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建立并验证流式细胞法检测食蟹猴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辅助性 T 细胞、细胞毒性 T 细胞、B细胞、NK 细胞)的方法,建立正常参考值范围,比较性别和年龄差异。方法 EDTA‐K2抗凝管采集食蟹猴血样,采用两组三色荧光抗体组合 CD3‐...目的:建立并验证流式细胞法检测食蟹猴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辅助性 T 细胞、细胞毒性 T 细胞、B细胞、NK 细胞)的方法,建立正常参考值范围,比较性别和年龄差异。方法 EDTA‐K2抗凝管采集食蟹猴血样,采用两组三色荧光抗体组合 CD3‐FITC/CD4‐PerCP/CD8‐PE 、CD3‐PE‐CYTM 5.5/CD16‐PE/CD20‐FITC 进行细胞分类检测。测定批内差异和批间差异以考察方法精密度;并分别对血样室温放置6 h ,4℃放置24 h ,检测处理后样本4℃放置24h 的样品稳定性进行考察。进一步扩大检测样本数量,确立不同性别、年龄段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并比较性别和年龄差异。结果精密度检测各指标批内变异度为2.51%~12.51%,批间变异度为1.32%~8.63%。血样经不同处理和放置不同时间后的测定结果与新鲜采集血样后的检测结果偏差均小于10%。确立了1.5~2岁和3~5岁两个年龄段,雌雄食蟹猴淋巴细胞亚群的正常参考值。比较发现,3~5岁与1.5~2岁相比,外周血 NK 细胞(CD3- CD16+)亚群比例升高;B 淋巴细胞(CD3- CD20+)亚群有年龄和性别差异。结论食蟹猴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血液样本在室温放置6 h ,4℃放置24 h 内检测,或处理后4℃放置24 h 内检测,结果稳定性良好。不同年龄段和性别食蟹猴的淋巴细胞亚群正常值范围具有差异,提示选择食蟹猴进行相关研究评价时应予以注意。展开更多
遗传毒性评价是药物安全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早期、快速地获得药物可能的毒性反应数据,是当前遗传毒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介绍几种目前应用比较广泛或有较好应用前景的早期、快速的遗传毒性评价方法,包括AmesII试验、Gadd45 ...遗传毒性评价是药物安全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早期、快速地获得药物可能的毒性反应数据,是当前遗传毒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介绍几种目前应用比较广泛或有较好应用前景的早期、快速的遗传毒性评价方法,包括AmesII试验、Gadd45 Green Screen试验、高通量体外彗星试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微核试验,主要围绕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简要操作流程、预测毒性的可信度以及与传统方法相比的优缺点等展开。同时简要介绍计算机辅助毒性预测模型以及基因芯片技术在遗传毒性评价中的应用。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建立并验证流式细胞法检测食蟹猴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辅助性 T 细胞、细胞毒性 T 细胞、B细胞、NK 细胞)的方法,建立正常参考值范围,比较性别和年龄差异。方法 EDTA‐K2抗凝管采集食蟹猴血样,采用两组三色荧光抗体组合 CD3‐FITC/CD4‐PerCP/CD8‐PE 、CD3‐PE‐CYTM 5.5/CD16‐PE/CD20‐FITC 进行细胞分类检测。测定批内差异和批间差异以考察方法精密度;并分别对血样室温放置6 h ,4℃放置24 h ,检测处理后样本4℃放置24h 的样品稳定性进行考察。进一步扩大检测样本数量,确立不同性别、年龄段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并比较性别和年龄差异。结果精密度检测各指标批内变异度为2.51%~12.51%,批间变异度为1.32%~8.63%。血样经不同处理和放置不同时间后的测定结果与新鲜采集血样后的检测结果偏差均小于10%。确立了1.5~2岁和3~5岁两个年龄段,雌雄食蟹猴淋巴细胞亚群的正常参考值。比较发现,3~5岁与1.5~2岁相比,外周血 NK 细胞(CD3- CD16+)亚群比例升高;B 淋巴细胞(CD3- CD20+)亚群有年龄和性别差异。结论食蟹猴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血液样本在室温放置6 h ,4℃放置24 h 内检测,或处理后4℃放置24 h 内检测,结果稳定性良好。不同年龄段和性别食蟹猴的淋巴细胞亚群正常值范围具有差异,提示选择食蟹猴进行相关研究评价时应予以注意。
文摘遗传毒性评价是药物安全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早期、快速地获得药物可能的毒性反应数据,是当前遗传毒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介绍几种目前应用比较广泛或有较好应用前景的早期、快速的遗传毒性评价方法,包括AmesII试验、Gadd45 Green Screen试验、高通量体外彗星试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微核试验,主要围绕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简要操作流程、预测毒性的可信度以及与传统方法相比的优缺点等展开。同时简要介绍计算机辅助毒性预测模型以及基因芯片技术在遗传毒性评价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