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NSS-R/IR监测地表冻融状态对延迟多普勒波形和多路径数据影响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吴学睿 夏俊明 +1 位作者 白伟华 张兴刚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59-1066,共8页
将GNSS-R/IR技术的应用领域拓展到地表冻融状态的监测中,本文利用冻融土混合介质介电常数模型计算土壤介电常数,采用双站全极化相干反射率模型和随机粗糙面散射模型,分别计算了经冻融土反射的GPS相干反射量的镜像反射率,以及GPS非相干... 将GNSS-R/IR技术的应用领域拓展到地表冻融状态的监测中,本文利用冻融土混合介质介电常数模型计算土壤介电常数,采用双站全极化相干反射率模型和随机粗糙面散射模型,分别计算了经冻融土反射的GPS相干反射量的镜像反射率,以及GPS非相干反射分量的漫散射特性。模拟分析了冻融转换时,GPS多路径信息(GNSS-IR)以及包含漫散射信号的延迟多普勒图(GNSS-R)的变化特征。理论研究表明冻融转换过程中,地表介电常数的变化导致GPS多路径信息和延迟多普勒图的明显变化。本文从散射机理上揭示了利用GNSS-R和GNSS-IR遥感进行地表冻融特性监测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R/IR 冻融地表 延迟多普勒图 多路径 双站全极化
下载PDF
GPSⅢ首星空间信号质量监测评估 被引量:6
2
作者 饶永南 王萌 +3 位作者 康立 杨德进 卢晓春 王雪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07-411,共5页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在新一代卫星载荷中采用了大量新技术,首颗卫星成功发射后,官方尚未系统公布各导航信号的调制方式、复用方法等关键信息,因而其在轨测试阶段的空间信号质量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选择地面接收功率、功...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在新一代卫星载荷中采用了大量新技术,首颗卫星成功发射后,官方尚未系统公布各导航信号的调制方式、复用方法等关键信息,因而其在轨测试阶段的空间信号质量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选择地面接收功率、功率分配、相位关系、调制特性和测距性能等评估参数,深入分析了GPSⅢ卫星L1频点空间信号质量,剖析了该卫星上多种新技术的信号特征.论文成果对其它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卫星载荷设计及信号体制设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信号 GPSⅢ卫星 卫星导航 空间信号质量 测距性能 频谱分析
下载PDF
GNSS-R DDM波形仿真的时延与多普勒间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夏俊明 吴学睿 +8 位作者 白伟华 孙越强 骆黎明 杜起飞 王先毅 柳聪亮 孟祥广 赵丹阳 王迎强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56-463,共8页
DDM波形是GNSS-R技术用于反演地球物理参量的基本观测量,其仿真结果的可靠性直接影响GNSS-R的理论研究及项目工程参数设计。利用GREEPS仿真软件分析了时延间隔与多普勒间隔对DDM波形仿真结果可靠性的影响,得到了用于获取可靠DDM仿真波... DDM波形是GNSS-R技术用于反演地球物理参量的基本观测量,其仿真结果的可靠性直接影响GNSS-R的理论研究及项目工程参数设计。利用GREEPS仿真软件分析了时延间隔与多普勒间隔对DDM波形仿真结果可靠性的影响,得到了用于获取可靠DDM仿真波形的时延与多普勒间隔参数。研究表明,时延和多普勒间隔越小,DDM仿真波形与理论波形吻合度越高;当时延间隔取1/16个GPS L1 C/A码元、多普勒间隔取50Hz时,DDM仿真波形与理论波形几乎完全吻合,二者的相关系数大于0.99;时延间隔对DDM仿真波形峰值位置的影响远大于对峰值信噪比的影响;而多普勒间隔对DDM仿真波形峰值位置与信噪比的影响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R 时延-多普勒波形 时延间隔 多普勒间隔 GREEPS
原文传递
2017天文学热点回眸
4
作者 苟利军 辛玲 孙媛媛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3-71,共9页
天文学是一门发现型的学科。2017年天文发现和研究进展目不暇接,一些新的大型观测设备开始运行。从研究进展和天文仪器2个方面遴选了9项具有代表性的天文发现和事件。盘点了引力波、系外行星、最奇特的反复爆发超新星、暗物质卫星公布... 天文学是一门发现型的学科。2017年天文发现和研究进展目不暇接,一些新的大型观测设备开始运行。从研究进展和天文仪器2个方面遴选了9项具有代表性的天文发现和事件。盘点了引力波、系外行星、最奇特的反复爆发超新星、暗物质卫星公布首个物理结果和第一个系外天体"奥陌陌"发现等研究进展,在天文仪器方面包括了视界面望远镜进行黑洞成像观测、中国HXMT"慧眼"卫星成功发射、"卡西尼号"探测器毁落及中国FAST射电望远镜基本完成功能性调试。随着这些新设备的正常运行,期待2018年得到更多更有趣的发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波 悟空 奥陌陌 慧眼 卡西尼 FAST
原文传递
星间链路体制下的星地双向时间同步方法 被引量:10
5
作者 吕宏春 卢晓春 武建锋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28-734,共7页
推导了星地双向时间同步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在星间链路体制下进行星地双向时间同步的方法,计算了新一代导航试验卫星与西安站的相对钟差,通过对计算结果分别按1周、1天和1小时时长进行参数拟合,以及进行短期频率稳定度分析,验证了试验阶... 推导了星地双向时间同步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在星间链路体制下进行星地双向时间同步的方法,计算了新一代导航试验卫星与西安站的相对钟差,通过对计算结果分别按1周、1天和1小时时长进行参数拟合,以及进行短期频率稳定度分析,验证了试验阶段星间链路体制下星地双向时间同步的精度和性能。结果表明,1周、1天和1小时的拟合时长星间链路体制下的星地时间同步精度分别达到了3.42纳秒、0.30纳秒和0.15纳秒,10000秒频率稳定度优于8×10^(-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间链路 星地时间同步 时分体制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下载PDF
北斗系统信号时域波形失真评估 被引量:5
6
作者 康立 卢晓春 +2 位作者 王雪 贺成艳 饶永南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02-1006,共5页
卫星导航信号时域波形是空间信号质量监测和评估(SQM)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大口径天线接收系统采集的离线数据对北斗IGSO-6卫星B1频点信号时域波形进行分析。首先提出利用基于码相位平均方法求取高信噪比的时域波形,在此基础上利用标准... 卫星导航信号时域波形是空间信号质量监测和评估(SQM)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大口径天线接收系统采集的离线数据对北斗IGSO-6卫星B1频点信号时域波形进行分析。首先提出利用基于码相位平均方法求取高信噪比的时域波形,在此基础上利用标准码片波形相关技术提取出码元波形。然后建立相关函数和码元波形的统计理论联系,利用码元波形相关函数差分析信号边沿特性,最后在时域波形上计算出所有北斗卫星的数字失真量,详细评估不同卫星数字失真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导航 时域波形 码相位平均 标准码片波形相关 数字失真
下载PDF
VLBI观测对转发式测距GEO卫星定轨精度的贡献分析
7
作者 南凯 曹芬 +4 位作者 雷辉 李西顺 刘佳 马浪明 杨旭海 《时间频率学报》 CSCD 2024年第2期127-138,共12页
联合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VLBI)时延数据与转发式(orbit determination by transfer tracking,ODTT)测距数据能够有效提高地球静止轨道(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GEO)卫星定轨精度。参照位置精度衰减... 联合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VLBI)时延数据与转发式(orbit determination by transfer tracking,ODTT)测距数据能够有效提高地球静止轨道(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GEO)卫星定轨精度。参照位置精度衰减因子(position dilution of precision,PDOP)的改变,研究不同VLBI基线时延数据与转发式测距数据的联合对GEO卫星定轨精度的改善,可为特定条件下联合观测时VLBI基线的最优选择提供参考。基于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宽带VLBI系统和转发式测轨系统的实测数据,开展中星12号GEO卫星的定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定轨精度的提高与PDOP的降低成正相关。相比于转发式单独定轨,联合VLBI系统中的喀什—三亚基线,PDOP降低了3.00,定轨精度提高了11.48%;联合VLBI系统中的吉林—喀什基线,PDOP降低了3.38,定轨精度提高了14.73%;联合VLBI系统中的吉林—三亚基线,PDOP降低了6.90,定轨精度提高了19.75%;联合VLBI系统中的吉林—三亚和吉林—喀什两条基线,PDOP降低了9.94,定轨精度提高了27.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转发式 地球静止轨道 测定轨 位置精度衰减因子
下载PDF
高阶BOC信号的无模糊接收算法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宏博 王雪 卢晓春 《时间频率学报》 CSCD 2018年第2期130-141,共12页
随着导航技术的发展,对BOC信号的研究日趋深入。高阶BOC在频谱分离度、测距精度和抗多径性能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因为高阶BOC信号自相关函数副峰密集,给信号接收带来了困难。常用的去模糊性算法有BPSK-like和Bump-Jump。分析了这两... 随着导航技术的发展,对BOC信号的研究日趋深入。高阶BOC在频谱分离度、测距精度和抗多径性能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因为高阶BOC信号自相关函数副峰密集,给信号接收带来了困难。常用的去模糊性算法有BPSK-like和Bump-Jump。分析了这两种方法的原理并在软件接收机上进行了实现。通过对BOC(15,2.5)实际信号的接收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了两种接收算法下的测距精度,证明这两种方法都有良好的去模糊性能,而Bump-Jump算法能实现更高的测距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BOC 去模糊算法 捕获跟踪 软件接收机
下载PDF
一种卫星钟差异常精确探测的两步法策略 被引量:2
9
作者 吕宏春 卢晓春 武建锋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3-199,共7页
针对卫星钟差数据中的粗差和钟跳两类异常进行精确探测,提出使用历元单差算法和拟准检定法相结合的两步法策略,第1步,依据钟跳和粗差在历元单差序列中不同表现特点,采用历元单差法探测疑似钟跳点并剔除部分粗差;第2步,对按疑似钟跳分段... 针对卫星钟差数据中的粗差和钟跳两类异常进行精确探测,提出使用历元单差算法和拟准检定法相结合的两步法策略,第1步,依据钟跳和粗差在历元单差序列中不同表现特点,采用历元单差法探测疑似钟跳点并剔除部分粗差;第2步,对按疑似钟跳分段的数据使用拟准检定法精确探测粗差。通过模拟数据算例阐述钟差异常探测过程并进行性能分析,通过实测数据进行算法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仅使用历元单差法能有效探测疑似钟跳点和部分粗差,其探测的疑似钟跳点包含了真实钟跳;使用两步法既能有效规避钟跳影响,又能精确探测小粗差,探测能力接近底噪的2倍中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跳 粗差 历元单差 拟准检定法 两步法
原文传递
X射线双星系统的探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苟利军 董燕婷 +9 位作者 王仲翔 李向东 刘继锋 刘碧芳 袁峰 张澍 鄢淑平 李立新 袁业飞 顾为民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3-89,共7页
搜寻X射线双星并建立大规模样本是解决众多科学问题(如"银河系中有多少黑洞X射线双星?黑洞和中子星之间有无质量间隙?球状星团中有无黑洞?"等)的基础.爱因斯坦探针卫星拥有更灵敏的探测能力,将在运行的几年之中,预计可以发现... 搜寻X射线双星并建立大规模样本是解决众多科学问题(如"银河系中有多少黑洞X射线双星?黑洞和中子星之间有无质量间隙?球状星团中有无黑洞?"等)的基础.爱因斯坦探针卫星拥有更灵敏的探测能力,将在运行的几年之中,预计可以发现一批新的中子星和黑洞X射线双星,研究其空间和动力学质量分布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洞 中子星 双星系统 X射线
原文传递
星间链路对地伪距观测量历元归算及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吕宏春 卢晓春 武建锋 《时间频率学报》 CSCD 2018年第2期103-110,共8页
对历元偏差引起的伪距变化量逐项分解,总结历元偏差引起的伪距各误差项的偏差典型值,使用多项式插值法进行历元归算,并进行仿真分析,最后以星间链路体制下的星地伪距观测量为实例进行方法验证。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当数据采样间隔不大于5 ... 对历元偏差引起的伪距变化量逐项分解,总结历元偏差引起的伪距各误差项的偏差典型值,使用多项式插值法进行历元归算,并进行仿真分析,最后以星间链路体制下的星地伪距观测量为实例进行方法验证。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当数据采样间隔不大于5 min时,若选取合适的插值阶数,使用多项式插值法能得到优于1 mm的历元归算精度;实测数据结果表明基于多项式插值的历元归算方法是有效的,能够完成星间链路对地伪距观测量的历元归算需求,历元归算造成的误差远小于伪距本身的观测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元归算 多项式插值 伪距 误差项 卫星测距
下载PDF
VGOS观测网初步观测及其讨论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政 杨旭海 +1 位作者 弓剑军 杨颖 《时间频率学报》 CSCD 2018年第1期46-56,共11页
为满足天文和测地研究需要,国际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服务组织(IVS)提出了新一代VLBI空间测地计划—VLBI全球观测系统(VGOS)。按照VGOS技术规范,我国第一套VGOS系统于2016年初在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落成。为满足GEO卫星、射电源较... 为满足天文和测地研究需要,国际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服务组织(IVS)提出了新一代VLBI空间测地计划—VLBI全球观测系统(VGOS)。按照VGOS技术规范,我国第一套VGOS系统于2016年初在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落成。为满足GEO卫星、射电源较差观测需求,需要制作全新的观测纲要。通过选取与卫星近角距的射电源来消除观测系统误差对卫星定轨的影响,最后利用软件相关处理机对观测数据进行相关处理并给出观测的初步结果,结果表明观测达到预计的观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LBI GEO卫星 观测纲要 软件相关处理机
下载PDF
北斗系统QMBOC信号无模糊多径抑制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森 王雪 +3 位作者 霍翔 饶永南 陈校非 卢晓春 《时间频率学报》 CSCD 2020年第2期153-168,共16页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1C信号采用正交复用二进制偏移载波(QMBOC)调制,具有更高的跟踪精度。但在非理想信道传输过程中,QMBOC信号多峰特性存在跟踪模糊的问题,同时,多径效应引起的信号畸变会影响定位精度。基于QMBOC信号研究了Bump-Jum...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1C信号采用正交复用二进制偏移载波(QMBOC)调制,具有更高的跟踪精度。但在非理想信道传输过程中,QMBOC信号多峰特性存在跟踪模糊的问题,同时,多径效应引起的信号畸变会影响定位精度。基于QMBOC信号研究了Bump-Jump、双重估计(DET)跟踪算法,基于窄相关器、高分辨率相关器(HRC)机理推导了多径误差表达式,提出了HRC与DET组合的无模糊多径抑制算法,对比分析了不同组合算法在多径干扰下的跟踪精度,仿真了不同多径误差表达式参数变化下的多径误差包络。研究结果表明,HRC鉴相器与DET组合方法比窄相关技术抗多径能力改善了39%,DET与HRC组合方法对QMBOC信号跟踪稳定性最优,实现了QMBOC信号无模糊多径抑制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S正交复用二进制偏移载波(QMBOC)信号 Bump-Jump 双重估计(DET) 窄相关技术 高分辨率相关器(HRC) 无模糊跟踪 多径抑制
下载PDF
GLONASS软件接收机设计、实现与性能验证
14
作者 吉宁 王雪 +1 位作者 卢晓春 郭瑶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1-27,共7页
近年来GLONASS更新速度加快,并在全球布设地面站,服务性能大幅提升,2019年8月中俄兼容互操作协定的签署,使GLONASS再次被研究者关注。研究了GLONASS导航信号的捕获、跟踪、星历提取及定位解算方法,设计并开发了GLONASSL1OF信号软件接收... 近年来GLONASS更新速度加快,并在全球布设地面站,服务性能大幅提升,2019年8月中俄兼容互操作协定的签署,使GLONASS再次被研究者关注。研究了GLONASS导航信号的捕获、跟踪、星历提取及定位解算方法,设计并开发了GLONASSL1OF信号软件接收机,实测数据定位结果水平精度±6米,高程精度±8米,50%可能性的水平圆误差为2.7272m。分析了GLONASS信号测距和定位性能,在载噪比≥47.60dB时,伪距拟合差≤5m,同URA下,HDOP在2.1736~3.4812范围变化时,水平定位偏差标准差波动7.4092m。经分析精度衰减因子(DOP)和用户测距误差(URE)是最终定位误差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洛纳斯 软件接收机 精度衰减因子 用户测距误差 测距性能 定位性能
下载PDF
北斗三号B1C信号标称失真对测距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王雪 郭瑶 +2 位作者 饶永南 卢晓春 康立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5-153,共9页
北斗三号系统选择B1C信号作为民用导航信号,并在B1频段采用复杂的恒包络调制,因此,在信号生成过程中极易产生标称失真现象,各卫星标称失真产生的测距偏差不一致现象会直接影响系统定位性能。针对B1C信号提出完整的测距偏差估计方法,首先... 北斗三号系统选择B1C信号作为民用导航信号,并在B1频段采用复杂的恒包络调制,因此,在信号生成过程中极易产生标称失真现象,各卫星标称失真产生的测距偏差不一致现象会直接影响系统定位性能。针对B1C信号提出完整的测距偏差估计方法,首先,以S曲线过零点偏差定量分析B1C信号测距偏差,提出标准相关曲线估计法实现相关曲线尖峰处码相位偏差准确估计;其次,设计算法解决QMBOC信号在接收机跟踪过程中,平台处误锁问题;最后,采用国家授时中心40m高增益天线采集卫星下行信号,分析北斗三号各在轨卫星实际测距偏差及系统星间自然测距偏差随用户接收机不同相关间隔和前端带宽的变化规律,并给出了接收机的建议参数范围。所提策略可扩展到其他MBOC信号测距误差估计,实验结果可为北斗三号接收机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三号 标称失真 QMBOC调制 测距偏差
下载PDF
基于高精度对流层延迟改正的转发式卫星测定轨
16
作者 南凯 杨旭海 +2 位作者 曹芬 张婧宇 张柯 《时间频率学报》 CSCD 2018年第1期57-65,共9页
转发式卫星测定轨传统上一直使用气象站数据和Saastamonien模型,计算天顶对流层延迟,精度约为4 cm。为了提高对流层延迟改正精度,并进一步提高卫星测定轨精度,在转发式测轨站上并址配置测地型GPS/BDS多系统接收机,基于IGS/iGMAS产品计... 转发式卫星测定轨传统上一直使用气象站数据和Saastamonien模型,计算天顶对流层延迟,精度约为4 cm。为了提高对流层延迟改正精度,并进一步提高卫星测定轨精度,在转发式测轨站上并址配置测地型GPS/BDS多系统接收机,基于IGS/iGMAS产品计算得到各站高精度的对流层天顶延迟,精度约为5 mm。将此新的对流层延迟改正应用于定轨软件,开展了GEO卫星转发式测定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本文方法的对流层延迟后,定轨精度有较为明显提高,平均重叠弧段轨道差由1.402 m,减小到1.268 m,改善约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发式卫星测定轨 天顶对流层延迟 GNSS Saastamonien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