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高等植物受威胁物种名录 被引量:212
1
作者 覃海宁 杨永 +38 位作者 董仕勇 何强 贾渝 赵莉娜 于胜祥 刘慧圆 刘博 严岳鸿 向建英 夏念和 彭华 李振宇 张志翔 何兴金 尹林克 林余霖 刘全儒 侯元同 刘演 刘启新 曹伟 李建强 陈世龙 金效华 高天刚 陈文俐 马海英 耿玉英 金孝锋 常朝阳 蒋宏 蔡蕾 臧春鑫 武建勇 叶建飞 赖阳均 刘冰 林秦文 薛纳新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96-744,共49页
2008年,环境保护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启动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的编制工作。通过这项工作,我们依据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标准对中国野生高等植物的濒危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编制了中国高等植物红色名录。
关键词 Dendrobium ACTINIDIA Rhododendron 红色名录 DIOSCOREA 杓兰 虾脊兰 兜兰 EPIMEDIUM 红景天
原文传递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145
2
作者 闫小玲 寿海洋 马金双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7-313,共27页
生物入侵是当今各国发展的一大挑战,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然而,我们对外来入侵种的本底资料还很不清楚,更缺乏相关的深入调查;对生物入侵所造成的生态和经济影响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也忽视了盲目引种可能带来的各种危... 生物入侵是当今各国发展的一大挑战,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然而,我们对外来入侵种的本底资料还很不清楚,更缺乏相关的深入调查;对生物入侵所造成的生态和经济影响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也忽视了盲目引种可能带来的各种危害。本文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从外来植物的入侵历史和文化、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的调查现状、外来植物入侵对生态安全及经济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并提出了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植物 研究现状 问题 措施 中国
原文传递
生物炭对植物生长发育及重金属镉污染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61
3
作者 刘阿梅 向言词 +1 位作者 田代科 莫海波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93-198,204,共7页
以代表性蔬菜圆萝卜(Raphanus sativus L.)和小青菜(Brassica chinensis L.)为材料,分别添加0,2.5%,5%,10%和20%5个炭土干重比例的2种不同粒径生物炭到人工镉污染处理的土壤中进行盆栽实验。通过观察和分析植物生长发育状况及其根、茎... 以代表性蔬菜圆萝卜(Raphanus sativus L.)和小青菜(Brassica chinensis L.)为材料,分别添加0,2.5%,5%,10%和20%5个炭土干重比例的2种不同粒径生物炭到人工镉污染处理的土壤中进行盆栽实验。通过观察和分析植物生长发育状况及其根、茎、叶中重金属镉含量的变化,研究添加生物炭对促进蔬菜生长发育和抑制重金属污染及毒害的效果。结果表明:基质中添加生物炭可明显促进圆萝卜和小青菜的生长发育,2种蔬菜的株高和鲜重均显著增加(P<0.05)。由根冠比的变化发现,添加生物炭促进萝卜根的膨大作用大于其对茎叶的影响,而促进青菜叶的生长作用显著大于其对根的作用,这说明生物炭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蔬菜主要食用部分的产量。添加生物炭可使受镉污染土壤中生长的萝卜地下部分、青菜地上部分镉含量分别减少81.21%,83.04%。综合多项指标发现,针对实验所用2种蔬菜的最佳加炭量均为10%。因此,添加适当比例的生物炭可以明显减少蔬菜体内重金属镉的积累,使其达到可食用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重金属污染 植物生长发育 萝卜 小青菜
下载PDF
EMS诱变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9
4
作者 刘翔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3期197-201,共5页
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 sulfonate,EMS)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诱变剂,能诱发产生高密度的系列等位基因点突变。在当前种质资源极为匮乏,基因资源日益枯竭的状况下,采用EMS诱发突变技术创造有用基因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EM... 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 sulfonate,EMS)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诱变剂,能诱发产生高密度的系列等位基因点突变。在当前种质资源极为匮乏,基因资源日益枯竭的状况下,采用EMS诱发突变技术创造有用基因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EMS的诱变原理和技术要领、应用实例、以及该技术在现代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前景加以阐述,对EMS诱变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磺酸乙酯 诱变剂 基因突变
下载PDF
野生牡丹的生存状况和保护 被引量:40
5
作者 洪德元 周世良 +6 位作者 何兴金 袁军辉 张延龙 成仿云 曾秀丽 王雁 张秀新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81-793,共13页
芍药属(Paeonia L.)的木本植物属于牡丹组(Paeonia sect.Moutan DC.),共有9个野生物种和1个包含上千品种的栽培种。所有野生牡丹都为中国特有,是非同寻常的资源植物。1992年出版的《中国植物红皮书》收录了388个保护类群,野生牡丹就占了... 芍药属(Paeonia L.)的木本植物属于牡丹组(Paeonia sect.Moutan DC.),共有9个野生物种和1个包含上千品种的栽培种。所有野生牡丹都为中国特有,是非同寻常的资源植物。1992年出版的《中国植物红皮书》收录了388个保护类群,野生牡丹就占了4个。本文回顾了野生牡丹保护的历史、调查和研究的经过、研究结果以及存在的问题,着重介绍了野生牡丹的生物学背景、分布和生境,并就其濒危等级和保护措施提出了建议。根据我们的调查和零星的资料,凤丹(P.ostii)和中原牡丹(P.cathayana)都只剩单株,亟待挽救;紫斑牡丹(P.rockii)、卵叶牡丹(P.qiui)、四川牡丹(P.decomposita)和圆裂牡丹(P.rotundiloba)处于濒危状态;大花黄牡丹(P.ludlowii)和矮牡丹(P.jishanensis)应属于易危等级,只有滇牡丹(P.delavayi)尚不在濒危之列。总结以往保护的进程,我们强调,如果没有科学的物种划分,保护单元不明确,生态和生物学信息不够充实,就难以制定科学的保护策略和可行的保护措施。因此,呼吁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开展深入的野生牡丹现状的调查,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策略,并实行有力的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属 野生牡丹 保护 物种划分
原文传递
城市绿地植物群落构建与调控策略探讨 被引量:27
6
作者 王旭东 杨秋生 张庆费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4-77,共4页
植物群落作为城市绿地的基本构成单元,其结构的合理性关系到绿地植物群落的健康、稳定及可持续性。首先从源头与过程两方面对绿地植物群落结构形成与发展进行解析,然后从种类、数量、组合3个关键特征入手,分析与总结绿地植物群落在构建... 植物群落作为城市绿地的基本构成单元,其结构的合理性关系到绿地植物群落的健康、稳定及可持续性。首先从源头与过程两方面对绿地植物群落结构形成与发展进行解析,然后从种类、数量、组合3个关键特征入手,分析与总结绿地植物群落在构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难题,最后提出植物群落结构的疏解、互补、重构策略,以期对城市绿地植物群落构建与优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植物群落 结构 构建 特征 调控
下载PDF
不同地区凤丹经济性状及其籽油脂肪酸成分分析 被引量:28
7
作者 李晓青 韩继刚 +2 位作者 刘炤 刘庆华 胡永红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46,共4页
对安徽亳州、湖南邵阳、重庆垫江三个地区栽培凤丹进行了经济性状调查,同时对三个地区凤丹的含油率和脂肪酸组分进行测定和分析,并对经济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安徽亳州地区凤丹单株产量、单株种子数量和单株结果数量最高,... 对安徽亳州、湖南邵阳、重庆垫江三个地区栽培凤丹进行了经济性状调查,同时对三个地区凤丹的含油率和脂肪酸组分进行测定和分析,并对经济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安徽亳州地区凤丹单株产量、单株种子数量和单株结果数量最高,单株产量为16.20 g,种子数量为90.83粒,结果数量为3.67个;湖南邵阳地区凤丹单株产量、单株种子数量最低,单株产量为4.11 g,单株种子数量为14.24粒,单株结果数量为1.18个;重庆垫江市的单株产量为7.22 g,单株种子数量为24.36粒,单株结果数量最低,为0.81个。单株产量与单株种子数量、单株结果数量、千粒重、种子大小呈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与种子大小具有极显著正相关。采用GC法对凤丹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鉴定,共分离出10种脂肪酸组分,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92.65%~92.92%。凤丹籽油主要由亚麻酸、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五种脂肪酸组成,其中亚麻酸含量最高,为42.78%;其次为亚油酸26.50%、油酸22.97%、棕榈酸5.11%、硬脂酸1.90%。不同地区凤丹的五种主要脂肪酸组成和含量不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丹 经济性状 含油率 脂肪酸组成
下载PDF
河北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植被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养分变化 被引量:22
8
作者 曾歆花 张万军 +2 位作者 宋以刚 璩芳 赵昕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52-858,共7页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1986年和2008年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植物组成与种群结构的变化,运用Shannon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对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植被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土壤养分变化及其与...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1986年和2008年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植物组成与种群结构的变化,运用Shannon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对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植被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土壤养分变化及其与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植被恢复22年后,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群落逐渐由草本向乔灌木转变,且草本植物的物种数显著减少;2)灌木的盖度和生物量显著增加,引起灌下小环境的改变,使湿生草本植物明显减少,从而导致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降低;3)植物物种多样性主要受土壤有机质、全N、全P、全K、全Ca和全Mg含量的影响。封山育林22年以后,群落结构渐趋合理,生物量显著增加,物种多样性有所减少,并且对土壤表层的养分产生了明显的回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物种多样性 物种组成 土壤养分 太行山低山丘陵区
原文传递
土沉香(瑞香科)的地理分布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李林海 寿海洋 马清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7期9254-9256,共3页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标本馆的标本信息以及实地调查对土沉香的地理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土沉香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香港及澳门等地。此外,在台湾、福建和四川金沙江干热河谷等地区也有部分的人工栽培。目...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标本馆的标本信息以及实地调查对土沉香的地理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土沉香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香港及澳门等地。此外,在台湾、福建和四川金沙江干热河谷等地区也有部分的人工栽培。目前导致土沉香濒危的主要原因在于长期以来人们对野生大树的掠夺性采伐,导致土沉香母树的不断减少,从而使其种群更新难以顺利地进行。因此,要对土沉香的资源状况进行研究,为土沉香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沉香(A sinensis(Lour.)Spreng) 瑞香科 地理分布
下载PDF
中国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的红色名录评估 被引量:18
10
作者 董仕勇 左政裕 +1 位作者 严岳鸿 向建英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65-773,共9页
为了解中国现存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的灭绝风险,我们按照IUCN Red List Categories and Criteria(Version3.1)首次开展了国家水平上的红色名录评估。三人评估小组通过查阅文献、标本以及向其他30位中国蕨类同行征询物种信息等途径,历经16... 为了解中国现存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的灭绝风险,我们按照IUCN Red List Categories and Criteria(Version3.1)首次开展了国家水平上的红色名录评估。三人评估小组通过查阅文献、标本以及向其他30位中国蕨类同行征询物种信息等途径,历经16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此次评估。经统计,中国目前所知的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共计2,244种(包括亚种和变种,但不包括变型和杂交种)。评估结果为:极危(CR)43种(其中6种可能已经灭绝)、濒危(EN)68种、易危(VU)71种、近危(NT)66种、无危(LC)1,124种、数据缺乏(DD)872种。受威胁种类(包括VU、EN、CR)共计182种,其中79种为中国特有或准特有种。特有而又极度濒危的植物有24种,分别是梅山铁线蕨(Adiantum meishanianum)、荷叶铁线蕨(A.nelumboides)、秦氏莲座蕨(Angiopteris chingii)、壮乡铁角蕨(Asplenium cornutissimum)、海南实蕨(Bolbitis hainanensis)、直叶金发石杉(Huperzia quasipolytrichoides var.rectifolia)、东方水韭(Iso?tes orientalis)、台湾水韭(I.taiwanensis)、云贵水韭(I.yunguiensis)、台湾曲轴蕨(Paesia taiwanensis)、海南金星蕨(Parathelypteris subimmersa)、基羽鞭叶耳蕨(Polystichum basipinnatum)、洞生耳蕨(P.cavernicola)、微小耳蕨(P.minutissimum)、倒披针耳蕨(P.oblanceolatum)、岩穴耳蕨(P.speluncicola)、长柄新月蕨(Pronephrium longipetiolatum)、尾羽假毛蕨(Pseudocyclosorus caudipinnus)、罗浮牙蕨(Pteridrys lofouensis)、细叶凤尾蕨(Pteris angustipinna)、十字假瘤蕨(Selliguea cruciformis)、黑柄叉蕨(Tectaria ebenina)、河口叉蕨(T.hekouensis)和冈本氏岩蕨(Woodsia okamotoi),它们应予以最优先保护。目前的红色名录只是一个初步评估结果,若要得到一份更完整更准确的红色名录,我们还需要做进一步的信息收集和评估工作,特别要加强中国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的分类学研究。今后评估工作中应重点关注的类群主要有莲座蕨属(Angiopteris)、铁角蕨属(Asp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保护 石松类 蕨类植物 IUCN红色名录等级 IUCN红色名录标准 受威胁种
原文传递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条件下不同甘薯品种耐盐性 被引量:18
11
作者 刘桂玲 郑建利 +3 位作者 范维娟 段晓光 柳新明 张鹏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77-784,共8页
利用北方薯区当前生产上广泛种植的甘薯新品种,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上开展种植试验,以期选育耐盐甘薯品种。对每个测试品种的重要农艺性状及盐离子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甘薯品种的耐盐性存在差异。除叶片数、分枝数、分枝长度无显... 利用北方薯区当前生产上广泛种植的甘薯新品种,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上开展种植试验,以期选育耐盐甘薯品种。对每个测试品种的重要农艺性状及盐离子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甘薯品种的耐盐性存在差异。除叶片数、分枝数、分枝长度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他农艺性状如总鲜重、鲜薯产量、薯块干率、薯干产量、薯块数等都在不同品种中达到显著水平,建议耐盐性的评价指标应以鲜薯和薯干产量为主。对甘薯新生叶片、成熟叶片、须根、块根等不同器官进行Cl-、Ca2+、Na+和K+的含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其不同器官中各种盐离子含量差异显著,暗示不同基因型耐盐机制存在差异。基于对鲜薯和薯干产量的比较,筛选出耐盐碱的品种,主要有‘泰中9号’、‘苏薯7号’、‘龙薯1号’、‘徐薯18’等。同时,对甘薯种植前后的土壤总盐分和营养成分的分析显示:甘薯收获后,土壤中的含盐量显著降低。本研究为沿海滩涂培育和种植耐盐碱甘薯新品种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同时也为盐碱地改良和生物质能原材料种植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品种 耐盐性 盐碱地 农艺性状
原文传递
氮添加对沿海不同林龄杨树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9
12
作者 周丹燕 卜丹蓉 +4 位作者 葛之葳 严靖 肖晗冉 阮宏华 曹国华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553-2560,共8页
大气氮沉降是当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土壤动物对环境变化反应敏感,氮沉降可能显著影响森林土壤动物群落结构。从2012年5月起,在东台林场3个不同林龄(7、11、18年生)杨树人工林(黑杨派无性系I-35,Populus deltoides cv.I-35)进行野外模拟... 大气氮沉降是当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土壤动物对环境变化反应敏感,氮沉降可能显著影响森林土壤动物群落结构。从2012年5月起,在东台林场3个不同林龄(7、11、18年生)杨树人工林(黑杨派无性系I-35,Populus deltoides cv.I-35)进行野外模拟氮沉降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即对照、5、10、15、30 g N·m-2·a-1。在氮添加试验2年后,探讨氮沉降对不同林龄杨树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林龄增加,土壤动物群落密度增加,但土壤动物类群数在11年生林最多;土壤动物密度随氮浓度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少,在15 g N·m-2·a-1氮添加时达到最高值,并与土壤总有机碳、全氮显著相关;氮添加对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影响仅在11年生林表现显著,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和均匀度随着施氮浓度增加呈下降趋势,优势度则完全相反。氮添加可能通过改变土壤营养状况显著影响土壤动物群落结构,中等浓度氮添加对土壤动物群落有促进作用,高浓度氮添加则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施肥 土壤动物多样性 群落结构
原文传递
荷花“重瓣化”的花器官形态发育比较观察 被引量:15
13
作者 黄秀 田代科 +2 位作者 张微微 曾宋君 莫海波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3-309,共7页
荷花(Nelumbo nucifera)的花型可分5种,最原始为单瓣型,然后由单瓣演化出半重瓣、重瓣、重台和千瓣型。为了揭示荷花重瓣化的分子机理,有必要从花器官的形态发育特征探究荷花花型成因及"重瓣化"的形态发育特征。实验分别选取... 荷花(Nelumbo nucifera)的花型可分5种,最原始为单瓣型,然后由单瓣演化出半重瓣、重瓣、重台和千瓣型。为了揭示荷花重瓣化的分子机理,有必要从花器官的形态发育特征探究荷花花型成因及"重瓣化"的形态发育特征。实验分别选取5种荷花花型的代表品种:‘单洒锦’(单瓣型)、‘大洒锦’(重瓣型)、‘中山红台’(重台型)、‘至尊千瓣’(全重瓣型)、‘千瓣莲’(千瓣型)为材料,进行花芽分化过程形态的石蜡切片比较观察。结果发现:花芽分化过程中5个品种的萼片原基分化期和花瓣原基分化期相似,而雄蕊和雌蕊原基发育存在明显差异:单瓣、重瓣和重台品种均有正常的雄蕊和雌蕊原基分化;全重瓣品种发育初期有雄蕊及雌蕊原基分化,但后期全部瓣化;‘千瓣莲’品种不形成雄蕊和雌蕊原基,而是直接形成2至多个"花瓣增殖中心",并由此不断分化出细小花瓣。研究认为重瓣型荷花品种的"重瓣化"花瓣主要来源于雄蕊的向心式瓣化,其次是雌蕊瓣化,属于雌雄蕊起源。而对于‘千瓣莲’型品种,花瓣的具体来源方式、花托是否直接参与瓣化及其在重瓣化过程中的作用有待于结合分子生物学手段开展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花 花型 重瓣化 石蜡切片 花芽分化
原文传递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窗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7
14
作者 刘何铭 杨庆松 +5 位作者 方晓峰 马遵平 沈国春 张志国 王樟华 王希华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9-156,共8页
林窗是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维持中十分重要的结构,但其本身物种多样性的维持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相邻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林窗面积以及土壤和地形因子等有关。本文选取浙江天童20 ha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内的84个冠林窗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林... 林窗是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维持中十分重要的结构,但其本身物种多样性的维持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相邻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林窗面积以及土壤和地形因子等有关。本文选取浙江天童20 ha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内的84个冠林窗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林窗内部以及不同距离邻域内的物种组成,选取包含大部分林窗内物种(≥75%),并且对林窗内物种丰富度影响最大的邻域作为相关邻域(林窗周围成熟植株通过种子传播影响林窗物种丰富度,把距离冠林窗边缘5 m范围内的区域作为种源效应邻域;由于距离林窗较近,物种组成与林窗形成时仍存活个体的物种组成相似,故把距离冠林窗边缘4 m范围内的区域作为距离效应邻域),然后计算种源效应邻域内成熟植株的物种丰富度、距离效应邻域内所有植株的物种丰富度、冠林窗的面积、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坡向、凸度)和土壤因子(p H值、全氮、全碳、全磷),最后对11个潜在的影响因素进行随机组合,构建广义线性回归模型,筛选最优模型(AICc最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种源效应邻域内成熟植株的物种丰富度和冠林窗面积显著影响林窗内物种丰富度,其他因素并未对冠林窗内物种丰富度产生显著影响。上述结果说明,冠林窗面积的大小以及外部种源的丰富程度是决定冠林窗内物种丰富度的主要因素,其他因素可能只产生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窗大小 物种多样性 种源 冠林窗面积 天童 森林群落 动态样地
原文传递
基于EST-SSR标记的莲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徐玉仙 张微微 +3 位作者 莫海波 李春 曹建国 田代科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95-604,共10页
利用EST—SSR分子标记对30个亚洲莲、6个美洲莲及14个亚美杂交莲品种(野生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从123对EST—SSR引物中筛选出52对(42.3%)扩增稳定、具有多态性的引物;利用这52对引物对50个不同类型代表的莲属品... 利用EST—SSR分子标记对30个亚洲莲、6个美洲莲及14个亚美杂交莲品种(野生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从123对EST—SSR引物中筛选出52对(42.3%)扩增稳定、具有多态性的引物;利用这52对引物对50个不同类型代表的莲属品种进行扩增,共获得177条多态性条带,引物的等位基因数和多态性信息量(PIC)的范围分别为2~8个和0.63(NNFB-1059)-0.91(NNFB-750),平均为3.4个和0.79。利用NTSYS—pc2.11软件对扩增结果进行Jaccard相似性系数分析,50个荷花品种材料遗传相似系数为0.24~0.86;通过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系数0.37处供试荷花材料可分为4大类群:亚洲莲品种均聚类在I、II类群中,III类群绝大部分为亚美杂交莲品种,IV类群为美洲莲,亚美杂交莲品种与亚洲莲品种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近,与传统分类及前人研究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T-SSR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原文传递
基于BIB-LCJ法的芍药花境植物配植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金爱芳 叶康 +3 位作者 陈夕雨 罗卷 张颖 胡永红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1-237,共7页
芍药为我国的传统名花,但在花境中应用极少。运用BIB-LCJ法,通过让不同专业背景的4个群体150名评价者,对芍药花期时不同类型植物景观照片的21个样本进行美景度评价,以探索公众所喜爱的芍药花境植物景观及其配植方法。研究表明,4个群体... 芍药为我国的传统名花,但在花境中应用极少。运用BIB-LCJ法,通过让不同专业背景的4个群体150名评价者,对芍药花期时不同类型植物景观照片的21个样本进行美景度评价,以探索公众所喜爱的芍药花境植物景观及其配植方法。研究表明,4个群体的审美标准相互之间都具有高度相关性,其中背景相似的人相关性更高。各群体的审美标准有一定差异,其中具有专业背景的人群审美能力更强,且各群体有不同的审美趋向。公众普遍对于植物种类丰富、色彩和谐、层次分明、线条感强、芍药种植面积大的样本评分较高,对植被覆盖度低、色彩杂乱、层次模糊、芍药突显性弱的样本评分较低。研究认为,在芍药花境的植物配植中,应契合公众的审美趋向,遵循基本的形式美法则,以求色彩、立面、质地的设计获得人们的青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 花境 BIB—LCJ 美景度评价 植物配植
下载PDF
长春花萜类吲哚生物碱的生物合成途径 被引量:12
17
作者 邢世海 王荃 +2 位作者 潘琪芳 赵静雅 唐克轩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917-1927,共11页
药用植物长春花含有130余种萜类吲哚生物碱,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长春花生物碱合成的上游和下游阶段及其相关研究进行详细的归纳总结。长春花上游合成途径中在相应的酶促作用下由吲哚途径产生的色胺和由类萜途径产生的裂环马钱子苷在... 药用植物长春花含有130余种萜类吲哚生物碱,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长春花生物碱合成的上游和下游阶段及其相关研究进行详细的归纳总结。长春花上游合成途径中在相应的酶促作用下由吲哚途径产生的色胺和由类萜途径产生的裂环马钱子苷在异胡豆苷合成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了所有长春花TIAs的共同前体物质3α-异胡豆苷,3α-异胡豆苷再由下游途径的各种酶促作用下生成种类各异的长春花TIAs。通过对长春花TIAs合成途径的阐述,为萜类吲哚生物碱合成及其代谢调控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花 萜类吲哚生物碱 生物合成途径 类萜途径 吲哚途径
下载PDF
卡柱苣苔叶片扦插繁殖技术初探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谦盛 瞿家莺 +2 位作者 沈丹峰 叶小波 邓敏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75-679,共5页
卡柱苣苔是苦苣苔科唇柱苣苔属园艺杂交新品种,观赏性高,可观花观叶,目前我国尚无产业化栽培。文章对卡柱苣苔进行不同叶片切割方式和不同扦插基质的扦插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全叶扦插或叶片切割为两段式或三段式扦插在不同基质上的扦插... 卡柱苣苔是苦苣苔科唇柱苣苔属园艺杂交新品种,观赏性高,可观花观叶,目前我国尚无产业化栽培。文章对卡柱苣苔进行不同叶片切割方式和不同扦插基质的扦插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全叶扦插或叶片切割为两段式或三段式扦插在不同基质上的扦插成活率均较高,最低86.7%,全叶插成活率高达100%。生根和子株出苗的时间长短受扦插方式以及基质配比影响,不带叶柄的叶片上段扦插生根和子株出土所需时间均短于带叶柄的叶片下段或全叶扦插。叶片的切割方式与基质配比同样影响生成的子株数量,不带叶柄的叶片上段或中段,切口大,生成子株数也多。泥炭和珍珠岩(体积比1∶1)的混合基质,生成的子株数明显多于其他基质。春季两段式扦插,每片叶片平均可形成6.4株扦插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苣苔 室内植物 基质 繁殖效率
下载PDF
根结线虫的致病机理和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9
作者 许华 汪波 +2 位作者 蒋梦娇 魏宇昆 杜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1期19154-19155,19161,共3页
综述了根结线虫对植物、根区土壤的影响及防治方法,指出了根结线虫-植物-根区土壤三者间的复杂关系,提出今后根结线虫致病机理的研究应从植物自身和植物根区土壤两方面着手进行,根结线虫的防治还应考虑如何改善根区土壤微生态环境、恢... 综述了根结线虫对植物、根区土壤的影响及防治方法,指出了根结线虫-植物-根区土壤三者间的复杂关系,提出今后根结线虫致病机理的研究应从植物自身和植物根区土壤两方面着手进行,根结线虫的防治还应考虑如何改善根区土壤微生态环境、恢复土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结线虫 植物 根区土壤 防治
下载PDF
中国水青冈属(壳斗科)叶结构及分类学意义 被引量:11
20
作者 曹小燕 曹明 邓敏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共6页
叶结构对壳斗科(Fagaceae)现存植物和化石的鉴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水青冈属5种植物叶结构特征进行细致的研究,结果发现水青冈属植物叶脉有羽状弓形脉、羽状半达缘脉两种类型;三级脉有波状对生贯穿、互生贯穿及混合贯穿三种类型;小脉... 叶结构对壳斗科(Fagaceae)现存植物和化石的鉴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水青冈属5种植物叶结构特征进行细致的研究,结果发现水青冈属植物叶脉有羽状弓形脉、羽状半达缘脉两种类型;三级脉有波状对生贯穿、互生贯穿及混合贯穿三种类型;小脉缺失、简单无分支或一次分支;脉间区发育良好,网眼有三边形、四边形和五边形三种类型,排列规则;具齿种类叶齿由齿主脉和齿侧脉构成,齿侧脉环状。研究结果表明水青冈属二级脉与更高级脉序形成的结构稳定且存在种间差异,具重要分类学价值。基于水青冈属叶结构特征观察结果,本次研究编制了水青冈属植物的分种检索表;参照已有研究结果并结合重要外部形态学特征,编制了壳斗科相关类群分属检索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斗科 水青冈属 叶结构 分类学意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