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石墨烯对水泥基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54
1
作者 王琴 王健 +3 位作者 吕春祥 刘伯伟 张昆 李崇智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9-356,共8页
研究了不同掺量下氧化石墨烯(GO)对水泥石以及胶砂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含16.5%水的水泥浆、0.05%GO及3倍于水泥的沙子共混物作为添加剂制备成砂浆。通过SEM、液氮吸附仪和一系列标准实验分别对水泥石的微观形态、孔隙结构、抗压... 研究了不同掺量下氧化石墨烯(GO)对水泥石以及胶砂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含16.5%水的水泥浆、0.05%GO及3倍于水泥的沙子共混物作为添加剂制备成砂浆。通过SEM、液氮吸附仪和一系列标准实验分别对水泥石的微观形态、孔隙结构、抗压抗折强度以及水泥净浆的流动度、黏度、凝结时间进行表征;考察不同GO掺量下水泥水化放热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GO对水泥浆有显著增稠和促凝作用;GO的掺入可以有效降低水泥的水化放热量;GO对水泥石有显著的增强增韧效果,28天龄期时,GO质量分数为0.05%的水泥石,3、7和28 d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同比对照组分别增加52.4%、46.5%、40.4%和86.1%、68.5%、90.5%,胶砂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同比对照组分别增加43.2%、33%、24.4%和69.4%、106.4%、70.5%;GO在水泥硬化过程中对水泥石中晶体产物的产生有促进作用并能规整晶体的排布而形成针状晶体簇,改善水泥石中的孔结构,降低水泥石中微孔的体积,增加水泥石的密实度,对水泥石有显著地增强增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水泥基复合材料 增强增韧 微观结构 水泥水化热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对水泥水化进程及其主要水化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36
2
作者 王琴 李时雨 +4 位作者 王健 潘硕 郭紫薇 吕春祥 CUI Xinyou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3-172,共10页
研究了氧化石墨烯(GO)对水泥水化进程及其主要水化产物氢氧化钙(CH)、水化硅酸钙凝胶(C-S-H)的影响。采用原子力显微镜、透射电镜等对所用GO进行了表征,采用水化热、X射线衍射分析以及热重分析等方法对不同GO掺量的新拌水泥浆体... 研究了氧化石墨烯(GO)对水泥水化进程及其主要水化产物氢氧化钙(CH)、水化硅酸钙凝胶(C-S-H)的影响。采用原子力显微镜、透射电镜等对所用GO进行了表征,采用水化热、X射线衍射分析以及热重分析等方法对不同GO掺量的新拌水泥浆体水化程度以及水化产物含量等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GO的掺入对水泥水化进程并无明显影响,即GO并不存在促进水化的作用,但是GO的掺入可以影响水化产物尤其是氢氧化钙的结晶过程和形态;GO对水泥浆体硬化后形成的凝胶孔特征有重要影响,随着GO掺量的增加,能够使凝胶孔中存有更多的自由水,并在一定程度上细化、封闭孔结构;GO的存在不仅对六方片状晶体的生成有明显抑制作用,并且能够细化晶体氢氧化钙的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水泥水化 晶体氢氧化钙 孔结构
原文传递
多壁碳纳米管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压敏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琴 王健 +2 位作者 刘伯伟 吕春祥 董贻晨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733-2740,共8页
采用聚羧酸系减水剂分散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利用四电极法研究了MWCNTs掺量对28 d龄期MWCNTs水泥基复合材料导电特性和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压敏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最大加载力和加载速率下材料压敏性能的变化。研究表明:随MWCNTs掺量... 采用聚羧酸系减水剂分散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利用四电极法研究了MWCNTs掺量对28 d龄期MWCNTs水泥基复合材料导电特性和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压敏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最大加载力和加载速率下材料压敏性能的变化。研究表明:随MWCNTs掺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电阻率逐渐降低,极化时间逐渐减少。当MWCNTs的掺量在0.06wt%~0.3wt%范围时,复合材料电阻率的变化最大,在循环荷载作用下也表现出良好的压敏性。当加载至试块破坏的情况下,最大电阻变化率可达到70%。随着加载力和加载速率的增加,电阻率的变化率均逐渐变大。本项研究对于实现混凝土材料的智能化以及工程结构检测的实时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水泥基复合材料 电阻 压敏性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水泥浆体流变性能的定量化研究(英文)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琴 王健 +3 位作者 吕春祥 崔鑫有 李时雨 王皙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74-584,共11页
采用流变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不同氧化石墨烯(GO)掺量的新拌水泥浆体的流变参数以及浆体微观形态进行了定量化研究,并采用Modified-Bingham(M-B)模型和Herschel-Bulkley(H-B)模型对所测数据进行了拟合处理,提出了GO影响新拌水泥浆体... 采用流变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不同氧化石墨烯(GO)掺量的新拌水泥浆体的流变参数以及浆体微观形态进行了定量化研究,并采用Modified-Bingham(M-B)模型和Herschel-Bulkley(H-B)模型对所测数据进行了拟合处理,提出了GO影响新拌水泥浆体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GO的掺入可以使新拌浆体中在减水剂作用下分散的水泥颗粒发生再次凝聚,形成重组絮凝结构,且随着GO掺量的增加,重组絮凝结构的数量越多,从而使得浆体流变性发生显著变化。一方面,新拌浆体的塑性粘度、屈服应力以及触变性随GO掺量的提高而显著增加。另一方面,GO的掺入提高了新拌浆体的临界剪切速率,使其在较大剪切速率下的流变行为仍然表现为剪切变稀;降低了浆体的剪切增稠程度,提高了浆体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水泥浆体 流变性能 絮凝结构
全文增补中
炭纤维表面聚酰亚胺涂层的制备及表征(英文) 被引量:14
5
作者 原浩杰 吕春祥 +1 位作者 张寿春 吴刚平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5-121,共7页
采用一种不含有机溶剂的聚酰胺酸上浆剂实施上浆处理,为在T300级炭纤维(3 k)表面制备聚酰亚胺( PI)涂层提供一种绿色途径。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PI涂覆炭纤维的表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炭纤维表面形成一层连... 采用一种不含有机溶剂的聚酰胺酸上浆剂实施上浆处理,为在T300级炭纤维(3 k)表面制备聚酰亚胺( PI)涂层提供一种绿色途径。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PI涂覆炭纤维的表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炭纤维表面形成一层连续且均一的PI涂层。通过热重分析和单丝拉伸测试,考察炭纤维的热稳定性。与包含环氧上浆剂的炭纤维相比,在耐高温树脂的加工温度范围(300~400℃)内PI涂覆炭纤维表现出优异的热稳定性,起始分解温度与5%热失重温度分别高达567℃及619℃。此外,在空气中、400℃条件下氧化1 h后,PI涂覆炭纤维的拉伸强度仅下降6%,明显低于包含环氧上浆剂炭纤维(拉伸强度下降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纤维 表面改性 热稳定性 聚酰亚胺涂层
下载PDF
聚酰亚胺改性炭纤维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9
6
作者 汪永花 张寿春 +2 位作者 刘沛沛 经德齐 张兴华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8-74,126,共8页
以均苯四甲酸(PMDA)和4,4’二氨基二苯醚(ODA)为原料合成聚酰胺酸(PAA),并以此为上浆剂对炭纤维实施上浆处理,通过热酰亚胺化的方法在炭纤维表面形成聚酰亚胺(PI)上浆层,用于提高炭纤维/聚苯硫醚(CF/PPS)界面结合强度。通过扫描电子显... 以均苯四甲酸(PMDA)和4,4’二氨基二苯醚(ODA)为原料合成聚酰胺酸(PAA),并以此为上浆剂对炭纤维实施上浆处理,通过热酰亚胺化的方法在炭纤维表面形成聚酰亚胺(PI)上浆层,用于提高炭纤维/聚苯硫醚(CF/PPS)界面结合强度。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PI上浆炭纤维表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炭纤维表面形成一层连续且均匀的PI涂层,且经PI处理后的炭纤维表面高活性碳含量比未处理炭纤维提高了9.72%。相比于未处理CF/PPS复合材料,PI上浆CF/PPS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压缩强度和压缩模量分别提高了26.39%、26.02%和19.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纤维 聚苯硫醚 表面改性 界面结合强度
下载PDF
炭纤维表面SiC/SiO_2抗氧化涂层的溶胶凝胶法制备 被引量:7
7
作者 夏克东 吕春祥 杨禹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8-214,共7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并经高温热处理在炭纤维表面制备SiC/SiO2陶瓷涂层。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分析SiC/SiO2涂层的结构与形貌。通过热重分析研究炭纤维涂层前后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均匀、无裂纹的SiC/SiO2涂层... 采用溶胶凝胶法,并经高温热处理在炭纤维表面制备SiC/SiO2陶瓷涂层。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分析SiC/SiO2涂层的结构与形貌。通过热重分析研究炭纤维涂层前后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均匀、无裂纹的SiC/SiO2涂层可改善炭纤维的抗氧化性能,而且涂层炭纤维的抗氧化性能随着溶胶浓度和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与原始炭纤维相比,具有300nm涂层厚度的炭纤维起始氧化温度提高了200℃。但是当涂层超过一定厚度时,涂层开裂脱落,炭纤维的抗氧化性能降低。SiC/SiO2涂层炭纤维的拉伸强度与原始纤维相比降低了37.7%,在700℃等温氧化90 min,涂层纤维的拉伸强度为1.37GPa,仍保留一定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炭纤维 抗氧化 SIC SiO2涂层
下载PDF
超临界正丙醇回收炭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英文) 被引量:7
8
作者 严华 吕春祥 +3 位作者 经德齐 常春报 刘纳新 侯相林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6-54,共9页
研究了降解温度、反应时间和添加剂对超临界正丙醇中炭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回收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热重、X射线光电子能谱、接触角和单丝拉伸对回收炭纤维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温度的升高,复合材料降解速率加快,但回收炭纤... 研究了降解温度、反应时间和添加剂对超临界正丙醇中炭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回收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热重、X射线光电子能谱、接触角和单丝拉伸对回收炭纤维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温度的升高,复合材料降解速率加快,但回收炭纤维力学性能略微降低。随反应时间的延长,复合材料降解速率降低,回收炭纤维力学性能降低。1%质量含量的KOH能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回收效率。伴随KOH含量增加,复合材料降解速率没有明显提高,而使回收炭纤维力学性能变差。合适的反应条件对回收具有清洁表面、良好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完好保留的炭纤维至关重要。回收炭纤维表面化学的微弱变化使回收炭纤维同环氧树脂的接触角略增加。超临界正丙醇是一种回收炭纤维复合材料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纤维 回收 临界正丙醇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下载PDF
凝固浴组成对聚丙烯腈基中空中孔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兵 吕春祥 +3 位作者 刘耀东 周普查 袁淑霞 尉壮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4-50,124,共8页
中空中孔纤维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兼具中空和介孔的特性,对拓展中空纤维中大分子发挥作用的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湿法纺丝相分离的方法成功制备了中空中孔纤维,并且采用扫描电镜、氮气物理吸附仪、热重分析仪等仪器对纤维结... 中空中孔纤维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兼具中空和介孔的特性,对拓展中空纤维中大分子发挥作用的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湿法纺丝相分离的方法成功制备了中空中孔纤维,并且采用扫描电镜、氮气物理吸附仪、热重分析仪等仪器对纤维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通过控制凝固浴组成,实现了对纤维直径和孔隙结构的调控,凝固浴中二甲基亚砜浓度的增加,纤维直径和孔隙率先减小后增加,壁上的介孔向小尺寸方向移动。600℃炭化时纤维的炭收率均大于40%,有望将其加工成为炭纤维,为中空中孔炭纤维的制备提供实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 中空中孔纤维 凝固浴组成
下载PDF
碳纤维国产化的若干技术瓶颈 被引量:8
10
作者 吕春祥 袁淑霞 +2 位作者 李永红 李燕生 蔡榕 《新材料产业》 2011年第2期48-50,共3页
近年来,国产碳纤维产业化建设不断推进,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已基本形成了以复合材料研制生产单位为牵引、科研院所为技术研发主体、多种经济体制下的产业化基地等元素组成的国产高性能碳纤维研发、生产和应用体系,显示出了国产碳纤维应用... 近年来,国产碳纤维产业化建设不断推进,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已基本形成了以复合材料研制生产单位为牵引、科研院所为技术研发主体、多种经济体制下的产业化基地等元素组成的国产高性能碳纤维研发、生产和应用体系,显示出了国产碳纤维应用市场的巨大潜力。然而,同比国外先进制造水平,我国碳纤维研发和产业化技术相对落后,碳纤维产业仍然处于培育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 国产化 技术 日本东丽公司 耐热冲击 耐化学腐蚀 纤维密度 高比强度
下载PDF
石墨烯/炭纤维/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7
11
作者 苏亚男 张寿春 +3 位作者 张兴华 赵振波 陈成猛 经德齐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2-159,共8页
使用层间喷涂法制备了石墨烯/炭纤维/聚醚醚酮(GR/CF/PEEK)复合材料,对材料微观形态、力学性能、热学以及电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0.1 wt%的石墨烯的加入即可使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ILSS)从57.3 MPa增加到77.6 MPa,弯曲强度和... 使用层间喷涂法制备了石墨烯/炭纤维/聚醚醚酮(GR/CF/PEEK)复合材料,对材料微观形态、力学性能、热学以及电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0.1 wt%的石墨烯的加入即可使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ILSS)从57.3 MPa增加到77.6 MPa,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从1 226.2 MPa、64.5 GPa增加到1 512.3 MPa、73.6 GPa。差示扫描量热结果证明少量石墨烯的加入能够提高复合材料基体的结晶度。同时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和电导率也随着石墨烯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加入0.5 w t%的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和电导率与未加入石墨烯相比分别增加了15.5%和73.1%。GR/CF/PEEK复合材料与CF/PEEK相比具有更优良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炭纤维/聚醚醚酮热塑性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导热性能 导电性能
下载PDF
碳纤维微观结构表征:Raman光谱 被引量:6
12
作者 郝俊杰 吕春祥 李登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227-233,共7页
Raman光谱作为材料微观结构表征的重要方法,其对碳材料的结构具有相当的敏感性,在0~3300cm-1的波数范围内都有相当显著的谱峰响应。其中,理想石墨晶格面内C C键伸缩振动的G线和由无序结构引起的D线是认识碳材料纳米尺度结构特征的关键... Raman光谱作为材料微观结构表征的重要方法,其对碳材料的结构具有相当的敏感性,在0~3300cm-1的波数范围内都有相当显著的谱峰响应。其中,理想石墨晶格面内C C键伸缩振动的G线和由无序结构引起的D线是认识碳材料纳米尺度结构特征的关键切入点。基于上述特征指标可以获得碳结构微观应力、晶态结构、石墨化度及结构不均匀性等一系列结构特征,是研究碳纤维微观结构及其形成、演变过程的重要技术手段。近年来,随着以"Mapping"技术为代表的系列新技术的成功应用,针对碳纤维微观结构的Raman光谱应用技术出现了一系列新的进展。本文以Raman光谱的碳纤维微观、介观层面的应用技术为切入点,综述了近年来Raman光谱在碳纤维微观应力/应变、晶态结构、石墨化度及结构不均匀性等方面的进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RAMAN光谱 微观应力 晶态结构 结构不均匀性
下载PDF
碳纳米管改性乳液上浆剂对炭纤维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曹莉娟 杨禹 吕春祥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1-158,共8页
采用碳纳米管改性环氧树脂乳液上浆剂和未改性上浆剂对聚丙烯腈(PAN)基炭纤维进行表面上浆。通过激光粒度仪研究两种乳液的稳定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与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未改性及改性上浆炭纤维的... 采用碳纳米管改性环氧树脂乳液上浆剂和未改性上浆剂对聚丙烯腈(PAN)基炭纤维进行表面上浆。通过激光粒度仪研究两种乳液的稳定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与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未改性及改性上浆炭纤维的表面结构,并用HM410界面评价装置研究炭纤维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结果表明,碳纳米管改性后,乳液稳定性得到提高。上浆后,炭纤维表面粗糙度增加73.1%,同时接触角减小11.9%,且炭纤维表面的含氧官能团含量增加45.96%。此外,改性炭纤维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当碳纳米管在上浆剂中质量分数为0.75 w t%时,炭纤维单丝的界面剪切强度较之未改性炭纤维提高1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纤维 碳纳米管 上浆剂 界面性能
下载PDF
基于电化学阳极氧化的多壁碳纳米管表面改性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巍松 刘玉婷 吴刚平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5-164,共10页
分别以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为电解液,用阳极氧化方法对多壁碳纳米管进行表面改性处理。采用了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Zeta电位仪,红外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拉曼光谱仪等表征手段对多壁碳纳米管的形貌、分散性、功能化程... 分别以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为电解液,用阳极氧化方法对多壁碳纳米管进行表面改性处理。采用了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Zeta电位仪,红外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拉曼光谱仪等表征手段对多壁碳纳米管的形貌、分散性、功能化程度及缺陷程度等方面进行了表征。多壁碳纳米管经阳极氧化后,表面含氧官能团数量增加,这提高了其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性。但是在不同的电解液中阳极氧化后,纳米管的分散性、官能团种类和表面缺陷情况不同。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阳极氧化会在纳米管表面引入更多含氧官能团,而在硫酸溶液中阳极氧化会在纳米管表面引入更多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阳极氧化 电解液 功能化 缺陷
下载PDF
炭涂层硅/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锂性能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海 吕春祥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95-300,共6页
石墨烯、柠檬酸和硅纳米颗粒的乙醇混合物经超声分散、乙醇挥发和热处理(800℃1h)制备出炭涂层硅/石墨烯(Si@C/G)纳米复合材料。透射电镜表明,Si纳米颗粒的表面形成了一层厚度约为2nm的均匀炭涂层,石墨烯片层支撑着Si@C纳米粒子,且两者... 石墨烯、柠檬酸和硅纳米颗粒的乙醇混合物经超声分散、乙醇挥发和热处理(800℃1h)制备出炭涂层硅/石墨烯(Si@C/G)纳米复合材料。透射电镜表明,Si纳米颗粒的表面形成了一层厚度约为2nm的均匀炭涂层,石墨烯片层支撑着Si@C纳米粒子,且两者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Si@C/G电极具有较高的库仑效率,在500 mA·g-1的电流密度下,100卷循环后比容量为1431mAh·g-1,表现出优越的循环稳定性。Si@C/G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归因于石墨烯片层的高导热率、高导电率和优良的机械柔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纳米颗粒 石墨烯 炭涂层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上浆剂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原浩杰 张寿春 吕春祥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共3页
简要介绍了各种热固性和热塑性上浆剂,重点是综述上浆剂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机理。上浆剂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的影响依赖于在纤维表面的附着量,上浆剂对碳纤维/树脂界面的增强机理主要为,通过碳纤维表面附着的上浆... 简要介绍了各种热固性和热塑性上浆剂,重点是综述上浆剂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机理。上浆剂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的影响依赖于在纤维表面的附着量,上浆剂对碳纤维/树脂界面的增强机理主要为,通过碳纤维表面附着的上浆层,提高与基体树脂间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浆剂 界面性能 碳纤维复合材料
下载PDF
UV-Fenton氧化法处理DMSO废水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皓 吕春祥 李永红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93-96,共4页
采用UV-Fenton高级氧化法对含二甲基亚砜(DMSO)的碳纤维生产模拟废水进行降解处理,初步探索了UV/H2O2/Fe2+氧化反应机理和DMSO降解反应机理,研究了H2O2浓度、Fe2+浓度、初始pH值及H2O2投加方式等因素对DMSO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H2O... 采用UV-Fenton高级氧化法对含二甲基亚砜(DMSO)的碳纤维生产模拟废水进行降解处理,初步探索了UV/H2O2/Fe2+氧化反应机理和DMSO降解反应机理,研究了H2O2浓度、Fe2+浓度、初始pH值及H2O2投加方式等因素对DMSO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H2O2浓度为0.15 mol/L,Fe2+浓度为0.6g/L,体系初始pH值为3~4时,DMSO去除效果最佳,可达90%;在最佳条件下分3次等量加入H2O2,DMSO去除率可达95%。二甲基亚砜主要被降解成为CO2和SO2-4,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Fenton法 高级氧化技术 二甲基亚砜 碳纤维 废水 去除率
原文传递
二茂铁表面活性剂在聚丙烯腈基炭纤维表面的可逆修饰
18
作者 张晓芳 姚婷婷 +1 位作者 刘玉婷 吴刚平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89-996,共8页
采用电化学可逆表面活性剂(二茂铁)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FDDA)对炭纤维进行表面改性。结果表明,FDDA能够在炭纤维表面进行吸附及电化学脱附,实现可逆的表面改性。同时证实了FDDA主要通过非静电相互作用在炭纤维表面以多分子层的方式进... 采用电化学可逆表面活性剂(二茂铁)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FDDA)对炭纤维进行表面改性。结果表明,FDDA能够在炭纤维表面进行吸附及电化学脱附,实现可逆的表面改性。同时证实了FDDA主要通过非静电相互作用在炭纤维表面以多分子层的方式进行吸附。此外,通过单丝拉伸断裂法探究了FDDA改性炭纤维对炭纤维/环氧树脂界面性能的影响。与未改性的炭纤维相比,FDDA改性的炭纤维与环氧树脂之间的界面黏结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纤维 FDDA 可逆修饰 界面性能
下载PDF
蒙脱石/炭对炭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雪平 赵军帅 +5 位作者 饶续 张先龙 吴玉程 吕春祥 杨禹 邵泽凡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1-59,125,共10页
以蒙脱石(MMT)为模板,壳聚糖为碳源,采用水热法合成蒙脱石/炭(MMT/C)纳米复合材料。控制蒙脱石/炭中蒙脱石和炭的比例,并添加于环氧树脂中,模压工艺制备多尺度炭纤维/环氧树脂(CF/EP)复合材料。采用三点弯曲测试、断面扫描等研究两种添... 以蒙脱石(MMT)为模板,壳聚糖为碳源,采用水热法合成蒙脱石/炭(MMT/C)纳米复合材料。控制蒙脱石/炭中蒙脱石和炭的比例,并添加于环氧树脂中,模压工艺制备多尺度炭纤维/环氧树脂(CF/EP)复合材料。采用三点弯曲测试、断面扫描等研究两种添加剂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动态热机械性能和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在蒙脱石表面水热炭化成炭,含有C=O、O—H和C—N等有机官能团。当壳聚糖与蒙脱石的质量比为0.5时,水热所得的蒙脱石/炭添加量为2 wt%时对炭纤维/环氧树脂的增强效果最佳,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提高13.4%和20.4%,导热系数提高78.7%。蒙脱石/炭中蒙脱石和炭的协同作用促使蒙脱石/炭在环氧树脂中实现良好的分散;炭中含氮等极性基团与环氧树脂通过化学键合增强蒙脱石/炭与树脂的界面结合,促进应力的传递和分散以及热量的有效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石/炭 炭纤维/环氧树脂 力学性能 导热性能
下载PDF
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性能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姚婷婷 吴刚平 +1 位作者 刘玉婷 宋红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14,共3页
碳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对其力学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而对复合材料的界面粘结性的研究非常重要。综述了用于评价碳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几种微观表征方法:单丝拉伸断裂法、纤维拔出法和纤维脱粘法。最后指出影... 碳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对其力学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而对复合材料的界面粘结性的研究非常重要。综述了用于评价碳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几种微观表征方法:单丝拉伸断裂法、纤维拔出法和纤维脱粘法。最后指出影响单丝拉伸断裂法测试结果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界面性能 单丝拉伸断裂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