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番茄灰霉生防菌CQ的分子鉴定及其生防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杨利敏 仝赞华 +3 位作者 郭立华 蒋细良 邱德文 李淼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56-960,共5页
菌株CQ是一株分离自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烟草根部的对番茄灰霉病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拮抗细菌。通过对该菌株进行形态特征观察、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确定菌株CQ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拮抗试验结果表明,菌株CQ能够显著抑制... 菌株CQ是一株分离自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烟草根部的对番茄灰霉病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拮抗细菌。通过对该菌株进行形态特征观察、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确定菌株CQ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拮抗试验结果表明,菌株CQ能够显著抑制番茄灰霉菌的菌丝生长,使菌丝出现异常分枝和囊泡状畸形。1‰CQ发酵滤液即可显著抑制番茄灰霉菌孢子的形成。室内生测结果表明,相比对照组,48 h无菌发酵滤液原液在离体叶片上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可达100%,而其10、100倍稀释滤液则使发病率分别降低28.5%和21.3%,病情指数分别降低44.01和37.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葡萄孢菌 枯草芽孢杆菌 鉴定 生防效果
下载PDF
沙葱采后贮藏保鲜效果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占全 徐勇 +1 位作者 陈彤 田世平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18期4828-4833,共6页
目的分析沙葱采后贮藏的特性,建立沙葱的采后高效保鲜斱法。方法通过Spurr树脂半薄切片的斱法观察沙葱的组织结极,利用低温冷库摸索沙葱采后最适贮藏温度,研究硬质塑料盒、硬纸盒和塑料筐等包装形式对沙葱采后保鲜的影响,研究不同的气... 目的分析沙葱采后贮藏的特性,建立沙葱的采后高效保鲜斱法。方法通过Spurr树脂半薄切片的斱法观察沙葱的组织结极,利用低温冷库摸索沙葱采后最适贮藏温度,研究硬质塑料盒、硬纸盒和塑料筐等包装形式对沙葱采后保鲜的影响,研究不同的气体组分对沙葱采后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通过对沙葱组织树脂切片的显微观察,发现沙葱的木质部细胞壁较薄,组织纤维化程度较低,这导致其质地脆嫩、口感上乘,但是同时导致其易出现失水、断节和腐烂等现象。结果表明0℃是贮藏沙葱的最佳温度,在此温度下保鲜期可达15 d。沙葱通过硬质纸盒内衬软质硫酸纸包装,常温下保鲜期可达到4 d。4%CO_2+2%O_2的气调组分可以有效延长沙葱的采后保鲜期,常温保鲜期可达7 d。结论 0℃是沙葱最佳采后贮藏温度;硬质纸盒内衬软质硫酸纸包装形式有利于沙葱采后贮藏; 4%CO_2+2%O_2是沙葱最佳气调贮藏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葱 保鲜 温度 相对湿度 气调
下载PDF
环境强光诱导玉簪叶片光抑制的机制 被引量:34
3
作者 李志真 刘东焕 +2 位作者 赵世伟 姜闯道 石雷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20-728,共9页
为进一步阐述光抑制的强光诱导和发生机制,该文以喜阴植物玉簪(Hosta spp.)为材料研究其光抑制发生规律及其与环境光强的关系。结果表明,全日照和遮阴条件下玉簪叶片发育分别形成适应强光和弱光的形态特征;与遮阴处理相比,强光下生长的... 为进一步阐述光抑制的强光诱导和发生机制,该文以喜阴植物玉簪(Hosta spp.)为材料研究其光抑制发生规律及其与环境光强的关系。结果表明,全日照和遮阴条件下玉簪叶片发育分别形成适应强光和弱光的形态特征;与遮阴处理相比,强光下生长的玉簪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较低,但两种处理叶片最大光化学效率差异很小,证明强光下植株可以正常生长且光合机构未发生严重的光抑制。将遮阴处生长的植株转移到全日照下,光合速率和最大光化学效率急剧下降;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发生明显改变,而且光系统II供体侧和受体侧荧光产量的变化幅度分别达到24.3%和34.2%,表明玉簪由弱光转入强光后光系统II发生不可逆失活,且受体侧受到的伤害较供体侧更严重。因此,作者认为环境光强骤然提高并超过玉簪生长光强时很容易诱导其光合机构发生严重的光抑制。该研究对于理解植物适应光环境的策略以及喜阴植物的优质栽培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荧光 强光 光抑制 光合作用 光系统II
原文传递
文冠果有性生殖特征的观察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周庆源 郑元润 +1 位作者 来利明 杜会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22,共9页
该研究以文冠果花发育不同时期采集的花药和胚珠为材料,采用光学及电子显微技术对花的性系统特征、胚珠发育及自交败育等有性生殖特征进行观察分析,以揭示文冠果开花多、结果少的内在机理。结果显示:(1)文冠果植物产生大量雄花和很少的... 该研究以文冠果花发育不同时期采集的花药和胚珠为材料,采用光学及电子显微技术对花的性系统特征、胚珠发育及自交败育等有性生殖特征进行观察分析,以揭示文冠果开花多、结果少的内在机理。结果显示:(1)文冠果植物产生大量雄花和很少的两性花,表现隐形雌雄同株的性系统类型。(2)文冠果花拥有5个独特的金黄色角状附属物;成熟花粉粒球形,3孔沟,沟在花粉极面不相连,花粉表面有疣状纹饰;花主要以风媒传粉。(3)柱头3裂,开花时柱头表面布满丝状乳突细胞,属于干燥型。(4)卵球形弯生胚珠内有一弯曲的长胚囊,胚囊被厚珠心包围。胚珠受精后,珠孔与合点之间的珠柄侧外珠被的局部细胞平周和垂周分裂产生一个径向突起,伸向胚囊,与胚囊纵轴略成直角;受精后水和可溶性物质不断进入膨大的胚囊;幼胚的两子叶从胚囊珠孔端的管状部位进入合点端大的腔室中。(5)在胚发育早期,两片子叶是对称的,但在授粉35d后,具有较大半径的一子叶比另一子叶的体积大;授粉后23d以前,胚囊内的液态内容物含有游离核胚乳和少量细胞化胚乳,这个时期的胚珠可以鲜食。(6)自交传粉后,胚珠与幼果在合子形成后的不同时期败育。研究表明,文冠果与无患子科的其它植物有很多相似的有性生殖特征,但文冠果也具有一些异常特征,如花存在附属物及每子房室中有较多的胚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花的性形态 花粉形态 胚珠发育 自交败育
下载PDF
杉木根系形态特征及其觅养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闫小莉 林智熠 +2 位作者 胡文佳 马祥庆 曲鲁平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6-31,共6页
植物根系形态及其结构是其在生长介质中的分布和空间造型的表征,也是植物寻找和吸收养分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在土壤养分胁迫或异质分布的环境中,根系通过一系列生理生化调控途径来实现养分的高效吸收是其重要的生理学挽救机制,即根系会... 植物根系形态及其结构是其在生长介质中的分布和空间造型的表征,也是植物寻找和吸收养分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在土壤养分胁迫或异质分布的环境中,根系通过一系列生理生化调控途径来实现养分的高效吸收是其重要的生理学挽救机制,即根系会对环境养分逆境表现出不同的吸收策略。杉木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该区域大部分土壤为酸性红壤和赤红壤,受土壤类型、栽培技术和生长发育特性的综合影响,杉木人工林养分循环效率较低,林地地力衰退现象普遍。土壤养分(特别是N素和P素)亏缺已成为限制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因素。因此,针对杉木根系养分吸收策略的研究,特别是关于根系通过形态调整适应土壤养分逆境的研究成为杉木培育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中基于归纳现有研究发现的杉木根系对不同营养元素的生理生态学响应特征,阐述了杉木根系在养分逆境中的觅养机制,并对未来杉木根系觅养策略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杉木人工林培育采取合理的养分管理技术和提高林地养分吸收效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根系 形态特征 觅养策略
原文传递
光波动频率影响黄瓜幼苗光合作用的机制 被引量:4
6
作者 乔美玉 张雅君 +3 位作者 刘立安 石雷 马庆虎 姜闯道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0-288,共9页
自然条件下环境光强往往是波动的,但波动光变化频率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机制尚不清楚.为了探讨植物光合作用对波动光频率的响应及机制,本文以黄瓜为材料,对植物生长、叶绿素含量、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以及抗氧化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自然条件下环境光强往往是波动的,但波动光变化频率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机制尚不清楚.为了探讨植物光合作用对波动光频率的响应及机制,本文以黄瓜为材料,对植物生长、叶绿素含量、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以及抗氧化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弱光(T4),强光下(T1, T2和T3)黄瓜株高、生物量、叶面积和比叶重均明显较高,但波动频率增加(T2, T3)能够导致这些参数值降低.强光与弱光处理相比其叶绿素总量较低,且随着波动光频率的提高叶绿素含量轻微下降.强光下的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高于弱光,不过随着强光波动频率增加,两者呈下降趋势.荧光诱导动力学的结果显示,尽管各处理间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没有明显差异,但波动频率较大时黄瓜的PSⅡ的电子传递活性略有降低;而且增加强光波动频率还导致光系统Ⅱ天线转化效率(Fv′/Fm′)明显降低和非光化学猝灭(NPQ)大幅增加.此外,强光下黄瓜的酶促抗氧化系统的主要酶活性高于弱光,但波动光频率提高能够降低其活性.因此,提高波动光的频率不仅导致黄瓜光合能力下降,还导致其主要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所以增强的热耗散可能是其应对波动光下过剩激发能的重要机制.此外,本文还对黄瓜适应波动强光和稳态强光的差异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光 波动光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光破坏防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