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全程循环式营养管理在肿瘤恶病质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林友燕 周萍 +2 位作者 郑美珍 俞新燕 温晓雪 《中华全科医学》 2021年第12期2127-2131,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全程循环式营养管理对肿瘤恶病质患者营养状况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3月浙江省肿瘤医院收治的符合纳排标准的肿瘤恶病质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予常规抗肿瘤治疗... 目的探讨新型全程循环式营养管理对肿瘤恶病质患者营养状况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3月浙江省肿瘤医院收治的符合纳排标准的肿瘤恶病质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予常规抗肿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新型全程"院内-居家-返院"循环式营养管理模式。主要管理内容包括成立多学科诊疗模式(multi disciplinary team,MDT)全程管理团队、精细化营养干预、集束化患教模式、建立家庭自我营养管理档案、多手段分层随访质控。分别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2、4周的生化营养指标、患者主观整体状态评估(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PG-SGA)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 index,BI)评分。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2、4周的生化营养指标、PG-SGA评分以及BI评分各项指标均有改善(均P<0.05)。2组血清白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9),其他各项指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新型循环式营养管理模式能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尤其是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因此,不管患者从医院到家庭,还是家庭再到医院,循环式的全程营养管理均应被全程实施,该管理模式值得同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全程 循环 营养管理 肿瘤 恶病质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干预对肺癌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周玉珍 林友燕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1年第4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中西医结合干预减轻肺癌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的效果。方法120例接受伊立替康联合顺铂(IP)方案治疗的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预防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医干预方案,... 目的探讨应用中西医结合干预减轻肺癌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的效果。方法120例接受伊立替康联合顺铂(IP)方案治疗的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预防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医干预方案,包括耳穴压豆、穴位贴敷等中医适宜技术。观察2组恶心、呕吐发生情况,评价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55/60),高于对照组的80.00%(4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干预能有效缓解肺癌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对改善患者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化疗 胃肠道反应 恶心 呕吐 中西医结合 中医适宜技术
下载PDF
穴位埋针联合穴位按压治疗肿瘤脾胃阳虚型呃逆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何国花 林友燕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0年第1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穴位埋针联合穴位按压治疗肿瘤患者脾胃阳虚型呃逆的效果。方法肿瘤伴发脾胃阳虚型呃逆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胃复安20 mg足三里穴位注射,观察组实施穴位埋针联合穴位按压。评价2组治疗效... 目的探讨穴位埋针联合穴位按压治疗肿瘤患者脾胃阳虚型呃逆的效果。方法肿瘤伴发脾胃阳虚型呃逆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胃复安20 mg足三里穴位注射,观察组实施穴位埋针联合穴位按压。评价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针联合穴位按压能有效缓解肿瘤患者脾胃阳虚型呃逆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针 穴位按压 肿瘤 脾胃阳虚型 呃逆
下载PDF
中医护理准入管理制度在推广中医特色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4
作者 林友燕 叶小红 +1 位作者 方爱军 方晓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年第4期535-538,共4页
目的探讨实施中医准入管理制度在西医专科医院推广中医特色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成效。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42个护理单元的839名正式编制的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4月开始对其实施中医准入管理。比... 目的探讨实施中医准入管理制度在西医专科医院推广中医特色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成效。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42个护理单元的839名正式编制的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4月开始对其实施中医准入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对中医护理的满意度和科室的质控检查评分。结果实施中医护理准入管理后患者对中医护理的满意度评分较实施前均提高(P<0.05)。2018年4月—2020年3月,开展3项以上中医护理技术的科室由2018年的8个病区增加到2020年的33个病区。中医专科专项质控检查平均分逐年递增,2018年的质控检查评分为(92.80±2.02)分,2019年的质控检查评分为(96.17±3.04)分,2020年的质控检查评分为(98.27±3.11)分。结论实施中医准入管理制度,在全院开展中医特色护理并进行有效监管与质控,能够持续性地提高全院中医护理质量,也使中医特色护理在西医专科医院得到长久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准入管理 满意度 质控
原文传递
三黄三仙汤治疗脾肾亏虚型晚期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任莉莉 姚庆华 +4 位作者 曹文明 胡轶娟 张永军 张波 蔡鹄 《中华全科医学》 2022年第4期673-677,共5页
目的观察三黄三仙汤治疗脾肾亏虚型晚期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CRF)的疗效,为提高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浙江省肿瘤医院2019年9月—2020年5月收治的80例脾肾亏虚型晚期乳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与... 目的观察三黄三仙汤治疗脾肾亏虚型晚期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CRF)的疗效,为提高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浙江省肿瘤医院2019年9月—2020年5月收治的80例脾肾亏虚型晚期乳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姑息性化疗及相应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三黄三仙汤”治疗。对比分析2组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KPS)与中医临床症状评分、Piper疲乏量表评分,血清细胞因子与T淋巴细胞亚群各指标的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评分、Piper疲乏量表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低于对照组,KPS评分、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CD8^(+)、CD4^(+)/CD8^(+)比值均优于对照组[(40.30±11.21)%vs.(35.06±9.37)%、(15.30±3.29)%vs.(17.17±3.53)%、(2.52±0.48)vs.(1.90±0.41),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00%vs.27.50%,P<0.05)。结论三黄三仙汤能有效改善脾肾亏虚型晚期乳腺癌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癌因性疲乏症状,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黄三仙汤 脾肾亏虚型 晚期乳腺癌 癌因性疲乏 疗效分析
原文传递
脉冲式冲封管方法预防肠内营养液低速输注期堵管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周萍 林友燕 俞新燕 《中国乡村医药》 2022年第5期11-12,共2页
目的 观察脉冲式冲封管方法预防高密度型肠内营养液鼻饲过程中营养液运用初期因低速输注致堵管的效果。方法 将2019年1—12月经鼻肠管行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60例设为对照组,将2020年1—12月经鼻肠管行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63例设为观察组... 目的 观察脉冲式冲封管方法预防高密度型肠内营养液鼻饲过程中营养液运用初期因低速输注致堵管的效果。方法 将2019年1—12月经鼻肠管行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60例设为对照组,将2020年1—12月经鼻肠管行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63例设为观察组。两组均行肠内营养泵低速输注高密度型营养液,对照组采用常规冲封管方法,观察组采用脉冲式冲封管方法,比较两组鼻肠管堵管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堵管发生率3.2%低于对照组的16.7%,满意率92.1%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脉冲式冲封管方法预防低速输注高密度型肠内营养液堵管效果明确,可保障患者肠内营养顺利实施,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肠管 脉冲式 冲封管 堵管 肠内营养液
下载PDF
人附睾蛋白4、淀粉样蛋白A等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价值
7
作者 雷涵 姚轶敏 +1 位作者 杨绍雪 张永军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1年第20期2499-2502,共4页
目的探讨HE4、SAA及其与传统肺癌肿瘤标志物组合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97例初次就诊NSCLC患者为研究组,52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为良性疾病组,51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清中HE4、SAA、SCC... 目的探讨HE4、SAA及其与传统肺癌肿瘤标志物组合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97例初次就诊NSCLC患者为研究组,52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为良性疾病组,51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清中HE4、SAA、SCC、CEA和CYFRA21-1的水平变化。结果 NSCLC组HE4和SAA的水平较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升高(均P <0.05)。进一步分析发现,血清HE4水平与NSCLC患者的年龄和远端转移呈正相关,血清SAA水平与NSCLC患者的TNM分期和远端转移呈正相关(均P <0.05)。五项联合检测时AUC最大,其特异度为84.20%,敏感度为88.80%(P <0.05)。结论在NSCLC患者中血清HE4和SAA水平异常升高,同时与患者的年龄、TNM分期与远端转移呈正相关,与传统的三项TM联合检测在辅助诊断NSCLC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附睾蛋白4 淀粉样蛋白A 非小细胞肺癌 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