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个竹类植物MADS盒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拟南芥中的表达 被引量:34
1
作者 田波 陈永燕 +1 位作者 严远鑫 李德铢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5-151,共7页
采用RACE方法,从竹类植物麻竹(Dendrocalamuslatiflorus)幼穗中克隆到一个含完整编码区及3′端非翻译区的cDNA,命名为DlMADS18.该cDNA全长1039bp;编码区共编码249个氨基酸,具有典型的植物MADS盒基因结构,由MADS区、I区、K区和C末端组成... 采用RACE方法,从竹类植物麻竹(Dendrocalamuslatiflorus)幼穗中克隆到一个含完整编码区及3′端非翻译区的cDNA,命名为DlMADS18.该cDNA全长1039bp;编码区共编码249个氨基酸,具有典型的植物MADS盒基因结构,由MADS区、I区、K区和C末端组成.序列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DlMADS18属于AGL6亚家族,其氨基酸序列与水稻(OryzasativaL)的MADS盒基因OsMADS6同源性最高,序列一致性为88%,与拟南芥(Arabidopsisthaliana)的AGL6一致性为59%.将DlMADS18置于CaMV35S启动子控制下在拟南芥中异位表达,转基因拟南芥表现出叶卷曲、植株矮小、开花时间提前、花聚生于花序顶端等性状,表明DlMADS18很可能参与麻竹开花时间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类植物 开花时间 麻竹 MADS盒基因 出叶 幼穗 植株 转基因拟南芥 克隆 水稻(Oryza
原文传递
竹亚科系统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19
2
作者 郭振华 李德铢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31-438,462,共9页
对近年来在竹亚科作为一个单系类群的界定、其系统位置的确定、内部系统演化趋势以及地理分布和起源方面研究所取得的进展进行了评述。竹亚科作为一个单系类群仅包括了木本的竹族 (Bambuseae)和一个草本的莪利竹族 (Olyreae) ,其中莪利... 对近年来在竹亚科作为一个单系类群的界定、其系统位置的确定、内部系统演化趋势以及地理分布和起源方面研究所取得的进展进行了评述。竹亚科作为一个单系类群仅包括了木本的竹族 (Bambuseae)和一个草本的莪利竹族 (Olyreae) ,其中莪利竹族分布在新几内亚的伊里安竹 (Buergersiochloa)处于Olyreae最基部。禾本科 12个亚科中除了 3个亚科为基部类群以外 ,其余 9个亚科分成PACCAD (包括黍亚科 ,狭义的芦竹亚科 ,广义的虎尾草亚科 ,假淡竹叶亚科 ,三芒草亚科和扁芒草亚科 )和BOP单系分支 (包括竹亚科 ,稻亚科和早熟禾亚科 )。在BOP支中 ,竹亚科与早熟禾亚科相近缘 ,共同组成稻亚科的姐妹群。竹亚科分成草本和木本两个单系类群 ,木本竹子又分成热带和温带支系 ,热带支系进一步分成新世界热带和旧世界热带两个单系类群。从现有的化石证据和基部类群的地理分布推断 ,竹亚科很可能起源于晚白垩纪的冈瓦纳古陆。最后 ,本文就竹亚科研究尚存在的问题做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亚科 系统学 生物地理学 研究进展 问题
下载PDF
Infrageneric and Sectional Relationships in the Genus Rhododendron (Ericaceae) Inferred from ITS Sequence Data 被引量:11
3
作者 高连明 李德铢 +1 位作者 张长芹 杨俊波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2年第11期1351-1356,共6页
The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 regions of nuclear ribosomal DNA (including 5.8S rRNA) of 15 Rhododendron, species, representing most sections of the genus, one Ledum species and Cassiope fastigiata were sequenc... The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 regions of nuclear ribosomal DNA (including 5.8S rRNA) of 15 Rhododendron, species, representing most sections of the genus, one Ledum species and Cassiope fastigiata were sequenced. Together with the ITS sequences of 13 selected Rhododendron species and Bejaria racemosa downloaded from GenBank, we explored the infrageneric and sectional relationships of this important North Temperate genus by employing maximum-parsimony analysis using PAUP software. C. fastigiata and B. racemosa were designated as outgroups. The ITS-based tree inferred that: (1) Rhododendron was a well-supported monophyletic group, while subg. Therorhodion was basal to the rest of the genus; (2) Ledum was a member of Rhododendron, and its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lepidote rhododendron was confirmed; (3) the lepidote rhododendron plus Ledum formed a strongly-supported monophyletic clade which was sister to the rest of the elepidote rhododendron; (4) the elepidote rhododendron formed a weakly-supported clade within which the monophyly of subg. Hynwrianthes and subg. Tsutsusi were strongly supported, while subg. Pentanthera and subg. Azaleastrum were polyphyletic; and (5) the monophyly of sect. Choniastnini, (subg. Azaleastrum) was strongly-supported, while subg. Tsutsusi could be sister to a weakly-supported clade composed of two sampled species of sect. Azaleastrum (subg. Azaleastrum) together with R. sentibarbatum, of subg. Mumeazal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DODENDRON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 PHYLOGENY infrageneric relationships
下载PDF
中国云南鳞毛蕨属(鳞毛蕨科)13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 被引量:4
4
作者 向建英 成晓 武素功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4-319,共16页
报道了中国云南产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鳞毛蕨属DryopterisAdanson13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其中4个种:多雄拉鳞毛蕨D.alpestris(2n=82)、哈巴鳞毛蕨D.habaensis(2n=82)、脉纹鳞毛蕨D.lachoongensis(2n=82)和永自鳞毛蕨D.yungtzeensis(... 报道了中国云南产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鳞毛蕨属DryopterisAdanson13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其中4个种:多雄拉鳞毛蕨D.alpestris(2n=82)、哈巴鳞毛蕨D.habaensis(2n=82)、脉纹鳞毛蕨D.lachoongensis(2n=82)和永自鳞毛蕨D.yungtzeensis(2n=82)的染色体数目为首次报道;无融合三倍体的川西鳞毛蕨Dryopterisrosthornii、无融合四倍体的大羽鳞毛蕨D.wallichiana以及无融合二倍体的栗柄鳞毛蕨D.yoroii为3个新发现的细胞类型。细胞学研究结果支持高山鳞毛蕨组sect.CaespitosaeS.G.Lu应该为鳞毛蕨属内一个独立的组;中国喜马拉雅地区的鳞毛蕨属植物中存在着大量的无融合二倍体细胞类型。对蕨类植物中同一植株产生不同倍性孢子的现象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毛蕨属 染色体数目 细胞型 细胞分类学
下载PDF
被子植物SQUA类基因适应性进化的统计检测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永燕 钟扬 +2 位作者 田波 杨继 李德铢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063-1066,共4页
SQUAMOSA(SQUA)类基因是MADS box基因家族中参与花被发生发育的重要基因 .测定了麻竹的SQUA基因序列并分析了被子植物中SQUA类基因的系统发育式样 ;采用相对速率检验、同义与非同义置换位点统计以及似然比检验方法 ,分析了单子叶和真双... SQUAMOSA(SQUA)类基因是MADS box基因家族中参与花被发生发育的重要基因 .测定了麻竹的SQUA基因序列并分析了被子植物中SQUA类基因的系统发育式样 ;采用相对速率检验、同义与非同义置换位点统计以及似然比检验方法 ,分析了单子叶和真双子叶植物最近共同祖先中SQUA基因发生基因重复后的进化速率与适应机制 .结果表明 :真双子叶植物分支中SQUA类基因的相对速率和同义与非同义置换位点均显著高于单子叶植物分支 ;同时 ,dN/dS 值表明真双子叶植物分支中可能存在正选择压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子植物 麻竹 SQUA类基因 相对速率检验 似然比检验 适应性进化
下载PDF
基于三个DNA片段讨论菖蒲科的分子系统学
6
作者 陈永燕 李德铢 王红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99-706,共8页
菖蒲属长期以来被置于天南星科 ,但近年来分子系统学的研究表明菖蒲属与天南星科的关系较远 ,应成立一个单型科 ,即菖蒲科 (Acoraceae)。本文选择菖蒲科 3个种及 1个变种即金钱蒲 (Acorusgramineus)、石菖蒲 (A tatarinowii)、金边菖蒲 ... 菖蒲属长期以来被置于天南星科 ,但近年来分子系统学的研究表明菖蒲属与天南星科的关系较远 ,应成立一个单型科 ,即菖蒲科 (Acoraceae)。本文选择菖蒲科 3个种及 1个变种即金钱蒲 (Acorusgramineus)、石菖蒲 (A tatarinowii)、金边菖蒲 (A tatarinowiivar .flavo marginatus)和菖蒲 (A calamus)不同染色体倍性的 4个居群进行了核糖体RNA内源转录间隔段 (ITS)进行测序 ,并据此讨论了菖蒲属的属下系统关系。结果表明 ,菖蒲科为一个自然的单系类群 ,不同倍性的菖蒲构成一个自展数据支持率为 10 0 %的分支 ,无中肋的金钱蒲、石菖蒲和金边石菖蒲构成另一个自展数据支持率为 10 0 %的分支。通过比较分析菖蒲科与其相关类群之间 18S和rbcL两段DNA序列 ,对菖蒲科的系统位置进行了讨论。在基于 18S和rbcL的系统树中 ,菖蒲均处于单子叶植物中较为孤立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片段 菖蒲科 分子系统学 ITS 系统发育
下载PDF
三种北极石竹科植物中的环肽及石竹科环肽的化学分类和分布意义
7
作者 贾爱群 谭宁华 +3 位作者 杨永平 武素功 王利勤 周俊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4年第5期625-630,共6页
用HPLC等现代分离技术,从各样少于100g的北极3种石竹科(Caryophyllaceae)植物Stellaria crassipes Hult. Cerastium arcticum Lange和C.regelii Ostenf.中分得5个新环肽,分别命名arcticuminA(1)、arcticumin B(2)、arcticumin C(3)、r... 用HPLC等现代分离技术,从各样少于100g的北极3种石竹科(Caryophyllaceae)植物Stellaria crassipes Hult. Cerastium arcticum Lange和C.regelii Ostenf.中分得5个新环肽,分别命名arcticuminA(1)、arcticumin B(2)、arcticumin C(3)、regelin A(4)和crassipin B(5),并通过FAB^+-MS和氨基酸组成分析初步鉴定了它们的结构;通过对北极石竹科环肽与青藏高原石竹科环肽的比较,证明了环肽是石竹科的特征成分以及北极地区是石竹科植物分布中心的一个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llaria CRASSIPES Cerastium arcticum Cerastium regelii 石竹科 环肽 北极 化学分类 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