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发达国家和我国科技计划项目科普化现状比较
被引量:
23
1
作者
姜联合
袁志宁
马强
《科普研究》
2010年第5期39-47,共9页
该文通过比较发达国家和我国科技计划项目科普化现状,指出我国科技计划项目科普化已远远落后世界科技发展要求,与我国总体经济发展、科技发展不相匹配。建立我国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科普化机制是增进我国国家科技发展后劲、提升全民科学素...
该文通过比较发达国家和我国科技计划项目科普化现状,指出我国科技计划项目科普化已远远落后世界科技发展要求,与我国总体经济发展、科技发展不相匹配。建立我国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科普化机制是增进我国国家科技发展后劲、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实现我国国力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计划项目
科普化
发达国家科普化模式
机制建设
原文传递
我国科技计划项目科普化模式和实施过程初探
被引量:
11
2
作者
姜联合
袁志宁
马强
《科普研究》
2010年第6期5-13,共9页
通过分析我国开展科技计划项目科普化的意义,从科研人员的角度对我国科技计划项目科普化项目、科普任务和合理经费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并借鉴发达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科普化模式,提出我国科技计划项目科普化初步模式和具体实施办法。
关键词
科技计划项目
科普需求调查
科普化专项基金
科普化模式及过程
原文传递
国内外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实践与发展解析
被引量:
8
3
作者
姜联合
袁志宁
《科技创新导报》
2010年第36期17-18,共2页
该文通过国内外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的现状和实例分析,指出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是适应高端科学技术引领大众,全面提高国民科学素质的必要有效途径。在实现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能力建设中,针对不同高端科技资源项目,选择不同的转化形式,并...
该文通过国内外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的现状和实例分析,指出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是适应高端科学技术引领大众,全面提高国民科学素质的必要有效途径。在实现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能力建设中,针对不同高端科技资源项目,选择不同的转化形式,并就实例分析不同项目的转化要点。最后探讨了我国在挖掘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工作中的持续发展问题及项目工作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端科技资源
科普教育
实践
澳大利亚
持续发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借“钱学森之问”探讨我国科技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模式
被引量:
5
4
作者
姜联合
袁志宁
+3 位作者
朱建民
黄鹏
季慧
郭红峰
《科普研究》
2011年第3期27-31,共5页
该文就"钱学森之问"引发出我国科技创新人才早期教育的思考,分析了我国创新人才早期教育的误区,探讨了我国科技人才早期培养模式,提出我国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模式的新课题,并就北京市35中"科技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班"实...
该文就"钱学森之问"引发出我国科技创新人才早期教育的思考,分析了我国创新人才早期教育的误区,探讨了我国科技人才早期培养模式,提出我国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模式的新课题,并就北京市35中"科技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班"实践运行探讨了我国科技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学森之问”
科技创新人才
早期培养
原文传递
“科教融合”:让高端科技资源在中学“接得住”“用得好”
被引量:
3
5
作者
袁志宁
季慧
+1 位作者
王虎纹
赵永刚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13,共3页
中国科学院利用丰富的高端科技资源,实施支持和服务中学的"科教融合、协同育人"计划。中国科学院在与北京三所中学的示范合作中,首先进行顶层设计,实施不同特色的科教模式;其次通过科学家进校园宣讲、开展科学考察活动、优秀...
中国科学院利用丰富的高端科技资源,实施支持和服务中学的"科教融合、协同育人"计划。中国科学院在与北京三所中学的示范合作中,首先进行顶层设计,实施不同特色的科教模式;其次通过科学家进校园宣讲、开展科学考察活动、优秀中学生进入中科院实验室、在中学建立高端科学探索实验室等深度融合的实践,把科技人才早期培养向初、高中前移,为国家选拔培养高素质科技后备人才进行了创新和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教育
“科教融合、协同育人”
科学家进校园
科学考察活动
高端科学探索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母亲教我二三事
6
作者
何远光
《新天地》
2016年第8期26-27,共2页
我祖籍广东,从小在成都长大,我是老大,下面有6个弟弟、1个妹妹。父亲在铁路部门工作,长年在外,探亲假一年就15天。是母亲把我们拉扯大。母亲有小学五年级的文化程度,能看书、写信,在解放初是不多见的。因为孩子多,她无法到外面工作,家...
我祖籍广东,从小在成都长大,我是老大,下面有6个弟弟、1个妹妹。父亲在铁路部门工作,长年在外,探亲假一年就15天。是母亲把我们拉扯大。母亲有小学五年级的文化程度,能看书、写信,在解放初是不多见的。因为孩子多,她无法到外面工作,家庭开支和我们读书全靠父亲工资维系。由于家境艰辛,我从小就承担起照顾弟妹和分担家务的工作。每当我帮母亲做饭、洗衣的时候,母亲总是劝我用功读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开支
五年级
文化程度
岳母刺字
去问
我爱
曹冲称象
锥刺股
大学毕业分配
忙不过来
原文传递
从脉冲星的发现到中国天眼的崛起
7
作者
郭红锋
《科学世界》
2020年第11期128-128,共1页
我们知道,这个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其中,原子绝大多数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而原子核本身体积很小,只占原子中很小的一部分。早在20世纪30年代,天体物理学家就提出了大质量恒星演化的产物——中子星。在中子星上,物...
我们知道,这个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其中,原子绝大多数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而原子核本身体积很小,只占原子中很小的一部分。早在20世纪30年代,天体物理学家就提出了大质量恒星演化的产物——中子星。在中子星上,物质由中子组成。理论预言中的中子星密度之大,超乎人们的想象,所以关于中子星的假说在很长时期内都被人质疑,直到脉冲星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星
天体物理学家
脉冲星
原子组成
理论预言
大质量恒星
原子核
原文传递
题名
发达国家和我国科技计划项目科普化现状比较
被引量:
23
1
作者
姜联合
袁志宁
马强
机构
中国科学院
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京
区
科学技术
协会
中国科学院
天地生
科学
文化传播中心
出处
《科普研究》
2010年第5期39-47,共9页
文摘
该文通过比较发达国家和我国科技计划项目科普化现状,指出我国科技计划项目科普化已远远落后世界科技发展要求,与我国总体经济发展、科技发展不相匹配。建立我国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科普化机制是增进我国国家科技发展后劲、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实现我国国力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关键词
科技计划项目
科普化
发达国家科普化模式
机制建设
Key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s
science communication
science popularization pattern in developed countries
mechanism construction
分类号
G322 [文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我国科技计划项目科普化模式和实施过程初探
被引量:
11
2
作者
姜联合
袁志宁
马强
机构
中国科学院
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京
区
科学技术
协会
中国科学院
天地生
科学
文化传播中心
出处
《科普研究》
2010年第6期5-13,共9页
基金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09GXS4K051)
文摘
通过分析我国开展科技计划项目科普化的意义,从科研人员的角度对我国科技计划项目科普化项目、科普任务和合理经费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并借鉴发达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科普化模式,提出我国科技计划项目科普化初步模式和具体实施办法。
关键词
科技计划项目
科普需求调查
科普化专项基金
科普化模式及过程
Key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s
investigation on science popularization needs
science popularization funds
science popularization mechanism
分类号
G322 [文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国内外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实践与发展解析
被引量:
8
3
作者
姜联合
袁志宁
机构
中国科学院
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京
区
科学技术
协会
中国科学院
天地生
科学
文化传播中心
出处
《科技创新导报》
2010年第36期17-18,共2页
文摘
该文通过国内外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的现状和实例分析,指出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是适应高端科学技术引领大众,全面提高国民科学素质的必要有效途径。在实现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能力建设中,针对不同高端科技资源项目,选择不同的转化形式,并就实例分析不同项目的转化要点。最后探讨了我国在挖掘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工作中的持续发展问题及项目工作要点。
关键词
高端科技资源
科普教育
实践
澳大利亚
持续发展
分类号
G23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借“钱学森之问”探讨我国科技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模式
被引量:
5
4
作者
姜联合
袁志宁
朱建民
黄鹏
季慧
郭红峰
机构
中国科学院
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京
区
科学技术
协会
中国科学院
天地生
科学
文化传播中心
北
京
市
中国科学院
国家天文台
出处
《科普研究》
2011年第3期27-3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J1021011
J1021012和J1021013)
文摘
该文就"钱学森之问"引发出我国科技创新人才早期教育的思考,分析了我国创新人才早期教育的误区,探讨了我国科技人才早期培养模式,提出我国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模式的新课题,并就北京市35中"科技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班"实践运行探讨了我国科技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之路。
关键词
“钱学森之问”
科技创新人才
早期培养
Keywords
"Qian Xuesen's Ques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ve talent
early cultivating model
分类号
C964.2 [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原文传递
题名
“科教融合”:让高端科技资源在中学“接得住”“用得好”
被引量:
3
5
作者
袁志宁
季慧
王虎纹
赵永刚
机构
中国科学院
天地生
科学
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科学院
京
区
科学技术
协会
山东胶州市初级实验中学
出处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13,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项目"中国科学院科技人才早期培养"(项目编号:J1121030)的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中国科学院利用丰富的高端科技资源,实施支持和服务中学的"科教融合、协同育人"计划。中国科学院在与北京三所中学的示范合作中,首先进行顶层设计,实施不同特色的科教模式;其次通过科学家进校园宣讲、开展科学考察活动、优秀中学生进入中科院实验室、在中学建立高端科学探索实验室等深度融合的实践,把科技人才早期培养向初、高中前移,为国家选拔培养高素质科技后备人才进行了创新和示范。
关键词
科学教育
“科教融合、协同育人”
科学家进校园
科学考察活动
高端科学探索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
分类号
G633.98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母亲教我二三事
6
作者
何远光
机构
中国科学院
老
科学技术
工作者
协会
出处
《新天地》
2016年第8期26-27,共2页
文摘
我祖籍广东,从小在成都长大,我是老大,下面有6个弟弟、1个妹妹。父亲在铁路部门工作,长年在外,探亲假一年就15天。是母亲把我们拉扯大。母亲有小学五年级的文化程度,能看书、写信,在解放初是不多见的。因为孩子多,她无法到外面工作,家庭开支和我们读书全靠父亲工资维系。由于家境艰辛,我从小就承担起照顾弟妹和分担家务的工作。每当我帮母亲做饭、洗衣的时候,母亲总是劝我用功读书。
关键词
家庭开支
五年级
文化程度
岳母刺字
去问
我爱
曹冲称象
锥刺股
大学毕业分配
忙不过来
分类号
F72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从脉冲星的发现到中国天眼的崛起
7
作者
郭红锋
机构
中国科学院
国家天文台图书馆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
中国
教育
技术
学会智慧学习工作委员会
北
京
市教育委员会远程教育专业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
老
科学技术
工作者
协会
天文分会
出处
《科学世界》
2020年第11期128-128,共1页
文摘
我们知道,这个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其中,原子绝大多数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而原子核本身体积很小,只占原子中很小的一部分。早在20世纪30年代,天体物理学家就提出了大质量恒星演化的产物——中子星。在中子星上,物质由中子组成。理论预言中的中子星密度之大,超乎人们的想象,所以关于中子星的假说在很长时期内都被人质疑,直到脉冲星的发现。
关键词
中子星
天体物理学家
脉冲星
原子组成
理论预言
大质量恒星
原子核
分类号
P14 [天文地球—天体物理]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发达国家和我国科技计划项目科普化现状比较
姜联合
袁志宁
马强
《科普研究》
2010
23
原文传递
2
我国科技计划项目科普化模式和实施过程初探
姜联合
袁志宁
马强
《科普研究》
2010
11
原文传递
3
国内外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实践与发展解析
姜联合
袁志宁
《科技创新导报》
2010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借“钱学森之问”探讨我国科技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模式
姜联合
袁志宁
朱建民
黄鹏
季慧
郭红峰
《科普研究》
2011
5
原文传递
5
“科教融合”:让高端科技资源在中学“接得住”“用得好”
袁志宁
季慧
王虎纹
赵永刚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母亲教我二三事
何远光
《新天地》
2016
0
原文传递
7
从脉冲星的发现到中国天眼的崛起
郭红锋
《科学世界》
2020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