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富含气页岩储层超低含水饱和度成因及意义 被引量:56
1
作者 方朝合 黄志龙 +2 位作者 王巧智 郑德温 刘洪林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71-476,共6页
在页岩气开采过程中,需要对储层进行改造才能实现有效经济开采。目前北美和国内普遍采用的储层改造方法是水平钻完井结合大型水力压裂。开展入井流体与储层相互作用研究是提高储层改造成功的基础,而储层原始含水状态和成因研究则是开展... 在页岩气开采过程中,需要对储层进行改造才能实现有效经济开采。目前北美和国内普遍采用的储层改造方法是水平钻完井结合大型水力压裂。开展入井流体与储层相互作用研究是提高储层改造成功的基础,而储层原始含水状态和成因研究则是开展上述工作的前提。通过对南方海相页岩储层研究发现,富含气页岩储层普遍存在超低含水饱和度现象,其成因主要有压实排水、生烃消耗和汽化携液排水等。超低含水饱和度增加了页岩吸附能力,延伸了可动孔喉范围,提高了气相渗透率,但在工程作业过程中加速了水相渗吸速率,强化了水相滞留效应,使页岩气藏水相圈闭损害潜力增大。在页岩气开发有利区评价、气藏改造及开发过程中,须加倍重视超低含水饱和度这一客观事实及其可能衍生的工程作业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储层 超低含水饱和度 生烃 水相圈闭
原文传递
页岩气藏超低含水饱和度形成模拟及其意义 被引量:14
2
作者 方朝合 黄志龙 +3 位作者 王巧智 游利军 康毅力 王义凤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7-274,共8页
页岩气属于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含水饱和度是控制致密气藏持续生产最关键的储层参数,然而现阶段对页岩气成藏中超低含水饱和度是否存在尚存在疑问。选取川渝地区页岩露头岩样,采用气驱法模拟了成藏过程中含水饱和度变... 页岩气属于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含水饱和度是控制致密气藏持续生产最关键的储层参数,然而现阶段对页岩气成藏中超低含水饱和度是否存在尚存在疑问。选取川渝地区页岩露头岩样,采用气驱法模拟了成藏过程中含水饱和度变化,结合川南页岩气储层地质特征,建立了生烃排驱的地质模型,提出了气携液的概念模型。结果表明,页岩气藏存在超低含水饱和度现象;页岩气成藏过程中大量生烃产生排驱效应与气携液作用,有利于页岩气储层超低含水饱和度的形成,气携液作用、裂缝和高温环境加速了含水饱和度降低;超低含水饱和度增加页岩气储层吸附能力,增大储层可流动孔喉范围,提高气相传输能力,但在工程作业过程中加大水相渗吸速率,强化水相滞留效应,使页岩气藏水相圈闭损害潜力更大。在页岩气有利区评价、气藏钻完井、开发过程中,须倍加重视超低含水饱和度这一客观事实和其衍生的工程作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超低含水饱和度 生烃充注 汽化携液 裂缝
下载PDF
页岩气运移证据及其动态富集模式——以四川盆地南部深层页岩气为例
3
作者 缪欢 姜振学 +7 位作者 吴建发 伍秋姿 石学文 邓泽 唐相路 吴伟 陶传奇 郑洪扬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9-44,共16页
页岩气存在运移现象,但页岩气运移现象对页岩气富集的影响尚不明确。为了查明深层页岩气运移证据及其富集模式,以四川盆地南部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深层页岩气藏为例,基于页岩气藏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赋存于顺层低角度裂缝中方解石脉包裹... 页岩气存在运移现象,但页岩气运移现象对页岩气富集的影响尚不明确。为了查明深层页岩气运移证据及其富集模式,以四川盆地南部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深层页岩气藏为例,基于页岩气藏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赋存于顺层低角度裂缝中方解石脉包裹体特征、储层孔隙结构,查明了页岩气运移通道及运移能力,并结合典型气藏解剖,划分了龙马溪组页岩气动态富集模式。研究结果表明:①页岩气藏流体势场指示运移方向与气体组分指示方向一致,表明页岩气存在运移现象,且赋存于顺层裂缝中的流体包裹体揭示了研究区龙马溪组页岩气存在2期运移,分别发生在生烃高峰和后期抬升阶段;②现今研究区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存在满足页岩气运移的孔隙,且龙马溪组页岩孔隙以满足菲克扩散的孔隙为主,其次为满足滑脱渗流的孔隙和满足达西渗流的孔隙;③页岩气运移对页岩气富集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区可划分出高抬升过渡带富集型、断裂散失背斜过渡带富集型、断裂散失向斜核部富集型、高部位富集型、弱运移能力断裂散失型5种页岩气动态富集模式。结论认为,在地质历史时期,页岩气存在运移现象,多期次的运移现象决定了现今的页岩气富集程度与富集区的优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南部 下志留统 龙马溪组 深层页岩气 页岩气运移 动态富集模式
下载PDF
页岩和煤岩的孔隙结构差异及其天然气运移机理 被引量:4
4
作者 邓泽 王红岩 +4 位作者 姜振学 孙梦迪 吴泽宇 徐嫣然 柯于斌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7-49,共13页
页岩和煤岩作为非常规天然气储层,其孔隙结构控制着天然气的赋存状态与运移机理。为了定量表征两种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差异,借助小角中子散射技术、高压压汞法、气体吸附法和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对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和上二叠统龙潭组过... 页岩和煤岩作为非常规天然气储层,其孔隙结构控制着天然气的赋存状态与运移机理。为了定量表征两种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差异,借助小角中子散射技术、高压压汞法、气体吸附法和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对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和上二叠统龙潭组过成熟页岩以及上石炭统本溪组煤岩的储集性和孔隙结构进行对比分析,明确了页岩与煤岩的孔隙结构差异及其成因,并研究了甲烷在其储层中的赋存和运移机理。研究结果表明:①煤岩主要储集空间集中在小于5 nm的孔径范围内,其中甲烷赋存状态以吸附气为主,页岩中大于5 nm的孔径范围是主要的游离气储集空间;②基于小角中子散射与高压压汞实验结果的差异特征可以用于评价孔隙连通性,且本研究中煤岩的孔隙连通性要优于页岩;③重复压汞法显示高压对于过成熟的页岩和煤岩不会导致样品产生新的裂缝。结论认为,煤岩储层微孔中的吸附气解吸成为游离气是煤层气开发的关键,页岩储层中页岩气从基质储集空间运移到天然裂缝或人工裂缝中受孔隙连通性的控制;增加页岩中诱导裂缝,有效连通诱导缝和天然裂缝并且提高有机孔隙网络与外部的连通性是提高页岩气采收率的关键,该认识为后续两类非常规油气储层的科学评价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 孔隙连通性 小角中子散射 流体注入法 过成熟页岩 煤岩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红山嘴油砂成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方朝合 黄志龙 +2 位作者 王义凤 郑德温 葛稚新 《中外能源》 CAS 2014年第8期45-48,共4页
油砂作为非常规石油资源,在世界能源供给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油砂资源丰富且分布不均,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红山嘴地区是目前国内油砂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该区浅层油砂资源储量达到1.32×108t。开展该区油砂形成原因分析,对... 油砂作为非常规石油资源,在世界能源供给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油砂资源丰富且分布不均,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红山嘴地区是目前国内油砂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该区浅层油砂资源储量达到1.32×108t。开展该区油砂形成原因分析,对该区油砂资源的全面勘探和开发工艺设计具有重要作用。燕山早、中期构造活动和燕山-喜马拉雅运动造成的断裂和不整合面,使埋藏较深的油气运移到地表较浅的部位,甚至部分出露于地表,浅层地下水或地面大气水把溶解的氧和微生物带入其中,使原油遭受水洗和生物降解双重作用,形成现今的稠油油砂。采用生物标志物法,探讨了红山嘴地区油砂油的生物降解程度。结果显示,该区油砂油的生物降解程度普遍很高,在降解程度最轻的样品中已经检测有25-降藿烷,规则甾烷和部分藿烷的分布受到明显的影响,生物降解程度达到8级;在降解程度较为严重的样品中,芳香甾烷受到严重影响,生物降解程度达到10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油砂 生物降解 生物标志物法
下载PDF
中国油砂分离工艺技术研究进展
6
作者 方朝合 黄志龙 +2 位作者 郑德温 葛稚新 李小龙 《广州化工》 CAS 2013年第24期34-36,共3页
2006—2009年,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风城地区开展了油砂资源勘探和水洗分离工艺技术研究,落实该区油砂油可采资源量5498万t,平均含油率为7.1%~10%,分布于白垩系和侏罗系,厚度80—140m,油砂顶层... 2006—2009年,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风城地区开展了油砂资源勘探和水洗分离工艺技术研究,落实该区油砂油可采资源量5498万t,平均含油率为7.1%~10%,分布于白垩系和侏罗系,厚度80—140m,油砂顶层埋深在50~90m,针对该区油砂特点开展了油砂水洗分离机理研究,成功研制了该区油砂水洗分离剂配方,该配方药剂浓度在4%,温度85℃的情况下,分离率达到了90%。在系列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该区年处理1万t油砂的试验现场建设,开展油砂现场分离试验,常态运行收油率达90%,水洗工艺技术及装备研发取得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砂 水洗分离工艺 分离剂配方 试验
下载PDF
南方海相页岩理化特征及裂缝扩展机理分析
7
作者 方朝合 葛稚新 +2 位作者 黄志龙 王义凤 郑德温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14年第2期17-20,28,共5页
页岩井壁失稳是造成页岩气钻完井工期长、成本高的一个主要原因,页岩理化性能分析能够为井壁失稳预测和钻井中工作液体系的合理设计提供依据,研究发现南方海相页岩的水化膨胀和分散能力较弱,在这种情况下,仅利用传统的分析方法不能全面... 页岩井壁失稳是造成页岩气钻完井工期长、成本高的一个主要原因,页岩理化性能分析能够为井壁失稳预测和钻井中工作液体系的合理设计提供依据,研究发现南方海相页岩的水化膨胀和分散能力较弱,在这种情况下,仅利用传统的分析方法不能全面解释井壁失稳的原因,页岩浸泡实验能够直观地观测到岩石与流体的相互做用和裂缝延展情况,综合研究发现弱结构面沿着层理面和微裂缝不断扩展延伸是引起硬脆性页岩失稳的普遍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水化膨胀 分散 裂缝扩展
下载PDF
工作液浸泡对页岩裂缝扩展及力学性质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方朝合 黄志龙 +2 位作者 葛稚新 王义凤 郑德温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14-418,423,共6页
采用页岩浸泡实验直观地观测了页岩与流体之间的反应和裂缝延展情况,结合电镜扫描实验中页岩微观结构变化,分析了工作液浸泡下页岩裂缝扩展的机理。研究发现,由于工作液碱度较高和页岩中黏土矿物的存在,页岩在工作液中浸泡后,岩石强度降... 采用页岩浸泡实验直观地观测了页岩与流体之间的反应和裂缝延展情况,结合电镜扫描实验中页岩微观结构变化,分析了工作液浸泡下页岩裂缝扩展的机理。研究发现,由于工作液碱度较高和页岩中黏土矿物的存在,页岩在工作液中浸泡后,岩石强度降低,力学参数发生了明显变化:弹性模量减小,泊松比增加;浸泡时间越长,强度值降低越大。由此得出,浸泡下页岩微裂缝沿层理面和弱结构面不断扩展延伸是引起页岩井壁失稳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浸泡 裂缝扩展 岩石强度
下载PDF
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进展、挑战与前景 被引量:102
9
作者 董大忠 施振生 +9 位作者 管全中 蒋珊 张梦琪 张晨晨 王书彦 孙莎莎 于荣泽 刘德勋 彭平 王世谦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7-76,共10页
四川盆地黑色页岩层系多、页岩气资源丰富,是迄今为止中国主要的页岩气勘探开发盆地。为了给今后四川盆地乃至整个中国南方地区页岩气勘探开发提供指导和参考,以该盆地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开发实践为对象,总结... 四川盆地黑色页岩层系多、页岩气资源丰富,是迄今为止中国主要的页岩气勘探开发盆地。为了给今后四川盆地乃至整个中国南方地区页岩气勘探开发提供指导和参考,以该盆地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开发实践为对象,总结了其发展阶段与进展,明确了页岩气富集成藏的有利条件,梳理了制约页岩气发展的理论与技术挑战,进而探讨了未来的勘探开发前景。研究结果表明:(1)深水陆棚相形成高富含有机质页岩且连续段厚度大、品质好,复背(向)斜宽缓区构造相对稳定是该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持续聚集的有利条件,保存条件是页岩气富集的关键因素,页理(纹理)、微裂缝发育是页岩气高产的重要因素,超压是页岩气高产的重要条件;(2)制约该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工业化发展的技术瓶颈,主要包括富有机质页岩沉积相与沉积模式,页岩储层成岩过程与评价体系,页岩气形成与聚集机理,页岩气层地球物理识别与预测,资源动用率低、不确定性大,3500 m以深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尚未突破。结论认为,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仍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 页岩气 勘探开发 进展 挑战 前景
下载PDF
黑色页岩微裂缝发育控制因素——以长宁双河剖面五峰组—龙马溪组为例 被引量:52
10
作者 董大忠 施振生 +11 位作者 孙莎莎 郭长敏 张晨晨 郭雯 管全中 张梦琪 蒋珊 张磊夫 马超 武瑾 李宁 昌燕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63-774,共12页
以长宁双河剖面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为例,重点讨论黑色页岩微裂缝发育控制因素及页岩气储集层"甜点段"微裂缝成因。针对目标层段,开展了203块大薄片、203块小薄片、110块TOC样品、110块X-衍射全岩和103块主微量样品... 以长宁双河剖面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为例,重点讨论黑色页岩微裂缝发育控制因素及页岩气储集层"甜点段"微裂缝成因。针对目标层段,开展了203块大薄片、203块小薄片、110块TOC样品、110块X-衍射全岩和103块主微量样品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黑色页岩微裂缝分为顺层缝和非顺层缝,顺层缝多为层面滑移缝、页理缝和构造雁列缝,非顺层缝主要为剪切缝和拉张缝。纵向上,龙马溪组SLM1段微裂缝密度最高,SLM2段至SLM5段微裂缝密度逐渐降低,五峰组微裂缝密度最低。微裂缝密度与黑色页岩硅质含量正相关、与碳酸盐矿物含量负相关,黑色页岩颗粒越细微裂缝密度越大。微裂缝密度受控于生物成因硅含量,生物成因硅含量越高微裂缝密度越大,在应力作用下,微裂缝优先在细粒页岩的纹层界面处形成。区域性构造活动是龙马溪组页岩气储集层"甜点段"微裂缝形成的关键因素,成岩收缩是页理缝形成的重要动力,生烃增压是微裂缝大量发育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裂缝 有机质含量 纹层 岩性 黑色页岩 志留系龙马溪组 奥陶系五峰组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四川盆地南部深层海相页岩气地质特征及资源前景 被引量:43
11
作者 张素荣 董大忠 +7 位作者 廖群山 孙莎莎 黄生松 管全中 张晨晨 郭雯 蒋珊 史鹏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5-45,共11页
四川盆地南部(以下简称川南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深层页岩气资源丰富,是该盆地天然气增储上产的接替领域,但目前对于该区深层页岩气地质特征尚缺乏全面的认识。为了评价川南地区深层页岩气的资源潜力并确定勘探有利区... 四川盆地南部(以下简称川南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深层页岩气资源丰富,是该盆地天然气增储上产的接替领域,但目前对于该区深层页岩气地质特征尚缺乏全面的认识。为了评价川南地区深层页岩气的资源潜力并确定勘探有利区、给该区页岩气的立体开发提供参考,在系统分析深层海相页岩沉积环境、有机地球化学、储层物性、岩石脆性、含气性等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划分评价单元、优选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和计算参数,计算了深层页岩气资源量,明确了深层页岩气勘探有利区。研究结果表明:①川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深层页岩沉积环境为深水陆棚相,平均有效厚度为61 m,分布面积占该区的83%,页岩气资源量基础大,总有机碳含量为3.1%,有机质类型为腐泥型,处于原油裂解的高—过成熟生干气阶段,具有较好的生气潜力;②该区深层页岩有机质孔、无机孔及微裂缝发育,孔隙度介于2.3%~8.1%,储层物性好,矿物组成以石英和黏土矿物为主,脆性矿物含量为63%,具有较好的可压裂性;③深层页岩气层含气量高,游离气占比为60%,压力系数高,气体保存条件好;④深层页岩气地质资源量为25.62×10^(12)m^(3),其中可采资源量为6.14×10^(12)m^(3),资源丰度为6.67×10^(8)m^(3)/km^(2),资源潜力大。结论认为,川南地区深层页岩气勘探有利区为五峰组—龙一1亚段埋深4500 m以浅的自贡—富顺、泸县—泸州和内江—永川3个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南部 深层页岩气 地质特征 资源潜力 勘探有利区 资源评价 自贡—富顺 泸县—泸州 永川
下载PDF
页岩吸附性能及孔隙结构特征——以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为例 被引量:43
12
作者 薛华庆 王红岩 +3 位作者 刘洪林 闫刚 郭伟 李小龙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26-832,共7页
四川盆地昭通区块龙马溪组页岩的TOC含量和现场含气量测试显示,下段页岩含气性好,储层也具有可改造性。利用全岩及黏土矿物分析、等温吸附实验、比表面及孔径分布等实验研究,发现页岩中干酪根纳米级孔隙发育,孔径主要分布在2~60nm... 四川盆地昭通区块龙马溪组页岩的TOC含量和现场含气量测试显示,下段页岩含气性好,储层也具有可改造性。利用全岩及黏土矿物分析、等温吸附实验、比表面及孔径分布等实验研究,发现页岩中干酪根纳米级孔隙发育,孔径主要分布在2~60nm,是页岩比表面的主要贡献者。页岩与干酪根的吸附一脱附曲线形态也说明了这一现象,两者基本相似,都具有明显的滞后环。而页岩中黏土也具有一定比表面积,其含量与页岩的比表面不存在相关性。因此,TOC含量增加,页岩的比表面积增大,吸附能力增强,饱和吸附量变大,使得含气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含气量 吸附能力 比表面 孔径分布
下载PDF
渝东北地区巫溪2井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及含气性特征 被引量:34
13
作者 武瑾 梁峰 +7 位作者 吝文 王红岩 拜文华 马超 孙莎莎 赵群 宋晓江 于荣泽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12-524,共13页
为深入研究渝东北巫溪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及含气性特征,以巫溪2井钻井资料为基础,以笔石生物地层作为黑色页岩地层划分对比的"标尺",对富有机质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等进行系统... 为深入研究渝东北巫溪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及含气性特征,以巫溪2井钻井资料为基础,以笔石生物地层作为黑色页岩地层划分对比的"标尺",对富有机质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等进行系统分层研究,并分析其含气性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巫溪2井五峰组—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厚度达89.8 m,笔石序列发育完整连续;有机质类型好、丰度高、热演化程度适中,生烃条件较好;有机质丰度受沉积速率的影响,缓慢的沉积速率有利于黑色笔石页岩有机质的富集;由顶至底硅质含量逐渐增加,黏土矿物含量逐渐减少,脆性逐渐增强;富有机质硅质页岩、黏土质硅质页岩具有"既甜又脆"的特性,为页岩储层发育的优势岩相;纳米孔隙形态多为四边开放平行板状孔,连通性较好;联合孔径分布曲线具有"多峰"特征,主孔位于0.42~0.62nm、3~5nm段;有机质孔、黏土矿物层间孔对总孔容贡献最大,脆性矿物间孔的贡献最小;由顶至底有机质孔隙逐渐增多,黏土矿物层间孔逐渐减少;现场实测岩心含气量最高超过8 m^3/t,含气性受生烃、储集和保存条件的综合控制;凯迪阶沉积期—埃隆阶沉积早期(WF2—LM6带)对应Ⅰ类优质页岩气储层,赫南特阶LM1带为最佳层段,具有"最甜、最脆"的特性,可作为水平井最佳靶体位置"甜点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储层 生物地层 含气性 孔隙结构 巫溪2井 渝东北
下载PDF
川南地区龙马溪组沉积亚相精细划分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0
14
作者 蒲泊伶 董大忠 +3 位作者 王凤琴 刘桂珍 王玉满 黄金亮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25,共11页
为查明川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的沉积演化特征,通过岩性、岩相、沉积构造、有机质含量、矿物组成、生物化石和测井响应等特征,对龙马溪组页岩的岩相及沉积亚相类型进行精细划分,并建立四川盆地南部龙马溪组页岩沉积演化... 为查明川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的沉积演化特征,通过岩性、岩相、沉积构造、有机质含量、矿物组成、生物化石和测井响应等特征,对龙马溪组页岩的岩相及沉积亚相类型进行精细划分,并建立四川盆地南部龙马溪组页岩沉积演化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龙马溪组页岩发育笔石页岩相、碳质页岩相、硅质页岩相、钙质页岩相、泥质灰岩相、粉砂质页岩相、黏土岩相7种岩石相类型;沉积亚相类型可划分为深水陆棚亚相、半深水陆棚亚相及浅水陆棚亚相3种类型;从笔石的生存环境来看,不同地质时代沉积水深存在差异;龙马溪组沉积时期从鲁丹阶到特列奇阶,沉积中心从长宁地区逐渐向北西方向迁移到威远地区,威远地区经历了3期沉积,长宁地区经历了2期沉积;川南地区受古沉积环境和古构造演化的影响,龙马溪组页岩在岩相、沉积亚相分布上具有较大差异,表现出极强的非均质性;深水陆棚亚相沉积为页岩气富集的最有利沉积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页岩沉积亚相 沉积演化 川南地区
下载PDF
页岩容量法和重量法等温吸附实验对比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周尚文 李奇 +3 位作者 薛华庆 郭伟 李晓波 卢斌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90-1697,共8页
页岩吸附气含量是准确评价页岩含气量和资源潜力的关键参数,目前通常采用等温吸附实验来确定。等温吸附实验方法主要分为容量法和重量法,容量法是目前常用的等温吸附实验方法,重量法的应用还较少。本文通过分析两种方法的实验原理,认为... 页岩吸附气含量是准确评价页岩含气量和资源潜力的关键参数,目前通常采用等温吸附实验来确定。等温吸附实验方法主要分为容量法和重量法,容量法是目前常用的等温吸附实验方法,重量法的应用还较少。本文通过分析两种方法的实验原理,认为容量法和重量法等温吸附实验测得的吸附量均为过剩吸附量,绝对吸附量并不能通过实验直接测得,并建立了过剩吸附量与绝对吸附量的转换关系。为了对比分析两种实验方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分别进行了相同样品的容量法和重量法等温吸附实验。测试结果表明,低压时甲烷在页岩中的吸附曲线呈Ⅰ型的吸附曲线特征,但是当压力进一步增大后,等温吸附曲线会出现下降。页岩中超临界甲烷的等温吸附曲线在压力较大时,必然存在下降的趋势,这并非异常现象,而是超临界流体过剩吸附量的本质特征。对比分析认为,在传感器精度和天平精度经过校准的情况下,重量法等温吸附实验对实验参数和环境的敏感程度要低于容量法。特别是对于吸附量较低的泥页岩,容量法测试中引起的误差大于重量法。在现有技术水平条件下,认为重量法更适用于页岩的等温吸附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容量法 重量法 等温吸附 过剩吸附量
下载PDF
四川盆地高石梯区块震旦系灯影组四段储层类型及气井产能模式 被引量:17
16
作者 谷一凡 周路 +5 位作者 蒋裕强 倪佳 李俊良 朱讯 付永红 蒋增政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74-583,共10页
四川盆地高石梯区块震旦系灯影组四段气藏以丘滩复合体沉积和表生岩溶作用为主控因素,具有多因素叠加成因,依据现有储层分类评价标准对灯影组四段进行储层表征存在一定局限。基于岩心观察、常规测井和成像测井资料分析,结合配套CT扫描... 四川盆地高石梯区块震旦系灯影组四段气藏以丘滩复合体沉积和表生岩溶作用为主控因素,具有多因素叠加成因,依据现有储层分类评价标准对灯影组四段进行储层表征存在一定局限。基于岩心观察、常规测井和成像测井资料分析,结合配套CT扫描和薄片鉴定,利用储渗空间的搭配关系可将高石梯区块内灯影组四段的岩溶储层划分为孔隙型、孔隙-溶洞型和裂缝-孔洞型3类。其中,裂缝-孔洞型和孔隙-溶洞型储层具有物性好、开采动用较容易、试采效果好的特点,为灯影组四段的优质储层类型。在单井储层类型精细划分的基础上,运用常规地震剖面的储层预测技术、"蚂蚁体"追踪技术,结合典型井的试井曲线、生产曲线和无阻流量等动态资料,建立高石梯区块灯影组四段气井产能划分方案,可将气井产能模式分为3类(Ⅰ、Ⅱ和Ⅲ类)。其中,Ⅰ类井产能模式和Ⅱ类井产能模式的优质储层占比高,其地震剖面上显示灯影组四段上亚段呈宽波谷,"蚂蚁体"属性显示缝洞体较发育,具有较好的试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类型 气井产能模式 气藏开发 高石梯区块 四川盆地 震旦系 灯影组
原文传递
国内外低阶煤煤层气储层特征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涛 邓泽 +4 位作者 胡海燕 曹明亮 张宝鑫 焦鹏飞 余喆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1-50,共10页
中国低阶煤煤层气资源丰富,但勘探和认识程度较低,煤层气成藏条件、煤储层特征和资源潜力等方面研究不足。首先分析了中国低阶煤分布特点和煤层气成因,基于二连盆地、海拉尔盆地、准东地区、吐哈盆地与美国粉河盆地和澳大利亚苏拉特盆... 中国低阶煤煤层气资源丰富,但勘探和认识程度较低,煤层气成藏条件、煤储层特征和资源潜力等方面研究不足。首先分析了中国低阶煤分布特点和煤层气成因,基于二连盆地、海拉尔盆地、准东地区、吐哈盆地与美国粉河盆地和澳大利亚苏拉特盆地的煤层气地质资料,探讨了国内外盆地地质构造演化,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盆地煤阶和煤岩组成、含气量、孔隙度、渗透率和水文地质条件等特征,指出了国内外低阶煤盆地在煤层气含量构成、储层物性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并全方面地阐明了国内外低阶煤盆地含气量差异性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外低阶煤盆地地质构造特征和煤岩特征相似,且煤层气主要是次生生物成因气,国内外低阶煤盆地煤层含气量随埋深总体呈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国内低阶煤盆地与粉河盆地含气量介于0~4m^3/t,但是含气量梯度差异大,埋深相同的条件下,国内低阶煤盆地煤岩含气量低于粉河盆地和苏拉特盆地的含气量。水文地质条件是影响低阶煤煤层气含气量差异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国内低阶煤盆地水文地质条件差,导致煤层含气量低,粉河盆地和苏拉特盆地水文地质条件好,则含气量高。国内外低阶煤盆地渗透率差异大;国内低阶煤盆地渗透性差,一般小于1.0×10^-3μm^2,粉河盆地和苏拉特盆地渗透性好,要比国内低阶煤盆地高1~2个数量级,导致了国内低阶煤盆地与美国粉河盆地和澳大利亚苏拉特盆地在低阶煤煤储层特征方面的巨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低阶煤 储层特征 二连盆地 粉河盆地
下载PDF
三维地质建模在页岩气甜点定量表征中的应用——以扬子地区昭通页岩气示范区为例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磊夫 董大忠 +9 位作者 孙莎莎 于荣泽 李林 林士尧 欧阳小虎 施振生 武瑾 昌燕 马超 李宁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32-1340,共9页
基于地震解释、钻井资料、测井数据、先验地质知识,以扬子地区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为研究对象,应用Petrel三维建模软件,建立了涵盖TOC、孔隙度、含气饱和度、含气量、脆性指数等多种属性的三维储层地质模型。采用Petrel自带模块计算... 基于地震解释、钻井资料、测井数据、先验地质知识,以扬子地区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为研究对象,应用Petrel三维建模软件,建立了涵盖TOC、孔隙度、含气饱和度、含气量、脆性指数等多种属性的三维储层地质模型。采用Petrel自带模块计算游离气资源量,按照体积法运算公式计算吸附气资源量,计算页岩气资源量超过1 000×10~8m^3,与EUR预测较符合。应用中石油甜点评价标准对模型中所有网格进行筛选,实现对研究区甜点层的定量评价,以及甜点体的三维定量刻画,为气藏开发方案提供指导,是地质—工程一体化的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通页岩气示范区 三维地质建模 页岩气甜点 定量表征
原文传递
大数据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以川南页岩气田为例 被引量:11
19
作者 于荣泽 丁麟 +3 位作者 郭为 程峰 王莉 杨庆 《矿产勘查》 2020年第9期2000-2007,共8页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规模的不断发展,传统油气行业正在进入数字油气和智慧油气时代。大规模勘探开发产生的庞大数据体量,无论是在收集、存储还是提取分析等方面面临严峻挑战。本文从地质信息集成、甜点区识别、地震数据处理、钻完井以及产...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规模的不断发展,传统油气行业正在进入数字油气和智慧油气时代。大规模勘探开发产生的庞大数据体量,无论是在收集、存储还是提取分析等方面面临严峻挑战。本文从地质信息集成、甜点区识别、地震数据处理、钻完井以及产能优化等方面介绍了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页岩气云数据智慧平台为基础,对川南页岩气长宁-威远和昭通示范区600余口气井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近五年川南页岩气在钻井时效、压裂参数、建井周期及产能预测方面的发展趋势及主控因素,为"十四·五"页岩气开发方案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页岩气 钻井时效 压裂参数 产能预测 四川
下载PDF
四川盆地太阳背斜浅层页岩气储层特征及试采评价 被引量:10
20
作者 于荣泽 郭为 +3 位作者 程峰 丁麟 王莉 王影 《矿产勘查》 2020年第11期2455-2462,共8页
为深入认识埋深小于2000 m的浅层页岩气储层及开发特征,针对四川盆地昭通示范区太阳背斜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开展了储层特征分析及试采评价。利用矿物组分、总有机碳含量、孔隙度及含气量实验测试和测井数据综合评价浅层页岩储层的可压... 为深入认识埋深小于2000 m的浅层页岩气储层及开发特征,针对四川盆地昭通示范区太阳背斜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开展了储层特征分析及试采评价。利用矿物组分、总有机碳含量、孔隙度及含气量实验测试和测井数据综合评价浅层页岩储层的可压性、生烃能力、储集性能及含气性,并对水平井试采特征和产能水平进行了分析预测。结果表明目的层五峰组-龙一11亚段脆性矿物含量65.1%~75.2%、TOC为2.10%~6.37%、孔隙度3.00%~8.01%、含气量1.63~7.23m3/t,纵向各小层品质由高至低依次为龙一11小层、五峰组、龙一12小层、龙一13小层和龙一14小层。浅层页岩气井试采动态表现为低压低产及低递减的开发特征,预测试采井EUR为2516×104m3,折算单位段长EUR为338×104m3/100m。随优质储层钻遇率及压裂规模增加,预期浅层页岩气具备更好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页岩气藏 储层评价 水平井 试采动态 产能评价 太阳背斜 四川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