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三角洲土地利用分类研究 被引量:40
1
作者 周炳中 陈浮 +1 位作者 包浩生 彭补拙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8-92,共5页
文中探讨了可持续利用目标下土地利用分类的必要性以及分类原则、依据和方法等问题。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在对该区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全面详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可持续利用、综合性、满足人类需求的适应性和系统性”四大分类原... 文中探讨了可持续利用目标下土地利用分类的必要性以及分类原则、依据和方法等问题。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在对该区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全面详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可持续利用、综合性、满足人类需求的适应性和系统性”四大分类原则 ,并以土地利用的形式与功能相结合的综合分类方式 ,将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现状划分为四大零级系统、9个一级类别、39个二级类型和 4 3个三级类型 ,形成四级层次的分类体系。本方案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与分类理论相互结合探讨的初步结果 ,可为长江三角洲土地利用与管理实践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分类 长江三角洲地区
下载PDF
红壤丘陵区农业开发中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其调控 被引量:2
2
作者 周炳中 杨浩 +2 位作者 周生路 张震宇 张红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2002年第4期14-19,共6页
文章以江西余江县为例 ,通过实验研究、历史资料对比分析及邻近参照等方法 ,研究红壤区农业开发中的生态环境效应。农业开发引起的微观环境效应在于改变土壤水分及其运动状况、加速土壤物质迁移及降低土壤肥力质量 ;区域性效应是植被减... 文章以江西余江县为例 ,通过实验研究、历史资料对比分析及邻近参照等方法 ,研究红壤区农业开发中的生态环境效应。农业开发引起的微观环境效应在于改变土壤水分及其运动状况、加速土壤物质迁移及降低土壤肥力质量 ;区域性效应是植被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水土流失扩大及气候异常 ;全球性影响除区域集聚效应外 ,则是农业活动中产生的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的影响等。采取的调控对策主要是 :保持合理开发 ,适当减轻土地压力 ;优化农业开发模式 ,更新农业耕作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开发 生态环境效应 红壤丘陵区 目标设计 土壤水分 微观效应
下载PDF
豆科绿肥和化肥氮对双季稻稻田氧化亚氮排放贡献的研究 被引量:47
3
作者 熊正琴 邢光熹 +3 位作者 鹤田治雄 施书莲 沈光裕 杜丽娟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04-710,共7页
研究了大田条件下施用绿肥与化肥N后 ,双季稻区稻田土壤氧化亚氮 (N2 O)的排放。结果表明 ,在早稻生长季节既施绿肥又施化肥的处理 (VN)N2 O N的排放量高达 2 75kghm- 2 ,显著高于只施绿肥不施化肥 (V0 )、只施化肥不施绿肥 (FN)或既... 研究了大田条件下施用绿肥与化肥N后 ,双季稻区稻田土壤氧化亚氮 (N2 O)的排放。结果表明 ,在早稻生长季节既施绿肥又施化肥的处理 (VN)N2 O N的排放量高达 2 75kghm- 2 ,显著高于只施绿肥不施化肥 (V0 )、只施化肥不施绿肥 (FN)或既不施绿肥也不施化肥 (F0 )的处理 (后三者在早稻生长季节N2 O N的排放量分别为 0 2 9kghm- 2 、0 3 5kghm- 2 和 0 1 8kghm- 2 ) ,也显著高于在晚稻生长季节各处理N2 O N的排放量 (VN、V0、FN和F0处理分别为 0 3 4、0 2 6、0 2 8和 0 2 3kghm- 2 )。绿肥不仅影响稻田土壤N2 O的排放量 ,还影响其排放模式。VN处理N2 O的排放主要集中早稻生长季节的中期烤田之后 ,其它处理则在整个水稻生长季节均有排放。在早稻生长季节绿肥与化肥N间还存在极显著的交互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科绿肥 化肥 双季稻 稻田 氧化亚氮 排放量 生长季节
下载PDF
轮作制度对水稻生长季节稻田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24
4
作者 熊正琴 邢光熹 +1 位作者 施书莲 杜丽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1761-1764,共4页
通过盆栽试验(3次重复),研究了3种主要轮作制度对稻田水稻生长季节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小麦轮作中,水稻生长季节稻田N2O-N的排放量为4.2 kg·hm-2,显著大于双季稻-小麦轮作中早稻的排放量2.2 kg·hm-2;但两者的季节... 通过盆栽试验(3次重复),研究了3种主要轮作制度对稻田水稻生长季节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小麦轮作中,水稻生长季节稻田N2O-N的排放量为4.2 kg·hm-2,显著大于双季稻-小麦轮作中早稻的排放量2.2 kg·hm-2;但两者的季节平均排放通量无明显差异,分别为117和118μg·m-2·h-1.同时,两者都显著大于双季稻-小麦中的晚稻和持续淹水体系中的水稻生长季节稻田N2O的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67.0和42.1 μg·m·h-1.在前作为旱作小麦的2种水稻生长季节中,大于91%的稻田N2O排放量都集中在水稻生长前半期;在前作为水稻的晚稻生长季节中,稻田N2O排放量的91%集中在中期烤田及收获前水分落干阶段.轮作制度和前作水分状况极大地影响稻田N2O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O排放 轮作制度 水稻田 水分管理
下载PDF
冬季耕作制度对农田氧化亚氮排放的贡献 被引量:20
5
作者 熊正琴 邢光熹 +2 位作者 鹤田治雄 施书莲 沈光裕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9-52,共4页
研究了红壤丘陵地区大田条件下旱地种植冬季豆科作物、油料作物、休闲 ,以及水稻田冬季休闲、种植紫云英绿肥后 ,土壤氧化亚氮 (N2 O)的排放。结果表明 ,水稻田冬季种植紫云英 ,N2 O平均排放通量 (以N计 ,以下同 )为11 1μg·m-2 &#... 研究了红壤丘陵地区大田条件下旱地种植冬季豆科作物、油料作物、休闲 ,以及水稻田冬季休闲、种植紫云英绿肥后 ,土壤氧化亚氮 (N2 O)的排放。结果表明 ,水稻田冬季种植紫云英 ,N2 O平均排放通量 (以N计 ,以下同 )为11 1μg·m-2 ·h-1,比休闲田 (18 3μg·m-2 ·h-1)降低 39% ;旱地种植豌豆 ,N2 O平均排放通量只有 6 9μg·m-2 ·h-1,显著低于休闲田 (9 6 μg·m-2 ·h-1) ,也显著低于油菜田 (12 2 μg·m-2 ·h-1)。各作物施肥后土壤N2 O的排放量均增加 ,豌豆田N2 O平均排放通量为 10 0 μg·m-2 ·h-1,仍显著低于油菜田 (14 7μg·m-2 ·h-1)。因此 ,冬季种植豆科作物可显著降低稻田以及旱地农田N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 耕作制度 农田 氧化亚氮排放 N2O排放 豆科作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