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73篇文章
< 1 2 1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捕获跟踪与瞄准系统的基本技术问题 被引量:155
1
作者 马佳光 《光学工程》 CSCD 1989年第3期1-42,共42页
本文分析了光电捕获跟踪与瞄准系统的概念、技术要求及基本技术问题,并指出响应速度和跟踪精度是系统的关键。为实现快速捕获与高精度跟踪瞄准,必须提高光电探测器性能、改善结构设计并采用高精度控制技术等。本文对复合轴结构、视轴稳... 本文分析了光电捕获跟踪与瞄准系统的概念、技术要求及基本技术问题,并指出响应速度和跟踪精度是系统的关键。为实现快速捕获与高精度跟踪瞄准,必须提高光电探测器性能、改善结构设计并采用高精度控制技术等。本文对复合轴结构、视轴稳定技术、成象跟踪、前缋控制和滤波预测等作了详细的分析与讨论。本文还指出采用自适应光学技术的跟踪系统是很有前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 捕获 跟踪 瞄准系统 探测器
下载PDF
无机抗菌剂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77
2
作者 黄占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5-37,共3页
无机抗菌剂分为银系陶瓷和光催化陶瓷两类,扼要介绍了它们的性质、抗菌机理、评价方法、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 二氧化钛 光催化陶瓷 抗菌作用 无机抗菌剂
下载PDF
一种自适应阈值的Canny边缘检测算法 被引量:95
3
作者 唐路路 张启灿 胡松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7-132,共6页
针对传统Canny算法阈值选择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最大类间方差法的自适应同步搜索高低阈值的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梯度直方图信息将对应的像素分为三类;其次基于改进的Otsu算法定义评价函数,该评价函数描述了类间方差;最后依次... 针对传统Canny算法阈值选择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最大类间方差法的自适应同步搜索高低阈值的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梯度直方图信息将对应的像素分为三类;其次基于改进的Otsu算法定义评价函数,该评价函数描述了类间方差;最后依次搜索评价函数的一个最大值,自动获取Canny算子的高低阈值。该方法不需要人为设定任何参数。与传统Canny算法、直接Otsu算法的结果比较表明,本文方法对不同的图像都能较好地提取真实边缘,特别是在低对比度图像的边缘提取上,此方法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检测 CANNY算法 改进的Otsu算法 自适应阈值
下载PDF
自适应光学技术 被引量:79
4
作者 姜文汉 《自然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13,共7页
动态光学波前误差是困扰光学界几百年的老问题,自适应光学技术提供了解决这一难题的途径。自适应光学通过对动态波前误差的实时探测—控制—校正,使光学系统能够自动克服外界扰动,保持系统良好性能。本文在说明自适应光学技术的基本原理... 动态光学波前误差是困扰光学界几百年的老问题,自适应光学技术提供了解决这一难题的途径。自适应光学通过对动态波前误差的实时探测—控制—校正,使光学系统能够自动克服外界扰动,保持系统良好性能。本文在说明自适应光学技术的基本原理后,介绍由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研制的三套自适应光学系统及其使用结果:1.2m望远镜天体目标自适应光学系统,“神光I”激光核聚变波前校正系统和人眼视网膜高分辨力成像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波前探测 波前控制 波前校正 高分辨力成像 激光核聚变 人眼视网膜
下载PDF
多特征复合的角点提取方法 被引量:46
5
作者 张坤华 王敬儒 张启衡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9-324,共6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图象灰度特征和边界轮廓点特征相复合的角点检测方法 .首先在 SU SAN特征检测原则基础上 ,提出了基于图象灰度特征的快速自适应特征检测方法 ,用以提取不同图象对比度下目标轮廓上的初角点 .利用边沿元对这些包含了部分... 提出了一种利用图象灰度特征和边界轮廓点特征相复合的角点检测方法 .首先在 SU SAN特征检测原则基础上 ,提出了基于图象灰度特征的快速自适应特征检测方法 ,用以提取不同图象对比度下目标轮廓上的初角点 .利用边沿元对这些包含了部分边缘点的初角点沿边缘方向跟踪排序后 ,再由根据图象边缘特征检测的边界方向变化情况来确定角点位置 ,同时剔除由于图象数字化而导致的虚假角点 .这种方法克服了单一特征提取角点所带来的弊病 ,提高了角点检测的精度 ,抗噪能力强 ,运算量较小 ,适于实时实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点检测 多特征复合 SUSAN 边沿元 角点提取方法 图象处理 计算机视觉
下载PDF
折射/衍射红外光学系统的消热差设计 被引量:55
6
作者 郭永洪 沈忙作 陆祖康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1392-1395,共4页
研究了衍射光学元件的温度效应以及混合光学系统的消热差设计方法 ,给出了视场4 .2°、冷光栏效率 10 0 %、温度范围在 - 30~ 70℃的红外折射
关键词 消热差设计 折射/衍射红外光学系统
原文传递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建模及运行曲线仿真 被引量:59
7
作者 周黎 杨世洪 高晓东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0-25,共6页
为了优化开环情况下步进电机的控制,研究运行曲线和传动刚度对步进电机开环控制系统运动情况的影响。依据步进电机运行原理和系统动力学特性,建立控制系统数学模型。设计一种基于正矢函数,高阶平滑的加减速曲线,并与常见的匀加减速曲线... 为了优化开环情况下步进电机的控制,研究运行曲线和传动刚度对步进电机开环控制系统运动情况的影响。依据步进电机运行原理和系统动力学特性,建立控制系统数学模型。设计一种基于正矢函数,高阶平滑的加减速曲线,并与常见的匀加减速曲线和指数型加减速曲线进行了比较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正矢型加减速曲线能够更好地抑制运动过程中的冲击,减小终点位置的残余振动幅度。该控制方式适用于对运动精度和稳定性有较高要求的场合,在分幅式航空相机的摆扫控制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进电机 开环控制 系统建模 运行曲线
下载PDF
激光雷达探测及三维成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59
8
作者 刘博 于洋 姜朔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27,共13页
激光雷达是一种可以精确、快速获取目标三维空间信息的主动探测技术,在目标的识别、分类和高精度三维成像及测量方面有着独特的技术优势,应用范围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本文详细阐述了激光雷达探测以及三维成像系统的各种体制、探测原理... 激光雷达是一种可以精确、快速获取目标三维空间信息的主动探测技术,在目标的识别、分类和高精度三维成像及测量方面有着独特的技术优势,应用范围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本文详细阐述了激光雷达探测以及三维成像系统的各种体制、探测原理等;总结和梳理了国内外单点扫描、线阵推扫以及面阵三维成像激光雷达系统的发展现状;同时对比分析了它们在星载、机载、车载等不同平台和应用领域的技术特点及优劣势等。近年来,三维成像激光雷达逐渐从单点扫描向小面阵扫描和线阵推扫式及面阵闪光成像发展,成像速度越来越快;同时单光子探测技术逐渐成熟,探测灵敏度越来越高。随着现代探测技术越来越趋向于多种传感器的融合探测发展,三维成像的发展也趋向于主、被动成像相结合,以获取更丰富的目标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测距 激光雷达三维成像 扫描激光三维成像 面阵激光三维成像
下载PDF
一种针对图像模糊的无参考质量评价指标 被引量:58
9
作者 谢小甫 周进 吴钦章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21-924,共4页
在成像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图像模糊的原因,提出了一种为图像构造参考图像的方法,进而将结构相似度(SSIM)评价方法引入到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中,提出一种无参考结构清晰度(NRSS)的新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将其用于对模糊图像的质量... 在成像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图像模糊的原因,提出了一种为图像构造参考图像的方法,进而将结构相似度(SSIM)评价方法引入到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中,提出一种无参考结构清晰度(NRSS)的新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将其用于对模糊图像的质量评价。该方法通过低通滤波器来构造参考图像,通过计算原始图像与参考图像的结构相似度值来评价原始图像质量,很好地结合了成像系统的数学模型和结构相似度评价方法的优势,实验结果表明无参考结构清晰度评价指标能够给出和主观评价方法以及其余有参考评价方法一致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质量评价 成像模型 结构相似度 无参考结构清晰度 梯度能量函数
下载PDF
哈特曼波前传感器的应用 被引量:48
10
作者 姜文汉 鲜浩 +3 位作者 杨泽平 姜凌涛 饶学军 许冰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228-235,共8页
夏克—哈特曼(S-H)波前传感器可以用很高的采样频率同时测量出光场的相位分布和强度分布。它不仅作为波前传感器广泛地应用于自适应光学系统之中,而且还用于光学元件和光学系统的检测、激光光束质量诊断和大气扰动测量之中。我们研... 夏克—哈特曼(S-H)波前传感器可以用很高的采样频率同时测量出光场的相位分布和强度分布。它不仅作为波前传感器广泛地应用于自适应光学系统之中,而且还用于光学元件和光学系统的检测、激光光束质量诊断和大气扰动测量之中。我们研制了一系列S-H波前传感器。本文总结了这些传感器在不同领域的测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波前传感器 自适应光学 光学系统
下载PDF
超表面相位调控原理及应用 被引量:57
11
作者 李雄 马晓亮 罗先刚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5-275,共21页
超构表面是一种基于亚波长结构的功能膜层器件,也称超表面或二维超构材料。超构表面可在平面化的亚波长结构内产生异常的相位突变,从而为包括大口径平面成像、电磁虚拟赋形、大视场全息显示等应用提供有效手段。与传统的光学器件相比,... 超构表面是一种基于亚波长结构的功能膜层器件,也称超表面或二维超构材料。超构表面可在平面化的亚波长结构内产生异常的相位突变,从而为包括大口径平面成像、电磁虚拟赋形、大视场全息显示等应用提供有效手段。与传统的光学器件相比,超构表面器件具有亚波长尺度相位、振幅、偏振任意调控,轻薄、易集成、低损耗、表面可共形设计等诸多优点,因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超构表面的相位调控原理进行分析,并据此对现有的超构表面进行分类,同时介绍了各类超构表面器件的特点和应用,最后对超构表面领域面临的挑战及有待进一步拓展的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构表面 超构材料 相位 斯涅耳定律
下载PDF
磷酸钙陶瓷生物降解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31
12
作者 黄占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4,共4页
磷酸三钙、磷酸四钙、羟基磷灰石及它们的混合物等磷酸钙陶瓷,其成分与骨矿物组成类似,生物学相容性好,被视为典型的生物陶瓷。它们在生理环境下能发生不同程度的降解,被组织吸收,称为生物降解或生物吸收。这种特性与材料的化学成... 磷酸三钙、磷酸四钙、羟基磷灰石及它们的混合物等磷酸钙陶瓷,其成分与骨矿物组成类似,生物学相容性好,被视为典型的生物陶瓷。它们在生理环境下能发生不同程度的降解,被组织吸收,称为生物降解或生物吸收。这种特性与材料的化学成分、结晶相、结构形态等材料学因素有关,同时也与宿主个体差异、植入部位、与骨接触方式等生物学因素有关。目前主要研究方法有体外模拟试验及体内埋植试验,通过观测材料结构、性能及成分的变化,与骨界面结合状态、细胞学、组织学变化等,探索陶瓷的生物降解机理及控制降解的途径,以寻求新型骨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钙陶瓷 生物降解 生物吸收 生物陶瓷
下载PDF
形心和匹配跟踪算法的改进 被引量:25
13
作者 李强 杨涛 《光电工程》 CAS CSCD 2000年第2期28-30,共3页
从数字图象处理方法着手介绍了一些有效的跟踪算法 ,分析了这些算法的优缺点 ,并根据工程应用的要求 ,对这些算法进行了改进 ,以满足工程要求。实验表明这些改进后的算法对复杂背景中目标的跟踪性能有较大提高。
关键词 数字图象处理 目标跟踪 形心算法 匹配算法
下载PDF
自适应光学系统随机并行梯度下降控制算法仿真与分析 被引量:50
14
作者 杨慧珍 李新阳 姜文汉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355-1360,共6页
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能不依赖波前传感器直接对系统性能进行优化。以32单元变形镜为校正器,采用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建立了自适应光学系统仿真模型。通过分析该系统对静态波前畸变的校正能力,验证了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的收敛性;讨... 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能不依赖波前传感器直接对系统性能进行优化。以32单元变形镜为校正器,采用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建立了自适应光学系统仿真模型。通过分析该系统对静态波前畸变的校正能力,验证了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的收敛性;讨论了算法增益系数、随机扰动幅度与收敛速度的关系,并指出通过算法增益系数的自适应调整可以改进算法的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 数值仿真 变形镜 收敛
原文传递
用于活体人眼视网膜观察的自适应光学成像系统 被引量:45
15
作者 凌宁 张雨东 +4 位作者 饶学军 李新阳 王成 胡弈云 姜文汉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153-1158,共6页
利用自适应光学技术 ,研制了两套活体人眼视网膜高分辨力成像系统 ,在实时校正人眼波前误差的基础上 ,实现活体人眼视网膜细胞尺度的高分辨力成像。这两套系统分别采用 19和 37单元小型压电变形反射镜作为波前校正元件 ,哈特曼夏克 (Har... 利用自适应光学技术 ,研制了两套活体人眼视网膜高分辨力成像系统 ,在实时校正人眼波前误差的基础上 ,实现活体人眼视网膜细胞尺度的高分辨力成像。这两套系统分别采用 19和 37单元小型压电变形反射镜作为波前校正元件 ,哈特曼夏克 (Hartmann Shack)波前传感器测量波前误差 ,用眼底反射的半导体激光作为波前探测的信标。在用计算机控制自适应光学系统实现人眼波前误差校正后 ,触发闪光灯照明视网膜 ,用CCD相机记录视网膜的高分辨力图像。校正后的残余波前误差的均方根值已分别小于 1/ 6和 1/ 10波长 ,相当于视网膜上成像分辨力分别为 3.4 μm和 2 .6 μm ,接近衍射极限。试验表明 37单元系统的成像质量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视网膜 高分辨力成像 变形反射镜 哈特曼-夏克波前传感器
原文传递
自适应光学发展综述 被引量:52
16
作者 姜文汉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5,共15页
自适应光学(AO)是校正动态光学波前误差的技术。本文概述了近50年来AO的发展历程,包括发展初期,"星球大战"期间美国的发展,以及在地基高分辨力成像望远镜,激光系统(特别是惯性约束聚变)以及眼科等方面的应用,此外还给出AO的... 自适应光学(AO)是校正动态光学波前误差的技术。本文概述了近50年来AO的发展历程,包括发展初期,"星球大战"期间美国的发展,以及在地基高分辨力成像望远镜,激光系统(特别是惯性约束聚变)以及眼科等方面的应用,此外还给出AO的发展趋势。通过引用每一项技术发展,首创者的首篇文献,给出了比较清晰的发展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波前校正 高分辨力成像
下载PDF
大气湍流畸变相位屏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被引量:46
17
作者 张慧敏 李新阳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19,共6页
利用功率谱反演法和Zernike多项式展开法对符合Kolmogonov统计规律的大气湍流畸变波前相位屏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对比模拟相位屏的相位结构函数与理论结果的差异分析模拟相位屏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功率谱反演法产生的相位屏在高空... 利用功率谱反演法和Zernike多项式展开法对符合Kolmogonov统计规律的大气湍流畸变波前相位屏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对比模拟相位屏的相位结构函数与理论结果的差异分析模拟相位屏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功率谱反演法产生的相位屏在高空间频率部分与理论相符,在低空间频率部分明显偏离理论值,通过次谐波补偿有效改善低频不足,次谐波级数达到4级足够;Zernike多项式展开法产生的相位屏的低空间频率成分与理论相符,而高空间频率成分不足随着所用Zernike阶数的增加而有所改善,但同时也带来计算量增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湍流 数值模拟 功率谱 ZERNIKE多项式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的自适应光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0
18
作者 姜文汉 张雨东 +5 位作者 饶长辉 凌宁 官春林 李梅 杨泽平 史国华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4-72,共9页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的自适应光学研究始于1979年。1980年建立自适应光学研究室,在突破了波前校正器(包括变形反射镜和高速倾斜反射镜)、波前传感器、波前处理机和波前控制等关键技术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系列自适应光学系统,用于天...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的自适应光学研究始于1979年。1980年建立自适应光学研究室,在突破了波前校正器(包括变形反射镜和高速倾斜反射镜)、波前传感器、波前处理机和波前控制等关键技术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系列自适应光学系统,用于天文望远镜、惯性约束聚变和人眼视觉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天文望远镜 惯性约束聚变 视网膜成像 变形反射镜 波前传感器
原文传递
单圈绝对式编码器的研制 被引量:42
19
作者 苏海冰 刘恩海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74-78,共5页
单圈绝对式编码器是国际上新出现的光栅编码技术之一。它突破了传统的光栅编码原理 ,使用了一种新颖独特的黑白条纹编码方式进行角度测量 ;它的实现需要融合传感器技术、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为一体。详细介绍了单圈绝对式编码... 单圈绝对式编码器是国际上新出现的光栅编码技术之一。它突破了传统的光栅编码原理 ,使用了一种新颖独特的黑白条纹编码方式进行角度测量 ;它的实现需要融合传感器技术、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为一体。详细介绍了单圈绝对式编码器的基本原理和理论依据 ,具体给出了系统硬件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式编码器 单圈编码器 光栅编码 系统设计 光电编码器
下载PDF
基于ARM的嵌入式Boot Loader浅析 被引量:26
20
作者 白伟平 包启亮 《微计算机信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4Z期99-100,53,共3页
在专用的嵌入式系统(如ARM)上运行GNU/Linux已经变得越来越流行,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ARM的嵌入式BootLoader在嵌入式文件系统中所处的位置、作用、基本概念,从开发人员的角度比较了BootLoader两种操作模式之异同,最后分析了BootLoader的... 在专用的嵌入式系统(如ARM)上运行GNU/Linux已经变得越来越流行,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ARM的嵌入式BootLoader在嵌入式文件系统中所处的位置、作用、基本概念,从开发人员的角度比较了BootLoader两种操作模式之异同,最后分析了BootLoader的启动流程,以及在不同启动阶段CPU的合理设置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M BOOT LOADER 启动流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