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皇甫川流域降水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分析——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方法的提出及应用 被引量:186
1
作者 王随继 闫云霞 +1 位作者 颜明 赵晓坤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88-397,共10页
随着全球或区域气候的变化,加上渐强的人类活动的影响,世界上一些河流的径流量发生了明显减小的变化趋势,这在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的河流中尤其明显。在我国,北方干旱及半干旱地区河流的径流量的减小已经引起了严峻的生活及生态方面的问题... 随着全球或区域气候的变化,加上渐强的人类活动的影响,世界上一些河流的径流量发生了明显减小的变化趋势,这在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的河流中尤其明显。在我国,北方干旱及半干旱地区河流的径流量的减小已经引起了严峻的生活及生态方面的问题。因此查明流域径流量的变化特征、趋势及分析其原因,是流域管理中面临的重要科学问题。该研究以黄河中游一级支流皇甫川流域为例,利用1960-2008年的数据资料,采用累积距平方法、年际累积量方法,分析了该流域径流量和降水量的变化趋势,识别出径流量变化过程中1979和1998为其两个突变年份,而降水量变化过程中仅存在唯一的突变年份1979。利用统计分析法分别分析了1960-1979、1980-1997和1998-2008三个时期的累积径流量与年份之间的线性关系,以及1960-1979、1980-2008两个时期累积降水量与年份之间的线性关系。采用本文提出的新的计算方法——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方法,以1960-1979为基准期,在不考虑蒸散总量的影响时,计算得出皇甫川流域径流量减小的降水量和人类活动的相对贡献率在1980-1997年间分别为36.43%和63.57%,在1998-2008年间分别为16.81%和83.19%。该研究结果揭示了皇甫川流域近半个世纪以来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贡献率,对于该流域未来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同时,所提出的定量研究方法可以应用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河流径流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定量评估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量 降水量 变化趋势 人类活动 贡献率 皇甫川流域
原文传递
新形势下黄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战略调整研究 被引量:101
2
作者 贾绍凤 梁媛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9-36,共8页
黄河流域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对流域水资源配置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为保护生态系统提供助力,也要保障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 黄河流域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对流域水资源配置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为保护生态系统提供助力,也要保障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水沙形势发生剧烈变化,径流量显著减少,但近期有所回升,来沙量急剧减少。为保障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面对黄河水沙变化、区域水资源供需变化等新形势,本文估算预留生态(含输沙)水量(80亿~120亿m^3)、下游南水北调及海水利用可替代黄河供水量(25亿~45亿m^3)及上中游部分产业发展需水,研究向黄河上中游分配更多水量指标的水资源战略配置方案,并提出完善水权转让与补偿制度、探索用水指标与土地指标调控的联动机制,以推动新的水资源配置方案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战略配置 新形势 水资源保障 黄河流域
原文传递
子午岭天然林与人工林群落特征比较研究 被引量:44
3
作者 李裕元 郑纪勇 邵明安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447-2456,共10页
采用标准样地调查法对比研究了黄土高原子午岭地区人工刺槐林、人工油松林与天然林山杨林、白桦林与辽东栎林的群落特征.结果表明,人工林与天然演替森林山杨林与白桦林均具有较丰富的物种组成,为62种左右,而天然顶极森林辽东栎林的物种... 采用标准样地调查法对比研究了黄土高原子午岭地区人工刺槐林、人工油松林与天然林山杨林、白桦林与辽东栎林的群落特征.结果表明,人工林与天然演替森林山杨林与白桦林均具有较丰富的物种组成,为62种左右,而天然顶极森林辽东栎林的物种数量则相对较少,为48种.人工林与天然林空间层次分化明显,而且还有一定数量的层间藤本植物.从群落结构的空间格局来看,人工油松林与天然林乔木层与灌木层发育较好,但人工刺槐林的草本层发育较好.人工林的植物多样性主要体现在草本层,而天然林乔木层与灌木层也具有相对较高的多样性.以天然辽东栎林为参照,群落物种组成相似性的比较结果表明,人工刺槐林与天然林的相似性较低,其相似性指数Is为19.4,而人工油松林与天然林的相似性则较高,Is值为43.4,甚至高于天然白桦林33.3与山杨林42.9.因此,相比较而言,油松比刺槐更适合作为黄土高原子午岭地区的人工造林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天然林 群落特征 植物多样性 相似性 黄土高原 子午岭
下载PDF
地表水和地下水耦合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4
作者 王蕊 王中根 夏军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7-41,共5页
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转换及其过程耦合模拟,是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科学评价的基础。本文归纳了国内外16种地表水和地下水耦合模型,并根据耦合模型的特点和耦合方式,划分了三类耦合类型,即:紧密耦合型、半松散耦合型和松散耦合型。对其中比较... 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转换及其过程耦合模拟,是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科学评价的基础。本文归纳了国内外16种地表水和地下水耦合模型,并根据耦合模型的特点和耦合方式,划分了三类耦合类型,即:紧密耦合型、半松散耦合型和松散耦合型。对其中比较典型的"四水"转化模型、SWATMOD、MIKE-SHE、MODBRANCH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剖析了不同耦合模型的优缺点,为地表水和地下水耦合模拟研究提供了很好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地下水 耦合模拟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亚洲水塔”变化对下游水资源的连锁效应 被引量:34
5
作者 汤秋鸿 刘星才 +2 位作者 周园园 王杰 运晓博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06-1312,共7页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是亚洲大河文明的重要水源地,被称为“亚洲水塔”。“亚洲水塔”变化引起的水资源连锁效应与下游几十亿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是下游地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在全球变化背景下,“...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是亚洲大河文明的重要水源地,被称为“亚洲水塔”。“亚洲水塔”变化引起的水资源连锁效应与下游几十亿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是下游地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在全球变化背景下,“亚洲水塔”下游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不断提高,水安全问题日益复杂和突出,“亚洲水塔”变化给下游地区水治理带来新的挑战。“亚洲水塔”变化改变河源区下泄径流,导致冰湖溃决等极端水文事件频发,威胁到下游地区供水安全、防洪安全和生态安全。文章通过分析“亚洲水塔”变化对下游水资源影响及相关研究不足,提出应加强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下游流域水资源研究的结合,发展全流域水循环过程综合集成与模拟技术,阐明流域上下游的关联机制与“亚洲水塔”变化对下游水资源的连锁效应,提出风险应对措施与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水塔 青藏高原 下游 水资源 连锁效应
原文传递
人类活动对黄河河川径流的影响 被引量:31
6
作者 许炯心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48-655,共8页
人类引水、耗水构成了流域水循环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即侧支循环系统。与此对应,主干循环则是大气降水形成径流、通过各级沟道和河道汇入干流、最后流入海洋的循环过程。以黄河流域实测资料为基础,对侧支循环与主干循环进行了研究。研... 人类引水、耗水构成了流域水循环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即侧支循环系统。与此对应,主干循环则是大气降水形成径流、通过各级沟道和河道汇入干流、最后流入海洋的循环过程。以黄河流域实测资料为基础,对侧支循环与主干循环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来,侧支循环相对强度指标和侧支循环绝对强度与主干循环绝对强度之比呈明显的增大趋势,而主干循环相对强度指标则表现出减小的趋势。以年系列资料为基础,建立了一系列多元回归方程,以表达侧支循环强度指标、主干循环强度指标和侧支循环绝对强度与主干循环绝对强度之比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灌溉面积、年降水量、年均气温变化对黄河侧支循环相对强度指标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86.55%,2.18%,11.25%;灌溉面积、年降水量、年均气温变化和水土保持面积变化对黄河主干循环相对强度指标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57.61%,20.78%,11.03%,10.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水循环 侧支循环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影响 黄河
下载PDF
黄河宁夏河段河道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0
7
作者 范小黎 王随继 冉立山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0年第1期5-11,共7页
通过对黄河宁夏河段下河沿、青铜峡和石嘴山三个水文站的水文泥沙资料的分析,初步揭示了水库修建及其运用方式对下游河道冲淤变化的影响。结合上述站点的河道大断面及加密断面的形态变化,得出黄河宁夏河段河道冲淤变化在银川平原的砂质... 通过对黄河宁夏河段下河沿、青铜峡和石嘴山三个水文站的水文泥沙资料的分析,初步揭示了水库修建及其运用方式对下游河道冲淤变化的影响。结合上述站点的河道大断面及加密断面的形态变化,得出黄河宁夏河段河道冲淤变化在银川平原的砂质辫状河段最剧烈,在青铜峡大坝下游不长的砂砾质辫状河段相对强烈,而在青铜峡大坝以上的卵石质辫状河段不明显。河相系数与水力半径的关系式表明:宁夏河段的河相系数主要取决于水力半径,而水力半径取决于断面平均流速,即黄河宁夏河段的河道演变取决于过水断面平均流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宁夏河段 河道演变 河相系数 水力半径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河流阶地的形成、演变及环境效应 被引量:27
8
作者 魏全伟 谭利华 王随继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5-61,共7页
河流阶地是河流地貌演变的历史产物,它记录了河流演变过程中的有关环境变化信息,是剖析河流历史演变的关键地貌体。本文从河流阶地的地貌特征、形成原因、环境响应和有关测年技术等方面,比较全面地论述了河流阶地的发育、演变及其意义,... 河流阶地是河流地貌演变的历史产物,它记录了河流演变过程中的有关环境变化信息,是剖析河流历史演变的关键地貌体。本文从河流阶地的地貌特征、形成原因、环境响应和有关测年技术等方面,比较全面地论述了河流阶地的发育、演变及其意义,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认为河流阶地是河流系统和环境综合作用的产物,对河流阶地的研究可以反演研究区地质构造、古河流动态及气候等信息,是揭示研究区环境信息的重要地貌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阶地 成因 环境响应 构造作用 气候变化
下载PDF
1954-1993年间窟野河径流量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9
9
作者 赵晓坤 王随继 范小黎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0年第5期32-36,共5页
采用窟野河温家川站1954-1993年的水文资料和降水量资料,应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窟野河径流的年内分配及年际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窟野河流域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主要集中于7-9月。径流的年际变化剧烈,且呈减少趋... 采用窟野河温家川站1954-1993年的水文资料和降水量资料,应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窟野河径流的年内分配及年际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窟野河流域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主要集中于7-9月。径流的年际变化剧烈,且呈减少趋势,1980年代以后基本处于枯水时段,与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从多年平均值来看,温家川站1973-1979年平均年径流量较前期减少24.6%,20世纪80年代以来径流量锐减,年均径流量较1973年以前减少38.6%。在各项水土保持措施中,造林对径流量的影响最大。通过降水-径流双累积曲线的分析表明,径流变化趋势在1973年发生系统性向右偏转,说明径流量变化受降水量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量 变化趋势 双累积曲线 距平百分率 影响因素 窟野河
下载PDF
中国生态水文学发展趋势与重点方向 被引量:27
10
作者 夏军 张永勇 +3 位作者 穆兴民 左其亭 周宇建 赵广举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45-457,共13页
生态水文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发展和完善其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等对促进中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与修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阐述了生态水文学发展历程和挑战性问题;结合学科前沿和国家需求,提... 生态水文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发展和完善其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等对促进中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与修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阐述了生态水文学发展历程和挑战性问题;结合学科前沿和国家需求,提出了生态水文学在中国的发展战略,主要包括:生态水文综合观测的新技术新方法、生态水文学机理和基础理论、以陆地和水生生态水文过程为核心的多尺度多要素综合模拟与集成、以及生态水文与社会科学的融合等;在此基础上,也提出了中国生态水文学具体发展方向,如多源信息融合与综合观测网络、关键要素的时空格局及其演变特征、综合模型与不确定性、多学科交融研究等;最后提出了中国生态水文学在山水林田湖草及城市等共同体修复和保护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水文学 理论和方法 综合观测 数值模拟 尺度问题
原文传递
无定河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效益的临界现象及其意义 被引量:26
11
作者 许炯心 孙季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10-615,共6页
以1956-1969年作为“基准期”,基于该时期的资料建立了流域年产沙量与若干降水特征指标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并运用该方程计算出了“措施期”(1970-1993年)在假定无措施的条件下的历年产沙量。由此得到该年的水土保持减沙效益百分比,并... 以1956-1969年作为“基准期”,基于该时期的资料建立了流域年产沙量与若干降水特征指标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并运用该方程计算出了“措施期”(1970-1993年)在假定无措施的条件下的历年产沙量。由此得到该年的水土保持减沙效益百分比,并点绘了减沙百分比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结果显示,水土保持效益随时间的变化是非线性的,在总体趋势上表现出3个阶段:①缓慢增大;②急剧增大;③保持不变甚至于减小。点绘了减沙效益与各年末的梯田、造林、种草和坝地累积保存面积的关系,也显示出非线性变化,可以用两条斜率不同的直线来拟合。两条直线之间的转折点反映了水土保持措施面积的临界值,两条直线分别代表水土保持增益高回报区和低回报区。该曲线可以为这一地区的水土保持规划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产沙 水土保持 效益评价 临界现象 黄土高原 无定河
下载PDF
2003—2017年植被变化对全球陆面蒸散发的影响 被引量:26
12
作者 张永强 孔冬冬 +2 位作者 张选泽 田静 李聪聪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84-594,共11页
蒸散发是陆面水循环的关键环节和过程,是研究水循环对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响应的关键要素。过去十几年,全球下垫面的植被变化剧烈,但如何影响全球陆面蒸散发仍未得到清晰的揭示。本文采用500 m分辨率MODIS数据驱动PML-V2模型,定量解析了2... 蒸散发是陆面水循环的关键环节和过程,是研究水循环对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响应的关键要素。过去十几年,全球下垫面的植被变化剧烈,但如何影响全球陆面蒸散发仍未得到清晰的揭示。本文采用500 m分辨率MODIS数据驱动PML-V2模型,定量解析了2003—2017年植被变化对全球陆面蒸散发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全球尺度上,植被变绿使得全球蒸散发呈现显著的增加趋势,使陆地水循环加快;区域尺度上,植被变化对蒸散发的影响则存在明显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特征,如在北美洲中北部、欧洲、中国东部、非洲南部和澳大利亚东北部等地区,蒸散发总量的增加主要是由植被蒸腾增加而引起的。分析不同植被功能类型区的贡献显示,下垫面变化对灌木和耕地影响尤为明显,并在2012年以后呈现增强趋势;这2个植被类型区的全球年总蒸散发累积增加量为0.41×10^(3)km^(3)a^(-1),约为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的8倍。该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关于下垫面变化对陆地水循环的影响及其可能带来的局部气候变化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 陆地水循环 蒸散发 植被变化 土地利用变化
原文传递
嘉陵江流域年径流量的变化及其原因 被引量:24
13
作者 许炯心 孙季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3-159,共7页
以嘉陵江的资料为基础,探讨了年径流量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了水土保持措施减少径流的效应。以1956-1980年作为人类活动较弱的“基准期”,而以1981-2000年为人类活动较强的“措施期”,分别给出了回归方程。计算表明,降水减少导致的年减... 以嘉陵江的资料为基础,探讨了年径流量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了水土保持措施减少径流的效应。以1956-1980年作为人类活动较弱的“基准期”,而以1981-2000年为人类活动较强的“措施期”,分别给出了回归方程。计算表明,降水减少导致的年减水量占年平均总减水量的84.3%,水利水土保持措施导致的年减水量占年平均总减水量的15.7%。人类活动对年径流的影响是依赖于年降水量的,降水偏少年减水量较大,降水偏多年减水量较小,超过某一临界值之后,年径流量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计算表明,这一临界年降水量为1 000 mm。年径流系数的变化和年径流量的变化相似,1980年以前无趋势性变化,1980年后有减小的趋势。人类活动对年径流系数的影响同样是依赖于年降水量的,降水偏少年径流系数的减小较显著,降水偏多年径流系数的减小不明显,甚至还可能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径流 水土保持减水效应 径流变化 临界 嘉陵江
下载PDF
无定河淤地坝拦沙措施时间变化的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24
14
作者 许炯心 孙季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30,共5页
运用大量实测资料对无定河淤地坝及其拦沙效应进行了研究。坝地面积增加率在20世纪70年代达到峰值。80年代发生显著衰减,90年代进一步衰减。用水文法对无定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沙效益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减沙效益从70年代开始急... 运用大量实测资料对无定河淤地坝及其拦沙效应进行了研究。坝地面积增加率在20世纪70年代达到峰值。80年代发生显著衰减,90年代进一步衰减。用水文法对无定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沙效益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减沙效益从70年代开始急剧增大,并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达到峰值,随后有减小的趋势。历年新增坝地面积从60年代中期开始急剧增大,并在70年代初达到峰值.随后有减小的趋势。由于后续淤地坝的建设未能及时跟上,新增坝地面积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中大幅度减少后.随着原有的淤地坝逐渐淤满失效,淤地坝减沙效益衰减。在这一因素的影响下,无定河产沙量在70年代开始大幅度减小,但在1986~1996年,修建于60年代末、70年代和80年代初的淤地坝相继淤满失效之后.后续淤地坝建设未能跟上,故无定河产沙量有增加的趋势。基于本研究,我们建议.在无定河的水土保持中应加强淤地坝建设,实现淤地坝的持续拦沙效应,才能使入黄泥沙减少的趋势能够长期持续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淤地坝建设 侵蚀产沙 黄土高原 无定河
下载PDF
长江宜昌—武汉河段泥沙年冲淤量对水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7
15
作者 许炯心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37-348,共12页
运用泥沙收支平衡(Sedimentbudget)的概念确定长江中游宜昌-武汉河段的泥沙冲淤量,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泥沙冲淤过程对水沙变化的响应。研究表明,所研究河段的输沙具有“多来多排”的特性,在平均的意义上,年输入沙量为年输出沙量... 运用泥沙收支平衡(Sedimentbudget)的概念确定长江中游宜昌-武汉河段的泥沙冲淤量,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泥沙冲淤过程对水沙变化的响应。研究表明,所研究河段的输沙具有“多来多排”的特性,在平均的意义上,年输入沙量为年输出沙量的1.1345倍,由此求得总净来沙中有11.85%淤积在河道中。河段出口输出沙量随时间而增大,大致在1980年达到峰值,然后再减小。1980年以前河段出口输出沙量的增大,与3口分沙减少(等价于河段净来沙增多)和下荆江人工裁弯(使河道输沙能力增大,因而可以将更多的泥沙输送到河段出口以下)有关,1980年以后的减少,则与宜昌站来沙量的显著减少有关。建立了1980~1997年间宜昌—汉口#河段年冲淤量与宜昌站年来沙量之间的回归方程,通过该方程估算出使宜昌汉口河段不淤的宜昌站临界来沙量为3亿t/a。为了定量评价宜昌站的来水量和来-沙量以及3口分水比和分沙比、宜昌站洪峰流量的变化对于河段冲淤量的相对贡献,我们以1980~1997年和1955~1997年两个时间系列的数据分别建立了多元回归方程。1980~1997年间的方程表明,宜昌站的来水量和来沙量以及3口分水比和分沙比、宜昌站洪峰流量的变化对宜昌—汉口河段年冲淤量的贡献率分别为6.23%、31.56%、25.77%、32.71%和3.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河段 宜昌 1980~1997年 响应 1980年 量化 数理统计方法 河道输沙能力 洪峰流量 来沙量 冲淤量 收支平衡 长江中游 水沙变化 泥沙冲淤 泥沙输送 回归方程 定量评价 相对贡献 时间系列 分沙比 来水量 输出 增大 出口
下载PDF
基于水循环视角的海绵城市系统及研究要点解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杨默远 刘昌明 +1 位作者 潘兴瑶 梁康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831-1844,共14页
海绵城市建设的本质是城市水系统的重构,明晰海绵城市系统所涉及的水循环过程是海绵城市研究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以海绵城市建设区为研究对象,本文定义了海绵城市系统的内涵,明确海绵城市系统的输入项与输出项,探讨了基于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建设的本质是城市水系统的重构,明晰海绵城市系统所涉及的水循环过程是海绵城市研究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以海绵城市建设区为研究对象,本文定义了海绵城市系统的内涵,明确海绵城市系统的输入项与输出项,探讨了基于海绵城市系统的城市水循环过程,即海绵城市建设区"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管网水—地下水"转化过程。分别从明确海绵城市建设区的降水与污染物输入、掌握典型海绵设施的径流及污染物转化过程、重视排水管网径流监测与汇流特征参数确定、准确分析海绵城市建设区的径流及污染物外排过程、综合评估海绵城市建设的生态与地下水回补效益共5个方面,系统梳理了海绵城市系统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研究要点,以期为海绵城市建设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提供启发和帮助,促进中国城镇化转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城市水文学 海绵设施 城市水循环 水系统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典型区微塑料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18
17
作者 冯三三 卢宏玮 +4 位作者 姚天次 刘云龙 唐孟 冯玮 卢静昭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130-2141,共12页
微塑料作为一种环境中普遍存在的新型污染物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基于2019年5—7月在青藏高原地区采集的53个水样和52个土壤样品微塑料检出结果,分析了研究区水土环境中微塑料赋存情况,并讨论了其潜在来源。研究区域的微塑料样... 微塑料作为一种环境中普遍存在的新型污染物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基于2019年5—7月在青藏高原地区采集的53个水样和52个土壤样品微塑料检出结果,分析了研究区水土环境中微塑料赋存情况,并讨论了其潜在来源。研究区域的微塑料样点分别位于两大区域:青藏高原南部地区和祁连山地区。青藏高原南部地区水体中微塑料浓度显著高于祁连山地区,而土壤中微塑料丰度在两个区域差别不显著(p>0.05)。水土样品中微塑料浓度范围分别为0~1916.66个/m^(3)和0~260个/kg,平均值为(438.21±454.94)个/m^(3)和(48.35±36.25)个/kg。水体中的微塑料以透明纤维为主,主要聚合物为聚丙烯;土壤微塑料中最多的是透明薄膜,主要聚合物为聚乙烯。来源分析表明洗衣废水和旅游业带来的生活垃圾可能是水体微塑料的主要来源,而土壤微塑料潜在主要来源是农业塑料覆膜的使用。研究结果揭示了青藏高原水土环境中微塑料的赋存形态和空间分布特征,可为高寒地区微塑料迁移转化机制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土壤 人类活动 青藏高原 祁连山
原文传递
IPCC AR5全球气候模式对1996-2005年中国气温模拟精度评价 被引量:17
18
作者 孙侦 贾绍凤 +2 位作者 吕爱锋 朱文彬 高彦春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29-1240,共12页
本文利用中国660个站点逐日地面温度资料,评估了参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报告(IPCC AR5)的9个全球气候模式(Global Climate Models,GCMs)及多模式集合(Multi-Model Ensemble,MME)对中国地区气温的模拟精度。结果表明:9个IPCC... 本文利用中国660个站点逐日地面温度资料,评估了参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报告(IPCC AR5)的9个全球气候模式(Global Climate Models,GCMs)及多模式集合(Multi-Model Ensemble,MME)对中国地区气温的模拟精度。结果表明:9个IPCC AR5全球气候模式和MME模拟的中国地区1996-2005年日平均气温与气象站点观测值的相关系数都大于0.86,表明相关性较好;气候模式模拟的中国东南部地区1996-2005年日平均气温的模拟精度较高,模拟值的偏差、平均相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都比较小;而西部地区的模拟效果较差,模拟精度较低。综合考虑模式模拟值与站点观测值的相关系数、偏差、平均相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发现,MME在中国地区的气温模拟精度优于大部分单个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CC AR5 全球气候模式 气温 精度 日尺度
原文传递
雅鲁藏布江流域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6
19
作者 张仪辉 刘昌明 +1 位作者 梁康 吕锦心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03-618,共16页
雅鲁藏布江流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该流域降水变化对青藏高原的水系统、生态系统和山地灾害系统的演变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流域水文分析,将雅鲁藏布江流域的三大水资源区细分为9个分区。基于雅鲁藏布江流域1979—2018年降水数据... 雅鲁藏布江流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该流域降水变化对青藏高原的水系统、生态系统和山地灾害系统的演变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流域水文分析,将雅鲁藏布江流域的三大水资源区细分为9个分区。基于雅鲁藏布江流域1979—2018年降水数据,综合分析了雅鲁藏布江流域及9个分区的年、干湿季、月降水量以及日、小时尺度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降水和典型大尺度大气环流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1979—2018年间,在流域尺度上,各时间尺度降水整体上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年降水量上升趋势最大,为2.5 mm·a^(-1);年、干湿季降水量以及典型小时尺度极端降水(Rx3hour、Rx12hour)均在95%信度水平下显著上升。在水资源分区尺度上,各分区不同时间尺度降水的变化趋势呈现更明显的非一致性,所有分区除小时尺度极端降水均呈上升趋势外,其余时间尺度降水的趋势变化方向各异。(2)雅鲁藏布江流域降水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性,且降水空间分异性会随着降水指标时间尺度的缩短而增强。各时间尺度降水整体上均呈现出自东部向西部逐渐减少的趋势,流域东南部(分区Ⅲ-2)始终是高值中心,流域中西部(分区Ⅰ-2、Ⅱ-1)存在区域性高值中心。(3)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和北半球极涡对雅鲁藏布江流域降水变化具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掌握当地降水的多尺度变化特征,可为雅鲁藏布江流域和青藏高原地区的水循环研究、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山洪灾害防治等提供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雅鲁藏布江 极端降水 时空变化 水资源区 大气环流因子
原文传递
滇西纵向岭谷区河谷形态特征、发育规律及成因 被引量:14
20
作者 闵石头 王随继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24-533,共10页
为了揭示滇西纵向岭谷区河谷形态特征及其发育规律,采用1∶5万DEM图件,利用ARCG IS软件提取研究区41个河谷断面的有关基础数据,据此计算了河谷横断面的宽深比、半高宽深比、断面面积、凹度、不对称系数及河谷纵剖面特征的指标。结果表明... 为了揭示滇西纵向岭谷区河谷形态特征及其发育规律,采用1∶5万DEM图件,利用ARCG IS软件提取研究区41个河谷断面的有关基础数据,据此计算了河谷横断面的宽深比、半高宽深比、断面面积、凹度、不对称系数及河谷纵剖面特征的指标。结果表明,纵向岭谷区北部河谷横断面的宽深比很小,其宽深比在4~16间,但沿流向往南有明显增大的趋势,最大达到24。这是由于北部的构造抬升作用强从而引起该区更强列的河流下蚀作用的结果。河谷横断面的凹度显示大多数河谷属于“V”型谷,表明研究区的河流仍然以下切过程为主。谷宽不对称系数及谷面不对称系数揭示了研究区河谷横断面主要是左倾型河谷,即河谷断面上河道左部谷坡较缓,这是强势西南季风在河流左岸迎风坡形成强降水带和在河流右岸背风坡形成弱降水带的雨水差异侵蚀引起的。河谷纵剖面具有明显的下凹特性,凹度在1.40~1.65间。河道比降具有沿程变小的趋势,并遵循指数衰减关系,平均比降在1.22‰~1.85‰间。在纵向岭谷区北部,响应构造抬升作用的西强东弱的现状,河流主河道的比降具有从西向东变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岭谷区 河谷 地貌 横断面 纵剖面 宽深比 凹度 比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