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何谓融合文化工业——粉丝、同人与媒体资本 被引量:11
1
作者 郑熙青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21年第10期13-24,共12页
当代互联网上的媒体工业为粉丝提供了从未有过的参与机会和可见度,但是在当下的经济文化环境中,这样的参与一定会受到制作方利益的限制和修剪,"融合文化工业"概念提供了一种观看这种新型网络参与的视角和方法。
关键词 融合文化工业 粉丝文化 流量经济
下载PDF
早期中国与神话历史研究——关于中国文学人类学“四重证据法”的对话 被引量:8
2
作者 谭佳 韩鼎 李川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1-100,共10页
中国文学人类学作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以及跨学科研究范式的代表,在发展中愈发重视结合海外汉学、考古学和思想史,致力于从甲骨文之前的早期历史研究中华文明起源的特质及其连续性和核心价值,其理论贡献体现在"神话历史&q... 中国文学人类学作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以及跨学科研究范式的代表,在发展中愈发重视结合海外汉学、考古学和思想史,致力于从甲骨文之前的早期历史研究中华文明起源的特质及其连续性和核心价值,其理论贡献体现在"神话历史",方法论贡献则是"四重证据法"。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谭佳,河南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考古文博系副教授韩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川就"四重证据法"提出的背景和利弊、为何要关注与之相应的"神话历史"理论等问题展开对话,通过不同学科视角之间的讨论、辩难,呈现中国文学人类学发展的前沿状况,反思这一学科涉及的诸多重要问题。现整理出这篇对话,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人类学 四重证据法 外国文学研究 神话历史 海外汉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古代文明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
原文传递
认同与表演:互联网时代的粉丝文化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郑熙青 谭佳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CSSCI 2022年第1期128-137,160,共11页
中国的粉丝经济随着娱乐业的深化发展,正成为大众文化和娱乐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当下中国以流量为主导的粉丝经济和娱乐市场现象,粉丝生态对互联网资本以及互联网大数据算法的依赖,形成世界上极为特殊的粉丝文化现象。研究具有强语... 中国的粉丝经济随着娱乐业的深化发展,正成为大众文化和娱乐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当下中国以流量为主导的粉丝经济和娱乐市场现象,粉丝生态对互联网资本以及互联网大数据算法的依赖,形成世界上极为特殊的粉丝文化现象。研究具有强语境性质的粉丝文化,应当扩大已有研究维度,将技术和经济因素纳入研究,从流行文化和互联网平台上真实存在并活跃的社群角度来推进研究,从而深刻透视粉丝文化的形态演变和社会关联,使粉丝文化研究更切合当下中国社会实际和文化语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丝文化 互联网思维 身份认同 身份表演
原文传递
发明一种新文体:近代革命传说的生产 被引量:4
4
作者 祝鹏程 《民族艺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35,共11页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国民间文艺中产生了一种新的文体——近代革命传说,记录了太平天国、捻军、义和团等的起义事迹。这些传说的前身是散落在村落中的零星传闻和交往记忆,民间文艺工作者借助“以线引线”的搜集和梗概性的记录,获取大量...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国民间文艺中产生了一种新的文体——近代革命传说,记录了太平天国、捻军、义和团等的起义事迹。这些传说的前身是散落在村落中的零星传闻和交往记忆,民间文艺工作者借助“以线引线”的搜集和梗概性的记录,获取大量异文,通过典型化的书写和加工,将其转变为具有鲜明主题思想、清晰历史脉络、明确因果动机、完整叙事因素的传说。这一新文体超越了乡土的局限性,具备了更高的艺术表现能力,并将传统社区中的交往记忆转化成集体记忆,从而参与到了中国近代史的叙事和近代革命合法性的建构中。当然,相关实践造成的意识形态和伦理问题也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闻 传说 文体 近代史 集体记忆
原文传递
采风:一种文明生成方式的古今流变 被引量:5
5
作者 祝鹏程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28,158,共13页
采风在中国文化史和民间文艺学科史上起到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社会,采风将里巷歌谣提升为国家层面的文化,成为传播教化、沟通不同阶层、推动礼俗互动的有力手段。“五四”知识分子在现代性的立场下开展采风,力图将民间文化转化成辅助现... 采风在中国文化史和民间文艺学科史上起到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社会,采风将里巷歌谣提升为国家层面的文化,成为传播教化、沟通不同阶层、推动礼俗互动的有力手段。“五四”知识分子在现代性的立场下开展采风,力图将民间文化转化成辅助现代民族国家建设的新文化;左翼知识分子进一步通过对民间文艺的提炼,创造出兼顾民族立场和现代诉求的“民族形式”。新中国成立后,文艺工作者强化了民间文艺的“人民性”,通过采风将“民间文艺”提升为“人民文艺”。由此,采风可以被视为是一种根植于中国文化的文明生产模式,它将民间文艺加以改造,使之成为国家层面的文化,服务于时下的文明创造。相较之下,当下的一些批评仅将采风视为采录技术的做法无疑是窄化了采风,值得我们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风 文明生成 现代转型 采录技术
原文传递
有温度的传承——《民间文化论坛》的学术担当 被引量:1
6
作者 安德明 《民间文化论坛》 2017年第6期20-23,共4页
本会蒐集歌谣的目的共有两种,一是学术的,一是文艺的。我们相信民俗学的研究在现今的中国确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虽然还没有学者注意及此,只靠几个有志未逮的人是做不出什么来的,但是也不能不各尽一份的力,至少去供给多少材料或引起一... 本会蒐集歌谣的目的共有两种,一是学术的,一是文艺的。我们相信民俗学的研究在现今的中国确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虽然还没有学者注意及此,只靠几个有志未逮的人是做不出什么来的,但是也不能不各尽一份的力,至少去供给多少材料或引起一点兴味。歌谣是民俗学上的一种重要的资料,我们把它辑录起来,以备专门的研究:这是第一个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论坛 学术 民间 传承 温度 民俗学 歌谣 文艺
下载PDF
陶立璠民俗研究的国际视野及学术交流的开拓——以创办和操持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为例
7
作者 邹明华 《民间文化论坛》 2021年第6期114-118,共5页
陶立璠自20世纪80年代投身民俗学研究以来,就积极参与中国民俗学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合作调查、举办国际会议,尤其是1996年与日本、韩国等国学者一起发起创办了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长期担任学会领导。该学会虽然是一个松散型的学术组织... 陶立璠自20世纪80年代投身民俗学研究以来,就积极参与中国民俗学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合作调查、举办国际会议,尤其是1996年与日本、韩国等国学者一起发起创办了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长期担任学会领导。该学会虽然是一个松散型的学术组织,但顺应了合作研究的潮流,轮流在亚洲各国举办各种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培养了一批中青年学者,推动了比较民俗学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体现了陶立璠宽广的国际视野和独到的学术眼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立璠 国际视野 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
下载PDF
从关公传说看事实向文化的演化
8
作者 邹明华 《民间文化论坛》 2017年第6期59-65,共7页
以历史上的关羽成为文化上的关公的例子,展示传说研究如何帮助我们理解文化的生成过程与机制,其中箭垛式人物的传说学概念可以成为理解文化生成机制的工具。关于关羽的史志记载只有千字左右,关羽的经历原本只是个别性的事实,但是传说塑... 以历史上的关羽成为文化上的关公的例子,展示传说研究如何帮助我们理解文化的生成过程与机制,其中箭垛式人物的传说学概念可以成为理解文化生成机制的工具。关于关羽的史志记载只有千字左右,关羽的经历原本只是个别性的事实,但是传说塑造了关公的形象,融汇了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并被社会各阶层广泛接受,而接受关公文化的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因为这种文化共享而成为相互认同的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公传说 关公文化 箭垛式人物
下载PDF
申遗与履约: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年进程看中国实践与中国经验 被引量:4
9
作者 巴莫曲布嫫 《民俗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6-41,153,共17页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年的发展进程中,名录列入机制(申遗)和定期报告制度(履约)已成为并行不悖的国际合作双轨制。前者为所有缔约国提供了一个国际化平台,以利从整体上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见度,深化地方、国家和国际层面...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年的发展进程中,名录列入机制(申遗)和定期报告制度(履约)已成为并行不悖的国际合作双轨制。前者为所有缔约国提供了一个国际化平台,以利从整体上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见度,深化地方、国家和国际层面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知;后者是政府间委员会和缔约国对实施该公约的成果和影响进行综合评估和跟踪监测的重要工具。换言之,这一双向循环的合作机制同时成为缔约国在国家层面和国际层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和义务。中国始终将申遗工作视为履约工作的有机构成部分,并将国家层面的非遗保护整合到参与国际合作的基线行动中,不断加强能力建设,为保护人类共同遗产贡献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也为推动形成中国非遗系统性保护大格局、促进可持续发展、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积聚了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申遗与履约 国际合作 中国实践 可持续发展
原文传递
神话批评的张力与限度:以国际重述神话现象为中心 被引量:3
10
作者 谭佳 《文艺理论与批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4-88,共15页
学界对肇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延绵发展到20世纪中期的神话重述和神话批评研究既零散又缺位。从神话学和神话资源转化角度考察,神话批评有着人类学的、心理学的和结构主义的三种面相,它们虽各有侧重,但共同源于神话重述,因不断与时代... 学界对肇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延绵发展到20世纪中期的神话重述和神话批评研究既零散又缺位。从神话学和神话资源转化角度考察,神话批评有着人类学的、心理学的和结构主义的三种面相,它们虽各有侧重,但共同源于神话重述,因不断与时代精神共振而始终具有张力。以此为参照,神话批评在中国有着理论辨析度模糊、轻结构主义重心理学路径、轻当代重古代、轻国内重国外的特征。神话批评在中国当代文学,尤其在研究“重述神话”中国卷的失语,缘于重述本身的局限,也源于作家和批评家对历史和时代的洞察深度及介入能力的不足。包括神话重述在内的传统资源转化和理论构建产生了盲区,这正是神话批评在中国的限度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批评 神话原型 重述神话 新时代运动
原文传递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合作机制鸟瞰——以2003年《公约》名录体系的发展现状为中心 被引量:6
11
作者 巴莫曲布嫫 《民间文化论坛》 2022年第6期101-108,共8页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为建立有效的国际合作机制提供了相关的法理依据、目标基线和行动框架;作为实施该《公约》的《操作指南》,则在不断修正和完善中逐步细化为可资实操的一整套原则、标准和程序,为各缔约国根据自身国情开展申...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为建立有效的国际合作机制提供了相关的法理依据、目标基线和行动框架;作为实施该《公约》的《操作指南》,则在不断修正和完善中逐步细化为可资实操的一整套原则、标准和程序,为各缔约国根据自身国情开展申遗实践制定了共同行动的准则和路线图。由此得以建立并在曲折中不断演进的《公约》三重名录体系一直保有并不相同却互为关联的具体目标,通过13个周期的申报—审查—评审工作累积了丰富的案例、经验乃至教训,进而触发并推动了名录列入机制的全球反思进程(2019—2022年)。考察《公约》名录体系的发展现状,当有助于在认识论层面厘清申遗工作中长期存在的观念误区,也有利于在实践论层面矫正保护工作中反复出现的诸多横向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际合作 遗产项目 非遗名录 申遗实践
下载PDF
格萨尔史诗的新实践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被引量:4
12
作者 丹珍草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8-144,共7页
格萨尔史诗新实践,指向“活形态”传承的“生生不息”以及“动态性”发展的多样性。“新实践”在于特定历史情境下生成的新文化档案,以及格萨尔史诗陈述方式和实践层次的多样性,强调实验性、探索性和创新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口... 格萨尔史诗新实践,指向“活形态”传承的“生生不息”以及“动态性”发展的多样性。“新实践”在于特定历史情境下生成的新文化档案,以及格萨尔史诗陈述方式和实践层次的多样性,强调实验性、探索性和创新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口头传统”,从艺人说唱到书面文本,从集体记忆到个体创作,从传承形式的创新性转化到多样性实践,格萨尔史诗传承新实践,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内在属性,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文化创新、文化交流、文化融合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萨尔史诗 新实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原创·互融·多元——当代藏语文学的传承创新发展
13
作者 丹珍草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3-52,160,共11页
当代藏语文学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展示中国文学“大文学观”的重要内容。藏语文学承接1400余年的藏族书面文学传统,体现了多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学特性。新时期以来,当代藏语文学出现的一批优秀藏语文作家,他们能同时用藏汉、... 当代藏语文学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展示中国文学“大文学观”的重要内容。藏语文学承接1400余年的藏族书面文学传统,体现了多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学特性。新时期以来,当代藏语文学出现的一批优秀藏语文作家,他们能同时用藏汉、藏、英等多种语言文字创作,且有意识地采用现代藏文进行创作,使藏族原有的格言诗、寓言小说、说唱文学等传统文体得到传承、创新和发展,受到藏、汉、英等多语言阅读世界的关注与研究。藏语文学自身携带的古老的诗性智慧,从慈悲利众到诗意浪漫,作品充满情感力量和对生命终极意义的哲学思考,将藏语文学创作的“地域研究”和“族群个性研究”置于更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下,需要不断拓展藏语文学的边界,以建构多民族共同体诗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藏语文学 地域研究 族群个性研究 多民族共同体诗学
下载PDF
从“写给故乡”到“少年中国”——《夏潮》杂志与“唱自己的歌”运动
14
作者 郑海娟 《文艺理论与批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5-99,共15页
蒋勋1977年发表于《夏潮》杂志的新诗《写给故乡》,经李双泽改编后,成为20世纪70年代台湾地区传唱一时的新民歌佳作《少年中国》。从诗到歌的转化,体现了李双泽通过音乐、绘画和文学写作对时代所需文化意识和青年自我的探索。《夏潮》... 蒋勋1977年发表于《夏潮》杂志的新诗《写给故乡》,经李双泽改编后,成为20世纪70年代台湾地区传唱一时的新民歌佳作《少年中国》。从诗到歌的转化,体现了李双泽通过音乐、绘画和文学写作对时代所需文化意识和青年自我的探索。《夏潮》杂志推动的新诗建设与“唱自己的歌”运动,承载了关怀现实、连接大众的文化思潮之意涵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潮》杂志 “唱自己的歌”运动 李双泽
原文传递
为陈映真辩护:吕正惠的诠释观念初论
15
作者 张重岗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23年第2期12-17,共6页
如何理解和诠释陈映真,在形势严峻的台湾地区社会语境中不仅仅是一个作家阐释个案,同时关涉统左思想的深化和持续发展问题。在此意义上,吕正惠的陈映真诠释具有中轴性的意义。从学术思想的角度来看,他对陈映真的阐说堪称诠释学的极佳案... 如何理解和诠释陈映真,在形势严峻的台湾地区社会语境中不仅仅是一个作家阐释个案,同时关涉统左思想的深化和持续发展问题。在此意义上,吕正惠的陈映真诠释具有中轴性的意义。从学术思想的角度来看,他对陈映真的阐说堪称诠释学的极佳案例,可提炼出具有思想内涵的命题和方法,孤独的精神内涵与反省式的诠释便是其中两项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映真 吕正惠 台湾地区文学 诠释学
原文传递
交流框架中格萨(斯)尔音乐的叙事指涉
16
作者 姚慧 《中国音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43,54,共9页
在藏族和蒙古族社区,格萨(斯)尔歌手与受众分别对史诗音声文本的生成设置了同中有异的解释性交流框架。二者皆由范型曲调的纵向扩展与横向联缀来架构史诗叙事,因此单曲体结构的范型曲调可被视作史诗叙事和意义表达的基本单元。格萨尔和... 在藏族和蒙古族社区,格萨(斯)尔歌手与受众分别对史诗音声文本的生成设置了同中有异的解释性交流框架。二者皆由范型曲调的纵向扩展与横向联缀来架构史诗叙事,因此单曲体结构的范型曲调可被视作史诗叙事和意义表达的基本单元。格萨尔和格斯尔音乐的叙事意义分别在“范型曲调-人物角色-传统指涉性”和“范型曲调-典型场景主题-传统指涉性”的交流法则中编码与解码,进而索引更大的叙事传统。格萨尔叙事传统又是藏族民众个人认同与社会规范建构的一种媒介,借助受叙事传统所规约的人物行为及其褒贬判断来为现实生活中社会成员的道德伦理树立行为轨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萨(斯)尔音乐 交流法则 音乐叙事单元 传统指涉性 社会规约
原文传递
文本谱系中史诗演述与音乐的创编策略——以六位藏蒙格萨(斯)尔歌手为例
17
作者 姚慧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42,共12页
在格萨(斯)尔史诗及音乐的文本生产过程中,口头音声文本的生成并非只仰仗现场语境中的临场发挥,对于技艺尚不娴熟的史诗歌手而言,预先的储存与准备至关重要。在口头与书写双重媒介信息交换的互动机制中,通过对蒙藏格萨(斯)尔歌手的研究... 在格萨(斯)尔史诗及音乐的文本生产过程中,口头音声文本的生成并非只仰仗现场语境中的临场发挥,对于技艺尚不娴熟的史诗歌手而言,预先的储存与准备至关重要。在口头与书写双重媒介信息交换的互动机制中,通过对蒙藏格萨(斯)尔歌手的研究,我们发现,即兴创编的口头史诗音声文本不仅是人工声音产品,而且包含了多重文本间的引用和交互阐释关系,以及文本生产的动态转换过程。史诗演述的口头创编之所以以套用为应用法则,能在演述场域以闪电般的速度完成口头音声文本的即兴构拟,正是基于在具体语境中音乐部件的模式化调用与文本谱系的类比参照和互文搭建。口头创编基于经验而又不是经验本身,音声文本的“变”不在功能,而在部件组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萨(斯)尔音乐 传统曲库 文本谱系 口头音声文本 创编策略
原文传递
赫哲族伊玛堪歌手传承路径探析:以三个家族为例
18
作者 高荷红 《黑龙江民族丛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4-140,共7页
百余年来,一代代赫哲族伊玛堪奈依为“伊玛堪”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据统计,知名的歌手已有四代。这四代歌手多以家族形成各自的谱系,如葛氏、吴氏、尤氏家族,传承方式略有不同。当代伊玛堪传承突破了以往血缘、地缘、业缘等方式,文本传... 百余年来,一代代赫哲族伊玛堪奈依为“伊玛堪”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据统计,知名的歌手已有四代。这四代歌手多以家族形成各自的谱系,如葛氏、吴氏、尤氏家族,传承方式略有不同。当代伊玛堪传承突破了以往血缘、地缘、业缘等方式,文本传承、音视频传承、伊玛堪传习所及微信群等线下线上的传承方式则成为主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哲族 伊玛堪 歌手
原文传递
如何让历史文献更充分向我们敞开……——从雷锋一则日记的读解说起 被引量:3
19
作者 贺照田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6-170,9,共16页
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后期这一历史阶段,在日记、书信等通常属个人表述空间的书写方面,遗留了很多被时代标准意识形态语言充斥,看起来缺少个人具体经验信息的文献。本文通过对1959年末雷锋一则日记的解读,想对通常认为的,除特定研... 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后期这一历史阶段,在日记、书信等通常属个人表述空间的书写方面,遗留了很多被时代标准意识形态语言充斥,看起来缺少个人具体经验信息的文献。本文通过对1959年末雷锋一则日记的解读,想对通常认为的,除特定研究角度基本没什么解读价值的这些文献,是不是一定就没有更具意义的经验信息隐在其中,从而需要我们耐心找到合适方法对其认知价值进行解读释放这一问题——给出重新探讨,以强调指出,这些看起来极少历史经验信息的文献中的相当部分,若我们解读得法,其实可以解读出具有重要历史认知价值的信息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锋日记 意识形态语言 历史认知 读解
原文传递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研究——以审查机构及其运作机制为中心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刚 《民间文化论坛》 2022年第6期109-120,共12页
作为一种影响深远的国际文化政策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当前人文及社会科学重要的研究对象。但是,各国非遗保护中普遍存在着研究与实践彼此隔绝、缺乏对话的痼疾,这从根本上限制了学术研究应用于实践以及通过实践带动研究的双向互动... 作为一种影响深远的国际文化政策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当前人文及社会科学重要的研究对象。但是,各国非遗保护中普遍存在着研究与实践彼此隔绝、缺乏对话的痼疾,这从根本上限制了学术研究应用于实践以及通过实践带动研究的双向互动过程。研究者应当主动从纯粹学理探索的舒适圈中走出,尝试在学术研究之外创造一种新的话语形式,搭建研究者和实践者之间的互动平台或基础。从国际非遗政治和文化政策的历史钩沉出发,对审查机构的历史脉络、政策语境和运作机理进行回顾与分析,目的正在于为各利益攸关方更加深入地理解非遗及其实践建立共识性的思想基础,弥合非遗的文化政策实践与学理性考察之间的视野歧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国际政治 文化政策 审查机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