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催化表面物理化学的模型体系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黄伟新 《中国科学: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9-479,共11页
催化表面物理化学主要是研究多相催化反应体系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催化性能关系和催化反应机理从而获得原子分子水平上的理解,为催化剂的改进和设计提供指导.真实催化剂的结构复杂性和不均一性使得无法明确关联其结构和催化性能,因此构筑... 催化表面物理化学主要是研究多相催化反应体系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催化性能关系和催化反应机理从而获得原子分子水平上的理解,为催化剂的改进和设计提供指导.真实催化剂的结构复杂性和不均一性使得无法明确关联其结构和催化性能,因此构筑结构均一的模型催化剂体系是进行催化表面物理化学研究的常用方法.本文介绍了本研究组在催化表面物理化学模型体系研究中的研究理念,综述了近5年来取得的研究进展.我们将模型催化剂的概念从传统的基于单晶/单晶薄膜的模型催化剂拓展到基于纳米晶的模型催化剂,由简单到复杂,在不同层次构筑模型催化剂,开展催化表面物理化学研究.这种研究理念有可能实现在原子分子水平理解真实催化反应条件下的催化剂结构-催化性能关系和催化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表面物理化学 构-效关系 催化反应机理 模型体系 单晶 纳米晶
原文传递
过氧酸体系提取小麦秸秆中纤维素及其水溶液的制备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云菲 闫立峰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2-36,共5页
首先通过甲酸/乙酸/水体系对小麦秸秆粉末进行预处理,随后通过添加过氧化氢,制备过氧甲酸-过氧乙酸平衡体系,以有效地去除小麦秸秆中木质素、半木质素,最终获得高纯度的纤维素.把该纤维素加入到6.0%(wt)的氢氧化钠与4.0%(wt)的尿素混合... 首先通过甲酸/乙酸/水体系对小麦秸秆粉末进行预处理,随后通过添加过氧化氢,制备过氧甲酸-过氧乙酸平衡体系,以有效地去除小麦秸秆中木质素、半木质素,最终获得高纯度的纤维素.把该纤维素加入到6.0%(wt)的氢氧化钠与4.0%(wt)的尿素混合水溶液中,在低温下溶解,得到了均相的纤维素水溶液,实现了由生物质制备纤维素均相水溶液,该溶液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秸秆 纤维素 分离 水溶液
下载PDF
聚芳酰胺-多壁碳纳米管混合物固定漆酶电极的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11
3
作者 曾涵 廖铃文 +3 位作者 李明芳 陶骞 康婧 陈艳霞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217-3224,共8页
以聚芳酰胺-多壁碳纳米管混合物为载体,利用漆酶表面氨基与聚芳酰胺主链端羧基的共价偶联以及碳纳米管与漆酶间的疏水作用,构筑了具有较高稳定性和电催化活性的漆酶修饰电极.并对该固酶修饰电极的固酶量、酶活力、电化学行为及其电催化... 以聚芳酰胺-多壁碳纳米管混合物为载体,利用漆酶表面氨基与聚芳酰胺主链端羧基的共价偶联以及碳纳米管与漆酶间的疏水作用,构筑了具有较高稳定性和电催化活性的漆酶修饰电极.并对该固酶修饰电极的固酶量、酶活力、电化学行为及其电催化氧还原的性能进行了表征.对漆酶分子具有亲和力的聚芳酰胺芳环结构及聚芳酰胺端羧基与漆酶表面氨基的共价偶联避免了漆酶的脱落和变性.而碳纳米管与聚芳酰胺的混合使得该三维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电子导电性,并成功地实现了漆酶的氧化还原活性位与电极之间的直接电荷转移,这一点可由在0.73和0.38V附近观察到漆酶的T1和T2(漆酶的T1,T2铜活性位的形式电位分别为0.78和0.39V(vsNHE))铜活性位的两对氧化还原峰确认.漆酶的担载量为56.0mg·g-1,具有电化学活性的漆酶占总担载漆酶量的68%.在pH=4.4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该修饰电极上氧气还原的起始电位为0.55V,其对氧气的米氏常数KM为55.8μmo·lL-1,对氧气的检测限为0.57μmo·lL-1.在4℃下保存两个月后能实现直接电荷转移的漆酶量仅下降了14%左右而氧还原超电势提高了约50mV.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有望用作酶基生物燃料电池的阴极和电流型氧气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酶 直接电子迁移 氧还原 生物电催化 生物传感器
下载PDF
甲胺基-甲脒基混合钙钛矿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毕富珍 郑晓 任志勇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9-75,共7页
有机铅卤钙钛矿APbX_3的稳定性是制约其应用的重要因素,对APbX_3钙钛矿中A和X采用不同种类离子混合的化学组分调控是改进其稳定性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其中,A位点采用不同比例的甲脒离子(FA)和甲胺离子(MA)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方向。本文通... 有机铅卤钙钛矿APbX_3的稳定性是制约其应用的重要因素,对APbX_3钙钛矿中A和X采用不同种类离子混合的化学组分调控是改进其稳定性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其中,A位点采用不同比例的甲脒离子(FA)和甲胺离子(MA)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方向。本文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系统研究了FA_(1-x)MA_xPbI_3体系的结构和光电性质。研究发现FA与MA的混合增加体系的稳定性,其中FA_(0.5)MA_(0.5)PbI_3最稳定。通过分析不同混合比例的结构,揭示了晶格常数随x的增加线性减小;以及带隙随x减小而线性增加。此外,计算结果发现MA所占比例增加时吸收光谱蓝移。研究表明通过FA和MA离子的混合能有效调控钙钛矿的光电性质,从而获得更有效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有机-无机钙钛矿 化学组分调控 电子结构 光电性质
下载PDF
近红外二区荧光靶向探针在肝癌体内显像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刘子豪 党慧萍 +1 位作者 闫立峰 尹大龙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1479-1482,共4页
目的探究半乳糖靶向纳米探针Gal-OH-BDP(GOB)在近红外二区(NIR-Ⅱ)进行原位肝癌荧光成像的可行性和成像效果。方法合成NIR-Ⅱ纳米荧光探针GOB, 通过人源HepG2肝癌细胞构建BALB/c裸鼠原位肝癌模型, 将12只裸鼠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2组,... 目的探究半乳糖靶向纳米探针Gal-OH-BDP(GOB)在近红外二区(NIR-Ⅱ)进行原位肝癌荧光成像的可行性和成像效果。方法合成NIR-Ⅱ纳米荧光探针GOB, 通过人源HepG2肝癌细胞构建BALB/c裸鼠原位肝癌模型, 将12只裸鼠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2组, 每组各6只。使用GOB瘤内注射法进行NIR-Ⅱ成像的记为NIR-Ⅱ GOB组, 使用吲哚菁绿(ICG)静脉注射法并先后进行近红外一区(NIR-Ⅰ)和NIR-Ⅱ成像, 分别记为NIR-Ⅰ ICG组和NIR-Ⅱ ICG组。利用NIR-Ⅰ/Ⅱ相机进行体内成像试验。使用Image J软件对图片进行荧光图像处理, 定量计算肝癌荧光图像的肿瘤-正常组织比(TNR)和肿瘤边缘分辨率, 通过石蜡切片及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进行病理学验证。样本数据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通过病理学成功验证了瘤内注射后GOB在肝癌组织内的靶向积累。NIR-Ⅱ GOB组的TNR高于NIR-Ⅱ ICG组和NIR-Ⅰ ICG组(5.61±0.98比3.35±0.63比2.01±0.54, F=29.022, P<0.05)。对组成TNR的3项指标(肿瘤区域荧光、正常肝组织背景荧光和环境背景荧光)进行的亚组分析结果表明, 在肿瘤区域荧光方面, NIR-Ⅱ GOB组高于NIR-Ⅱ ICG组(228.04±5.60比207.62±14.86, t=3.149, P<0.05);在正常肝组织背景荧光方面, NIR-Ⅱ GOB组低于NIR-Ⅱ ICG组(43.22±8.68比63.47±8.88, t=-3.992, P<0.05)。通过计算跨越肿瘤边缘像素点的灰度值变化率来量化肿瘤边缘分辨率, NIR-Ⅱ GOB组高于NIR-Ⅱ ICG组和NIR-Ⅰ ICG组(170.01±30.92比98.96±23.99比36.82±10.19, F=48.882, P<0.05)。结论通过瘤内注射Gal-OH-BDP纳米荧光团在NIR-Ⅱ窗口实现优于传统ICG介导的原位肝肿瘤荧光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二区 荧光成像 原位肝肿瘤 半乳糖靶向
原文传递
羟基负离子与苯分子的反应机理 被引量:5
6
作者 王俊霞 于锋 +2 位作者 刘静 刘世林 周晓国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93-1399,共7页
在G3MP2B3理论水平下研究了羟基负离子和苯的反应机理,系统地分析了该反应体系中可能存在的主要热力学产物通道.计算结果证实了前人的实验观测结果,其主要产物是[C6H6…OH]-络合物,质子转移和置换氢的产物通道为吸热过程,在较低实验碰... 在G3MP2B3理论水平下研究了羟基负离子和苯的反应机理,系统地分析了该反应体系中可能存在的主要热力学产物通道.计算结果证实了前人的实验观测结果,其主要产物是[C6H6…OH]-络合物,质子转移和置换氢的产物通道为吸热过程,在较低实验碰撞能量的情况下难以发生,而生成氢气的反应通道虽然是强放热过程(-119.5kJ·mol-1),但其相应的反应能垒较高而无法发生.计算对比了羟基负离子和氧负离子、氟负离子抽取苯分子中质子的机理所存在的差异,并结合Mulliken电荷布居分析研究了其中涉及的电子交换过程.此外,还对比分析了羟基负离子、羟基自由基与苯反应不同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负离子 反应机理
下载PDF
高分子研究中的一个知识问题——柔性链“从线团到小球”的构象变化 被引量:4
7
作者 叶晓东 周科进 吴奇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89-1399,共11页
一条大分子链由许多小分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正是这一"连接"导致了大分子一些独特的物理性质及相关问题.本文希望阐明的就是这样一个小分子物理中没有的知识问题:小分子在溶剂中仅有溶或不溶2个状态;而自60年代起,理论学家... 一条大分子链由许多小分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正是这一"连接"导致了大分子一些独特的物理性质及相关问题.本文希望阐明的就是这样一个小分子物理中没有的知识问题:小分子在溶剂中仅有溶或不溶2个状态;而自60年代起,理论学家们就预言一条柔性大分子链在溶解的状态下,其构象随着溶剂性质变差可以从无规线团蜷缩成一个单链小球.为了证明这一构象变化,实验学家们从70年代末起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直至90年代初期仍未观察到稳定的单链蜷缩小球.实验上这一长期悬而未解的问题困惑着众多研究者.甚至有理论学家在1993年报道,当今的样品制备和实验手段无法观察到一个热力学稳定的单链蜷缩小球.中国钱人元先生和一些其他研究者自80年代末期也开始关注与单链有关的问题.我们实验室从1993年开始另辟蹊径,通过制备和采用窄分布的热敏性水溶性高分子超长链,终于在1995年利用激光光散射首次观察到理论上预测的"线团到小球"的构象变化.随后,又揭示了变化过程中存在着一个全新的"融化球"构象以及在单链蜷缩小球中并无理论上预计的额外链互穿和打结.从得到的稳定单链蜷缩小球出发,我们又首次在实验上研究了"小球到线团"的过程,意外地观察到其在准理想状态附近滞后于"线团到小球"的构象变化,并证明该滞后可归于链蜷缩过程中形成的额外链内氢键.最后,借用红外纳秒脉冲激光加热的方法研究了"线团到小球"的蜷缩动力学,并发现其包含了在单个高分子链上"成核"和"粗化"先后2个过程.其中,"成核"过程与链长无关.经过近20年的努力,我们终于基本解决了这一近代高分子物理研究中与知识有关的重要问题,揭示了与其相关的一些大分子特有的物理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链 高分子溶液 链构象变化 水溶性热敏性高分子 激光光散射
原文传递
氧负离子自由基与乙烯反应机理的计算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于锋 赵英国 +2 位作者 王勇 周晓国 刘世林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99-905,共7页
在G3MP2B3理论水平下研究了氧负离子自由基(O-)与乙烯(C2H4)的反应机理.计算结果表明,O-与C2H4经碰撞快速复合形成离子诱导偶极络合物中间体,然后经历异构化、解离生成各种产物,分别对应分子离子异构解离与复合电子剥离反应通道.通过比... 在G3MP2B3理论水平下研究了氧负离子自由基(O-)与乙烯(C2H4)的反应机理.计算结果表明,O-与C2H4经碰撞快速复合形成离子诱导偶极络合物中间体,然后经历异构化、解离生成各种产物,分别对应分子离子异构解离与复合电子剥离反应通道.通过比较各个反应途径上势垒的相对高度,发现主要产物通道为复合电子剥离通道,相应的中性产物主要为c-C2H4O;而分子离子解离通道的通道分支比较小,其中生成水反应通道相应的阴离子产物主要是CH2=C-.当前的计算证实了以往实验观察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负离子自由基 乙烯 反应机理
下载PDF
纤维素在氢氧化锂/尿素水介质中的溶液性质研究(英文)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媛媛 闫立峰 李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60-667,共8页
纤维素可以在氢氧化锂/尿素的混合水介质中溶解.选取三种不同分子量的纤维素,在N,N-二甲基乙酰胺/氯化锂体系中进行溶解,并通过粘度法,准确确定其分子量.而后,在4.2%氢氧化锂与12%尿素的水介质中溶解它们.通过粘度法测定其特性参数,得... 纤维素可以在氢氧化锂/尿素的混合水介质中溶解.选取三种不同分子量的纤维素,在N,N-二甲基乙酰胺/氯化锂体系中进行溶解,并通过粘度法,准确确定其分子量.而后,在4.2%氢氧化锂与12%尿素的水介质中溶解它们.通过粘度法测定其特性参数,得到该溶液体系的M-H方程:[η]=1.695×10-3M0η.914(mL.g-1).并测定了体系的ML和q值分别为387.5 nm-1和6.1 nm,显示纤维素在该溶剂中以半柔性链的形式存在.同时,采用SEM和POM(polarized optical microscopy)分别研究了纤维素在溶解前后结构的变化,同样证实在氢氧化锂/尿素体系中纤维素可以很好地被分散,且通过不同的组装方式形成新的集聚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水溶液 粘度 分子量
下载PDF
氧负离子与乙烯自由基反应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新磊 于锋 +2 位作者 谢丹 刘世林 周晓国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2499-2506,共8页
在G3MP2B3理论水平下研究了氧负离子与乙烯自由基的反应机理.反应入口势能面的刚性扫描显示:对于不同的初始反应取向,体系存在3种不同的反应机理,分别对应直接脱水、插入反应和直接键合成中间体通道.其中,通过插入反应形成的富能中间体[... 在G3MP2B3理论水平下研究了氧负离子与乙烯自由基的反应机理.反应入口势能面的刚性扫描显示:对于不同的初始反应取向,体系存在3种不同的反应机理,分别对应直接脱水、插入反应和直接键合成中间体通道.其中,通过插入反应形成的富能中间体[CH2=C—OH]-及键合中间体[CH2=CHO]-都可以进一步经异构化和解离生成其它各种可能产物,如C2H-+H2O,OH-+CH2C和CH3-+CO产物通道.基于计算得到的反应势垒的相对高度,直接脱水反应显然是该反应体系最主要的产物通道,同时我们还结合Mulliken电荷布居分析研究了其中涉及的电子交换过程.由此,计算结果证实了以往OH-与C2H2反应的实验研究结果.此外,还对比了该反应体系、氧原子与乙烯自由基、氧负离子与乙烯分子三个反应的不同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负离子自由基 乙烯自由基 反应机理
原文传递
C2(X1Σg+)自由基与不饱和碳氢化合物反应的温度效应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仁志 谢品华 +2 位作者 张群 司福祺 陈旸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83-688,共6页
运用脉冲激光光解-激光诱导荧光(PLP-LIF)的方法在293-573K的温度范围内测量了C2(X1Σ+g)自由基与不饱和碳氢化合物(C2H4和C2H2)气相反应的双分子反应速率常数.获得的速率常数可以用Arrhenius公式表达如下(单位:cm3·molecule-1... 运用脉冲激光光解-激光诱导荧光(PLP-LIF)的方法在293-573K的温度范围内测量了C2(X1Σ+g)自由基与不饱和碳氢化合物(C2H4和C2H2)气相反应的双分子反应速率常数.获得的速率常数可以用Arrhenius公式表达如下(单位:cm3·molecule-1·s-1):k(C2H4)=(1.16±0.10)×10-10exp[(290.68±9.72)/T],k(C2H2)=(1.36±0.02)×10-10exp[(263.85±7.60)/T],误差为2σ.由获得的双分子反应速率常数及其所呈现的负温度效应,我们认为在293-573K温度范围内C2(X1Σ+g)自由基和不饱和碳氢化合物的反应遵循加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2(X1Σ+g)自由基 激光诱导荧光 速率常数 温度效应
下载PDF
聚异丙基丙烯酰胺高分子在甲醇水溶液中溶解性的拉曼光谱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荣丽 林珂 +1 位作者 周晓国 刘世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915-1922,共8页
通过测量-13℃(低于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时聚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高分子在甲醇水溶液中的拉曼光谱非一致效应(NCE),试图从PNIPAM与溶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角度理解PNIPAM的溶解性.通过比较甲醇水溶液中加入PNIPAM前后甲醇分子C-O伸... 通过测量-13℃(低于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时聚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高分子在甲醇水溶液中的拉曼光谱非一致效应(NCE),试图从PNIPAM与溶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角度理解PNIPAM的溶解性.通过比较甲醇水溶液中加入PNIPAM前后甲醇分子C-O伸缩所对应的NCE变化,我们认为:甲醇摩尔分数(x)在1.0-0.90范围内,PNIPAM优先吸附甲醇分子;x=0.80-0.50时,PNIPAM优先吸附水分子;而x=0.50-0.20时,PNIPAM破坏了甲醇与水所形成的三元环稳定结构.进一步比较加入PNIPAM或其单元结构--异丙基丙酰胺(NIPPA)对甲醇水溶液NCE的影响,发现PNIPAM通过链段间的疏水协同作用吸附了甲醇分子.我们认为在甲醇水溶液的低浓度区间,这种协同作用破坏了甲醇与水形成的三元环团簇结构,而当温度升高时这种结构又重新形成,导致了PNIPAM在甲醇水溶液中的混致不溶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PNIPAM高分子 甲醇水溶液 非一致效应 溶解性 协同作用
下载PDF
氧硫化碳在230 nm光激发下的S(~3P)解离通道
13
作者 吴向坤 高治 +2 位作者 于同坡 周晓国 刘世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004-2012,共9页
在230nm激光激发下,氧硫化碳(OCS)分子迅速解离生成振动基态但高转动激发的CO(X^1∑_g^+,v=0,J=42-69)碎片,并通过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技术实现其离子化。通过检测处于J=56-69转动激发态CO碎片的离子速度聚焦影像,我们获得了各转动态CO... 在230nm激光激发下,氧硫化碳(OCS)分子迅速解离生成振动基态但高转动激发的CO(X^1∑_g^+,v=0,J=42-69)碎片,并通过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技术实现其离子化。通过检测处于J=56-69转动激发态CO碎片的离子速度聚焦影像,我们获得了各转动态CO碎片的速度分布和空间角度分布,其中包含了S(1D)+CO的单重态和S(~3P_J)+CO三重态解离通道的贡献。不同的转动态CO碎片对应三重态产物通道的量子产率略有不同,经加权平均我们得到230 nm附近光解OCS分子中S(3P)解离通道的量子产率为4.16%。结合高精度量化计算的OCS分子势能面和吸收截面的信息,我们获得了OCS光解的三重态解离机理,即基态OCS(X^1A')分子吸收一个光子激发到弯曲的A^1A'态之后,通过内转换跃迁回弯曲构型的基电子态,随后在C-S键断裂过程中与2~3A"(c^3A")态强烈耦合并沿后者势能面绝热解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硫化碳 光解离 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 通道分支比 离子速度成像
下载PDF
固态氢分子基质隔离高分辨光谱实验装置及其应用
14
作者 邓文平 徐刚 +5 位作者 万磊 刘安雯 高波 杜军和 胡水明 陈旸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29-1334,共6页
建立了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中红外差频激光光谱方法研究氢基质隔离光谱的测量装置.作为装置的测试,观测了3cm长的固态氢分子晶体在1-5μm波段的吸收光谱.并用中红外差频激光测量其在2410cm-1附近的W0(0)(v=0←0,J=6←0)谱线的高分辨... 建立了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中红外差频激光光谱方法研究氢基质隔离光谱的测量装置.作为装置的测试,观测了3cm长的固态氢分子晶体在1-5μm波段的吸收光谱.并用中红外差频激光测量其在2410cm-1附近的W0(0)(v=0←0,J=6←0)谱线的高分辨精细结构.通过在低温基片上喷溅沉积氢分子晶体薄膜的方法,对氢基质隔离的CO2分子的高分辨红外吸收光谱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分子 基质隔离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激光差频输出 二氧化碳
下载PDF
NO2在Ag/Pt(110)双金属表面上的吸附和分解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金兵 姜志全 黄伟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37-842,共6页
利用俄歇电子能谱(AES)和程序升温脱附谱(TDS)研究了NO2在Ag/Pt(110)双金属表面的吸附和分解.室温下NO2在Ag/Pt(110)双金属表面发生解离吸附,生成NO(ads)和O(ads)表面吸附物种.在升温过程中NO(ads)物种发生脱附或者进一步分解.500K时NO2... 利用俄歇电子能谱(AES)和程序升温脱附谱(TDS)研究了NO2在Ag/Pt(110)双金属表面的吸附和分解.室温下NO2在Ag/Pt(110)双金属表面发生解离吸附,生成NO(ads)和O(ads)表面吸附物种.在升温过程中NO(ads)物种发生脱附或者进一步分解.500K时NO2在Ag/Pt(110)双金属表面发生解离吸附生成O(ads)表面吸附物种.Pt向Ag传递电子,从而削弱Pt-O键的强度,降低O(ads)从Pt表面的并合脱附温度.发现能够形成具有稳定组成的Ag/Pt(110)合金结构,其表现出与Pt(110)-(1×2)相似的解离吸附NO2能力,但与O(ads)的结合明显弱于Pt(110)-(1×2).该AgPt(110)合金结构是可能的低温催化直接分解氮氧化物活性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 Pt(110)双金属表面 二氧化氮 化学吸附 分解 助剂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