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4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矿绿色开采技术 被引量:1053
1
作者 钱鸣高 许家林 缪协兴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3-348,共6页
提出了煤矿绿色开采的概念,阐述了它的内涵和技术体系。绿色开采的理论基础为:开采后岩层中的关键层运动形成的节理裂隙与离层规律以及瓦斯与地下水在破断岩层中的渗流规律。绿色开采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保水开采、建筑物下采煤与离层... 提出了煤矿绿色开采的概念,阐述了它的内涵和技术体系。绿色开采的理论基础为:开采后岩层中的关键层运动形成的节理裂隙与离层规律以及瓦斯与地下水在破断岩层中的渗流规律。绿色开采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保水开采、建筑物下采煤与离层注浆减沉、条带与充填开采、煤与瓦斯共采、煤巷支护与部分矸石的井下处理、煤炭地下气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绿色开采技术 岩层控制 关键层理论 复合效应 技术体系 瓦斯 地下水 渗流规律 采空区充填开采技术 煤巷支护技术 煤炭地下气化
下载PDF
我国煤炭开采中的冲击地压机理和防治 被引量:775
2
作者 姜耀东 潘一山 +2 位作者 姜福兴 窦林名 鞠杨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5-213,共9页
总结了我国煤矿冲击地压灾害发生的特点,分析了冲击地压、岩爆和矿震之间存在的联系和区别,建立了煤矿冲击地压的3种力学模型:材料失稳型冲击地压、滑移错动型冲击地压和结构失稳型冲击地压。提炼出煤炭开采中的冲击地压研究需要解决的... 总结了我国煤矿冲击地压灾害发生的特点,分析了冲击地压、岩爆和矿震之间存在的联系和区别,建立了煤矿冲击地压的3种力学模型:材料失稳型冲击地压、滑移错动型冲击地压和结构失稳型冲击地压。提炼出煤炭开采中的冲击地压研究需要解决的4个方面的科学问题:地质赋存环境对冲击地压的作用机制及量化分析方法、深部断续煤岩体的变形破坏规律和工程动力响应特征、采动应力分布和能量场的时空演化规律与多因素耦合致灾机理、煤矿冲击地压的监测预警与防治方法,总结归纳了近年来我国在冲击地压机理与防治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存在问题,指出了今后我国煤矿提高冲击地压防治水平的努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煤炭开采 冲击地压分类 冲击地压防治 机理
下载PDF
综放沿空掘巷围岩大、小结构的稳定性原理 被引量:412
3
作者 侯朝炯 李学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7,共7页
针对综放沿空掘巷围岩的特点 ,提出了综放沿空掘巷围岩大、小结构的稳定性原理 ,为锚杆支护的成功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对老顶中的弧三角形关键块的受力特点、在掘巷期间和回采影响期间的稳定情况以及对其下的沿空掘巷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 针对综放沿空掘巷围岩的特点 ,提出了综放沿空掘巷围岩大、小结构的稳定性原理 ,为锚杆支护的成功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对老顶中的弧三角形关键块的受力特点、在掘巷期间和回采影响期间的稳定情况以及对其下的沿空掘巷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影响围岩小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应用巷道锚杆支护围岩强度强化理论 ,研究了提高锚杆预紧力和支护强度对保持围岩小结构稳定性的重要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掘巷 围岩大结构 围岩小结构 围岩强度 综放工作面 稳定性 锚杆支护
下载PDF
沿空留巷巷旁支护技术的发展 被引量:340
4
作者 柏建彪 周华强 +2 位作者 侯朝炯 涂兴子 岳殿召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3-186,共4页
在综述巷旁支护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提出膏体材料巷旁充填沿空留巷新技术;分析沿空留巷顶板破断垮落特征,建立了膏体材料巷旁充填沿空留巷的力学模型,提出了膏体材料巷旁支护体主要参数的确定方法,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工程实践.
关键词 巷旁支护 沿空留巷 充填 膏体材料 力学模型
下载PDF
沿空掘巷窄煤柱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36
5
作者 柏建彪 侯朝炯 黄汉富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3475-3479,共5页
通过数值计算分析,研究了综放沿空掘巷围岩变形及窄煤柱的稳定性与煤柱宽度、煤层力学性质及锚杆支护强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一个新观点,即高强度锚杆支护的窄煤柱是沿空掘巷围岩承载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针对不同煤层条件确定了相... 通过数值计算分析,研究了综放沿空掘巷围岩变形及窄煤柱的稳定性与煤柱宽度、煤层力学性质及锚杆支护强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一个新观点,即高强度锚杆支护的窄煤柱是沿空掘巷围岩承载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针对不同煤层条件确定了相应的窄煤柱合理宽度,并将研究结果成功地应用于工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工程 沿空掘巷 窄煤柱宽度 煤层强度 锚杆支护
下载PDF
基于关键层位置的导水裂隙带高度预计方法 被引量:341
6
作者 许家林 朱卫兵 王晓振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62-769,共8页
在深入研究覆岩关键层对导水裂隙发育高度影响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覆岩关键层位置来预计导水裂隙带高度的新方法。工程实测和理论研究结果表明:覆岩关键层位置会影响导水裂隙发育高度,只有当关键层位置距开采煤层小于某一临界高度时... 在深入研究覆岩关键层对导水裂隙发育高度影响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覆岩关键层位置来预计导水裂隙带高度的新方法。工程实测和理论研究结果表明:覆岩关键层位置会影响导水裂隙发育高度,只有当关键层位置距开采煤层小于某一临界高度时,该关键层破断裂缝才会贯通成为导水裂隙,且受该关键层控制而同步破断的上覆岩层破断裂缝也会贯通成为导水裂隙。关键层破断裂缝贯通的临界高度可以粗略按(7~10)M(M为煤层采厚)估算。当覆岩主关键层位于临界高度(7~10)M以内时,导水裂隙将发育至基岩顶部,导水裂隙带高度等于或大于基岩厚度;当覆岩主关键层位于临界高度(7~10)M以外时,导水裂隙将发育至临界高度(7~10)M上方最近的关键层底部,导水裂隙带高度等于该关键层距开采煤层的高度。上述基于关键层位置的导水裂隙带高度预计方法能适应不同采厚条件下的导水裂隙带高度预计,同时可以对由于覆岩关键层结构变化引起的导水裂隙带高度异常发育情况作出判别,其可靠性得到了工程实测结果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水裂隙带高度 预计方法 关键层 顶板突水 绿色开采
下载PDF
岩体变形破坏过程的能量机制 被引量:319
7
作者 谢和平 鞠杨 +1 位作者 黎立云 彭瑞东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29-1740,共12页
叙述岩体单元变形破坏过程中能量耗散与强度、能量释放与整体破坏等概念。在循环压缩载荷下,实测岩石的能量耗散及损伤,数据拟合表明,基于能量耗散分析建立的岩石损伤演化方程可以较好地描述岩石的损伤演化过程。在循环压缩载荷下同时... 叙述岩体单元变形破坏过程中能量耗散与强度、能量释放与整体破坏等概念。在循环压缩载荷下,实测岩石的能量耗散及损伤,数据拟合表明,基于能量耗散分析建立的岩石损伤演化方程可以较好地描述岩石的损伤演化过程。在循环压缩载荷下同时实测不同加载速度及不同载荷水平下岩体内可释放应变能、耗散能、卸荷弹性模量及卸荷泊松比的变化规律,给出复杂应力条件下卸荷弹性模量的变化公式。基于可释放应变能建立岩体单元的整体破坏准则,该准则与大理岩的双压试验结果符合得比较好。对工程中常见的层状岩体,提出基于畸变能与广义体积膨胀势能而建立的层状岩体破坏准则,该准则与层状岩的双压试验也符合得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可释放应变能 耗散能 破坏准则 岩体单元
下载PDF
煤巷高强预应力锚杆支护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303
8
作者 张农 高明仕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24-527,共4页
结合锚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煤巷高强预应力锚杆支护技术,分析了高强预应力支护控制顶板离层的机理,提出了包括高性能预拉力锚杆、钢绞线预拉力桁架和M型钢带等几种新型实用的预应力控制手段,介绍了谢桥矿复合顶板沿空掘巷采用预... 结合锚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煤巷高强预应力锚杆支护技术,分析了高强预应力支护控制顶板离层的机理,提出了包括高性能预拉力锚杆、钢绞线预拉力桁架和M型钢带等几种新型实用的预应力控制手段,介绍了谢桥矿复合顶板沿空掘巷采用预应力支护技术的实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杆支护 煤巷 层状顶板 离层
下载PDF
沿空留巷围岩控制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314
9
作者 张农 韩昌良 +1 位作者 阚甲广 郑西贵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635-1641,共7页
在采场覆岩运动特征分析基础上,阐明了采空侧楔形区顶板的传递承载机制;提出留巷围岩区域应力优化技术思路,研究了采空侧顶板预裂卸压机理;基于巷旁支护系统刚度匹配原则,提出整体强化的沿空留巷结构控制原理。总结出预裂爆破卸压、分... 在采场覆岩运动特征分析基础上,阐明了采空侧楔形区顶板的传递承载机制;提出留巷围岩区域应力优化技术思路,研究了采空侧顶板预裂卸压机理;基于巷旁支护系统刚度匹配原则,提出整体强化的沿空留巷结构控制原理。总结出预裂爆破卸压、分区治理、结构参数优化、"三位一体"围岩控制及墙体快速构筑等沿空留巷围岩控制关键技术,并给出了厚层坚硬顶板直覆和深井复合顶板2个典型条件下的工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煤柱 沿空留巷 围岩结构 应力优化 控制技术
下载PDF
覆岩关键层位置的判别方法 被引量:279
10
作者 许家林 钱鸣高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63-467,共5页
建立了判别覆岩中关键层位置的实用方法 ,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软件 KSPB.首次建立了相邻两层硬岩层同步破断的理论判别式 ,并就相邻两层硬岩层破断顺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两硬岩层厚度。
关键词 关键层 破断顺序 判别方法 覆岩 计算机软件
下载PDF
资源与环境协调(绿色)开采 被引量:270
11
作者 钱鸣高 缪协兴 许家林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共7页
分析了研究煤炭资源绿色开采的必要性和意义,对煤炭资源绿色开采的内涵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介绍了绿色开采技术体系框架及其研究进展.从煤炭经济与管理角度,分析了实现绿色开采存在的困难,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煤炭资源 绿色开采 循环经济 关键层
下载PDF
固体废物膏体充填不迁村采煤 被引量:253
12
作者 周华强 侯朝炯 +2 位作者 孙希奎 瞿群迪 陈德俊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4-158,177,共6页
对比分析了村庄压煤采用传统迁村开采、条带开采存在的问题,以及采用固体废物膏体充填不迁村采煤技术的优越性,阐明我国煤矿发展固体废物膏体充填的重要意义.提出5种不迁村膏体充填采煤方法.分析煤矿膏体充填的特殊性,介绍了专门为煤矿... 对比分析了村庄压煤采用传统迁村开采、条带开采存在的问题,以及采用固体废物膏体充填不迁村采煤技术的优越性,阐明我国煤矿发展固体废物膏体充填的重要意义.提出5种不迁村膏体充填采煤方法.分析煤矿膏体充填的特殊性,介绍了专门为煤矿膏体充填研究的2种膏体胶结料,并指出了膏体充填不迁村采煤技术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废物 膏体充填 不迁村采煤 条带开采 采空区 离层区
下载PDF
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方法与技术研究 被引量:249
13
作者 缪协兴 张吉雄 郭广礼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共6页
简要回顾了充填采矿的发展历程,指出了开发充填采煤技术的两大难点,即建立充填采煤的岩层控制理论和解决将充填体进入采空区的空间、通道和动力等技术途径;建立了固体充填采煤岩层移动控制和地表沉陷预计的等价采高方法;提出了能与传统... 简要回顾了充填采矿的发展历程,指出了开发充填采煤技术的两大难点,即建立充填采煤的岩层控制理论和解决将充填体进入采空区的空间、通道和动力等技术途径;建立了固体充填采煤岩层移动控制和地表沉陷预计的等价采高方法;提出了能与传统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相适应的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原理和方法,并介绍了自行研发的相关充填采煤系统和装备。工业性应用实践表明,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除具有密实充填严格控制岩层移动和地表沉陷优点外,还能实现高产、高采出率采煤等良好的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机械化充填与采煤 固体充填采煤 等价采高 “三下”采煤 固体充填装备
下载PDF
浅埋煤层采场老顶周期来压的结构分析 被引量:235
14
作者 黄庆享 钱鸣高 石平五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81-585,共5页
建立了浅埋煤层采场老顶周期来压的“短砌体梁”和“台阶岩梁”结构模型, 分析了顶板结构的稳定性, 揭示了工作面来压明显和顶板台阶下沉的机理是顶板结构滑落失稳, 给出了维持顶板稳定的支护力计算公式, 为浅埋煤层顶板控制定量化... 建立了浅埋煤层采场老顶周期来压的“短砌体梁”和“台阶岩梁”结构模型, 分析了顶板结构的稳定性, 揭示了工作面来压明显和顶板台阶下沉的机理是顶板结构滑落失稳, 给出了维持顶板稳定的支护力计算公式, 为浅埋煤层顶板控制定量化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煤层 顶板结构 稳定性 支护力 顶板压力
下载PDF
深部软岩巷道支护原理及应用 被引量:240
15
作者 柏建彪 王襄禹 +1 位作者 贾明魁 侯朝炯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32-635,共4页
针对深部软岩巷道四周来压、整体收敛、变形强烈的特点,研究深部软岩巷道支护原理,提出了主动有控卸压的方法,释放围岩膨胀变形能,将高应力向围岩深部转移,减小浅部围岩应力。针对古汉山矿西大巷地质条件确定了合理的释放变形空间;提出... 针对深部软岩巷道四周来压、整体收敛、变形强烈的特点,研究深部软岩巷道支护原理,提出了主动有控卸压的方法,释放围岩膨胀变形能,将高应力向围岩深部转移,减小浅部围岩应力。针对古汉山矿西大巷地质条件确定了合理的释放变形空间;提出应用高水速凝材料注浆加固遇水弱化、膨胀的泥岩;研究得到确定合理二次支护时间的方法;该成果成功地应用于工程实践,有效控制了深部软岩巷道大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巷道 软岩巷道 主动有控卸压 注浆
下载PDF
综放沿空掘巷围岩控制机理及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230
16
作者 柏建彪 王卫军 +1 位作者 侯朝炯 黄汉富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78-481,共4页
通过对综放工作面采场应力分析 ,运用锚杆支护围岩强度强化理论 ,提出了综放工作面沿空掘巷围岩控制机理 .树脂加长锚固高强锚杆支护能提高围岩力学参数 ,提供较高的支护阻力并具有较大的延伸率 ,适应综放工作面沿空巷道高应力和大变形... 通过对综放工作面采场应力分析 ,运用锚杆支护围岩强度强化理论 ,提出了综放工作面沿空掘巷围岩控制机理 .树脂加长锚固高强锚杆支护能提高围岩力学参数 ,提供较高的支护阻力并具有较大的延伸率 ,适应综放工作面沿空巷道高应力和大变形特点 .采用高强锚杆支护系统能有效地保持综放沿空掘进巷道的稳定 ,并成功地应用于工程实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沿空巷道 围岩控制 锚杆支护
下载PDF
沿空留巷巷内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42
17
作者 陈勇 柏建彪 +4 位作者 王襄禹 马述起 徐营 毕天富 杨宏庆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03-910,共8页
针对沿空留巷围岩变形大、变形不匀均、维护效果差等状况,以沁新矿沿空留巷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了巷内支护与围岩变形、应力分布的关系,揭示了沿空留巷巷内支护机理:采用高阻让压支护,提高沿空留巷围岩承载能力和抗变形能力,适... 针对沿空留巷围岩变形大、变形不匀均、维护效果差等状况,以沁新矿沿空留巷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了巷内支护与围岩变形、应力分布的关系,揭示了沿空留巷巷内支护机理:采用高阻让压支护,提高沿空留巷围岩承载能力和抗变形能力,适应沿空留巷阶段性围岩大变形与应力调整。开发了沿空留巷巷内支护技术:①基本支护:采用高预紧力、高强度、大延伸率锚杆与锚索支护,提高围岩承载能力、适应围岩大变形;②加强支护:回采工作面后方一定范围内的沿空留巷采用高阻让压的单体液压支柱加强顶、底板支护,即在采空区顶板破断和沿空留巷围岩应力调整的剧烈阶段,通过单体液压支柱有效支撑顶底板、减小顶板回转、下沉和巷道底臌,保持沿空留巷围岩稳定;③沿空留巷围岩变形稳定后撤除作为加强支护的单体液压支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留巷 巷内支护 基本支护 加强支护 锚杆支护
下载PDF
煤矿冲击矿压动静载叠加原理及其防治 被引量:242
18
作者 窦林名 何江 +2 位作者 曹安业 巩思园 蔡武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69-1476,共8页
煤矿冲击矿压动力灾害日趋严重,且浅部也出现了该现象。理论研究了动载与静载叠加诱发冲击矿压的能量和应力条件,系统地提出了动静载叠加诱发冲击矿压的原理,并分析了煤矿动静载特征,根据应变率对煤矿载荷状态进行了界定,试验研究了煤... 煤矿冲击矿压动力灾害日趋严重,且浅部也出现了该现象。理论研究了动载与静载叠加诱发冲击矿压的能量和应力条件,系统地提出了动静载叠加诱发冲击矿压的原理,并分析了煤矿动静载特征,根据应变率对煤矿载荷状态进行了界定,试验研究了煤岩力学特性与应变率的关系以及动静叠加作用下煤的破坏形态。结果表明:随着应变率增大,煤岩强度、弹性模量呈指数关系增大,当静载占比较大时,煤岩呈剪切破坏;当动载占比较大时,煤岩呈现劈裂甚至爆裂破坏。当动静叠加接近煤岩强度时,单轮或多轮动载作用可诱发煤岩冲击破坏;当动静叠加远小于煤岩强度时,多轮动载虽然能使煤岩产生损伤但难以诱发冲击破坏。动静叠加诱发冲击矿压表现为2种类型:1高静载型,深部开采时,围岩静载较高,矿震产生的微小动载增量可使叠加载荷超过煤岩冲击破坏临界而诱发煤岩冲击破坏;2强动载型,浅部开采时,围岩静载较小,强矿震的冲击动载较大,叠加载荷超过煤岩冲击破坏临界导致煤岩冲击破坏。基于冲击矿压的动静载叠加诱发原理,讨论了冲击矿压监测及防治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矿压 动载 静载 动静载叠加 监测 防治
下载PDF
泥岩遇水崩解软化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220
19
作者 刘长武 陆士良 《岩土力学》 EI CSCD 2000年第1期28-31,共4页
以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93 10型微孔结构分析仪等先进的设备为测试手段 ,从泥岩的微观结构及物质组成等方面入手进行研究 ,结合泥岩遇水后宏观物理 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 。
关键词 泥岩 微结构 崩解 软化机理 软岩巷道 岩石力学
下载PDF
复合顶板极软煤层巷道锚杆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230
20
作者 柏建彪 侯朝炯 +1 位作者 杜木民 马东彩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3-56,共4页
复合顶板极软煤层巷道是围岩变形剧烈且顶板易冒落极难维护的巷道。分析该类巷道围岩破坏特点 ,提出运用注浆及锚杆支护控制巷道围岩稳定、加强顶板支护强度、充分利用围岩自身承载能力的支护原理 ,研究了合理的注浆、锚杆支护技术 ,包... 复合顶板极软煤层巷道是围岩变形剧烈且顶板易冒落极难维护的巷道。分析该类巷道围岩破坏特点 ,提出运用注浆及锚杆支护控制巷道围岩稳定、加强顶板支护强度、充分利用围岩自身承载能力的支护原理 ,研究了合理的注浆、锚杆支护技术 ,包括高水速凝材料注浆加固两帮、顶板采用树脂全长锚固高强度锚杆和小孔径预应力锚索加强支护及两帮树脂加长锚固锚杆支护 ,并介绍一个工程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顶板 极软煤层 锚杆 注浆 巷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