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色土坡耕地土壤侵蚀及其防治措施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
作者 苏正安 熊东红 +4 位作者 张建辉 董一帆 杨超 张小波 鲜纪绅 《中国水土保持》 2018年第2期42-47,共6页
紫色土是我国西南地区一种主要的土壤类型,具有土层浅薄、结构性差和有机质含量低的缺点,同时又具有成土速率快、生产性能高的优点。在紫色土坡耕地上,不仅降雨和地表径流对坡面土壤迁移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壤中流的侵蚀也不可忽视。与此... 紫色土是我国西南地区一种主要的土壤类型,具有土层浅薄、结构性差和有机质含量低的缺点,同时又具有成土速率快、生产性能高的优点。在紫色土坡耕地上,不仅降雨和地表径流对坡面土壤迁移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壤中流的侵蚀也不可忽视。与此同时,耕作侵蚀作为坡耕地上主要的人为加速侵蚀形式,在坡面土壤侵蚀、搬运和堆积过程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紫色土坡耕地的土壤侵蚀现状、定量研究方法和防治措施等作了简要论述,并指出:在紫色土坡面水蚀过程中,壤中流侵蚀过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该方面研究成果较少,今后应当加强;相对于水蚀而言,耕作侵蚀的研究还很少,且在该区域主要关注单纯的耕作侵蚀效应,耕作侵蚀与水力侵蚀的交互作用研究更少,因此需要加强对耕作侵蚀和水力侵蚀的耦合作用机制的研究;在研究方法方面,应将各种定量研究方法有机结合,互相验证,开展多尺度的定位观测和控制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坡耕地 水力侵蚀 耕作侵蚀 定量研究 防治措施 示踪技术
下载PDF
泥石流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
作者 乔成 欧国强 +2 位作者 潘华利 王钧 宇岩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134-142,共9页
泥石流作为一种多相混合介质,所包含的物理过程和动力学特征非常复杂。针对泥石流问题的数值模拟方法随着数值计算方法和物理计算模型的发展而发展,基于物理过程的数值模拟方法为探究泥石流复杂物理现象背后的机理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泥石流作为一种多相混合介质,所包含的物理过程和动力学特征非常复杂。针对泥石流问题的数值模拟方法随着数值计算方法和物理计算模型的发展而发展,基于物理过程的数值模拟方法为探究泥石流复杂物理现象背后的机理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回顾了求解泥石流动力问题的数值模拟方法,从连续介质计算方法、离散介质计算方法和混合介质计算方法3个方面分析了不同数值模拟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情况,介绍了在泥石流分析中常用的数值模拟软件及其特点,展望了求解泥石流动力学问题的数值模拟方法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传统的基于网格的计算方法已有长足发展和较长的应用历史,相对比较成熟,但是在处理大变形、快速运移的自由表面流问题时,存在网格容易畸变等问题;基于粒子的计算方法在处理上述问题时无需网格的划分和维护,易于确定自由表面位置和多相间的界面,但存在边界条件处理困难等问题;混合介质计算方法在较小尺度范围内对固体颗粒物质与液相相互作用机理进行探讨时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数值模拟 动力学模型 多相 连续介质 离散介质 混合介质 深度积分
下载PDF
颗粒迁移作用下宽级配土渗透性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朱秦 苏立君 +1 位作者 刘振宇 杨世豪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5-134,共10页
宽级配土作为堆积层滑坡的主要物源,其渗透性研究是开展降雨型堆积层滑坡机制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宽级配土的渗透是一个包括水分运移和土体细颗粒迁移的复杂过程,但在研究其渗透性时通常只考虑了水分的运移而忽略了细颗粒的迁移。为此,... 宽级配土作为堆积层滑坡的主要物源,其渗透性研究是开展降雨型堆积层滑坡机制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宽级配土的渗透是一个包括水分运移和土体细颗粒迁移的复杂过程,但在研究其渗透性时通常只考虑了水分的运移而忽略了细颗粒的迁移。为此,采用自制大型渗透仪对3组不同D15/d85值(D15为粗粒组中小于该粒径的颗粒质量分数为15%的粒径;d85为细粒组中小于该粒径的颗粒质量分数为85%的粒径)的土样进行了饱和渗流试验,研究了宽级配土的水分运移特征和细颗粒迁移规律。研究结果表明:D15/d85值对宽级配土的渗透系数和细颗粒迁移有重要影响,D15/d85值越小,则土体渗透系数越小,细颗粒不易发生迁移;D15/d85值越大,渗透系数越大,试验过程中渗透系数变化越剧烈,迁出细颗粒的量也更大。根据渗透系数的变化也可判定土体内部细颗粒的运动情况,据此提出了3种宽级配土颗粒迁移模式。该研究成果加深了对宽级配土渗透特性的认识,为完善降雨型堆积层滑坡机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级配土 D15/d85 渗透性 颗粒迁移
下载PDF
干热河谷区冲沟地貌演化动力机制及其生态治理模式 被引量:5
4
作者 杨鸿琨 苏正安 +4 位作者 朱大鹏 周涛 何周窈 方海东 史亮涛 《中国水土保持》 2019年第3期35-39,I0001,共6页
冲沟侵蚀是干热河谷区一种重要的土壤侵蚀类型。干热河谷区内冲沟分布范围广、沟壑密度大,冲沟侵蚀对当地居民生活生产和工程建设造成威胁。从干热河谷区冲沟形成的环境背景条件入手,论述了干热河谷区冲沟的地貌演化过程和演化过程中的... 冲沟侵蚀是干热河谷区一种重要的土壤侵蚀类型。干热河谷区内冲沟分布范围广、沟壑密度大,冲沟侵蚀对当地居民生活生产和工程建设造成威胁。从干热河谷区冲沟形成的环境背景条件入手,论述了干热河谷区冲沟的地貌演化过程和演化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从水力侵蚀过程和重力侵蚀过程进行了梳理,探讨了冲沟发育过程中的动力机制,并对干热河谷冲沟发育区生态治理模式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沟侵蚀 地貌演化 动力机制 生态治理模式 干热河谷区
下载PDF
攀枝花干热河谷区坡面产流产沙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游翔 张闻多 +4 位作者 张素 孔祥周 熊东红 李琬欣 刘琳 《中国水土保持》 2020年第6期28-30,共3页
为探明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水土流失现状,采用自然降雨事件下10个径流小区的观测资料,研究了2013—2017年不同坡度(10°、12°、15°、20°)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坡耕地和休闲地)条件下的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干沟水利水保... 为探明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水土流失现状,采用自然降雨事件下10个径流小区的观测资料,研究了2013—2017年不同坡度(10°、12°、15°、20°)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坡耕地和休闲地)条件下的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干沟水利水保综合试验场径流小区产流(径流深)和产沙(土壤侵蚀模数)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坡耕地和休闲地径流小区径流深多随坡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在坡度12°时达到最大值,同时在相同坡度条件下径流深表现为休闲地>坡耕地;在相同坡度条件下,休闲地径流小区的土壤侵蚀模数多高于坡耕地小区;坡耕地径流小区土壤侵蚀模数与径流深在不同坡度下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坡度 土地利用 产流产沙 干热河谷
下载PDF
中巴经济走廊滑坡泥石流灾害格局与风险应对 被引量:5
6
作者 邹强 郭晓军 +6 位作者 罗渝 姜元俊 崔鹏 苏立君 欧国强 潘华利 刘维明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0-169,共10页
中巴经济走廊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交汇处,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先行先试区,战略意义重大。受特殊的自然条件控制,中巴经济走廊滑坡泥石流灾害广泛发育、活动性强、危害严重,是走廊... 中巴经济走廊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交汇处,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先行先试区,战略意义重大。受特殊的自然条件控制,中巴经济走廊滑坡泥石流灾害广泛发育、活动性强、危害严重,是走廊建设与民生安全的重大威胁。文章聚焦中巴经济走廊滑坡和泥石流的空间格局,评估灾害风险,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并针对性提出相关应对策略。中巴经济走廊共查明滑坡584处、崩塌116处、泥石流1 669处,主要分布在走廊北部山区。总体而言,走廊北部区域危险性和综合风险较高,东南部较低。在未来极罕遇地震情景下,中巴经济走廊高与极高滑坡易发区域的面积将由多遇地震条件下的0.01%显著增长至1.4%,且主要发生在艾肯尔特断裂带北部段和卡兹克阿尔特断裂带北部段之间、米亚断裂北部段和布伦口断裂中部断裂区域;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分析表明降雨和温度都将呈不同程度增加和上升趋势,大部分流域的泥石流易发性均有所提高,其中高易发流域将达到总数的13.5%,较之前明显增多。建议加强中巴经济走廊孕灾基础数据采集和重点灾点详查,开展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同时提前制定应急预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巴经济走廊 滑坡 泥石流 空间格局 风险现状 变化趋势 减灾对策 “一带一路”
原文传递
雅砻江流域河道高程剖面上的堰塞坝印记 被引量:5
7
作者 刘维明 周丽琴 +5 位作者 陈晓清 周震 Wolfgang SCHWANGHART 胡旭东 李雪梅 张小刚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8-70,共13页
堰塞坝会对山区河流的纵剖面产生强烈扰动,在某些情况下,堰塞坝造成的河流纵剖面变陡很容易与构造作用下基准面下降的迁移裂点混淆。然而,在何种程度下堰塞坝会影响基于地貌测量的构造分析还没有系统的研究。因此本文选取青藏高原东缘... 堰塞坝会对山区河流的纵剖面产生强烈扰动,在某些情况下,堰塞坝造成的河流纵剖面变陡很容易与构造作用下基准面下降的迁移裂点混淆。然而,在何种程度下堰塞坝会影响基于地貌测量的构造分析还没有系统的研究。因此本文选取青藏高原东缘的雅砻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影像解译,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EM),来研究堰塞坝对河流纵剖面的影响。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和部分野外判识,在雅砻江流域共发现了34个堰塞坝;同时利用TopoToolbox工具包,选用30 m SRTM DEM提取了雅砻江流域河流纵剖面、河流裂点、河流陡峭指数等地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有18个堰塞坝与河流裂点在空间上重叠,其中有8个堰塞坝形成高差>100 m的裂点,对河流纵剖面有显著的影响,并发现滑坡坝比泥石流坝对河流纵剖面的影响更大。进一步分析雅砻江主干流及其支流力丘河,发现堰塞坝所在的河段河流陡峭指数相对较大;在排除岩性和断层活动的影响后,发现堰塞作用也能够解释河流裂点的成因。本研究结果指示,在利用DEMs来提取和分析区域构造信息时,必须考虑由堰塞坝引起的河流裂点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纵剖面 堰塞坝 河流裂点 遥感解译 雅砻江流域
下载PDF
“梯-潭”型泥石流排导槽研究初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李云 陈晓清 +1 位作者 游勇 王飞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3-175,共3页
针对物源剧增、狭陡沟道、小流域泥石流沟泥石流防治,提出一种具有强力消能作用的梯-潭型泥石流排导槽;介绍了梯-潭型泥石流排导槽的结构特征;分析了梯-潭型泥石流排导槽的排导原理,指出梯-潭槽在震后泥石流治理工程应用中的防止磨蚀和... 针对物源剧增、狭陡沟道、小流域泥石流沟泥石流防治,提出一种具有强力消能作用的梯-潭型泥石流排导槽;介绍了梯-潭型泥石流排导槽的结构特征;分析了梯-潭型泥石流排导槽的排导原理,指出梯-潭槽在震后泥石流治理工程应用中的防止磨蚀和冲刷的优势,为进一步研究泥石流在排导槽中的运动特征,泥石流与梯-潭段的相互作用机制,关键设计参数的确定与优化打下基础,对于提高泥石流防治技术水平及新型排导槽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狭陡沟道 阶梯-深潭系统 泥石流排导槽 梯-潭槽
下载PDF
古滑坡测年方法与定年精度的提高途径 被引量:3
9
作者 白世彪 崔鹏 +1 位作者 葛永刚 王昊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34,共16页
明确滑坡每次活动准确的年代对于揭示一个地区滑坡在时间上的活动规律,进而评价该地区的滑坡灾害风险至关重要。本文对宇宙成因核素(TCN)、光释光(OSL)和14 C等古滑坡测年方法研究的现状和成果进行了总结,简要介绍了不同的古滑坡测年方... 明确滑坡每次活动准确的年代对于揭示一个地区滑坡在时间上的活动规律,进而评价该地区的滑坡灾害风险至关重要。本文对宇宙成因核素(TCN)、光释光(OSL)和14 C等古滑坡测年方法研究的现状和成果进行了总结,简要介绍了不同的古滑坡测年方法,重点阐释了滑坡体、次生沉积物、滑动面、滑坡塘、滑坡后壁、滑床以及滑坡伴生堰塞湖等不同的地貌部位和测年介质以及选择不同古滑坡测年方法的局限性与使用条件,并根据目前古滑坡测年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探讨了提高古滑坡定年精度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年代学 光释光 宇宙成因核素 14 C测年
下载PDF
泥石流综合防治工程构建旅游品牌的优势分析与价值评估:以新疆天山天池风景区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明丽 黄成敏 张勇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91-898,共8页
开展山区风景名胜区内泥石流防治工程对景区自然环境和景区旅游品牌的影响研究,对促进景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新疆天山天池上游三工河流域泥石流灾害综合治理工程为例,剖析以该工程为核心的高山湿地公园产生的附加旅... 开展山区风景名胜区内泥石流防治工程对景区自然环境和景区旅游品牌的影响研究,对促进景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新疆天山天池上游三工河流域泥石流灾害综合治理工程为例,剖析以该工程为核心的高山湿地公园产生的附加旅游品牌特色与优势,并对该工程产生的品牌效益进行定量评估。分析表明:(1)以拦沙坝为主体的天池高山湿地公园,可作为天池风景区的附加景点和附加品牌,该附加品牌具有品牌依附和叠加效应等优势,可以丰富天山天池的旅游资源。(2)应用基于泥石流灾害的旅游风景区品牌价值评估公式,估算因泥石流综合防治工程修建而挽回的品牌价值损失,得出实现的品牌效益为24930万元,而泥石流工程治理投入9841万元,即旅游品牌的效益产出与工程投入比为2.5∶1。研究表明风景区的泥石流综合防治工程有利于防灾减灾、环境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多赢,对促进风景区的地质灾害防治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天山天池 泥石流综合防治工程 旅游品牌 品牌价值 价值评估
下载PDF
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泥石流冲击力测量系统与反演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夏曼玉 张少杰 +1 位作者 杨红娟 杨超平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09-1017,共9页
目前水槽实验一般采用压电式压力传感器测量泥石流冲击力,这种传统测量模式的电信号易受电线阻抗效应的影响,且没有考虑测量装置受冲击变形对测量结果所产生的影响。针对以上问题,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传感技术... 目前水槽实验一般采用压电式压力传感器测量泥石流冲击力,这种传统测量模式的电信号易受电线阻抗效应的影响,且没有考虑测量装置受冲击变形对测量结果所产生的影响。针对以上问题,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传感技术,设计了悬臂梁式泥石流冲击力测量系统;基于泥石流的宾汉体模型和受冲击体的本构关系,构建了包含中心波长最大偏移量、结构材料弹性模量和流深的泥石流最大冲击力反演公式。依据测量系统的力-光耦合效应设计水槽实验,开展了7组不同密度(1.8、1.9、2.0 g·cm^(-3))的冲击实验工况。结果表明:①数据之间呈现较好的规律性,光纤布拉格光栅中心波长最大偏移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同一密度下光纤布拉格光栅中心波长变化过程与泥石流冲击过程相吻合,从而验证了冲击力反演模型和测量系统之间具有良好的适应性;②冲击力峰值为30.75~74.06 kPa,冲击力系数为0.92~1.95,与泥石流冲击特性相吻合,进而验证了本测量系统在克服传统压电式压力传感器自身缺陷的同时,亦能实现冲击力的稳定可靠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冲击力 光纤布拉格光栅 模型实验 悬臂梁 弯曲变形 浆体动压力
下载PDF
土壤侵蚀示踪的^137Cs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勇 伍佐 +4 位作者 苏正安 周涛 王俊杰 刘翊涵 王晓艺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4-76,共13页
^137Cs示踪技术具有快速、简单、准确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土壤侵蚀研究中。为更加科学地认识以及应用^137Cs示踪土壤侵蚀速率,通过对已发表^137Cs示踪技术的文献进行科学计量和分析,提出了^137Cs示踪土壤侵蚀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未来的... ^137Cs示踪技术具有快速、简单、准确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土壤侵蚀研究中。为更加科学地认识以及应用^137Cs示踪土壤侵蚀速率,通过对已发表^137Cs示踪技术的文献进行科学计量和分析,提出了^137Cs示踪土壤侵蚀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目前,^137Cs法示踪土壤侵蚀研究主要集中在背景值确定、侵蚀转化模型的构建与修正等方面,同时高精度、高分辨率的^137Cs背景值预报模型(适用于不同情景模式)和全球性的^137Cs背景值数据库亟待建立。未来,由于^137Cs半衰期为30.2 a,土壤中^137Cs的含量逐渐减少,亟需进一步开展多核素示踪和多方法的联合研究,同时进一步验证和修正^137Cs侵蚀转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 土壤侵蚀 背景值 侵蚀转化模型
原文传递
不同粒径级砂土渗透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96
13
作者 苏立君 张宜健 王铁行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89-1294,共6页
渗透性是砂土的重要工程性质之一,影响砂土渗透性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土体密实程度、土颗粒自身特性、流体性质等,其中孔隙率与颗粒粒径是两个重要影响因素。而以往基于混合粒径的天然砂土的研究很难分别对这两个因素进行独立的研究。基于... 渗透性是砂土的重要工程性质之一,影响砂土渗透性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土体密实程度、土颗粒自身特性、流体性质等,其中孔隙率与颗粒粒径是两个重要影响因素。而以往基于混合粒径的天然砂土的研究很难分别对这两个因素进行独立的研究。基于此,首先开展了单一粒径级砂土的常水头渗透试验,分别研究了同一粒径级砂土渗透系数随孔隙率的变化和同一孔隙率下不同粒径级砂土渗透系数随均值粒径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显示,渗透系数随着孔隙率的增加而线性增加、随均值粒径二次方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其中均值粒径的影响较大,其变化能导致渗透系数量级上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多粒径混合砂土的渗透试验,讨论了曲率系数、不均匀系数等级配参数对渗透性的影响,从而将单一粒径级的研究成果推广到天然砂土,最终拟合出渗透系数与相关影响因素的经验公式,以便工程实践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 均值粒径 孔隙率 渗透系数
下载PDF
中国山地范围界定的初步意见 被引量:52
14
作者 江晓波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9-136,共8页
中国山地的范围一直缺乏可操作的、准确的量化方法,从而导致对山地及其内部资源、环境、人口和发展问题认识的不全面。同时,准确界定山地范围是实施数字山地战略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两种方案确定中国山地范围。... 中国山地的范围一直缺乏可操作的、准确的量化方法,从而导致对山地及其内部资源、环境、人口和发展问题认识的不全面。同时,准确界定山地范围是实施数字山地战略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两种方案确定中国山地范围。方案一:将满足以下两种情况的国土界定为山地,1)海拔≥3000m;2)海拔≥300~3000m,同时相对高差>200m或坡度>25°。根据此标准计算,中国山地面积为4000265km2,占中国陆地面积的41.67%。方案二:根据UNEP-WCMC的标准,将满足下述情况的国土定义为山地,1)海拔≥2500m;2)海拔≥1500~2500m,坡度≥2°;3)海拔≥1000~1500m,坡度≥5°或相对高差≥300m;4)海拔≥300~1000m,相对高差≥300m。根据此标准计算,中国山地面积为4426130km2,占中国陆地面积的46.11%。按两种方法计算所得的分省山地面积中,前5名都是西藏、青海、新疆、四川和云南。将两种方案计算的山地面积按高程划分为六级:①300~1000m(含300m),②1000~1500m(含1000m),③1500~2500m(含1500m),④2500~3500m(含2500m),⑤3500~4500m(含3500m),⑥≥4500m。根据两种方案的定义,海拔3500m以上的山地面积相等;除了方案一在300~1000m间山地较方案二多324508km2外,其余几个级别山地的面积均为方案二大于方案一的山地面积,其中2500~3500m间多133432km2,1500~2500m间多336186km2,1000~1500m间多282273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 范围 定义 数字山地 中国
下载PDF
基于考虑时变性的宾汉姆流体的渗透注浆机理研究 被引量:41
15
作者 杨志全 侯克鹏 +1 位作者 郭婷婷 马秋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67-72,共6页
结合宾汉姆流体的流变方程与流体粘度的时变性特性,建立了考虑时变性的宾汉姆流体的流变方程与渗流运动方程,并在一些假设的基础上,推导考虑时变性的宾汉姆流体的球形及柱形渗透注浆机理,通过设计两组室内注浆试验对其进行了验证。试验... 结合宾汉姆流体的流变方程与流体粘度的时变性特性,建立了考虑时变性的宾汉姆流体的流变方程与渗流运动方程,并在一些假设的基础上,推导考虑时变性的宾汉姆流体的球形及柱形渗透注浆机理,通过设计两组室内注浆试验对其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由考虑时变性的宾汉姆流体的渗透机理公式计算出的理论扩散半径与试验实际测量的扩散半径虽然有20%左右的差异,但处于可接受误差的范围内,因而在总体上能够较好地反映考虑时变性的宾汉姆流体的注浆渗透规律,对注浆设计、施工和理论研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性 宾汉姆流体 渗透注浆机理
下载PDF
“亚洲水塔”变化的灾害效应与减灾对策 被引量:33
16
作者 崔鹏 郭晓军 +2 位作者 姜天海 张国涛 靳文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13-1321,共9页
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被誉为“亚洲水塔”,其自然环境复杂,气候差异显著,地貌类型多样,冰川发育,地壳隆升和河流下切作用强烈,导致滑坡、泥石流、洪水、冰崩雪崩、冰湖溃决等山地灾害发育。灾害呈现出突发性强、危害范围广、破坏严重、链... 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被誉为“亚洲水塔”,其自然环境复杂,气候差异显著,地貌类型多样,冰川发育,地壳隆升和河流下切作用强烈,导致滑坡、泥石流、洪水、冰崩雪崩、冰湖溃决等山地灾害发育。灾害呈现出突发性强、危害范围广、破坏严重、链式效应明显等特点,且沿构造断裂带、高山深切峡谷集中分布,受水平和垂直地带性气候条件和局地水热条件控制,不同海拔区的灾害类型、诱发因素和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有所差异。气候变暖导致的温度升高和降雨增多对灾害发生的水源、物源、能量和条件组合都有所影响,导致灾害的孕灾环境变得易于成灾。未来全球气候变暖将加剧灾害的危险性,而灾害风险也会随着人口和经济体量的增加而升高。目前,还缺乏系统的基础数据和对“亚洲水塔”变化下灾害发生机制的深入认识,从而难以准确预测未来气候变化下的灾害风险,提出有针对性的风险防控对策。为了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导致的灾害风险,应针对性地进行综合灾害考察,利用高新技术系统获取第一手灾害数据,建立灾害数据库,深化对孕灾环境、形成机理和灾变机制的认识,研究灾害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预测气候变化条件下灾害的发展趋势,研发针对特大灾害的监测和防控技术,建立多国协调的灾害防控信息共享和减灾协同机制,提高应对灾害风险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水塔 自然灾害 灾害特征 灾害风险 气候变化
原文传递
滚石冲击荷载下棚洞钢筋混凝土板动力响应研究 被引量:32
17
作者 王东坡 何思明 +3 位作者 欧阳朝军 张晓曦 向波 王晓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81-886,共6页
我国西部地区地势复杂,高山峡谷众多,特殊的地质地貌发育了大量滚石山地灾害,严重威胁山区人民的安全。一般认为,采用棚洞结构进行滚石灾害防治是最为有效的工程措施,然而,滚石对棚洞的冲击是一个复杂的动力过程,尤其表现在滚石与棚洞... 我国西部地区地势复杂,高山峡谷众多,特殊的地质地貌发育了大量滚石山地灾害,严重威胁山区人民的安全。一般认为,采用棚洞结构进行滚石灾害防治是最为有效的工程措施,然而,滚石对棚洞的冲击是一个复杂的动力过程,尤其表现在滚石与棚洞顶板的瞬态接触过程中。而目前国内外对此缺乏合理的计算方法,严重制约滚石棚洞结构的工程应用。为此,结合Olsson为求解正交各向异性复合板冲击问题所提出的动力控制方程,针对目前接触准则给出的接触定律与实际往往不符所带来的缺陷,通过引入数值压痕试验手段,提出了一种滚石冲击钢筋混凝土(RC)板动力响应问题的理论方法。结合算例,将该方法与Herzt理论解、动力有限元解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Herzt弹性理论解未考虑结构塑性变形影响,导致滚石冲击力偏大;而该方法得到的理论解与动力有限元计算结果较为接近。该方法不仅可用于滚石冲击荷载下棚洞RC板动力响应分析,同时为压痕试验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数值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石 棚洞RC板 压痕试验 冲击响应
下载PDF
汶川地震区灾后植被恢复时空过程及特征——以都江堰龙溪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29
18
作者 李京忠 曹明明 +3 位作者 邱海军 薛冰 胡胜 崔鹏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479-3486,共8页
定量评估地震区灾后植被恢复,对于灾区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及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以都江堰龙溪河流域为案例区,采用MODIS-NDVI的时间序列数据,确定植被恢复评估的Landsat影像时间,并以Landsat影像定量揭示龙溪河... 定量评估地震区灾后植被恢复,对于灾区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及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以都江堰龙溪河流域为案例区,采用MODIS-NDVI的时间序列数据,确定植被恢复评估的Landsat影像时间,并以Landsat影像定量揭示龙溪河流域植被在"5.12"汶川地震前后的动态变化;进而根据区域水系和地形因子,定量解析并揭示植被覆盖度受损恢复率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覆盖受损恢复情况整体较好,但植被覆盖度对地震损害的响应存在滞后现象;受损植被恢复率与河流水系距离、海拔、坡度和坡向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本研究结果可为地震灾后植被恢复的决策干预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植被覆盖度 龙溪河 汶川地震 遥感
原文传递
G318川藏公路段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29
19
作者 邹强 崔鹏 杨伟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2-348,共7页
以野外调查为基础,选取坡度、地表起伏度、岩石抗剪强度指标(内摩擦角与粘聚力)、距断裂距离、地震烈度、岩体风化程度、最大24 h降雨量、年平均气温、土地利用类型等10项指标作为基本判别因子,分析泥石流对影响因子的敏感程度。研究表... 以野外调查为基础,选取坡度、地表起伏度、岩石抗剪强度指标(内摩擦角与粘聚力)、距断裂距离、地震烈度、岩体风化程度、最大24 h降雨量、年平均气温、土地利用类型等10项指标作为基本判别因子,分析泥石流对影响因子的敏感程度。研究表明,G318川藏公路最有利于泥石流发育的条件为:1.坡度:20°~35°;2.地表起伏度:100~300 m;3.岩石抗剪强度指标:内摩擦角<35°,粘聚力<25 MPa;4.岩体风化程度:>0.4;5.距断层距离:0~10km;6.地震烈度:大于Ⅶ度;7.土地利用:荒漠草原、冰川、裸岩砾石、坡草地;8.年平均气温:<8°与10°~12°;9.最大24 h降雨量:>40 mm。结合GIS与信息量模型分析G318川藏公路段沿线泥石流危险性,研究结果表明:公路大部分路段处于中度、高度与极高度危险区,三者面积之和占总面积的71.99%,范围较大,主要分布在大渡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帕隆藏布江等大江大河的深切峡谷区;基本无危险区范围较小,主要位于成都平原和高原面路段,仅占总面积的4.21%。研究成果与实际灾情吻合,可为川藏公路泥石流风险评估及新路选线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公路 泥石流 危险性 信息量法
下载PDF
“5·12”汶川地震堰塞湖应急处置措施的讨论--以唐家山堰塞湖为例 被引量:27
20
作者 陈晓清 崔鹏 +1 位作者 赵万玉 高全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0-357,共8页
堰塞湖是地震诱发的次生灾害类型之一。唐家山堰塞湖是"5.12"汶川地震造成的规模最大、潜在威胁最严重的堰塞湖,水利部组织了唐家山堰塞湖应急处置,成功降低了该堰塞湖风险,未造成新的人员伤亡。从该堰塞湖溢流的流量过程曲... 堰塞湖是地震诱发的次生灾害类型之一。唐家山堰塞湖是"5.12"汶川地震造成的规模最大、潜在威胁最严重的堰塞湖,水利部组织了唐家山堰塞湖应急处置,成功降低了该堰塞湖风险,未造成新的人员伤亡。从该堰塞湖溢流的流量过程曲线和对北川县城的影响来看,还有值得改进的地方。经初步分析,提出改进措施:1.变梯形过流断面为复式断面;2.增大设计纵比降;3.保护泄流槽的进、出口,控制沟道下切速度;4.抛掷人工结构体控制沟床下切速度。为了避免自然排泄的不利影响,提出"人工可控排泄"处理堰塞湖。希望这些措施在以后类似堰塞湖应急处置中能够被参考,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减少防灾减灾的社会、经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堰塞湖 应急处置 唐家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