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21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项目制的分级运作机制和治理逻辑--对“项目进村”案例的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1012
1
作者 折晓叶 陈婴婴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6-148,223,共23页
以"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这两种既对立又互补的视角,对当下财政转移支付项目进入村庄的社会过程进行观察和分析;特别关注项目过程中的分级"制度机制"运作模式,包括国家部门的"发包"机制、地... 以"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这两种既对立又互补的视角,对当下财政转移支付项目进入村庄的社会过程进行观察和分析;特别关注项目过程中的分级"制度机制"运作模式,包括国家部门的"发包"机制、地方政府的"打包"机制和村庄的"抓包"机制等,分析它们所形成的不同制度逻辑和行动策略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和结果。"项目制"作为新旧体制衔接过程中对既得利益补偿的一个重要机制,为分级治理逻辑的汇合搭建了一个制度平台;强调只有通过公共品的供给,增加村民参与的公共空间,实现村庄公共治理,项目制才能真正增进公益进而达成整合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制 分级治理 制度机制 项目输入 村庄回应
原文传递
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1063
2
作者 赵宸宇 王文春 李雪松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4-129,共16页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基于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从理论层面梳理了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机理,并构建微观层面的数字化转型指数,在此基础上从实证角度检验了数字...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基于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从理论层面梳理了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机理,并构建微观层面的数字化转型指数,在此基础上从实证角度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考虑内生性等问题后,本文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已经成为数字经济时代提升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的强劲驱动力,这一结论在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在影响机制方面,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提高创新能力、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以及降低成本的机制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基于异质性的研究发现,所有制性质、企业规模、要素密集度等企业微观特征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业开放等外部宏观环境会对数字化转型的效率提升作用产生差异性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准确评估数字化转型的生产率效应,为政策制定和调整提供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全要素生产率 创新驱动 高质量发展
原文传递
互联网发展与制造业生产率提升:内在机制与中国经验 被引量:1890
3
作者 黄群慧 余泳泽 张松林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23,共19页
本文重点关注互联网发展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这一现实问题。研究通过超边际与一般均衡分析,建立了互联网发展影响制造业效率的理论模型,揭示了互联网发展提升制造业效率的内在机制,并选取历史数据作为工具变量,在克服内生性的基础上,从... 本文重点关注互联网发展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这一现实问题。研究通过超边际与一般均衡分析,建立了互联网发展影响制造业效率的理论模型,揭示了互联网发展提升制造业效率的内在机制,并选取历史数据作为工具变量,在克服内生性的基础上,从城市、行业和企业三个维度全面检验了互联网发展对中国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强度和内在机制。研究显示,互联网发展显著促进了城市整体和制造业整体生产率,且对制造业整体生产率的影响大于其对城市整体生产率的影响;互联网发展显著提高了制造业企业生产率。城市互联网发展指数每提高1%,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率会提高0.3%。内在机制检验结果显示,互联网技术发展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减少资源错配以及促进创新提升了制造业生产率。以上研究结论为中国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建设网络强国和制造强国战略奠定了理论与事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制造业生产率 交易成本 资源错配
原文传递
“语法化”研究综观 被引量:1148
4
作者 沈家煊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7-24,80,共9页
语法化研究是当前语言学发展的一个趋向,即把历时研究与共时研究重新结合起来,其着眼点是从语言的历时演变解释语言共时平面上的变异。本文对国外“语法化”研究的两条路子、已提出的语法化的各条规律、语法化程度深浅的判定、语法化的... 语法化研究是当前语言学发展的一个趋向,即把历时研究与共时研究重新结合起来,其着眼点是从语言的历时演变解释语言共时平面上的变异。本文对国外“语法化”研究的两条路子、已提出的语法化的各条规律、语法化程度深浅的判定、语法化的原因和条件等问题作了概括和评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化 历时 共时 结创 评述
原文传递
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 被引量:1295
5
作者 渠敬东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3-130,207,共18页
作为新双轨制的增量部分,项目制旨在通过国家财政的专项转移支付等项目手段,突破以单位制为代表的原有科层体制的束缚,遏制市场体制所造成的分化效应,加大民生工程和公共服务的有效投入。以项目制为核心确立的新的国家治理体制,形成了... 作为新双轨制的增量部分,项目制旨在通过国家财政的专项转移支付等项目手段,突破以单位制为代表的原有科层体制的束缚,遏制市场体制所造成的分化效应,加大民生工程和公共服务的有效投入。以项目制为核心确立的新的国家治理体制,形成了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分级治理机制,并对基层社会产生了诸多意外后果。项目制所引起的基层集体债务、部门利益化以及体制的系统风险,对于可持续的社会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制 新双轨制 项目经济 项目权力 项目链
原文传递
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学研究 被引量:1716
6
作者 金碚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18,共14页
从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看,所谓质量,是指产品能够满足实际需要的使用价值特性。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体现经济发展的本真性质,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使用价值面即供给侧的关注,将变得尤为重要,受到更大关切。经济发展的本真... 从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看,所谓质量,是指产品能够满足实际需要的使用价值特性。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体现经济发展的本真性质,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使用价值面即供给侧的关注,将变得尤为重要,受到更大关切。经济发展的本真性实质上就是以追求一定经济质态条件下的更高质量目标为动机。发展质量的内容所表现出的多维性和丰富性,要求发展战略和模式选择的高度创新性。系统性地创造发展优势,走符合实际和具有特色的道路,以各种有效和可持续方式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多方面需要,是高质量发展的本质性特征。各地区可以基于自身实际追求丰富多彩的优越。发展质量的高低,最终是以经济发展能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判断准则,而美好生活需要绝不仅仅是单纯的物质性要求,而将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与高速增长阶段主要以工具理性为动力的机制不同,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有更具本真价值理性的新动力机制,即更自觉地主攻能够更直接体现人民向往目标和经济发展本真目的的发展战略目标。这种新动力机制的供给侧是创新引领,需求侧则是人民向往。这种新动力机制的内在要求就是市场经济工具理性与经济发展本真理性的有效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工具理性 本真价值理性 发展战略
原文传递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 被引量:966
7
作者 蔡昉 都阳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30-37,共8页
西部开发战略要想取得成效 ,需要选择恰当的投资领域 ,使得西部地区获得经济增长速度趋同的机会。本文从经验上考察中国地区经济增长中存在着俱乐部趋同以及条件趋同的现象 ,意味着在中西部地区存在着一系列不利于向东部发达地区趋同的... 西部开发战略要想取得成效 ,需要选择恰当的投资领域 ,使得西部地区获得经济增长速度趋同的机会。本文从经验上考察中国地区经济增长中存在着俱乐部趋同以及条件趋同的现象 ,意味着在中西部地区存在着一系列不利于向东部发达地区趋同的因素 ,如人力资本禀赋稀缺、市场扭曲和开放程度不足。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含义在于创造条件使地区经济增长形成趋同的趋势 ,而投资的重点应该选择那些能够改进西部地区增长条件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开发 人力资本 地区经济 经济增长 中国
原文传递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 被引量:1238
8
作者 蔡昉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13,共10页
对于人口转变的阶段性变化从而人口发展动态缺乏一致性认识,以及对于人口红利在二元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不同看法,常常导致学者们在经济发展阶段判断上的分歧。本文从理论上尝试揭示人口转变与二元经济发展的一致关系,即两个过程具有共... 对于人口转变的阶段性变化从而人口发展动态缺乏一致性认识,以及对于人口红利在二元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不同看法,常常导致学者们在经济发展阶段判断上的分歧。本文从理论上尝试揭示人口转变与二元经济发展的一致关系,即两个过程具有共同的起点、相关和相似的阶段特征、甚至重合的变化过程;进而利用人口预测结果等经验材料,论证和检验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和刘易斯转折点到来的判断。本文还指出,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尽早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是缩小"未富先老"缺口的关键和唯一途径。为此,本文就挖掘第一次人口红利的潜力、创造第二次人口红利的条件,以及依靠转变发展方式获得新的经济增长源泉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转变 人口红利 刘易斯转折点 未富先老
原文传递
“有界”与“无界” 被引量:970
9
作者 沈家煊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67-380,共14页
本文从探究数量词对语法结构起制约作用的原因着手,论述人在认知上形成的"有界"和"无界"的对立在语法结构中的具体反映。事物在空间有"有界"和"无界"的对立,动作在时间上有"有界"和&... 本文从探究数量词对语法结构起制约作用的原因着手,论述人在认知上形成的"有界"和"无界"的对立在语法结构中的具体反映。事物在空间有"有界"和"无界"的对立,动作在时间上有"有界"和"无界"的对立,性状在程度或量上有"有界"和"无界"的对立,这些并行的对立关系不仅统一解释了与数量词起制约作用有关的一系列语法现象,而且对词类理论有很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词 有界性 无界 动作 动词重叠式 制约作用 终止点 持续动词 句法组合 句法结构
原文传递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74
10
作者 何浚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0-57,共8页
公司治理结构对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来说是崭新的,同时又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以截至1996年底,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530家公司为样本,从公司的股权结构入手,分不同行业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进行了分析... 公司治理结构对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来说是崭新的,同时又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以截至1996年底,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530家公司为样本,从公司的股权结构入手,分不同行业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股权结构畸形、国有资本主体缺位、股东控制权残缺和经理人员的约束机制不健全是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缺陷。此外,本文引入了“内部人控制度”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治理结构 实证分析 中国 股权结构
原文传递
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 被引量:779
11
作者 李培林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2-52,共11页
流动民工研究已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社会学的参与推动了流动民工研究的地进一步深化。本文从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交往方式、流动民工的生活状况、流动民工的社会分层和社会地位等方面入手,使读者在把握民工的一般“自然”状况... 流动民工研究已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社会学的参与推动了流动民工研究的地进一步深化。本文从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交往方式、流动民工的生活状况、流动民工的社会分层和社会地位等方面入手,使读者在把握民工的一般“自然”状况的同时,也进一步了解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对于从事社会流动研究的同行来说本文亦不乏借鉴与启示之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民工 社会流动 社会网络 农村劳动力 乡镇企业 社会地位 济南市 三资企业 劳动力流动 经济地位
原文传递
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再造 被引量:944
12
作者 李海舰 田跃新 李文杰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5-146,共12页
人类社会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交易场所、拓展了交易时间、丰富了交易品类、加快了交易速度、减少了中间环节,它对商业企业、工业企业、金融企业乃至医疗企业、高等院校、政府机构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然而,... 人类社会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交易场所、拓展了交易时间、丰富了交易品类、加快了交易速度、减少了中间环节,它对商业企业、工业企业、金融企业乃至医疗企业、高等院校、政府机构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然而,万变不离其宗。九九归一,即为"互联网思维"。本文认为,互联网思维包括三个层次:一是互联网精神,即:开放、平等、协作、共享。二是互联网理念,虚拟实体打通、时空约束打破,一切都极致化、一切都模块化,个人帝国主义、利用大众力量,通过免费赚钱、用户本位主义。三是互联网经济,交易技术层面:长尾理论;交易结构层面:市场均衡理论;交易绩效层面:消费者主权论。根据互联网思维,传统企业必须进行再造,其方向是打造智慧型组织:网络化生态、全球化整合、平台化运作、员工化用户、无边界发展、自组织管理。正如海尔集团公司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所说"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所有企业必须跟上时代步伐才能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思维 智慧型组织
原文传递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被引量:617
13
作者 魏后凯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9-26,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这种二元结构的形成与外商投资分布的不平衡密切相关。本文利用 1 985— 1 999年时间序列和横断面数据 ,对外商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在这...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这种二元结构的形成与外商投资分布的不平衡密切相关。本文利用 1 985— 1 999年时间序列和横断面数据 ,对外商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在这期间 ,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落后地区之间GDP增长率的差异 ,大约有 90 %是由外商投资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二元结构 区域经济 中国 经济增长 GDP
原文传递
句法的象似性问题 被引量:737
14
作者 沈家煊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8,80,共8页
象似性(iconicity)是当今认知语言学讨论句法时的一个热门话题,它对了解语言和认知的关系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国外研究这个问题的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也作了一点评论。共分五个部分:(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家似性;(2)句法的象似性;(3... 象似性(iconicity)是当今认知语言学讨论句法时的一个热门话题,它对了解语言和认知的关系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国外研究这个问题的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也作了一点评论。共分五个部分:(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家似性;(2)句法的象似性;(3)象似原则与其他原则的关系;(4)象似性的认知原因;(5)汉语句法的象似性。文章认为,句法象似性的深入研究,应注重从认知角度探索句法规则约定俗成或“语法化”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法 象似性 认知
原文传递
转指和转喻 被引量:722
15
作者 沈家煊 《当代语言学》 CSSCI 1999年第1期3-15,61,共14页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对待转喻的观点出发,论证汉语“的”字结构转指中心语的现象本质上是一种“语法转喻”。转指的规律跟认知上转喻的规律基本一致。文中提出一个转喻/转指的认知模型,“认知框架”和“显著度”是其中的两个重要概...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对待转喻的观点出发,论证汉语“的”字结构转指中心语的现象本质上是一种“语法转喻”。转指的规律跟认知上转喻的规律基本一致。文中提出一个转喻/转指的认知模型,“认知框架”和“显著度”是其中的两个重要概念。这种认知理论比以往关于“的”字结构转指的论述有史强的概括力和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喻 转指 认知 显著度
原文传递
环境规制强度和生产技术进步 被引量:840
16
作者 张成 陆旸 +1 位作者 郭路 于同申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3-124,共12页
波特假说认为,合适的环境规制能激发"创新补偿"效应,从而不仅能弥补企业的"遵循成本",还能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和竞争力。由于其本身的现实意义,引发了大量学者对此进行研究。然而到目前为止,关于环境规制强度与企业... 波特假说认为,合适的环境规制能激发"创新补偿"效应,从而不仅能弥补企业的"遵循成本",还能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和竞争力。由于其本身的现实意义,引发了大量学者对此进行研究。然而到目前为止,关于环境规制强度与企业生产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却鲜有文献提及。为此,本文在环境规制强度和企业生产技术进步之间构建了数理模型,并采用面板数据方法,对1998—2007年中国30个省份的工业部门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初始较弱的环境规制强度确实削弱了企业的生产技术进步率,然而,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加,企业的生产技术进步率逐步提高,即环境规制强度和企业生产技术进步之间呈现"U"型关系;(2)在西部地区,受到环境规制形式的影响,环境规制强度和企业的生产技术进步之间尚未形成在统计意义上显著的"U"型关系。因此,从长远的角度看,政府应当制定合理的环境规制政策,使企业不仅能实现治污技术的提升,而且能实现生产技术的进步,进而为中国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赢"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强度 生产技术进步 “U”型
原文传递
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 被引量:724
17
作者 江小涓 李辉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15,共12页
服务业比重随着经济发展不断上升是一个普遍认可的规律 ,但是我国在上世纪 90年代初期以来 ,服务业比重在一个低水平上保持稳定 ,有悖规律。这种现象的产生 ,有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经济体制、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定位、认识和政策、统计... 服务业比重随着经济发展不断上升是一个普遍认可的规律 ,但是我国在上世纪 90年代初期以来 ,服务业比重在一个低水平上保持稳定 ,有悖规律。这种现象的产生 ,有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经济体制、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定位、认识和政策、统计口径等多方面的原因。本文详细考察了我国服务业的发展与内部结构的变化 ,并将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数据进行了比较研究 ,从多个角度 ,用不同的数据样本 ,分析了经济增长与服务业发展的关系 ,并建立了一个多元回归模型分析收入水平、消费结构、城市化等因素变化对服务业今后发展的影响。预期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服务业比重会在我国人均GDP上了一个新台阶后明显提高。最后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 中国 经济发展 产业分工 经济增长 消费结构 经济结构
原文传递
公司治理与技术创新:分行业比较 被引量:774
18
作者 鲁桐 党印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5-128,共14页
本文以2006—2010年1344家沪深A、B股公司为样本,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按要素密集度将样本公司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三个行业,对比考察不同行业公司治理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关系。研究发现,三个行业中公司治理对企业技... 本文以2006—2010年1344家沪深A、B股公司为样本,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按要素密集度将样本公司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三个行业,对比考察不同行业公司治理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关系。研究发现,三个行业中公司治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既有相同点,也存在差异。相同点是三个行业中第二至第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基金持股比例和董监高持股比例对研发投入均有正向影响。差异在于,在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中,董监高的薪酬激励有利于创新活动的开展;对于前者,国有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研发投入正相关;对于后者,核心技术人员的期权激励对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良好的市场化环境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推动力量。本文提出公司治理应与行业特点相匹配,以发挥其对创新的促进作用,是对新结构经济学在微观层面的应用和拓展,也为中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提供了一些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治理 研发投入 聚类分析 要素密集度 行业差异
原文传递
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 被引量:547
19
作者 刘坚 曹广顺 吴福祥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61-169,共9页
零引论词汇语法化是人类语言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汉语词汇很早就有虚实之分,所谓实词是指那些具有实实在在的词汇意义的词,虚词则是指那些没有词汇意义而仅有语法意义、并在语句中起一定的语法作用的词。考察汉语的发展历史... 零引论词汇语法化是人类语言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汉语词汇很早就有虚实之分,所谓实词是指那些具有实实在在的词汇意义的词,虚词则是指那些没有词汇意义而仅有语法意义、并在语句中起一定的语法作用的词。考察汉语的发展历史,虚词一般是由实词转变来的。通常是某个实词或因句法位置、组合功能的变化而造成词义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化 句法位置 汉语词汇 谓语动词 词汇语法 连动式 词汇意义 词义演变 动态助词 词义变化
原文传递
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 被引量:580
20
作者 庄贵阳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 2005年第3期8-12,共5页
发展中的中国如何在快速工业化进程中迎接后京都时代的挑战,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面对国际社会的减排压力和重化工发展趋势下的能源和资源约束,中国只能化压力为动力,寻求低碳发展路径。本文对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可能途径与潜... 发展中的中国如何在快速工业化进程中迎接后京都时代的挑战,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面对国际社会的减排压力和重化工发展趋势下的能源和资源约束,中国只能化压力为动力,寻求低碳发展路径。本文对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可能途径与潜力做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发展 工业化进程 京都议定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