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参数MRI影像组学构建机器学习模型与直肠癌Ki-67表达相关性
1
作者 孙铭洁 薄娟 +4 位作者 魏龙宇 付宝月 李雪萌 董江宁 高飞 《安徽医学》 2024年第6期687-693,共7页
目的探讨mp-MRI的影像组学模型术前无创性预测直肠癌患者Ki-67表达水平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3年7月在安徽省肿瘤医院就诊的97例直肠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术前行常规MRI检查及IVIM-DWI扫描,根据术后病理Ki-67表达状态,分为... 目的探讨mp-MRI的影像组学模型术前无创性预测直肠癌患者Ki-67表达水平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3年7月在安徽省肿瘤医院就诊的97例直肠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术前行常规MRI检查及IVIM-DWI扫描,根据术后病理Ki-67表达状态,分为低表达组(n=64)、高表达组(n=33)。在三个不同序列(高分辨Ax-T2WI、动态增强平衡期Sag LAVA-FLEX和IVIM-DWI)上分别提取三维影像组学纹理分析特征参数。按7∶3比例分为训练组(n=67)和测试组(n=30),训练组用于特征筛选和建立影像组学模型,测试组用于验证所建立模型的可靠性。比较训练组和测试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差异,使用Pearson相关性、SelectPercentile和LASSO完成最佳预测特征选择,分别基于影像组学特征采用SGD、SVM和LR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模型,并进行10折交叉验证。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预测直肠腺癌Ki-67表达水平的效能,采用DeLong检验对曲线下面积(AUC)进行比较。结果从每例患者的高分辨Ax-T2WI、动态增强平衡期Sag LAVA-FLE和IVIM-DWI(b=800 s/mm^(2))三个序列上共提取出5622个影像组学特征;筛选出6个影像组学特征作为最佳预测特征构建模型。SGD、SVM和LR的最高AUC分别为0.867、0.853和0.884;其中SGD算法准确率为76%,在3个模型中预测性能最佳。结论基于多参数MRI的影像组学模型在术前预测直肠腺癌Ki-67表达水平有一定的价值,SGD在预测直肠腺癌Ki-67表达水平中效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67 直肠癌 多参数磁共振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
下载PDF
甲状腺CT增强扫描中常规模式扫描和双能量扫描的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比较
2
作者 纪捷 王昕 +4 位作者 蒋雪艳 吴瑶媛 薄明琪 吕家强 董江宁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8期39-41,共3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甲状腺CT增强扫描中采用常规扫描方案与双能量扫描方案对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行甲状腺CT增强检查且身体质量指数为18.5-23.9kg/㎡的患者87例。根据扫描方式的不同分为A、B两组,A组用常规模式扫...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甲状腺CT增强扫描中采用常规扫描方案与双能量扫描方案对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行甲状腺CT增强检查且身体质量指数为18.5-23.9kg/㎡的患者87例。根据扫描方式的不同分为A、B两组,A组用常规模式扫描方案,采用50%ASIR-Ⅴ重组算法进行重组图像;B组用双能量模式扫描方案,采用50%ASIR-Ⅴ重组算法并以60Kev单能量重建。分别比较两组图像的甲状腺CT值、噪声、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及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并记录两组图像的容积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与有效剂量。采用Mann-Whitney两独立样本U检验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两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A组和B组在甲状腺动脉期和静脉期的图像CT值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的噪声在平扫期和动脉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动脉期和静脉期的图像信噪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的对比噪声比在动脉期和静脉期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剂量-长度乘积与有效剂量方面各期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CT增强扫描中,采用双能量扫描方案能够在不降低图像质量的同时显著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医学影像技术 断层摄影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下载PDF
定量CT身体组分分析预测乳腺癌手术联合辅助治疗预后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付宝月 王传彬 +2 位作者 王昕 蒋雪艳 董江宁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21-1225,共5页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辅助治疗前后的定量CT(QCT)身体组分参数的变化在评估乳腺癌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平均年龄(49.69±9.72)岁患者经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对所有患者术前和辅助治疗后分别进行QCT扫...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辅助治疗前后的定量CT(QCT)身体组分参数的变化在评估乳腺癌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平均年龄(49.69±9.72)岁患者经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对所有患者术前和辅助治疗后分别进行QCT扫描,并测量治疗前后两次的QCT参数,包括L_(1)、L_(2)椎体水平骨密度(BMD)和L_(3)椎体水平总肌肉面积(TMA)、皮下脂肪面积(SFA)、内脏脂肪面积(VFA)、总脂肪面积(TFA)。将QCT扫描时间间隔标准化为365天,计算所有参数治疗前后的变化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各参数预测效能并计算最佳截断点。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参数进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乳腺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治疗前后ΔBMD、ΔSFA、ΔVFA、ΔTFA、ΔTMA分别为-20.47%,9.26%,22.17%,18.51%和-2.81%;单因素分析显示,ΔSFA、ΔVFA及ΔTFA是乳腺癌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ΔVFA是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ΔVFA与接受手术联合辅助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有关,QCT身体组分分析在乳腺癌的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预后
下载PDF
基于增强CT及影像组学预测胃癌Ki-67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岱磐 姚金龙 董江宁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3年第1期18-24,共7页
目的 探讨基于术前增强CT动脉期、静脉期影像组学联合胃原发癌灶CT影像特征及定量参数预测胃癌Ki-67表达水平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2021年9月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胃腺癌且术前行增强CT检查的患者121例。依据Ki-67表达水平分为... 目的 探讨基于术前增强CT动脉期、静脉期影像组学联合胃原发癌灶CT影像特征及定量参数预测胃癌Ki-67表达水平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2021年9月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胃腺癌且术前行增强CT检查的患者121例。依据Ki-67表达水平分为高表达组(Ki-67>50%)70例,低表达组(Ki-67≤50%)51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影像学参数,并分析各参数与Ki-67的相关性。分别提取术前动、静脉期CT图像中原发灶的三维影像组学参数。运用GE A.K软件筛选最优纹理特征、计算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最后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Ki-67表达相关的独立预测因子并构建列线图模型。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及其曲线下面积(AUC)被用来评估影像组学标签和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性能,此外,使用10折内部交叉验证解释预测模型的泛化性。结果 年龄、rT分期、平扫CT值和动、静脉期强化率在Ki-67高、低表达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rT分期和动脉期强化率为独立预测因子。分别基于CT增强动、静脉期图像提取1316个影像组学特征,筛选出7个独立的、稳健的影像组学特征(其中动脉期5个、静脉期2个)构建的影像组学标签,其预测Ki-67高表达水平的AUC值为0.838(95%CI:0.767~0.909)。rT分期(OR=0.276,P=0.014)、动脉期强化率(OR=3.913,P=0.019)和影像组学标签(OR=191.766,P=0.000)构建的联合预测模型将AUC提升到0.870 (95%CI:0.807~0.933)。内部10折交叉验证显示验证组平均C-index为0.848,模型的稳定性可靠。结论 基于胃原发癌灶CT增强的影像组学标签对于术前预测Ki-67表达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结合影像组学标签和胃癌病灶rT分期、动脉期强化率的联合预测模型进一步提高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列线图
下载PDF
基于3.0T磁共振对卵泡膜纤维瘤与卵巢颗粒细胞瘤的鉴别诊断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玉兰 史彬 +5 位作者 韦超 李乃玉 王婷婷 方梦诗 吴瑶媛 董江宁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第4期70-75,共6页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成像(MRI)的多参数成像对卵泡膜纤维瘤与卵巢颗粒细胞瘤(OGCT)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卵泡膜纤维瘤和11例OGCT患者资料,分别纳入卵泡膜纤维瘤组(22例)和OGCT组(11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成像(MRI)的多参数成像对卵泡膜纤维瘤与卵巢颗粒细胞瘤(OGCT)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卵泡膜纤维瘤和11例OGCT患者资料,分别纳入卵泡膜纤维瘤组(22例)和OGCT组(11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月经情况、肿瘤大小、子宫内膜厚度、MRI信号、增强特点及肿瘤成分特征,寻找能有效鉴别两种疾病的临床影像学特征。结果:两组资料在表观弥散系数(ADC)、肿瘤出血情况、T_(2)加权成像(T_(2)W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信号特点、三期增强扫描强化特点及肿瘤囊变形式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检验,P<0.05)。两组患者疾病间临床月经情况、子宫内膜厚度、肿瘤大小及肿瘤的囊变分级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0TMRI可以提供较多的反映卵泡膜纤维瘤与卵巢颗粒细胞瘤组织学特征的影像学信息,其中DWI及T_(2)WI信号特点、ADC值、肿瘤强化程度、肿瘤出血及肿瘤囊变形式在术前两种疾病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MRI) 卵巢肿瘤 卵泡膜纤维瘤 卵巢颗粒细胞瘤(OGCT) 表观弥散系数(ADC)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