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西北区西部土壤湿度及其气候响应 被引量:59
1
作者 王磊 文军 +3 位作者 韦志刚 胡泽勇 赵逸舟 魏荣庆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57-1266,共10页
利用中国西北区西部7个农业试验站1981-2001年0~40cm的土壤湿度、降水、气温、水面蒸发和相对湿度观测资料,分析了逐站土壤湿度的月变化、年际特征及其气候响应。结果表明:(1)7站土壤湿度月变化分为平稳型和波动型;新疆各站土壤... 利用中国西北区西部7个农业试验站1981-2001年0~40cm的土壤湿度、降水、气温、水面蒸发和相对湿度观测资料,分析了逐站土壤湿度的月变化、年际特征及其气候响应。结果表明:(1)7站土壤湿度月变化分为平稳型和波动型;新疆各站土壤湿度沿垂直方向年际变化比较一致,但青海2个测站上下层趋势基本相反;新疆各站整层年际变化相对较大,而青海2个测站年际变化相对稳定;土壤湿度年际变化总体趋势随深度增加而减小。(2)进入20世纪90年代,多数站点土壤明显干化,个别站还存在突变现象,土壤湿度与气温有着显著的负相关。(3)土壤湿度和气候因子之间存在相互响应,土壤湿度与气温普遍存在负相关,土壤湿度与降水之间总体响应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区西部 土壤湿度 气候变化
下载PDF
夏季黑河流域蒸散发量卫星遥感估算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田辉 文军 +5 位作者 马耀明 王介民 吕世华 张堂堂 孙方林 刘蓉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24,共7页
依据空气动力学方法和蒸散发量时间尺度扩展方案,利用MODIS资料和气象资料,计算中国西北内陆河黑河流域复杂地形下,2004年夏季7月蒸散发量空间分布及总量。利用Landsat-5TM资料对比分析发现,估算地表水热传输过程时,采用高分辨率遥感资... 依据空气动力学方法和蒸散发量时间尺度扩展方案,利用MODIS资料和气象资料,计算中国西北内陆河黑河流域复杂地形下,2004年夏季7月蒸散发量空间分布及总量。利用Landsat-5TM资料对比分析发现,估算地表水热传输过程时,采用高分辨率遥感资料的估算结果受下垫面非均匀性影响程度,明显小于采用中分辨率资料。通过"金塔实验"湍流观测资料验证表明,利用高分辨率资料估算日蒸散发量的相对误差在10%以内。对月蒸散发量计算分析表明,黑河流域海拔2000m以上祁连山区,7月平均蒸散发量是海拔2000m以下山前地区的2.2倍,而山前平原区绿洲(NDVI>0.10区域)平均蒸散发量又是荒漠戈壁地区的12.3倍。因此,流域中下游绿洲地区特别是农业灌溉区是夏季主要水资源消耗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流域 夏季 蒸散发 卫星遥感 估算
下载PDF
中国黄土高原塬区表层土壤水分盈缺状况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欣 文军 +7 位作者 韦志刚 田辉 王磊 李振朝 史小康 张堂堂 刘蓉 张静辉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30-538,共9页
陆地表层水分的盈缺直接关系到局地气候变化。本文利用黄土高原塬区初夏至盛夏期两次陆面过程野外试验(LOess Plateau land surface process field EXperi ment 2005,LOPEX05和LOPEX06)的野外试验观测资料,分析了试验期间黄土高原白庙... 陆地表层水分的盈缺直接关系到局地气候变化。本文利用黄土高原塬区初夏至盛夏期两次陆面过程野外试验(LOess Plateau land surface process field EXperi ment 2005,LOPEX05和LOPEX06)的野外试验观测资料,分析了试验期间黄土高原白庙塬区不同下垫面的水分蒸散和表层土壤水分盈缺状况。结果表明:在土壤水分比较充足的条件下,植被蒸腾增加量在正午时的峰值为0.05 mm.h-1,而较大降水发生后的首个晴日,冬小麦地和裸地的蒸散分别可达4.60 mm.d-1和3.70 mm.d-1。局地降水是影响陆面蒸散量变化的主要因素,而植被冠层的存在增加了陆面蒸散发量中的植物蒸腾量值。2006年4月下旬到7月中旬,裸地的水分缺失为16.3 mm.m-2,冬小麦地的水分缺失为39.9mm.m-2。其中缺失最严重的时间段为5月下旬到6月上旬,最大旬缺失量达16.5 mm.m-2,7月上旬和中旬,由于降水季节来临,土壤水分有少量盈余。在2005年7月中旬至8月下旬,玉米地和裸地的水分盈余分别为17.9 mm.m-2和25.3 mm.m-2。不同时间尺度的统计均表明,降水不仅是影响陆面蒸散量的主要因素,而且也是表层土壤水分盈缺的决定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塬区 表层土壤 蒸散 水分盈缺
下载PDF
卫星被动微波遥感土壤湿度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磊 文军 +2 位作者 张堂堂 刘蓉 刘远永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7-73,共7页
土壤湿度是控制陆地和大气间水分和能量交换过程的重要变量,而被动微波遥感是众多监测土壤湿度技术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文中概述了被动微波反演土壤湿度的物理原理,重点介绍了被动微波反演土壤湿度的主要模型。在对不同模型进行比较分... 土壤湿度是控制陆地和大气间水分和能量交换过程的重要变量,而被动微波遥感是众多监测土壤湿度技术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文中概述了被动微波反演土壤湿度的物理原理,重点介绍了被动微波反演土壤湿度的主要模型。在对不同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后,基于不同传感器类型分别列举了当今发展较完善的3个典型算法:①Njoku和Li基于AMSR的多通道同时反演土壤湿度、土壤温度、植被含水量的方法;②Owe等基于SMMR利用极化差异指数同时反演土壤湿度和植被光学厚度2个参数的方法;③Wen等基于SSM/I同时反演土壤湿度和土壤温度的方法。对被动微波遥感土壤湿度研究中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一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微波遥感 土壤湿度 反演算法
下载PDF
基于ENVISAT/ASAR资料的土壤湿度反演方法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堂堂 文军 +4 位作者 Rogier van derVelde 韦志刚 刘蓉 刘远永 李振朝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9-285,共7页
提出了利用ENVISAT/ASAR/AP模式VV极化的低入射角数据和黄土高原陆面过程试验资料对黄土高原平凉试验区表层土壤湿度进行反演的方法。结果表明:在相对平坦的混合地表类型区域,反演的土壤湿度与地面实测值平均误差<0.02 cm3.cm-3,绝... 提出了利用ENVISAT/ASAR/AP模式VV极化的低入射角数据和黄土高原陆面过程试验资料对黄土高原平凉试验区表层土壤湿度进行反演的方法。结果表明:在相对平坦的混合地表类型区域,反演的土壤湿度与地面实测值平均误差<0.02 cm3.cm-3,绝对误差均在0.04 cm3.cm-3范围内,该结果能较好地对黄土高原塬区土壤湿度进行干旱监测;但在陡峭山坡及塬边等地形起伏较大的区域,结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VISAT/ASAR 微波遥感 黄土高原区 土壤湿度反演
下载PDF
MODIS反照率产品在模拟黄河源区陆面过程和降水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史小康 文军 +5 位作者 田辉 王磊 张堂堂 刘蓉 王欣 张静辉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87-1200,共14页
地表反照率是陆面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其变化直接影响地表能量的收支状况,进而可以影响气温和降水等其它气象要素。本文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通过两组数值模拟试验分别探讨了地表反照率改变在黄河源区不... 地表反照率是陆面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其变化直接影响地表能量的收支状况,进而可以影响气温和降水等其它气象要素。本文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通过两组数值模拟试验分别探讨了地表反照率改变在黄河源区不同下垫面情况下潜热、感热的分配关系,详细分析了地表反照率改变对降水变化的影响机制,最后应用EOS/MODIS地表反照率产品替代原模式低时空分辨率的地表反照率。研究结果表明:(1)当地表反照率减少(增加)时,模拟的区域平均地表温度、感热、潜热数值相应增大(减少)。当地表反照率减少0.1时,地表温度上升约1.0K,感热和潜热量增量比约为3∶1。(2)地表反照率改变对降水量变化影响最大的区域是黄河源区下游的草场区域,其次是黄河源头区域,最小的是黄河源区北部的稀疏植被区域。地表反照率通过对大气动力、热力以及水汽条件的影响,使得降水发生的环境改变,主要体现在:当地表反照率减少时,地表气压的减少使得大气低层的辐合气流增强,有利于上升运动的发生;2.0m气温的升高增强了大气近地层的热力不稳定度;2.0m比湿的增加表明近地层空气水汽含量增加。(3)与实况对比分析发现,使用卫星遥感产品后在月尺度上能够更准确地模拟降水量的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反照率 黄河源区 WRF模式 卫星遥感资料同化 降水
下载PDF
利用MERIS和AATSR资料估算黄土高原塬区植被含水量时空变化 被引量:5
7
作者 刘蓉 文军 +2 位作者 张堂堂 刘远永 李振朝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2007年第3期371-381,I0003,共12页
通过利用2005年黄土高原塬区夏季地表过程野外观测试验期间收集的地面观测的植被含水量、中分辨率影像光谱仪(Medium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meter,MERIS)和高级沿轨迹扫描辐射计(Advanced Along-Track Scanning Radiometer,AATSR)... 通过利用2005年黄土高原塬区夏季地表过程野外观测试验期间收集的地面观测的植被含水量、中分辨率影像光谱仪(Medium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meter,MERIS)和高级沿轨迹扫描辐射计(Advanced Along-Track Scanning Radiometer,AATSR)卫星遥感资料,分别对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t Vegetation Index)和归一化差值水分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t Water Index)与植被含水量(Vegetation water content)变化关系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到了两种不同的植被指数在作物生长背景影响下的异同。并分别利用MERIS的观测资料计算了NDVI,利用AATSR观测资料计算了NDWI,通过分析得出:随着作物的生长或生物量的增加,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变化趋于饱和,而归一化差值水分指数仍然继续增加。进一步通过同步地面野外观测植被含水量与卫星遥感观测资料的对比,建立了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归一化差值水分指数和实际野外测量植被含水量的关系,并且得到由两种植被指数反演植被含水量的方法和地面观测之间的误差分别为1.03064 kg.m-2和0.940 45 kg.m-2。最后通过分析后总结出,利用归一化差值水分指数来反演黄土高原塬区夏季玉米冠层的含水量优于利用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含水量 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 归一化差值水分指数 黄土高原塬区
下载PDF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区降水特征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文莉娟 吕世华 +6 位作者 韦志刚 李振朝 李锁锁 高治定 慕平 雷鸣 宋伟华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13-818,共6页
利用30个站的1965—2000年日降水资料,分析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区的降水气候特征、降水过程特征和降水极值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20.5 mm,年降水量等值线呈东北-西南向分布,由西北向东南递增,半干旱区和湿润地区年降水量... 利用30个站的1965—2000年日降水资料,分析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区的降水气候特征、降水过程特征和降水极值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20.5 mm,年降水量等值线呈东北-西南向分布,由西北向东南递增,半干旱区和湿润地区年降水量的分界线在该区沿玉树-清水河-大武-河南-合作-临洮一线分布;降水过程大部分大于5 d,降水集中在3 d左右,过程降水量可分为纬向类和斜向类两种,斜向类占大多数,其中斜向类又可分为西北-东南向、东北-西南向两种,以西北-东南向的发生较多.降水中心由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或中心变动不大,但范围先加大后减小.在所有降水过程中,一日最大雨量出现在壤塘的频率最高,其次为若尔盖和临洮;3 d最大降水量最频繁发生在临洮,其次为壤塘和若尔盖.18次过程降水极值分布与多年的年降水量大值区相对应.1965年、1984年、1992年过程降水偏弱,1981年、1989年、1999年过程降水偏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气候特征 降水过程特征 降水极值特征 降水过程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区
下载PDF
利用ENVISAT/AATSR资料反演黄土高原陇东地区地表温度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堂堂 文军 +2 位作者 Rogier van der Velde 刘蓉 刘远永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11-918,共8页
由于ENVISAT/AATSR资料不同角度热辐射亮度值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从而导致较大误差的产生,本文尝试避开这种误差源,只选取天底观测数据对黄土高原陇东地区整层大气水汽含量及地表温度进行反演与MODIS整层大气水汽含量产品对比验证表明... 由于ENVISAT/AATSR资料不同角度热辐射亮度值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从而导致较大误差的产生,本文尝试避开这种误差源,只选取天底观测数据对黄土高原陇东地区整层大气水汽含量及地表温度进行反演与MODIS整层大气水汽含量产品对比验证表明,本文结果与MODIS产品有一定差异,但是可以直接用于大气透过率的估算.结合野外观测数据对地表温度反演结果的检验表明,最大绝对误差为4.0℃,平均相对误差为5.0%,因此,该算法在黄土高原陇东地区应用比较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温度 AATSR 反演 MODIS 黄土高原
下载PDF
CoLM模式对青藏高原中部BJ站陆面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4
10
作者 罗斯琼 吕世华 +4 位作者 张宇 胡泽勇 马耀明 李锁锁 尚伦宇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9-271,共13页
利用公共陆面模式Common Land Model(CoLM)及"全球协调加强观测计划之亚澳季风青藏高原试验"(CAMP/Tibet)中那曲地区Bujiao(BJ)站2002—2004年的观测资料对该地区进行了单点数值模拟试验。通过比较模拟与观测的地表能量通量,... 利用公共陆面模式Common Land Model(CoLM)及"全球协调加强观测计划之亚澳季风青藏高原试验"(CAMP/Tibet)中那曲地区Bujiao(BJ)站2002—2004年的观测资料对该地区进行了单点数值模拟试验。通过比较模拟与观测的地表能量通量,表明CoLM较成功地模拟了该地区的能量分配。模式对向上的短波辐射、向上的长波辐射、净辐射及土壤热通量模拟得较好,但冬季存在偏差。进一步比较了模拟和观测的土壤温度及土壤湿度,发现浅层60 cm土壤温度模拟较好,深层存在偏差,表现为土壤温度变化滞后于实际变化。土壤湿度总体偏小,尤其是冬季冻结期,土壤冻融过程中忽略了土壤液态水在温度0℃以下仍能存在,含冰量模拟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BJ站 陆面过程 CoLM模式 冻土
下载PDF
兰州市PM_(10)污染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59
11
作者 余晔 夏敦胜 +3 位作者 陈雷华 刘娜 陈晋北 高艳红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2-28,共7页
利用2001年1月~2007年12月兰州市空气质量日报数据,结合时间尺度分离法,分析研究了兰州市PM10污染的年、季变化特征、年变化趋势及其成因.结果表明,2001年以来兰州市PM10污染有所减轻,年日均PM10浓度由2001年的236μg.m-3下降为2007年... 利用2001年1月~2007年12月兰州市空气质量日报数据,结合时间尺度分离法,分析研究了兰州市PM10污染的年、季变化特征、年变化趋势及其成因.结果表明,2001年以来兰州市PM10污染有所减轻,年日均PM10浓度由2001年的236μg.m-3下降为2007年的127μg.m-3,空气质量为优、良的天数增加了1.3倍,但年平均PM10浓度仍超过国家二级标准,超标率为25%;PM10污染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半年的11月、12月和1~4月PM10浓度较高,月平均最大值和次大值分别出现在12月(271μg.m-3)和3月(245μg.m-3),5~10月PM10浓度较低,基本维持在150μg.m-3以下;61.2%的中度污染和50.6%的重度污染发生在冬季,67.4%的优良天数出现在夏季和秋季;2001~2007年,兰州市PM10浓度每年下降12.6%与兰州市烟、粉尘年排放量变化趋势一致;由于沙尘、浮尘天气造成的自然尘排放量的年际变化对PM10浓度年际变化趋势的贡献约为21%,而局地气象条件的扰动对PM10浓度年际变化的影响很小.近年来兰州市PM10污染状况的改善主要是由本地污染物排放量的减少造成的,同时也受沙尘、浮尘天气年际变化的影响,要长期有效地改善兰州市大气环境质量,不仅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本地减排措施,还应考虑周围生态环境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市 PM10 空气污染指数(API) 变化特征 时间尺度分离法
原文传递
华北一次强对流天气系统的地闪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45
12
作者 刘冬霞 郄秀书 +1 位作者 冯桂力 吴书君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58-364,共7页
利用地面雷电探测网,多普勒天气雷达和常规天气资料,分析了2005年8月1日发生在山东北部的一次具有前部对流线,后部大范围层状云降水(LLTS)的典型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的闪电活动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整个过程中负地闪占主导地位,最... 利用地面雷电探测网,多普勒天气雷达和常规天气资料,分析了2005年8月1日发生在山东北部的一次具有前部对流线,后部大范围层状云降水(LLTS)的典型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的闪电活动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整个过程中负地闪占主导地位,最高频数达到260次/5min;与负地闪比较,正地闪呈现不活跃状态。负地闪主要落在〉40 dBz的强回波区内部及其边缘区域,而正地闪则分布在前部云砧和后部层状云降水区内。对地闪位置与回波强度的进一步对比分析发现,45~55 dBz的回波是最有利于地闪发生的区域,回波强度低于这一区域,随着回波强度的增大,地闪活动呈递增趋势,地闪频数在50~55 dBz的回波区域内达到峰值,〉55 dBz的回波区域内地闪频数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尺度对流系统 地闪频数 多普勒雷达
下载PDF
黄土高原塬区地表辐射和热量平衡观测与分析 被引量:40
13
作者 刘远永 文军 +3 位作者 韦志刚 李振朝 张堂堂 刘蓉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28-937,共10页
利用2005年夏季黄土高原塬区陆面过程野外试验(LOPEX05)的观测资料,初步分析了甘肃平凉黄土高原塬区地表辐射收支和热量平衡特征。结果显示,黄土高原塬区地面长波辐射大于大气长波辐射,典型晴天、阴天和雨天情况下两者平均差值分别为6... 利用2005年夏季黄土高原塬区陆面过程野外试验(LOPEX05)的观测资料,初步分析了甘肃平凉黄土高原塬区地表辐射收支和热量平衡特征。结果显示,黄土高原塬区地面长波辐射大于大气长波辐射,典型晴天、阴天和雨天情况下两者平均差值分别为65,25和8 W.m^-2;对于地气能量交换各个分量而言,黄土高原塬上和塬下在相同下垫面下的差别不大,但裸地和有植被的下垫面差别很明显;在白天,潜热在净辐射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其次是感热,最后是土壤热通量。对能量平衡中的储存项如热通量板上层土壤的热存储和植被冠层存储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土壤的热储存项在-30~70W.m^-2之间,而植被的热能储存项在-10~25 W.m^-2之间。在考虑估算的存储项之后,能量平衡散布图斜率由0.68提高到0.79,相关系数R由0.90提高到0.93,两者分别提高了11.0%和3.0%,并对能量不平衡有明显的改进,说明能量储存项在地表能量闭合中必须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塬区 涡动协方差 潜热 感热 能量平衡闭合
下载PDF
中蒙干旱半干旱区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Ⅰ):年降水特征及5~9月降水的REOF分析 被引量:38
14
作者 陈豫英 陈楠 +2 位作者 王式功 钱正安 穆建华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3-43,共11页
此系姐妹篇文章的上篇,利用中蒙地区106站1954—2005年间的实测降水资料,使用EOF及REOF等统计方法,整体地分析了中蒙干旱半干旱区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中蒙干旱区的降水分布很不均匀(我国西北区尤甚),从该区东南侧最湿的陕... 此系姐妹篇文章的上篇,利用中蒙地区106站1954—2005年间的实测降水资料,使用EOF及REOF等统计方法,整体地分析了中蒙干旱半干旱区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中蒙干旱区的降水分布很不均匀(我国西北区尤甚),从该区东南侧最湿的陕南向南疆盆地东端极端干旱区过渡,年雨量从922mm锐减到25mm以下,最干的托克逊仅6.9mm;蒙古国以中北部最湿,年雨量达400mm以上,到南部仅100mm左右,再到西南角仅30mm左右。(2)该区降水分布受不同尺度地形影响大,降水的年及年际变化也大。约80%的降水集中在夏半年(5~9月),南疆盆地东端干中心区的年降水相对变率最大,接近0.80,远高于蒙古国和我国其他地区,也高于全球明显增暖前。其干旱程度及降水变率居世界8大干旱区前列。(3)该区降水异常分布的局域特征明显。区内夏半年的降水异常分布常出现河东、南疆、汉中关中、北疆、蒙古国中北部、河西阿拉善,以及柴达木等7个模态。(4)过去50余年来,中蒙地区东北部的降水总体呈线性减少趋势,而西南部则呈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蒙干旱半干旱区 5~9月降水 REOF分析 空间模态及时间系数 降水变化趋势系数
下载PDF
近50年来我国东、西部地面气温和降水变化对比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34
15
作者 曲迎乐 高晓清 +2 位作者 陈文 惠小英 周长春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24-529,共6页
利用1951—2003年我国160个气象站月平均地面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了我国东、西部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的异同,并讨论了其可能原因。结果表明:我国东、西部地区年、季平均气温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降水变化则有一定差异。近50年来,我国东、... 利用1951—2003年我国160个气象站月平均地面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了我国东、西部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的异同,并讨论了其可能原因。结果表明:我国东、西部地区年、季平均气温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降水变化则有一定差异。近50年来,我国东、西部年平均气温均呈升温趋势,降水从1950年代开始减少,至1990年代又增加。东部年平均气温的增暖趋势大于西部,降水受大气环流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 西部 气温及降水的年代际变化 东亚冬 夏季风环流
下载PDF
大尺度环流变化对华北地区夏季水汽输送的影响 被引量:36
16
作者 马京津 于波 +1 位作者 高晓清 李洁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17-523,共7页
利用我国华北地区25个气象站1951—2006年共56年的月降水资料及1948—2006年NCAR/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NOAA HYSPLIT_4水汽轨迹模型,分析了近50年华北地区夏季降水量、整层水汽输送通量及水汽输送轨迹的变化,并探讨了其影响成因。结果表明... 利用我国华北地区25个气象站1951—2006年共56年的月降水资料及1948—2006年NCAR/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NOAA HYSPLIT_4水汽轨迹模型,分析了近50年华北地区夏季降水量、整层水汽输送通量及水汽输送轨迹的变化,并探讨了其影响成因。结果表明,华北夏季水汽输送通量及其轨迹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东亚夏季风的南风北界的年际变化对水汽输送有重要影响,南风北界的南撤导致了华北地区水汽输送通量的减少;通过对华北地区降水偏多年和偏少年的比较显示,降水偏多年水汽大部分来自南海,并且输送轨迹较长,水汽主要从西南方向输送到华北,并且偏多年华北上空存在明显的上升运动,偏干年反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水汽输送 HYSPLIT模式 气候变化
下载PDF
青藏高原雷暴的闪电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被引量:36
17
作者 张廷龙 郄秀书 言穆弘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74-782,共9页
通过对2003—2004年夏季青藏高原那曲地区30次雷暴过程的地面电场及闪电电场变化的分析,发现高原雷暴具有三极性电荷结构特征,其中73%(22次)的雷暴过程在其成熟阶段地面电场呈正极性,表明在雷暴云下部存在较常规雷暴范围广、电荷量大的... 通过对2003—2004年夏季青藏高原那曲地区30次雷暴过程的地面电场及闪电电场变化的分析,发现高原雷暴具有三极性电荷结构特征,其中73%(22次)的雷暴过程在其成熟阶段地面电场呈正极性,表明在雷暴云下部存在较常规雷暴范围广、电荷量大的正电荷区(LPCC),其余27%(8次)的雷暴同样具有三极性电荷结构特征,但LPCC相对要小得多。高原雷暴平均闪电频数一般只有1 fl.min-1,相对其它地区要小几十倍。对雷暴云闪电特征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具有较大LPCC的雷暴按照闪电特征可分为以云闪(IC)、负地闪(-CG)和正地闪(+CG)为主的三类雷暴。结合气象参量分析发现IC型雷暴对应较高的地气温差和地表温度,相对湿度较小,而+CG型雷暴发生在傍晚,因此对应的地气温差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 电荷结构 闪电频数 地表温度
下载PDF
敦煌夏末大气垂直结构和边界层高度特征 被引量:32
18
作者 韦志刚 陈文 黄荣辉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05-913,共9页
本文利用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野外观测试验(NWC-ALIEX)2008年8月11~18日的探空试验资料,分析了中国西北干旱区敦煌地区的大气垂直结构和边界层高度特征。结果表明,对流层顶大约在距地15000m高度左右,为第二(副热带)对流层顶;水汽... 本文利用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野外观测试验(NWC-ALIEX)2008年8月11~18日的探空试验资料,分析了中国西北干旱区敦煌地区的大气垂直结构和边界层高度特征。结果表明,对流层顶大约在距地15000m高度左右,为第二(副热带)对流层顶;水汽主要集中在距地6500m以下对流层,0℃层在距地3000~4000m高度波动,逆湿层高度在0℃层左右摆动;在距地5000m以上的对流层基本被西北风或偏西风统治,在距地9000~13000m左右的对流层高层,存在一个风速为25~50m/s的西北风或偏西风极大值;敦煌夏末存在特厚边界层,对流边界层高度可达4200m,稳定边界层高度可达130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垂直结构 边界层高度 敦煌 中国西北干旱区
下载PDF
雷暴云首次放电前两种非感应起电参数化方案的比较 被引量:27
19
作者 郭凤霞 张义军 言穆弘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61-373,共13页
在三维强风暴动力-电耦合数值模式中分别引入两种基于不同实验室结果的非感应起电参数化方案S91和SP98,对比分析了一次雷暴单体首次放电前,利用两种方案模拟得到的非感应电荷转移区域、极性、量级和电荷结构的演变特征,及其与有效液态... 在三维强风暴动力-电耦合数值模式中分别引入两种基于不同实验室结果的非感应起电参数化方案S91和SP98,对比分析了一次雷暴单体首次放电前,利用两种方案模拟得到的非感应电荷转移区域、极性、量级和电荷结构的演变特征,及其与有效液态水、温度、粒子分布和对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S91中,起电区域逐渐由高温、高有效液水区向低温、低有效液水区转移。电荷转移量快速增加,且由以正极性为主过渡为以负极性为主。电荷结构由偶极性转变到三极性。SP98中,淞附增长率的大值区范围较大,霰以携带正电荷占绝对优势,易形成反极性的电荷结构,但有进一步转变为三极性的趋势。两种方案的共同点表现为:电荷层较高,位于对流区上部及雷暴移动方向前侧出流区;正电荷转移多发生在高有效液态水(或淞附增长率)和高温区,负电荷转移都发生在低有效液态水(或淞附增长率)和低温区;转移电荷的正中心均位于霰的累积区中心,负中心易出现在冰晶和霰共存区的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云 数值模拟 非感应起电机制
下载PDF
青藏高原纳木错湖区大气边界层结构分析 被引量:29
20
作者 吕雅琼 马耀明 +1 位作者 李茂善 孙方林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05-1210,共6页
利用2007年8月8~19日期间系留气球低探空和GPS无线电探空资料,分析了纳木错湖区大气边界层高度、风、温、湿等要素的垂直结构。结果表明:纳木错湖的冷湖效应推迟了边界层湍流混合及对流边界层出现的时间,边界层高度日变化非常明显... 利用2007年8月8~19日期间系留气球低探空和GPS无线电探空资料,分析了纳木错湖区大气边界层高度、风、温、湿等要素的垂直结构。结果表明:纳木错湖的冷湖效应推迟了边界层湍流混合及对流边界层出现的时间,边界层高度日变化非常明显,对流边界层高度最高可达1750m;在晴天条件下,边界层内湖陆风日变化非常明显,湖陆风控制范围常超过边界层高度,可达对流层中部;边界层内比湿变化呈V型变化,白天减小,夜间增大,早晨08:00出现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木错 探空观测 大气边界层垂直结构 湖陆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