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6篇文章
< 1 2 10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算法在蜂巢栅格地图中的路径规划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陶哲 高跃飞 +2 位作者 郑天江 李俊杰 李保在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4期310-317,共8页
为了提高栅格地图中路径规划的质量和效率,研究了采用不同类型的栅格建立栅格地图的方法,并分析了在相同环境、相同路径规划算法的情况下,不同类型栅格对最终规划路径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正六边形栅格(蜂巢栅格)的栅格地图相比于... 为了提高栅格地图中路径规划的质量和效率,研究了采用不同类型的栅格建立栅格地图的方法,并分析了在相同环境、相同路径规划算法的情况下,不同类型栅格对最终规划路径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正六边形栅格(蜂巢栅格)的栅格地图相比于传统栅格的栅格地图(如正方形栅格地图、菱形栅格地图和三角形栅格地图)在障碍物信息描述方面更具有优势,规划出的路径长度最短,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栅格法 路径规划 栅格分析 蜂巢栅格
下载PDF
超临界N_2及CO_2注塑发泡聚丙烯性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付大炯 王琪 +4 位作者 李振华 孙刚 杨波 郑文革 罗忠富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1-84,共4页
采用具有二次开模功能的注塑发泡机,对比研究了不同开模距离条件下超临界氮气(N_2)以及二氧化碳(CO_2)对改性聚丙烯(PP)的发泡性能。研究发现,相同的开模距离条件下,超临界N_2发泡PP相比超临界CO_2发泡PP具有更多更小的泡孔,具有更高的... 采用具有二次开模功能的注塑发泡机,对比研究了不同开模距离条件下超临界氮气(N_2)以及二氧化碳(CO_2)对改性聚丙烯(PP)的发泡性能。研究发现,相同的开模距离条件下,超临界N_2发泡PP相比超临界CO_2发泡PP具有更多更小的泡孔,具有更高的减重比例;减重比例大,力学性能保持率则较低。而开模距离越大,泡孔更容易发生合并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二次开模 超临界流体 氮气 二氧化碳
下载PDF
不同成核剂及模温对聚丙烯注塑发泡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付大炯 李振华 +4 位作者 王琪 孙刚 杨波 郑文革 罗忠富 《塑料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0-64,共5页
采用化学发泡注塑成型技术,在二次开模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成核剂及模温对聚丙烯(PP)注塑发泡材料性能(如泡孔尺寸分布、泡孔密度、皮层厚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成核剂及模温的改变均会对泡孔形貌产生影响,添加成核剂和提高模... 采用化学发泡注塑成型技术,在二次开模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成核剂及模温对聚丙烯(PP)注塑发泡材料性能(如泡孔尺寸分布、泡孔密度、皮层厚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成核剂及模温的改变均会对泡孔形貌产生影响,添加成核剂和提高模温均可有效促进成核过程,增加泡孔数量。成核剂的引入对发泡PP力学性能的影响不大,而模温可以影响发泡PP的皮层厚度,进而使材料的力学性能发生变化。在泡孔结构(泡孔尺寸及其分布、泡孔数量)相近的情况下,皮层越厚材料的力学性能则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成核剂 注塑发泡 化学发泡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海洋工程结构与船舶的腐蚀防护--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114
4
作者 韩恩厚 陈建敏 +1 位作者 宿彦京 刘敏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4年第2期65-76,113,共13页
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高附加值、高风险的特点,同时也要求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主要采用金属材料。在海洋环境这种高腐蚀环境中长期服役的金属材料必须采取腐蚀防护措施。文章概述了目前... 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高附加值、高风险的特点,同时也要求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主要采用金属材料。在海洋环境这种高腐蚀环境中长期服役的金属材料必须采取腐蚀防护措施。文章概述了目前我国海洋工程结构和船舶的腐蚀现状,介绍了目前采用的腐蚀防护技术的现状与问题,包括常用的多种涂料(油漆)、包覆技术、电化学保护(牺牲阳极和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技术)以及表面处理技术、缓蚀剂、结构健康监测与检测、寿命评价与可靠性评估等。指出了各类技术的发展趋势,例如以涂料为例,追求高固体份、无(弱)溶剂化、水性化、无重金属化、高性能化、多功能化、低表面处理化、节省资源化、智能化、低成本是涂料发展的国际趋势。提出了我国应该采取的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 腐蚀防护 海洋工程 船舶 涂层 阴极保护
下载PDF
织构化提高表面摩擦学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1
5
作者 赵文杰 王立平 薛群基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22-631,共10页
表面织构化作为1种可以显著提高表面摩擦学性能的方法已得到国内外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从表面织构化的应用领域和研究背景着手,评述了织构化在改善表面宏观、微观和仿生摩擦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发展现状,阐明了表面织构化对于改... 表面织构化作为1种可以显著提高表面摩擦学性能的方法已得到国内外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从表面织构化的应用领域和研究背景着手,评述了织构化在改善表面宏观、微观和仿生摩擦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发展现状,阐明了表面织构化对于改善表面宏/微观摩擦学行为的重大意义,并指出当前表面织构化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织构化 宏观摩擦 微观摩擦 仿生摩擦
下载PDF
生态环境高分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0
6
作者 陈学思 陈国强 +6 位作者 陶友华 王玉忠 吕小兵 张立群 朱锦 张军 王献红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68-1082,共15页
生态环境高分子是指全生命周期内低环境负荷甚至没有环境负荷的一类环保高分子.作为响应自然呼唤的高分子,生态环境高分子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高分子工业飞速发展的年代,目前已经成为高分子科学的前沿研究方向.我国学者以可再生资源的单... 生态环境高分子是指全生命周期内低环境负荷甚至没有环境负荷的一类环保高分子.作为响应自然呼唤的高分子,生态环境高分子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高分子工业飞速发展的年代,目前已经成为高分子科学的前沿研究方向.我国学者以可再生资源的单体为核心(但不限于该类单体),从催化剂设计、可控聚合方法、聚合物性能调控、聚合物功能化、物理表征和加工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创新成果,有力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本综述以聚乳酸等8类典型生态环境高分子为例,总结和评述了最近30年我国学者在生态环境高分子领域的基础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高分子 聚乳酸 聚羟基脂肪酸酯 氨基酸基高分子 聚对二氧环己酮 二氧化碳共聚物 生物基弹性体 呋喃二甲酸基聚酯 纤维素基高分子
原文传递
全固态锂电池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61
7
作者 许晓雄 邱志军 +2 位作者 官亦标 黄祯 金翼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2013年第4期331-341,共11页
现有电化学储能锂离子电池系统采用液体电解质,易泄露、易腐蚀、服役寿命短,具有安全隐患。薄膜型全固态锂电池、大容量聚合物全固态锂电池和大容量无机全固态锂电池是一类以非可燃性固体电解质取代传统锂离子电池中液态电解质,锂离子... 现有电化学储能锂离子电池系统采用液体电解质,易泄露、易腐蚀、服役寿命短,具有安全隐患。薄膜型全固态锂电池、大容量聚合物全固态锂电池和大容量无机全固态锂电池是一类以非可燃性固体电解质取代传统锂离子电池中液态电解质,锂离子通过在正负极间嵌入-脱出并与电子发生电荷交换后实现电能与化学能转换的新型高安全性锂二次电池。作者综述了各种全固态锂电池的研究和开发现状,包括固态锂电池的构造、工作原理和性能特征,锂离子固体电解质材料与电极/电解质界面调控,固态整电池技术等方面,提出并详细分析了该技术面临的主要科学与技术问题,最后指出了全固态锂电池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全固态锂离子电池 固体电解质 界面调控
下载PDF
稀土永磁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45
8
作者 闫阿儒 刘壮 +1 位作者 郭帅 陈仁杰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17年第5期5-16,共12页
作为稀土应用主体的稀土永磁材料,近年来其应用领域和需求不断扩大,促使稀土永磁材料及其产业化技术的研究也呈现新的进展和特点。随着钕铁硼磁体在风力发电、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节能家电等新兴领域中的应用拓展,推动了钕铁硼磁... 作为稀土应用主体的稀土永磁材料,近年来其应用领域和需求不断扩大,促使稀土永磁材料及其产业化技术的研究也呈现新的进展和特点。随着钕铁硼磁体在风力发电、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节能家电等新兴领域中的应用拓展,推动了钕铁硼磁体在高性能和低成本方向的研发,并在高丰度稀土元素替代技术、重稀土减量化技术、新型热压/热变形技术等研究方面取得较大的进展。钐钴永磁材料在国防领域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应用作用,近年来在高性能、耐高温、低温度系数、显微结构等方面取得进展。稀土永磁磁粉作为粘结磁体的原材料,其性能直接决定了粘结磁体的质量,研究在新型共半生稀土永磁磁粉、钐铁氮磁粉、各向异性磁粉、纳米双相复合磁粉等方面受到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钕铁硼 高丰度 低重稀土 钐钴 永磁磁粉
原文传递
固态锂电池研发愿景和策略 被引量:40
9
作者 李泓 许晓雄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2016年第5期607-614,共8页
很多新兴技术领域对可充放电池的能量密度不断提出新的期望和要求,已经远远超过目前电池实际达到的水平。尽早理解如何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如何兼顾其它综合技术指标的实现,尽早确定较为可行的技术路线,是目前学术界、产业界关心的重要... 很多新兴技术领域对可充放电池的能量密度不断提出新的期望和要求,已经远远超过目前电池实际达到的水平。尽早理解如何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如何兼顾其它综合技术指标的实现,尽早确定较为可行的技术路线,是目前学术界、产业界关心的重要问题。本文作者根据对目前液态锂离子电池和固态金属锂电池的科学与技术研发现状的理解,小结了固态锂电池目前仍需要解决的主要科学与技术问题,并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案。从规模制造的角度,比较了四种含有不同形式固体电解质材料电池的特点,预测了固态锂电池的技术路线和实现时间。最后列举了日本、美国、中国政府最近提出的未来可充放电池中长期发展技术目标,分析了固态锂电池实现这些技术指标的可能性并预测了时间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锂离子电池 金属锂离子电池 半固态锂电池 全固态锂电池 技术路线图
下载PDF
仿生表面减阻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38
10
作者 马付良 曾志翔 +2 位作者 高义民 刘二勇 薛群基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15,共9页
仿生表面减阻是众多减阻方法中非常有前景的减阻方式。目前研究最多的是仿生鲨鱼皮减阻和仿生超疏水表面减阻,其中仿生鲨鱼皮表面减阻又分为直接复刻鲨鱼皮表面的盾鳞结构和仿鲨鱼皮沟槽减阻。文中介绍了国内外关于仿生减阻的最新研究... 仿生表面减阻是众多减阻方法中非常有前景的减阻方式。目前研究最多的是仿生鲨鱼皮减阻和仿生超疏水表面减阻,其中仿生鲨鱼皮表面减阻又分为直接复刻鲨鱼皮表面的盾鳞结构和仿鲨鱼皮沟槽减阻。文中介绍了国内外关于仿生减阻的最新研究进展及成果,综述了仿生鲨鱼皮表面减阻和仿生超疏水表面减阻的研究现状,探讨了仿生表面减阻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虽然仿生超疏水表面一般都具有粗糙的表面微纳结构以及较低的表面能,但不是所有的超疏水表面都具有减阻效果,因此超疏水表面的减阻效果还需要一个度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 表面减阻 鲨鱼皮 超疏水
下载PDF
宽温域连续润滑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1
作者 刘二勇 贾均红 +2 位作者 高义民 曾志翔 乌学东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3,共13页
航空、航天及核电等高新技术产业中苛刻工况下相关运动部件的润滑和耐磨问题是影响整个系统可靠性和寿命的主要因素,因此对具有宽温域连续润滑功能的新型润滑材料提出了越来越迫切的需求。文中综述了自润滑复合材料、"发汗"... 航空、航天及核电等高新技术产业中苛刻工况下相关运动部件的润滑和耐磨问题是影响整个系统可靠性和寿命的主要因素,因此对具有宽温域连续润滑功能的新型润滑材料提出了越来越迫切的需求。文中综述了自润滑复合材料、"发汗"润滑材料、PS/PM自润滑涂层及温度"自适应"润滑涂层的研究成果,包括润滑剂及复配的选择依据、新型润滑剂对宽温域连续润滑材料组织结构、摩擦学行为、摩擦化学反应、润滑机理等的影响,并对不同润滑剂材料体系的宽温域连续润滑材料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在此基础上展望了宽温域连续润滑材料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温域 连续润滑材料 固体润滑 润滑剂
下载PDF
Micro-LED显示的发展现状与技术挑战 被引量:32
12
作者 季洪雷 张萍萍 +3 位作者 陈乃军 王代青 张彦 葛子义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01-1112,共12页
Micro-LED技术被认为是消费电子领域下一个世代的显示技术。尽管市场上已经有很多公司推出了基于Micro-LED显示技术的样机以及应用示范,然而Micro-LED显示技术远没有达到成熟的程度。本文从Micro-LED显示技术的历史、定义及技术挑战进... Micro-LED技术被认为是消费电子领域下一个世代的显示技术。尽管市场上已经有很多公司推出了基于Micro-LED显示技术的样机以及应用示范,然而Micro-LED显示技术远没有达到成熟的程度。本文从Micro-LED显示技术的历史、定义及技术挑战进行了综述,重点总结了Micro-LED在工程领域的技术挑战,最后对Micro-LED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Micro-LED在芯片、巨量转移、全彩化等方面仍存在技术挑战,但其所展现出的高分辨、快响应、低能耗、长寿命等突出特点,能满足超小和超大显示的需求,如虚拟/增强显示和电子广告牌,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已经在学术界和工业界引起了广泛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LED 巨量转移 显示技术 全彩化
下载PDF
YAG∶Ce^3+在激光照明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3
作者 胡盼 丁慧 +6 位作者 刘永福 孙鹏 刘泽华 罗朝华 黄政仁 江浩川 蒋俊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04-1528,共25页
基于激光二极管(Laser diode,LD)的照明和显示技术代表了半导体行业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荧光转换材料是决定激光照明的能量效率和显示产品色彩品质的核心部件。黄色荧光转换材料Y3Al5O12∶Ce^3+(YAG∶Ce^3+)适合蓝光LD激发、效率高... 基于激光二极管(Laser diode,LD)的照明和显示技术代表了半导体行业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荧光转换材料是决定激光照明的能量效率和显示产品色彩品质的核心部件。黄色荧光转换材料Y3Al5O12∶Ce^3+(YAG∶Ce^3+)适合蓝光LD激发、效率高、易于获得白光,仍然是目前最为广泛的研究对象。传统荧光粉加有机硅胶的封装模式热导率低,LD激发下存在烧蚀、发黑、失效等问题。LD高功率激发密度的特点引发了荧光材料封装技术革命性变革。为此,多形态、高热导率的远程荧光体应运而生。本综述主要对基于YAG∶Ce^3+荧光玻璃、荧光薄膜、荧光晶体、荧光陶瓷等不同形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LD照明应用中的性能研究进行了总结,对荧光转换材料和LD照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G∶Ce^3+ 荧光陶瓷 荧光玻璃 荧光薄膜 激光照明
下载PDF
钕铁硼永磁材料表面防护技术:特点·应用·问题 被引量:32
14
作者 宋振纶 李卫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6,共6页
烧结钕铁硼(NdFeB)磁体耐蚀性差,须对其表面进行防护处理。国内钕铁硼表面防护技术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工业规模生产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差,新镀层、新镀种的研发速度无法跟上稀土磁体应用技术的发展,原材料上涨,镀层环保要求,污染治理,... 烧结钕铁硼(NdFeB)磁体耐蚀性差,须对其表面进行防护处理。国内钕铁硼表面防护技术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工业规模生产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差,新镀层、新镀种的研发速度无法跟上稀土磁体应用技术的发展,原材料上涨,镀层环保要求,污染治理,等。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优化,同时根据应用的需求开展新镀种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对钕铁硼磁体表面防护技术的现状和问题作了一定程度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开发所应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FEB永磁材料 表面防护 应用 现状 问题
下载PDF
环氧树脂水性化制备技术及防腐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5
作者 吴杨敏 周升国 +1 位作者 卢光明 赵文杰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5-142,共8页
环氧树脂以其优异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但是随着各国纷纷限制甚至禁止挥发性有机物(VOC)的排放,发展水性环氧树脂成为大势所趋。水性环氧树脂最大的优点是VOC排放量低甚至为零,并且其耐腐蚀、耐盐雾、机械强度、电... 环氧树脂以其优异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但是随着各国纷纷限制甚至禁止挥发性有机物(VOC)的排放,发展水性环氧树脂成为大势所趋。水性环氧树脂最大的优点是VOC排放量低甚至为零,并且其耐腐蚀、耐盐雾、机械强度、电气绝缘等性能也非常出色,这对于水性环氧树脂在更严苛环境下的应用有着重要意义。系统地介绍了防腐环氧树脂水性化的主要方法。机械法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是环氧树脂水性化较为普遍的一种方法;化学改性法可以获得均一、稳定的纳米级别的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相反转法是一种获得具有高分子量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的有效方法;固化剂乳化法能够利用固化剂直接与环氧树脂发生反应制备水性环氧涂层。阐述了水性环氧树脂涂层的制备过程,并分析了实验条件对涂层防腐性能的影响规律,重点讨论了其研究现状和影响涂层性能的因素。通过对当前水性环氧树脂制备方法的总结和分析,展望了其今后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环氧树脂 防腐性能 机械法 化学改性 相反转法 固化剂乳化
下载PDF
石墨烯用于金属腐蚀防护的研究 被引量:31
16
作者 顾林 丁纪恒 余海斌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37-743,共7页
单层无缺陷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屏蔽性能,能阻隔氧气、水分子等腐蚀因子到达金属基体表面,被认为是已知最薄的腐蚀防护涂层。基于石墨烯在金属腐蚀防护领域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从石墨烯薄膜防护涂层、石墨烯/有机防护涂层以及石墨烯-导电... 单层无缺陷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屏蔽性能,能阻隔氧气、水分子等腐蚀因子到达金属基体表面,被认为是已知最薄的腐蚀防护涂层。基于石墨烯在金属腐蚀防护领域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从石墨烯薄膜防护涂层、石墨烯/有机防护涂层以及石墨烯-导电高分子/有机防护涂层等方面进行系统总结,重点围绕石墨烯薄膜存在的问题以及石墨烯在有机涂层中均匀分散等进行详细分析和介绍,同时对石墨烯基防腐涂料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金属 防腐蚀 涂料 导电高分子
原文传递
四自由度2PPPaR并联机构运动学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31
17
作者 吴存存 杨桂林 +2 位作者 陈庆盈 张驰 刘树林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45,共10页
提出一种可以实现三个移动和一个转动(3T1R)的新型四自由度并联机构—2PPPaR并联机构,它通过两个转动副将两条相同支链与动平台相连,每条支链均采用平行四边形机构,通过安装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两台直线电机驱动。该并联机构具有结构简... 提出一种可以实现三个移动和一个转动(3T1R)的新型四自由度并联机构—2PPPaR并联机构,它通过两个转动副将两条相同支链与动平台相连,每条支链均采用平行四边形机构,通过安装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两台直线电机驱动。该并联机构具有结构简单、构型对称、工作空间大、速度快且定位精度高的特点,可广泛用于高速高精度的分拣、包装、码垛操作中,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基于螺旋理论验证了该机构自由度的数目和性质,分析了该机构的运动学特性,得到了其位置的封闭解,并通过算例进行了验证。基于机构的Jacobian矩阵分析了该机构的奇异性,给出了几种典型的奇异构型,利用解析法和数值法确定了机构的可达位置工作空间,分析姿态角和各设计参数对可达位置工作空间体积的影响,研究了机构可达位置工作空间的形状及满足的几何约束条件,为后续机构的优化设计和轨迹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自由度 运动学 奇异性 工作空间
原文传递
高导热低填量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8
作者 吴宇明 虞锦洪 +3 位作者 曹勇 李双艺 王梦杰 江南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60-766,共7页
高导热低填量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在电子封装和大功率电子设备等领域有着巨大需求。通常高导热聚合物是通过在高分子基体中均匀分散高含量的导热填料来实现的,然而较高填料含量会极大地恶化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提升材料经济成本,因此高填量... 高导热低填量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在电子封装和大功率电子设备等领域有着巨大需求。通常高导热聚合物是通过在高分子基体中均匀分散高含量的导热填料来实现的,然而较高填料含量会极大地恶化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提升材料经济成本,因此高填量复合材料很难满足当前工业应用上的需求。综述了近年来高导热低填量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制备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导热机制和影响低填量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主要因素,按照不同填料类型介绍了一些热导率高于1.0 W/(m·K)且填充量低于10vol%的高导热低填量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研究进展,展望了高导热低填量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低填充量 高导热 机制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在药物载体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9
作者 高艳 王瑄 +3 位作者 万明 王建华 陈鹏 王梅珍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07-2012,2018,共7页
壳聚糖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而成为药物载体研究的热点。药物经壳聚糖负载后,不仅能够达到缓释控释的目的,还能够改变药物的给药方式,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本文就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在药物载体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壳聚糖微球 药物载体 制备 应用
下载PDF
海水环境中金属材料腐蚀磨损及耐磨防腐一体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20
作者 刘二勇 曾志翔 赵文杰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9-157,共9页
随着"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发展海洋装备、建设海洋工程成为推进和实施国家海洋战略的重要内容。鉴于海洋装备长期服役于海洋环境,因此海洋工程材料的腐蚀损伤是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尤其是海洋装备中的运转部件,如海水泵... 随着"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发展海洋装备、建设海洋工程成为推进和实施国家海洋战略的重要内容。鉴于海洋装备长期服役于海洋环境,因此海洋工程材料的腐蚀损伤是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尤其是海洋装备中的运转部件,如海水泵、阀、海水液压传动系统、水下作业机器手、深海勘探和开采装备等面临腐蚀与磨损的耦合损伤。基于此,针对典型金属材料在海水环境中的腐蚀磨损失效行为及机理,综述了服役工况、腐蚀介质、电化学及材料因素对典型金属材料(如不锈钢、钛合金、铝合金、镍合金)在海水环境中腐蚀磨损性能的影响,综合分析了服役工况、腐蚀介质浓度、p H值、外加电位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阐明了金属材料腐蚀磨损过程中腐蚀、磨损及其交互作用。在此基础上,对比了一系列耐磨与防腐一体化涂层技术,如PVD涂层、热喷涂涂层、电镀涂层及聚合物粘结涂层的腐蚀磨损性能及典型应用,分析了耐磨与防腐一体化防护材料对腐蚀磨损性能的优化机理,以期为解决金属材料的腐蚀磨损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环境 金属材料 腐蚀磨损 耦合损伤 耐磨防腐一体化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