 ,采用通径分析方法计算了以贝壳性状为自变量对活体重作依变量的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及相关指数。结果表明 ,栉孔扇贝壳长、壳厚、壳高与活体重... 选取 65只 2岁龄栉孔扇贝 ,测定其壳长、壳厚、壳高、活体重、肉重、熟肉重 ,计算相关系数 ,采用通径分析方法计算了以贝壳性状为自变量对活体重作依变量的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及相关指数。结果表明 ,栉孔扇贝壳长、壳厚、壳高与活体重、净肉重、熟肉重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P <0 .0 1 ) ;壳高对活体重的直接影响 ( 0 .6682 )最大 ,是影响活体重的主要因素 ;壳长与活体重的相关程度很大 ,但对活体重的直接影响 ( 0 .2 5 5 9 )较小 ,主要通过壳高间接影响活体重 ,是影响活体重的次要因素 ;壳厚对活体重的直接影响 ( 0 .0 960 )最小 ;决定系数分析结果与通径分析结果有一致的变化趋势 ;所选贝壳性状与活体重的复相关指数为R2 =0 .8847;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壳长、壳厚、壳高估计活体重的回归方程为 :^Y =- 42 .1 331 + 3.1 60X1 + 3.5 2 5 3X2 + 7.692 0X3,为扇贝选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理想的测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栉孔扇贝 壳尺寸性状 活体重 相关系数 壳长 壳厚 壳高
下载PDF
中国对虾血淋巴中的抗菌、溶菌活力与酚氧化酶活力的测定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量:155
4
作者 王雷 李光友 毛远兴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79-185,共7页
以海捕中国对虾亲虾(1992年4月捕)为材料,对其血淋巴中的抗菌、溶菌活力及酚氧化酶活力进行测定,并研究经注射大肠杆菌、海洋弧菌及酵母聚糖等刺激物以后,其活性的变化规律等。结果表明,适当的免疫刺激可提高对虾自身的抗病能力... 以海捕中国对虾亲虾(1992年4月捕)为材料,对其血淋巴中的抗菌、溶菌活力及酚氧化酶活力进行测定,并研究经注射大肠杆菌、海洋弧菌及酵母聚糖等刺激物以后,其活性的变化规律等。结果表明,适当的免疫刺激可提高对虾自身的抗病能力、为免疫药物的研制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血淋巴 抗菌 溶菌 酚氧化酶活力
下载PDF
凡纳对虾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分析 被引量:217
5
作者 刘小林 吴长功 +5 位作者 张志怀 黄皓 李斌 张愚夫 孙成波 相建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57-862,共6页
选择 6月龄凡纳对虾 176只 ,测定了体长、头胸甲长、胸宽、胸高、额剑上刺数、额剑下刺数、尾长和上市体重共 8个性状 ,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 ,剔除了与体长及头胸甲长有共线性的自变量尾长 ,计算了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对体重作依... 选择 6月龄凡纳对虾 176只 ,测定了体长、头胸甲长、胸宽、胸高、额剑上刺数、额剑下刺数、尾长和上市体重共 8个性状 ,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 ,剔除了与体长及头胸甲长有共线性的自变量尾长 ,计算了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对体重作依变量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及相关指数 ,定量地分析了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 ,凡纳对虾 5个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 (P<0 .0 1) ;通径分析揭示了多元分析中多个自变量与依变量的真实关系 ,体长、头胸甲长、胸宽、额剑下缘刺数目对体重的通经系数达到显著水平 ,它们是直接影响体重的重要指标 ,其中体长对体重的直接影响(0 .4 2 8* * )最大 ,是影响体重的最主要因素 ,其次为头胸甲长 (0 .2 90 * * )和胸宽 (0 .2 4 5 * * ) ,额剑下缘刺数对体重的直接影响(0 .0 70 * )较小 ;胸高与体重的相关程度很大 (0 .792 3) ,但它与额剑上缘刺数对体重的直接影响都非常小 ,主要通过其他性状间接影响活体重 ,是影响体重的次要因素 ,均被剔除 ;决定系数分析结果与通径分析结果有一致的变化趋势 ;所选形态性状与体重的复相关指数为 R2 =0 .92 13,说明影响体重的主要自变量指标已经找到 ;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体长 (X1 )、头胸甲长 (X2 )、胸宽(X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对虾 形态性状 生产性能 相关分析
下载PDF
口服免疫型药物对养殖中国对虾病害防治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76
6
作者 王雷 李光友 +1 位作者 毛远兴 张海岩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486-492,共7页
于1992年8-9月在山东乳山县海阳所镇虾场,使用复合口服免疫药物防治中国对虾病害,在现场观察对虾的发病情况、生长及增重速度;在实验室测定对虾血淋巴中的抗菌、溶菌活力和酚氧化酶活力。研究表明,对虾服用“口服免疫型”药物后具... 于1992年8-9月在山东乳山县海阳所镇虾场,使用复合口服免疫药物防治中国对虾病害,在现场观察对虾的发病情况、生长及增重速度;在实验室测定对虾血淋巴中的抗菌、溶菌活力和酚氧化酶活力。研究表明,对虾服用“口服免疫型”药物后具有明显的抗病防病能力及促生长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口服免疫药物 病害防治
下载PDF
免疫多糖对养殖南美白对虾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52
7
作者 刘恒 李光友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3-118,共6页
于1995年6月在威海市水产开发公司对虾育苗场采集南美白对虾,经暂养后,选取体长6-7cm的个体,利用由海藻中提取的与微生物多糖有类似结构和性质的免疫多糖作为饵料添加剂,以口服形式对南美白对虾进行免疫,刺激其免疫系统。通过连... 于1995年6月在威海市水产开发公司对虾育苗场采集南美白对虾,经暂养后,选取体长6-7cm的个体,利用由海藻中提取的与微生物多糖有类似结构和性质的免疫多糖作为饵料添加剂,以口服形式对南美白对虾进行免疫,刺激其免疫系统。通过连续测定南美白对虾血清中酚氧化酶活力和肌肉组织液中的抗菌、溶菌活力,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研究免疫多糖对南美白对虾免疫功能、机体抗氧化能力的作用。结果表明,除个别情况外,实验组南美白对虾的酚氧化酶活力,溶菌、抗菌活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均高于对照组的。由此推断,免疫多糖具有增强南美白对虾免疫功能的作用,并有可能促进其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多糖 南美白对虾 酚氧化酶活力 对虾 养殖
下载PDF
氨氮对中国对虾抗病力的影响 被引量:164
8
作者 孙舰军 丁美丽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67-272,共6页
1996年5月24日—6月14日,8月1—19日,分别在青岛的两个养殖场采集海捕产卵后中国对虾亲虾和养殖中国对虾,采用人工添加氨氮并检测对虾与抗菌有关因子的活力的方法,进行氨氮对中国对虾抗病力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氨氮浓度较高的实验组... 1996年5月24日—6月14日,8月1—19日,分别在青岛的两个养殖场采集海捕产卵后中国对虾亲虾和养殖中国对虾,采用人工添加氨氮并检测对虾与抗菌有关因子的活力的方法,进行氨氮对中国对虾抗病力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氨氮浓度较高的实验组,对虾血细胞数目减少,其结构也有变化;酚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力,以及溶菌和抗菌活力都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对病原菌的易感性明显提高。氨氮可降低中国对虾与抗病力有关的酶活力,从而提高中国对虾对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加发生疾病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抗病力 酶活力 发病率
下载PDF
有机污染对中国对虾体内外环境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47
9
作者 丁美丽 林林 +1 位作者 李光友 朱谨钊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12,T001,共7页
于1994-1995年分二批以人工配合饵料作为有机污染源,进行有机污染对中国对虾体内外环境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1.经10d,试验池水中DO含量明显降低,而COD,NH;-N,NO2-N等迅速增加,分别是对照池的2.5,2.1,11.3倍;H2S含量经28d后为... 于1994-1995年分二批以人工配合饵料作为有机污染源,进行有机污染对中国对虾体内外环境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1.经10d,试验池水中DO含量明显降低,而COD,NH;-N,NO2-N等迅速增加,分别是对照池的2.5,2.1,11.3倍;H2S含量经28d后为对照组2.1倍;同时,试验组各菌群的密度也分别比对照组增加2-3个数量级。2.试验组虾的超氧化物歧化酶、酚氧化酶及溶菌酶的活性比对照组显著下降。3.病理切片观察表明,试验池虾的肝胰腺、鳃、中肠等处有明显病变,且肝胰腺中细小样病毒包涵体增多,而对照地情况与本底近似。上述结果表明,养殖水体有机污染引起水质恶化,使虾体内与抗病有关酶的活性下降,促使疾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有机污染 免疫水平 体内环境 对虾
全文增补中
渤海的环流、潮余流及其对沉积物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67
10
作者 赵保仁 庄国文 +1 位作者 曹德明 雷方辉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66-473,共8页
阐明渤海环流和潮余流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沉积物输运之间的关系。本文根据80年代以来的实测海流资料得到:辽东湾的环流是顺时针向的;黄河三角洲外海存在着一支流向东北偏北向流,与辽东湾西部的东北向海流相接;渤海湾内的环流北部为反... 阐明渤海环流和潮余流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沉积物输运之间的关系。本文根据80年代以来的实测海流资料得到:辽东湾的环流是顺时针向的;黄河三角洲外海存在着一支流向东北偏北向流,与辽东湾西部的东北向海流相接;渤海湾内的环流北部为反时针向,南部为顺时针向回转的双环结构。上述环流趋势与渤海沉积物分布相一致。渤海沿岸主要入海河流的特征矿物分布正是上述环流存在的最好佐证。文中进一步讨论了潮余流分布特征及其对渤海环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流 余流 沉积物 输运 渤海 潮流
下载PDF
北黄海西部海底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和净输运趋势 被引量:140
11
作者 程鹏 高抒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04-615,共12页
根据对北黄海西部海底沉积物的粒度测试 ,运用“粒度趋势分析”方法 ,分析探讨了北黄海西部 (渤海海峡区 )海底表层底质的粒度分布特征和净输运趋势。结果表明 ,本区的细颗粒沉积物主要位于北黄海中部和山东半岛沿岸、大连湾附近 ,粗颗... 根据对北黄海西部海底沉积物的粒度测试 ,运用“粒度趋势分析”方法 ,分析探讨了北黄海西部 (渤海海峡区 )海底表层底质的粒度分布特征和净输运趋势。结果表明 ,本区的细颗粒沉积物主要位于北黄海中部和山东半岛沿岸、大连湾附近 ,粗颗粒沉积物则主要分布于庙岛群岛以东和大连湾东南侧海区。沉积物的平均粒径、分选系数、偏态系数等粒度参数的分布特征有一定的对应性。除庙岛群岛东侧的砂质沉积 ,分选较好之外 ,其它海区的沉积物总体特征是 ,粒径越粗 ,分选越差 ,偏态更正偏 ;而粒径越细 ,分选越好 ,偏态系数也较低。山东半岛北侧的沉积物具有向东和向东北的输运趋势 ,西部沉积物的输运趋势向东南并转向东 ,北部沉积物的输运趋势向南 ,形成了向北黄海中部汇聚的趋势。本项研究还表明“粒度趋势分析”方法在大范围的陆架区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在操作中 ,使用规则的正方形网格可以较全面判断、合成趋势矢量 ;进行高密度的采样有助于揭示沉积物净输运趋势的细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特征 粒度趋势分析 沉积物 北黄海 净输运
下载PDF
大型海藻对富营养化海水养殖区生物修复的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130
12
作者 杨宇峰 费修绠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3-57,共5页
当前 ,中国的多数海水养殖区富营养化相当严重。富营养化可引发赤潮和养殖动物病害 ,给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海带、龙须菜、条斑紫菜等大型海藻 ,生产力很高 ,在生长过程中可大量吸收 C,N,P等生源要素 ,在水生态系统碳循环和减缓富营养... 当前 ,中国的多数海水养殖区富营养化相当严重。富营养化可引发赤潮和养殖动物病害 ,给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海带、龙须菜、条斑紫菜等大型海藻 ,生产力很高 ,在生长过程中可大量吸收 C,N,P等生源要素 ,在水生态系统碳循环和减缓富营养化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此外 ,海藻产品可食用、作为饲料、工业原料和有机肥料 ,是具有较高价值的商品。大规模栽培大型海藻是减轻养殖区富营养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 富营养化 海水养殖 生物修复 海带 龙须菜 条斑紫菜
下载PDF
激光粒度仪测试结果及其与沉降法、筛析法的比较 被引量:135
13
作者 程鹏 高抒 李徐生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49-455,共7页
分析了Cilas 940L激光粒度仪的测试结果 ,并与沉降法、筛析法进行了比较。激光粒度仪测试结果的重复性较好 ,测量精度较高。对于玻璃珠样品 ,激光粒度仪和筛析法测试结果十分接近 ,对于天然沉积物 ,激光粒度仪测定的平均粒径偏粗 ,分选... 分析了Cilas 940L激光粒度仪的测试结果 ,并与沉降法、筛析法进行了比较。激光粒度仪测试结果的重复性较好 ,测量精度较高。对于玻璃珠样品 ,激光粒度仪和筛析法测试结果十分接近 ,对于天然沉积物 ,激光粒度仪测定的平均粒径偏粗 ,分选偏差。和沉降法相比 ,激光粒度仪测定的粘土组份 (<8)的含量为沉降法的 46 .7%~ 70 .5 % ,平均为 6 0 % ,测定的平均粒径较沉降法偏粗 ,分选偏差。造成激光粒度仪与沉降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粒度仪 粒度测试 沉降法 筛析法 沉积物 沉积环境
下载PDF
渤海沉积物中氮的形态及其在循环中的作用 被引量:137
14
作者 马红波 宋金明 +1 位作者 吕晓霞 袁华茂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8-54,共7页
利用分级浸取分离法首次将自然粒度下渤海表层沉积物中的氮分为可转化态氮和非转化态氮,并将可转化态氮区分为四种形态:离子交换态氮(IEF-N)、碳酸盐结合态氮(CF-N)、铁锰氧化态氮(IMOF-N)及有机态和硫化物结合态氮(OSF-N),并对其分布... 利用分级浸取分离法首次将自然粒度下渤海表层沉积物中的氮分为可转化态氮和非转化态氮,并将可转化态氮区分为四种形态:离子交换态氮(IEF-N)、碳酸盐结合态氮(CF-N)、铁锰氧化态氮(IMOF-N)及有机态和硫化物结合态氮(OSF-N),并对其分布进行了研究,估算了各形态氮对沉积物-海水界面循环的贡献。结果表明,渤海沉积物氮中可转化态氮占总氮(TN)的比例为30.85%,其中IEF-N、CF-N、IMOF-N和OSF-N所占比例分别为3.67%、0.31%、0.42%和26.45%,其分布呈现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分布的控制因素亦不同;各形态氮释放的顺序与其在沉积物中结合的牢固程度一致,对界面循环的相对贡献随时间尺度发生变化,绝对贡献的大小与其在沉积物中的储存量大小一致,为OSF-N(84.6%)>IEF-N(13.0%)>IMOF-N(1.4%)>CF-N(1.0%);非转化态氮占TN的69.15%,其中约有49%是由于粒度因素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海洋沉积物 生物地球化学 分级浸取分离法 形态 分布特征
下载PDF
渤、黄、东海潮汐潮流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20
15
作者 赵保仁 方国洪 曹德明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10,共10页
利用球坐标系中的二维非线性潮波方程组,数值计算了渤、黄、东海全海区的全日及半日潮汐潮流。沿岸81个潮位站的计算与实测值的比较表明,M2分潮振幅差平均为7.2cm,相角差为6.4°,m1分潮振幅差平均为2.6cm,... 利用球坐标系中的二维非线性潮波方程组,数值计算了渤、黄、东海全海区的全日及半日潮汐潮流。沿岸81个潮位站的计算与实测值的比较表明,M2分潮振幅差平均为7.2cm,相角差为6.4°,m1分潮振幅差平均为2.6cm,相角差为7.4°,计算与实测符合良好。潮流的比较结果表明,计算与实测的符合程度也是比较好的。文中给出的同潮图同Fang(1986)给出的实测与数值的综合结果基本一致。本计算还证实或首次给出了若干圆流点。如对M2分潮流,证实了在北黄海山东北部近海及南黄海北部各存在一对圆流点,并在浙江北部近海新发现一对圆流点;对m1分潮流在苏北浅滩外侧发现一个圆流点,另外在东海东北部(济州岛东南)新给出两个圆流点,东海东南部的弱流区存在三个圆流点,此外,文中还分别讨论了M2及m1分潮能通量的传播和消耗情况,并指出从太平洋经吐噶喇海峡及冲绳至宫古岛之间的水道传入东海的m1分潮,在遇到陆坡的阻挡后,其中有相当部分潮能被反射回太平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潮汐 潮流 渤海 黄海 东海
下载PDF
胶州湾中肋骨条藻赤潮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31
16
作者 霍文毅 俞志明 +2 位作者 邹景忠 宋秀贤 郝建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11-318,共8页
1998年 7月 3— 8日胶州湾女姑山增养殖海域发生一次中肋骨条藻 (Skeletonemacostatum)赤潮 ,对该次赤潮生消全过程环境因子变化的监测分析表明 :该养殖海域表层水体溶解态无机氮、无机磷、可溶性铁和锰含量高 ,为赤潮的发生提供了必需... 1998年 7月 3— 8日胶州湾女姑山增养殖海域发生一次中肋骨条藻 (Skeletonemacostatum)赤潮 ,对该次赤潮生消全过程环境因子变化的监测分析表明 :该养殖海域表层水体溶解态无机氮、无机磷、可溶性铁和锰含量高 ,为赤潮的发生提供了必需的营养基础 ;6月 30日— 7月 1日较强的降雨过程使水体在以后两天中形成了高温、低盐、富营养的环境 ,有利于中肋骨条藻的快速增殖并直接导致了赤潮的爆发 ;7月 3— 8日天气持续的高温和静风使赤潮得以维持 ,随后磷、硅的耗尽使赤潮逐步走向消亡。应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研究了赤潮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 ,影响本次赤潮的重要环境因子有 :盐度、水温、硅酸盐、磷酸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 中肋骨条藻 环境因子 统计分析 赤潮 相关分析 盐度 水温
下载PDF
世界重要养殖品种——南美白对虾生物学简介 被引量:151
17
作者 张伟权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69-72,F003,共5页
南美白对虾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最有养殖前途的优良虾种之一,1988年7月,本文作者首次从美国引入我国。目前这批虾种正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接受繁殖研究和越冬保种试验,此项试验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为了帮助大家熟悉这一虾种的... 南美白对虾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最有养殖前途的优良虾种之一,1988年7月,本文作者首次从美国引入我国。目前这批虾种正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接受繁殖研究和越冬保种试验,此项试验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为了帮助大家熟悉这一虾种的生物学特点,本刊特邀请作者撰文,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对虾 养殖 品种 生物学
下载PDF
中国对虾血细胞及其免疫研究 被引量:99
18
作者 李光友 王青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91-597,共7页
于1991年3月1992年4月在青岛近海及一养虾场捕集中国对虾亲虾和越冬亲虾,以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中国对虾的血细胞形态及其亚显微结构;研究定量测定细胞吞噬活性的方法。结果表明,中国对虾血细胞分3种:无颗粒细胞,呈球形或按形... 于1991年3月1992年4月在青岛近海及一养虾场捕集中国对虾亲虾和越冬亲虾,以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中国对虾的血细胞形态及其亚显微结构;研究定量测定细胞吞噬活性的方法。结果表明,中国对虾血细胞分3种:无颗粒细胞,呈球形或按形,胞质不含颗粒;小颗粒细胞及颗粒细胞,卵球形或椭球形,胞质含有电子致密颗粒,颗粒可分均匀、非均匀的;小颗粒细胞胞质富含线粒体,可能与它对异物敏感易发生胞吐作用有关,该细胞是识别外源异物的关键细胞。可以观察到高尔基器,它可能与酶原颗粒的形成有关。还表明姬姆萨染色细胞为紫红色,细胞核与颗粒染色较深,呈蓝紫色,与人白细胞中的粒细胞染色结果相近,这或许与两者功能相似有关。应用医学上的化学发光法定量测定中国对虾血细胞的吞噬活性,加入脂多糖及弧菌是液的血细胞的发光值较只加茵液未加脂多糖的血细胞和对照组的发光值高。实验表明,脂多糖(<10g/ml)对中国对虾血细胞的吞噬活性具有激活加强作用。本研究的测定方法,可为监测对虾免疫机能的强弱提供定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 中国对虾 血细胞 形态 亚显微结构 免疫
下载PDF
海洋微藻脂肪酸组成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19
19
作者 李荷芳 周汉秋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4-40,共7页
于1995-1997年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培养20种海洋微藻,采用Bligh-Dyer法和气相色谱法进行脂肪酸组成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除个别藻外,海洋微藻的总脂含量均超过其干重的10%,每一纲藻种都有其特征脂肪酸或几种脂肪酸的组合作为... 于1995-1997年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培养20种海洋微藻,采用Bligh-Dyer法和气相色谱法进行脂肪酸组成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除个别藻外,海洋微藻的总脂含量均超过其干重的10%,每一纲藻种都有其特征脂肪酸或几种脂肪酸的组合作为其化学分类的标记:绿藻纲中除小球藻的20:5(n-3)含量较高以外,一般含有较高的16:4(n-3),不含22:6(n-3);硅藻纲的16:1(n-7)含量高于16:O,且有高水平的14:0和20:5(n-3);金藻纲具有高含量的140:18:1(n-9)、18:5(n-3)和22:6(n-3);自养甲藻具有高含量的18:4(n-3)、18:5(n-3)和22:6(n-3)i甲藻纲富含18:5(n-3);而红藻纲的16:0、、20:4(n-6)和20:5(n-3)占优势,其中20:4(n-6)的含量明显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微藻 化学分类学 脂肪酸 微藻
下载PDF
“我国近海有害赤潮发生的生态学、海洋学机制及预测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33
20
作者 周名江 朱明远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73-679,T0002,T0003,共9页
介绍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项目)“我国近海有害赤潮发生的生态学、海洋学机制及预测防治”的研究背景和主要研究内容,即以我国赤潮高发区东海作为主要研究海域,重点开展重要有害赤潮种的生物学特征及生态适应策略研究;... 介绍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项目)“我国近海有害赤潮发生的生态学、海洋学机制及预测防治”的研究背景和主要研究内容,即以我国赤潮高发区东海作为主要研究海域,重点开展重要有害赤潮种的生物学特征及生态适应策略研究;近海赤潮高发区有害赤潮与富营养化的关系研究;近海赤潮高发区有害赤潮生消关键物理过程、数值模拟与预测研究;有害赤潮的危害机理及防治机理研究等。简要报道了项目通过现场综合航次获得的东海大规模赤潮发生前后水文、化学和生物学等诸多要素的变化特征,以及结合实验室模拟研究,在探索重要赤潮生物种群变化的动力学过程及其调控机理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另外,对项目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害赤潮 东海 生态学 海洋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