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1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6—8段储层砂岩成岩作用研究 被引量:223
1
作者 史基安 王金鹏 +4 位作者 毛明陆 王琪 郭正权 郭雪莲 卢龙飞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73-380,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的储集岩—三叠系延长组长 6— 8段砂岩是典型的低孔低渗储集岩 ,具有粒径细、成分成熟度低、磨圆度较差、分选性较好的特点。运用薄片鉴定、粘土矿物、稳定同位素分析及物性分析等资料 ,研究了延长组长 6— 8段的...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的储集岩—三叠系延长组长 6— 8段砂岩是典型的低孔低渗储集岩 ,具有粒径细、成分成熟度低、磨圆度较差、分选性较好的特点。运用薄片鉴定、粘土矿物、稳定同位素分析及物性分析等资料 ,研究了延长组长 6— 8段的成岩作用特征 ,分析了它们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状况 ,确定了储层砂岩的成岩作用阶段 ,指出西峰油田优质储层的发育取决于储集砂岩中粘土膜形成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沉积学 储层地球化学 鄂尔多斯盆地 三叠系延长组 成岩作用 西峰油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6
2
作者 李凤杰 王多云 徐旭辉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5-370,共6页
以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为主的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主产油层组长3、长6、长7和长8储层岩石类型主要有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及岩屑砂岩,成分成熟度普遍较低,结构成熟度中等-较好;经历了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解作用,孔隙类型以粒间孔... 以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为主的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主产油层组长3、长6、长7和长8储层岩石类型主要有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及岩屑砂岩,成分成熟度普遍较低,结构成熟度中等-较好;经历了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解作用,孔隙类型以粒间孔、次生溶孔为主。纵向上,长3油层组储层物性最好;平面上,东北部储层物性明显优于西南部。优质储层多出现在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中,碎屑组成、粒级、填隙物含量和成岩作用均对储层性能有重要影响。在陇东地区延长组中识别出简单韵律、复合韵律2大类6种类型储层物性垂向分布模式,而高频基准面旋回的升降控制着本区储层物性韵律的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物性韵律模式 影响因素 延长组 三叠系 陇东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中国主要地块显生宙古地磁视极移曲线与地块运动 被引量:147
3
作者 朱日祥 杨振宇 +4 位作者 马醒华 吴汉宁 孟自芳 方大钧 黄宝春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1998年第S1期1-16,共16页
基于华北、扬子和塔里木三大地块最新古地磁结果,并重新审视已有的古地磁数据,绘制了三大地块显生宙以来的古地磁视极移曲线.以此为基础,推算了各地块古纬度和取向的变化特征.进而分析了三大地块及其周边地块的运动学特征及相互间的对... 基于华北、扬子和塔里木三大地块最新古地磁结果,并重新审视已有的古地磁数据,绘制了三大地块显生宙以来的古地磁视极移曲线.以此为基础,推算了各地块古纬度和取向的变化特征.进而分析了三大地块及其周边地块的运动学特征及相互间的对接和缝合过程.早古生代,华北、扬子、塔里木地块都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华北地块在动力学上是独立的,其运动特征以平移为主,旋转运动为辅;扬子和塔里木地块与冈瓦纳大陆关系密切,塔里木地块很可能在晚奥陶世远离冈瓦纳大陆,在二叠纪与西伯利亚板块对接;我国华北和蒙古联合地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的对接则是在晚保罗世完成的 扬子与华北地块的对接过程是先东后西,东部的对接发生在晚二叠世,对接时结合带位于北纬6°~8°.晚三叠世两地块在西部门合时,结合带位于北纬25°左右.两地块在西部对接的同时,在东部产生了应力释放,使最初俯冲到上地慢的部分陆壳物质被推挤上升,与苏鲁-大别地区的超高压变质岩形成的时代相同.从晚二叠世到早中侏罗世华北与扬子地块以东部为支点经历了大规模的相对旋转.晚侏罗世三大地块在动力学意义上已成为整体.在中国拉萨地块和印度次大陆与中国大陆对接缝合产生的力矩作用下.晚保罗世以来三大地块统一显示了约为20°的顺时针旋转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磁 视极移曲线 大地构造
原文传递
煤型气碳同位素演化二阶段分馏模式及机理 被引量:152
4
作者 刘文汇 徐永昌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59-366,共8页
天然气中甲烷C 同位素组成是判识其母质类型和演化程度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国内外学者对煤型气δ13 C1 与演化程度( Ro) 之间的关系做过大量的工作, 取得了重要成果, 但由于其研究对象的局限性,对其完整的同位素演化分馏特... 天然气中甲烷C 同位素组成是判识其母质类型和演化程度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国内外学者对煤型气δ13 C1 与演化程度( Ro) 之间的关系做过大量的工作, 取得了重要成果, 但由于其研究对象的局限性,对其完整的同位素演化分馏特征尚需进一步完善。由于我国含煤盆地广布,源岩的成烃演化完整而系统,使得系统研究其演化成为可能。本文通过我国不同盆地、不同时代和不同成烃演化的煤型气甲烷C 同位素组成和源岩演化程度( Ro) 的研究, 在大量资料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数学处理, 回归出煤型气C 同位素组成演化的二阶段分馏模式并对其分馏机理进行了探讨。这一结果对煤成烃,特别是低演化阶段煤成烃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型气 演化模式 成烃机理 碳同位素 天然气
下载PDF
构造应力场、地震泵和油气运移 被引量:120
5
作者 华保钦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77-85,共9页
本文从中国含油气盆地中断层发育区孔隙流体压力分布和构造应力场特征出发,以莫尔国及岩石破裂包络线理论深入探讨了不同条件下造成岩石破裂的机理,指出构造应力是油气运移的动力之一,地震泵在断裂发育区是油气沿断层作垂向运移的重... 本文从中国含油气盆地中断层发育区孔隙流体压力分布和构造应力场特征出发,以莫尔国及岩石破裂包络线理论深入探讨了不同条件下造成岩石破裂的机理,指出构造应力是油气运移的动力之一,地震泵在断裂发育区是油气沿断层作垂向运移的重要作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运移 构造应力场 地震泵 油气藏
下载PDF
泌阳凹陷核桃园组微量元素演化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135
6
作者 王随继 黄杏珍 +4 位作者 妥进才 邵宏舜 阎存凤 王寿庆 何祖荣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5-70,共6页
泌阳凹陷下第三系核桃园组总体上表现为一个大的湖退体系,而其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及有关元素比值却呈现出细微而明显的旋回变化特征。本文依据泥岩、页岩和碳酸盐岩中Ti、Sr、Ba等十六种微量元素含量及Sr/Ba、Fe/Mn、S... 泌阳凹陷下第三系核桃园组总体上表现为一个大的湖退体系,而其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及有关元素比值却呈现出细微而明显的旋回变化特征。本文依据泥岩、页岩和碳酸盐岩中Ti、Sr、Ba等十六种微量元素含量及Sr/Ba、Fe/Mn、Sr/Cu等七种比值的变化特征,结合古盐度及岩相资料,对核桃园组沉积时的古气候作了系统的研究,基本上分出了温暖潮湿、干湿交替、炎热干旱、温热半干旱四类较为特征的古气候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陷 核桃园组 微量元素 比值 古气候
下载PDF
四川盆地古隆起特征及对天然气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17
7
作者 李晓清 汪泽成 +2 位作者 张兴为 刘琴 燕金梅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7-351,共5页
四川盆地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 ,形成了不同规模及不同控气作用的古隆起。加里东期的古隆起因受后期多期改造 ,分布复杂 ;海西 -印支期主要发育开江古隆起 ,为继承性发育的古隆起 ;印支期泸洲古隆起是川西前陆盆地的前隆 ;燕山期的江油 -... 四川盆地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 ,形成了不同规模及不同控气作用的古隆起。加里东期的古隆起因受后期多期改造 ,分布复杂 ;海西 -印支期主要发育开江古隆起 ,为继承性发育的古隆起 ;印支期泸洲古隆起是川西前陆盆地的前隆 ;燕山期的江油 -绵竹和大兴两个古隆起明显向坳陷扩展。上述古隆起不仅改造了储层性能 ,其古圈闭为油气早期聚集提供了场所 ,而且延缓了生烃时间 ,有利于油气晚期成藏。因此 ,四川盆地的古隆起是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隆起 油气早期聚集 特征 加里东运动 印支运动 燕山运动 四川盆地 天然气 油气勘探
下载PDF
陕甘宁盆地华池地区延长组缓坡带三角洲前缘的微相构成 被引量:83
8
作者 李凤杰 王多云 +4 位作者 郑希民 刘自亮 王峰 李树同 王志坤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82-587,共6页
以晚三叠世华池地区延长组为例 ,对缓坡背景下的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两种主要储油微相进行研究 ,建立了分类方案和识别标志。将水下分流河道划分为截削式和完整式两大类 10种类型 ;河口坝细分为孤立式、叠加式和复合式三大... 以晚三叠世华池地区延长组为例 ,对缓坡背景下的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两种主要储油微相进行研究 ,建立了分类方案和识别标志。将水下分流河道划分为截削式和完整式两大类 10种类型 ;河口坝细分为孤立式、叠加式和复合式三大类 5种类型。文中根据入湖后的水下分流河道能量强弱变化和湖水深浅的不同组合关系 ,对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的沉积条件进行分析 ,归纳总结了本区缓坡条件下的三角洲前缘的沉积模式。同时讨论了本区独具特色的复合式坝 (“坝上河”)沉积微相的成因类型 :分流河道侵蚀河口坝型复合式河口坝和分流河道叠加河口坝型复合式坝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池地区 延长相 水下分流河道 河口坝 复合式坝 陕甘宁盆地 沉积条件 油气储层 沉积微相
下载PDF
长石砂岩中长石溶解作用发育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5
9
作者 史基安 晋慧娟 薛莲花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67-75,共9页
松辽盆地和辽河盆地的砂岩储层中长石含量很高,次生孔隙主要是由长石颗粒溶解后形成的。本文运用扫描电镜、X衍射、氧碳稳定同位素等分析方法,对研究区砂岩储层中长石溶解作用发育状况以及溶解物质的迁移与沉淀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松辽盆地和辽河盆地的砂岩储层中长石含量很高,次生孔隙主要是由长石颗粒溶解后形成的。本文运用扫描电镜、X衍射、氧碳稳定同位素等分析方法,对研究区砂岩储层中长石溶解作用发育状况以及溶解物质的迁移与沉淀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阐明了泥质岩在成岩过程中由于粘土矿物和有机质演化所释放出来的富含有机酸溶液对砂岩中长石溶解作用的发育产生着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 长石溶解作用 粘土矿物 演化
下载PDF
大型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以松辽盆地北部葡萄花油层为例 被引量:98
10
作者 王建功 王天琦 +2 位作者 卫平生 梁苏娟 韩小强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7年第2期28-34,共7页
基于岩心观察、地震、测井、录井以及分析化验资料,开展松辽盆地北部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在此基础上论述葡萄花油层的区域沉积相展布及微相类型和特征。提出葡萄花油层属于浅水湖泊三角洲沉积,沉积主体以三角洲前缘相带为... 基于岩心观察、地震、测井、录井以及分析化验资料,开展松辽盆地北部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在此基础上论述葡萄花油层的区域沉积相展布及微相类型和特征。提出葡萄花油层属于浅水湖泊三角洲沉积,沉积主体以三角洲前缘相带为主,与经典三角洲前缘相带模式不同,主要表现在:①前缘相带延伸较宽,直接覆盖整个湖盆,并表现为频繁暴露水面的特征,深湖、半深湖相对不发育;②分流河道遭受不同程度的席状砂化,依次划分为弱席状化、中等席状化、强席状化等3种类型;③浅水湖泊三角洲沉积模式不具备Gilbert典型三角洲顶积层、前积层和底积层的三元沉积模式。建立了浅水湖泊三角洲前缘相带在LST、TST、HST不同体系域的平面分布模式,分别为朵状、辫状以及枝状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湖泊三角洲 岩性油气藏 分流河道席状砂化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 沉积模式 葡萄花油层 松辽盆地
下载PDF
缺氧环境及地球化学判识标志的探讨——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 被引量:103
11
作者 腾格尔 刘文汇 +1 位作者 徐永昌 陈践发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65-372,共8页
在地质历史时期 ,古缺氧环境对沉积有机质的数量和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优质烃源岩而言较高的有机质数量、较好的有机质质量无疑是主要条件。在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的微量元素和有机质丰度... 在地质历史时期 ,古缺氧环境对沉积有机质的数量和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优质烃源岩而言较高的有机质数量、较好的有机质质量无疑是主要条件。在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的微量元素和有机质丰度等的研究 ,着重讨论了微量元素、稳定同位素和有机质等判识缺氧环境的地球化学指标情况 ,并建立了缺氧环境基本特征及判识指标的综合体系。缺氧沉积中一般为V、Mo、Zn等金属和有机碳富集程度高 ,DOP >0 .4 0 ,V/(V +Ni) >0 .4 5 ,U/Th >0 .75 ,δCe >- 0 .1,Pr/Ph <1。研究表明 ,地球化学 -沉积学的综合指标能更有效地判识和反演古缺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判识标志 缺氧环境 古地质环境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环境现状及其演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92
12
作者 王琪 史基安 +1 位作者 张中宁 孟自芳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6-52,共7页
石羊河流域下游地区蒸发强度大、地下水循环速度慢,加之近年来地表水供给量的严重不足,过度开采地下水已引发了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植被退化、盐渍化、沙漠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地下水位的下降与矿化度的增高存在着明显... 石羊河流域下游地区蒸发强度大、地下水循环速度慢,加之近年来地表水供给量的严重不足,过度开采地下水已引发了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植被退化、盐渍化、沙漠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地下水位的下降与矿化度的增高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性,特别是流域下游地区地下水矿化度的增高趋势明显。根据影响地下水动态的主要影响因素可将石羊河流域地下水的动态类型划分为蒸发型、开采型、径流开采型、渗入型和蒸发开采型5种,在此基础上,结合多年地下水位和水质变化的实测资料,对石羊河流域地下水下降趋势和亏空状况进行模拟分析,表明该区近40a来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亏空量不断增加,并且具有明显的加速趋势。1960年武威和民勤盆地地下水亏空量为1 74×108m3,1998年已达4 52×108m3,如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治理,预计2010年将达到6 7×108m3,这将对该区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羊河流域 地下水位 地下水亏空状况 水质 盐渍化 生态环境
下载PDF
松辽盆地非生物成因气的探讨 被引量:92
13
作者 郭占谦 王先彬 《中国科学(B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03-309,共7页
松辽盆地为—克拉通内裂谷盆地。基底、地壳及超壳深大断裂发育。沿深大断裂发生的沉积同期和后期的岩浆活动活跃,存在着非生物成因天然气及其伴生资源的供给条件。非生物成因甲烷沿深大断裂分布,δ^(13)C为-12.8‰至-24.2‰;甲烷同系... 松辽盆地为—克拉通内裂谷盆地。基底、地壳及超壳深大断裂发育。沿深大断裂发生的沉积同期和后期的岩浆活动活跃,存在着非生物成因天然气及其伴生资源的供给条件。非生物成因甲烷沿深大断裂分布,δ^(13)C为-12.8‰至-24.2‰;甲烷同系物碳同位素组成δ^(13)C值反序排列,即δ^(13)C_1>δ^(13)C_2>δ^(13)C_3;氦同位素显示了含幔源氦的同位素组成特征,~3He/~4He=2.34—2.97×10^(-6);上述事实表明,松辽盆地可能存在非生物成因天然气及其伴生资源,是裂谷型沉积盆地资源评价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生物成因 天然气 盆地 裂谷
原文传递
碎屑储集岩成岩演化过程中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特征——以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地区为例 被引量:82
14
作者 王琪 史基安 +1 位作者 薛莲花 陈国俊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84-590,共7页
塔西南坳陷不同时代碎屑储集岩成岩环境经历了由酸性向碱性演变的过程,成岩环境地球化学性质的这种转变直接控制了发生在碎屑岩成岩体系中的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特征。酸性成岩环境形成于烃源岩—储集岩系统中有机—无机反应最活跃时期,... 塔西南坳陷不同时代碎屑储集岩成岩环境经历了由酸性向碱性演变的过程,成岩环境地球化学性质的这种转变直接控制了发生在碎屑岩成岩体系中的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特征。酸性成岩环境形成于烃源岩—储集岩系统中有机—无机反应最活跃时期,主要分布在早成岩阶段A、B期和晚成岩阶段A期,当古地温小于90℃,Ro值在<0.5%~1.3%之间,酸性的孔隙介质与骨架颗粒之间主要发生蚀变、溶解和氧化硅沉淀作用。当古地温达到90℃以上,Ro值在1.3%~>2%时,有机质脱羧基停止,有机酸发生分解,CO2来源减小,使孔隙流体性质由酸性向碱性变化,成岩环境呈碱性,这时晚期含铁碳酸盐矿物交代作用最为活跃,同时伴随自生伊利石和绿泥石沉淀、陆源伊利石重结晶成绢云母、高岭石向伊利石或绿泥石转变等作用。成岩环境在其演化过程中,由于孔隙流体性质的转变,破坏了早期成岩环境的物理化学平衡状态,使旧的成岩反应停止,新的成岩反应开始,从而形成多种矿物蚀变→交代→溶解→沉淀过程,导致碎屑储集岩结构和孔隙组合特征上的差异,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的强度和范围决定了碎屑储集岩的储集性能及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储集岩 成岩环境 流体岩石 相互作用 油气藏
下载PDF
低孔渗油气富集区优质储层形成条件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77
15
作者 王多云 郑希民 +4 位作者 李风杰 王峰 刘自亮 王志坤 李树同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87-91,共5页
低孔低渗 (孔隙度一般小于 1 2 % ,渗透率大多在 1× 1 0 - 3μm2左右 )性质的碎屑岩作为储层的油气藏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稳定克拉通盆地或者叠合盆地中最主要的油气藏类型。但是 ,通过近几年的勘探实践发现 ,在低孔低渗含油气区中 ,... 低孔低渗 (孔隙度一般小于 1 2 % ,渗透率大多在 1× 1 0 - 3μm2左右 )性质的碎屑岩作为储层的油气藏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稳定克拉通盆地或者叠合盆地中最主要的油气藏类型。但是 ,通过近几年的勘探实践发现 ,在低孔低渗含油气区中 ,仍有具优质储集层的高产油气藏存在。从优质储层的构造、沉积和成岩等几个方面讨论了这些优质储层的形成条件、阐述了描述和识别优势储层的原则和方法基础。认为储层的原始物质组成和结构是影响其物性特征的最关键因素、先天母质条件是优质储层之本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率 孔隙度 碎屑岩 储层 油气藏 形成条件 沉积环境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石炭系烃源岩和煤岩生物标志物特征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被引量:87
16
作者 孟仟祥 房嬛 +1 位作者 徐永昌 沈平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29-736,共8页
采自柴达木盆地东北部石炭系烃源岩和煤岩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研究表明,研究样品的有机质演化已达高成熟阶段,其母质来源以水生生物为主,同时有较丰富的陆源物质输入。除煤岩的沉积古环境较氧化且经历过较强的降解过程外,其余样品的沉积古... 采自柴达木盆地东北部石炭系烃源岩和煤岩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研究表明,研究样品的有机质演化已达高成熟阶段,其母质来源以水生生物为主,同时有较丰富的陆源物质输入。除煤岩的沉积古环境较氧化且经历过较强的降解过程外,其余样品的沉积古环境均属于较还原环境,沉积介质为咸水环境,有机质总体丰度高。因此该区石炭系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是一套较一般侏罗系为好的烃源岩系,有较好的生烃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系 烃源岩 地球化学 古环境 柴达木盆地 陆源物质 沉积 有机质演化 煤岩 生物标志化合物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86
17
作者 段毅 吴保祥 +2 位作者 张辉 郑朝阳 王传远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01-310,共10页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原油进行系统地采样和高分辨率的GC-MS、IRMS分析,研究了原油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和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并且进行了油源对比,探讨了其成因。研究资料指示了所研究原油属于同一成因类型;原油有机母质为菌藻类和高...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原油进行系统地采样和高分辨率的GC-MS、IRMS分析,研究了原油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和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并且进行了油源对比,探讨了其成因。研究资料指示了所研究原油属于同一成因类型;原油有机母质为菌藻类和高等植物,特别是高等植物为原油的形成作出了贡献;原油形成于弱还原和淡水或微咸水环境;原油均为成熟原油;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和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油层组具有亲缘关系,反映了原油主要来源于长7油层组。这些研究结果为盆地的石油勘探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原油 生物标志化合物 组成和分布特征 碳同位素 成因
下载PDF
深层油气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77
18
作者 妥进才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2年第4期565-571,共7页
随着油气勘探工作的日益深入 ,渴望在盆地中浅层取得大的突破已越来越困难。近年来世界油气勘探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向盆地深部拓展。国内外均广泛发现的超过油气稳定温度和深度下限的深层油气藏的存在 ,对传统的油气成因理论提出了严... 随着油气勘探工作的日益深入 ,渴望在盆地中浅层取得大的突破已越来越困难。近年来世界油气勘探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向盆地深部拓展。国内外均广泛发现的超过油气稳定温度和深度下限的深层油气藏的存在 ,对传统的油气成因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用传统的油气成因理论对深层油气勘探中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难以作出合理的解释。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在深层油气方面的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并从深层油气的温度、深层油气的分布、深层油气形成的物质基础、深层油气的稳定性以及深层油气的储集空间等方面论述了沉积盆地深层仍具有形成工业油气藏的条件和基础。理论研究和实际勘探结果均表明 ,烃源岩在较高的热演化阶段仍具有形成工业油气藏的成烃潜力。深部地层裂缝和微破裂带是不封闭的 ,流体可以沿此为通道发生运移并储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油气 油气成因理论 油气稳定性
下载PDF
天然气成因类型及判别标志 被引量:74
19
作者 刘文汇 徐永昌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10-116,共7页
本文通过前人对天然气类型划分的分析,基于多年的研究结果,以“多源复合、多阶连续”的天然气成因新模式,提出了科学的天然成因类型划分方案,并讨论了不同成因类型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
关键词 天然气 成因 类型划分 判别标志
下载PDF
岩矿样品中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的质谱分析 被引量:76
20
作者 叶先仁 吴茂炳 孙明良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4-178,共5页
利用MM 5 4 0 0质谱计建立了岩矿样品中He、Ne、Ar、Kr和Xe同位素组成的测定方法。仪器的工作状态稳定 ,且能将3He与HD的谱峰完全分开 ;在处理气体时将非稀有气体尤其是碳的化合物用海绵钛炉充分消除 ;在测试Ne同位素组成时用烧结型不... 利用MM 5 4 0 0质谱计建立了岩矿样品中He、Ne、Ar、Kr和Xe同位素组成的测定方法。仪器的工作状态稳定 ,且能将3He与HD的谱峰完全分开 ;在处理气体时将非稀有气体尤其是碳的化合物用海绵钛炉充分消除 ;在测试Ne同位素组成时用烧结型不锈钢滤芯可以基本消除40 Ar2 +对2 0 Ne的干扰 ,必要时要进行校正 ;为了保证谱峰强度与相应元素量的大小之间的线性关系 ,质谱计主机中的气体量应控制合适。对宽甸新生代火山岩及地幔岩包体中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的测定结果表明 ,中国东部上地幔具有大洋中脊玄武岩 (MOR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气体 同位素 质谱分析 岩矿样品 地幔岩包体 火山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