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土壤植被大气模式中水分和能量传输研究进展
被引量:8
- 1
-
-
作者
冯起
张艳武
司建华
席海洋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工程研究所阿拉善荒漠生态-水文试验研究站
国家气候中心
-
出处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3-150,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25001,40671010,40501012)
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二期)项目(KZCX2-XB2-04-02)
-
文摘
在分析过去地-气间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研究进展基础上,探讨了土壤-植被-大气系统中水分与能量的传输过程在模型中不同的计算方法。同时对不同计算方法进行对比,确定了分析土壤-植被-大气系统中水分和能量传输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解决我国干旱地区土壤-植被-大气系统中水分和能量传输的一些思路,强调加强干旱地区观测资料积累,采用实测资料不断对不同分析计算进行验证,找出适用于西北干旱区的参数化方法,建立干旱区土壤-植物-大气模型。
-
关键词
研究进展
水分与能量传输
土壤-植物-大气系统
干旱区
-
Keywords
study progress
water and energy transfer
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uity
arid region
-
分类号
S161.21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
-
题名黑河下游典型植被下垫面与大气间能量传输模拟研究
被引量:6
- 2
-
-
作者
冯起
张艳武
司建华
席海洋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工程研究所阿拉善荒漠生态-水文试验研究站
国家气候中心
-
出处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45-1150,共6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CXTD-Z2005-2-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25001,40671010,40501012)
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二期)项目(KZCX2-XB2-04-02)
-
文摘
在分析过去地-气间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研究进展基础上,探讨了土壤、植被、大气系统中水分与能量的传输过程在模型中不同的计算方法。同时对不同计算方法进行对比,确定了分析土壤、植被、大气系统中水分和能量传输方法的优缺点。利用黑河下游额济纳地区绿洲试验区2003年9月的大气资料作为陆面模式的强迫场,研究陆面过程模式(LSM)在极端干旱地区的模拟能力。模拟结果表明,在观测资料的强迫下,LSM能够较好地模拟出地表特征量的变化趋势。根据实际情况,定义额济纳地区绿洲的植被覆盖率为0.7,叶冠高度为1.5 m,位移高度为0.64 h,Karman常数取0.4。通过对比试验发现,采用LSM模型模拟的空气温度和地面蒸发比实际蒸发少,但地表潜热通量、辐射和土壤热通量的模拟结果与实测值的比较吻合。如果地表和植被的参数选择较好,采用LSM模型模拟本地区的陆面过程将有较好的结果。
-
关键词
黑河下游
土壤-植被-大气系统
水分和能量传输
试验模拟
-
Keywords
lower reaches of Heihe river
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uity(SPAC)
water and energy transfer
simulation experiment
-
分类号
S161.21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