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7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主要技术 被引量:132
1
作者 文玉华 朱如曾 +1 位作者 周富信 王崇愚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5-73,共9页
综述了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的发展,介绍了分子动力学的基本原理、有关的有限差分技术、势函数的发展、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的选取、平衡态系综及其调控、感兴趣量的提取、分子动力学的特别用途以及与其他计算方法的结合.最后还指出了分子... 综述了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的发展,介绍了分子动力学的基本原理、有关的有限差分技术、势函数的发展、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的选取、平衡态系综及其调控、感兴趣量的提取、分子动力学的特别用途以及与其他计算方法的结合.最后还指出了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本身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有限差分法 原子间作用势 平衡态系统 结构分析技术 模拟技术
下载PDF
爆破拆除塌落振动速度计算公式的讨论 被引量:218
2
作者 周家汉 《工程爆破》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40,共5页
就如何设计计算高大烟囱或楼房爆破拆除时的塌落振动速度,作者回顾了以往所提出的塌落振动速度计算公式,并对公式及其中参数表述的物理意义与取值作了阐述,以澄清一些引用中对有关参数理解的差异。文中还列举了工程实例,说明公式的应用... 就如何设计计算高大烟囱或楼房爆破拆除时的塌落振动速度,作者回顾了以往所提出的塌落振动速度计算公式,并对公式及其中参数表述的物理意义与取值作了阐述,以澄清一些引用中对有关参数理解的差异。文中还列举了工程实例,说明公式的应用和公式中各参数的选择。实测数据表明,地面采取减振措施后塌落振动速度可以减小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大建筑物 爆破拆除 塌落振动 振动速度
下载PDF
纳米硬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被引量:121
3
作者 张泰华 杨业敏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49-364,共16页
摘 要 近二十年来,主要用于检测材料表面微米和亚微米尺度力学性质的纳米硬度技术发展迅速.首先,概述硬度的定义、分类及其适用范围.然后,系统地总结纳米硬度技术的发展,重点介绍纳米压痕硬度的测量原理及其影响因素,连续刚度测量原理,... 摘 要 近二十年来,主要用于检测材料表面微米和亚微米尺度力学性质的纳米硬度技术发展迅速.首先,概述硬度的定义、分类及其适用范围.然后,系统地总结纳米硬度技术的发展,重点介绍纳米压痕硬度的测量原理及其影响因素,连续刚度测量原理,高分辨率的载荷位移测量原理,几种常用压头的几何形状,试样表面的准备和确定,相关的测试方法,仪器校准和显微观察等问题.通过压痕实验可获得硬度、弹性模量、断裂韧性、存储模量和损耗模量、蠕变应力指数等.最后,简要介绍纳米划痕硬度测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硬度技术 纳米压痕 纳米划痕 微力学性能 模量 断裂韧性 蠕变应力指数
下载PDF
流固耦合油藏数值模拟中物性参数动态模型研究 被引量:120
4
作者 冉启全 李士伦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61-65,共5页
根据流固耦合的基本思想,将渗流力学与岩土力学相结合,阐述了流固耦合油藏数值模拟的基本原理及其实现过程;将油藏开来过程中的物性参数视为应力与温度的函数,并根据体积应变的概念,导出了流固耦合油藏数值模拟求解所需的孔隙度、... 根据流固耦合的基本思想,将渗流力学与岩土力学相结合,阐述了流固耦合油藏数值模拟的基本原理及其实现过程;将油藏开来过程中的物性参数视为应力与温度的函数,并根据体积应变的概念,导出了流固耦合油藏数值模拟求解所需的孔隙度、孔隙压缩系数及渗透率等物性参数动态变化的理论计算模型,为实现流固耦合油藏数值模拟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最后,利用导出的模型进行了实例计算,结果证明在油藏开采过程中流固耦合效应强烈,对物性参数有很大的影响,并最终影响油藏的开采动态,从而检验了流固耦合油藏数值模拟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渗流力学 流固耦合 油藏
下载PDF
统计细观损伤力学和损伤演化诱致突变 被引量:94
5
作者 夏蒙棼 韩闻生 +1 位作者 柯孚久 白以龙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40,共40页
材料的损伤和破坏是固体力学中一个十分复杂的基本问题,近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取得一系列新的进展。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统计细观损伤力学和损伤演化诱致突变理论,这是把力学与统计物理学及非线性科学结合起来研究材料损伤... 材料的损伤和破坏是固体力学中一个十分复杂的基本问题,近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取得一系列新的进展。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统计细观损伤力学和损伤演化诱致突变理论,这是把力学与统计物理学及非线性科学结合起来研究材料损伤和破坏问题的一种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力学 损伤演化 诱致突变 细观力学
下载PDF
高速列车的关键力学问题 被引量:134
6
作者 杨国伟 魏宇杰 +26 位作者 赵桂林 刘玉标 曾晓辉 邢云林 赖姜 张营营 吴晗 陈启生 刘秋生 李家春 胡开鑫 杨中平 刘文正 王文静 孙守光 张卫华 周宁 李瑞平 吕青松 金学松 温泽峰 肖新标 赵鑫 崔大宾 吴兵 钟硕乔 周信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7-460,共244页
在过去10年时间,中国和谐号系列高速列车经历了一系列速度上的飞跃.在最初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研制了新一代高速列车并大规模投入运营,伴随这一过程的大量试验与工程实践,大大促进了对高速铁路这样一个车-线-网-气流强耦合的复杂大系统... 在过去10年时间,中国和谐号系列高速列车经历了一系列速度上的飞跃.在最初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研制了新一代高速列车并大规模投入运营,伴随这一过程的大量试验与工程实践,大大促进了对高速铁路这样一个车-线-网-气流强耦合的复杂大系统中的关键力学问题的深入理解和全面研究.该文将从6个方面对高速列车研制和运行过程中的典型力学问题的研究进展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做一个梳理.考虑到这样一个大系统的复杂性,同时也为了使对高速列车感兴趣的技术与科研人员对这些力学问题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文中将分别就高速列车的空气动力学、弓网关系、车体振动与车体模态设计、车体运行稳定性、高速轮轨关系、关键结构的运行可靠性和列车噪声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展望.同时也对中国及国际高速列车发展趋势及其中的力学问题做了一个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空气动力学 弓网关系 车体振动 运行稳定性 轮轨关系 结构可靠性 噪声
下载PDF
岩石破裂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05
7
作者 黄明利 唐春安 朱万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68-471,共4页
考虑不同粒度组成和缺陷分布的岩石 ,对其裂纹扩展、演化过程的影响 ,建立数学模型 ,应用 RFPA2 D程序分析了均质度对岩石类脆性材料在外载作用下的裂纹扩展、演化过程的影响 ,和相关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 ,指出了均质度对材料破坏过程的... 考虑不同粒度组成和缺陷分布的岩石 ,对其裂纹扩展、演化过程的影响 ,建立数学模型 ,应用 RFPA2 D程序分析了均质度对岩石类脆性材料在外载作用下的裂纹扩展、演化过程的影响 ,和相关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 ,指出了均质度对材料破坏过程的决定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裂纹 裂纹演化规律 岩石破裂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结构动力模型修正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12
8
作者 李辉 丁桦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0-180,共11页
叙述了结构动力模型修正方法的一般原理及与其密切相关的模型缩聚和模态扩展方法,并且挑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献,介绍和比较了3种主要的修正方法,即传统的动力模型修正方法,包括矩阵型修正方法和参数型修正方法,和最近兴起的基于神经网... 叙述了结构动力模型修正方法的一般原理及与其密切相关的模型缩聚和模态扩展方法,并且挑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献,介绍和比较了3种主要的修正方法,即传统的动力模型修正方法,包括矩阵型修正方法和参数型修正方法,和最近兴起的基于神经网络的模型修正方法,重点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力图能使读者对于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有一个脉络清晰的了解.最后,就目前研究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修正 结构力学 模态扩展 特征灵敏度 神经网络
下载PDF
坡度对坡面土壤侵蚀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96
9
作者 刘青泉 陈力 李家春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49-457,共9页
在运动波理论基础上 ,就影响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 ,包括降雨超渗净雨量 ,坡面流水深、流速和切应力 ,以及土壤抗冲蚀能力等随坡度的变化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 并进一步对坡面土壤侵蚀的坡度界限做了较细致分析 ,表明坡度界限是一个... 在运动波理论基础上 ,就影响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 ,包括降雨超渗净雨量 ,坡面流水深、流速和切应力 ,以及土壤抗冲蚀能力等随坡度的变化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 并进一步对坡面土壤侵蚀的坡度界限做了较细致分析 ,表明坡度界限是一个变量 ,随颗粒粒径、容重、坡面糙率、径流长度、降雨入渗差值 (净雨量 ) ,以及土壤摩擦系数等因素的不同而改变 ,给出了界限坡度的变化规律 ,并得出一般情况下土壤侵蚀的坡度界限值应在 4 1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面 土壤侵蚀 坡度界限 水流冲蚀力 土壤稳定性 坡面流侵蚀 土壤抗冲性 坡度
下载PDF
大庆RP-3航空煤油热物性分析 被引量:112
10
作者 范学军 俞刚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7-192,共6页
针对广泛应用于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吸热碳氢燃料,简要介绍了用于模拟燃料热物理特性的替代燃料方法和广义对应状态法则。以大庆RP-3航空煤油为例,选择了一个由49%(摩尔比)正十烷,44%1,3,5-三甲基环己烷以及7%正丙基苯组成的替代煤油用来模... 针对广泛应用于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吸热碳氢燃料,简要介绍了用于模拟燃料热物理特性的替代燃料方法和广义对应状态法则。以大庆RP-3航空煤油为例,选择了一个由49%(摩尔比)正十烷,44%1,3,5-三甲基环己烷以及7%正丙基苯组成的替代煤油用来模拟RP-3航空煤油进行热物理特性研究,并采用广义对应状态法则对替代煤油热力学和输运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测超临界态流体通过音速喷管流量的新方法并得到了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煤油 替代燃料^+ 广义对应状态法则^+ 超临界态^+ 音速喷管流量计^+
下载PDF
论滑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107
11
作者 李世海 刘天苹 刘晓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2期3309-3324,共16页
以地质体的渐进、动态破坏为基本出发点,对滑坡的稳定性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讨论。通过具体滑坡现象和模型试验说明研究滑坡问题的复杂性;按照山体的破坏程度,划分包括既有破坏、局部再破坏、贯穿性破坏、离散性破坏和运动性破坏几种破... 以地质体的渐进、动态破坏为基本出发点,对滑坡的稳定性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讨论。通过具体滑坡现象和模型试验说明研究滑坡问题的复杂性;按照山体的破坏程度,划分包括既有破坏、局部再破坏、贯穿性破坏、离散性破坏和运动性破坏几种破坏形式,说明破坏类型的转化正是山体渐进破坏的过程;综合分析极限平衡法、有限元法、离散元法分析边坡稳定性的局限性;详细介绍基于连续介质的离散元法的特点;建议将滑坡体地表裂缝作为参数分析的基本参量;阐述分析运动性破坏的重要性;特别强调单纯靠计算方法不能解决工程问题,将计算模型与现场监测结果分析相结合,是正确判断山体当前状态、分析滑坡稳定性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破坏形式 滑坡稳定性 极限平衡法 有限元法 离散元法 地表裂缝 监测结果
下载PDF
无人机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91
12
作者 淳于江民 张珩 《飞航导弹》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27,共5页
回顾了无人机的发展 历程,并阐述了无人机的系统结构、 分类、用途及其关键技术,就主要机 型做了简要的介绍,最后对无人机发 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及趋势做了详细 的分析。
关键词 无人机 展望 现状 发展历程 系统结构 关键技术
下载PDF
全场测速技术进展 被引量:49
13
作者 康琦 申功炘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06-121,共16页
速度场测量技术的研究在流体力学和空气动力学中具有极高的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文中归纳介绍了近十多年来人们积极探索的各种全场测速新技术,特别是激光诱导荧光高速流场测试技术。
关键词 流动显示 速度测量 风洞 激光诱导 荧光测速
下载PDF
重庆地区滑坡与降雨关系的概率分析 被引量:92
14
作者 张珍 李世海 马力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3185-3191,共7页
详细分析了重庆地区几十年内的577个滑坡的降雨与滑坡的历史资料,并对重庆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然后从滑坡的时间分布、滑坡与日降雨量及暴雨的关系、滑坡与降雨发生时间的比较、滑坡发生的前10 d内有降雨的天数与连... 详细分析了重庆地区几十年内的577个滑坡的降雨与滑坡的历史资料,并对重庆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然后从滑坡的时间分布、滑坡与日降雨量及暴雨的关系、滑坡与降雨发生时间的比较、滑坡发生的前10 d内有降雨的天数与连续降雨的天数的比较等方面详细研究了降雨与滑坡的关系,得出了几个有益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滑坡的活动强度与雨量的大小成正比,滑坡基本发生在降雨之后的4 d内;暴雨与滑坡的关系很密切,降暴雨的当天发生滑坡的可能性很大;当选取3 mm作为降雨开始入渗的界限时,如果连续3 d有降雨那么滑坡发生的可能性相对来说会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力学 滑坡 降雨 水文地质条件 历史资料 暴雨
下载PDF
21世纪初的力学发展趋势 被引量:44
15
作者 郑哲敏 周恒 +2 位作者 张涵信 黄克智 白以龙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33-441,共9页
回顾力学发展史,阐明在科技发展过程中力学对于认识自然规律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在固体力学、流体力学、一般力学以及有关力学的若干交叉学科领域中的一些重要研究课题;展望21世纪(特别是21世纪前期)的力学... 回顾力学发展史,阐明在科技发展过程中力学对于认识自然规律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在固体力学、流体力学、一般力学以及有关力学的若干交叉学科领域中的一些重要研究课题;展望21世纪(特别是21世纪前期)的力学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史 力学展望 固体力学 流体力学 一般力学
下载PDF
边坡稳定性分析的三维极限平衡法及应用 被引量:78
16
作者 张均锋 丁桦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5-370,共6页
将二维Janbu条分法进行拓展,给出了一种三维极限平衡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该方法对所有条块满足力与力矩平衡关系,可适用于任何形状的滑面,包括地质分层和水压力等复杂条件。该方法发展了传统条分法中只给出坡体总体稳定性系数的作法,... 将二维Janbu条分法进行拓展,给出了一种三维极限平衡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该方法对所有条块满足力与力矩平衡关系,可适用于任何形状的滑面,包括地质分层和水压力等复杂条件。该方法发展了传统条分法中只给出坡体总体稳定性系数的作法,根据滑面的几何特征,进一步分析了各条块独立的稳定性系数及各条块的潜在滑动方向。另外,该方法承袭了用二维Janbu法分析的优缺点。最后对一个实际滑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三维边坡分析 稳定性分析 极限平衡
下载PDF
确定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梯度的三种方法 被引量:64
17
作者 刘曰武 丁振华 何凤珍 《油气井测试》 2002年第4期1-4,共4页
概述和评价了确定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梯度的三种方法 ,重点介绍了低渗油藏试井分析确定启动压力梯度的方法和实际应用意义。给出了低渗油藏试井分析模型与常规中高渗油藏试井分析模型的对比。通过实例测试资料分析 。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启动压力梯度 方法 研究 试井资料
下载PDF
国内外管道泄漏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1
18
作者 付道明 孙军 +1 位作者 贺志刚 喻西崇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8-51,共4页
对国内外近 10年中管道泄漏检测技术的研究状况做了跟踪分析。泄漏检测分为直接检测技术和间接检测技术 2类 ,前者分为 8种 ,后者分为 9种。简要分析了各种检测技术的检测原理和优缺点 ;对各种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 ,得到各种检测方法的... 对国内外近 10年中管道泄漏检测技术的研究状况做了跟踪分析。泄漏检测分为直接检测技术和间接检测技术 2类 ,前者分为 8种 ,后者分为 9种。简要分析了各种检测技术的检测原理和优缺点 ;对各种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 ,得到各种检测方法的适用范围。由于工作环境、工作对象的不同 ,应选择合适的检漏方法。如在长距离管道检测中 ,应采用机载红外线检测法、压力点分析法、压力波法、质量平衡法等 ,而在油田管网或场内管网的短距离管道输送中 ,宜采用PPA法、压力波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泄漏 检测技术 间接检测 直接检测 压力波法 质量平衡法 压力点分析法
下载PDF
关于气液两相流流型及其判别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57
19
作者 劳力云 郑之初 +1 位作者 吴应湘 李东晖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35-249,共15页
气液两相流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多变量随机过程体系,流型的定义、流型过渡准则和判别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是多相流学科目前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就与气液两相流流型及其判别有关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回顾和评述,力图反映近年来气液两相流流型及其... 气液两相流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多变量随机过程体系,流型的定义、流型过渡准则和判别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是多相流学科目前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就与气液两相流流型及其判别有关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回顾和评述,力图反映近年来气液两相流流型及其判别问题研究的状态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流 流型 过渡准则 判别方法
下载PDF
连续移动三维瞬态激光熔池温度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74
20
作者 席明哲 虞钢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527-1532,共6页
详细介绍了在ANSYS软件平台上,建立连续移动三维瞬态激光熔池温度场计算模型的方法,计算模型中考虑了材料表面温度对激光吸收率的影响及材料相变过程对激光熔池温度场的影响。系统分析了连续移动三维激光熔池温度场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详细介绍了在ANSYS软件平台上,建立连续移动三维瞬态激光熔池温度场计算模型的方法,计算模型中考虑了材料表面温度对激光吸收率的影响及材料相变过程对激光熔池温度场的影响。系统分析了连续移动三维激光熔池温度场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通过该计算模型,可以掌握激光加工过程中连续移动激光熔池的加热和冷却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当激光沿45#钢基板表面由一端向另一端沿直线扫描时,由于热传导的作用,激光熔池温度随时间增加而升高,同时连续移动熔池表面温度最高点不在激光束中心,而是稍稍偏后于激光束中心。在相同激光工艺参数下,计算熔池横截面尺寸与实验所测熔池横截面尺寸相吻合,表明所建立的连续移动熔池温度场计算模型是正确和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ANSYS软件 激光熔池 瞬态温度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