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拯救与逍遥: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文化解读 被引量:6
1
作者 史修永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76-77,共2页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站在人与文化的关系立场上,在现代文化发展的困境中,表达现代人对生存发展的理性诉求以及对生命质感的自由体验的向往,为现代人在理性社会里重返自由家园提供了一种途径。影片闪烁着理性的光辉,同时蕴涵着对理性文...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站在人与文化的关系立场上,在现代文化发展的困境中,表达现代人对生存发展的理性诉求以及对生命质感的自由体验的向往,为现代人在理性社会里重返自由家园提供了一种途径。影片闪烁着理性的光辉,同时蕴涵着对理性文化的深刻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肖申克的救赎》 拯救 理性 自由
下载PDF
现代文学学术共同体与学术传统的建构——以新时期南京大学现代文学学科(1978-1999)为对象
2
作者 冯仰操 《文学研究》 2024年第1期178-188,共11页
在中国现代文学学术进程中,高校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新时期南京大学现代文学学科的发展较为典型,陈瘦竹、叶子铭、丁帆等三个世代学者先后相继、紧密协作,并凭借国家学术管理制度的支持,实现了共同体的凝结和壮大。在时代的学术潮流中,... 在中国现代文学学术进程中,高校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新时期南京大学现代文学学科的发展较为典型,陈瘦竹、叶子铭、丁帆等三个世代学者先后相继、紧密协作,并凭借国家学术管理制度的支持,实现了共同体的凝结和壮大。在时代的学术潮流中,南京大学学术共同体建构了相对独特的学术传统,即强调学术底线的规范性、追求学术标高的独立性和保障多样化的包容性。但在世代更迭、新思潮的冲击下,南京大学现代文学学术共同体与学术传统面临着传承断续的紧要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大学 现代文学学术共同体 学术传统
下载PDF
民初边缘文人群体的兴起——以南社早期社员为中心
3
作者 冯仰操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24年第2期47-55,共9页
边缘文人的兴起,涉及文人阶层的流动与文学范式的转型,实为文学史上的重要问题。以南社早期成员为代表的民初边缘文人的上升,开启了现代文人群体性升降的先河。南社早期成员以革命游士为主导,以地方文人为主体,最初的影响力多止于地方... 边缘文人的兴起,涉及文人阶层的流动与文学范式的转型,实为文学史上的重要问题。以南社早期成员为代表的民初边缘文人的上升,开启了现代文人群体性升降的先河。南社早期成员以革命游士为主导,以地方文人为主体,最初的影响力多止于地方性文坛,但在辛亥革命之后实现了整体地位的上升。从外力来看,南社依赖革命成功带来的政治资本,更充分占有新的文化资本,利用社团和报刊等现代媒介文化制造舆论、宣扬自身。从内因上看,柳亚子代表的南社诗人还试图确立与边缘身份相应的“布衣之诗”“草泽文学”等诗学传统,既是为了与同光体争夺话语权,也延续了有清一代“朝”“野”离立的趋势,但“布衣之诗”更多地是政治立场的凸显,也未超越梁启超“诗界革命”的诗学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社 边缘文人 边缘诗学
下载PDF
张系国科幻小说中的中国文化内核
4
作者 孙慧 王新晓 《写作》 2023年第5期27-32,50,共7页
在科技幻想的创作基础之上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书写,是中国科幻小说创作的重要范式。张系国的科幻小说依托“离散—归家”的叙事模式,承载着海外华人身处异域的身份迷惘以及对家的渴望,蕴含着深切的归乡情怀;同时,在乌托邦建... 在科技幻想的创作基础之上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书写,是中国科幻小说创作的重要范式。张系国的科幻小说依托“离散—归家”的叙事模式,承载着海外华人身处异域的身份迷惘以及对家的渴望,蕴含着深切的归乡情怀;同时,在乌托邦建构中体现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对技术发展的辩证思考,彰显其忧患意识。与西方硬核科幻不同,张系国仍然坚守“文以载道”的创作理念,基于技术幻想建构中国特色的科幻,在具体的文本中呈现为多样的中国文化元素。张系国的科幻创作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蕴,融入不同的文学样式创作出有中国特色的科幻作品,是中国科幻小说本土化实践的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系国 科幻 中华文化 中国故事
下载PDF
论陶渊明的乡里交游
5
作者 冯仰操 《社会科学论坛》 2023年第6期117-126,共10页
陶渊明是复杂的、入世的诗人,在江州的乡里世界拥有一个包容而开放的交游网络,并且进行了样式繁多的交游。具体而言,陶渊明置身于亲族、官吏、僧隐与农人四者构成的乡里世界,但与四个世界都若即若离,保持着个体的独立性。而陶渊明倾心的... 陶渊明是复杂的、入世的诗人,在江州的乡里世界拥有一个包容而开放的交游网络,并且进行了样式繁多的交游。具体而言,陶渊明置身于亲族、官吏、僧隐与农人四者构成的乡里世界,但与四个世界都若即若离,保持着个体的独立性。而陶渊明倾心的游,既有仪式化的雅集、宴饮,又有日常化的远足、饮酒,不仅导致赠答诗、自娱诗等不同倾向诗歌的产生,并且为其诗歌的流通和保存提供了条件。整体而言,陶渊明的交游,深受整个时代氛围、乡里文化的影响,同时又有个体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乡里世界 交游
下载PDF
古人诗误入《黄兴集》辨正
6
作者 周洋 《近代中国》 2023年第1期343-350,共8页
黄兴文集的编纂与出版,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即陆续展开,相继由台湾地区“中央”文物供应社、湖南人民出版社、中华书局等出版发行,为推动黄兴研究的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①目前,以刘泱泱先生所编《黄兴集》(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收入... 黄兴文集的编纂与出版,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即陆续展开,相继由台湾地区“中央”文物供应社、湖南人民出版社、中华书局等出版发行,为推动黄兴研究的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①目前,以刘泱泱先生所编《黄兴集》(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收入“湖湘文库”,以下简称“湖湘文库”本《黄兴集》)最为完备。但包括此书在内的各版本黄兴文集,对集中所收诗歌作品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作品 黄兴 出版发行 湖湘 台湾地区 中华书局 文集
原文传递
中国文学批评史教学漫议·教师与课堂篇 被引量:3
7
作者 邓心强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5-69,89,共6页
我国高校中文系普遍开设有"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教改的重要维度在教师与课堂。任课教师应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善于扬长避短,教研中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谨防教学与科研的脱节,使课堂没有... 我国高校中文系普遍开设有"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教改的重要维度在教师与课堂。任课教师应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善于扬长避短,教研中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谨防教学与科研的脱节,使课堂没有活水、生机与血液;教师应在中西参照、纵横比较中多以身作则,引领学生培养其动手实践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批评史 教学 教材 课堂
下载PDF
韩愈文“气”多维论衡 被引量:3
8
作者 管仁福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8-182,共5页
在韩愈的作品中,“气”和以“气”构成的语词频频出现,可以说这些有关“气”的语词是他表情达意的关键词。从韩愈作品中所写“气”的内涵看,大体可分为自然物质之气、生命生理之气和人文精神之气三个维面,而人文精神之气蕴涵最为丰富,... 在韩愈的作品中,“气”和以“气”构成的语词频频出现,可以说这些有关“气”的语词是他表情达意的关键词。从韩愈作品中所写“气”的内涵看,大体可分为自然物质之气、生命生理之气和人文精神之气三个维面,而人文精神之气蕴涵最为丰富,对此又可从哲学、道德人格、文学艺术等层面进行审视。在韩愈诸多“气”的表述和阐释中,“气盛言宜”说最具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气 气力 元气 气盛
下载PDF
先秦同义词“言”、“语”辨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素琴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64-65,共2页
将“言”、“语”二字置于先秦这一语言发展的断代进行穷尽式考察 ,分析了“言”、“语”在先秦时期的主要区别 ,认为“言”、“语”作名词时 ,两者都有俗语、谚语、名言之义 ;在表示言论、话语时 ,多数情况下可以通用 ,但在表示相互约... 将“言”、“语”二字置于先秦这一语言发展的断代进行穷尽式考察 ,分析了“言”、“语”在先秦时期的主要区别 ,认为“言”、“语”作名词时 ,两者都有俗语、谚语、名言之义 ;在表示言论、话语时 ,多数情况下可以通用 ,但在表示相互约定的话这一意义时 ,“语”不可以代替“言”的意义 ;在作动词时 ,其语法功能和词义则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 “语” 同义词 先秦时期 古代汉语
下载PDF
自媒体下大学生审美与素质教育的优化模式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慧 吕伟伟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7-109,共3页
自媒体视域下的当代文化由文本转向视觉,由语言转为图像,并深刻影响着人类审美形态的变迁。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阶层的主力军,其审美能力关乎人类进步与社会的发展,高校外国文学课程与中国文学课程形成互补态势,以其充盈的人文性承担着... 自媒体视域下的当代文化由文本转向视觉,由语言转为图像,并深刻影响着人类审美形态的变迁。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阶层的主力军,其审美能力关乎人类进步与社会的发展,高校外国文学课程与中国文学课程形成互补态势,以其充盈的人文性承担着重要的育人功能。自媒体为高校审美能力教育带来新空间与新手段,同时又隐含着现代技术对审美规范形成的威胁。作为高教教师应将自媒体优势与文学课程的人文性相结合,创新大学生审美能力教育模式,这不仅可以激发个体创造美、表现美的审美功能,还有利于重建审美新秩序以实现艺术与技术的良好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媒体 审美教育 能力 创新模式
下载PDF
乡魂与国魂:晚清文人的乡贤传记书写 被引量:2
11
作者 冯仰操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0-186,共7页
在民族国家认同与地域认同的双重推动下,晚清文人热衷于以地方乡贤为对象建构理想的国民。自梁启超开始,人们以传记为载体,展示了众多式样的地方英雄,并从中发掘理想的国民人格或时代精神。但人们过于侧重乡贤传记的政治性,也造成了人... 在民族国家认同与地域认同的双重推动下,晚清文人热衷于以地方乡贤为对象建构理想的国民。自梁启超开始,人们以传记为载体,展示了众多式样的地方英雄,并从中发掘理想的国民人格或时代精神。但人们过于侧重乡贤传记的政治性,也造成了人物形象的类型化与书写策略的模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地方乡贤 理想国民 英雄史传
下载PDF
论唐宋时期中国文论元范畴“象”的发展演进与文学创作 被引量:1
12
作者 邓心强 郝舒畅 《理论与现代化》 CSSCI 2015年第4期80-86,共7页
元范畴"象"受佛学的影响,在唐宋时期深入发展。殷璠提出"兴象"说,要求诗人在起兴的触发下产生的审美意象具有含蓄委婉、自然天成的特征。此后,受佛学影响,王昌龄、刘禹锡、皎然、司空图、严羽等文学批评家相继以&qu... 元范畴"象"受佛学的影响,在唐宋时期深入发展。殷璠提出"兴象"说,要求诗人在起兴的触发下产生的审美意象具有含蓄委婉、自然天成的特征。此后,受佛学影响,王昌龄、刘禹锡、皎然、司空图、严羽等文学批评家相继以"境"论诗,"以禅喻诗","象"范畴最终涵盖创作、文本和接受等不同维度。"诗境"、"象外之象"、"妙悟"、"兴趣"说的提出,极大地促进"象"范畴的深入发展,而唐宋文学实践活动亦为"象"的拓展与弥漫、渗透与跨越提供了创作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 境象 象外之象 兴趣 妙悟 创作
下载PDF
论玄学思潮对魏晋南北朝批评文体建构的多维影响
13
作者 邓心强 刘思佳 《文化与诗学》 2020年第1期-,共20页
玄学是魏晋南北朝持续了数百年的主流学术思潮,有着鲜明的文化品格,对魏晋南北朝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等产生了重要影响。此阶段众多文论名家在建构各自批评文体时,均不同程度地打上了玄学的烙印。在建构文体过程中,陆机对创作构思和立意... 玄学是魏晋南北朝持续了数百年的主流学术思潮,有着鲜明的文化品格,对魏晋南北朝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等产生了重要影响。此阶段众多文论名家在建构各自批评文体时,均不同程度地打上了玄学的烙印。在建构文体过程中,陆机对创作构思和立意的论述,钟嵘采用品第法论诗,《文心雕龙》篇目的设定,思辨性的展现,以及相关批评方法的运用等,均明显受到玄学思潮的深刻影响。突破诗学内容而从文体形式角度,剖析魏晋南北朝学术思潮与文学理论之关联,能为学界重新认识玄学之魅力,以及魏晋南北朝中国文论的演进与形成,提供另一种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玄学思潮 批评文体 文体建构 思辨性
原文传递
论慕课与微课对高校教师学术科研的启示
14
作者 邓心强 李翔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160-164,共5页
微课与慕课是高校教师基于教学积累和研究基础上,联合制作公司利用网络媒介而推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在突围当前学术体制、实现教研结合、知己知彼精准选题、从题目到论证反复推敲打磨、开辟网教研究新空间、注重学术规范谨严表达等方... 微课与慕课是高校教师基于教学积累和研究基础上,联合制作公司利用网络媒介而推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在突围当前学术体制、实现教研结合、知己知彼精准选题、从题目到论证反复推敲打磨、开辟网教研究新空间、注重学术规范谨严表达等方面,对当前高校教师学术、科研具有重要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慕课 微课 网络教育 高校教师 科研 启示
下载PDF
晚清白话报刊的推行与经营 被引量:1
15
作者 冯仰操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2-107,共6页
为数众多的白话报馆是晚清白话报刊推行与经营的主体。在此过程中,民间群体是发起者和重要的参与者。当然,官方作用不可或缺,参与并提供了政策支持。在白话报刊的运营中,官方与民间均将启蒙或教化等公益目标放在首位,但民间有更强烈的... 为数众多的白话报馆是晚清白话报刊推行与经营的主体。在此过程中,民间群体是发起者和重要的参与者。当然,官方作用不可或缺,参与并提供了政策支持。在白话报刊的运营中,官方与民间均将启蒙或教化等公益目标放在首位,但民间有更强烈的市场意识,采取了发行、广告以及多种营销手段,不同的运营方式反过来也影响了白话报刊的推行。对于民众启蒙运动而言,民间与官方、公益与教化的相互配合,是更为实际和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话报刊 民间 官方 经营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第一卷(1895—1905)》指谬 被引量:1
16
作者 冯仰操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0-64,共5页
编年体,是近年来文学史著中备受推崇的一种体裁。一部好的编年史,当以史料见长,并能够呈现一个清晰却丰富的历史现场。年前,笔者借到《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第一卷(1895-1905)》(胡福君、陈晖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14年版)(以下简称《编... 编年体,是近年来文学史著中备受推崇的一种体裁。一部好的编年史,当以史料见长,并能够呈现一个清晰却丰富的历史现场。年前,笔者借到《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第一卷(1895-1905)》(胡福君、陈晖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14年版)(以下简称《编年史》),初读时一头雾水,细读后万分惊讶。《编年史》竟然存在众多的问题,有史实编校方面的谬误,也有体例设置层面的失误,可谓漏洞百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编年史》 文化艺术出版社 指谬 体例设置 编年体 史著
原文传递
赵园著述年谱
17
作者 冯仰操 吴玲娟 《东吴学术》 2022年第5期140-155,共16页
一九四五年,一岁。出生于甘肃兰州,祖籍河南尉氏。父亲毕业于河南大学,早先在开封师专工作,后来在郑州师专教授与文学相关的课程,母亲早年担任幼儿园及小学教师,后在省教育厅工作。赵园早年曾在母亲工作单位的图书室阅读了大量童话以及... 一九四五年,一岁。出生于甘肃兰州,祖籍河南尉氏。父亲毕业于河南大学,早先在开封师专工作,后来在郑州师专教授与文学相关的课程,母亲早年担任幼儿园及小学教师,后在省教育厅工作。赵园早年曾在母亲工作单位的图书室阅读了大量童话以及民间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园 民间故事 小学教师 河南大学 甘肃兰州 师专 图书室
原文传递
语言、视域和文化情怀:论菲华作家吴新钿的文学创作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云霞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56-63,共8页
1990年代,吴新钿活跃于菲华文坛,有其独特的文学位置和文学贡献。从海外华人所处的社会语境来说,吴新钿以理想主义的热诚坚持汉语写作是一种文化选择,也是重要的文化承传;从文学创作来说,吴新钿表现了从迁移到落地生根的移民视域,“中... 1990年代,吴新钿活跃于菲华文坛,有其独特的文学位置和文学贡献。从海外华人所处的社会语境来说,吴新钿以理想主义的热诚坚持汉语写作是一种文化选择,也是重要的文化承传;从文学创作来说,吴新钿表现了从迁移到落地生根的移民视域,“中国”和“菲律宾”是重要的表现空间;从语言角度看,吴新钿的汉语书写融合了多重经验,再现了迁移和流动后移民及其生活世界的混杂性、多元性。从吴新钿这个代表性个案走进菲律宾华文文学,有助于梳理菲华文学传统,把握21世纪菲华文学的发展样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新钿 汉语 移民 视域 中国情结 现实关怀 菲律宾 华文文学
下载PDF
为了忘却的青春记忆:评严歌苓的长篇小说《芳华》 被引量:1
19
作者 史修永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8年第9期84-87,共4页
《芳华》是严歌苓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讲述20世纪70年代某部队文工团青年男女的青春故事,彰显出自自然然的第一人称权威叙述的艺术魅力。小说寄寓着一代人对青春记忆的重访,凭借过去的精神资... 《芳华》是严歌苓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讲述20世纪70年代某部队文工团青年男女的青春故事,彰显出自自然然的第一人称权威叙述的艺术魅力。小说寄寓着一代人对青春记忆的重访,凭借过去的精神资源完成对当下现实的批判,以感人至深的悲情美,在记忆的维度上体验一种青春美学,以此抗拒对青春记忆的遗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华》 讲述 记忆 悲情美 严歌苓
下载PDF
再造地方:清末民初文人的地方实践与文学书写 被引量:1
20
作者 冯仰操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5-193,共9页
受"爱国必自爱乡始"时代思潮与"士绅传统"的影响,清末民初文人将再造地方作为再造中国的起点,广泛参与了地方政治的革新、地方社会的改良和地方文化的建构,并通过文学介入其中。人们通过自上而下的推行,向地方社会... 受"爱国必自爱乡始"时代思潮与"士绅传统"的影响,清末民初文人将再造地方作为再造中国的起点,广泛参与了地方政治的革新、地方社会的改良和地方文化的建构,并通过文学介入其中。人们通过自上而下的推行,向地方社会推行以现代民族国家为内核的西方文化,却导致了"士绅传统"主导的地方秩序的瓦解。之后的文人群体被迫离乡进城,只能以"侨寓"的身份书写关于地方的乡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文人 士绅传统 国家认同 乡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