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07篇文章
< 1 2 1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旱、CO_2和温度升高对春小麦光合、蒸发蒸腾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77
1
作者 廖建雄 王根轩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547-550,共4页
研究了干旱、CO2 浓度和温度升高对春小麦生育期、光合速率 (Pn)、蒸发蒸腾 (ET)及水分利用效率 (WUE)的影响 .结果表明 ,大气CO2 浓度升高 (5 5 0、70 0 μmol·mol-1)虽可延长抽穗 成熟期 ,但高温 (日平均温度高于正常日平均温度... 研究了干旱、CO2 浓度和温度升高对春小麦生育期、光合速率 (Pn)、蒸发蒸腾 (ET)及水分利用效率 (WUE)的影响 .结果表明 ,大气CO2 浓度升高 (5 5 0、70 0 μmol·mol-1)虽可延长抽穗 成熟期 ,但高温 (日平均温度高于正常日平均温度约 4 .8℃ )对生育期的影响远大于高CO2 影响 ,使得高CO2 、高温下抽穗 成熟期缩短 ,且种子提前萌发 ;CO2 浓度升高和高温共同作用使各水分处理的小麦光合增强、气孔阻力增加、叶片水平的水分利用效率 (WUEl)和群体水平的水分利用效率 (WUE)增大 ,但对蒸腾速率影响不显著 .对蒸发蒸腾的影响因不同的土壤水分而不同 ,在高 (田间持水量的 75 %~ 85 % )、中 (田间持水量的 5 5 %~6 5 % )水分条件下 ,高温和高CO2 使蒸发蒸腾增加 ,而在低水分条件 (田间持水量的 35 %~ 4 5 % )下 ,高温和高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CO2 温度升高 气候变化 春小麦 光合作用 蒸发蒸腾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科尔沁沙质草地植物群落的放牧退化及其自然恢复过程 被引量:21
2
作者 赵哈林 大黑俊哉 +3 位作者 李玉霖 左小安 黄刚 周瑞莲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9-235,共7页
为了了解不同放牧强度对我国北方沙质草地的影响及其封禁停牧后草地植被的自然恢复过程,我们于1992—2006年在科尔沁沙地开展了草地放牧和封育试验,分析研究了人类放牧活动对草地植被的影响,比较了不同程度退化草地恢复速度及其所受气... 为了了解不同放牧强度对我国北方沙质草地的影响及其封禁停牧后草地植被的自然恢复过程,我们于1992—2006年在科尔沁沙地开展了草地放牧和封育试验,分析研究了人类放牧活动对草地植被的影响,比较了不同程度退化草地恢复速度及其所受气候变化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在科尔沁沙地,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草地植被受放牧影响的程度会加重,但只有持续重牧才会导致植被的严重退化,而且持续重牧对植被盖度、高度和草地生产力的危害程度要大于对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的危害程度;中度放牧可以导致植被盖度、高度、生物量的轻度下降,但对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没有不良影响;对于退化草地而言,持续轻牧可促进植被的有效恢复;②封禁停牧以后,草地原受干扰程度不同,其恢复的相对速度也不同,表现为原草地退化越严重,其恢复速度相对越快,而且是植被高度、盖度、生物量的恢复速度要大于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频度的恢复速度;③草地植被的恢复演替明显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暖湿气候有利于植被的恢复,暖干气候对于植被的恢复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植物群落 放牧演变 自然恢复 过程
原文传递
甘肃省1998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832
3
作者 徐中民 张志强 程国栋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07-616,共10页
可持续发展定量测度的核心是确定人类是否生存于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之内。 M.Wackernagel等 1 996年以来提出和发展的生态足迹方法 ,就是一种定量测量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将区域的资源和能源消费转化为提供这种物... 可持续发展定量测度的核心是确定人类是否生存于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之内。 M.Wackernagel等 1 996年以来提出和发展的生态足迹方法 ,就是一种定量测量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将区域的资源和能源消费转化为提供这种物质流所必须的各种生物生产土地的面积 (生态足迹需求 ) ,并同区域能提供的生物生产型土地面积 (生态承载力或生态足迹供给 )进行比较 ,能定量判断一个区域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能力的范围内。介绍了生态足迹的概念、生态足迹计算模型、生态足迹模型中使用的生物生产面积类型及其状况。另外 ,简要介绍了当前国际研究的进展情况 ,分析总结了生态足迹模型的优缺点。对甘肃省 1 998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实证计算和分析 ,结果表明甘肃省 1 998年人均生态赤字为 0 .564h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可持续性测量 生物生产面积 甘肃
下载PDF
生态足迹的概念及计算模型 被引量:525
4
作者 张志强 徐中民 程国栋 《生态经济》 CSSCI 2000年第10期8-10,共3页
生态足迹是一种定量测量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的新方法。通过跟踪区域的能源和资源消费 ,将它们转化为提供这种物质流所必须的各种生物生产土地类型的面积 ,并同区域能提供的生物生产土地面积进行比较 ,能定量判断一个区域的发展是否处于... 生态足迹是一种定量测量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的新方法。通过跟踪区域的能源和资源消费 ,将它们转化为提供这种物质流所必须的各种生物生产土地类型的面积 ,并同区域能提供的生物生产土地面积进行比较 ,能定量判断一个区域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力的范围内。介绍了生态足迹的概念及其计算模型 ,分析总结了模型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物生产 土地面积 定量测量 计算模型
下载PDF
虚拟水——中国水资源安全战略的新思路 被引量:456
5
作者 程国栋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3年第4期260-265,共6页
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虚拟水战略是指贫水国家或地区通过贸易的方式从富水国家或地区购买水密集型农产品(粮食)来获得本地区水和粮食的安全。文章引入虚拟水的概念,将水资源管理分为供给管理、需求管理、内部结... 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虚拟水战略是指贫水国家或地区通过贸易的方式从富水国家或地区购买水密集型农产品(粮食)来获得本地区水和粮食的安全。文章引入虚拟水的概念,将水资源管理分为供给管理、需求管理、内部结构性管理和社会化管理四个层次,从理论角度分析了水资源社会化管理与水资源恢复重建的关系;以我国西北干旱地区为例,初步计算了2000年西北各省(区)虚拟水消费量,表明虚拟水是不可忽视的水资源形式;探讨了虚拟水战略的政策含义,提出了实施虚拟水战略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虚拟水 虚拟水战略 水资源安全 水资源管理 西北干旱区 水资源短缺 安全战略
下载PDF
条件价值评估法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247
6
作者 张志强 徐中民 程国栋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3年第3期454-463,共10页
环境物品或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价值评估是国际上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研究的前沿领域。由于绝大多数环境物品或生态系统服务的公共物品特性 ,其经济价值的评估需要运用非市场的价值评估技术。条件价值评估法 (CVM)是非市场价值评估技... 环境物品或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价值评估是国际上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研究的前沿领域。由于绝大多数环境物品或生态系统服务的公共物品特性 ,其经济价值的评估需要运用非市场的价值评估技术。条件价值评估法 (CVM)是非市场价值评估技术中应用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方法。详细介绍了国际上CVM及其发展与应用研究的现状 ,分析了CVM在环境价值评估技术中的地位及其理论基础 ,总结了最大支付意愿 (WTP)的各种引导技术 ,全面归纳了CVM研究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偏差及其相应的解决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物品或服务 价值评估技术 非市场价值 条件价值评估法(CVM) 支付意愿(WTP) 受偿意愿(WTA) 统计分析
下载PDF
基于第二次冰川编目的中国冰川现状 被引量:280
7
作者 刘时银 姚晓军 +5 位作者 郭万钦 许君利 上官冬辉 魏俊锋 鲍伟佳 吴立宗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16,共14页
以2004年之后的Landsat TM/ETM+和ASTER遥感影像为基础,参考第一次中国冰川目录及其他文献资料,经过影像校正、自动解译、野外考察、人工修订、交互检查和成果审定等技术环节,完成占全国冰川总面积85.5%的现状冰川编目,确定中国目前共... 以2004年之后的Landsat TM/ETM+和ASTER遥感影像为基础,参考第一次中国冰川目录及其他文献资料,经过影像校正、自动解译、野外考察、人工修订、交互检查和成果审定等技术环节,完成占全国冰川总面积85.5%的现状冰川编目,确定中国目前共有冰川48571条,总面积约5.18×10^4km^2,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0.54%,冰川储量约4.3-4.7×10^3km^3。中国冰川数量和面积分别以面积〈0.5 km^2的冰川和面积介于1.0-50.0 km^2的冰川为主,面积最大的冰川是音苏盖提冰川(359.05 km^2)。中国西部14座山系(高原)均有冰川分布,其中昆仑山冰川数量最多,其次是天山、念青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这5座山系冰川数量占全国冰川总数量的72.3%;冰川面积和冰储量位列前3位的山系分别为昆仑山、念青唐古拉山和天山,尽管喀喇昆仑山冰川数量和面积均小于喜马拉雅山,但前者冰储量高于后者。从冰川海拔分布来看,海拔4500-6500 m之间是冰川集中发育区域,约占全国冰川总面积的4/5以上。冰川资源在各流域分布差异显著,东亚内流区(5Y)是中国冰川分布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一级流域,约占全国冰川总量的2/5以上;黄河流域(5J)是冰川数量最少、规模最小的一级流域,仅有冰川164条,面积126.72 km^2。新疆和西藏的冰川面积和冰储量约占全国冰川总面积的9/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 编目 面积 分布 中国
原文传递
我国干旱沙漠地区人工植被与环境演变过程中植物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209
8
作者 李新荣 张景光 +2 位作者 刘立超 陈怀顺 石庆辉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57-261,共5页
以我国干旱沙漠区流沙治理的成功模式包兰铁路沙坡头地段人工植被防护体系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区域人工植被与环境演变过程中植物多样性的变化特点。研究表明 :该区人工植被经过 40余年的演变其植物种的组成趋于动态平衡 ;植物多样性... 以我国干旱沙漠区流沙治理的成功模式包兰铁路沙坡头地段人工植被防护体系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区域人工植被与环境演变过程中植物多样性的变化特点。研究表明 :该区人工植被经过 40余年的演变其植物种的组成趋于动态平衡 ;植物多样性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表现为随群落演替的进行而增大 ,42年前 (195 6年 )建立的人工植被多样性指数达到 D=0 .70 6~ 0 .82 2或 H′=1.393~ 1.893,10年前 (1987年 )建立的人工植被其多样性仅为 D=0 .5 0 1~ 0 .70 2或 H′=0 .819~ 1.0 74;β多样性的测度表明 ,沙坡头地区人工植被在其演变的历程中经历了 2次物种周转速率相对较快的阶段 ,这一特点与植被演替密切相关 ,对干旱沙漠地区的生态恢复和人工绿洲建设与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还进一步研究了土壤基质条件等变化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沙漠地区 人工植被 植物多样性 环境演变
下载PDF
可持续生计分析研究综述 被引量:237
9
作者 苏芳 徐中民 尚海洋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1-69,共9页
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是围绕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研究工具,是一种旨在分析社会和物质环境之间多维复杂关系的框架。通过对可持续生计研究中的国外进展的系统阐述和理论总结,较为清晰和全面地把握了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发展轨迹和... 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是围绕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研究工具,是一种旨在分析社会和物质环境之间多维复杂关系的框架。通过对可持续生计研究中的国外进展的系统阐述和理论总结,较为清晰和全面地把握了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发展轨迹和重要成果,重点阐明了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中的脆弱性背景、生计资本、生计战略和生计输出、结构和过程的转变等组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显示出人们如何利用大量的资本、权利和可能的策略去追求某种生计出路的途径。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在规划确认和设计、规划新的项目和检查评估现有发展活动中的应用;这些研究在扶贫领域具有较强的参照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生计 脆弱性背景 生计资本
下载PDF
基于遥感的植被年际变化及其与气候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224
10
作者 马明国 王建 王雪梅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21-431,共11页
植被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特点,对植被的动态监测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气候变化的趋势,因此监测植被动态变化以及分析这种变化与气候的关系已经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遥感卫星获得长时间系列逐日观测数据,许多... 植被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特点,对植被的动态监测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气候变化的趋势,因此监测植被动态变化以及分析这种变化与气候的关系已经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遥感卫星获得长时间系列逐日观测数据,许多国际组织和机构制定了全球卫星数据接收、处理和生成数据集计划,所产生的标准数据集则极大地促进了该项研究。大量研究在全球尺度、洲际尺度(北美洲和欧亚大陆)以及区域尺度上广泛开展。在阅读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常用于植被监测的卫星传感器和主要数据集,汇总了植被年际变化及其与气候关系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近20年来全球植被活动明显增强,表现为北半球普遍存在增加的趋势,南半球干旱半干旱区出现降低的植被光合作用,但这些变化因空间位置不同和研究尺度不一样体现出不同的动态变化特征。气温和降水是影响植被变化的最主要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年际变化 气候驱动因子 遥感
下载PDF
冻土的力学性质及研究现状 被引量:213
11
作者 齐吉琳 马巍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3-143,共11页
中国具有广大的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区,在冻土地区进行工程建设,就必须深入研究冻土的力学特性,以确保冻土地基上工程建筑物的稳定性。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我国冻土的分布状况和冻土区别于融土的基本特性,广义的冻土力学可分为冻融作用... 中国具有广大的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区,在冻土地区进行工程建设,就必须深入研究冻土的力学特性,以确保冻土地基上工程建筑物的稳定性。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我国冻土的分布状况和冻土区别于融土的基本特性,广义的冻土力学可分为冻融作用和已冻土力学性质两方面,冻胀、融沉和冻融循环引起的土力学性质的变化属于冻融作用的范畴。对于冻胀的研究较为深入,人们先后提出了多个理论来解释冻胀产生的机制,有的应用于计算分析中。对融沉的研究尽管具有较长的历史,但是多数停留在经验方法上,融化固结理论目前还有较大的局限性,因此提出一方面可以用人工神经网络法提高经验方法的精度和适用范围,另一方面应当发展融化固结大变形理论;冻融循环可以改变土的力学性质,介绍了作者的最近研究进展。针对已冻土的力学特性,从3方面进行了分析。冻土的强度主要沿用融土的强度理论,很难反映高应力下的压融现象;冻土动力学特性主要针对温度对动力学参数的影响,近年来冻土层对场地动力响应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冻土的本构关系多集中在蠕变研究,以经验公式法为主。最后,分析了多年冻土地区工程变形所涉及的物理力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 力学性质 冻融作用 研究现状
下载PDF
虚拟水的理论方法及在甘肃省的应用 被引量:182
12
作者 徐中民 龙爱华 张志强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61-869,共9页
水资源短缺问题是中国西北地区面临的突出问题,解决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必须要有新的思路。虚拟水是水问题与水资源安全研究中的新概念,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虚拟水战略是指缺水国家或地区通过贸易的方式从富水国... 水资源短缺问题是中国西北地区面临的突出问题,解决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必须要有新的思路。虚拟水是水问题与水资源安全研究中的新概念,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虚拟水战略是指缺水国家或地区通过贸易的方式从富水国家或地区购买水密集型产品(尤其是粮食) 来获得本地水和粮食的安全,将水短缺问题的解决途径扩展到社会经济系统,人口—粮食—贸易之间的连接关系是虚拟水战略分析的主线。作者引入了虚拟水的概念,并简要介绍了当前国际研究的进展情况和计算方法。结合甘肃省的实际情况,初步计算得到2000年甘肃省生产产品中和城乡居民消费的产品中的虚拟水含量分别为222.02×108m3和183.75×108m3,分别是实体水资源利用量的1.8和1.5倍。分析了虚拟水战略的政策影响和虚拟水战略的优缺点,指出了在虚拟水理论与应用方面需要焏待开展的研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中国西北地区 虚拟水战略 贸易流量 虚拟水含量计算 计算方法 水资源配置 甘肃
下载PDF
胡杨不同叶形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对加富CO_2 的响应 被引量:172
13
作者 苏培玺 张立新 +3 位作者 杜明武 毕玉蓉 赵爱芬 刘新民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4-40,共7页
胡杨 (PopuluseuphraticaOliv .)叶形多变化 ,大致归纳为杨树叶 (卵圆形叶 )和柳树叶 (披针形叶 )两大类。在内蒙古额济纳旗胡杨林自然保护区 ,选择成年树同时具有卵圆形叶和披针形叶的标准株 ,将枝条拉至同一高度 ,通过活体测定 ,比较... 胡杨 (PopuluseuphraticaOliv .)叶形多变化 ,大致归纳为杨树叶 (卵圆形叶 )和柳树叶 (披针形叶 )两大类。在内蒙古额济纳旗胡杨林自然保护区 ,选择成年树同时具有卵圆形叶和披针形叶的标准株 ,将枝条拉至同一高度 ,通过活体测定 ,比较了其光合特征、水分利用效率及对CO2 加富的响应。结果表明 :在目前大气CO2 浓度下 ,当光强为 10 0 0 μmol·m-2 ·s-1时 ,卵圆形叶 (成年树主要叶片 ) (A)和披针形叶 (成年树下部萌条叶片 ) (B)的净光合速率(Pn)分别为 16 .40 μmolCO2 ·m-2 ·s-1和 9.38μmolCO2 ·m-2 ·s-1;水分利用效率 (WUE)分别为 1.5 2mmolCO2 ·mol-1H2 O和 1.18mmolCO2 ·mol-1H2 O ;A的光饱和点和补偿点分别为 16 0 0 μmol·m-2 ·s-1和 79μmol·m-2 ·s-1,B的相对应值则为 15 0 0 μmol·m-2 ·s-1和 16 8μmol·m-2 ·s-1。当CO2 浓度加富到 45 0 μmol·mol-1时 ,A的光饱和点升高了 15 0μmol·m-2 ·s-1,光补偿点降低了 36 μmol·m-2 ·s-1;而B的光饱和点降低了 2 72 μmol·m-2 ·s-1,光补偿点则升高了 32μmol·m-2 ·s-1。这表明 ,柳树叶的光合效率较低 ,以维持生长为主 ;随着树体长大 ,柳树叶难以维系其生长 ,出现杨树叶 ,杨树叶更能耐大气干旱 ,光合效率高 ,通过积累光合产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 叶形 光合特性 水分利用效率 蒸腾作用 CO2加富 荒漠 响应
下载PDF
生态足迹评介及国际研究前沿 被引量:133
14
作者 龙爱华 张志强 苏志勇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4年第6期971-981,共11页
生态足迹评价方法是评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全球可比的、可测度的直观且综合的指标,有明显的政策含义,是迄今提出的评估可持续发展的众多指标中最受生态经济学界关注、推崇和广泛应用的一个指标。评介了生态足迹方法模型的优缺点,综述了... 生态足迹评价方法是评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全球可比的、可测度的直观且综合的指标,有明显的政策含义,是迄今提出的评估可持续发展的众多指标中最受生态经济学界关注、推崇和广泛应用的一个指标。评介了生态足迹方法模型的优缺点,综述了国际上生态足迹研究的最新进展及研究前沿,指出了国内围绕生态足迹研究应该尽快开展的工作:①生态足迹方法模型的改进及应用研究;②丰富生态足迹方法模型携带的信息量和政策内涵;③社会经济系统新陈代谢以及人类对初级生产力的占用研究;④消费模式与全球资源和环境的压力的关系;⑤物质流核算帐户研究和生态包袱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包袱 社会经济系统新陈代谢 人类对初级生产力的占用 消费模式 物质流核算帐户
下载PDF
西北四省(区)2000年的水资源足迹 被引量:158
15
作者 龙爱华 徐中民 张志强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92-700,共9页
水资源足迹是如实反映人类对水资源消费利用的新概念,能深刻揭示社会经济系统对水资源的消费,为干旱缺水地区水资源科学管理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提出了水资源足迹的概念和衡量方法,引进了虚拟水概念,简要介绍了产品虚拟水计算方法,并以新... 水资源足迹是如实反映人类对水资源消费利用的新概念,能深刻揭示社会经济系统对水资源的消费,为干旱缺水地区水资源科学管理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提出了水资源足迹的概念和衡量方法,引进了虚拟水概念,简要介绍了产品虚拟水计算方法,并以新疆、青海、甘肃和陕西为例,计算分析了2000年各省水资源足迹.结果表明,2000年西北四省(区)总的水足迹是为613.3×108m3,人均水足迹为712.3m3·人-1·a-1和1952L·人-1·d-1,高于统计的水资源利用量.以虚拟水概念为基础的水资源足迹更真实地衡量了社会经济系统对水资源的消费利用状况,为解决区域水资源短缺和创新水资源管理体制提供了新思路,产品形式的虚拟水贸易是平衡水资源赤字、维持区域水安全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虚拟水 虚拟水消费 西北地区
下载PDF
黑河流域景观结构分析 被引量:125
16
作者 卢玲 李新 +1 位作者 程国栋 肖洪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217-1224,T001,共9页
在黑河流域土地利用分类的基础上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流域景观制图 ,划分出 6个景观区。利用景观结构分析软件 FRAGSTATS在流域尺度上计算了各景观区的多种景观结构指标。结果表明 :山区的景观结构特征突出表现为连通性强 ,拼块形状... 在黑河流域土地利用分类的基础上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流域景观制图 ,划分出 6个景观区。利用景观结构分析软件 FRAGSTATS在流域尺度上计算了各景观区的多种景观结构指标。结果表明 :山区的景观结构特征突出表现为连通性强 ,拼块形状复杂。绿洲 -荒漠区的景观结构特征表现为 ,绿洲主要沿河流和渠道分布 ,是镶嵌在荒漠基质上的景观异质体。绿洲是干旱区景观结构最复杂 ,类型最丰富 ,景观多样性最高的地区 ,但不同景观区的绿洲其景观结构有显著的差异。荒漠和绿洲的过渡地带的过渡生态类型丰富 ,其共同的景观结构特征是拼块破碎、呈团聚状分布。在极端干旱的北部阿拉善高平原 ,裸露戈壁是景观模地 ,占据绝对优势 ,蔓延度极高 ,其它类型是面积相对很小的异质镶嵌体。文章最后指出 ,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结构 景观指标 干旱区 地理信息系统 黑河流域
下载PDF
阿拉善荒漠典型植物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169
17
作者 张珂 何明珠 +5 位作者 李新荣 谭会娟 高艳红 李刚 韩国君 吴杨杨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6538-6547,共10页
荒漠植物在水分限制、营养元素相对匮缺的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进化适应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生理生态和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在阿拉善荒漠选择52个典型群落类型,分析和研究了54种荒漠植物叶片的碳、氮和磷的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荒漠植物叶... 荒漠植物在水分限制、营养元素相对匮缺的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进化适应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生理生态和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在阿拉善荒漠选择52个典型群落类型,分析和研究了54种荒漠植物叶片的碳、氮和磷的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荒漠植物叶片的碳(C mg/g)、氮(N mg/g)和磷(P mg/g)含量变幅较大,分别为(379.01±55.42)mg/g、(10.65±7.91)mg/g和(1.04±0.81)mg/g,变异系数分别为0.15、0.74和0.78;C/N、C/P、和N/P分别为66.70±60.81、683.16±561.94、11.53±5.06。元素间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片的C和N不相关(P>0.05),C与P显著正相关(P<0.05),N和P极显著正相关(P<0.01)。从植物功能型的角度分析发现,灌木和1年生草本植物对C的存储能力较低;占整体67%的灌木叶片的N、P含量最低,导致总体N、P含量较低;多年生草本和1年生草本植物叶N含量与灌木植物叶片和整体N含量无差别,而P含量明显高于灌木植物叶片和整体P含量且N/P明显低于灌木植物叶片和总体N/P,导致总体N/P较低。该研究结果与全球和中国尺度的研究相比发现,荒漠植物叶片C、N、P含量和N/P明显偏低,N/P<14说明阿拉善荒漠植物在受N、P共同作用的同时更易受N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生态系统 荒漠植物 叶片养分 生态化学计量学
下载PDF
生态足迹理论在我国干旱区的应用与探讨——以新疆为例 被引量:105
18
作者 陈东景 徐中民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5-309,共5页
可持续发展是当代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也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重大问题。应用生态足迹理论对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新疆 1999年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 ,新疆 1999年的人均生态足迹赤字的数值是 - 0 .886 3hm2 ,总的消费“影... 可持续发展是当代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也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重大问题。应用生态足迹理论对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新疆 1999年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 ,新疆 1999年的人均生态足迹赤字的数值是 - 0 .886 3hm2 ,总的消费“影子区域”为 15 .7万km2 。新疆目前的发展现状不利于实现持续发展。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可持续发展 新疆 干旱地区 中国 生物物理指标
下载PDF
干旱荒漠绿洲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受水资源条件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18
19
作者 王根绪 程国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63-368,共6页
以黑河流域下游额济纳荒漠绿洲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景观生态的基本特点和景观嵌块体类型 ,通过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变化分析与景观生态功效的评价 ,利用 80年代和 90年代两期有关景观生态的资料 ,论述了水资源条件变化对研究区景观格局的影... 以黑河流域下游额济纳荒漠绿洲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景观生态的基本特点和景观嵌块体类型 ,通过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变化分析与景观生态功效的评价 ,利用 80年代和 90年代两期有关景观生态的资料 ,论述了水资源条件变化对研究区景观格局的影响 ,指出河流廊道是干旱区荒漠绿洲的主要生态流 ,河流廊道的变化是导致荒漠绿洲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荒漠绿洲 水资源 景观空间格局 河流廓道
下载PDF
沙坡头地区固沙植被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被引量:143
20
作者 李新荣 马凤云 +1 位作者 龙立群 贾晓红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7-222,共6页
沙坡头地区始建于 195 6年的无灌溉人工固沙植被 ,是我国交通干线防沙体系的成功模式。利用 40余年的土壤水分定位观测数据 ,分析了不同期间建立的固沙植被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对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 ,固沙植被发展至 9~ 10a后... 沙坡头地区始建于 195 6年的无灌溉人工固沙植被 ,是我国交通干线防沙体系的成功模式。利用 40余年的土壤水分定位观测数据 ,分析了不同期间建立的固沙植被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对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 ,固沙植被发展至 9~ 10a后土壤含水量开始明显下降 ,特别是较深层 (>10 0cm)的含水量下降明显 ;0~ 40cm层土壤水分含量与降水相关显著 ,而降水对 40~ 30 0cm层土壤水分的含量影响不显著 ;深根系固沙植物对根际区域水分的利用 ,进一步恶化了固沙区土壤深层的水分状况 ,进而抑制了这些植物的生长和生存 ,间接地影响了原有固沙植被组成和稳定性 ;经过 40多年的演变 ,固沙植被中优势灌木种的盖度从最大盖度 47 6 %降至 6 %~ 9% ,群落中草本和微生物结皮层得到发育。当深根系灌木的盖度降低至 6 %~ 9%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坡头地区 固沙植被 土壤水分动态 防沙体系 季节变化 降水 蒸发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