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新世早期强降温事件的古里雅冰芯记录证据 被引量:44
1
作者 王宁练 姚檀栋 +1 位作者 L.G.Thompson K.A.Henderson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818-823,共6页
根据古里雅冰芯记录,揭示出全新世早期存在两次低温事件,并且其发生年代(9.4和8.2kaBP左右)与全新世早期北大西洋的两次冰筏事件年代相一致.其中后一次低温事件(即“8.2 kaBP冷事件”)极为显著,并表现出迅速降温、缓慢升温的明显特... 根据古里雅冰芯记录,揭示出全新世早期存在两次低温事件,并且其发生年代(9.4和8.2kaBP左右)与全新世早期北大西洋的两次冰筏事件年代相一致.其中后一次低温事件(即“8.2 kaBP冷事件”)极为显著,并表现出迅速降温、缓慢升温的明显特征,最冷时降温幅度达7.8~10℃,大于格陵兰冰芯记录中该冷事件的降温幅度.这反映了青藏高原地区对于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弱的太阳活动和弱的热盐环流是“8.2 kaBP冷事件”发生的关键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里雅冰芯 早全新世 气候突变 热盐环流 太阳活动 强降温事件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降水中稳定同位素成分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52
2
作者 章新平 中尾正义 +2 位作者 姚檀栋 韩健康 谢自楚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53-361,共9页
位于唐古拉山以南的青藏高原南部和南亚,温度效应均不存在。在所统计的站 点中,只有大约一半的取样站具有降水量效应。位于唐古拉山以北的青藏高原中、北部 和毗邻的中亚地区,各取样站均具有显著的温度效应。由于来自源区水汽的直接... 位于唐古拉山以南的青藏高原南部和南亚,温度效应均不存在。在所统计的站 点中,只有大约一半的取样站具有降水量效应。位于唐古拉山以北的青藏高原中、北部 和毗邻的中亚地区,各取样站均具有显著的温度效应。由于来自源区水汽的直接凝结, 南亚地区降水中平均稳定同位素成分相对较重。稳定同位素比率的季节差异较小;从青 藏高原南坡的坚景到唐古拉山,降水中稳定同位素比率急剧减小;从唐古拉山到青藏 高原北部,降水中稳定同位素成分随纬度增高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毗邻地区 降水 稳定同位素 时空变化 温度效应 纬度
原文传递
新疆昭苏云杉树轮纤维素δ^(13)C的气候意义 被引量:28
3
作者 陈拓 秦大河 +3 位作者 李江风 任贾文 刘晓宏 孙维贞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47-352,共6页
依据树轮纤维素δ13C测定数据 ,分析了其气候意义 .结果表明 ,树轮Δ 13C与气候诸要素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 ,包括降水、相对湿度、温度、日照时间 (或太阳辐射 )等 ,部分原因可归咎于云杉是一种浅根系植物、其生长对气候的变化较为敏感 ... 依据树轮纤维素δ13C测定数据 ,分析了其气候意义 .结果表明 ,树轮Δ 13C与气候诸要素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 ,包括降水、相对湿度、温度、日照时间 (或太阳辐射 )等 ,部分原因可归咎于云杉是一种浅根系植物、其生长对气候的变化较为敏感 ,因为它生长过程中所必需的各种养分和水分均是根系吸收的 .分析表明 ,温度与树轮Δ13C的相关性是它们与相对湿度或降水之间交互相关的结果 ,日照时间与树轮Δ13C呈正相关与光呼吸有关 .利用树轮Δ13C与降水之间的函数关系 ,恢复了近 30 0a来新疆昭苏地区的降水变化 ,恢复的系列与历史文献记录和树轮指数所揭示的降水历史有较好的对应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轮 新疆 云杉 纤维素碳同位素 气候 温度 降水
下载PDF
内陆河流域系统降水中的稳定同位素──乌鲁木齐河流域降水中δ^(18)O与温度关系研究 被引量:35
4
作者 姚檀栋 孙维贞 +2 位作者 蒲健辰 田立德 焦克勤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5-22,共8页
研究了乌鲁木齐河流域从下游乌鲁木齐站、中游跃进桥站和源头大西沟站降水中稳定同位素与温度的关系,揭示了内陆河流域系统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的变化规律,在乌鲁木齐河流域,降水中的δ(18)O随海拔增高而减小, δ(18)O与温度有... 研究了乌鲁木齐河流域从下游乌鲁木齐站、中游跃进桥站和源头大西沟站降水中稳定同位素与温度的关系,揭示了内陆河流域系统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的变化规律,在乌鲁木齐河流域,降水中的δ(18)O随海拔增高而减小, δ(18)O与温度有密切的正相关关系,说明δ(18)O是温度的可靠指标.在乌鲁木齐河流域,局地性降水的增加影响单个降水事件中δ(18)O与温度的关系.在跃进桥站和大西沟站,因局地性降水增加,所以单个降水事件中δ(18)O与温度的关系较乌鲁木齐站差.但在月平均以上时间尺度上,跃进桥站和大西沟站δ(18)O与温度的关系反比乌鲁木齐站好,说明越往冰川区,δ(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Δ^18O 温度 内陆河流域 稳定同位素
下载PDF
20世纪全球变暖的冰冻圈证据 被引量:28
5
作者 王宁练 姚檀栋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1年第1期98-105,共8页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地面气象观测结果表明全球气温在明显升高 ,而探空资料和卫星遥感资料却表明低层大气在降温 ,这使得人们对于全球变暖问题提出了质疑。通过对近 1 0 0多年来冰冻圈各组成要素 (冰川、积雪、冻土、海冰等 )变化的综...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地面气象观测结果表明全球气温在明显升高 ,而探空资料和卫星遥感资料却表明低层大气在降温 ,这使得人们对于全球变暖问题提出了质疑。通过对近 1 0 0多年来冰冻圈各组成要素 (冰川、积雪、冻土、海冰等 )变化的综合分析 ,并结合全球不同地区的冰芯记录 ,证明了 2 0世纪全球气候是在变暖 ,指出开展冰冻圈 (尤其是冰盖、积雪、冻土和海冰 )与大气 /海洋之间相互作用 (影响和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暖 冰冻圈 冰芯 地面气象观测 冰盖 积雪 冻土 大气/海洋相互作用 海冰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中部水蒸发过程中的氧稳定同位素变化 被引量:30
6
作者 田立德 姚檀栋 +1 位作者 孙维贞 NUMAGUTI Atusi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9-164,共6页
作为青藏高原稳定同位素水文循环的一个重部分 ,1 998年夏首次在青藏高原中部的那曲和安多两地同时进行了水蒸发过程中氧稳定同位素变化观测研究 .模拟和实验结果都显示出了大气相对湿度对水蒸发过程中氧稳定同位素变化的显著影响 .模... 作为青藏高原稳定同位素水文循环的一个重部分 ,1 998年夏首次在青藏高原中部的那曲和安多两地同时进行了水蒸发过程中氧稳定同位素变化观测研究 .模拟和实验结果都显示出了大气相对湿度对水蒸发过程中氧稳定同位素变化的显著影响 .模拟结果还显示剩余水中δ18O与剩余水比率呈指数关系 ,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 ,蒸发过程中剩余水中δ18O与剩余水比率更接近于线性关系 ,这种关系可以定量地表示出来 .从理论上与实验中都可以计算出不同相对湿度下蒸发分馏因子的大小 .并且实验结果与理论模拟结果较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 分馏 氧稳定同位素 青藏高原 水蒸发过程
下载PDF
乌鲁木齐河源区大气降水的化学特征 被引量:26
7
作者 侯书贵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0-84,共5页
根据乌鲁木齐河源区一个完整年周期的大气降水样品 ,初步探讨了该研究区域的降水化学特征 .结果表明 ,在所有被测离子中 ,阳离子成分以Ca2 +为主 ,阴离子成分以SO2 -4 为主 .Ca2 +、Mg2 +、Na+、K+、SO2 -4 、NO-3 和Cl-的浓度范围分别... 根据乌鲁木齐河源区一个完整年周期的大气降水样品 ,初步探讨了该研究区域的降水化学特征 .结果表明 ,在所有被测离子中 ,阳离子成分以Ca2 +为主 ,阴离子成分以SO2 -4 为主 .Ca2 +、Mg2 +、Na+、K+、SO2 -4 、NO-3 和Cl-的浓度范围分别为 0 12 6 3μg·g-1、0 2 0 6 μg·g-1、0 0 35 5 6 μg·g-1、0 5 5 7μg·g-1、0 1940 46 μg·g-1、0 11 5 8μg·g-1和 0 2 4 43μg·g-1.通过相关分析和经验正交函数分析 ,确定降水化学成分主要来源于区域性粉尘物质、局地来源物质、人类活动产生的酸性成分以及海洋或周围盐湖来源物质等 .虽然区域性粉尘物质对降水化学特征的影响居于主导地位 ,但降水中的Ca2 +受局地来源物质的影响较大 ,NO-3 为主要的污染物 ,并在相当大程度上控制降水的酸碱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河源区 EOF分析 水化学成分 大气降水 粉尘 人类活动
下载PDF
从树轮纤维素δ^(13)C序列看树木生长对大气CO_2浓度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8
8
作者 陈拓 秦大河 +2 位作者 李江风 任贾文 孙维贞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1-45,共5页
在新疆昭苏树轮碳同位素组成研究的基础上 ,初步分析了近 2 80a以来云杉内外CO2 浓度比(Ci/Ca)、云杉内部CO2 浓度 (Ci)和水分利用效率 (A/g)的变化 .结果表明 ,在整个分析时段内Ci/Ca相对恒定在 0 5 2左右 ,暗示树木生长对大气CO2 浓... 在新疆昭苏树轮碳同位素组成研究的基础上 ,初步分析了近 2 80a以来云杉内外CO2 浓度比(Ci/Ca)、云杉内部CO2 浓度 (Ci)和水分利用效率 (A/g)的变化 .结果表明 ,在整个分析时段内Ci/Ca相对恒定在 0 5 2左右 ,暗示树木生长对大气CO2 浓度升高的基本响应策略 ;Ci和A/g都有较明显的升高趋势 ,说明可能有更多的碳被固定在树木之中 ;进一步分析表明 ,它们的这种趋势与大气CO2 浓度变化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轮 碳同位素 植物内外CO2浓度比 水分利用效率 纤维素 大气
下载PDF
东南极冰盖中山站——Dome A断面路线考察的初步结果 被引量:18
9
作者 任贾文 秦大河 效存德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1-56,共6页
1996年以来 ,中国国家南极考察队连续 3次进行了南极冰盖内陆考察 ,最远点距海岸 110 0km ,海拔 3 90 0m .沿考察路线对冰盖表面地形、表面雪层特征、雪积累速率、冰体厚度和运动速度等进行现场观测 ,采集 0 6 3 3m深度雪坑样品 ,在 4... 1996年以来 ,中国国家南极考察队连续 3次进行了南极冰盖内陆考察 ,最远点距海岸 110 0km ,海拔 3 90 0m .沿考察路线对冰盖表面地形、表面雪层特征、雪积累速率、冰体厚度和运动速度等进行现场观测 ,采集 0 6 3 3m深度雪坑样品 ,在 4个地点钻取 5 0 10 0m深度冰芯 5支 .部分资料和样品的初步分析表明 ,由于研究区域毗邻Lambert冰川和格罗夫山 ,冰面地形较多起伏 ,中段很大区域坡面朝向Lambert冰川 .自中山站向内陆 46 0km积累速率为 46 2 10kg·m-2 ·a-1(相当于 12 6 0cm厚度雪层 ) ,表面 1m深度雪的密度为 35 0 45 0kg·m-3.雪变成冰的深度 (密度达 830kg·m-3)在几个冰芯钻取地点均大约为 6 0m ,说明研究区域内雪的变质过程基本相同 .30 0km处 5 0m冰芯初步分析显示 ,过去几十年积累速率和温度均呈上升趋势 ,这虽然与南极地区其他许多地点的结果相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极内陆考察 雪积累速率 气候变化 南极 冰盖 中山站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中部普若岗日冰原的发现及其科学意义 被引量:19
10
作者 姚檀栋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2,共2页
关键词 冰川 普若岗日冰原 科学意义 青藏高原
下载PDF
乌鲁木齐河源冬季积雪淋溶作用的实验结果 被引量:18
11
作者 侯书贵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62-365,共4页
乌鲁木齐河源冬季积雪样品的对比淋溶实验结果表明 ,积雪最初融水中发生离子富集现象 ,尤其对于经过多次融冻循环的积雪样品 ,Cl-,NO-3 和SO2 -4 的最大浓缩系数可分别高达 2 .7,4.0和4.5 ,因此有理由认为积雪融化是产生淋溶现象的先决... 乌鲁木齐河源冬季积雪样品的对比淋溶实验结果表明 ,积雪最初融水中发生离子富集现象 ,尤其对于经过多次融冻循环的积雪样品 ,Cl-,NO-3 和SO2 -4 的最大浓缩系数可分别高达 2 .7,4.0和4.5 ,因此有理由认为积雪融化是产生淋溶现象的先决条件 ,但发生该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积雪内不同离子成分的存在位置有所差异 ,并且融 -冻循环过程可增强积雪的淋溶作用程度及其淋溶择优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河源 冬季积雪淋溶实验 CF值 淋溶择优性
下载PDF
温室气体与气候:过去变化对未来的启示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宁练 姚檀栋 邵雪梅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1年第6期821-828,共8页
对 2 0世纪气候变化原因存在的争议进行了综合分析 ,指出尽管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理论”还存在许多来自冰芯和地质证据的冲击 ,然而大气温室气体含量增加对于气温的放大作用是肯定的。结合温室气体含量与气候变化这一论题 ,指出目前应... 对 2 0世纪气候变化原因存在的争议进行了综合分析 ,指出尽管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理论”还存在许多来自冰芯和地质证据的冲击 ,然而大气温室气体含量增加对于气温的放大作用是肯定的。结合温室气体含量与气候变化这一论题 ,指出目前应重视的一些研究内容。同时简要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气候变化的原因 ,认为太阳活动与地球气候系统之间关系研究将是一个活跃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气候变化 太阳活动 冰芯 20世纪 温室效应
下载PDF
近200a来珠穆朗玛峰北坡远东绒布冰芯气候记录 被引量:17
13
作者 康世昌 秦大河 +2 位作者 Paul A. Mayewski Cameron P. Wake 任贾文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11-217,共7页
1997年 5月中美联合珠穆朗玛峰地区绒布冰川考察期间,在远东绒布冰川海拔 6 500 m的北 支冰流粒雪盆内钻取到一支41m长冰芯.通过数年层法并根据β活化度的参照年(1954年和 1963 年),对远东绒布冰芯实施定年... 1997年 5月中美联合珠穆朗玛峰地区绒布冰川考察期间,在远东绒布冰川海拔 6 500 m的北 支冰流粒雪盆内钻取到一支41m长冰芯.通过数年层法并根据β活化度的参照年(1954年和 1963 年),对远东绒布冰芯实施定年,冰芯底部为 1814年,冰芯年平均净积累量为 224 mm(冰当 量).根据远东绒布冰芯 (δ18O的变化,重建了珠穆朗玛峰北坡地区近 200 a气候变化,发现有 5次冷 期和5次暖期,且总趋势为变暖,这与本世纪北半球气候变暖的趋势相一致.远东绒布冰芯气候记 录同古里雅冰芯比较,两者的冷暖波动较为一致,说明青藏高原西北部和南部地区的气候变化具有 共性.但是,远东绒布冰芯中δ18O的变化在短时间尺度上与降水量变化存在某些反相关性,这种关 系并未影响到δ18O反映气温的长期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东绒布冰芯 气候变化 珠穆朗玛峰 古气候
下载PDF
珠穆朗玛峰地区新降雪的化学特征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东启 秦大河 +3 位作者 任贾文 康世昌 王晓香 皇翠兰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3-125,共3页
根据 1 998年 8、9月份在珠穆朗玛峰东侧东绒布冰川源头所采集的新降雪样的化学成分资料并与不同时期前人在该地区采集的降水样进行对比 ,初步探讨了该地区降水的化学特征及其气候环境意义 .结果表明 ,珠峰地区夏末降水非常纯净 ,主要... 根据 1 998年 8、9月份在珠穆朗玛峰东侧东绒布冰川源头所采集的新降雪样的化学成分资料并与不同时期前人在该地区采集的降水样进行对比 ,初步探讨了该地区降水的化学特征及其气候环境意义 .结果表明 ,珠峰地区夏末降水非常纯净 ,主要离子浓度可与南极和格陵兰地区相当 ,代表了全球偏远地区的大气环境本底值 ;珠峰地区不同季节降水的化学成分有明显的差异 ,反映了不同的水汽来源和气候状况 .8~ 9月的水汽主要来源于南亚季风 ;4~ 5月的降水深受中亚干旱、半干旱区粉尘的影响 ,说明其降水的化学特征具有气候敏感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化学特征 气候敏感性 珠穆朗玛峰地区 降雪
下载PDF
玉龙山白水1号冰川区大气降水-冰雪-水文系统内δ^(18)O研究的新结果 被引量:12
15
作者 何元庆 姚檀栋 +1 位作者 杨梅学 孙维贞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91-393,共3页
关键词 冰川区 大气降水 冰雪 水文 氧同位素指示方法
下载PDF
生物有机酸的来源及其测试分析方法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心清 秦大河 +1 位作者 任贾文 周会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70-277,共8页
对目前生物有机酸的来源及其测试分析方法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目前已知的生物有机酸的来源有植物生长过程中的直接释放、有机物质的燃烧、机动车辆燃油的尾气排放、稀烃等不饱和有机物的大气氧化、人类生产和生活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以及甲... 对目前生物有机酸的来源及其测试分析方法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目前已知的生物有机酸的来源有植物生长过程中的直接释放、有机物质的燃烧、机动车辆燃油的尾气排放、稀烃等不饱和有机物的大气氧化、人类生产和生活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以及甲酸蚁社会活动过程中的释放等等.有机酸来源的一个判别指标是甲酸/乙酸比值的大小.与人类活动有关的来源中,甲酸/乙酸比值<1,而自然源的两者比值>1.要准确地测定降水中生物有机酸的含量必须考虑有机酸的易挥发、易污染及低含量等特性不同样品中生物有机酸的定量测定虽然原理相同,但由于其离子组成的差异.因而出现了针对不同样品的测试分析方法目前较好的有机酸测试分析方法可使其分析误差降低到3%~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酸 降水 雪冰 色谱仪 人类活动 大气污染
下载PDF
东南极冰盖Lambert冰川流域的物质平衡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任贾文 效存德 +1 位作者 秦大河 IanAllison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4-140,共7页
Lambert冰川流域是南极冰盖最大的冰流系统,因而在整个南极冰盖的物质平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来穿越该冰川流域的路线考察所获得的现场观测资料和浅冰芯研究结果显示,该冰川东、西两侧的积累速率分布和近期变化有明显差异:东侧... Lambert冰川流域是南极冰盖最大的冰流系统,因而在整个南极冰盖的物质平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来穿越该冰川流域的路线考察所获得的现场观测资料和浅冰芯研究结果显示,该冰川东、西两侧的积累速率分布和近期变化有明显差异:东侧积累速率较高且近几十年来呈增加趋势,西侧积累速率较低且过去几十年为明显减小.冰体运动速度测量和冰流通量计算表明,该冰川东侧运动速度较快,冰流量也较大,说明该冰川冰量补给主要来源于东侧区域.计算出的考察断面上游物质积累总量大于流出的冰通量约13%,意味着该流域目前处于物质正平衡状态,如果保持目前气候状态,冰盖将会增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平衡 南极冰盖 Lambert冰川 冰川流域 积累速度 冰流量 冰体运动速度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雪冰电导率与降水碱度以及大气粉尘载荷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12
18
作者 效存德 姚檀栋 +3 位作者 秦大河 K.Seko 蒲健辰 盛文坤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62-371,共10页
对青藏高原小冬克玛底冰川和古里雅冰帽上的数个雪坑和浅冰芯的观测,得 出其碱度(OH-)剖面、雪坑和冰芯的液态电导率(EC)变化与OH-之间呈良好线性相关 (r≥0.8)。分析表明,无论在季节、年际或百年际时间尺度上,E... 对青藏高原小冬克玛底冰川和古里雅冰帽上的数个雪坑和浅冰芯的观测,得 出其碱度(OH-)剖面、雪坑和冰芯的液态电导率(EC)变化与OH-之间呈良好线性相关 (r≥0.8)。分析表明,无论在季节、年际或百年际时间尺度上,EC与OH-间的相关性以 及EC与可溶离子总量(TDS)间的相关程度是大致相当的。EC的波动主要取决于粉尘来 源的碱性盐类(尤其Ca2+)的变化。因此,EC参量运用到深冰芯研究中,可反映历史时期 大气粉尘载荷的变化,对反演沙漠演化、大气环流有重要意义。古里雅冰芯记录表明, 大气粉尘的中、长期变化可能取决于气候参量的组合特征:“冷-干”气候阶段粉尘量 上升,EC和OH-值高;“暖-湿”阶段粉尘量下降,EC和OH-值低。20世纪初以来,随 着藏北高原气候呈现暖湿化趋势,大气粉尘载荷明显下降。因此,EC可作为显示大气尘 埃载荷变化的宏观标尺,是气候波动的“指示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雪冰化学 尘暴 气候变化 电导率 降水 碱度 大气粉尘载荷
原文传递
喜马拉雅山达索普冰川积累量变化及其对青藏高原温度的响应 被引量:9
19
作者 段克勤 姚檀栋 +1 位作者 蒲健辰 孙维贞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9-125,共7页
利用从青藏高原南部提取的达索普冰芯重建的积累量 ,研究其与印度夏季风之间的关系 ,并分析了近百年来积累量的变化趋势 .应用子波分析方法对达索普积累量及高原温度变化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积累量与高原温度变化都具有多尺度特征 ,在... 利用从青藏高原南部提取的达索普冰芯重建的积累量 ,研究其与印度夏季风之间的关系 ,并分析了近百年来积累量的变化趋势 .应用子波分析方法对达索普积累量及高原温度变化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积累量与高原温度变化都具有多尺度特征 ,在 10~ 2 0a尺度上 ,高原温度与达索普积累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 .通过分析印度季风降水与高原温度之间的相互作用 ,探讨了达索普积累量对高原温度变化的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索普冰芯 青藏高原 温度 印度季风 积累量 冰川 子波分析
下载PDF
马兰冰川:一支深冰芯中微生物特征的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晓君 姚檀栋 +1 位作者 马晓军 王宁练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B12期295-299,共5页
对一支101.8 m马兰冰芯代表一定时间序列的23个样品中的微生物进行了初步研究,分离出活的微生物.共获得10属75株细菌和2属6株放线菌,其中芽孢杆菌属共32株,大部分归于B.circulans,B.firmus,B.subtilis和B.alvei 4个种.通过与其他地区冰... 对一支101.8 m马兰冰芯代表一定时间序列的23个样品中的微生物进行了初步研究,分离出活的微生物.共获得10属75株细菌和2属6株放线菌,其中芽孢杆菌属共32株,大部分归于B.circulans,B.firmus,B.subtilis和B.alvei 4个种.通过与其他地区冰芯的微生物的比较发现,马兰冰芯分离出的细菌与南、北极冰雪细菌有一定的相似性,然而,马兰冰川这一中、低纬高山地区特殊的生态环境使较广泛分布于南极和格陵兰冰雪中的真菌类及藻类生物的数量极其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苡 微生物 种属 马兰冰川 生物学特征 芽孢杆菌 真菌 藻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