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气温周期变化与突变分析 被引量:57
1
作者 吕少宁 李栋梁 +3 位作者 文军 王磊 刘蓉 王欣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78-1385,共8页
利用青藏高原地区自1956年建站以来126个站的逐月平均温度与北半球温度距平序列,分析了高原地区气温变化的时空特征。利用相关方法研究了高原温度分布型的变化特征。通过Mann-Kendall方法和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高原内部不同区域温度周期... 利用青藏高原地区自1956年建站以来126个站的逐月平均温度与北半球温度距平序列,分析了高原地区气温变化的时空特征。利用相关方法研究了高原温度分布型的变化特征。通过Mann-Kendall方法和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高原内部不同区域温度周期变化和均值突变的时间顺序和空间变化。结果表明:在全球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温度突变存在空间上的不一致,1980年代和1990年代均有突变发生,高原东部、东南部突变较早,北部、西北部和西部次之。高原南部的突变时间最晚。均值突变和周期变化并不是同步一致的,两者在空间分布上没有必然的联系。最后,通过温度变化的对比分析,讨论了其预测结果和实际观测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温度 全球变暖 气候突变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区雷暴活动特征及东亚夏季风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江林 余晔 刘川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75-1583,共9页
利用1951-2012年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区(下称研究区)54个站点雷暴日数观测资料,分季节统计了研究区雷暴发生日数的年际和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对东亚季风的响应。结果表明,研究区夏季雷暴日数最多,春季次之,秋季较少,冬季几乎无雷暴发生... 利用1951-2012年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区(下称研究区)54个站点雷暴日数观测资料,分季节统计了研究区雷暴发生日数的年际和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对东亚季风的响应。结果表明,研究区夏季雷暴日数最多,春季次之,秋季较少,冬季几乎无雷暴发生。青藏高原东部的甘南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最多,其次为祁连山东部的永登和乌鞘岭地区,靠近黄土高原地区的年平均雷暴日数相对较少,研究区雷暴日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夏季(6-8月)雷暴日数多年对应强夏季风年,雷暴日数少年对应弱夏季风年。东亚夏季风强年,研究区水汽通量明显偏大,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脊点位置偏东,新疆东侧和内蒙古西北侧500 hPa高度场偏低,蒙古热低压处于发展阶段,这些特点都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产生;东亚夏季风弱年,情况则相反。小波分析结果表明夏季雷暴日数与东亚夏季风都存在准30年的振荡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雷暴日数 东亚夏季风
下载PDF
1961—2010年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60
3
作者 徐丽娇 胡泽勇 +1 位作者 赵亚楠 洪潇宇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11-919,共9页
利用1961-2010年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158个气象站温度(包括平均温度、最低和最高温度)、降水和风速资料,对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961-2010年青藏高原主体正在变暖变湿,但是高原东侧部分地区正在变暖变干,同... 利用1961-2010年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158个气象站温度(包括平均温度、最低和最高温度)、降水和风速资料,对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961-2010年青藏高原主体正在变暖变湿,但是高原东侧部分地区正在变暖变干,同时高原整体风速都在减小。(2)升温主要是夜间的最低温度贡献的。不同地区升温速率有差异,中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平均温度和最高温度分别在1994年和1997年发生突变,突变后升温速率明显加快;三种温度都存在准8年周期震荡,其他短周期及更长周期震荡表现不一致。(3)降水量空间分布上表现为从东南向西北逐级减少,并且出现过多次突变,突变时间分别为1965年、1977年和1995年,突变前后降水的变化速率明显不同,降水存在准4年和准10年周期震荡。风速存在18~20年周期震荡。(4)青藏高原平均温度、最低温度及最高温度EOF分解的第一载荷向量均表现出全区一致的正值,中心区位于94°E97°E一带,说明青藏高原腹地是平均温度、最低温度及最高温度变化最敏感的地区。(5)平均温度、最低温度及最高温度EOF分解的第二载荷向量大体表现出高原主体与东部以及北部边缘地带变化趋势相反,即高原主体升温(降温)时,东部及北部边缘地带是降温(升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温度 降水量 风速
下载PDF
半干旱草地地表土壤热通量的计算及其对能量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53
4
作者 左金清 王介民 +3 位作者 黄建平 李维京 王国印 任宏利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40-848,共9页
利用2008年7月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SACOL)站的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地表土壤热通量的三种计算方法,即谐波法、温度预报校正法(TDEC法)以及结合自校正热通量板(HFP01SC)测量的温度积分法(ITHP法);进而分析了三种不同方法的计算... 利用2008年7月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SACOL)站的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地表土壤热通量的三种计算方法,即谐波法、温度预报校正法(TDEC法)以及结合自校正热通量板(HFP01SC)测量的温度积分法(ITHP法);进而分析了三种不同方法的计算结果对地表能量平衡的影响。比较5cm深度处谐波法和TDEC法的计算结果与HFP01SC的实测结果,三者的相位基本一致,相互之间均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谐波法与TDEC法的计算值较为接近,但分别比HFP01SC的实测值偏大了2%和6%(主要发生在夜间)。对于地表的土壤热通量(G0),谐波法与TDEC法两者的计算结果仅偏差约1%;TDEC法与ITHP法的计算结果之间也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R2=0.99),但偏差达到9%左右。相对于HFP01SC的实测结果,由谐波法和TDEC法计算的G0可将SACOL站的地表能量闭合率分别提高6%和7%左右;利用温度积分法将HFP01SC的实测结果校正到地表后,地表能量闭合率也提高了约6%。因此,在对涡动相关通量做了常规订正的情况下,当充分考虑了土壤热存储后,SACOL站的地表能量闭合率可提高6%~7%,达到82%~83%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热通量 谐波分析 温度预报校正法
下载PDF
多套土壤温湿度资料在青藏高原的适用性 被引量:51
5
作者 刘川 余晔 +3 位作者 解晋 周欣 李江林 葛骏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53-665,共13页
利用青藏高原中部和东部土壤温度和湿度观测资料,通过计算两套再分析资料(ERA-Interim和CFSR)和六套陆面模式资料(ERA/land、MERRA/land、GLDAS-NOAH、GLDAS-CLM、GLDAS-M OSAIC和GLDAS-VIC)分别与观测资料之间的平均偏差、偏差标准差... 利用青藏高原中部和东部土壤温度和湿度观测资料,通过计算两套再分析资料(ERA-Interim和CFSR)和六套陆面模式资料(ERA/land、MERRA/land、GLDAS-NOAH、GLDAS-CLM、GLDAS-M OSAIC和GLDAS-VIC)分别与观测资料之间的平均偏差、偏差标准差、相关系数、标准差比等统计参数,结合Brunke排名法,综合评估了再分析资料和陆面模式资料中土壤温湿度数据在青藏高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对于土壤温度,CFSR与观测值最接近,其次是MERRA/land和GLDAS-CLM,而ERA-Interim和ERA/land与观测值相差较大;除GLDAS-CLM土壤温度比观测值偏高外,其他资料土壤温度在大部分站点比观测值偏低,其中ERA-Interim和ERA/land土壤温度比观测值偏低较多,部分站点平均偏差超过-20℃。对于非冻结期(5 10月)土壤湿度,GLDAS-CLM与观测值最接近,其次是GLDAS-NOAH或ERA-Interim;与观测值相比,CFSR、ERA-Interim和ERA/land的土壤湿度偏湿,平均偏差大部分在0.05~0.20 m3·m-3之间,而GLDAS-NOAH、GLDAS-CLM和GLDAS-M OSAIC的土壤湿度偏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再分析资料
下载PDF
西北干旱区夏季强干、湿事件降水环流及水汽输送的再分析 被引量:32
6
作者 蔡英 宋敏红 +2 位作者 钱正安 吴统文 栾晨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97-610,共14页
为深入分析西北内陆干旱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水汽源地及其输送通道,首先,梳理和评述了过去50年西北干旱区水汽输送的研究进展和问题;接着,利用国家气象局信息中心近50年的实测降水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挑选更多有代表性的强干、湿日(月... 为深入分析西北内陆干旱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水汽源地及其输送通道,首先,梳理和评述了过去50年西北干旱区水汽输送的研究进展和问题;接着,利用国家气象局信息中心近50年的实测降水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挑选更多有代表性的强干、湿日(月)事件,再进行环流和水汽输送的对比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过去西北干旱区各地的干、湿环流研究共识多,进展快;而水汽输送分析依旧众说纷纭。(2)过去的水汽输送分析联系降水环流不够;针对西北干旱区降水特点不够;还应加进数值模拟等分析手段。(3)在本文诊断分析和先前数值模拟基础上,指出西北内陆旱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水汽源地在东南沿海一带,它借助西行台风、西伸了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及柴达木低压等多个天气系统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南侧东南风急流、西侧南风低空急流及河西偏东风等三支气流的次第密切配合,首先,水汽被输送到四川盆地;接着,被北输到西北区东部;继而,再被接力西输到河西走廊及南疆盆地东部。谓之"三支气流+两个中转站的三棒接力"式水汽输送模型。它是夏季输向西北内陆旱区的主要水汽输送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北干旱区 强干、湿事件 干、湿环流型 聚类分析 水汽输送通道
下载PDF
藏北高原地表温度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31
7
作者 黄芳芳 马伟强 +1 位作者 李茂善 马耀明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5-63,共9页
地表温度是地一气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利用藏北高原地区那曲高寒气候环境观测研究站地面观测资料,对2001-2012年藏北高原地表温度的年际变化和年内变化规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12年藏北高原地... 地表温度是地一气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利用藏北高原地区那曲高寒气候环境观测研究站地面观测资料,对2001-2012年藏北高原地表温度的年际变化和年内变化规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12年藏北高原地表温度呈缓慢上升趋势,其中冬季上升最快;地气温差在春季最大,且下垫面状况会影响地气温差的大小。地表温度年内变化和日变化特征明显,且气温的变化相对于地表温度存在一定时间的滞后响应。利用气温、风速、土壤湿度分别与地表温度建立关系模型,得出地表温度拟合值与实测值的误差在0~2.0℃之间波动,这表明地表温度对气温、风速、土壤湿度的变化响应明显,其中,对气温变化全年响应明显,冬、春季对风速响应明显,夏季对土壤湿度的响应特征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温度 气候变化 草甸下垫面 藏北高原
下载PDF
CLM3.5模式对青藏高原玛曲站陆面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8
8
作者 陈渤黎 吕世华 罗斯琼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11-1522,共12页
利用通用陆面过程模式(CLM3.5)和青藏高原玛曲站2010年6月-2011年2月的观测资料进行了9个月的单点数值模拟试验。通过比较辐射通量、能量通量、土壤温度及土壤含水量的模拟值和观测值,结果表明,CLM3.5模式能较成功地模拟玛曲地区的陆面... 利用通用陆面过程模式(CLM3.5)和青藏高原玛曲站2010年6月-2011年2月的观测资料进行了9个月的单点数值模拟试验。通过比较辐射通量、能量通量、土壤温度及土壤含水量的模拟值和观测值,结果表明,CLM3.5模式能较成功地模拟玛曲地区的陆面能量与水分特征。该模式对夏季向上短波辐射的模拟较好,冬季整体偏小。向上长波辐射的模拟整体较好,但模拟值稍偏大。净辐射的模拟整体较好,模拟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99,偏差为-1.28 W.m-2。感热通量的模拟较差,整体显著偏高。潜热通量的模拟较好,随季节变化特征明显。土壤热通量的模拟夏季较好,冬季土壤冻结及消融期的偏差较大,主要原因与冬季模拟的积雪偏少有关。土壤温度的模拟夏季较好、冬季较差,6层土壤温度模拟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均在0.98以上,平均偏差为-1.80℃。模式较好地模拟出了冬季土壤冻结后存留的未冻水,冻结后土壤含水量的模拟较该模式以前的版本有了很大的改善,6层土壤含水量模拟值与观测值的平均相关系数为0.94,平均偏差为-0.015m3.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陆面过程 土壤冻融 CLM3 5模式
下载PDF
偏振多普勒雷达定量测量降雨精度的改进 被引量:27
9
作者 赵果 楚荣忠 +3 位作者 张彤 贾伟 沈瑾 吴忠元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98-507,共10页
提高雷达估测降雨的精度一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意义,但是由于雨滴谱的地域差异性使得雷达测雨公式并不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利用黑河流域遥感-地面观测同步试验(WATER项目)期间获得的大量不同类型降雨的雨滴谱资料,通过提取大量的雨滴... 提高雷达估测降雨的精度一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意义,但是由于雨滴谱的地域差异性使得雷达测雨公式并不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利用黑河流域遥感-地面观测同步试验(WATER项目)期间获得的大量不同类型降雨的雨滴谱资料,通过提取大量的雨滴直径D和对应的下落速度v,分析得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v(D)=4.67D0.53。同时还得到了对应层状云和对流云雷达定量测量降雨的Z-R关系。利用滴谱数据计算得到对应X波段的双偏振雷达参数:差分反射率ZDR和差分传播相移常数KDP。并运用ZDR和KDP分别得到了适应层状云和对流云降雨的R(Z)、R(KDP)、R(Z,ZDR)和R(KDP,Z,ZDR)关系。通过降水过程获得的地面雨量筒数据和雷达实测数据,对各测雨方法进行了检验,发现组合参数的测雨公式能够很好地提高雷达测雨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滴谱 偏振多普勒雷达 差分反射率 差分传播相移常数
下载PDF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干旱区气候变化特征与GLDAS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26
10
作者 王婉昭 高艳红 许建伟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35-645,共11页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干旱区的水循环过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十分敏感。基于观测资料驱动的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GLADS)能为区域尺度水循环变化研究提供更全面的数据。利用GLADS数据,首先对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干旱区进行气候区划分,分析了各气...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干旱区的水循环过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十分敏感。基于观测资料驱动的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GLADS)能为区域尺度水循环变化研究提供更全面的数据。利用GLADS数据,首先对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干旱区进行气候区划分,分析了各气候区内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然后检验了GLDAS数据在青藏高原地区的适用性;最后探讨了模拟期间地表水循环关键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区域水资源分配格局。结果表明,各气候区在2000-2007年比1979-1994年平均气温上升了0.65~0.97℃,增幅明显提高。不同区域降水量变化各异,干旱区和半干旱区2000-2007年比1979-1994年平均年降水量分别升高了14mm和25mm。1979-1994年间GLDAS气温、降水数据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适用性较高;极端干旱区气温数据与中国地面气温格点数据之间的均方根误差仅为0.41℃;在各气候区GLDAS数据与APHRODITE平均降水差值均小于0.18mm·d-1,但2000-2007年数据质量有待提高。研究时段内研究区域水循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2000年以来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干旱区径流量、蒸发量呈增长趋势的区域明显扩大,且幅度大幅上升,但变化量级存在不确定性。新疆大部分地区水循环变化特征表现为暖干向暖湿转变。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干旱区自2000年以来水循环有所加强,降水仍主要用于蒸发,多年平均径流系数大多小于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面同化数据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干旱区 水循环
下载PDF
CLM4.0土壤水分传输方案改进在青藏高原陆面过程模拟中的效应 被引量:26
11
作者 熊建胜 张宇 +3 位作者 王少影 尚伦宇 陈云刚 沈晓燕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23-336,共14页
利用2010年5月25日-12月31日玛曲高寒草原的气象观测资料和陆面过程模式(CLM4.0)对玛曲高寒草原陆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评估模式的模拟性能、模式对含砂量的敏感程度以及模式土壤水分传输方案改进对青藏高原地区陆面过程模拟的影... 利用2010年5月25日-12月31日玛曲高寒草原的气象观测资料和陆面过程模式(CLM4.0)对玛曲高寒草原陆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评估模式的模拟性能、模式对含砂量的敏感程度以及模式土壤水分传输方案改进对青藏高原地区陆面过程模拟的影响,发现CLM4.0模式能较好地再现观测站土壤温、湿度、地表辐射、湍流通量等的变化趋势,但土壤温度模拟偏低,感热通量模拟偏大;含砂量增多会减弱土壤的持水能力,使得夏季感热通量增大而潜热通量减小;CLM4.0模式中新引入的有机质对土壤温、湿度模拟均有重要影响,Richards方程和径流计算的修改则对土壤含水量模拟影响较大,这对其他陆面模式的改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陆面过程 CLM4.0模式 土壤水分传输方案
下载PDF
不同生境下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的生理生化特征及适应性 被引量:25
12
作者 周紫鹃 苏培玺 +2 位作者 解婷婷 张海娜 李善家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07-1014,共8页
测定了荒漠地区超旱生小灌木红砂在3种生境(山前荒漠、山前戈壁和中游戈壁)下的叶片水分状态、抗氧化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以探讨荒漠植物在不同生境下的生理生化特征及对荒漠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结果表明:在3种生境下,红砂叶片... 测定了荒漠地区超旱生小灌木红砂在3种生境(山前荒漠、山前戈壁和中游戈壁)下的叶片水分状态、抗氧化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以探讨荒漠植物在不同生境下的生理生化特征及对荒漠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结果表明:在3种生境下,红砂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片水势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而下降,叶绿素含量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而升高。随着生境土壤干旱的加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逐渐升高,而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在土壤含水量较少的戈壁生境,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上升。SOD和POD活性的升高是红砂抵御干旱环境的主要抗氧化保护机制;渗透调节在红砂叶片适应干旱胁迫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的渗透调节能力使红砂在水分不足的条件下维持较低的渗透势,有利于植物吸水,从而增强其耐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 抗氧化酶 渗透调节 生态适应性
原文传递
植被覆盖度对兰州地区气象场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何建军 余晔 +2 位作者 陈晋北 刘娜 赵素平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11-1621,共11页
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耦合Noah陆面过程模式,模拟了兰州地区冬季气象场,并用观测资料对模拟结果进行了检验。利用2006年中分辨率成像分光辐射计(MODIS)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计算得到的植被覆盖度替换模式默认... 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耦合Noah陆面过程模式,模拟了兰州地区冬季气象场,并用观测资料对模拟结果进行了检验。利用2006年中分辨率成像分光辐射计(MODIS)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计算得到的植被覆盖度替换模式默认的植被覆盖度,研究了植被覆盖度对WRF模式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新的植被覆盖度数据使研究区域的地表反照率减小,发射率增加,感热通量白天增加、夜间减小;还明显地改进了WRF模式对近地面温度和风速的模拟;植被覆盖度对地表蒸发有很大影响,冬季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植被基本处于休眠状态,地表蒸发以直接蒸发为主,使用新的植被覆盖度数据后,模拟区域的植被覆盖度增加,地表蒸发减小,近地面水汽含量减少,WRF模式模拟的边界层高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WRF模式 感热通量 潜热通量 地表能量平衡
下载PDF
青藏高原积雪日数与高原季风的关系 被引量:21
14
作者 徐丽娇 李栋梁 胡泽勇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93-1101,共9页
利用青藏高原50个气象台站1960-2004年的积雪日数、NCEP/NCAR再分析资料、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距平指数和高原季风指数资料,采用EOF、滑动t检验以及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近60年来青藏高原季风的变化特征和近45年来青藏高原积雪日数... 利用青藏高原50个气象台站1960-2004年的积雪日数、NCEP/NCAR再分析资料、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距平指数和高原季风指数资料,采用EOF、滑动t检验以及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近60年来青藏高原季风的变化特征和近45年来青藏高原积雪日数的变化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分析了青藏高原季风与青藏高原高度场和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当初冬(11月)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强时,隆冬(12月-1月)的青藏高原冬季风弱,次年春季(4-6月)的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弱;当青藏高原夏季风强(弱)时,有利于唐古拉山地区积雪日数的增加(减少),班戈地区和青海东北部积雪日数的减少(增加);当青藏高原冬季风强(弱)时,有利于青海北部和西藏南部积雪日数的减少(增加),喜马拉雅山和唐古拉山积雪日数的增加(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积雪日数 高原季风 地面加热场强度
下载PDF
光伏电站对格尔木荒漠地区土壤温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高晓清 杨丽薇 +4 位作者 吕芳 马丽云 惠小英 侯旭宏 李海玲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39-1445,共7页
利用2012年10月~2013年9月格尔木大型光伏电站内外一整年的观测资料,对比分析光伏电站内外的土壤温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土壤浅层(5、10 cm),光伏电站内外土壤温度日变化差异明显.5 cm层土壤温度日最大值相差9.7℃,土壤温度日较... 利用2012年10月~2013年9月格尔木大型光伏电站内外一整年的观测资料,对比分析光伏电站内外的土壤温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土壤浅层(5、10 cm),光伏电站内外土壤温度日变化差异明显.5 cm层土壤温度日最大值相差9.7℃,土壤温度日较差站内明显低于站外,光伏装置具有绝热保温作用.站内5~180 cm各层土壤温度年较差均大于站外;在冬季,站外各层土壤温度均明显高于站内,光伏电站是冷源.在2012年10月~次年3月,站内5~80 cm各层土壤日平均温度显著低于站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站 荒漠地区 土壤温度 局地气候效应
下载PDF
青藏高原植被变化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张少波 陈玉春 +2 位作者 吕世华 李锁锁 王少影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36-1245,共10页
利用耦合了陆面模式CLM3.5的区域气候模式RegCM4.1.1对中国2000-2009年夏季东亚环流及降水进行模拟试验,从而研究青藏高原植被退化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东亚地区夏季位势高度场的平均特征及西太平... 利用耦合了陆面模式CLM3.5的区域气候模式RegCM4.1.1对中国2000-2009年夏季东亚环流及降水进行模拟试验,从而研究青藏高原植被退化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东亚地区夏季位势高度场的平均特征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和强度的时间演变,并对中国东部地区降水也具有一定的模拟能力,但模拟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中心强度偏小,地面温度和降水场也存在一定的偏差。青藏高原植被退化后,该地区对流层中层的潜热加热作用减小,受西风带纬向平流作用影响,中国东部地区上空出现温度和位势高度负异常,导致南亚高压偏西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减弱;受低层水汽输送的异常分布影响,中国南方和东北地区降水增加,北方地区降水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gCM4 1 1模式 植被变化 降水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夏季巴丹吉林沙漠陆面热状况对边界层高度影响的模拟实验 被引量:19
17
作者 赵采玲 吕世华 +2 位作者 李照国 李建刚 韩博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26-1533,共8页
利用中尺度天气模式WRF对夏季晴天巴丹吉林沙漠地表温度、感热通量和边界层高度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陆面热状况下边界层高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WRF模式可以较好地模拟出沙漠的陆面热状况和边界层高度的变化;白天感热输送越强... 利用中尺度天气模式WRF对夏季晴天巴丹吉林沙漠地表温度、感热通量和边界层高度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陆面热状况下边界层高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WRF模式可以较好地模拟出沙漠的陆面热状况和边界层高度的变化;白天感热输送越强、地表温度越高时,对流边界层高度越高;夜间负感热越强、地表温度越低时,稳定边界层高度越厚。白天对流边界层变化与地表温度、感热通量变化呈显著的正相关,表明陆面热状况对对流边界层发展和维持的影响较大;夜间稳定边界层变化与地表温度、感热通量变化的相关性不大,影响夜间稳定边界层发展的因素较多,陆面热状况仅是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丹吉林沙漠 陆面热状况 大气边界层高度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荒漠绿洲过渡带不同立地条件下物种多样性及其与土壤理化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8
18
作者 解婷婷 苏培玺 +2 位作者 周紫鹃 李善家 张海娜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08-514,共7页
通过于2007—2011年对甘肃河西走廊中部荒漠绿洲过渡带不同立地条件下植被样方的调查,应用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研究了不同立地条件下物种多样性的变化,并采用典范对应分析方法(CCA)... 通过于2007—2011年对甘肃河西走廊中部荒漠绿洲过渡带不同立地条件下植被样方的调查,应用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研究了不同立地条件下物种多样性的变化,并采用典范对应分析方法(CCA)研究植物物种分布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荒漠绿洲过渡带丘间低地的植被盖度和Margalef、Simpson、Shannon-Wiener、Pielou指数值均最大,流动沙丘条件下最小;Hill多样性指数排序结果显示,随着土壤水分条件的变差,物种多样性同样表现出降低的趋势。按多样性从高到低的顺序,其相应的立地条件分别为丘间低地、缓平沙坡、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选取的土壤因子对过渡带植被分布的影响程度大小为土壤含水量>pH值>全钾>有机质>速效氮>全氮>速效钾>全磷>土壤盐分>速效磷。土壤含水量和pH是荒漠绿洲过渡带植被分布空间差异的最主要影响因子,前3个轴的环境解释率为98%,证明排序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绿洲过渡带 物种多样性 土壤因子 典范对应分析
原文传递
复杂地形上气象场对空气质量数值模拟结果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王颖 隆霄 +2 位作者 余晔 左洪超 梁依玲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22,共9页
利用WRF模式三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YSU、MYJ、ACM2)产生的气象场分别驱动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式CMAQ,对兰州市西固区冬季2005年1月27日至2月2日期间SO2和NO2浓度进行了数值模拟,将模拟结果与同期监测的污染物浓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WR... 利用WRF模式三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YSU、MYJ、ACM2)产生的气象场分别驱动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式CMAQ,对兰州市西固区冬季2005年1月27日至2月2日期间SO2和NO2浓度进行了数值模拟,将模拟结果与同期监测的污染物浓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WRF模式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模拟输出的气象场驱动CMAQ模式所模拟的SO2和NO2浓度均可以反映出污染物的时空变化特征,CMAQ模式具有模拟复杂下垫面高分辨率污染物输送特征的能力;WRF模式的边界层参数化方案选为局地与非局地闭合方案(ACM2)时,模拟的气象场驱动CMAQ模式得到的空气污染物浓度分布特征最优,这主要是由于ACM2的湍流输送机制较为合理,模拟的边界层低层气象场更接近实际,从而可以较好地模拟污染物的输送特征;当CMAQ模式的垂直混合方案与WRF模式的湍流输送方案一致时(均采用ACM2方案),模式间的兼容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AQ模式 PBL 参数化方案 高分辨率 复杂地形
下载PDF
沙尘气溶胶的光学特性及辐射强迫效应 被引量:18
20
作者 郝丽 杨文 +2 位作者 吴统文 赵剑琦 石广玉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77-1482,共6页
在采用OPAC折射指数资料库和对数分布的基础上,利用MIE散射理论和一个简单的概念模型研究了沙尘气溶胶的辐射特性及全球直接辐射强迫值,分析了单相系沙尘气溶胶的消光、散射、吸收效率因子与粒径的关系,讨论了多相系沙尘气溶胶的光学参... 在采用OPAC折射指数资料库和对数分布的基础上,利用MIE散射理论和一个简单的概念模型研究了沙尘气溶胶的辐射特性及全球直接辐射强迫值,分析了单相系沙尘气溶胶的消光、散射、吸收效率因子与粒径的关系,讨论了多相系沙尘气溶胶的光学参数随波长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消光效率因子和散射效率因子随粒径增大而衰减振荡,随波长增大振荡特性逐渐消失。消光系数对众数半径的变化很敏感,单次散射反照率和非对称因子对众数半径的变化不敏感。沙尘气溶胶的直接辐射强迫受气溶胶的单次散射反照率影响很大,随着众数半径的增大,沙尘气溶胶的负的直接辐射强迫值在减小,正辐射强迫值在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气溶胶 效率因子 消光系数 单次散射反照率 非对称因子 辐射强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