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保水剂、氮肥及其交互作用对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效应
被引量:
60
1
作者
俞满源
黄占斌
+1 位作者
方锋
山仑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19,共5页
在陕北半干旱地区对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L.)进行保水剂及保水剂配施氮肥田间应用试验,苗期保水剂采用两种用法(沟施、穴施)、两个深度(5cm、10~15cm)处理,现蕾期追施氮肥形成保水剂及保水剂配施和氮肥交互组合处理,研究保水剂及保...
在陕北半干旱地区对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L.)进行保水剂及保水剂配施氮肥田间应用试验,苗期保水剂采用两种用法(沟施、穴施)、两个深度(5cm、10~15cm)处理,现蕾期追施氮肥形成保水剂及保水剂配施和氮肥交互组合处理,研究保水剂及保水剂配施氮肥的增产效应。结果表明:在苗期,保水剂使马铃薯的冠幅面积增加11.8%~54.8%;保水剂结合氮肥,可以提高不同阶段马铃薯叶片的光合速率,增加花期生物积累量46.7%~98.8%,延长马铃薯茎叶生育期14~15d,增加马铃薯块茎产量75.0%~108.3%,特别是直径较大商品薯的产量。不同方式施用保水剂都能促进马铃薯生长,增加块茎产量,其中以保水剂开沟深施10~15cm结合氮肥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剂
氮肥
交互作用
马铃薯
生长
产量
陕北半干旱地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小蒸发皿观测资料确定参考作物蒸散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
20
2
作者
樊军
王全九
郝明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4-17,共4页
参考作物蒸散量是土壤-植被-大气系统水分能量平衡模型的重要参数,如何准确获得将直接影响模型应用和最终模拟预测精度。该文利用分布于黄土高原地区65个气象站1971~2000年的气象资料,以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方法确定的参考作物...
参考作物蒸散量是土壤-植被-大气系统水分能量平衡模型的重要参数,如何准确获得将直接影响模型应用和最终模拟预测精度。该文利用分布于黄土高原地区65个气象站1971~2000年的气象资料,以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方法确定的参考作物蒸散量为标准,提出了根据平均相对湿度与风速为变量确定由20cm小蒸发皿观测的水面蒸发量计算参考作物蒸散量的系数Kp。结果表明:由蒸发皿观测值计算的3d或更长尺度的ET0与Penman-Monteith方法计算的ET0结果一致性很高,在对Kp方程系数进行适当的地域性调整后,由蒸发皿观测值和Kp确定的ET0与Penman-Monteith方法确定的ET0结果一致,从而认为在黄土高原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计算可以应用20cm蒸发皿系数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作物蒸散量
小蒸发皿
PENMAN-MONTEITH方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沙打旺与柳枝稷单、混播种苗期水分利用和根冠生长的比较
被引量:
9
3
作者
徐炳成
山仑
+1 位作者
黄占斌
杜峰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77-580,共4页
在室内生长箱内盆栽沙打旺和柳枝稷的苗期生长阶段进行高土壤水分 (黄绵土土壤田间持水量FC的 80 % )和低土壤水分 (5 0 %FC)处理 ,比较二者单、混播种植下水分利用与根冠生长差异 ,以探讨黄土高原半干旱丘陵区牧草植物的合理种植方式 ...
在室内生长箱内盆栽沙打旺和柳枝稷的苗期生长阶段进行高土壤水分 (黄绵土土壤田间持水量FC的 80 % )和低土壤水分 (5 0 %FC)处理 ,比较二者单、混播种植下水分利用与根冠生长差异 ,以探讨黄土高原半干旱丘陵区牧草植物的合理种植方式 .结果表明 :在水分利用方面 ,低水处理下混播使沙打旺和柳枝稷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均较单播提高 ,低水处理后混播群体水分利用效率也显著比单播柳枝稷增大 .在根冠生长方面 ,混播促进了柳枝稷地上部分植株高度生长 ,并使地下部分分配比重增大 ,根系绝对长度缩短 ;混播后沙打旺的植株高度降低 ,根系绝对长度增加 ,但干物质分配比重减小 .低水处理后 ,沙打旺和柳枝稷混播下的根冠生长趋向于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 ,表现在混播群体的根系生长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壤深层水和表层来水 ,混播后地上部分高度的生长特征变化利于对光的利用 .因此 ,在水分和养分条件相对较差坡地占较大比例的半干旱黄土丘陵地区 ,采用沙打旺和柳枝稷混播种植相比各自单播利于促进苗期生长与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 .图 2表 2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枝稷
沙打旺
播种方式
水分利用效率
根冠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高原土石山区碎石分布特征及其导水性质分析
被引量:
4
4
作者
王慧芳
邵明安
王国丽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6-120,共5页
天水凤凰山中等风化变质岩碎块含量随土层增加含量增大;各层土体中粒级为2-5 mm碎石含量在各坡位变异小,坡中、坡下处粒径大于25 mm碎石含量相对高;铜川崾崄梁坡上土体的风化沉积岩碎石含量有随着土层加深有增大的趋势,其他坡位该趋势...
天水凤凰山中等风化变质岩碎块含量随土层增加含量增大;各层土体中粒级为2-5 mm碎石含量在各坡位变异小,坡中、坡下处粒径大于25 mm碎石含量相对高;铜川崾崄梁坡上土体的风化沉积岩碎石含量有随着土层加深有增大的趋势,其他坡位该趋势不明显,含量最高的为10-30 mm碎石;泾阳张家山卵石含量在坡位和土层上分布差异较小,粒径10-30 mm碎石含量最高。中等风化的块状碎石构成的土石介质的饱和导水率(ks)与土石比(土壤和碎石的质量比)关系呈对数关系,而片块状沉积岩碎屑构成的土石介质的ks与土石比关系呈正比线性关系;而椭圆卵石构成的碎石构成的土石介质ks与土石比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石含量
饱和导水率
黄土高原
土石介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保水剂、液态地膜在苗木栽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24
5
作者
俞满源
方锋
黄占斌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0-33,共4页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研究了保水剂、液态地膜对仁用杏(Armeniacavulgarislam)、栾树(KoelreuteriapaniculataLaxm)移栽树苗的缓苗期、成活率、生物量及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水剂、液态地膜能够提高苗木的成活率,缩短缓苗期,增...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研究了保水剂、液态地膜对仁用杏(Armeniacavulgarislam)、栾树(KoelreuteriapaniculataLaxm)移栽树苗的缓苗期、成活率、生物量及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水剂、液态地膜能够提高苗木的成活率,缩短缓苗期,增加苗木生物量,提高土壤含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剂
液态地膜
苗木
应用
仁用杏
栾树
移栽
缓苗期
成活率
生物量
土壤水分含量
植树造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高原果业发展对区域环境的影响与对策
被引量:
22
6
作者
樊军
胡波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11期355-359,共5页
黄土高原地区由于适合果树生长的自然环境优越,果业发展迅速,特别是苹果产业的发展.这很大地促进了该区经济发展。但是果园的迅速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还未被重视.果园的高投入与高产出经营方式,加剧了该区水分供应与需要的矛盾,可能...
黄土高原地区由于适合果树生长的自然环境优越,果业发展迅速,特别是苹果产业的发展.这很大地促进了该区经济发展。但是果园的迅速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还未被重视.果园的高投入与高产出经营方式,加剧了该区水分供应与需要的矛盾,可能造成土壤水分的过渡消耗而形成生物利用型土壤干层。大量的肥料投入果园,导致氮素可能以硝态氮形式在土壤中大量累积,同时深层水分过度消耗.产量受控于降水。农药与化肥的使用可能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与农药残留;未来应加强果园水分循环及氮素平衡方面的研究,控制农药的使用,实现黄土区果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
黄土高原
土壤干层
硝态氮累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演变及驱动力
被引量:
23
7
作者
钟良平
邵明安
李玉山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10-515,共6页
依据农田生态系统水、肥、产量关系长期田间定位试验资料,系统分析了旱作农业区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及其限制因子的演变过程,探讨了对限制该区生产力提高的水、肥因子的主次及转化问题。结果表明,生产力水平较低时,肥是首要限制因子;随...
依据农田生态系统水、肥、产量关系长期田间定位试验资料,系统分析了旱作农业区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及其限制因子的演变过程,探讨了对限制该区生产力提高的水、肥因子的主次及转化问题。结果表明,生产力水平较低时,肥是首要限制因子;随着化肥投入的增加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水分因子逐渐转化成为首要限制因子。化肥和地膜覆盖栽培是该区生产力跃升和稳定的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生态系统
生产力
演变
驱动力
化肥
地膜覆盖栽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系统工程原理的作物化感潜力评价及其应用初探
被引量:
7
8
作者
左胜鹏
马永清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30-537,共8页
【目的】探索作物化感潜力评价方法,分析作物整体化感潜势,理论评价黄土高原旱作小麦的综合化感潜势。【方法】建立作物化感潜力的系统工程评价模型,提出作物植株整体评价的定量描述方法,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4种普通小麦品种化感潜力进...
【目的】探索作物化感潜力评价方法,分析作物整体化感潜势,理论评价黄土高原旱作小麦的综合化感潜势。【方法】建立作物化感潜力的系统工程评价模型,提出作物植株整体评价的定量描述方法,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4种普通小麦品种化感潜力进行理论上的整体评价和总体化感潜力比较。【结果】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4种普通小麦品种的化感潜力综合评价理论上得出其化感潜力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其中化感潜力综合表现为小偃22号>宁冬1号>丰产3号>碧玛1号。【结论】系统工程评价模型的建立对于辅助快速有效地评价作物品种和单植株的化感潜力和培育具有抗草和高产优质及相关优良农艺特征作物新品种具有重要的科学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工程原理
作物化感评价
协调系数
化感潜力综合指数
化感遗传育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保水剂、氮肥及其交互作用对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效应
被引量:
60
1
作者
俞满源
黄占斌
方锋
山仑
机构
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水土保持
研究所
黄土高原
土壤侵蚀
与
旱地农业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19,共5页
基金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1-06-02)
国家"973"课题(G1999011708)
国家"十五"863课题(2003AA6Z3301)
文摘
在陕北半干旱地区对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L.)进行保水剂及保水剂配施氮肥田间应用试验,苗期保水剂采用两种用法(沟施、穴施)、两个深度(5cm、10~15cm)处理,现蕾期追施氮肥形成保水剂及保水剂配施和氮肥交互组合处理,研究保水剂及保水剂配施氮肥的增产效应。结果表明:在苗期,保水剂使马铃薯的冠幅面积增加11.8%~54.8%;保水剂结合氮肥,可以提高不同阶段马铃薯叶片的光合速率,增加花期生物积累量46.7%~98.8%,延长马铃薯茎叶生育期14~15d,增加马铃薯块茎产量75.0%~108.3%,特别是直径较大商品薯的产量。不同方式施用保水剂都能促进马铃薯生长,增加块茎产量,其中以保水剂开沟深施10~15cm结合氮肥效果最佳。
关键词
保水剂
氮肥
交互作用
马铃薯
生长
产量
陕北半干旱地区
Keywords
aquasorb
nitrogen fertilizer
potato
growth
yield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小蒸发皿观测资料确定参考作物蒸散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
20
2
作者
樊军
王全九
郝明德
机构
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水土保持
研究所
黄土高原
土壤侵蚀
与
旱地农业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4-17,共4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项目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知识创新前沿项目共同资助
文摘
参考作物蒸散量是土壤-植被-大气系统水分能量平衡模型的重要参数,如何准确获得将直接影响模型应用和最终模拟预测精度。该文利用分布于黄土高原地区65个气象站1971~2000年的气象资料,以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方法确定的参考作物蒸散量为标准,提出了根据平均相对湿度与风速为变量确定由20cm小蒸发皿观测的水面蒸发量计算参考作物蒸散量的系数Kp。结果表明:由蒸发皿观测值计算的3d或更长尺度的ET0与Penman-Monteith方法计算的ET0结果一致性很高,在对Kp方程系数进行适当的地域性调整后,由蒸发皿观测值和Kp确定的ET0与Penman-Monteith方法确定的ET0结果一致,从而认为在黄土高原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计算可以应用20cm蒸发皿系数法。
关键词
参考作物蒸散量
小蒸发皿
PENMAN-MONTEITH方程
Keywords
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
Chinese pan
Penman-Monteith equation
分类号
S161.4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沙打旺与柳枝稷单、混播种苗期水分利用和根冠生长的比较
被引量:
9
3
作者
徐炳成
山仑
黄占斌
杜峰
机构
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水土保持
研究所
黄土高原
土壤侵蚀
与
旱地农业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
矿业
大学
化学
与
环境
学院
生物工程系
出处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77-580,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G1 9990 1 1 70 8)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领域前沿项目资助~~
文摘
在室内生长箱内盆栽沙打旺和柳枝稷的苗期生长阶段进行高土壤水分 (黄绵土土壤田间持水量FC的 80 % )和低土壤水分 (5 0 %FC)处理 ,比较二者单、混播种植下水分利用与根冠生长差异 ,以探讨黄土高原半干旱丘陵区牧草植物的合理种植方式 .结果表明 :在水分利用方面 ,低水处理下混播使沙打旺和柳枝稷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均较单播提高 ,低水处理后混播群体水分利用效率也显著比单播柳枝稷增大 .在根冠生长方面 ,混播促进了柳枝稷地上部分植株高度生长 ,并使地下部分分配比重增大 ,根系绝对长度缩短 ;混播后沙打旺的植株高度降低 ,根系绝对长度增加 ,但干物质分配比重减小 .低水处理后 ,沙打旺和柳枝稷混播下的根冠生长趋向于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 ,表现在混播群体的根系生长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壤深层水和表层来水 ,混播后地上部分高度的生长特征变化利于对光的利用 .因此 ,在水分和养分条件相对较差坡地占较大比例的半干旱黄土丘陵地区 ,采用沙打旺和柳枝稷混播种植相比各自单播利于促进苗期生长与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 .图 2表 2参
关键词
柳枝稷
沙打旺
播种方式
水分利用效率
根冠比
Keywords
Panicum virgatum
Astragalus adsurgens
plantation mode
WUE
root/shoot ratio
分类号
S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高原土石山区碎石分布特征及其导水性质分析
被引量:
4
4
作者
王慧芳
邵明安
王国丽
机构
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水土保持
研究所
黄土高原
土壤侵蚀
与
旱地农业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院
研究
生院资环
学院
辽宁国土资源技术服务中心
出处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6-120,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479063
90502006)
文摘
天水凤凰山中等风化变质岩碎块含量随土层增加含量增大;各层土体中粒级为2-5 mm碎石含量在各坡位变异小,坡中、坡下处粒径大于25 mm碎石含量相对高;铜川崾崄梁坡上土体的风化沉积岩碎石含量有随着土层加深有增大的趋势,其他坡位该趋势不明显,含量最高的为10-30 mm碎石;泾阳张家山卵石含量在坡位和土层上分布差异较小,粒径10-30 mm碎石含量最高。中等风化的块状碎石构成的土石介质的饱和导水率(ks)与土石比(土壤和碎石的质量比)关系呈对数关系,而片块状沉积岩碎屑构成的土石介质的ks与土石比关系呈正比线性关系;而椭圆卵石构成的碎石构成的土石介质ks与土石比无明显关系。
关键词
碎石含量
饱和导水率
黄土高原
土石介质
Keywords
rock fragment content
saturate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Loess Plateau
soil-stone mixture
分类号
S152.3 [农业科学—土壤学]
S152.72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保水剂、液态地膜在苗木栽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24
5
作者
俞满源
方锋
黄占斌
机构
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水土保持
研究所
黄土高原
土壤侵蚀
与
旱地农业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资源
与
环境
学院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0-33,共4页
基金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1-06-02)
杨凌示范区专项(99KG17)
+1 种基金
国家"十五"863课题(2003AA6Z3301
2002AA2Z4171)
文摘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研究了保水剂、液态地膜对仁用杏(Armeniacavulgarislam)、栾树(KoelreuteriapaniculataLaxm)移栽树苗的缓苗期、成活率、生物量及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水剂、液态地膜能够提高苗木的成活率,缩短缓苗期,增加苗木生物量,提高土壤含水量。
关键词
保水剂
液态地膜
苗木
应用
仁用杏
栾树
移栽
缓苗期
成活率
生物量
土壤水分含量
植树造林
Keywords
aquasorb
liquid membrane
seedling transplanting
分类号
S723.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482.99 [农业科学—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高原果业发展对区域环境的影响与对策
被引量:
22
6
作者
樊军
胡波
机构
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水土保持
研究所
黄土高原
土壤侵蚀
与
旱地农业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水土保持
研究所
西
宁市
农业
技术推广站
出处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11期355-35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0479065)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知识创新前沿项目资助。
文摘
黄土高原地区由于适合果树生长的自然环境优越,果业发展迅速,特别是苹果产业的发展.这很大地促进了该区经济发展。但是果园的迅速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还未被重视.果园的高投入与高产出经营方式,加剧了该区水分供应与需要的矛盾,可能造成土壤水分的过渡消耗而形成生物利用型土壤干层。大量的肥料投入果园,导致氮素可能以硝态氮形式在土壤中大量累积,同时深层水分过度消耗.产量受控于降水。农药与化肥的使用可能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与农药残留;未来应加强果园水分循环及氮素平衡方面的研究,控制农药的使用,实现黄土区果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
果园
黄土高原
土壤干层
硝态氮累积
Keywords
Apple orchard, The Loess Plateau, Soil dried layers, Nitrate accumulation
分类号
S152.7 [农业科学—土壤学]
F326.13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演变及驱动力
被引量:
23
7
作者
钟良平
邵明安
李玉山
机构
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水土保持
研究所
黄土高原
土壤侵蚀
与
旱地农业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出处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10-51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资助项目(90102012)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长武站
国家科技攻关资助项目(2001BA508B18)
文摘
依据农田生态系统水、肥、产量关系长期田间定位试验资料,系统分析了旱作农业区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及其限制因子的演变过程,探讨了对限制该区生产力提高的水、肥因子的主次及转化问题。结果表明,生产力水平较低时,肥是首要限制因子;随着化肥投入的增加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水分因子逐渐转化成为首要限制因子。化肥和地膜覆盖栽培是该区生产力跃升和稳定的主要驱动力。
关键词
农田生态系统
生产力
演变
驱动力
化肥
地膜覆盖栽培
Keywords
Farmland ecosystem
Productivity change
Limiting factor
Driving force
分类号
S181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系统工程原理的作物化感潜力评价及其应用初探
被引量:
7
8
作者
左胜鹏
马永清
机构
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水土保持
研究所
黄土高原
土壤侵蚀
与
旱地农业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出处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30-537,共8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10501-95)
文摘
【目的】探索作物化感潜力评价方法,分析作物整体化感潜势,理论评价黄土高原旱作小麦的综合化感潜势。【方法】建立作物化感潜力的系统工程评价模型,提出作物植株整体评价的定量描述方法,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4种普通小麦品种化感潜力进行理论上的整体评价和总体化感潜力比较。【结果】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4种普通小麦品种的化感潜力综合评价理论上得出其化感潜力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其中化感潜力综合表现为小偃22号>宁冬1号>丰产3号>碧玛1号。【结论】系统工程评价模型的建立对于辅助快速有效地评价作物品种和单植株的化感潜力和培育具有抗草和高产优质及相关优良农艺特征作物新品种具有重要的科学指导意义。
关键词
系统工程原理
作物化感评价
协调系数
化感潜力综合指数
化感遗传育种
Keywords
Systemic engineering principle
Evaluation of crop allelopathic potential
Synergic indices of allelopathic potential
Comprehensive index of allelopathic potential
Genetic breeding of allelopathic crop accession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保水剂、氮肥及其交互作用对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效应
俞满源
黄占斌
方锋
山仑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
6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利用小蒸发皿观测资料确定参考作物蒸散量方法研究
樊军
王全九
郝明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2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沙打旺与柳枝稷单、混播种苗期水分利用和根冠生长的比较
徐炳成
山仑
黄占斌
杜峰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4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黄土高原土石山区碎石分布特征及其导水性质分析
王慧芳
邵明安
王国丽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保水剂、液态地膜在苗木栽植中的应用研究
俞满源
方锋
黄占斌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
2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黄土高原果业发展对区域环境的影响与对策
樊军
胡波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
2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演变及驱动力
钟良平
邵明安
李玉山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2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基于系统工程原理的作物化感潜力评价及其应用初探
左胜鹏
马永清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