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5篇文章
< 1 2 9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振兴乡村文化面临的挑战及实践路径 被引量:98
1
作者 欧阳雪梅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0-36,共7页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要求之一。党的十九大后,习近平一再强调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并提出了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思想理念,为当下繁荣乡村文化提供了基本遵循。当前我国乡村程度不同地存在国...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要求之一。党的十九大后,习近平一再强调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并提出了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思想理念,为当下繁荣乡村文化提供了基本遵循。当前我国乡村程度不同地存在国家意识形态建设式微,乡土文化、乡村文明衰败,公共文化设施短缺,文化产品供给不足,宗教文化抢占农村文化阵地等问题。为凝聚起乡村振兴的精神力量,乡村文化建设须以存在的问题为抓手,改变"城市=先进、乡村=落后"的思维定势,引导农民树立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集合国家支农资源下乡、挖掘农村传统道德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丰富符合农民精神需求的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供给;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培育乡贤文化、推动乡贤参与文化建设,以政府、社会、农民群众的合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文化振兴 挑战 建设路径
原文传递
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研究 被引量:41
2
作者 郭旭红 李玄煜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9-54,共6页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正处于新常态下的攻坚阶段,必须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力度,尽快渡过"三期叠加"期,为GDP中高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文章立足于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变革的视觉,研究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遇到的突出矛盾,深入...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正处于新常态下的攻坚阶段,必须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力度,尽快渡过"三期叠加"期,为GDP中高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文章立足于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变革的视觉,研究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遇到的突出矛盾,深入剖析造成当前产业结构问题的原因,探讨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因素,提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产业结构 调整升级
下载PDF
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地位研究 被引量:38
3
作者 郑有贵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2-28,共7页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指出农村社区集体经济发展预期难实现的根源在于法人地位缺失,明确其法人地位已经成为推进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从《宪法》规定、法人资格条件等方面分析了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法人资格问题;基于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指出农村社区集体经济发展预期难实现的根源在于法人地位缺失,明确其法人地位已经成为推进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从《宪法》规定、法人资格条件等方面分析了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法人资格问题;基于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在功能、治理机制、产权结构、收益分配上有与合作社一致的价值取向,以及在运作机制上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一些差异,提出将其明确为合作社法人较为适合,但需要单独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区 集体经济组织 法人地位 法人类型
原文传递
近20年来三线建设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述评 被引量:38
4
作者 段娟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0-109,128,共10页
三线建设是中国在中西部地区进行的一场以备战为指导思想,以交通、国防科技和基础工业为主体的大规模的基本经济建设。近20年来,关于三线建设决策的形成、实施、评价以及与当前西部大开发的关系等相关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 三线建设是中国在中西部地区进行的一场以备战为指导思想,以交通、国防科技和基础工业为主体的大规模的基本经济建设。近20年来,关于三线建设决策的形成、实施、评价以及与当前西部大开发的关系等相关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无论在文献资料的公布方面,还是在相关问题的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通过梳理近20年来的研究成果,可看出目前的研究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学者们继续挖掘档案资料、拓宽研究视野、丰富研究方法,并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以促进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线建设 三线企业 西部开发 研究述评
原文传递
“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途径 被引量:35
5
作者 姜辉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2021年第5期4-9,150,共7页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以下简称“七一”重要讲话),其中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以下简称“七一”重要讲话),其中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重要讲话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习近平总书记
原文传递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分析 被引量:32
6
作者 邱霞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3-39,共7页
混合所有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绝不仅仅是产权的简单混合,更主要的是治理机制的规范;其中,产权制度改革是基础,只有建立了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产权制度,才能够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国有企业产权制度... 混合所有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绝不仅仅是产权的简单混合,更主要的是治理机制的规范;其中,产权制度改革是基础,只有建立了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产权制度,才能够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主要有整体上市、民营企业参股、国有企业并购和员工持股四条基本路径,国家应在充分考虑不同路径的适用条件和绩效差异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一是将整体上市作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首选路径;二是"国退民进"与"国进民退"相结合,在母公司层面更多采取整体上市、民营企业参股的方式,而在子(孙)公司层面可以更多采用国有企业并购的方式,实现不同层面的混合所有制;三是平稳有序地推进员工持股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产权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 整体上市 民营企业参股 国有企业并购 员工持股计划 国退民进 国进民退 现代企业制度
下载PDF
构建内生发展能力强的农村社区集体行动理论--基于发达村与空心村社区集体积累和统筹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32
7
作者 郑有贵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63-69,共7页
农村呈现出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及以此为依托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集体经济弱化及空心化而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分野,原因在于,前者在改革进程中坚持发展集体经济并传承、完善社区集体积累和统筹机制,后者则弱化集体经济并逐... 农村呈现出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及以此为依托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集体经济弱化及空心化而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分野,原因在于,前者在改革进程中坚持发展集体经济并传承、完善社区集体积累和统筹机制,后者则弱化集体经济并逐步解构社区集体积累和统筹机制。较强的农村经济社会内生发展能力,是破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政府强依赖难题的中国式路径。无论是在实施农业养育工业政策时期,还是21世纪初期开始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新政策下,社区集体积累和统筹机制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凸显这一机制的优势,值得珍惜。从增强农村经济社会内生发展能力出发,应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区集体积累和统筹机制,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集体行动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 农村经济社会 社区集体积累和统筹 内生能力 集体行动
原文传递
外生力量、资源动员与乡村公共品供给方式的再探索——以西藏六地一市干部驻村为个案的研究 被引量:31
8
作者 王丹莉 武力 《开发研究》 2015年第6期33-37,共5页
2011年以来,西藏自治区政府启动了以"强基础惠民生"为目标并覆盖所有行政村的干部驻村活动。本文以对这项活动的调研为基础,分析了西藏乡村公共品的供求现状,以及干部驻村对乡村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供给产生的影响。通过研究发... 2011年以来,西藏自治区政府启动了以"强基础惠民生"为目标并覆盖所有行政村的干部驻村活动。本文以对这项活动的调研为基础,分析了西藏乡村公共品的供求现状,以及干部驻村对乡村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供给产生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作为外生力量的驻村干部群体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实现了一次社会资源的广泛动员,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争取资源,拓展了乡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所在村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供给现状。然而,如何使驻村干部这种外生力量带来的良性改变长期化和可持续,并确保各种资源更加均衡合理的分配,是改善藏区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供给时仍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干部驻村 乡村公共品供给
下载PDF
谈谈口述史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28
9
作者 程中原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23,共4页
口述史是亲历者叙述的历史。从口述史的类型看,其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在我国,口述史工作有着革命传统;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口述史的主要价值是史料、通过了解历史真相,从而认识历史的本来面貌。此外,口述史对其从事者... 口述史是亲历者叙述的历史。从口述史的类型看,其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在我国,口述史工作有着革命传统;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口述史的主要价值是史料、通过了解历史真相,从而认识历史的本来面貌。此外,口述史对其从事者的职责、任务、素质,对象、题材、工作规范等都有一定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述史 性质 类型 现状 价值 要求
下载PDF
从费孝通的“文化自觉”到习近平的“文化自信” 被引量:29
10
作者 周艳红 刘仓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93-197,共5页
费孝通的"十六字箴言"和"文化自觉"理论旨在维护各民族文明的共存和发展,内蕴着"天下大同"的世界文明理想。然而,费孝通的"文化自觉"理论存在忽视文明之间的矛盾、缺乏文化与综合国力的结合以... 费孝通的"十六字箴言"和"文化自觉"理论旨在维护各民族文明的共存和发展,内蕴着"天下大同"的世界文明理想。然而,费孝通的"文化自觉"理论存在忽视文明之间的矛盾、缺乏文化与综合国力的结合以及无力解决全球性问题的缺憾。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调增强文化自信和自强,为打造新型中华文明、构建未来世界文明格局指明了前提、基础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孝通 文化自觉 习近平 文化自信 文化强国
下载PDF
卫生工作方针的演进与健康中国战略 被引量:28
11
作者 姚力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2018年第3期35-43,125,126,共10页
为人民群众创造健康幸福的生活,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革命的初心与使命,不断完善国民健康政策是新中国建设与发展的战略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卫生工作方针几经调整变化,由"四大方针"到以农村为重点,由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到... 为人民群众创造健康幸福的生活,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革命的初心与使命,不断完善国民健康政策是新中国建设与发展的战略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卫生工作方针几经调整变化,由"四大方针"到以农村为重点,由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到新形势下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究其根本,为人民健康服务、防患于未然、发挥中西医各自优势、动员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积极有效的卫生工作方针和经验总结。以此为指导,中国的卫生事业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全民健康为核心,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等内容为重点的健康中国战略,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福祉,也是贡献给世界的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中国 卫生工作方针 卫生革命 中国道路
原文传递
新中国产业结构演变述论(1949—2016) 被引量:27
12
作者 郭旭红 武力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3-142,共10页
新中国产业结构演变具有产业结构转型和工业结构升级的双重属性,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1949—1978年,以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实施优先快速发展重工业战略,导致"畸重畸轻"的产业结构;1979—1997年,以改革开放为... 新中国产业结构演变具有产业结构转型和工业结构升级的双重属性,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1949—1978年,以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实施优先快速发展重工业战略,导致"畸重畸轻"的产业结构;1979—1997年,以改革开放为基础,纠正失衡和产业协调发展;1998—2012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内外需扩大和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呈现重化工业重启的特征;2013年以来,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任务。研究每一阶段产业结构转型和工业结构升级的成因以及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探研新中国产业结构发展演变规律,总结经验教训,为新常态下实现"双中高"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历史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 产业结构 工业结构
原文传递
坚持与发展唯物史观——坚持和发展唯物史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被引量:24
13
作者 朱佳木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12,共9页
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是《历史研究》坚定不移的办刊方针。2006年11月10日至1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史哲学部和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办、本刊编辑部承办的“坚持与发展唯物史观理论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和高校的... 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是《历史研究》坚定不移的办刊方针。2006年11月10日至1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史哲学部和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办、本刊编辑部承办的“坚持与发展唯物史观理论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和高校的二十多位学者出席会议。就涉及唯物史观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与会学者认为:中国的现代史学是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史学要走向新的繁荣,仍然必须一如既往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必须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同时也应努力使唯物史观与时俱进不断发展。这里发表的一组笔谈。体现了部分与会学者对于如何坚持与发展唯物史观的看法。角度各异。观点也不尽相同,但期望唯物史观欣欣向荣、发扬光大的心愿则息息相通。坚持和发展唯物史观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广大史学工作者持续不断地努力。本刊热切欢迎广大史学工作者踊跃来稿,就坚持与发展唯物史观问题阐释自己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 《历史研究》 史学工作者 办刊方针 现代史学 中国史学
原文传递
中国扶贫开发政策框架的历史演进与制度创新(1949—2019) 被引量:26
14
作者 王曙光 王丹莉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4-31,共8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扶贫开发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并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模式,为全球反贫困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70年来,中国扶贫模式经历了从直接救济到内生性扶贫,从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到产业扶贫,从国家主导型扶贫到鼓励多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扶贫开发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并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模式,为全球反贫困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70年来,中国扶贫模式经历了从直接救济到内生性扶贫,从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到产业扶贫,从国家主导型扶贫到鼓励多元化民间力量和发挥市场力量扶贫,从单一扶贫政策框架到系统性扶贫的制度变迁。中国未来的扶贫工作应更加注重欠发达地区的生态建设和人文建设,加强对相对贫困人口的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品的普惠式供给和高质量供给,注重欠发达地区农村的社会建设和乡村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贫开发 反贫困 内生性扶贫 制度创新 农村发展
原文传递
城市空间生产批判及其对中国城市化的启示 被引量:26
15
作者 孙全胜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9-92,共14页
城市空间生产既是资本主义全球化扩张的重要方式,又是后现代工业社会空间资本化与资本空间化的具体呈现和运转模式,让人类生活由乡村迈向城市,进入都市时代。资本主义城市空间生产是在全球化、工业化、信息化等推动下的空间结构重组,本... 城市空间生产既是资本主义全球化扩张的重要方式,又是后现代工业社会空间资本化与资本空间化的具体呈现和运转模式,让人类生活由乡村迈向城市,进入都市时代。资本主义城市空间生产是在全球化、工业化、信息化等推动下的空间结构重组,本质上是资本增殖逻辑的强化,既缓和了经济危机,又转嫁了政治矛盾,但导致了社会异化、日常生活颠倒等一系列问题。城市空间生产批判应该着重考察日常生活空间内部要素的关系,理清城市空间扩张与资本增殖的内在关系,构建空间生产理论与当代中国城市化的联系。探究城市空间生产发展机制及其问题,宗旨就是要规范城市空间生产中的资本增殖行为而寻求城市空间生产的合理秩序。中国城市化需要避免资本主义城市空间生产的曲折道路,进展到一个更合理的空间生产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斐伏尔 城市空间生产 日常生活 现实启示
原文传递
由脱贫向振兴转变的实现路径及制度选择 被引量:25
16
作者 郑有贵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8年第1期87-91,共5页
深度贫困地区的农村集体经济时逢重新启动发展的政策机遇。促进乡村振兴,实现由脱贫向发达富裕的历史性重大转变,需要就实现路径及制度选择进行探索创新。一是,基于国家财政扶贫资金的性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性质,将国家财政支持项目... 深度贫困地区的农村集体经济时逢重新启动发展的政策机遇。促进乡村振兴,实现由脱贫向发达富裕的历史性重大转变,需要就实现路径及制度选择进行探索创新。一是,基于国家财政扶贫资金的性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性质,将国家财政支持项目建设资金转为集体股金,探索土地增值中集体权益的实现形式,处理好集体经济组织中3类利益主体的权益,以抓住脱贫攻坚的政策机遇,撬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二是,基于深度贫困地区合作社的快速发展是在受惠于国家对其投入财政资金实施项目建设支持、信贷支持、产业发展基金支持等扶贫政策下实现的,需要作出发挥党支部对合作社的监督作用、促进合作社成员利益共同体形成、通过完善合作社股权结构奠定共享发展的产权基础等制度选择,使"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能够在实现由脱贫向振兴转变中更好发挥作用。三是,构建起能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美丽乡村建设、产城融合等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机制,促进资源向乡村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经济 合作社 财政资金 集体权益 内生发展能力 乡村振兴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劳模表彰及其社会效应 被引量:24
17
作者 姚力 《党的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4-88,共5页
1950、1956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政务院)先后两次开展全国劳动模范表彰活动。探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劳模辈出的社会环境,主要有三方面因素:一是国内外的紧迫形势激发了全国人民建设国家的热情;二是早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渐成为全社会的... 1950、1956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政务院)先后两次开展全国劳动模范表彰活动。探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劳模辈出的社会环境,主要有三方面因素:一是国内外的紧迫形势激发了全国人民建设国家的热情;二是早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目标;三是社会结构的重整唤起了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作为一种社会动员和政治动员的有效手段,劳模表彰也在客观上强化了民众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党的热爱。通过考察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劳模表彰及其社会效应,不仅可以了解那一代人的时代风尚,更能看到国家和社会环境对民众的深层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初期 劳模表彰 社会效应
原文传递
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的历史性质及其相互关系上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 被引量:23
18
作者 朱佳木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16,共13页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可以从理论上认识,也可以从历史上认识。从历史上认识,最重要的是弄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的历史及其相互关系。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改革开放事业与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系的论述,为我们正确认识这一问...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可以从理论上认识,也可以从历史上认识。从历史上认识,最重要的是弄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的历史及其相互关系。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改革开放事业与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系的论述,为我们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提供了重要指导思想。只要根据这一指导思想考察改革开放前后两个29年的历史,就会清楚地看到,前者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后者是开创并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没有前者的成就和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做基础,就没有后者的飞速发展;后者是前者的继承、扬弃和完善,没有后者的改革开放,前者也难以为继。前后两个29年虽然有很大区别,但都内在地统一于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之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共十七大 改革开放 历史科学社会主义
原文传递
历史岂容虚无——评史学研究中的若干历史虚无主义言论 被引量:22
19
作者 田居俭 《高校理论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1-46,共6页
历史虚无主义在中国历史研究领域有多方面的表现。在中国当代史与中国近代史领域,其表现为否定与丑化革命的历史作用,宣扬改良,鼓吹侵略有功;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则更表现为不顾历史真实,公然篡改中国文明的起源,试图证明“中国文明西... 历史虚无主义在中国历史研究领域有多方面的表现。在中国当代史与中国近代史领域,其表现为否定与丑化革命的历史作用,宣扬改良,鼓吹侵略有功;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则更表现为不顾历史真实,公然篡改中国文明的起源,试图证明“中国文明西来说”。历史虚无主义的根源是唯心史观和主观臆想,要害是混淆历史的支流与主流、现象与本质。对它的理论与现实危害,应当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虚无主义 史学研究 言论 中国文明 中国近代史 中国当代史 古代史研究 研究领域 中国历史 历史作用 历史真实 唯心史观 侵略
原文传递
减贫与生态保护:双重目标兼容及其长效机制——基于藏北草原生态补偿的实地考察 被引量:22
20
作者 王曙光 王丹莉 《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8,共6页
西藏草原生态补偿制度涉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本文根据"西藏重大现实问题研究课题组"赴西藏各地(市)实地调研所获得的藏北草原生态补偿政策执行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尝试对藏北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的绩效和机制进行综... 西藏草原生态补偿制度涉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本文根据"西藏重大现实问题研究课题组"赴西藏各地(市)实地调研所获得的藏北草原生态补偿政策执行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尝试对藏北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的绩效和机制进行综合考察。本文认为,在一些地区推行草原生态补偿制度的同时,应当考虑生态保护与反贫困双重目标的兼容与结合,以科学方式促进这些地区摆脱贫困落后的现状,构建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减贫 西藏 草原生态保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