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9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二十世纪民法回顾 被引量:368
1
作者 梁慧星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9-30,共12页
今天我们正处在世纪之交,20世纪已经接近尾声,一个新的世纪即将到来。当我们展望21世纪民法的时候,应当对20世纪民法作一个回顾。当我们回顾20世纪民法,就会发现在民法的各个重要领域,在学术界经常发出所谓“危机”、“死亡”的惊呼。... 今天我们正处在世纪之交,20世纪已经接近尾声,一个新的世纪即将到来。当我们展望21世纪民法的时候,应当对20世纪民法作一个回顾。当我们回顾20世纪民法,就会发现在民法的各个重要领域,在学术界经常发出所谓“危机”、“死亡”的惊呼。使我们很自然地想到,20世纪民法出了什么问题?让我们看看契约法和侵权行为法。 1970年4月美国著名教授格兰特·吉尔莫在俄亥俄州立大学法学院作了一个讲演,题目叫做“契约的死亡”,然后将讲演稿整理出版,这就是使世界法学界震惊的《契约的死亡》一书。这本书的开头写道:“有人对我们说,契约和上帝一样,已经死亡。的确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民法 概念法学 现代民法 法的安定性 私法自治 利益法学 20世纪 妥当性 无过失责任 自由法学
原文传递
权利冲突的几个理论问题 被引量:328
2
作者 刘作翔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6-71,共16页
在中国的法治进程中,权利冲突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法律现象并广泛地存在于法制的各个环节之中,尤其是存在于司法审判中和日常生活中。本文作者通过对司法审判中和日常生活中权利冲突典型案例的分析和观察,提出了一些值得我们重视... 在中国的法治进程中,权利冲突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法律现象并广泛地存在于法制的各个环节之中,尤其是存在于司法审判中和日常生活中。本文作者通过对司法审判中和日常生活中权利冲突典型案例的分析和观察,提出了一些值得我们重视的法律理论问题,如权利冲突的界限,权利冲突的实质,权利冲突的原因,权利冲突的解决原则,权利冲突的功能等等。作者认为,要解决好权利冲突问题,有几个关键点应该强调:其一,是要确立一个权利平等保护的观念,而这一看似已经解决了的简单的问题,其实还存在着很大的认识误区;其二,权利冲突的解决是一个法制机制的综合性的作用过程,而不只是靠一个单一的法制机制的解决手段;其三,在综合性的法制机制中,作者更加看重和强调立法对于解决权利冲突的作用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冲突 法制机制 司法审判 法治进程 解决原则 法律现象 法律理论 中国 理论问题 认识误区
原文传递
推进农地三权分置经营模式的立法研究 被引量:416
3
作者 孙宪忠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5-163,208-209,共19页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在我国农村推行"三权分置"的经营模式。试验区的经验证明,"三权分置"不但具有建立规模化农业、绿色农业、科技农业和提升我国农业产业地位的优势,而且还有保障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以及农业...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在我国农村推行"三权分置"的经营模式。试验区的经验证明,"三权分置"不但具有建立规模化农业、绿色农业、科技农业和提升我国农业产业地位的优势,而且还有保障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以及农业生态,从而解决困扰多年的"三农问题"的优势。但是在我们进行相关问题的调研时,却发现我国相关立法并不能对"三权分置"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制度保障。现在特别需要创新设置物权性质的土地经营权。报告的事实依据是笔者多年跟踪研究农村土地权利发展状况的调查。调查已经持续多年,主要采取走访田间地头、百姓人家的方式,所以只有现场笔记而没有发放调查问卷。文章的着眼点是立法研究报告,报告结语部分指出,只有准确理解中央关于"长久不变"的精神,才能够为三权分置建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配套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权分置 土地经营权用益物权 自物权
原文传递
探索激励相容的个人数据治理之道——中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方向 被引量:370
4
作者 周汉华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23,共21页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控制者对于个人信息有很强的利用激励而缺乏同等程度的保护激励。如果法律规则只是简单施加各种禁止性或者强制性规定,势必因为激励不相容影响有效实施。尽管立法模式不同,不论欧盟还是美国,近年来都在探索建立激励相...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控制者对于个人信息有很强的利用激励而缺乏同等程度的保护激励。如果法律规则只是简单施加各种禁止性或者强制性规定,势必因为激励不相容影响有效实施。尽管立法模式不同,不论欧盟还是美国,近年来都在探索建立激励相容的个人数据治理体系。我国目前的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立法存在法律要求与信息控制者内部治理机制脱节、刑法制裁与其他法律手段脱节、责任规范与行为规范脱节等问题。个人信息保护法应以培育信息控制者内部治理机制为目标,以构筑有效的外部执法威慑为保障,促使信息控制者积极履行法律责任,并对违法行为予以制裁。个人信息保护法应确认信息主体在公法上的个人信息控制权,不能也不应该回避基本权利话语。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实施,需要先从信息安全风险管理角度切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推动激励相容机制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励相容 个人信息保护法 个人信息控制权 信息安全风险 大数据时代
原文传递
中国民间组织的合法性困境 被引量:280
5
作者 谢海定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34,共18页
中国民间组织存在严重的合法律性问题,一方面,占总数80%以上的民间组织属于“非法存在”,另一方面,经过合法登记的民间组织也存在内部管理不善、财务混乱甚至违法犯罪等问题。从法律角度考察,民间组织的合法律性困境,直接地由执法部门... 中国民间组织存在严重的合法律性问题,一方面,占总数80%以上的民间组织属于“非法存在”,另一方面,经过合法登记的民间组织也存在内部管理不善、财务混乱甚至违法犯罪等问题。从法律角度考察,民间组织的合法律性困境,直接地由执法部门的执法不能导致,归根结底由立法不当产生。现行的民间组织法规体系严重缺乏实效,处于正当性与合法律性均不足的困境中。解决民间组织的现实问题,需要尽快制定《民间组织法》,推进管理制度变革,从控制型管理转向培育型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民间组织 合法性 非营利组织 社会团体 公民社会 《民间组织法》 控制型管理
原文传递
法治是什么——渊源、规诫与价值 被引量:307
6
作者 夏恿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17-143,207,共28页
本文通过梳理法治的渊源、规诫和价值,把法治依次解释为一项历史成就、一种法制品德、一种道德价值和一种社会实践。作者首先分析了经典法治概念的形成过程和构成要素,认为既不宜把法治理解为世俗化运动的结果,也不能简单地看做近代... 本文通过梳理法治的渊源、规诫和价值,把法治依次解释为一项历史成就、一种法制品德、一种道德价值和一种社会实践。作者首先分析了经典法治概念的形成过程和构成要素,认为既不宜把法治理解为世俗化运动的结果,也不能简单地看做近代革命的产物。接着,作者展示了富勒、莱兹和菲尼斯把法治作为制度品德的逻辑理由和论证过程,并论述了作为法治的普在要素的十大规诫。进而,作者对法治的工具价值和道德价值做了谨慎的区分,在揭露工具主义谬误的同时又肯定了法治的工具品性,并通过评述哈耶克、德沃金和罗尔斯等人的学说,揭示出法治对维护人的尊严和自由的意义。最后,作者指出法治的内在矛盾,强调把法治理解为社会实践概念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法律制度 法律规则 法治概念 罗尔斯 自由裁量权 司法独立 亚里士多德 规诫 法律的统治
原文传递
中国宪法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被引量:285
7
作者 夏勇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17,共14页
中国宪法应当从“改革宪法”向“宪政宪法”转变 ,作者以此为基点 ,结合 2 0年来的经验 ,讨论宪法改革面临的理论问题。首先 ,宪法之根本法则由以人本和自由为核心的价值法则、张扬人民主权的政治法则和体现程序理性的程序法则构成 ,蕴... 中国宪法应当从“改革宪法”向“宪政宪法”转变 ,作者以此为基点 ,结合 2 0年来的经验 ,讨论宪法改革面临的理论问题。首先 ,宪法之根本法则由以人本和自由为核心的价值法则、张扬人民主权的政治法则和体现程序理性的程序法则构成 ,蕴涵道统、政统和法统 ,是宪法合法性、权威性和稳定性的终极来源和根基。其次 ,宪法作为法律应具有的效力有赖于违宪审查和宪法诉讼 ,但不是宪法的一切内容都要司法化 ;应区分宪律与宪德 ,并按法治的要求加以识别和转化。其三 ,界定违宪主体和违宪行为应以立法模式为主兼及治理模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的宪法监督要体现人民主权和程序理性的完好结合。最后 ,宪法是价值法则通过政治法则和程序法则在公共领域里的运用 ,以约束权力和保障权利为核心 ;宪法改革应围绕宪法核心问题 ,调整好国家权力与阶级结构的关系、国家权力内部的横向、纵向关系以及执政党与国家政权机关的关系 ;同时 ,转化使用走进权利时代过程中的积极要素 ,将人权概念引入宪法 ,并改进权利体系和权利救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本法则 宪政 宪法效力 宪法渊源 权力体制 权利保护 违宪 中国 宪法 改革
原文传递
论民事权利体系 被引量:271
8
作者 谢怀栻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67-76,共10页
一、前言 民事权利是民法里带根本性的重要问题。不论主张在民法中应以权利为本位、或以义务为本位,或应对权利义务并重,都必须重视对民事权利的研究。这种研究,有了民法就已存在。随着时代的发展,民事权利的种类,各种权利的性质和内容... 一、前言 民事权利是民法里带根本性的重要问题。不论主张在民法中应以权利为本位、或以义务为本位,或应对权利义务并重,都必须重视对民事权利的研究。这种研究,有了民法就已存在。随着时代的发展,民事权利的种类,各种权利的性质和内容都在发展,这种研究工作也应随着发展,不应该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今天我们须要审查一下,在原来关于民事权利的理论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权 财产权 民事权利体系 社员权 亲属权 知识产 著作权 请求权 亲属关系 无体财产权
原文传递
论不动产物权登记 被引量:197
9
作者 孙宪忠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51-62,共12页
论不动产物权登记孙宪忠不动产法是我国未来物权法的重点,而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是不动产法的核心内容之一,但我国法学界目前对此尚无探讨。本文涉及五个方面的内容:不动产物权登记的理论基础,探讨了德国民法和法国民法的不动产物权... 论不动产物权登记孙宪忠不动产法是我国未来物权法的重点,而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是不动产法的核心内容之一,但我国法学界目前对此尚无探讨。本文涉及五个方面的内容:不动产物权登记的理论基础,探讨了德国民法和法国民法的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这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制度的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动产物权变动 不动产登记簿 不动产物权登记 抵押权人 当事人 所有权 用益物权 意思表示 双方法律行为 登记机关
原文传递
诚实信用原则与漏洞补充 被引量:234
10
作者 梁慧星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2-29,共8页
一、诚实信用原则概说 所谓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活动中形成的道德规则。它要求人们在市场活动中讲究信用,恪守诺言,诚实不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诚实信用原则为一切市场参加者树立了一个“诚实商人”... 一、诚实信用原则概说 所谓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活动中形成的道德规则。它要求人们在市场活动中讲究信用,恪守诺言,诚实不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诚实信用原则为一切市场参加者树立了一个“诚实商人”的道德标准,隐约地反映了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要求。在历史上,诚实信用这一道德规则,曾长期以商业习惯的形式存在,作为成文法的补充而对民法关系起着某种调整作用。到了十九世纪末,毫无限制的契约自由和自由放任主义已经造成种种弊端,以致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经济危机更加频繁和深重,社会经济生活动荡不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的本质 法解释学 当事人 法学方法论 基本原则 民法典 道德准则 漏洞补充 一般条款
原文传递
权利哲学的基本问题 被引量:220
11
作者 夏勇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26,共24页
权利的概念、要件、类别和根据,是研究权利所要把握的基本问题。围绕这些问题,形成了权利的分析理论、价值理论和社会理论。权利的分析理论主要包括霍菲尔德的学说以及要求论与资格论、利益论与意志论之间的论辩。权利的价值理论主要包... 权利的概念、要件、类别和根据,是研究权利所要把握的基本问题。围绕这些问题,形成了权利的分析理论、价值理论和社会理论。权利的分析理论主要包括霍菲尔德的学说以及要求论与资格论、利益论与意志论之间的论辩。权利的价值理论主要包括关于权利的重要性、权利限制以及权利衡量等问题的若干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哲学 权利要件 权利价值 价值理论 社会理论 资格论 利益论 意志论 法律权利
原文传递
比较法视野下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兼论刑事诉讼“第四范式” 被引量:254
12
作者 熊秋红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0-101,1,共23页
我国2018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确立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如何理解、适用和完善该制度,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重要议题。关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立法定位以及发展方向的研讨,有必要放在比较法视野下加以审视。从世界范围来看,'放弃... 我国2018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确立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如何理解、适用和完善该制度,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重要议题。关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立法定位以及发展方向的研讨,有必要放在比较法视野下加以审视。从世界范围来看,'放弃审判制度'近些年来得到迅猛发展,其原因包括提高诉讼效率、增加有效定罪、推进刑事司法改革、保护被害人利益等方面的考虑,该制度形态多样,优势与风险并存。围绕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存在着诸多的争议,可以在综合考量其他国家和地区相关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作出适当的选择。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包括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内的'放弃审判制度'的盛行,标志着刑事诉讼'第四范式'的形成,它意味着刑事司法的结构性变革。与一些法治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是在刑事诉讼'第三范式'发育尚不充分的情况下迈向刑事诉讼'第四范式',尤其应当注意防范可能产生的风险,通过系统性、综合性改革,重塑符合公正原则要求的法治秩序,保障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从宽 放弃审判制度 刑事诉讼范式 正当程序
原文传递
法治社会与弱势群体的人权保障 被引量:161
13
作者 李林 《前线》 2001年第5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弱势群体 法治社会 人权保障 保障人权 人权和基本自由 公共权力 少数民族 残疾人 依法治国 《民族区域自治法》
下载PDF
侵权行为法的一般条款 被引量:159
14
作者 张新宝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2-54,共13页
在对法国、德国等大陆法系国家民法典及普通法、斯堪的纳维亚法有关侵权行为一般性规定的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 ,在民法典中规定侵权行为法一般条款的立法模式更为可取。作者试拟了我国未来民法典侵权行为法一般条款 ,并对该... 在对法国、德国等大陆法系国家民法典及普通法、斯堪的纳维亚法有关侵权行为一般性规定的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 ,在民法典中规定侵权行为法一般条款的立法模式更为可取。作者试拟了我国未来民法典侵权行为法一般条款 ,并对该草拟的条文进行了详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权行为 一般条款 立法建议 民法 侵权行为法
原文传递
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定位 被引量:211
15
作者 周汉华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4-56,共13页
个人信息保护的本质究竟是权利还是权益,民事立法中产生了很多争论。争议的根源在于将人格权(隐私权)与个人信息保护这两项根本不同的制度强行并列,并试图以传统民事权利话语体系来界定个人信息保护,最终难免出现各种矛盾。个人信息保... 个人信息保护的本质究竟是权利还是权益,民事立法中产生了很多争论。争议的根源在于将人格权(隐私权)与个人信息保护这两项根本不同的制度强行并列,并试图以传统民事权利话语体系来界定个人信息保护,最终难免出现各种矛盾。个人信息保护是信息时代的一项全新挑战,个人信息控制权是需要通过个人信息保护法确立的一项新型公法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 人格权 隐私权 新型权利 个人信息控制权
原文传递
认罪认罚从宽的理论审视与制度完善 被引量:210
16
作者 熊秋红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7-110,共14页
"认罪认罚从宽"滥觞于"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其中宽缓一面的发展。认罪认罚从宽在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中已有较为充分的体现,但尚存在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在... "认罪认罚从宽"滥觞于"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其中宽缓一面的发展。认罪认罚从宽在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中已有较为充分的体现,但尚存在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在刑法中,可考虑将其作为一项原则予以规定,并对现有法律及司法解释中的规定进行整合,对从宽的幅度予以必要的限制。在刑事诉讼法中,因被告人认罪认罚而带来程序简化,其正当性来源是被告人自愿放弃正式审判,它需要以被告人认罪认罚的自愿性、真实性、明智性等作为支撑条件。在当前的司法环境下,量刑协商制度的引进潜藏着司法不公的巨大风险。以被追诉者认罪认罚为前提构建程序分流机制,在审前程序中应侧重于通过起诉便宜主义强化程序分流功能;在审判程序中则需依据案件轻重、难易程度不同,构建多元化的简易速裁程序。在我国关于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讨论中,需要少一些实用主义、多一些理性分析,坚持将尊重司法规律作为改革的首要原则,在政策立法化或立法政策化的过程中,恪守刑事法治的底线要求,以避免因程序过于松弛而造成冤假错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从宽 量刑折扣 程序分流 正当性保障 量刑协商
原文传递
互联网平台用工劳动关系认定 被引量:200
17
作者 谢增毅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46-1569,共24页
传统劳动关系概念和判定理论突出人格从属性和经济从属性,该理论主要以工业化时代的工厂劳动关系为模型。由于平台用工具有许多新特点,劳动关系理论在互联网平台用工背景下遭遇了巨大挑战;但传统劳动关系概念和判定标准具有较强的弹性... 传统劳动关系概念和判定理论突出人格从属性和经济从属性,该理论主要以工业化时代的工厂劳动关系为模型。由于平台用工具有许多新特点,劳动关系理论在互联网平台用工背景下遭遇了巨大挑战;但传统劳动关系概念和判定标准具有较强的弹性和适应性,并非完全过时,仍可包容网络平台用工关系。与此同时,为适应网络平台用工的新特点,劳动关系的判定方法需作相应改进。对网络平台用工劳动关系的认定,应根据不同平台以及不同类型工人的实际用工特点,综合考虑个案全部事实进行具体分析,更加注重实质从属性,考虑平台工人工作时间和收入来源,以及社会保护的必要性等因素。由于网络平台用工的复杂性和差异性,我国目前暂时不必针对网络平台工人的身份制定专门规则,可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司法解释来界定劳动关系的概念及判定因素。除劳动法外,还应完善社会保险制度以及网络平台监管制度等,多角度保护网络平台工人的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关系 互联网平台 平台工人 劳动关系认定
原文传递
修复生态环境责任的实证解析 被引量:199
18
作者 吕忠梅 窦海阳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5-142,共18页
修复生态环境责任在实践中面临两大难题:一是生态环境损害难以认定;二是修复的裁判要求难以达到妥当程度。对此,需结合法律规范和司法判决,对"生态环境损害"和"修复"进行解析。对生态环境损害的认识应在两方面展开... 修复生态环境责任在实践中面临两大难题:一是生态环境损害难以认定;二是修复的裁判要求难以达到妥当程度。对此,需结合法律规范和司法判决,对"生态环境损害"和"修复"进行解析。对生态环境损害的认识应在两方面展开:一是损害是生态环境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不利改变以及提供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的破坏、损伤;二是损害应可评估。基于修复范围、标准、方式、方案的限定和筛选,裁判中的修复要求应作出尽可能精确的妥当表达。"修复生态环境"与民法中的"恢复原状"存在很大差异,在救济对象、标准、方式等方面两者无法相提并论。民法总则未将"修复生态环境"纳入民事责任承担方式,是科学、妥当的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责任 生态环境损害 恢复原状 民法总则
原文传递
法律教育的双重性与中国法律教育改革 被引量:186
19
作者 周汉华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89-406,共18页
关键词 法治建设 法律教育 中国法律 现代法治 普法工作 司法 落后 教育改革 着法 双重性
原文传递
物权行为理论探源及其意义 被引量:144
20
作者 孙宪忠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80-92,共13页
制定中国物权法的必要性已经不容置疑。但是,关于制定物权法的许多基本理论问题却还没有令人信服的答案。比如,根据我国目前立法部门、司法部门以及法学理论界的物权法知识,我国未来的物权法会采纳德国民法典物权编的立法模式,这一点应... 制定中国物权法的必要性已经不容置疑。但是,关于制定物权法的许多基本理论问题却还没有令人信服的答案。比如,根据我国目前立法部门、司法部门以及法学理论界的物权法知识,我国未来的物权法会采纳德国民法典物权编的立法模式,这一点应该是没有疑义的。然而,大多数人却对德国民法物权体系的理论基础——物权行为理论知之甚少,而且国内目前关于这一理论的观点,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的,所引用的基本上都还是日本或者台湾的较早期民法学著述中的资料。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权行为 行为理论 法律行为 物权契约 德国民法典 意思表示 原因行为 不动产物权 物权法 所有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