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坡面水流速度与坡面含砂量的关系 被引量:52
1
作者 李君兰 蔡强国 +1 位作者 孙莉英 郑明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3-78,共6页
通过组合不同坡度(10°、15°、20°、25°)、不同坡长(5、10m)、不同雨强(1.5、2mm/min)的室内纯净水模拟降雨试验,对坡面细沟侵蚀发生过程中的坡面流速的沿坡变化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流速与坡面含沙量的关系。试验结... 通过组合不同坡度(10°、15°、20°、25°)、不同坡长(5、10m)、不同雨强(1.5、2mm/min)的室内纯净水模拟降雨试验,对坡面细沟侵蚀发生过程中的坡面流速的沿坡变化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流速与坡面含沙量的关系。试验结果显示:从坡顶至坡脚,坡面细沟流的速度逐渐增加;坡面流速主要受雨强和其流动距离影响,与坡度无关,并得到流速与雨强和距坡顶距离的关系式。坡面含沙量与坡度、雨强和坡面流速相关,而10m坡长所测的含沙量与5m坡长相近。将坡面流的能量分配为自身流动所需能量、剥蚀土壤消耗能量以及携带搬运土壤所需能量,在一定坡长内,径流的能量足以剥蚀并携带搬运坡面土壤,但超过此范围,虽然流动速度在增加,但是径流消耗于携带搬运泥沙的能量也增加,从而使坡面流的能量不足以支撑剥蚀土壤耗能,而坡面含沙量不会有显著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流速度 试验 降雨 细沟侵蚀 含沙量
下载PDF
降雨强度、坡度及坡长对细沟侵蚀的交互效应分析 被引量:29
2
作者 李君兰 蔡强国 +1 位作者 孙莉英 陈俊杰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1年第6期8-13,共6页
为了对细沟侵蚀影像因素的交互效应分析方法进行探索,通过2个降雨强度(1.5和2 mm/min)、4个坡度(10°、15°、20°、25°)和2个模拟坡长(5、10 m)进行室内模拟降雨试验,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来探讨降雨强度、坡度及坡长... 为了对细沟侵蚀影像因素的交互效应分析方法进行探索,通过2个降雨强度(1.5和2 mm/min)、4个坡度(10°、15°、20°、25°)和2个模拟坡长(5、10 m)进行室内模拟降雨试验,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来探讨降雨强度、坡度及坡长对坡面产流、产沙及水流速度是否存在交互效应。结果显示:1)以单宽产流速率作为试验中坡面产流的表征指标,对其有显著影响的是降雨强度、坡度的主效应,以及坡长坡度的交互效应;2)含沙量是由降雨强度及坡度共同作用的结果;3)细沟间片流流速主要受降雨强度、坡度、距坡顶距离主效应的促进影响,无交互效应存在,而细沟间水流的变化中不仅有3因素的正向主效应影响,而且坡度与距离的交互效应也对其影响显著,但此交互效应表现为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效应 细沟侵蚀 产流 流速
下载PDF
不同坡长与雨强条件下坡度对细沟侵蚀的影响 被引量:23
3
作者 陈俊杰 孙莉英 +2 位作者 刘俊体 蔡崇法 蔡强国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共5页
采用室内纯净水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以坡度为10°,15°,20°和25°,土槽为5,10m2两种规格,进行了降雨强度分别为1.5和2.0mm/min的降雨试验。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每一场降雨前后的坡面进行监测,分析了不同坡长,降雨强度... 采用室内纯净水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以坡度为10°,15°,20°和25°,土槽为5,10m2两种规格,进行了降雨强度分别为1.5和2.0mm/min的降雨试验。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每一场降雨前后的坡面进行监测,分析了不同坡长,降雨强度条件下坡度对细沟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产流时间随坡度的变化并没有显著的规律性,跌坎出现时间随坡度的增加而缩短,产流时间与跌坎出现时间主要由降雨强度控制,坡长增长对产流时间的提前有促进作用。径流量随着坡面由缓变陡呈现先增加后减少变化,在降雨总量相同,不同雨强条件下,坡面径流量差异不大。坡面侵蚀量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大,降雨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坡度对侵蚀量的影响,而坡长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弱坡度的影响。侵蚀速率随降雨历时的变化速度随坡度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减缓,并存在临界坡度。降雨强度和坡长会增强坡度对侵蚀速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模拟降雨 坡度 坡长 降雨强度 细沟侵蚀
下载PDF
黄土缓坡片蚀过程及其水力参数适宜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和继军 王硕 +2 位作者 蔡强国 孙莉英 黎雪晴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7-108,共12页
为确定黄土缓坡片蚀过程中侵蚀限制条件的变化及水力参数的适宜性,采用模拟降雨试验,在60 mm/h雨强、3种坡度(7.5°、10°、15°)和2种坡长(5 m和10 m)条件下,验证含沙量作为表征参量判定片蚀过程侵蚀限制条件的可行性,提... 为确定黄土缓坡片蚀过程中侵蚀限制条件的变化及水力参数的适宜性,采用模拟降雨试验,在60 mm/h雨强、3种坡度(7.5°、10°、15°)和2种坡长(5 m和10 m)条件下,验证含沙量作为表征参量判定片蚀过程侵蚀限制条件的可行性,提出检验水力参数与产沙量作用关系适宜性的评价方法。结果表明:(1)依据含沙量随径流的变化规律,片蚀过程依次经历输沙能力限制阶段、剥蚀能力限制阶段Ⅰ和剥蚀能力限制阶段Ⅱ共3个侵蚀阶段,其中剥蚀能力限制阶段Ⅰ的侵蚀量占绝对优势。(2)从水力参数的适宜性来看,径流功率和雷诺数均能很好地表征与产沙量的关系,径流剪切力和弗劳德数则不能有效反映与产沙量的关系。(3)在不同侵蚀限制阶段,径流功率和雷诺数与产沙量的作用关系是不同的。输沙能力限制阶段和剥蚀能力限制阶段Ⅱ时,径流功率和雷诺数与产沙量分别呈指数关系和线性正相关关系;剥蚀能力限制阶段Ⅰ时,该2种水力参数均与产沙量呈线性负相关关系,但作用关系不唯一,且存在雷诺数临界值,即在输沙能力限制阶段和剥蚀能力限制阶段Ⅱ,径流功率和雷诺数与产沙量的作用关系不受坡长效应影响;在剥蚀能力限制阶段Ⅰ,需要同时考虑坡长和雷诺数临界值的共同影响。该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理解片蚀过程的复杂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状侵蚀 侵蚀限制条件 径流功率 产沙量 雷诺数
下载PDF
基于相关系数的水文周期变异分级方法及验证 被引量:9
5
作者 谢平 赵羽西 +2 位作者 桑燕芳 吴子怡 顾海挺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3-43,共11页
周期成分是非一致性水文时间序列中的一种变异成分,对周期成分大小的定量描述与量化分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相关系数提出了一种周期变异程度分级方法,适用于可识别出简单周期成分的水文序列。首先通过计算水文序列和其含有的周期... 周期成分是非一致性水文时间序列中的一种变异成分,对周期成分大小的定量描述与量化分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相关系数提出了一种周期变异程度分级方法,适用于可识别出简单周期成分的水文序列。首先通过计算水文序列和其含有的周期成分之间的相关系数,然后选定分级阈值,将周期变异程度划分为无、弱、中、强及巨变异5种等级。通过推导相关系数与周期成分半振幅之间的表达式,说明以相关系数作为分级指标的合理性,并分析各变量对相关系数求解结果的影响。将所提方法分别应用于人工生成序列和实测水文时间序列,结果显示该分级方法合理可靠,有助于理解和定量评估流域环境变化及其对水文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序列 周期 变异分级 相关系数 检测与归因
原文传递
基于Bai&Perron结构断点检验的水文分期方法 被引量:6
6
作者 柯玮 谢平 +1 位作者 桑燕芳 吴子怡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7-67,共11页
在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变化环境下,洪水灾害频发。为了给洪水灾害防治等提供依据,文章提出了基于Bai&Perron(简称BP)结构断点检验的水文分期方法。该方法是在传统单位根检验方法的基础上,引入结构突变成分的多结构断点的单位根检验方... 在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变化环境下,洪水灾害频发。为了给洪水灾害防治等提供依据,文章提出了基于Bai&Perron(简称BP)结构断点检验的水文分期方法。该方法是在传统单位根检验方法的基础上,引入结构突变成分的多结构断点的单位根检验方法。水文序列经处理后,采用BP检验方法检验结构断点,即汛期起止点,结果即可用于划分汛期。同时采用基于BP检验的水文分期方法和模糊统计法对澜沧江中下游的径流序列进行检验,划分汛期为6—10月,非汛期为当年11月—次年5月。BP检验方法和模糊统计法的检验结果比较一致,说明基于BP结构断点检验的水文分期方法可以满足水文分期的需要,并且相较于模糊统计法,BP检验方法对于不同时间尺度的序列均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i&Perron结构断点检验 水文分期 澜沧江 模糊统计
原文传递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EPIC模型应用综述
7
作者 翟钰钰 方海燕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63-271,共9页
[目的]检索1991—2021年EPIC模型的应用情况,进行文献计量和聚类分析,为EPIC模型未来的应用和发展指出方向。[方法]通过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基于检索到的1991—2021年与EPIC模型相关的261篇论文和R软件包bibliometrix文献计... [目的]检索1991—2021年EPIC模型的应用情况,进行文献计量和聚类分析,为EPIC模型未来的应用和发展指出方向。[方法]通过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基于检索到的1991—2021年与EPIC模型相关的261篇论文和R软件包bibliometrix文献计量和聚类分析法,分析了EPIC模型的研究热点和历史发展趋势。[结果]1991—2021年,EPIC模型应用年发文量呈增加趋势,已有研究侧重于水文水资源与气候变化、土壤侵蚀与养分流失、农业干旱和作物生长等4个方面。该模型模拟精度高,能够很好地评价和预测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水、土、土壤养分流失和作物产量,但模型也存在参数多,输入数据制备难的缺点。[结论]EPIC模型可应用于多个研究领域,与其他模型及深度学习等方法的耦合,为深入开展“双碳”和水土流失研究、作物生产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模拟和预测等工作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计量 EPIC 土壤侵蚀 bibliometrix
下载PDF
坡长对坡面侵蚀、搬运、沉积过程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8
作者 刘冉 余新晓 +4 位作者 蔡强国 孙莉英 方海燕 贾国栋 和继军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0-146,共7页
坡长是影响坡面径流侵蚀产沙过程的重要地貌因素之一,其决定着坡面水流能量的沿程变化。近年来坡长与土壤侵蚀的关系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通过梳理文献,将坡长对径流侵蚀产沙的影响、临界坡长的存在及其计算方法和坡面侵蚀沉积过程等方... 坡长是影响坡面径流侵蚀产沙过程的重要地貌因素之一,其决定着坡面水流能量的沿程变化。近年来坡长与土壤侵蚀的关系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通过梳理文献,将坡长对径流侵蚀产沙的影响、临界坡长的存在及其计算方法和坡面侵蚀沉积过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发现侵蚀强度随坡长变化存在增长型、增长递减型和波动型3种动态形式,受降雨条件、坡度、坡长等因素的影响,临界坡长不是定值;坡面侵蚀、搬运、沉积过程交替发生,且坡面的长度影响坡面侵蚀搬运波动形式。指出今后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开展坡面泥沙沉积过程、临界坡长与泥沙沉积过程的耦合机制研究,加强不同质地土壤的坡长与土壤侵蚀关系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长 侵蚀产沙 临界坡长 坡面沉积
下载PDF
黄河宁蒙段洪水过程变化特点 被引量:15
9
作者 范小黎 师长兴 +1 位作者 周园园 杜俊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5-73,共9页
采用Pettitt法和里海哈林法(Lee-Heghinian)检验了流量年际变化中的突变现象,所得到的突变点将宁蒙河段年径流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969年前;1969年-1986年;1986年以后。分析了三个阶段洪水过程的各自特点,结果显示:1969年前洪水峰型... 采用Pettitt法和里海哈林法(Lee-Heghinian)检验了流量年际变化中的突变现象,所得到的突变点将宁蒙河段年径流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969年前;1969年-1986年;1986年以后。分析了三个阶段洪水过程的各自特点,结果显示:1969年前洪水峰型相对多尖瘦,常为多峰型;1969年-1986年洪水过程的特点和前一时期相比,洪水峰型变胖,多为单峰型。1986年以后主要为中小洪水,中小洪水矮胖,洪峰低,历时长。从气候变化、支流来水、灌溉引水、水利工程影响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洪水变化的原因,发现人类活动(水库修建、灌溉引水)是造成宁蒙河段洪水年内、年际变化的主要原因。气候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宁蒙河段的来水量,支流对宁蒙河段水量变化影响微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分析 洪水过程 水利工程 宁蒙河段 黄河
原文传递
新疆大南湖煤田烧变岩水文地质参数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韩冬梅 曹国亮 宋献方 《工程勘察》 2015年第11期32-38,共7页
烧变岩是煤层自然形成的一种特殊类型岩体,由于其良好的导水性和富水性,其中储存的地下水往往对煤田开采造成危害,而其对于干旱区的供水意义也不容忽视,其水文地质参数研究是烧变岩水文地质特征的重要研究内容。新疆吐哈地区大南湖煤矿... 烧变岩是煤层自然形成的一种特殊类型岩体,由于其良好的导水性和富水性,其中储存的地下水往往对煤田开采造成危害,而其对于干旱区的供水意义也不容忽视,其水文地质参数研究是烧变岩水文地质特征的重要研究内容。新疆吐哈地区大南湖煤矿区烧变岩分布广泛,以其中某烧变岩带为研究对象,利用群井大涌量抽水试验计算获得了烧变岩导水系数和给水度分布,认为导水系数计算值与抽水历时有关,采用抽水试验求取水文地质参数应注意抽水历时和烧变岩体的不规则形态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变岩 大南湖煤田 水文地质参数 地下水资源
下载PDF
植被覆盖和降雨因子变化及对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硕 方海燕 和继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6-75,共10页
[目的]研究东北黑土区植被覆盖和降雨侵蚀力因子对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的影响程度,为该区水土流失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修正后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得到了2000—2018年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分布特征,并探究土壤侵... [目的]研究东北黑土区植被覆盖和降雨侵蚀力因子对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的影响程度,为该区水土流失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修正后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得到了2000—2018年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分布特征,并探究土壤侵蚀模数与因子时空分布变化规律,得出侵蚀模数对于植被覆盖和降雨侵蚀力因子变化的敏感性。[结果]黑土区土壤侵蚀变化与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和降雨侵蚀力因子的变化相关。研究期间侵蚀模数从1175.20 t/(km 2·a)下降至822.07 t/(km 2·a),并且全区主要以微度侵蚀和轻度侵蚀为主,空间上呈现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的空间分布特点。[结论]东北黑土区东南部和西南部的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C)敏感系数分别为0.95和1.00,是强度敏感区域,提高植被覆盖度将成为有效治理手段;西北与西南降雨侵蚀力因子(R)敏感系数分别为0.45和1.00,为中度敏感和强度敏感的区域,降低降雨的影响对治理侵蚀最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 降雨变化 土壤侵蚀 时空变化 东北黑土区
下载PDF
东北黑土区融雪径流对流域产沙的贡献及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武亚冰 方海燕 +3 位作者 张威 王硕 翟钰钰 赵紫远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6-93,共8页
[目的]揭示流域融雪期径流产沙特征及对全年总产沙的贡献,阐明东北黑土区影响融雪期产沙贡献的主控因素,并进而为东北黑土区流域综合治理提供科技支撑。[方法]基于东北地区203个气象站点数据以及15个流域水文站点径流泥沙资料,通过提取... [目的]揭示流域融雪期径流产沙特征及对全年总产沙的贡献,阐明东北黑土区影响融雪期产沙贡献的主控因素,并进而为东北黑土区流域综合治理提供科技支撑。[方法]基于东北地区203个气象站点数据以及15个流域水文站点径流泥沙资料,通过提取流域降水、地形、气候、土壤和土地利用等因子,采用多因素相关分析的方法,开展融雪期产沙贡献影响因素研究。[结果]东北黑土区不同流域年均降雪量占年均降水量的比例为3.7%~23.9%,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呈东南多、西北少的分布特点。融雪期径流深占全年径流深比例为13.7%~32.5%,融雪期产沙量对全年产沙量的贡献3.8%~23.47%,融雪期产沙模数占全年产沙模数的3.1%~35.9%,且它们空间分布规律性差。年均降水量、降雪量占降水量比例、融雪期径流深占全年径流深比例3个因素与融雪期产沙贡献在0.05的水平上呈显著相关。降雪量占降水量比例对流域融雪期产沙量和产沙模数的贡献率分别为25.41%和30.22%。最大高程对流域融雪产沙量和产沙模数的贡献率分别为24.36%和20.38%。[结论]东北区融雪期产沙对流域全年产沙有较大贡献,且受多重因素影响,未来应加强融雪期的侵蚀产沙观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雪 产沙模数 流域 空间变化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忻州盆地第四系含水系统三维水文地质结构建模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红 韩冬梅 +2 位作者 梁杏 杨吉龙 曹国亮 《工程勘察》 2014年第8期39-48,共10页
盆地水文地质结构三维可视模型可以从不同角度直观地、真实地展现盆地孔隙介质的地层、岩性变化特征,成为孔隙性含水系统结构分析的有效手段。本次研究建立了一套可行的、具有一定示范性的综合方法来实现忻州盆地孔隙介质结构的三维可... 盆地水文地质结构三维可视模型可以从不同角度直观地、真实地展现盆地孔隙介质的地层、岩性变化特征,成为孔隙性含水系统结构分析的有效手段。本次研究建立了一套可行的、具有一定示范性的综合方法来实现忻州盆地孔隙介质结构的三维可视化。在充分收集整理忻州盆地基础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大量的地形、钻孔资料等数字信息建立系统数据库。通过第四系以来地质演变和沉积规律,即岩相、韵律与旋回等研究,辅助利用盆地地质剖面图及第四系地质沉积史来采集厚度控制点(或称虚拟钻孔),按照一定精度采集盆地已有的钻孔和厚度控制点。以GMS软件为平台构建盆地孔隙介质结构可视化模型,实现从不同角度直观地、真实地展示三维孔隙介质的分布规律。盆地含水系统的三维地层结构和岩性结构模型,宏观上反映了地下水含水介质与相对隔水介质的分布情况,有助于对水文地质问题的深入研究,为盆地地下水数值模拟计算奠定了结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系统 水文地质结构 可视化模型 忻州盆地
下载PDF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面侵蚀-沉积过程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冉 余新晓 +4 位作者 蔡强国 孙莉英 方海燕 贾国栋 和继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1-37,共7页
[目的]分析各影响因素作用下黄土坡面的侵蚀—沉积过程,为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措施的合理布设以及水土流失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方法对不同坡度、坡长和60 mm/h降雨强度条件下的黄土坡面侵蚀—... [目的]分析各影响因素作用下黄土坡面的侵蚀—沉积过程,为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措施的合理布设以及水土流失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方法对不同坡度、坡长和60 mm/h降雨强度条件下的黄土坡面侵蚀—沉积过程特征开展研究。[结果]①净侵蚀过程主要发生时间为在达到侵蚀速率峰值前后,在降雨开始35 min左右内,侵蚀速率在整个降雨过程出现正负值交替变化,侵蚀过程与沉积过程并存。②坡度为5°,10°,15°时,单位面积侵蚀量随坡长的增加而减少,5—10 m坡段中存在明显的沉积过程和临界侵蚀坡长。试验条件下黄土坡面发生沉积的临界坡长在4—5 m以及5—10 m范围内。③在5°,15°坡度下,整个降雨过程中0—5 m坡段的累计单位面积侵蚀量均大于0—10 m坡段坡面,侵蚀过程中一直伴有沉积现象;10°坡面分别在降雨后15 min左右开始伴有沉积现象出现。[结论]坡度和坡长是影响黄土坡面侵蚀—沉积过程的重要因素,坡面径流含沙量和单位面积侵蚀量可以作为表征黄土坡面侵蚀—沉积特征的重要因子。在治理坡面水土流失时应采用拦截中上坡位径流的水土保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模拟降雨 坡面侵蚀 沉积过程 陕北 黄土丘陵沟壑区
下载PDF
不同pH条件下河道底泥净化再生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西涵 刘云 +5 位作者 杨丽虎 梁琼 杨子怡 白晓兴 杨若霆 朱雪骐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81-1187,共7页
北方城市景观河流的主要用水来自再生水,但其氮含量较高,有造成河流富营养化与地下水污染的风险。河道底泥作为河水与地下水间的介质,能够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对水体起到净化作用,河道水环境酸碱条件对底泥NO_(3)^(-)-N净化效果有... 北方城市景观河流的主要用水来自再生水,但其氮含量较高,有造成河流富营养化与地下水污染的风险。河道底泥作为河水与地下水间的介质,能够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对水体起到净化作用,河道水环境酸碱条件对底泥NO_(3)^(-)-N净化效果有一定影响。通过河槽模拟装置,探究进水pH为4、7和10条件下河槽系统中底泥对NO_(3)^(-)-N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3种pH条件下河槽系统对NO_(3)^(-)-N均有显著净化作用,整体去除率分别为51.3%、57.5%和69.9%;尤其在河槽底泥10、20和30 cm处NO_(3)^(-)-N净化效果较好,去除率均在89.0%以上;在50和70 cm处3种pH处理之间NO_(3)^(-)-N去除率差异明显,在pH=4条件下去除效果较好;在NO_(3)^(-)-N浓度的垂向变化上,3种pH条件下底泥中NO_(3)^(-)-N浓度在10、20和30 cm处均较低,50和70 cm处较高。pH=4和10条件下底层水NH_(4)^(+)-N浓度高于pH=7条件下NH_(4)^(+)-N浓度,即酸碱条件下底泥对氨氮去除能力较差;NO_(3)^(-)-N在pH=7和10条件下试验前期与pH=4条件下试验中期产生累积,但最终实现对其的去除。在pH=7和10条件下底层水pH与NO_(3)^(-)-N浓度呈现显著负相关(P<0.05)。当进水pH分别为4、7和10时,底泥中pH仍然在7~9之间,说明水环境对外来酸碱变化有一定缓冲性,即具有抗酸、抗碱能力。该研究表明在不同酸碱条件下河道底泥对再生水具有净化作用,碱性条件下底泥对NO_(3)^(-)-N净化效果较好,中性条件下底泥对NH_(4)^(+)-N净化效果较好,可为北方再生水安全回补河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 模拟河道 NO3~--N NO2~--N NH4~+-N 净化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