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小儿原发性肠套叠水压灌肠治疗成功后复套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胡蕾 叶显俊 +1 位作者 朱宇飞 何年安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8期596-599,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小儿原发性肠套叠水压灌肠治疗成功后复套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0例原发性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声像图,分别收集临床资料(性别、年龄、有无呕吐或血便)及超声特征(肠套位置、肠套叠"同心...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小儿原发性肠套叠水压灌肠治疗成功后复套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0例原发性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声像图,分别收集临床资料(性别、年龄、有无呕吐或血便)及超声特征(肠套位置、肠套叠"同心圆"最大径、套入肠壁有无血流信号、有无腹腔积液、有无肿大淋巴结)。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出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治疗成功后复套发生的危险因素,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复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相关因素预判复套发生的截断值及曲线下面积。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肠套叠"同心圆"最大径、血便、腹腔积液及套入肠管壁无血流信号是复套发生的危险因素(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肠套叠"同心圆"最大径、血便、腹腔积液、套入肠管壁无血流信号均是预测复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5.88、4.20、4.12、3.55);其中肠套叠"同心圆"预测复套诊断效能最高,其评估复套发生的截断值为35 mm,ROC曲线下面积为0.97。结论超声引导下小儿原发性肠套叠水压灌肠治疗成功后复套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分别为肠套叠"同心圆"最大径≥35 mm、出现血便、腹腔积液及套入肠管壁无血流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肠套叠 小儿 水压灌肠 复套 LOGISTIC回归
下载PDF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超声医学教学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霞 何年安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2期151-153,共3页
随着医学科技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超声医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医学人才发展的需要。本文拟从临床医学本科生超声医学教学现状、其应掌握的超声医学知识、如何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中开展超声医学教... 随着医学科技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超声医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医学人才发展的需要。本文拟从临床医学本科生超声医学教学现状、其应掌握的超声医学知识、如何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中开展超声医学教学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旨在探索适合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超声医学教学新模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知识全面、综合能力强的临床医学本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 本科生 超声医学 教学
下载PDF
血清Hb ALB BMI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肺部感染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锐娟 吴岳春 +1 位作者 丁红莲 项金凤 《河北医学》 CAS 2021年第7期1137-1141,共5页
目的:研究血清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身体质量指数(BMI)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肺部感染的关系及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8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液透析治疗... 目的:研究血清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身体质量指数(BMI)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肺部感染的关系及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8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患者是否出现肺部感染将所有患者分为感染组(23例)和未感染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首次透析住院时间、血管通路、有无高血压、有无糖尿病、有无吸烟史、Hb和ALB的表达水平。以ROC曲线分析血清Hb、ALB、BMI指数预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肺部感染的价值;采取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与未感染组相比,感染组年龄≥60岁、有糖尿病、有吸烟史的患者比例较高,并且感染组患者BMI较高、HB和ALB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分析,BMI、Hb和ALB预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肺部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4、0.804、0.8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性分析证实年龄≥60岁、BMI≥24.205kg/m^(2)、有糖尿病、有吸烟史、Hb≤82.875g/L、ALB≤33.445g/L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有糖尿病、有吸烟史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BMI、Hb、ALB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肺部感染 身体质量指数 血红蛋白 血清白蛋白
下载PDF
左心房收缩期应变和应变率对心脏再同步治疗疗效的影响
4
作者 杨冬妹 黄向阳 +4 位作者 王玉婷 陈康玉 王齐 徐健 严激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2284-2288,共5页
背景左心房功能是心脏整体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左心房容积能够独立影响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疗效。目的本研究试图通过二维斑点追踪技术量化评价左心房功能,评价左心房收缩期应变(Sa)和应变率(SRa)对CRT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 背景左心房功能是心脏整体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左心房容积能够独立影响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疗效。目的本研究试图通过二维斑点追踪技术量化评价左心房功能,评价左心房收缩期应变(Sa)和应变率(SRa)对CRT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5月—2018年1月因心力衰竭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行CRT的患者共121例。CRT有反应定义为CRT术后6个月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缩小≥15%,反之为无反应。根据CRT疗效将患者分为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CRT术前和术后6个月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左心房Sa和SRa,评价基线左心房Sa和SRa对CRT疗效的影响。结果CRT术后共有70例(57.9%)患者纳入有反应组,51例(42.1%)患者纳入无反应组。有反应组术后6个月Sa和SRa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Sa与SRa呈负相关(rs=-0.770,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Ra(OR=5.039,P=0.020)和Sa(OR=1.094,P=0.010)是CRT疗效的影响因素,其他影响因素包括左束支传导阻滞(OR=4.913,P=0.002)、QRS时限(OR=1.041,P=0.005)、E/A(OR=0.309,P=0.008)和肺动脉收缩压(OR=0.950,P=0.013)。结论基线Sa和SRa是CRT疗效的独立预测因素,CRT术后有反应者左心房收缩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功能 心脏再同步疗法 应变 应变率
下载PDF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耳功能对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玉婷 苏浩 +3 位作者 杨好意 黄向阳 杨冬妹 高礼福 《中华全科医学》 2020年第9期1547-1550,共4页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耳功能在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后复发监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6月—2019年10月确诊房颤并首次行房颤...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耳功能在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后复发监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6月—2019年10月确诊房颤并首次行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手术的患者84例,根据随访结果分为房颤消融术后复发组(19例)和未复发组(65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采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耳功能相关参数。比较房颤复发与未复发2组患者各指标的变化并明确其中的危险因素。结果房颤RFCA术后复发组左房前后径、左心耳口径及深度大于未复发组(均P<0.01),而左心耳面积变化率、排空速度、充盈速度复发组小于未复发组(均P<0.01)。左心耳面积变化率与复发时间(r=0.685,P=0.001)、排空速度(r=0.562,P=0.012)、充盈速度(r=0.627,P=0.004)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与BNP(r=-0.558,P=0.013)及心耳深度(r=-0.496,P=0.031)呈负相关。左心耳面积变化率预测房颤RFCA术后复发的AUC为0.933(0.875~0.991),左心耳面积变化率减小是RFCA术后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左心耳面积变化率<40.95%作为预测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临界值效果最佳。结论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耳功能对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有预测价值。其中左心耳面积变化率减小是RFCA术后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射频消融 房颤 复发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左心耳
原文传递
超声造影对肝细胞癌与肝转移癌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潇 何年安 +3 位作者 叶显俊 刘力 付文学 陈姣姣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94-97,共4页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CEUS)检查肝转移癌(LM)与肝细胞癌(HCC)的表现特征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2016年~2019年就诊于我院的肝脏占位患者117例,常规行CEUS检查,分析比较HCC与LM病灶在增强模式、开始增强时间、达峰时间和减退时间等方面的异同...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CEUS)检查肝转移癌(LM)与肝细胞癌(HCC)的表现特征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2016年~2019年就诊于我院的肝脏占位患者117例,常规行CEUS检查,分析比较HCC与LM病灶在增强模式、开始增强时间、达峰时间和减退时间等方面的异同。结果在77例HCC患者中,有79个病灶,在40例LM患者中,有41个病灶;HCC病灶呈Ⅰ型增强为2.5%,Ⅱ型为26.6%,Ⅲ型为70.9%,而LM病灶分别为36.6%、9.8%和53.7%,差异显著(P<0.05);HCC病灶增强达峰时间和减退时间分别为(29.16±7.87)s和(51.89±22.80)s,与LM病灶的【(25.98±5.30)s和(37.49±10.68)s,P<0.05】。结论HCC与LM病灶在CEUS表现有一定的差异,对鉴别诊断具有很大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肝转移癌 超声造影 诊断
下载PDF
胎儿超声心动图对肺动脉分支异常连接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7
作者 廖凤琴 杨冬妹 +2 位作者 何小燕 黄向阳 何国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14-919,共6页
目的探讨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肺动脉分支异常连接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分析18例肺动脉分支异常连接胎儿的声像图共性及各自的特异性,并与产后超声心动图、解剖及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8例胎儿肺动脉分支异常连接中,右肺动脉起源于升... 目的探讨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肺动脉分支异常连接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分析18例肺动脉分支异常连接胎儿的声像图共性及各自的特异性,并与产后超声心动图、解剖及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8例胎儿肺动脉分支异常连接中,右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2例(近端型和远端型各1例);左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1例(远端型);左肺动脉缺如2例;肺动脉吊带4例,其中孤立性1例,3例合并心脏、肺发育畸形;肺动脉交叉9例,均合并心内结构或遗传学异常。遗传学检查:10例行基因检查,其中5例阳性。18例中8例引产;9例足月分娩,其中1例因合并肺部感染1岁时死亡;1例待产随访中。结论胎儿超声心动图可诊断肺动脉分支异常连接,具有典型声像图特征并提供分型,需警惕合并心内、外及遗传学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分支异常 先天畸形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超声检查 产前 胎儿
下载PDF
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对胆管细胞癌与肝细胞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8
作者 叶显俊 胡蕾 +3 位作者 何年安 卫梅 刘潇 刘文斌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502-2507,共6页
目的建立胆管细胞癌(ICC)常规超声特征及“周边环状强化”超声造影增强模式为变量的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常规超声以及超声造影在ICC与肝细胞癌(HCC)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ICC患者以及42例HCC患者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 目的建立胆管细胞癌(ICC)常规超声特征及“周边环状强化”超声造影增强模式为变量的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常规超声以及超声造影在ICC与肝细胞癌(HCC)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ICC患者以及42例HCC患者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图像特点,以手术病理或活组织检查病理为诊断金标准。评价利用logistic回归模式分析筛选出的病灶回声、血供类型、胆管扩张以及“周边环状强化”超声造影模式4个超声特征在ICC与HCC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对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再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整个模型的拟合情况采用似然比检验,筛选出各个特征中与ICC定性诊断似然比最高者。绘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定性诊断ICC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其曲线下面积(AUC)。结果2组患者在病灶回声(χ^2=4.813,P<0.05)、血供类型(χ^2=10.222,P<0.01)、胆管扩张(χ^2=40.669,P<0.01)以及“周边环状强化”超声造影模式(χ^2=8.180,P<0.01)4个超声特征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鉴别ICC与HCC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58.15%、64.29%;72.73%、59.52%;67.27%、66.4%;69.09%、95.24%。病灶回声类型、血供情况、超声造影周边环状强化和是否合并周边胆管扩张的比值比(OR)分别为3.556、4.107、4.223和5.776,P值均<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程为:Logistic(P)=-2.761+1.272X1+1.430X2+1.538X3+1.743X4。模型似然比检验结果显示该回归方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691,P<0.001)。该回归方程对ICC做定性诊断的敏感度为74.3%,特异度为82.2%,其AUC为0.856。2组病灶超声造影的达峰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97,P<0.01)。结论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及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可以提高超声对ICC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胆管上皮癌 肝细胞
下载PDF
高频超声测量距腓前韧带损伤后健侧与病侧韧带厚度的变化 被引量:9
9
作者 叶磊 刘卫勇 +1 位作者 单云云 鹿亮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5期935-938,共4页
目的比较距腓前韧带(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ATFL)Ⅰ型、Ⅱ型及Ⅲ型损伤后健侧与病侧韧带厚度变化及伴有跟腓韧带(calcaneofibular ligament,CFL)损伤率。方法选取2018年1—6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南区... 目的比较距腓前韧带(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ATFL)Ⅰ型、Ⅱ型及Ⅲ型损伤后健侧与病侧韧带厚度变化及伴有跟腓韧带(calcaneofibular ligament,CFL)损伤率。方法选取2018年1—6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南区就诊的单侧踝关节韧带损伤病人91例,均行高频超声检查并分型,分别测量并比较ATFLⅠ型、Ⅱ型及Ⅲ型损伤病侧与健侧韧带厚度,同时观察是否伴有CFL损伤。结果91例ATFL损伤病例中Ⅰ型损伤47例[51.61%(47/91)],Ⅱ型损伤31例[34.07%(31/91)],Ⅲ型损伤13例[14.29%(13/91)],伴有CFL损伤31例[34.07%(31/91)]。健侧韧带厚度(2.00±0.44)mm,病侧韧带厚度(2.73±0.9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9,P<0.05)。Ⅰ、Ⅱ及Ⅲ型损伤病侧韧带厚度均大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型损伤(t=3.61,P<0.05),Ⅱ型损伤(t=2.86,P<0.05),Ⅲ型损伤(t=2.68,P<0.05)。两两比较Ⅰ、Ⅱ及Ⅲ型韧带健侧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3,P>0.05),Ⅰ、Ⅱ及Ⅲ型韧带病侧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5,P>0.05)。Ⅰ型、Ⅱ型及Ⅲ型韧带损伤与伴有CFL损伤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6,P<0.05)。结论高频超声在踝关节韧带损伤的诊断中有较高价值,ATF损伤后韧带厚度较健侧增加,Ⅱ型和Ⅲ型损伤伴有CFL损伤的可能性大于Ⅰ度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损伤 外侧韧带 踝/超声检查 高频超声 距腓前韧带 厚度
下载PDF
乳腺癌病人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郭斌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206-209,213,共5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病人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探寻乳腺癌病人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行外科手术治疗并经病理学确诊为乳腺癌的新发女性病例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分析影响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105例病人... 目的:分析乳腺癌病人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探寻乳腺癌病人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行外科手术治疗并经病理学确诊为乳腺癌的新发女性病例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分析影响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105例病人中有45例(42.9%)发生了腋窝淋巴结转移。不同年龄、肿瘤长径、肿瘤部位、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及有无脉管癌栓浸润的乳腺癌病人,腋窝淋巴结转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长径越长、有脉管癌栓浸润是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肿瘤长径和脉管癌栓浸润是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女性 腋窝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20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郭斌 陈蕊 +1 位作者 王圣应 彭梅 《中华全科医学》 2022年第2期195-198,262,共5页
目的探寻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决策的拟定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6-12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头颈乳腺外科收治的208例接受... 目的探寻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决策的拟定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6-12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头颈乳腺外科收治的208例接受手术治疗且病理证实为PTC首发病例的超声、病理及临床资料,详细记录各项数据,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颈部淋巴结转移组和非转移组的相关因素。结果208例患者中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有126例,转移率为60.6%。不同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肿瘤长径、是否存在超声异常淋巴结、肿瘤纵横比>1、多灶病变、双侧病变、被膜侵犯、结节钙化、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的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0.386)是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保护因素,肿瘤位置低(OR=3.057)、存在超声异常淋巴结(OR=6.277)、多灶病变(OR=2.889)是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关注分析此类因素,对临床分期、拟定治疗决策及预后评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颈部淋巴结转移 相关因素
原文传递
甲状腺乳头状癌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 被引量:4
12
作者 叶磊 朱亚娟 +7 位作者 丁作鹏 汪林 李喆 胡春梅 罗媛媛 马小鹏 黄亮亮 刘卫勇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3期447-451,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发生中央区与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47例接受淋巴结根治术的PTC患者,按转移区域将患者分为未转移组(NLNM,n=152)、单纯中央区转移组(CLNM组,n=47)、侧颈区转移组(LLNM组,n=48),...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发生中央区与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47例接受淋巴结根治术的PTC患者,按转移区域将患者分为未转移组(NLNM,n=152)、单纯中央区转移组(CLNM组,n=47)、侧颈区转移组(LLNM组,n=48),单因素分析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中央区和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病灶最大径、纵横比、包膜接触对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有统计学意义(χ^(2)=27.842、32.554、8.716、30.770,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和病灶最大径是预测CLNM及LLNM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OR=0.203、2.657);包膜接触范围仅是LLNM的独立预测因素(P<0.001,OR=2.090)。年龄与CLNM和LLNM均呈负相关(β=-1.596、-1.285)。结论年龄<45岁、病灶最大径>10 mm、包膜接触对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重要预测价值。病灶包膜接触范围对于LLNM有显著的预测价值,包膜接触范围越大,发生转移可能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甲状腺乳头状癌 颈部淋巴结 转移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和预后预测中的价值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婷婷 单云云 +1 位作者 刘乐 陈禹舒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0期1257-1260,1287,共5页
目的:分析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参数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诊断和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43例HIE新生儿作为研究组,择同期43名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新生儿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测定MCA的血流动力学指... 目的:分析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参数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诊断和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43例HIE新生儿作为研究组,择同期43名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新生儿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测定MCA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研究组患儿的预后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末期流速(Vd)、阻力指数(RI)等血流动力学参数诊断HIE和预测患儿预后的价值。结果:研究组患儿的羊水污染比例高于对照组,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分布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MCA的Vd水平高于对照组,RI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d和RI诊断HIE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4和0.674(P<0.05),在Cut-off值下,灵敏度分别为0.442和0.930,特异度分别为0.814和0.419。研究组中有10例患儿预后不良,占23.26%。预后不良组患儿的Vs水平、Vd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RI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s、Vd和RI预测HIE预后的AUC分别为0.759、0.829、0.809(P<0.05),在Cut-off值下,灵敏度分别为0.500、0.700、0.879,特异度分别为0.939、1.000、0.700。结论:HIE患儿表现为MCA血流动力学参数异常,预后不良患儿相关指标的变化更加显著,MCA血流动力学参数可用于辅助HIE的诊断和预后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大脑中动脉 血流动力学参数 诊断 预后预测
下载PDF
超声引导消融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何年安 陈薇 《安徽医学》 2020年第4期476-479,共4页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最常见于尿毒症长期透析患者,也可见于长期维生素D缺乏及小肠吸收功能障碍患者。因低钙刺激甲状旁腺增生或自主分泌腺瘤形成,导致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分泌...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最常见于尿毒症长期透析患者,也可见于长期维生素D缺乏及小肠吸收功能障碍患者。因低钙刺激甲状旁腺增生或自主分泌腺瘤形成,导致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分泌异常增多,引起严重的钙、磷及骨代谢紊乱。临床表现主要有全身骨痛、骨折、皮肤瘙痒、感情淡漠或烦躁易怒等,严重者可发生高钙危象。近年来,超声引导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射频[1-3]和微波[4-6]消融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与传统的甲状旁腺切除术相比,前者具有精准、微创、疗效确切以及住院时间短等显著优势。本文对该技术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及最新进展做一综述,旨在更好地开展该项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消融治疗 微波 射频 超声引导
下载PDF
产前超声三血管多切面和主动脉冠状及矢状切面诊断胎儿先天性血管环 被引量:6
15
作者 茅魁 杨冬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56-1660,共5页
目的观察产前超声三血管多切面和主动脉冠状及矢状切面诊断胎儿先天性血管环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胎经产前超声诊断的先天性血管环胎儿,于超声三血管多切面、主动脉冠状及矢状切面观察上腔静脉、主动脉弓、肺动脉及动脉导管与气管... 目的观察产前超声三血管多切面和主动脉冠状及矢状切面诊断胎儿先天性血管环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胎经产前超声诊断的先天性血管环胎儿,于超声三血管多切面、主动脉冠状及矢状切面观察上腔静脉、主动脉弓、肺动脉及动脉导管与气管的位置关系等,并结合产后随访结果分析各切面用于诊断胎儿先天性血管环的价值。结果42胎中,19胎为右位主动脉弓,其中16胎为右位主动脉弓+迷走左锁骨下动脉+左侧动脉导管,3胎为右位主动脉弓伴镜像分支+左侧动脉导管;17胎为左位主动脉弓伴迷走右锁骨下动脉;3胎为双主动脉弓,其中2胎为右弓优势型、1胎为均衡型;3胎为肺动脉吊带。15胎合并心内畸形。8名孕妇因胎儿染色体异常终止妊娠,9名孕妇于外院分娩而失访;25例新生儿超声心动图或CTA所见均与产前检查结果相符。结论产前超声三血管多切面结合主动脉冠状及矢状切面有助于检出胎儿先天性血管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超声检查 产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先天性血管环
下载PDF
基于灰阶超声的不同影像组学模型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价值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艳 叶磊 +6 位作者 潘婷婷 张清 桑彩影 李静怡 于阿丽 孙明睿 谢玉海 《安徽医学》 2022年第2期127-131,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灰阶超声的不同影像组学模型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皖南医学院附属太和县人民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80例患者的乳腺肿块灰阶超声图像并提取影像特征,将肿块按照7∶3随机抽样,其中... 目的探讨基于灰阶超声的不同影像组学模型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皖南医学院附属太和县人民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80例患者的乳腺肿块灰阶超声图像并提取影像特征,将肿块按照7∶3随机抽样,其中126个肿块作为训练组,54个肿块作为验证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筛选最优特征构建影像组学模型,使用5种方法构建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个模型的优劣,计算最优模型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效能。结果最终选出8个影像特征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对于训练组,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模型的表现能力略高于决策树和逻辑回归模型,集成算法模型表现最差;在验证组,随机森林和逻辑回归模型的表现能力较强。验证组逻辑回归模型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随机森林,其值分别为83.33%、91.70%、83.33%、85.71%、81.82%和81.48%、83.33%、80.00%、76.92%、85.71%。结论基于灰阶超声构建的影像组学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且5种建模方法中以逻辑回归模型的表现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超声检查 乳腺肿瘤 诊断
下载PDF
定量分析周围区域弹性硬度在评估乳腺病灶良恶性中的价值 被引量:5
17
作者 叶磊 汪林 +1 位作者 刘卫勇 潘婷婷 《安徽医学》 2021年第2期124-128,共5页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定量分析乳腺病灶周边硬度对判断病灶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5月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南区诊断为乳腺癌的60例患者临床资料,共60个病灶,其中良性病灶31个...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定量分析乳腺病灶周边硬度对判断病灶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5月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南区诊断为乳腺癌的60例患者临床资料,共60个病灶,其中良性病灶31个,恶性病灶29个。测量并记录每个病灶弹性模量值[最大值(E_(max))、最小值(E_(min))、平均值(E_(mean))、标准差(E_(sd))]和病灶周围区域(Shell 1.0、2.0、3.0 mm)的弹性模量值,同时比较“硬环征”的表现情况。比较良、恶性病灶及周围组织弹性模量值之间的差异。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比较各弹性模量的曲线下面积(AUC),获得诊断价值最大的弹性模量。最后比较BI-RADS分类、弹性成像及两者联合的诊断价值。结果良性组患者年龄小于恶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组病灶最大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硬环征”发生率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组病灶内部及周围的弹性模量E_(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E_(mean)、E_(max)、E_(sd)均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弹性模量(E_(mean)、E_(max)、E_(sd))的ROC显示,Shell 2.0 mm E_(max)的AUC为所有弹性模量中最大,为0.843,截断值为97.06,敏感度82.76%,特异度74.19%。BIRADS分类、Shell 2.0 mm E_(max)两者联合获得的ROC曲线,AUC值为0.965,敏感度93.1%,特异度93.5%。结论常规超声BI-RADS分类、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相联合,能明显提高乳腺癌患者良、恶性病灶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波 弹性成像 周围组织 硬环征 乳腺
下载PDF
ARFI技术评估不同深度乳腺良恶性病灶的价值 被引量:5
18
作者 崔亚云 隋秀芳 +2 位作者 叶磊 张杰 王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06-1810,共5页
目的研究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ARFI)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的价值,探讨其诊断价值是否受乳腺病灶深度的影响。方法由两名医师分别对109例患者的109个病灶进行声触诊组织成像技术(VTI)、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VTQ)。记录不同测量深度肿块的VT... 目的研究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ARFI)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的价值,探讨其诊断价值是否受乳腺病灶深度的影响。方法由两名医师分别对109例患者的109个病灶进行声触诊组织成像技术(VTI)、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VTQ)。记录不同测量深度肿块的VTI面积、灰阶面积、肿块剪切波速度(SWV)值及同深度正常腺体的剪切波速度(SWV′)数值,计算病灶VTI面积与灰阶面积比S,获得两名医师的平均值S′,另外算出两名医师测得的病灶SWV的平均值与同深度正常腺体SWV′平均值的比值SWV″。分别比较S′与SWV″在良恶性病灶间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并利用统计学分析绘制ROC曲线,算出S′及SWV″诊断乳腺恶性疾病的最佳截点值。最后根据病灶距离皮肤表面的深度,将所有良性及恶性病灶分别分为0 mm<D<15 mm、15 mm≤D<30 mm两组,比较良性病灶及恶性病灶的S′、SWV″在这两组间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09例病灶中良性病灶52例,恶性病灶57例。恶性病灶的面积比S′大于良性病灶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6,P<0.001),S′在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分别为78.95%、69.23%、73.77%、75.0%、0.48。恶性病灶的剪切波速度比SWV″大于良性病灶的SW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3,P<0.001),SWV″在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分别为78.95%、100%、100%、81.25%、0.79。两组之间良性病灶及恶性病灶的S′与SW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RFI这项热点技术能够定性和定量的获得病灶信息,有助于诊断乳腺疾病的良恶性。参数S′和SWV″不因为病灶深度的改变而发生显著的变化,结果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腺病灶 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 超声检查
下载PDF
超声造影联合血清CA19-9鉴别诊断胆管细胞癌与肝细胞癌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慧娟 何年安 +3 位作者 谢蠡 叶显俊 章生龙 刘力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903-906,共4页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与肝细胞癌(HCC)患者超声造影(CEUS)和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变化特征。方法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的ICC患者48例和HCC患者78例,进行CEUS检查,常规检测血清CA19-9。建立鉴别诊断ICC与HCC的多指标二元L...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与肝细胞癌(HCC)患者超声造影(CEUS)和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变化特征。方法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的ICC患者48例和HCC患者78例,进行CEUS检查,常规检测血清CA19-9。建立鉴别诊断ICC与HCC的多指标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探索其诊断ICC的价值。结果45.8%ICC患者以肿瘤周围环状增强为主,显著高于HCC患者的2.6%(P<0.05);58.3%ICC患者造影剂显著廓清,而94.9%HCC呈弱或无廓清(P<0.05);ICC组廓清时间为(54.6±10.2)s,显著早于HCC组【(76.1±25.1)s,P<0.05】;72.9%ICC患者血清CA19-9升高,显著高于HCC组的19.2%(P<0.05);建立多指标联合的二元Logistic诊断模型方程为:Logit(P)=-4.030+2.640×增强模式+2.486×廓清时间+2.579×廓清程度+2.731×血清CA19-9(U/ml),该模型识别ICC的AUC为0.943,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2%和93.6%。结论熟悉ICC与HCC的超声造影表现特征,结合血清CA19-9水平,可以帮助鉴别这两种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上皮癌 肝细胞癌 超声造影 血清糖类抗原19-9 诊断
下载PDF
不同诊断方法在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中应用价值的比较
20
作者 李淼 江珊 +3 位作者 刘卫勇 汪林 周颖 张天骄 《安徽医学》 2024年第11期1350-1355,共6页
目的评估卵巢-附件报告与数据系统(O-RADS)及其联合糖类抗原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E4)及恶性肿瘤风险指数(RMI)的诊断模式对卵巢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 目的评估卵巢-附件报告与数据系统(O-RADS)及其联合糖类抗原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E4)及恶性肿瘤风险指数(RMI)的诊断模式对卵巢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进行超声检查并获得术后病理的69例卵巢肿瘤患者资料。根据病理类型分为良性组(n=49)和恶性组(n=20),分析两组临床及超声特征差异,构建logistic多因素回归方程探索卵巢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O-RADS分类、CA125、HE4和RMI单独及联合应用对卵巢肿瘤的诊断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血清CA125、HE4、RMI、腹水情况、血流信号、是否有不规则内壁及病变直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流信号是诊断恶性卵巢肿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4者联合[0.890(95%CI:0.809~0.971)]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曲线下面积(AUC)优于O-RADS分类[0.771(95%CI:0.659~0.883)]、HE4[0.766(95%CI:0.634~0.899)]、CA125[0.709(95%CI:0.560~0.858)]及RMI[0.719(95%CI:0.571~0.868)]各指标单独的AUC(P<0.001)。结论O-RADS分类联合CA125、HE4和RMI可有效提高对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超声检查 卵巢-附件报告与数据系统 糖类抗原125 人附睾蛋白4 恶性肿瘤风险指数 诊断效能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