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长组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氧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被引量:59
1
作者 王琪 禚喜准 +1 位作者 陈国俊 李小燕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8-32,共5页
碳酸盐胶结物中氧碳同位素组成研究有助于阐明成岩过程中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的机理。为此,综合运用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砂岩中普遍存在的不同期次碳酸盐胶结物的成因机理和物质来源进行了系统研究... 碳酸盐胶结物中氧碳同位素组成研究有助于阐明成岩过程中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的机理。为此,综合运用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砂岩中普遍存在的不同期次碳酸盐胶结物的成因机理和物质来源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早期碳酸盐胶结物主要为方解石,其碳同位素值相对较重,为-0.3‰~-0.1‰,氧同位素值较轻,分布范围为-22.1‰~-19.5‰,与碱性湖水中碳酸钙发生过饱和沉淀有关。铁方解石的碳同位素值相对较轻,为-8.02‰~-3.23‰,氧同位素值也较轻,分布范围为-22.9‰~-19.7‰,它的形成明显与早成岩阶段晚期—晚成岩阶段早期的有机质脱羧基作用有关,属于成岩阶段中晚期产物,可以作为指示烃类在油气储层中正在发生显著运移的标型自生矿物。晚期铁白云石的碳同位素值相对较重,为-1.92‰~-0.84‰,氧同位素值变化较大,分布范围为-20.5‰~-12.6‰,它的形成与晚成岩阶段中晚期形成的碱性成岩环境及古代海相碳酸盐岩岩屑提供的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三叠纪 碎屑岩 储集层 碳酸盐胶结物 氧同位素 碳同位素 组成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长9油层组石油运聚规律研究 被引量:57
2
作者 段毅 于文修 +4 位作者 刘显阳 郭正权 吴保祥 孙涛 王传远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55-860,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长9油层组是一个新发现的含油层。迄今为止,有关长9油层组石油运聚成藏机理尚不清楚,特别是对石油运聚规律缺乏认识。该问题的解决会进一步完善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石油成藏理论;同时,对长9油层组石油勘探开发具有重... 鄂尔多斯盆地长9油层组是一个新发现的含油层。迄今为止,有关长9油层组石油运聚成藏机理尚不清楚,特别是对石油运聚规律缺乏认识。该问题的解决会进一步完善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石油成藏理论;同时,对长9油层组石油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对长9油层组石油来源、油气输导体系、油气运移路径和油气运移动力等油气运聚条件特征及其不同地区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9油层组原油主要来自长7烃源岩,只有在志丹局部地区来自长7和长9烃源岩;长9油层组石油的纵向运移路径是由上向下运移;孔隙型输导体和断层、构造裂隙输导体是长9油层组石油运移的主要输导体;盆地长7油层组普遍存在高过剩压力带,长7与长9油层组之间存在较大的流体压力差,因此长7油层组生成的油气在高过剩压力驱动下可以向下运移,进入储层物性相对好的长9砂体聚集成藏。同时,建立了3种长9油层组油气运聚模式,讨论了长9油层组油气运聚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长9油层组 运聚条件 运聚机理
下载PDF
煤层气地球化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41
3
作者 陶明信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48-652,共5页
概述了煤层气作为新资源的研究及开发状况,全面评述了煤层气地球化学研究的现状:其组分以CH4为主,δ13C1值约为-80‰-10‰,有限的δD1值数据为-333‰-117‰,CO。的δ13C1值为-29.4‰+18.6‰,其他组分的同位素则极少研究;煤层气目前仅主... 概述了煤层气作为新资源的研究及开发状况,全面评述了煤层气地球化学研究的现状:其组分以CH4为主,δ13C1值约为-80‰-10‰,有限的δD1值数据为-333‰-117‰,CO。的δ13C1值为-29.4‰+18.6‰,其他组分的同位素则极少研究;煤层气目前仅主要识别出热成因气和次生生物气两种类型,还有其他划分标准;与常规天然气相比,煤层气CH4和CO2的δ13C值的分布范围很宽,尤其存在特高值,目前煤层气地球化学存在并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为:甲烷碳、氢同位素组成变化的机理、影响因素及其应用:δ13C1值与Ro值的关系;煤层气成因类型的系统划分方案和指标以及媒层气地球化学在媒层气选区评价中的应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发展趋势 研究现状 δ^13C值 地球化学研究 开发状况 划分标准 分布范围 组成变化 氢同位素 选区评价 划分方案 成因类型 CH4 新资源 数据为 CO2 生物气 热成因 气相比 CO2 组分 应用
下载PDF
川中南河包场须家河组砂岩沉积-成岩作用 被引量:43
4
作者 张胜斌 王琪 +2 位作者 李小燕 王多云 陈国俊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5-231,共7页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砂岩是盆地内主要天然气储层,其形成与演化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其中,沉积作用不仅控制着主要储层的宏观分布特征,而且影响着后期的成岩作用类型和强度;成岩作用使埋藏时期储层被改造,不仅影响了储集空间的演...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砂岩是盆地内主要天然气储层,其形成与演化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其中,沉积作用不仅控制着主要储层的宏观分布特征,而且影响着后期的成岩作用类型和强度;成岩作用使埋藏时期储层被改造,不仅影响了储集空间的演化过程和孔隙结构特征,还最终决定了现今储层的面貌和分布规律。对大量实测物性参数的统计分析表明,河包场区块须家河组储层物性从上到下逐渐变好,下部须二段砂岩中出现大量石英溶蚀产生的次生孔隙,其物性明显好于上部须四段、须六段,是导致深部储层物性变好的主要原因。综合考虑不同沉积微相砂岩所经历的成岩改造作用类型及其储层的响应特征,根据研究区的实际地质情况,归纳出6种沉积—成岩相组合类型。对这些组合类型造成的储层效应进行了建设性和破坏性的划分,初步建立了研究区的沉积—成岩相组合类型的分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上三叠统 须家河组 沉积微相 成岩作用 石英溶蚀作用 储层效应 分布模式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地区延长组烃源岩干酪根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40
5
作者 吉利明 吴涛 李林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24-428,共5页
为了确定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西峰地区延长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及其生烃潜力,对长8—长7段烃源岩干酪根显微组分、元素组成和碳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长7段(尤其是长72和长73段)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好,包括大量的腐泥型和腐殖—腐... 为了确定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西峰地区延长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及其生烃潜力,对长8—长7段烃源岩干酪根显微组分、元素组成和碳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长7段(尤其是长72和长73段)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好,包括大量的腐泥型和腐殖—腐泥型有机质,是形成于深湖相还原环境的富有机质沉积,代表高生产率阶段藻类母质输入特征。由于湖底浊流的影响,长73段烃源岩混入较多的陆源高等植物母质。长8段烃源岩有机质类型较差,以混合型有机质为主,形成于靠近陆源的滨浅湖相,既有陆源高等植物母质输入,又有部分藻类母质输入,由于沉积环境的差异,部分井内样品以腐殖型有机质为主。延长组长72—长73段烃源岩具有很好的生烃潜力,是本区油藏已发现原油的可能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西峰油田 延长组 烃源岩 干酪根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古峰庄—王洼子地区长9油层组流体过剩压力与油气运移研究 被引量:39
6
作者 吴保祥 段毅 +1 位作者 郑朝阳 于文修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44-849,共6页
近几年,在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长9油层组中不断有新的油气发现,因而对长9油层组石油运移的认识对进一步的勘探开发愈发重要。本文通过对古峰庄-王洼子地区延长组长7—长9油层组流体过剩压力的计算,并结合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对该地区长9... 近几年,在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长9油层组中不断有新的油气发现,因而对长9油层组石油运移的认识对进一步的勘探开发愈发重要。本文通过对古峰庄-王洼子地区延长组长7—长9油层组流体过剩压力的计算,并结合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对该地区长9油藏形成时的油气运移的动力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古峰庄—王洼子地区延长组长9油层组石油和长7油层组烃源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长9原油可能主要来自于其上部长7油层组源岩。长7油层组源岩层具有远远大于长9油层的过剩压力分布,二者之间具有14MPa以上过剩压力差值,成为长7油气向长9油层组储层运移的主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古峰庄—王洼子地区 长9油藏 流体过剩压力 油气运移动力
下载PDF
天然气成藏过程的三元地球化学示踪体系 被引量:31
7
作者 刘文汇 陈孟晋 +7 位作者 关平 郑建京 金强 李剑 王万春 胡国艺 夏燕青 张殿伟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08-915,共8页
天然气形成-成藏过程示踪地球化学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在时间和空间范畴内重塑天然气运聚过程.为有效反演复杂的成藏过程,在前人对天然气地球化学研究和气源对比指标研究的基础上,依据稳定同位素的母质继承效应、同位素热力学分馏效应、稀... 天然气形成-成藏过程示踪地球化学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在时间和空间范畴内重塑天然气运聚过程.为有效反演复杂的成藏过程,在前人对天然气地球化学研究和气源对比指标研究的基础上,依据稳定同位素的母质继承效应、同位素热力学分馏效应、稀有气体同位素的放射性年代积累效应、幔源挥发分继承效应和轻烃化合物的有机分子继承效应及其形成过程的热动力分馏效应等基本原理,建立了天然气稳定同位素、稀有气体同位素和轻烃化合物完整的三元地球化学示踪体系.多种赋承内涵信息的指标之间存在着相当紧密的有机联系,可以相互印证、相互衔接,择需优先,综合应用能最大限度地有效反映天然气来源,母质沉积环境、源岩的演化、天然气运移聚集成藏以及改造过程.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更好地去探讨高效气藏形成和分布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 稀有气体 轻烃 示踪
原文传递
有机地球化学指标的分析 被引量:28
8
作者 任军虎 王万春 康晏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66-271,共6页
有机地球化学的指标经过近几十年的研究,已能较好地指导油气勘探工作。通过对未熟—低熟烃源岩及原油与成熟烃源岩及原油的有机地球化学指标的比较,着重论述了未熟—低熟油、源中可用的指标系列及内涵,指出成熟度方面甾烷C2920Rββ/(α... 有机地球化学的指标经过近几十年的研究,已能较好地指导油气勘探工作。通过对未熟—低熟烃源岩及原油与成熟烃源岩及原油的有机地球化学指标的比较,着重论述了未熟—低熟油、源中可用的指标系列及内涵,指出成熟度方面甾烷C2920Rββ/(αα+ββ)、αααC2920S/(20S+20R)及βα-莫烷/αβ-藿烷和ββ-藿烷等是比较可靠的地球化学参数;在生源方面非环状类异戊二烯化合物、三环萜烷和四环萜烷系列等是可靠的标志物;形成环境方面β-胡萝卜烷及重排甾烷/规则甾烷等都是重要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地球化学 未熟-低熟烃源岩及原油 指标 分析
下载PDF
中国部分煤田发现的次生生物成因煤层气 被引量:32
9
作者 陶明信 王万春 +6 位作者 解光新 李晶莹 王彦龙 张小军 张泓 史宝光 高波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10期14-18,共5页
在新集、李雅庄和恩洪地区发现次生生物成因煤层气,是中国煤层气的一种新的成因与资源类型.其基本特征为:组分以甲烷为主,C_1/C_(1-5)>0.99,属于干气;δ^(13)C_1值为-61.7‰~-47.9‰,绝大部分<-55‰,比该区煤岩所处热演化阶段(R_... 在新集、李雅庄和恩洪地区发现次生生物成因煤层气,是中国煤层气的一种新的成因与资源类型.其基本特征为:组分以甲烷为主,C_1/C_(1-5)>0.99,属于干气;δ^(13)C_1值为-61.7‰~-47.9‰,绝大部分<-55‰,比该区煤岩所处热演化阶段(R_o值为0.87%~1.43%)所产热成因甲烷的δ^(13)C估算值低得多,显示甲烷具次生生物成因特征;δD_((CH)_4)值为-244‰~-196‰;δ^(13)C_2值为-26.7‰~-15.9‰,δ^(13)C_3值为-10.8‰~-25.3‰,重烃属热成因;CO_2含量极低,δ^(13)C值变化很大,反映出次生变化的特征;δ^(15)N_2值主要在-1‰~+1‰之间,指示N_2主要源于大气,而N_2与CH_4含量之间具良好的负相关线性关系,反映出含菌地表水渗入煤层的活动.综合示踪指标研究表明,研究区煤层气为以次生生物气为主,含有部分残留热成因气的混合气.煤层抬升和断裂发育为次生生物气的形成提供了良好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次生生物气 热成因气 干气 Δ^13C δD δ^15N中国 次生生物成因 中国 δ^13C值
原文传递
低熟气及我国典型低熟气田 被引量:30
10
作者 徐永昌 王志勇 +2 位作者 王晓锋 郑建京 杜宏宇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7-93,共7页
从经典的油气形成理论而言,在有机质的低演化阶段,即令已进入石油的成烃门限,但仍然达不到工业性天然气形成和积聚所需的温度,也就是说,低演化阶段是不会形成具有工业价值的天然气藏的.20世纪80年代基于生产实际的进展,提出了生物-热催... 从经典的油气形成理论而言,在有机质的低演化阶段,即令已进入石油的成烃门限,但仍然达不到工业性天然气形成和积聚所需的温度,也就是说,低演化阶段是不会形成具有工业价值的天然气藏的.20世纪80年代基于生产实际的进展,提出了生物-热催化过渡带气和早期热成因气的观点,把工业性天然气的形成聚集的下限延伸到了Ro=0.3%~0.4%,基于腐殖质天然气形成碳同位素分馏的二阶模式将其上限定在了Ro=0.8%~1.0%.根据目前低熟气田的和我国主要煤型气田的实际地质情况将低熟气的上限值定在Ro=0.8%是基本可行的,恰当的.乌连戈依等超大型气田应属低熟气田,它们占全球探明天然气储量的20%以上,充分说明了这种资源类型的重要意义.我国的吐哈盆地天然气探明资源已近1000×108m3,该区主要源岩为侏罗系西山窑组,为一套煤系地层,相应热演化标尺主体Ro≈0.4%~0.8%,甲烷碳同位素主峰群δ13C1为-44‰~-39‰(相应Ro=0.6%~0.8%),乙烷的主峰群分布在-29‰~-26‰之间,应当属于煤型的低熟气,天然气轻烃热演化指数也都落在低演化区,而且轻烃的母质类型也显示为煤型,即地质背景,碳同位素和轻烃指数都有力的证明吐哈盆地探明的天然气为低熟气,按我国300×108m3为大型气田的界定,吐哈盆地低熟气已具有3个大气田的规模,它的存在对我国低熟气的研究和勘探具有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天然气 低熟气 腐殖质 同位素
原文传递
乌尔禾地区风城组白云岩储集层成因及分布 被引量:27
11
作者 郭建钢 赵小莉 +4 位作者 刘巍 黄立良 鲁阳 李辉 方琳浩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99-701,共3页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乌尔禾地区二叠系风城组白云岩储集层的成因及分布规律研究,发现其分布主要受有利沉积相带控制,在扇三角洲发育处白云岩的发育明显受到抑制,扇三角洲前缘扇体之间的湖湾区成为白云岩分布的主要区域。白云岩主要为陆源...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乌尔禾地区二叠系风城组白云岩储集层的成因及分布规律研究,发现其分布主要受有利沉积相带控制,在扇三角洲发育处白云岩的发育明显受到抑制,扇三角洲前缘扇体之间的湖湾区成为白云岩分布的主要区域。白云岩主要为陆源物质供给较少的静水、微咸浅湖环境下沉积的灰泥质沉积物在成岩过程中随Mg2+含量变化而导致强烈白云岩化而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乌尔禾 风城组 白云岩 储集层 成因
下载PDF
淮南煤田次生生物成因气的比例及资源意义 被引量:23
12
作者 张小军 陶明信 +2 位作者 解光新 王彦龙 史宝光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14-318,共5页
主要利用实验的方法,并结合计算,对淮南煤田各研究矿区次生生物成因和热成因混合煤层气的比例进行了对比估算。结果显示两种方法估算的研究区煤层气的混合比例较为一致。淮南煤田混合煤层气中次生生物成因气所占比例较大,最高达到了79%... 主要利用实验的方法,并结合计算,对淮南煤田各研究矿区次生生物成因和热成因混合煤层气的比例进行了对比估算。结果显示两种方法估算的研究区煤层气的混合比例较为一致。淮南煤田混合煤层气中次生生物成因气所占比例较大,最高达到了79%,最低的也占到了43%。同时,国内外的研究也表明,煤层中后期次生生物气的生成可明显提高煤储层的含气量。因此,淮南煤田中后期次生生物气的生成对矿区煤层气资源的贡献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热成因气 次生生物成因气 混合比例 资源意义
下载PDF
淮南煤田次生生物成因与热成因混合型煤层气成藏动力学系统演化 被引量:22
13
作者 张泓 崔永君 +3 位作者 陶明信 彭格林 晋香兰 李贵红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10期19-26,共8页
在剖析煤系沉积史、埋藏史、热史、生气史的基础上,将淮南煤田的次生生物成因和热成因混合型煤层气的成藏动力学系统分为4个演化阶段:①泥炭浅埋和早期生物气阶段;②煤层深埋和热成因气阶段;③煤系剥露和吸附气散失阶段;④煤系再埋... 在剖析煤系沉积史、埋藏史、热史、生气史的基础上,将淮南煤田的次生生物成因和热成因混合型煤层气的成藏动力学系统分为4个演化阶段:①泥炭浅埋和早期生物气阶段;②煤层深埋和热成因气阶段;③煤系剥露和吸附气散失阶段;④煤系再埋藏和次生生物气补充阶段.淮南煤层气成藏模型具有盆心聚气特征,但是,热成因气不是它的主要气源.在盆地隆升、煤系剥露蚀顶、热成因气大量散失之后,只有得到作为附加气源的次生生物气的有效补充,才能在适当条件下形成这种混合型煤层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次生生物气 热成因气 成藏动力学系统 演化 淮南煤田 次生生物成因 煤层气藏 热成因 混合型
原文传递
川东北地区上二叠统盘龙洞生物礁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14
作者 李小燕 王琪 +3 位作者 张瑞 张胜斌 禚喜准 张长顺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3-69,共7页
盘龙洞生物礁是目前所发现的川东北地区最具特色的长兴组二叠系生物礁,其生物礁古油藏是此类型古油气藏的典型代表。通过对其岩相特征、储集空间、沥青含硫特征及成岩作用分析认为:该生物礁古油藏储集空间良好,充填有大量演化程度较高... 盘龙洞生物礁是目前所发现的川东北地区最具特色的长兴组二叠系生物礁,其生物礁古油藏是此类型古油气藏的典型代表。通过对其岩相特征、储集空间、沥青含硫特征及成岩作用分析认为:该生物礁古油藏储集空间良好,充填有大量演化程度较高的沥青,以炭质沥青和沥青质沥青为主;沥青具高含硫特征,这可能与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TSR)反应有关,TSR反应可使沥青具高含硫特征,同时为晚期溶蚀作用提供了酸性物质H2S等;白云石化作用过程是等体积交代,使盘龙洞生物礁储层中分散的微小孔隙整合变大或连通,增强了岩石的渗透能力,同时为后期岩石大规模的溶蚀作用奠定了物质基础;溶蚀作用的2个阶段对生物礁储层具有不同的作用效果,准同生阶段的溶蚀作用易于形成选择性溶蚀孔隙,晚期溶蚀作用主要对白云质储层进行大量溶蚀改造,晶形发育不完整的白云石被优先溶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龙洞生物礁 储层特征 沥青特征 白云石化作用 溶蚀作用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腹部陆西地区二叠系-石炭系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背景分析 被引量:21
15
作者 张顺存 石新璞 +4 位作者 孔玉华 史基安 雷天柱 方琳浩 孙国强 《矿物岩石》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1-75,共5页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腹部陆西地区基底二叠系佳木河组—石炭系107个火山岩样品的全岩元素分析表明,其中38.7%属钙碱性系列,碱性系和强碱性系列占61.3%。该区火山岩不仅在纵向上分异、演化特征明显,在平面上也存在明显的分区分带性。研究表...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腹部陆西地区基底二叠系佳木河组—石炭系107个火山岩样品的全岩元素分析表明,其中38.7%属钙碱性系列,碱性系和强碱性系列占61.3%。该区火山岩不仅在纵向上分异、演化特征明显,在平面上也存在明显的分区分带性。研究表明,陆西地区火山岩喷发的构造环境具有岛弧体系特征,同时由于火山岩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均具有明显的大陆稳定构造区派生的碱性火山岩特征,说明其岩浆源深度较大,可能为上地幔或洋壳物质在高等选择性熔融条件下形成。因此盆地腹部陆西地区火山岩的喷发环境应该是在岛弧发展后期,属于岛弧近大陆一侧、在地壳增厚的环境下喷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腹部 二叠系—石炭系 碱性火山岩 构造背蒂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东胜铀矿区沉积有机质中脂肪酸甲酯的检出及意义 被引量:20
16
作者 妥进才 张明峰 王先彬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32-439,共8页
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东胜铀矿区侏罗系沉积有机质中检出了丰富的脂肪酸甲酯系列化合物。脂肪酸甲酯系列化合物与相应样品中的正构烷烃化合物在分布特征上极为相似。在碳同位素组成方面,脂肪酸甲酯系列化合物与相应样品中正构烷烃系列也... 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东胜铀矿区侏罗系沉积有机质中检出了丰富的脂肪酸甲酯系列化合物。脂肪酸甲酯系列化合物与相应样品中的正构烷烃化合物在分布特征上极为相似。在碳同位素组成方面,脂肪酸甲酯系列化合物与相应样品中正构烷烃系列也具有完全相同的变化范围。因此,脂肪酸甲酯系列化合物很可能就是正构烷烃系列化合物十分重要的母质来源。地质体中脂肪酸甲酯化合物的存在需要在相应的沉积体中维持一个比较严格的弱碱性—中性的环境。这种弱碱性—中性的成岩环境不仅对该地区有机质中脂肪酸甲酯化合物的形成和保存产生重要影响,而且有可能对该地区砂岩型铀矿床的形成产生了某些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甲酯 正构烷烃 单体化合物碳同位素组成
下载PDF
中国气候(水热)连续变化区域现代土壤中类脂物分子分布特征及其气候意义 被引量:17
17
作者 王永莉 方小敏 +3 位作者 白艳 奚晓霞 张玺正 王有孝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6-396,共11页
利用GC/MS对中国气候(水热)连续变化区域现代土壤样品进行了系统分析,检测出丰富的类脂物分子,包括正构烷烃、正烷基酮和长链的支链烷烃等.其中,正构烷烃高碳数(nC29,nC31,nC33)和低碳数(nC16,nC17,nC18)的主峰优势记录了土壤成土过程... 利用GC/MS对中国气候(水热)连续变化区域现代土壤样品进行了系统分析,检测出丰富的类脂物分子,包括正构烷烃、正烷基酮和长链的支链烷烃等.其中,正构烷烃高碳数(nC29,nC31,nC33)和低碳数(nC16,nC17,nC18)的主峰优势记录了土壤成土过程中湿热和干冷区域的相关信息;正构烷烃(nC16+nC17+nC18)/(nC29+nC31+nC33)比值与水热条件的变化相一致,有可能成为气候变化研究的新指标;代表低等菌藻类、水生生物与高等植物、陆生生物输入的正构烷烃nC21—/nC22+,nC17/nC31和(nC15+nC17+nC19)/(nC27+nC29+nC31)比值在不同的气候地带(森林、草原、荒漠区域)有很好的交替变化,也反映了中国季风区域与内陆区域气候的差异.正烷基-2-酮C21—/C22+的比值以秦岭为界记录了南北温度变化的差异性.而湿度变化对正烷基-2-酮分布特征影响不明显.正烷基-3-酮C21—/C22+的比值随气候变化(温度、湿度)有明显的规律性分布.长链的支链烷烃A-D系列的生物来源有可能是生存于弱氧化还原环境的喜水热的某种特殊真菌,其分布特征记录了气候变化的相关信息.现代土壤类脂物分子的分布特征很好地记录了水热连续变化区域的气候变化信息,是中国典型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脂物分子 现代土壤 气候(水热)连续变化区域 气候指标 中国
原文传递
吐哈盆地烃源岩研究进展与低演化油气的形成 被引量:20
18
作者 王作栋 陶明信 +4 位作者 孟仟祥 李中平 王晓锋 王志勇 杜宏宇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8年第6期754-760,共7页
通过对吐哈盆地中、下侏罗统6块源岩抽提物的饱和烃和芳烃馏分进行有机地球化学研究,除进一步印证了前人一些主要结论(如母源输入以高等植物为主、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和源岩演化程度低等)外,还发现了一些富有科学意义的新的现象与特征... 通过对吐哈盆地中、下侏罗统6块源岩抽提物的饱和烃和芳烃馏分进行有机地球化学研究,除进一步印证了前人一些主要结论(如母源输入以高等植物为主、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和源岩演化程度低等)外,还发现了一些富有科学意义的新的现象与特征,主要包括:源岩样品中含较高丰度的树脂体类化合物;样品中存在八硫环形式的单质硫;源岩有机质经受过较明显的生物降解作用。认为树脂体类化合物是低演化烃的重要母质,单质硫八硫环和生物降解作用都会导致有机质成烃活化能降低,从而促使有机质在较低的热演化阶段形成油气;这些新的发现对于认识源岩在低演化阶段形成商业性的低熟气储层具有重要意义;吐哈盆地有机质成熟度主体处于RO<0.8%的演化阶段,所生成的原油应为低演化阶段的油,天然气则相应为低熟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单质硫 低熟气 研究进展 吐哈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纪延长期湖水分布特征及演化规律 被引量:19
19
作者 李树同 王多云 +4 位作者 陶辉飞 王彬 何善斌 栾琴 朱晓燕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1-47,共7页
利用Fisher图解求取了延长期可容空间变化,结合露头、岩芯、测井等资料在延长组内识别出了6期三级湖泛层(Ⅰ、Ⅱ、Ⅲ、Ⅳ、Ⅴ、Ⅵ),并对其进行了识别和对比。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与湖泛层Ⅲ、Ⅳ、Ⅴ、Ⅵ相对应的长7、长4+5、长3、长2的湖... 利用Fisher图解求取了延长期可容空间变化,结合露头、岩芯、测井等资料在延长组内识别出了6期三级湖泛层(Ⅰ、Ⅱ、Ⅲ、Ⅳ、Ⅴ、Ⅵ),并对其进行了识别和对比。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与湖泛层Ⅲ、Ⅳ、Ⅴ、Ⅵ相对应的长7、长4+5、长3、长2的湖水分布特征及整体演化规律。最后,通过各期湖泛层沉积厚度中心分布特征探讨了延长湖盆沉积洼陷的分布和演化问题,认为延长湖除长7存在一个大的沉积洼陷外,其它各期是多个沉积洼陷同时存在的、且其沉积洼陷整体逐渐向东北部迁移的坳陷型湖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湖泛层 延长湖 沉积洼陷
下载PDF
用分段加热法测定的雅鲁藏布江蛇绿岩的He和Ne同位素组成:来自深部地幔的信息 被引量:18
20
作者 叶先仁 陶明信 +1 位作者 余传螯 张铭杰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73-583,共11页
使用分段加热法测定了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各组合岩石的He,Ne含量和同位素组成.雅鲁藏布江蛇绿岩中,玄武岩样品各温度段的R值均高于大气值;白郎蛇纹岩在700℃释放出的气体具有32.66Ra的He同位素组成,表明该蛇纹岩含有深部地幔流体;辉绿岩... 使用分段加热法测定了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各组合岩石的He,Ne含量和同位素组成.雅鲁藏布江蛇绿岩中,玄武岩样品各温度段的R值均高于大气值;白郎蛇纹岩在700℃释放出的气体具有32.66Ra的He同位素组成,表明该蛇纹岩含有深部地幔流体;辉绿岩样品在低温步均表现出具有热点特征的、远高于MORBs的R值(地球上的热点起源于深部地幔,具有超过30Ra的R值).在Ne同位素体系图中,Ne同位素数据主要沿Loihi Line分布,这也说明雅鲁藏布江蛇绿岩的各组合岩石的流体组分主要源于深部地幔.这些特征揭示了该特提斯洋形成环境有地幔柱的参与.没有在玄武岩样品中观测到地幔柱型He的原因可能是壳源流体改造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江 蛇绿岩 氦氖 同位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