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3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事故致因“2-4”模型的内涵解析及第6版的研究 被引量:69
1
作者 傅贵 陈奕燃 +3 位作者 许素睿 陈萍 袁晨辉 吴亚丽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19,共8页
为使事故致因“2-4”模型(24Model)在追溯事故原因和制定事故预防对策时取得更好的应用效果,有必要对24Model的内涵进行科学解析。通过文献分析和对比研究,阐述24Model的逻辑结构、原因模块的科学内涵、主要特点。研究结果表明:24Model... 为使事故致因“2-4”模型(24Model)在追溯事故原因和制定事故预防对策时取得更好的应用效果,有必要对24Model的内涵进行科学解析。通过文献分析和对比研究,阐述24Model的逻辑结构、原因模块的科学内涵、主要特点。研究结果表明:24Model的主要理论基础,一是HEINRICH、BIRD等提出与改进的多米诺骨牌系列模型,二是REASON提出、SHAPPELL等具体化的瑞士奶酪系列模型和人因分类系统,三是STEWART提出的卓越安全管理模型;静态24Model的逻辑结构以因果关系建立,它属于因果顺序类事故致因模型;静态24Model中事故的直接、间接、根源、根本原因的含义可以从上述3大类事故致因模型、管理体系标准和安全文化的定义中找到根据;动态24Model靠行为演化关系建立逻辑结构,其充分表达自身的系统性、动态性、非线性,并且依靠组织行为即影响行为、个体行为即操作行为,构成一个行为演化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模型(24Model) 逻辑结构 内涵解析 系统性 行为演化
下载PDF
基于“2-4”模型的高处坠落事故行为原因研究 被引量:60
2
作者 孙世梅 赵金坤 傅贵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3-28,共6页
为预防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采用行为安全"2-4"模型研究10起典型高处坠落事故的行为原因。首先,从个人层面研究一次性和习惯性行为原因,即不安全动作、物态和安全知识、意识;然后,从组织层面研究运行行为原因,即安全管理体系... 为预防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采用行为安全"2-4"模型研究10起典型高处坠落事故的行为原因。首先,从个人层面研究一次性和习惯性行为原因,即不安全动作、物态和安全知识、意识;然后,从组织层面研究运行行为原因,即安全管理体系;最后,建立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行为原因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发生最多的不安全行为是未正确佩戴或使用个体防护用品,且欠缺相关安全知识;生产主管雇佣临时工、施工现场作业人员不注意周围环境存在的安全隐患等是安全意识不足的主要体现;安全管理体系欠缺主要与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施工 高处坠落 行为安全“2-4”模型 行为原因 不安全动作
下载PDF
新工科理念下安全工程专业教学模式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43
3
作者 佟瑞鹏 马晓飞 +3 位作者 栗婧 许素睿 安宇 傅贵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0-145,共6页
为使安全工程专业教学模式与新工科理念相匹配,通过分析社会对安全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新工科建设对安全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要求,结合安全工程专业特点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等方面构建新工科理念... 为使安全工程专业教学模式与新工科理念相匹配,通过分析社会对安全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新工科建设对安全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要求,结合安全工程专业特点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等方面构建新工科理念下安全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与国内外较成功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价体系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安全工程专业人才核心能力培养是新时期下专业教学模式构建的指引和要求;新型课程体系、多样化教学方式、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是教学模式构建的重要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安全工程 教学模式 效果评析 评价体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安全工程学科建设发展研究 被引量:39
4
作者 佟瑞鹏 张艳伟 +3 位作者 杨云云 许素睿 姜伟 傅贵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0-155,共6页
为促使我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教育能够有效应对新一轮的科技、产业变革,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探索安全工程专业学科建设发展的新思路。首先,分析现阶段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科特点、定位其研究领域,结合新工科建设的发展要求确立安全工程学科... 为促使我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教育能够有效应对新一轮的科技、产业变革,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探索安全工程专业学科建设发展的新思路。首先,分析现阶段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科特点、定位其研究领域,结合新工科建设的发展要求确立安全工程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然后通过整合、增设、升级等措施优化课程设置,运用新兴多媒体、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构建智能化的课堂教学体系;最后,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建立教师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等措施,改进人才培养机制。研究表明:新工科建设对当前安全工程专业的发展和转型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改进的安全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满足当前的社会需求,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安全工程 教学体系 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不同煤阶煤样孔隙结构表征及其对瓦斯解吸扩散的影响 被引量:38
5
作者 李祥春 李忠备 +3 位作者 张良 高佳星 聂百胜 孟洋洋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42-156,共15页
基于气体吸附理论,采用低温液氮吸附法(LT-N 2 GA),CO 2吸附法和扫描电镜法(SEM),从孔容、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和孔隙形状4个方面,研究分析了8种不同变质程度煤样的孔隙结构。并结合煤粒瓦斯扩散实验,计算出煤样的迂曲度和瓦斯扩散通道长... 基于气体吸附理论,采用低温液氮吸附法(LT-N 2 GA),CO 2吸附法和扫描电镜法(SEM),从孔容、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和孔隙形状4个方面,研究分析了8种不同变质程度煤样的孔隙结构。并结合煤粒瓦斯扩散实验,计算出煤样的迂曲度和瓦斯扩散通道长度,分析讨论了不同煤阶煤体孔隙结构对瓦斯解吸扩散规律的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不同煤阶煤样的吸附能力存在显著的差异。随变质程度的加深,吸附能力呈先降低后升高的U形规律;SEM观察结果与低温液氮吸附等温线分析的孔隙形态整体上较为一致,不同煤阶煤样的孔隙形态有很大差异,表明煤体表面的异质性;吸附分析显示中孔孔径呈多峰分布,孔容主要由2~15 nm的中孔贡献;煤体微孔段的吸附能力取决于0.6~0.9 nm和1.5~2.0 nm孔径段。煤质对瓦斯解吸扩散的影响主要与孔隙结构的差异有关。不同煤阶煤体孔隙率和迂曲度不同,瓦斯扩散通道长度不同,随着扩散通道长度的增加,瓦斯初始解吸速率呈指数形式减小;瓦斯在煤体孔隙中的扩散以微孔内的表面扩散为主,孔比表面积越大,表面扩散越显著;瓦斯解吸量和初始扩散系数与煤阶之间呈现不对称U形关系,在高阶煤阶段(V daf<15%),随着挥发分的增加,瓦斯解吸量和初始扩散系数显著减小。在中、低阶煤阶段(V daf>15%),随着挥发分的增加,二者缓慢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阶 孔隙结构表征 微孔 扩散通道 瓦斯解吸扩散规律
下载PDF
安全科学学及其应用探讨 被引量:39
6
作者 傅贵 《安全》 2019年第2期1-9,共9页
为使安全科学学进一步具体化,明确阐述了安全科学学的定义、主要内容和可能的应用方面。研究表明:安全科学学是以安全科学为直接研究对象的科学;安全科学学的主要内容有安全科学的基本问题、基础理论和构建分类系统3个主要方面;安全科... 为使安全科学学进一步具体化,明确阐述了安全科学学的定义、主要内容和可能的应用方面。研究表明:安全科学学是以安全科学为直接研究对象的科学;安全科学学的主要内容有安全科学的基本问题、基础理论和构建分类系统3个主要方面;安全科学的基本问题有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等10个,安全科学的基础理论主要有线性、非线性事故致因理论2类,根据安全科学的基本问题、基础理论构建出来的安全科学新分类系统由4个二级、13个三级及其下若干四级及五级分支学科组成。安全科学学对安全学科建设、安全实务都起着具体的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科学学 定义 内容 应用
下载PDF
三轴循环荷载下砂岩损伤耗能比演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35
7
作者 杨小彬 程虹铭 +2 位作者 吕嘉琦 侯鑫 聂朝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751-3757,3766,共8页
为了研究循环载荷下岩石能量演化特征,引入耗能比η,开展砂岩不同围压下轴向循环加卸载试验,探究全应力-应变过程中η值演化特征,进而探讨岩石试样循环加卸载作用下损伤变形演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对应全应力-应变曲线的5个阶段,η值... 为了研究循环载荷下岩石能量演化特征,引入耗能比η,开展砂岩不同围压下轴向循环加卸载试验,探究全应力-应变过程中η值演化特征,进而探讨岩石试样循环加卸载作用下损伤变形演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对应全应力-应变曲线的5个阶段,η值演化过程可划分为线性下降、稳定发展、缓慢增加、突然增加和平缓变化5个阶段,在η值整个演化过程呈现'勺'演化特征,该特征充分反映了试样变形演化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关系及损伤演化程度;随着围压的增大,η值整体呈现减小趋势;同一应变水平下,不同围压下η值在线性下降阶段、稳定发展阶段差值逐渐减小,在缓慢增加阶段、突然增加阶段差值逐渐增大,在平缓变化阶段差值减小并趋于一个稳定值;分析循环加载下岩石材料参数演化特征,考虑围压作用及耗能比演化规律,建立岩石试样循环加卸载作用下的应力-应变演化理论公式,并进行了试验曲线拟合,验证了该理论公式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荷载 耗能比 演化特征 围压 三轴
下载PDF
我国矿井内因火灾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34
8
作者 朱红青 胡超 +3 位作者 张永斌 胡林涛 袁晓乐 王晓宽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8-92,共5页
为了矿井内因火灾防治工作更好更快的发展,结合矿井内因火灾形成机理,详细全面地介绍了开采技术措施、堵漏、均压、注浆、惰性气体、阻化剂、凝胶及三相泡沫防灭火技术进行矿井内因火灾防治的原理、技术材料及其工艺设备系统的研究现状... 为了矿井内因火灾防治工作更好更快的发展,结合矿井内因火灾形成机理,详细全面地介绍了开采技术措施、堵漏、均压、注浆、惰性气体、阻化剂、凝胶及三相泡沫防灭火技术进行矿井内因火灾防治的原理、技术材料及其工艺设备系统的研究现状,并从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加快新型材料及工艺设备研发2个方面进行了矿井内因火灾防治技术发展方向的展望,以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及推动煤炭工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火灾 内因火灾 防灭火技术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基于FBN的高校实验室不安全行为风险评估 被引量:34
9
作者 安宇 李子琪 +2 位作者 王袆 郭子萌 张姜博南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0-167,共8页
为有效减少高校实验室不安全行为,首先,利用人因分析和分类系统(HFACS)模型、贝叶斯网络法、专家评估法以及三角模糊数估算概率法,构建高校实验室不安全行为的模糊贝叶斯网络(FBN)模型;然后,应用模型推理分析,确定高校实验室不安全行为... 为有效减少高校实验室不安全行为,首先,利用人因分析和分类系统(HFACS)模型、贝叶斯网络法、专家评估法以及三角模糊数估算概率法,构建高校实验室不安全行为的模糊贝叶斯网络(FBN)模型;然后,应用模型推理分析,确定高校实验室不安全行为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高校实验室不安全行为包括外部影响、组织影响、不安全监管、不安全行为的前提条件和不安全行为5个层级,共24个风险因素,由此导致不安全行为的不可接受概率高达86%;在24个风险因素中,组织氛围不佳的灵敏度值为24.1%,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最大;导致不安全行为发生的最根本因素是立法不完善,进而传递到不可接受的外部因素和不安全监督,形成最可能致因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贝叶斯网络(FBN) 高校实验室 不安全行为 风险评估 人因分析和分类系统(HFACS)模型
下载PDF
高校实验室事故致因分析与安全管理研究 被引量:32
10
作者 安宇 郭子萌 +1 位作者 王彪 杜红星 《安全》 2022年第8期34-39,共6页
为提高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本文对2001-2021年发生的126起高校实验室事故进行统计分析,从人、物、环境、管理4个方面总结高校实验室事故致因因素,利用关联规则分析出高校实验室事故致因因素,并提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对策... 为提高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本文对2001-2021年发生的126起高校实验室事故进行统计分析,从人、物、环境、管理4个方面总结高校实验室事故致因因素,利用关联规则分析出高校实验室事故致因因素,并提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对策。结果表明:实验室监督管理G、安全责任感R、安全习惯R、实验物品存放W、安全意识R等因素对高校实验室事故影响作用较大;完善实验室安全制度体系、规范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深入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加大实验室投入是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实验室 事故致因 安全管理
下载PDF
底板突水灾害大数据预测预警平台 被引量:31
11
作者 余国锋 袁亮 +8 位作者 任波 李连崇 程关文 韩云春 牟文强 王四戌 魏廷双 郑群 马济国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502-3514,共13页
针对淮河能源集团当前开采深部A组煤,受底板水害严重威胁而缺乏有效的智能化、全覆盖预警技术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基于水文、充水水源及底板破坏实时监测物联网的多源信息大数据智能预警云平台而指导矿区内突水灾害事故预防的技术思路。... 针对淮河能源集团当前开采深部A组煤,受底板水害严重威胁而缺乏有效的智能化、全覆盖预警技术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基于水文、充水水源及底板破坏实时监测物联网的多源信息大数据智能预警云平台而指导矿区内突水灾害事故预防的技术思路。以张集煤矿回采A组煤的1612A工作面为工程背景,构建了观测水源、水位、水压、水质、水温等参数变化的水文监测物联网数据传输系统,实时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分析处理。而针对底板破坏深度则构建了微震实时监测物联网,传感器拾取底板破裂信号通过井上、井下的光纤环网传输到地面数据信号处理终端,实时监测反演底板破坏、导水裂隙通道分布。将回采、地质和监测数据各类因素考虑在内,建立了基于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的预警模型,确定了煤矿安全评价的主控指标以及评判指标,搜集全国大量矿井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机器学习训练。集成数据采集、管理配置、设备监测、中控大屏、多维分析和故障预警5个模块,由网络集成技术和数据整合技术实现无缝连接,建立了煤矿底板突水灾害大数据预警云平台系统。将学习后的预警模型嵌入系统,基于整合的多源数据进行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估与预警,与微震数据互馈分析实时发布决策信息。最后,选定淮南等矿区内的5组矿井数据进行了评估验证,并对1612A工作面回采进行了预警分析。结果表明,选定的矿井计算预测结果合理;张集矿工作面发生突水灾害的概率较小,监测期内未发生预警信息;证实了大数据云平台在煤矿底板水害防治应用的可行性,为淮河能源集团开采A组煤预防底板水害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板水害 水文监测 微震监测 大数据 预测预警平台
下载PDF
直接法瓦斯含量测定结果准确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31
12
作者 李成武 王义林 +1 位作者 王其江 高鑫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9-196,共8页
直接法测瓦斯含量是煤层瓦斯含量测定的重要方法,对井下瓦斯含量快速测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该方法中,损失量计算的准确与否对瓦斯含量测定的准确性具有较大影响。为了探讨该方法的准确性,模拟了煤矿井下直接法测瓦斯含量的测试条件... 直接法测瓦斯含量是煤层瓦斯含量测定的重要方法,对井下瓦斯含量快速测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该方法中,损失量计算的准确与否对瓦斯含量测定的准确性具有较大影响。为了探讨该方法的准确性,模拟了煤矿井下直接法测瓦斯含量的测试条件,设计了煤的瓦斯解吸实验。依据现行的直接法测定瓦斯含量的国家标准进行了实验测试,设置了不同的瓦斯吸附压力来改变瓦斯含量,设置了不同的煤样暴露时间来改变瓦斯解吸的损失量。实验采用通用的煤瓦斯吸附解吸实验系统,取用山西凤凰山矿9号原煤,将其粉碎为5种粒度后均匀混合,分别进行了不同压力、不同煤样暴露时间的解吸实验。根据实验数据,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了损失量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国家标准规定的损失量计算方法具有较大的误差,误差原因为:在煤的瓦斯解吸过程中,瓦斯解吸速度随时间变化其规律性并不一致,而单一的√t规律或幂函数规律对解吸速度的变化考虑的并不全面。通过损失量计算及误差分析结果,结合瓦斯分子微观解吸扩散过程进行分析,将直接法测含量中瓦斯解吸过程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符合线性规律的初期高速释放阶段、符合√t规律的中期快速解吸阶段、符合幂函数规律的后期缓速放散阶段,并给出了不同阶段对应的解吸量与解吸时间的数学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解吸规律 损失量 t规律 幂函数规律 分段模型 瓦斯压力 暴露时间
下载PDF
基于指标气体关联分析的煤自燃分级预警研究 被引量:30
13
作者 谭波 邵壮壮 +3 位作者 郭岩 赵彤 朱红青 李传兴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3-39,共7页
为准确预警煤炭自然发火,基于程序升温试验,获得指标气体与温度间的关系,并将起始温度V0和特征温度点V1、V2、V3时刻的碳氧化物比率作为预警界限,设定4级预警机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关联性分析采空区和上隅角CO气体体积分数和碳氧化物... 为准确预警煤炭自然发火,基于程序升温试验,获得指标气体与温度间的关系,并将起始温度V0和特征温度点V1、V2、V3时刻的碳氧化物比率作为预警界限,设定4级预警机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关联性分析采空区和上隅角CO气体体积分数和碳氧化物比率,按照关联等级的高低细化4级预警机制,同时选取典型案例,详细展示该预警机制下的预警流程。结果表明:时间序列点(133)CO体积分数的关联系数为0.4812,关联等级为D级,关联性差,而碳氧化物比率的关联系数为0.9975,关联等级为a级,关联性强,综合判断关联性较强(Da),发布蓝色Ⅱ级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程序升温 指标气体 关联分析 分级预警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在矿工不安全行为识别中的融合应用 被引量:30
14
作者 佟瑞鹏 张艳伟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12,共6页
为有效识别矿工不安全行为,预防煤矿安全事故,提出融合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视觉、表示深度信息的深度图像、可穿戴传感器等人工智能识别技术的方法。基于以上3种方法在人体行为识别上的应用特点,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将3种识别技术提取的... 为有效识别矿工不安全行为,预防煤矿安全事故,提出融合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视觉、表示深度信息的深度图像、可穿戴传感器等人工智能识别技术的方法。基于以上3种方法在人体行为识别上的应用特点,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将3种识别技术提取的行为特征降维融合,通过支持向量机(SVM)对融合特征进行分类;以矿工跌倒行为数据为正样本,走路、坐下、弯腰、下蹲、躺下等5种日常行为数据作为负样本,分别利用3种人工智能识别方法以及融合方法对矿工跌倒行为进行识别检验。结果表明:经过融合后的识别方法对矿工跌倒行为的识别效果均高于其他3种人工智能识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安全行为 智能识别 主成分分析法(PCA) 行为特征 跌倒检测
下载PDF
安全管理、风险管理与应急管理的关系探讨:基于大安全理念视角 被引量:28
15
作者 佟瑞鹏 王露露 +2 位作者 李虹玮 高宁 安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6-44,共9页
为突破安全管理、风险管理与应急管理关系分析的局限性,在大安全理念视角下充分发挥三者的管理效能,运用文献综述法、思辨法以及对比分析法梳理三者的管理内涵及发展历程;从研究领域、理论范式、责任主体、管理阶段及体系发展沿革5个方... 为突破安全管理、风险管理与应急管理关系分析的局限性,在大安全理念视角下充分发挥三者的管理效能,运用文献综述法、思辨法以及对比分析法梳理三者的管理内涵及发展历程;从研究领域、理论范式、责任主体、管理阶段及体系发展沿革5个方面对比分析三者的内在关联。研究结果表明:安全管理、风险管理与应急管理研究领域交集,主要侧重于事故、风险以及突发事件;理论范式交融,管理依据在三者之间存在互通性;三者责任主体相同,都强调全员共同参与,管理阶段存在差异且重点不同,管理体系发展历程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 风险管理 应急管理 大安全理念 管理体系
下载PDF
危化品事故应急救援能力提升方法研究——基于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教训 被引量:27
16
作者 李雷雷 朱红青 +2 位作者 丁晓文 王洪胜 牛东升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71-76,共6页
为提升危化品事故应急救援能力,保障消防救援队员救援时安全,基于2015年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教训,从应急管理生命周期的角度构建危化品应急管理体系,研究危化品事故应急救援能力提升方法。结果表... 为提升危化品事故应急救援能力,保障消防救援队员救援时安全,基于2015年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教训,从应急管理生命周期的角度构建危化品应急管理体系,研究危化品事故应急救援能力提升方法。结果表明:事故发生及特大伤亡与预防和应急准备工作不足有密切关系。构建基于应急管理生命周期的危化品企业、有关监管部门、技术服务机构、消防队联动应急管理体系是提升危化品应急救援能力的重要方法。危化品企业、有关监管部门、技术服务机构、消防队应做好危化品事故预防与应急准备工作,通过充足的预防和准备工作促使有效应急响应。事故发生后,危化品企业做好早期处置利于消防队采取针对性应急救援方案。对于复杂性危化品事故,及时成立抢险救援指挥部,科学应急响应,可保障消防救援的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队 危化品 事故 火灾爆炸 应急救援
下载PDF
不同变质程度煤在氧化过程中的表面官能团红外光谱定量分析 被引量:26
17
作者 谭波 徐斌 +3 位作者 胡明明 杨现兵 陈坤亮 徐丞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886-2895,共10页
为研究煤在低温氧化过程中的官能团变化特征,首先利用同步热分析仪对不同变质程度煤样进行程序升温实验,并在特征温度点对其进行恒温氧化处理,然后借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对原煤和氧化煤样进行分析,并对红外光谱曲线进行分段分... 为研究煤在低温氧化过程中的官能团变化特征,首先利用同步热分析仪对不同变质程度煤样进行程序升温实验,并在特征温度点对其进行恒温氧化处理,然后借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对原煤和氧化煤样进行分析,并对红外光谱曲线进行分段分峰拟合,计算各煤样低温氧化官能团峰面积变化和红外光谱结构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温氧化过程中煤的羟基和脂肪烃的谱峰强度逐渐减弱,脂肪氢的峰面积占比不断降低,含氧官能团的峰面积占比不断减少,取代芳烃的峰面积则基本不变,同时氧化初期煤分子中芳香核较稳定,不易参与反应;低变质程度煤中脂肪烃多以短链存在,且支链化程度较高;随着煤变质程度加深,煤分子中脂肪氢的峰面积占比逐渐降低,芳香环的聚合程度则不断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氧化 红外光谱 分峰拟合 官能团 结构参数
下载PDF
基于“2-4”模型的建筑电气火灾事故直接原因研究 被引量:25
18
作者 孙世梅 耿晓帅 傅贵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3-99,共7页
为明确建筑电气火灾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采用事故致因"2-4"模型分析40起典型建筑电气火灾事故,并分类和统计出直接原因中不安全动作和不安全物态。从火源产生、火势发展、安全管理及人员配备、自救、救援、灭火等6个方面分析... 为明确建筑电气火灾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采用事故致因"2-4"模型分析40起典型建筑电气火灾事故,并分类和统计出直接原因中不安全动作和不安全物态。从火源产生、火势发展、安全管理及人员配备、自救、救援、灭火等6个方面分析不安全动作,获得不安全动作的出现频数、人员违章状况、动作执行者及不安全物态的出现频数、各类不安全物态占不安全物态总数比例等统计数据。研究结果表明:不安全动作35类共412个,其中采取灭火措施不当、违规存储使用易燃易爆、可燃物品和未组织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这些不安全动作的发生频率位于前3位;不安全物态3类共127项,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是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易燃可燃货物和电气线路短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电气火灾 “2-4”模型 直接原因 不安全动作 不安全物态
下载PDF
2000—2019年国内外地铁火灾事故统计分析 被引量:25
19
作者 朱奥妮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8-150,共3页
收集了2000—2019年国内外52起地铁火灾事故案例,从地铁火灾事故原因、发生空间分布、发生时间分布、火灾事故损失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人为因素、设备设施故障、管理缺陷是引起地铁火灾的主要原因;冬季是地铁火灾事故... 收集了2000—2019年国内外52起地铁火灾事故案例,从地铁火灾事故原因、发生空间分布、发生时间分布、火灾事故损失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人为因素、设备设施故障、管理缺陷是引起地铁火灾的主要原因;冬季是地铁火灾事故高发期;一周内的火灾事故数量统计规律具有“周五效应”。扑救地铁火灾存在人员疏散难、排烟难、通信联络难等特点,从建立科学的防火管理机制方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地铁火灾事故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火灾事故 空间分布 时间分布
下载PDF
高校应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与展望 被引量:25
20
作者 佟瑞鹏 赵旭 +2 位作者 王露露 郭子萌 安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8,共8页
为推进我国应急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高校应急管理人才培养质量,解决应急管理人才紧缺的问题,对比中美高校应急管理学科教育存在的差异,借鉴美国有益经验,综合国内不同学者对应急管理人才培养的建议,剖析当前高校应急管理相关... 为推进我国应急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高校应急管理人才培养质量,解决应急管理人才紧缺的问题,对比中美高校应急管理学科教育存在的差异,借鉴美国有益经验,综合国内不同学者对应急管理人才培养的建议,剖析当前高校应急管理相关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以成果导向理念为框架、需求为指引、问题为侧重点、相关专业为依托的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模式。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应急管理专业仍然处于起步初期,存在诸多问题;智慧应急、主动应急的综合性应急管理人才是应急科技时代下的总体培养目标;多元化教学路径,系统化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应急管理 人才培养 安全工程 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